#方志动态# 南京记忆 | 民国南京名医公馆巡礼

王重阳

南京作为民国首都,各界精英汇聚,医疗界亦然。这些大牌医生们走南闯北,开创学科,也曾为很多重要历史人物开方诊病,在南京留下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迹。时至今日,不少名医在南京的旧居公馆尚且保存完好,无声地矗立在被梧桐浓荫掩映的大街小巷之中,尤其是颐和路一带。走进这些民国建筑或可领略南京城市名片中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李士伟公馆

李士伟公馆位于鼓楼区武夷路4号,紧邻宁海路和北京西路,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设计,始建于1935年。主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楼高二层,是典型的传统江南古典风格建筑,为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域内所罕见(另外两座中式建筑为宁海路5号马歇尔公馆和老菜市荷兰大使馆),黑灰色小筒瓦铺顶,悬山顶檐口带垂花门罩,外墙青砖勾缝,布局合理,采光充沛,院内竹林扶疏,浓荫如盖,清幽宜人。另有西式平房两幢,厕所、厨房各1幢,计有房5幢18间,用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5.7平方米。

武夷路4号系李士伟在南京中央医院任妇产科主任时购建的花园式住宅兼对外营业的诊所,一楼东侧有对外诊室两间。南京解放前一度租给英国文化委员会使用,时至1950年3月,期满后由李士伟的大妹委托邓慎康代为照管。1950年3月,邓氏迁居入住其间。1951年3月10日,该建筑出租给白敬宇药房使用。现为江苏省直机关用房。2006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9月被列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

李士伟(1895~1981),字子仪,河南三门峡卢氏城郊乡东湾村人,妇产科专家。著有《中国初生婴儿体重及量度》《中国孕妇骨盆之量度》《产科creatinaria之研究》等,翻译马士敦著的《妇产科讲演集》《妊娠子宫出血》。其妇产科医学之研究贡献实多。

李振翩、汤汉志伉俪公馆

李振翩、汤汉志公馆建于1937年前,占地面积874.26平方米,现存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平房各1幢,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主楼坐北朝南,假3层,青砖外墙,青瓦人字顶,东西各两个壁炉,木制门窗。北立面有联廊与平房连接,东侧有青砖拱形门。2014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

  李振翩(1898~1984),湖南娄底人,曾接生过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第一个儿子毛岸英。1929年,汤汉志与李振翩结为伉俪,同年随李振翩到美国,在纽约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从事病毒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回国,并将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和医学书籍,赠送给国内几家主要医学院校,为中美友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黄子濂公馆

黄子濂公馆位于北京西路27号,为中央大学口腔学院院长黄子濂于1937年前置地所建,占地1200平方米,有西式洋楼1幢,平房数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06.46平方米。1947年5月埃及驻华大使馆租用,租期3年,合同期满,市房管局对该房实行代管。现存主楼1幢,平房2 幢,主楼依坡而建,坐北朝南, 假3层,米黄色外墙,青瓦人字顶。1楼东南侧为半圆形平房连接主楼,上为半圆形露台,2楼东侧、南侧、3楼东侧均为露台,1楼四周均设大门,西侧2间平房也与主楼相连。院内原有防空洞1座,因塌陷而改为走道。目前为部队用房。2012年3月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1月列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

黄子濂(1897~1979),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是中国第一位教授美式牙科技术的医学教授,曾担任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口腔学院院长。

徐梓楠公馆

徐梓楠公馆位于宁海路22号徐梓楠公馆,建于1936年,占地约7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平房各1幢,建筑面积378平方米。现存主楼、平房各1幢,主楼坐北朝南,高3层,青砖外墙,青瓦人字顶,大坡顶,带壁炉,木制门窗,南侧底楼两根圆柱支撑门厅,主楼北侧2楼上为露台,西南侧平房1幢,水泥外墙,青瓦人字顶。2014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

徐梓楠(1893~?),浙江建德人。长期在军中任军医监等职,著有《处理残废机障荣誉军人之我见》《为服务于知识青年师军医进一言》《兵站第一线战时伤运问题》《四年来服务兵站卫生勤务的检讨与改进之商榷》等。

