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00.56亿元!2020年青岛市GDP比上年增长3.7%】2月1日上午,记者从青岛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12400.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5.41亿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361.56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7613.59亿元,增长4.1%。“十三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4.1:40.5:55.4调整为2020年3.4:35.2:61.4。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市上下在中央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打好十五个攻势,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韧性、协调性和稳定性持续增强,就业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农业发展稳中有进
畜牧生产持续恢复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攻势,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稳定充足。2020年,粮食生产取得可喜成效,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4.3万亩,总产量304.6万吨,比上年增长0.7%,连续3年保持在300万吨以上,有力保障粮食供应的安全稳定。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8.0万吨;蔬菜总产量655.8万吨。生猪产能增加。2020年末,生猪存栏169.2万头,比三季度末增长6.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9.4万头,增长29.3%。渔业生产平稳。全年水产品产量101.1万吨,增长0.3%。

工业生产基本回归常态
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
  强力攻坚、精准帮扶,工业经济迅速企稳复苏。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2020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35个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实现增长,比前三季度增加4个行业,增长面为68.6%。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装备制造业增长9.7%,比前三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5.0%,传感器增长28.1%,智能电视增长15.6%。2020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0.7亿元,增长18.3%,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服务业生产持续复苏
邮政快递业发展势头强劲
  多措并举助力复工复产,服务业支柱行业发展速度加快。2020年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108.1亿元,同比增长8.5%,比前三季度提升3.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增势稳定,2020年1-11月份营业收入1128.4亿元,增长14.4%,比前三季度提升3.6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提速明显,2020年1-11月份营业收入751.5亿元,增长2.4%,比前三季度提升5.6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2020年1-11月份营业收入47.1亿元,增长0.4%,增速首次转正。邮政行业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6.3%,快递业务量增长29.5%,分别比前三季度加快0.8和1.9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
  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有效激发消费活力。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3.5亿元,增速由前三季度下降3.0%转为增长1.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649.2亿元,增长0.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94.4亿元,增长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09.1亿元,增长3.2%。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9%、23.9%。线上消费保持较好增势。全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9.5%。

投资增长保持平稳
重点攻势投资增势较好
  实施“百日攻坚”行动,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2%,比前三季度提升1.3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10.4%。分产业看,全年第一产业投资保持高速运行,增长115.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7%。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企稳回升,增长0.1%;房地产投资支撑力度增强,增长2.8%;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增速加快,增长28.9%。重点监测的9个攻势投资均保持增长,其中,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突破平度莱西攻势、乡村振兴攻势、民营经济攻势增势较好,分别增长28.9%、25.6%、15.1%、13.0%。

外贸进出口逆势上扬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精准施策有效响应外部订单需求,“稳外贸”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值6407.0亿元,比上年增长8.2%,比前三季度提升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876.8亿元,增长13.7%;进口2530.2亿元,增长0.7%。占出口总值近七成的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机电产品出口1813.9亿元,增长18.1%;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882.2亿元,增长17.1%。从贸易对象看,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7.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14.7%,继续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9.7%和14.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势显著,增长16.3%,高于全市平均8.1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8.4%。

财税金融运行稳健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政府坚持过“紧日子”,加快经济回归正轨,财政收入持续向好。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比前三季度提升1.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98.8亿元,占比71.7%。积极出台减税降费、稳岗就业等政策,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全年新增减税降费340亿元左右。

  创新政策提供强力支撑,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显著。2020年12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507.1亿元,比年初增加2630.8亿元,同比多增87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064.8亿元,比年初增加2854.9亿元,同比多增783.8亿元。贷款结构优化,对企业部门支持力度加大。全年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69.5%,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健全社会保障,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75万人,比上年增长7.5%,完成全年目标的149.2%。2020年12月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3%,控制在较低水平。

  财政支出积极发力,突出民生兜底。全年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分别增长68.1%、29.7%和14.6%。微观主体活力增强。2020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6.5万户,增长12.5%。年末市场主体总量达179.8万户,增长15.4%。

  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5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905元,增长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56元,增长4.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36,比上年缩小0.05。

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实施保供稳价,消费价格涨幅符合预期。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低于上年3.3%的涨幅。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分别上涨9.8%和0.4%;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3.4%和0.7%。2020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1.1%。食品烟酒类、医疗保健类、居住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4%、1.3%、0.6%和0.2%;交通和通信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分别下降4.3%、2.4%、1.4%和0.2%。受寒潮天气和春节前需求增加双重影响,2020年1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环比上涨4.6%。

  总的来看,2020年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持续向好,经济社会在巨大冲击面前展现出强大韧性,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成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同时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建党100周年。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红梅)

【12400.56亿元!2020年#青岛市GDP比上年增长3.7%#】2月1日上午,记者从青岛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12400.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5.41亿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361.56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7613.59亿元,增长4.1%。“十三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4.1:40.5:55.4调整为2020年3.4:35.2:61.4。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市上下在中央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打好十五个攻势,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韧性、协调性和稳定性持续增强,就业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农业发展稳中有进
畜牧生产持续恢复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攻势,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稳定充足。2020年,粮食生产取得可喜成效,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4.3万亩,总产量304.6万吨,比上年增长0.7%,连续3年保持在300万吨以上,有力保障粮食供应的安全稳定。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8.0万吨;蔬菜总产量655.8万吨。生猪产能增加。2020年末,生猪存栏169.2万头,比三季度末增长6.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9.4万头,增长29.3%。渔业生产平稳。全年水产品产量101.1万吨,增长0.3%。

