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法制的“滥”与“治”

法治日报 2020-12-23

  说起五代时期的法制,几乎所有的法制史论著的评价都是“酷”与“滥”;这一说法的始作俑者,应该是南宋的洪迈。他在《容斋随笔》中,专列了“五代滥刑”一条,称“五代之际,时君以杀为嬉,视人命如草芥”。其实,洪迈写此条的真实用意,是想说明后唐明宗李嗣源“颇有仁心,独能斟酌悛救”,平反冤案,但“滥刑”却从此成为了五代法制的一个标签。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也专列了“五代滥刑”一条,说“五代乱世,本无刑章,视人命如草芥”,并罗列了一些案例,称“民之生于是时,不知如何措手足也”。

  洪迈和赵翼说的都是事实,所举案例也都是“正史”中的记载,但把五代法制完全说成是“本无刑章”,一无是处,则有失偏颇了。其实,刑罚酷滥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五代时期只不过是将这种现象放大了而已。五代时期同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一样,也把法制作为建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施政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是“滥”中有“治”,治滥并存;五代时期的政权也同样重视法律的作用,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所以在法律制度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而且这些成就大都被后来的宋朝所继承,对宋朝的法制尤其是立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五代时期法制的“治”,首先体现在立法方面。五代除了后汉立国时间短暂,没有进行系统的立法活动外,后梁、后唐、后晋和后周都进行过法典编纂活动。后梁建立后,为了使政权合法化,仿前朝先例,于开平三年(909年)下诏删定律令格式,于次年完成,共有令三十卷,式二十卷,格一十卷,律并目录一十三卷,律疏三十卷,总计一百三卷。从内容来看,基本上就是根据原唐代的令、格、式删辑而成,并沿袭了《唐律》及“疏议”。为了同旧政权切割,在新法颁布后,将唐朝的律令格式等全部焚毁。后唐在立法时就曾指责后梁的立法“删改事条,或重货财,轻入人命;或自徇枉过,滥加刑罚”,并且“下诸道追取本朝(指唐朝)法书焚毁”。也正因为如此,后梁灭亡后,这些法律也被后唐全盘否定了。

  后唐以唐王朝的继承者自居,在立法上也力图恢复唐朝中期以来的法律制度。由于唐朝的法律文本焚毁佚失,最终在定州衙门找到了比较完整的唐朝法律文本,抄录了唐律令格式二百八十六卷奏上,在此基础上删定为十三卷,于同光二年(924年)颁布,是为《同光刑律统类》,它实际上就是唐《大中刑律统类》的翻版。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后,又以唐朝律令格式为基础,对通行的法律进行了修订,并“详订”《大中刑律统类》。同时,鉴于通行的法律规范繁多且前后不一的情形,对适用的标准进行了清理。如当时对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开元格》和唐文宗开成年间的《开成格》一同适用,但两者相隔了七位君主,近百年时间,既有“重叠舛误”的问题,也因为“年代既深,法制多异,且有重轻”,如果并行适用,“实难检举”。因此确定了统一的适用标准,沿用时间上相距较近的《开成格》。

  后唐另一方面重要的立法活动,就是对君主的“敕令”进行汇编,称为“编敕”。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年间有《天成杂敕》三卷,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二年(935年)又将可以永久适用的三百九十四道编为《清泰编敕》三十卷。这种立法形式也被后晋所沿袭。后晋基本上是沿用了后唐的立法,尤其是详定后的《大中刑律统类》。从《五代会要》等史籍的记载来看,有不少适用《刑法统类》定罪量刑的事例,由此也可见后唐详定的《大中刑律统类》是后晋时期所适用的一部主要法典。而后晋最主要的立法活动,就是在后唐的《清泰编敕》的基础上,对旧敕重新进行详定,编纂《天福编敕》三十一卷。

  后周延续了“编敕”的立法形式,将后晋、后汉及后周初年发布的有关刑法的敕条26件分为二卷,附于法书之后,称为《大周续编敕》。同时,鉴于通行的法律“律令则文辞古质,看览者难以详明;格敕则条目繁多,检阅者或有疑误。加之边远之地,贪猾之徒,缘此为奸,浸以成弊”的现状,以前朝律令及《刑法统类》和《编敕》为基础,编纂新的法典,于显德五年(958年)完成,共二十一卷,名为《大周刑统》(又称《显德刑统》)。