沈克非公馆

沈克非公馆位于赤壁路16号,建于1935年,占地面积924平方米,有砖木结构西式楼房、附属小楼各1幢,平房2幢,建筑面积406.6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为297.1平方米。该建筑现存主楼及附属小楼,主楼坐北朝南,高2层,红砖外墙,红瓦四坡顶,带老虎窗,木制门窗。东北侧附属小楼为红砖外墙,红瓦四坡顶。2014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

该房产后由沈妻陈翠贞(1924 年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也是著名的儿科学先驱),委托南京师范大学李美筠教授全权处理。故目前该房屋使用单位是南京师范大学。

沈克非(1898~1972),原名贤亚,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人。民国时期,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助理医师及住院总医师,安徽芜湖弋矶山医院外科主任,南京中央医院外科主任兼副院长、院长。1946年作为中国医学界首席代表赴纽约参加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筹建工作。1950年率领第二批志愿军医疗队奔赴前线,并任医疗队技术顾问团主任顾问。1959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和中山医院院长兼大外科主任,著有我国第一部大型外科参考书《外科学》。

严季约公馆

严季约公馆位于西康路56号,建于1937年前,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原有砖木结构西式楼房、附属小楼各1幢,平房2幢。现存主楼1幢,坐北朝南,假3层带壁炉烟囱、老虎窗,西侧部分小2层,建筑面积234.6平方米;南、西侧平房2幢5间,与主楼均为青砖清水外墙,白水泥勾缝,青瓦人字顶。1946年12月,严季约将该处卖给国民政府中国农业银行作职工宿舍。现为江苏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所有。2014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

严智钟(1889~1974),字季约,直隶天津人,中国科学社生物科学组医药股成员,参与编纂我国第一部药物辞典《中华药典》,终生服务于创建和发展新式医学卫生事业。

黄孟虞旧居

黄孟虞旧居位于玄武区石婆婆庵8-3号和石婆婆庵10号,1926年置地,1936年建造。现存建筑为砖木结构,有青色砖墙3层楼1幢,红色砖墙3层楼1幢。此地原系黄孟虞私人开办的慕慈医院,南京解放后除一部分自住自用外,均捐赠给国家。2014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玄武区不可移动文物。

黄孟虞(1891~1980),生于江苏扬州,民国期间著名的妇产科女医生。1924年,黄孟虞在南京市长江路石板桥开办了一家妇产科诊所,后迁往碑亭巷石婆婆庵8号,取名私立慕慈医院。南京解放以后,慕慈医院并入南京市立产科医院(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前身之一),石婆婆庵8号院址划给新成立的江苏省中医院使用。后来黄孟虞一直工作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一线。

何英祥旧居

沿石婆婆庵路向东出发,到太平北路,北行 30 余米,紧靠太平北路两栋紧紧相连的两层英式小洋楼,就是笼子巷住宅A楼何英祥旧居。

这两栋小楼,是在南京市近现代建筑及风貌保护区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先觉的力荐下,才得以保留下来的,并于 2006年,被正式纳入1912街区。

北边的一栋英式小楼,门口一侧的墙上,有块长方形的标牌,上面清楚地记录了小楼的身世:“该建筑始建于1910年,系民国时期英式建筑,当时著名牙医何英祥曾在此居住。2003年12月被南京市文物局认定为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文物保护建筑。”2007 年随着该片区被开发成“南京1912商业街区”,这座建筑也由南京百纳餐饮管理公司重新整修,改作为一家经营海派菜餐馆,名“芳·满庭”。2009年4月笼子巷住宅 A 楼被公布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2013年10月21日笼子巷住宅 A 楼被公布为南京市玄武区文物保护单位(现门牌太平北路64号)。

东墙另一块说明牌介绍:南京典型民国小洋房,建于1920年代,英式花园洋房,传统半木构建筑,为街区历史最悠久的单体建筑。1930 年代为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公寓,蒋介石的御用牙医曾在此居住。

何英祥还有一处旧居位于玄武区碑亭巷110号,为何英祥1918年自建 ,与1912街区相邻。现存2层楼房1幢,砖混结构,带拱形柱廊,原来青砖外墙红砖嵌线,现为水泥抹面。2014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玄武区不可移动文物。

何英祥,牙科医生,1949 年前去澳门。何英祥在碑亭巷的牙科诊所当年确实小有名气,著名学者竺可桢曾多次于此就诊,其日记中有多次记录。

钟世藩、廖月琴夫妇旧居

从何英祥故居沿太平北路向正南方向出发,左拐进入长江路,向东直行 500 米左右进入汉府街,继续直行不到 200米,路南,就是汉府街35号钟岚里民国建筑群。

钟南山先生的父母,协和名医钟世藩、廖月琴夫妇曾经寓居于此。钟岚里现存18幢建筑,高 2~3层,建于1930年代,寓“钟山烟岚”之意,是民国时期典型的里弄式住宅,临街建筑有统一的小阳台,顶层设有阁楼,建筑朴实不失气势,近似欧洲早期联排式房屋,极具民国风情。

除了钟岚里,钟世藩夫妇还曾寓居桃源新村。其位置在梅园新村街道东南部,梅园新村北侧,南起雍园,北至竺桥。此处原为一片桃树林,后建设为国民政府公务员住宅区,目前桃源新村片区被公布为重要近现代建筑名录,占地约2.6公顷,包括平房小住宅、独栋楼房住宅、联排公寓多种类型,共有 26 幢民国建筑。

卓海宗旧居

钟岚里马路北侧,就是梅园新村。位于梅园新村片区东南角梅园新村1-4 号、9-12号住宅,房主为知名中医卓海宗,建于1930年代,两栋均为四联住宅,各占地面积340平方米,分1梯两户和1梯1户两种,清水砖墙,两坡屋顶,木质门窗,立面采用拱门、山花等民国时期常用装饰。2013年10月被公布为南京市玄武区文物保护单位。

卓海宗(1886~1948),又名慈沛,字乾润,号雨亭,浙江奉化松岙镇人。曾替蒋介石搭脉诊病,为当时的“总统府国医”,1946年任中国医药改进会理事长。

文章选自《南京史志》2021年第1期

审核:王达云
   窦予然
发布:梁 刚

【如何做好“一粒米、一盆花、一个瓜”的大文章?来看“网红冠军村”的秘诀】#乡村振兴# “每隔一年半载回家,都会发现家乡的变化特别大,次次有新的惊喜。”惠南镇海沈村村民、奥运冠军钟天使说。
作为钟天使的家乡,海沈村最近又获得了新的称号。在不久前公布的上海市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中,“网红冠军村”榜上有名。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网红冠军村”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乡创项目促进了村庄改头换面,带动了三产融合发展,更为关键的是,吸引了众多新鲜血液“流入”村庄,激发出了发展的无限活力。

·挖掘具有浓郁乡愁的“海沈记忆”
金黄色的稻田里,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沿着指定线路缓缓而行。所过之处,成熟的水稻被整齐切割,随后直接进入脱粒环节,多个流程一气呵成,确保颗粒归仓。在今年的惠南镇农民丰收节上,一场特殊的开镰仪式惊艳全场。
稻田开镰,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而这“一粒米”,正是海沈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如何做好这“一粒米”的产业文章?惠南镇副镇长王新悦告诉记者,作为粮食生产功能区,海沈村全村1658亩耕地已完成农田林网和灌溉设施建设,采用高标准、规模化种植方式,村内种植优质水稻1000亩、鱼稻共生60亩。
2021年5月,惠南镇引进的日本胚芽米生产线投入使用,可生产高营养、高附加值胚芽米。“有了全链条稻米生产线,稻谷经过烘干、脱壳、打磨等加工工序,最终可以产出白米或者更高价值的胚芽米。这让原本1.3元一斤的大米,最高可以卖出25元的价格,大大提高了产值,也让农民增收。”王新悦说。
处于水稻种植“空窗期”的土地如何继续产生效益?海沈村选择了土地轮茬模式,发挥瓜稻轮作优势,实现再增收。截至目前,海沈村已建成了占地600亩的南汇8424西瓜示范基地,形成了支柱产业中的又一关键——“一个瓜”。
“村民种一季瓜的收成,等于种5到7季水稻。”王新悦说,而海沈、桥北、远东三村作为“瓜果先行示范区”,后续也将以品牌化做好瓜文章,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
还有“一盆花”等待含苞待放。据悉,海沈村在惠南镇党建品牌“惠民农盟”引领下,打造了“海沈农联社”,与区直属企业浦农集团深度合作,共建60亩花卉基地,并利用村民宅前屋后的“小三园”,委托种植精品花卉,借助“花卉进社区”等多渠道销售,以及精油提炼深加工,形成花卉全产业链,推动花卉产业集聚发展。
以“一粒米、一盆花、一个瓜”为支柱产业,海沈村正走在城乡融合、产村融合、三产融合的乡村产业发展道路上。
乡村旅游作为海沈村的第三产业,经过几年结合当地特色的打造,已经逐渐呈现出完整的产业架构。“沪乡文化主题村”“自行车运动特色村”……凭借着优秀的自然和文化禀赋,海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村里的主干道上,红色的骑行道特别显眼,吸引着不少热爱骑行的市民前来。当然,“自行车运动特色村”的头衔、以及对骑行爱好者的吸引力,更多来自出生在海沈的奥运冠军钟天使。
发挥奥运冠军的名人效应,海沈村不仅打造了钟天使荣誉室,还依托地铁16号线惠南东站东侧的景观稻田,建成3公里的特色骑行木栈道,举办各类骑行活动和自行车赛事。
为了让游客感受不一样的新农村,海沈村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集聚了桃花节、农民丰收节、秸秆艺术节等四季主题,开展草坪电影、篝火晚会、轮胎创意大赛、稻田音乐会等系列活动。
今年,海沈还打造了“十二工坊”系列——“又见老八样”“阿婆点心坊”“乡间酒坊”“屋里厢咖啡”“外来星画坊”等工坊覆盖吃喝玩购,挖掘具有浓郁乡愁的“海沈记忆”带给游客。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三产融合结合产销对接的特色发展模式,成为惠南镇实现产业兴旺的厚实基础。