  从五代时期的立法看,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确立了《刑法统类》(简称《刑统》)这一法典编纂形式。这一法典编纂形式源于唐宣宗李忱大中七年(853年)制定的《大中刑律统类》,与《唐律》相比,《大中刑律统类》在体例及内容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在《唐律》的基础上,分类为门,并附以唐高宗以后各朝颁布的敕令格式之可用者汇编而成。从史籍的有关记载看,《大中刑律统类》在律文之后并没有附“律疏”(即《唐律疏议》),律疏三十卷是单独被适用的。

  由于《刑统》这一形式具有注重实用,便于随时增补、灵活援用的特点,因而也成为五代时期主要的法律形式。尤其是后周的《显德刑统》在《大中刑律统类》的基础上,参以律疏及五代时期的敕条,重加详定,“律令之有难解者,就文训释;格敕之有繁杂者,随事删除。止要谐理省文,兼且直书易会。其中有轻重未当,便于古而不便于今,矛盾相违,可于此而不可于彼,尽宜改正,无或牵拘”。在体例及内容方面作了较大修改:“其所编集者,用律为正;辞旨之有难解者,释以疏意,义理之有易了者,略其疏文。式令之有附近者次之,格敕之有废置者又次之。事有不便与该说未尽者,别立新条于本条之下;其有文理深古,虑人疑惑者,别以硃字训释。至于朝廷之禁令,州县之常科,各以类分,悉令编附。”

  后周《显德刑统》与唐《大中刑律统类》相比,在内容上有两个重要变化:一是除了律文及令格式敕条外,还补入了《唐律疏议》的内容,并根据各条的具体情况,或全录、或节录。二是增加了五代时期颁布的一些敕条,“刑名之要,尽统于兹”。从现本《宋刑统》所收录的五代时期颁布的敕条看,尚有后唐13条,后晋2条,后周38条。

  正由于“刑统”这种形式在体例及内容上在继承、发展前朝律典的同时,注重了法律的实用性,不仅成为五代时期主要的法典编纂形式,而且对后来北宋的立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作为北宋主要法典的《宋刑统》就是直接以《显德刑统》为蓝本的。(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殷啸虎)

#武器装备##历史冷知识##考古#
华夏五千年璀璨文明灿烂不朽,辉煌不衰,源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文明,一部《黄帝四经》包罗万象,含概万千,就是这个根基庇佑这炎黄子孙一步步走来。华夏千万历史的变迁,顺天道者昌,逆天者亡。文明的进程一步步明朗,真理一步步清晰,寻理的路上挫在所难免。

以下是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灭亡的原因总结。

夏王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后来,禹又继续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禹接任了鲧的职位,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松林说史# 秦朝为什么会灭亡?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但同时他也是一个短命王朝。

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开了反秦的序章,此后不到五年的时间,刘邦就攻入了函谷关,消灭了秦朝。

通常说起秦朝灭亡的原因,都认为是因为秦朝的苛政,人们不堪忍受秦朝的严酷统治,所以纷纷揭竿而起。连大圣人孔子也说过,苛政猛于虎。

苛政确实是导致秦末乱局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我认为秦朝末年起义的领袖和诸侯,他们除了想推翻秦朝的暴政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恢复战国时期的封建体系。本质上中央集权制与封建制之间的斗争。

秦王朝崩塌的过程,也是华夏世界变革的过程。我认为,从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到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在这期间,华夏世界至少经历了三次变革重组,从陈胜起义后的平民王政,到薛县会议的王政复兴,最后到了项羽的封王建国。我们知道秦朝推行的是郡县制,取代秦朝的汉朝所推行的则是郡县与分封并行的郡国制。而华夏世界的这三次重组,正是由秦朝中央集权到汉朝地方分权的过渡。

第一次重组:陈胜以平民身份称王,引领了平民王政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迅速攻占了大泽乡所在的蕲县,之后陈胜以蕲县为据点,帅主力向西进军,一直打到陈郡的治所陈县,也就是现在的湖北荆州。

占领陈县后,陈胜在这里决定建号称王,取国号为张楚,也就是张大楚国的意思。陈胜是平民,他的这一举动打破了贵族对王权的垄断,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平民建立的政权就此诞生。

陈胜的手下看到胜利后,纷纷消防陈胜,兴复其他诸侯国。武臣效仿陈胜,自立为赵王,赵国成为继楚国之后第二个得到复兴的国家。韩广又效仿武臣自立为王,燕国也得到了复兴。

本来在魏国也可以建立平民政权,陈胜派到魏国的周市领兵一路北上,如秋分扫落叶般打下大半个魏国,一直打到齐国地区,但是此时的齐国已经被出身齐国王族的田儋复兴,周市在齐国遭到了田儋的抵制,只能退回魏国。