·“创客”集聚共同开创未来
作为海沈“十二工坊”之一,“屋里厢咖啡”让乡村的田园气息里,多了阵阵咖啡的香味。循着香味找来的游客,都会惊讶地发现,店主竟是一名00后的大一女生。
她叫王馨怡,出生于2003年,是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大一学生。每逢节假日,咖啡馆里就能看到她穿着围裙,忙前忙后的身影。
王馨怡不是海沈村人,只是在一次偶然的参观过程中被海沈村所吸引,成了村里年纪最小的“乡村创客”、新“海沈人”。
“现在爱喝咖啡的人也多,海沈的游客不少,在这里开咖啡馆一定会有市场。”这是从小喜欢烘焙的王馨怡,自己分析的结果。她的决定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为了平衡学业与事业,王馨怡与妈妈决定,课余时间自己就会来店里做咖啡,而平日则由妈妈打理。
就这样,“屋里厢咖啡”今年8月正式开张。咖啡馆虽然不大,但却显得格外温馨——暖色调的木质桌椅、悬挂在窗口的LED氛围灯、手绘的价目表和菜单……
从城里来海沈游玩的市民,会惊讶于村里也有咖啡店,点上一杯坐下享受田园韵味;附近村民也受到影响,来喝杯咖啡、吃块蛋糕,感受城市生活。
令王馨怡备受鼓舞的是,虽说开张才一个多月,但咖啡馆的营业额超出了预期,再加上第一年租金可以减半,并且还有创业补贴。对于未来,王馨怡信心满满,“我要让周围的人都能喝上咖啡,为振兴乡村增添一抹青春活力。”
让人走进海沈是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把人留住。包括王馨怡在内,海沈“十二工坊”已经集聚了不少追寻梦想的身影,有来自外地的年轻人,也有不少重归故里的海沈人,大家共同在这片希望的热土开创未来。
“又见老八样”的店主陈志超有着一手烹饪本帮菜的好手艺。年轻时,他作为一名船员在外漂泊,去过数十个国家。感受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后,他毅然结束了船员生涯,利用海沈的自家村宅开了一家主打老八样的餐馆。
对不少游客而言,到浦东乡村,吃一顿传统老八样,是个绝佳选择。因此,开业仅两个多月,“又见老八样”几乎天天客满,尤其在节假日,更是一座难求。“每天的预订电话都要打爆了,生意太好了。”陈志超说。
“十二工坊”的另一名“坊主”,是土生土长的海沈村人陈可娟。村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启动打造“乡村创客集聚地”后,年过七旬的陈可娟因为一手制作点心的好手艺而被挖掘了出来,成为“阿婆点心坊”的负责人,也走上了乡创的道路。
与“又见老八样”不同,陈可娟的“阿婆点心坊”主打的是乡间小食,比如青菜肉馄饨、咸菜肉塌饼等,是大家记忆中奶奶、外婆做的点心的味道,是儿时的记忆,也是乡愁的味道。
点心坊菜式虽然不多,但颇受青睐。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经常有游客慕名而来。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陈可娟还会叫上子女全家上阵,满足游客们一饱口福的要求。“阿婆做的点心味道特别好,不像外面酒店的高油高盐,很清爽。”不少游客吃了以后赞不绝口。
陈可娟说,自己不图赚多少钱,“村里搞乡创,作为村子的一分子,我当然也要积极配合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事实上,无论是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十五分钟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还是村庄风貌节点设计,海沈村都在不断引入乡村规划师、设计师、运营师以及乡村创客。目前,惠南镇乡村社区生活圈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已累计吸引30余家企业和个人实体入驻,20余家企业辐射联动,调动起了企业、创客和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怀揣着梦想,走进乡村、回到乡村,并且留在乡村参与建设。

·沪乡村民的美好社区生活
从龙阳路乘坐地铁16号线一路向东,途经惠南东站时,一片巨幅七彩稻田画便会映入眼帘。多色水稻勾勒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字样和天安门城楼、万里长城、和平鸽及祥云等元素,成为海沈村的网红打卡点之一。
“地铁还没进站就看到了这幅水稻田,从高处看下去更加壮观,在其他地方也很难见到这样的场景。”游客张女士说。
在海沈,大大小小的景观随处可见。废旧轮胎做成的创意装饰点缀在村里的角落,构成了独特风景;用钢管、轮胎等焊接成的巨型自行车雕塑,诉说着村里走出的奥运冠军的故事……这些都是乡村与文创碰撞的火花。
这个高达6米的自行车,已经成为海沈村的形象代言、标志性的打卡景点。海沈村挖掘奥运精神,推进“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同时推进“海沈、桥北、远东”三村连片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综合体。
一个个文创景观,与传统的江南田园风光默契地融合在一起。村宅外围的特色主题墙绘,结合传统文化诗词,还原了一片田园风光。村里角角落落出现的“小三园”,呈现的则是花香果香,绿意盎然。
环境建好,更要管好。今年4月,海沈村组建了一支40人的“乡村养护队”,以当地的“60后”“70后”为主,负责乡村振兴示范区内的日常养护保洁工作,包括河道河岸、绿化道路等。
在此之前,村域管养工作委托给了多家第三方,各自负责不同的区域或内容,容易发生相互推诿的现象。如今,村民们扛起了这项任务,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在工作中更加认真负责。与此同时,一批村民的就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一举多得。
今年52岁的村民奚明军就是养护队的一员,负责村里的绿化养护。“之前在外打零工,听说村里招养护队我就主动报名了,离家近,也能为家乡作点贡献。”他告诉记者。
不少村民像奚明军一样,通过“乡村养护队”参与到了乡村振兴,不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还在于生活的便利度。在不久前开幕的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海沈村作为参展样本社区之一,以“新时代、新乡村新生活”为主题,打造“1+9+X”的多维度沪乡生活新体验,向市民游客呈现沪乡村民的美好乡村社区生活。
在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过程中,海沈村围绕原住民、新村民、往来游客的需求,通过改造盘活存量资源的方式,打造民生服务的空间,并吸引多方共同参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乡村社区共同体。
海沈村的15分钟生活圈,不仅服务于村民,还面向所有游客,呈现一个宜居宜游的美丽新农村。而这不仅是海沈村打造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成果展现,更是惠南镇推动乡村振兴和社区生活圈建设继续走向深入的新起点。
惠南镇党委书记潘秀红表示,后续将以海沈作为样板引路,推动乡村振兴成片发展,通过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实现共同发展,以自行车骑行道为纽带、以路网水网为支撑,把“海沈、桥北、远东”三个村串联起来,形成多主题、多景点、串珠成链的乡村振兴示范区。(来源:浦东发布)

【“宜荆荆恩”城市群人居示范活动暨2021春季住房博览会启幕】#宜荆荆恩住博会# 发布了这条宣言[话筒][话筒][话筒]潮起新宜昌,擎动城市群。

4月30日上午9时,“宜荆荆恩”城市群人居示范启动仪式暨2021春季住房博览会在#宜昌# 中南路新华广场盛大启幕,“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7大主题活动、10个公益展馆、非遗文化区依次亮相,为“宜荆荆恩”城市群的广大市民和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人居示范和活动体验。