尽管自己的部下和兄弟们都希望周市称王。但是周市却回绝了这些人的请求,他认为魏国应该立魏国王族后人才符合大义名分,因此他拥立了出身魏国王室的魏咎为王,于是魏国也就此复兴。

从发动起义开始,仅仅五个月,楚、赵、燕、齐、魏五国都得到复兴,此时的天下格局,已经基本回到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前的状态。

除了齐国是由原来的齐国王室独立建国,楚国、赵国、燕国三国的君王均来自陈胜的农民起义军,魏王魏咎也是被陈胜部下推举称王,也就是说,此时的国际格局是由陈胜所代表的平民阶级主导。

田余庆先生在他的《说张楚》一文中指出,这次起义最积极的意义在于,以这次起义为契机,之前被秦国灭掉的楚、赵、燕、齐、魏这五国纷纷复兴,而五国之中,又是以陈胜复兴的楚国为主导。

第二次重组:薛县会议引领王政复兴

陈胜吴广的大军咸阳近郊遭到了秦国名将章邯的猛烈反击。章邯率军一路势如破竹,一直反攻到张楚的都城陈县,结果吴广和陈胜相继被部下背叛杀害,陈胜的起义也就此宣告失败。

楚国后人项梁在薛县得到陈胜张楚政权覆灭的消息,于是决定接手陈胜的反秦事业,撑起楚国的大旗。他召集楚国各地的起义军到薛县,共同协商今后灭秦的行动方针,这就是薛县会议。

会议上主要讨论的话题有三个:首先,最重要的是,陈胜死后如何重建楚国;其次就是,明确了楚国是反秦的主导国,确立了楚国的盟主地位;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决定,就是复兴至今为止还没有恢复的韩国政权。

会议上,范增分析陈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他没有立楚国王族的后代,而是自立为王,这样的政权名不正言不顺,不可能长久,所以范增建议项梁应该找到楚国王室后代,这样才能号令天下。最终项梁找到了楚怀王的后人立为楚王。

随着韩国的复国,楚国的重新建立,战国七雄也就全部归位了,此时,楚王熊心、齐王田儋、魏王魏咎、赵王赵歇、韩王韩成,这五国的君王已经全部都是王族后裔,平民王政只剩燕国一国。这个时候各国王位又重新回到了战国时期的旧贵族手中。

第三次重组:项羽以西楚霸王身份重新规划天下秩序,而他所推行的封王建国,

巨鹿之战后,项羽一站成名,威震天下。项羽挥军进入关中,诛杀秦国嬴姓宗族,纵兵抢劫,焚毁咸阳宫和阿房宫。

接着项羽终于要开始处理战后问题了,他要论功行赏了,也就是重新分封天下诸侯。

当时摆在项羽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回到战国,那就是要承认王政复兴,这就意味着项羽打了半天是为他人做嫁衣,项羽肯定是不愿意的。

二是实行大一统,那就意味着各路诸侯马上造反。

三是建立新的秩序。调和各方矛盾,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霸王主持下的封王建国。

所谓封王建国,也就是分封诸侯王、建立列国的意思。项羽首先将楚怀王架空,升为义帝,然后自封西楚霸王。

之后,他将原有的战国七国全部分割,重新设立了十九个诸侯国。新封的诸侯王都是反秦战争中的有功之人。项羽此举就是完全否定了贵族王位世袭的原则,比如汉王刘邦之前是秦朝的亭长。

分封的诸侯国虽然如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是独立主权国,但是这些国家的行政区域都是以郡为单位划分,也就是说项羽继承了秦朝设立的以郡县为基础的社会基层组织。

最后,项羽本人也并没有完全否定帝制,田余庆先生在《说张楚》一文中说,项羽升楚怀王为义帝,就是在用楚国继承秦国在帝业上的法统地位,并为日后取代楚怀王自己称帝做准备。

但是项羽没有想到,五年后,他输给了刘邦,自刎于吴江。项羽更想不到的是,他所推行的封王建国,为刘邦做了嫁衣。

刘邦建立汉朝后,实行的是郡国制,这和项羽的封王建国其实有两个重要的共同点:

一是刘邦对诸侯国疆域的划分也是以郡县为单位,这也是延续秦朝的制度

二是刘邦分封的诸侯王,也都是在楚汉战争中有功的将领和盟友

所以我们可以说,刘邦在汉朝开国时推行分封,他所依据的原型正是项羽的封王建国。田余庆先生说,历史在秦汉之间并没有朝直线前进。而是经历了三个拐点,平民政权-王政复兴-封王建国。项羽的封王建国其实成为了秦朝到汉朝、郡县到郡国、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的过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及一些不确定因素,建议市民朋友以京郊和京津冀周边短途旅游为宜,以室外活动为主,在人员较少的空旷地带、郊野公园等处游玩,以家庭游为主,不建议长途旅
  • ‍♀️✨ 经典格纹衬衣,深浅咖啡色,比黑白色更柔和;衣领设计很复古;考虑到春天来了,不如内搭一个米白色吊带或者背心,更有春天的Feel;✨ 裤子我选了裤脚有一点
  • 除此之外,你还要消除她的负面情绪,不要让你们的情况变得更糟,挽回爱情,不是互相指责,你如果尝试让她伤心,愤怒,然后再趁虚而入进行挽回爱情,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冒险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推迟原定于2020年4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推迟举行,具体考试时间将根据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另行通知。2020年上半年中小学
  • 那时的你们每天都是会从这里经过,每一块砖都有他对你的承诺,而现在只有你一个人站在这街口,连风的吹过都透着些苦涩......你也反思过你们分开的原因,觉得是自己不
  • 相比之下,德国和瑞士的血清调查样本更为合理,选择了本地区健康卫生普查数据库中的居民进行抽样,并按性别和年龄比例选择了志愿者。在知道了实际感染率之后,科学家可以分
  • #张杰[超话]# 以前总希望你多参加活动,多开演唱会,多发微博,多出专辑,我多去见你是最美好的事儿❤前段时间希望你多发微博,快出歌,是让我开心的事儿❤现在我就希
  • 今天刚发现,2月6日《细胞》杂志的封面文章也是国内科学家的工作。中科院动物所刘光慧组等与其他研究团队合作,对食蟹猕猴青年组和老年组的卵子和六类卵巢体细胞进行单细
  • #尹智圣[超话]##尹智圣0308生日快乐# 生日快乐呀寄送哥哥 想说很多话删删减减最后还是决定说句生日快乐!“因为每天和饭粒见面三次而幸福的尹智圣”你真的很温
  • 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想不开负能量爆棚的时候 每当朋友向我发泄负能量时候虽然感同身受 但自己还是听朋友申诉 然后进行开导劝解讲笑话 朋友会说我心态真好咋想内开 只有
  • 刚刚看到轰隆老是被叫错的小咬 哈哈哈完之后想起我本人有着和小咬同样的遭遇[摊手] 三次的名字明明巨简单三个字,总是有人要叫错,从小学错到现在。 上课点名,开会点
  • ig超话给看吐了,都什么nt啊,ig摊上这么群粉丝真是大不幸,搁那普天同庆的感觉比ig赢了还开心,什么破氛围,你们在那庆祝经过jdg同意了么?搞不搞笑啊?取关了
  • #吴青峰[超话]# 咚咚咚(敲黑板) 划重点咯[喵喵] ⭐️要乖乖的无风就会出来跟我们鸟鸟天喔 ⭐️理性看待事物 ⭐️不要用无风的话去教育别人 做好自己哦 ⭐
  • 【全球累計確診逾325萬 俄總理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发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香港時間5月1日9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
  • 前出师表 [魏晋]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
  • 看着能能的笑脸,突然觉得,我这是在较什么劲呢?我们都是成年人,该担的还是要担,到最后受苦受难的都是能能,我这是在干嘛!?自己的委屈自己能受,让孩子跟我也受委屈就
  • #算命八字婚姻姻缘事业# 五言独步   有病方为贵,无伤不是奇。格中如去病,财禄两丁随。   寅卯多金丑,贫富高低走。南北怕逢申,北方休见酉。   建禄生提月,
  • 不得不说每次把头发剪短心里都莫名的爽了一下 懒癌晚期患者本人觉得洗头好像又方便了一点,然后就被长发及腰的搭档无情吐槽了TvT(我的超能力:理发100%会被理发师
  • [雷神]#我与汽车的日常# 今天好想来说一下表[允悲][允悲]因为追星,所以会购买同款是再所难免的。但是我一直都推崇的是:量包而行,适可而止!
  • 所有的历史典籍都没能为这个奇迹留下只言片语,婆罗 浮屠因此成了现代人“千年等一回”的难解之谜[哆啦A梦开心]。它历经千年的美丽和寂寞,至今还没人真正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