原住建部总工程师、现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宜明、住建部人事司副司长王英姿、住建部科技中心副主任陈伟、湖北省住建厅副厅长金涛、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丰雷、湖北省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潘世炳、宜昌市住建局局长张毅、荆州市住建局局长杨冰、荆门市房产服务中心主任李俊峰、恩施州住建局向辉、伍家岗区区委书记李向东、宜昌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尤永石等领导嘉宾上台共同按动能量柱,正式启动“宜荆荆恩”城市群首届住博会。

会上,湖北省房协会长携“宜荆荆恩”四城房协会长代表房地产行业作“美好人居”共同宣言,作出了“坚决落实‘房住不炒’的总体定位,持之以恒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共同维护‘宜荆荆恩’城市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庄严承诺,展望了“以城市群住博会为载体,全面推动‘宜荆荆恩’房地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深化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市场联动、开放互动和服务共享,着力打造‘美好人居’的样板示范”美好前景。

宜昌市住建局局长张毅在致辞中提到,本次博览会,既是四城联动、集中展示高端绿色住宅产品的行业聚会,也是示范引领、加快推动住建行业一体化发展的具体举措,更是立足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活动现场精心搭建了智能建造馆、健康住宅馆、绿色建材馆、放心经纪馆、美好装修馆、安居物业馆、现代家居馆、购房服务馆、县域特色馆、城市群馆等10大特色公益展馆,集中展示“宜荆荆恩”城市群和各县市区的住建成就、精品楼盘,真正实现行业全链条展示、楼盘集群化亮相、购房全方位服务。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了包括“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的多个在售优质房产楼盘,以及绿色装配式建筑和现代物业服务设备展示。

在吾悦广场展厅,记者看到不少参展者正在沙盘前观看咨询。该项目位于西陵唐家湾片区,融合多元化商业集群,实现对传统街、巷、广场和现代建筑材料的全新演绎,同时结合独有的金斗山公园景观和宜昌城市文化特色,将重塑宜昌商业格局,为宜昌市民营造全新的都市生活方式。

在装配式建筑展示区,广盛建筑展厅摆放着多件绿色装配建筑模块。据介绍,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建造更科学,成本更节约等多项优点。

在现代物业服务展示区,不少观众围着一个类似快递柜的设施试用,柜门是透明的,里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原来这是一个小区无人售菜机,居民只需要扫码开门后,自助购买所需蔬菜,关门自动结账,让不少上班族节约了下班去超市买菜的时间。

为提升广大市民逛展体验,在7天时间内,主办方还精心组织7大主题活动,红色文化节、非遗文化节、汉唐文化节、奇幻魔术节、无畏潮玩节、童梦游乐节、狂欢音乐节将于4月30日至5月6日轮番上演。

本次活动以“建党百年高起点奋斗、宜荆荆恩高标准协同、人居示范高品质生活、住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宜昌市房地产业协会主办,荆州、荆门、恩施三地房地产业协会和宜昌市建筑业协会、宜昌市建筑装饰协会协办。活动立足于推动“宜荆荆恩”城市群绿色联动,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对疫后重振的重要拉动作用,着力推动“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破题开篇。

活动期间,还将举办“宜荆荆恩”城市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探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用服务、生态环境治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市场发展、图审检测和技术咨询、智慧住建信息、行业政策协同“一体化”,带动实现“宜荆荆恩”城市群行业资源整合、市场联动和产业联接,为“两翼驱动”插上腾飞的翅膀。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宜荆荆恩”城市群人居示范暨2021春季住房博览会现场特意打造了“建党100年时光长廊”和“宜昌城建100年发展长廊”,图文并茂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通过珍贵馆藏照片生动再现宜昌城市建设百年辉煌成就,带您赏历史记忆、听红色故事、感红色文化、聚奋进力量。

本届住博会还创新活动方式,推出线上住博会和口袋住博会,在住博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辟“线上房展”模块,发布“宜荆荆恩”四城在售楼盘信息,绘制《宜荆荆恩购房地图》,实现随时随地看房选房。#三峡晚报# (全媒记者何凡 景卫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目前拉莫斯将会积极准备着下个赛季的比赛,他也会准备之后的退役仪式,22座冠军奖杯是他为皇马带来的最好礼物,所有的皇马球迷都会记住拉莫斯,未来国家德比也无法看到拉
  • 虽说皇马已经收回续约合同,但如果拉莫斯向俱乐部提出自己的想法,那么大概率双方会继续携手共进一个赛季。[并不简单]此前,拉莫斯一直在拒绝俱乐部为他开出的一年合同,
  • 爱一个人,不要只知道索取,懂得感恩,才是与人相处的秘钥!爱一个人,不要只知道索取,懂得感恩,才是与人相处的秘钥!
  • ”拉莫斯与皇马的合同将在本月底到期,拉莫斯愿意接受降薪续约留队,目前来看,他似乎已经不在俱乐部的未来计划之内。”拉莫斯与皇马的合同将在本月底到期,拉莫斯表示愿意
  • ”拉莫斯与皇马的合同将在本月底到期,《马卡报》今日表示拉莫斯愿意接受降薪续约留队,但目前来看,他似乎已经不在俱乐部的未来计划之内。不过现在他的想法已经有所改变,
  • 另外,效力于门兴的中场扎卡里亚,近期也被传成了各豪门球队的引援对象,他身体素质出色,是一名全能型中场。】✅足坛现役球员总胜场排名(500胜以上)7️⃣1️⃣0️
  • 正规医院,广州做的吸脂最好医生?【模特演员小红书主播通告群—江浙沪、广佛深及周边站】01【广州通告】品牌女鞋带货主播品牌直招 抖音女鞋带货每天直播4-6小时免费
  • 4.张若昀之前为了角色,他一度控制饮食加疯狂健身,让自己瘦脱了相,上镜是瘦了,但也不好看了,现在团队对他的要求没别的,就是多吃点。【近距离追星,私信问瓜】看我首
  • #古剑奇谭网络版[超话]#长琴第一次渡魂角越手里拿着焚寂居然啥子也没干居然有点傻,最后居然让女娲把剑收了,然后也没出去找剑封到哪,直接跳个没剑的炉子为啥?没剑跳
  • #梅西[超话]# 六年前的今天梅西中文网正式成立了这六年来 我们在大洋彼岸共同见证着梅西的每一场比赛同样也谢谢屏幕前的你们 陪伴了中文网这不长也不短的六年[给你
  • 尽管如此,阿斯报表示拉莫斯尚未放弃继续皇马生涯的希望,并且西班牙人正等待弗洛伦蒂诺在最后时刻再次联系他,而这一次拉莫斯更有可能会接受银河战舰提出的条件,尤其是最
  • 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阿弥陀佛;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今闻法我等忏悔往昔身、语、意、所造一切罪业祈愿普贤菩萨宽恕
  •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为“生态系统恢复”聚焦“恢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文化是鲜活的能量,自然与地球是文化能量的源泉,超前万能的汉字是人与自然和
  • 人的生死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时’者值其时,‘顺’者顺其常”(锺泰《庄子发微》),“安时处顺”就是知道生命有其来临之时,也应顺其天理,坦然面对它的离去:
  • 生死观 1.《庄子》以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谓“老聃死”就是证明。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 有时候,我们改变不了现状,但永远可以选择做心情的主人。幸好,生活虽苦,但不是时时苦,也不是事事苦。
  • ”是说人们观道时是有欲的,既然有欲也就是以自己的认识、知见去观察道,而人的知见是有限的,观见的只能是自己知识见解的道,而不是道本身。 特别说明的是道在经书中有两
  • 肖战根正苗红艺人,喜欢肖战坚韧自信 支持肖战影视综艺,喜欢演员歌手肖战肖战唐三 肖战顾魏 肖战时影 肖战如梦之梦理智支持肖战商务代言 肖战代言Usmil
  • #陈荔枝日记# 今日开心昨晚他跟我说他给我留了很好吃的我看了一定会很开心结果早上是真的四颗荔枝呜呜呜总是能想和你分享好东西的人儿第一时间把最好的给你其实我想到了
  • 当志愿服务成为每个人的人生信条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将成为香飘满园的和谐家园。青年是人生最美丽的时光,我们应积极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以不懈的追求、辛勤的汗水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