工业生产基本回归常态
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
  强力攻坚、精准帮扶,工业经济迅速企稳复苏。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2020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35个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实现增长,比前三季度增加4个行业,增长面为68.6%。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装备制造业增长9.7%,比前三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5.0%,传感器增长28.1%,智能电视增长15.6%。2020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0.7亿元,增长18.3%,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服务业生产持续复苏
邮政快递业发展势头强劲
  多措并举助力复工复产,服务业支柱行业发展速度加快。2020年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108.1亿元,同比增长8.5%,比前三季度提升3.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增势稳定,2020年1-11月份营业收入1128.4亿元,增长14.4%,比前三季度提升3.6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提速明显,2020年1-11月份营业收入751.5亿元,增长2.4%,比前三季度提升5.6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2020年1-11月份营业收入47.1亿元,增长0.4%,增速首次转正。邮政行业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6.3%,快递业务量增长29.5%,分别比前三季度加快0.8和1.9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
  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有效激发消费活力。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3.5亿元,增速由前三季度下降3.0%转为增长1.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649.2亿元,增长0.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94.4亿元,增长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09.1亿元,增长3.2%。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9%、23.9%。线上消费保持较好增势。全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9.5%。

投资增长保持平稳
重点攻势投资增势较好
  实施“百日攻坚”行动,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2%,比前三季度提升1.3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10.4%。分产业看,全年第一产业投资保持高速运行,增长115.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7%。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企稳回升,增长0.1%;房地产投资支撑力度增强,增长2.8%;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增速加快,增长28.9%。重点监测的9个攻势投资均保持增长,其中,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突破平度莱西攻势、乡村振兴攻势、民营经济攻势增势较好,分别增长28.9%、25.6%、15.1%、13.0%。

外贸进出口逆势上扬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精准施策有效响应外部订单需求,“稳外贸”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值6407.0亿元,比上年增长8.2%,比前三季度提升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876.8亿元,增长13.7%;进口2530.2亿元,增长0.7%。占出口总值近七成的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机电产品出口1813.9亿元,增长18.1%;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882.2亿元,增长17.1%。从贸易对象看,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7.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14.7%,继续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9.7%和14.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势显著,增长16.3%,高于全市平均8.1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8.4%。

财税金融运行稳健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政府坚持过“紧日子”,加快经济回归正轨,财政收入持续向好。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比前三季度提升1.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98.8亿元,占比71.7%。积极出台减税降费、稳岗就业等政策,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全年新增减税降费340亿元左右。

  创新政策提供强力支撑,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显著。2020年12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507.1亿元,比年初增加2630.8亿元,同比多增87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064.8亿元,比年初增加2854.9亿元,同比多增783.8亿元。贷款结构优化,对企业部门支持力度加大。全年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69.5%,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健全社会保障,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75万人,比上年增长7.5%,完成全年目标的149.2%。2020年12月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3%,控制在较低水平。

  财政支出积极发力,突出民生兜底。全年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分别增长68.1%、29.7%和14.6%。微观主体活力增强。2020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6.5万户,增长12.5%。年末市场主体总量达179.8万户,增长15.4%。

  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5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905元,增长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56元,增长4.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36,比上年缩小0.05。

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实施保供稳价,消费价格涨幅符合预期。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低于上年3.3%的涨幅。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分别上涨9.8%和0.4%;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3.4%和0.7%。2020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1.1%。食品烟酒类、医疗保健类、居住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4%、1.3%、0.6%和0.2%;交通和通信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分别下降4.3%、2.4%、1.4%和0.2%。受寒潮天气和春节前需求增加双重影响,2020年1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环比上涨4.6%。

  总的来看,2020年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持续向好,经济社会在巨大冲击面前展现出强大韧性,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成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同时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建党100周年。(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红梅)

#内蒙古两会##2021 开新局 谱新篇# 【把握新阶段,内蒙古的底牌怎么打?】
  开年伊始,一张亮眼的成绩单一扫严冬的凛冽,在内蒙古热传——
  5年的发展,内蒙古粮食生产“十七连丰”,畜牧业生产“十六连稳”。
  5年的拼搏,全区80.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财政支出70%左右用于民生。
  一个个数字,一幅幅图景
  记录着内蒙古爬坡过坎的坚实脚步
  奠定了内蒙古步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基础
  砥砺前行的经验和启示
  让每一个草原儿女在投身
  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成绩面前,自治区党委、政府清醒地认识到:
  进入新发展阶段,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内蒙古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弱项、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矛盾尚未破解,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紧迫艰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
  知不足而奋进,望山远而前行
  敏锐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迎难而上
  内蒙古把自身的发展
  放在国内外发展大势中审视
  统筹谋篇布局
  精准定策施策
  针对如何保持高质量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保障民生水平等困扰
  打出战胜困难的底牌
  在危机中育新机
  于变局中开新局
  突破瓶颈、补强弱项、补齐短板
  闯与创 提升创新能力突破发展瓶颈
  内蒙古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
  然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是制约内蒙古经济转型
  高质量发展最突出的瓶颈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闯出一条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创出一套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好办法。
  内蒙古在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平台载体建设、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实施科技创新攻关、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对科技创新进行全面部署。《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精准实施重大科技任务,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关于调整自治区科技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落实,赋予科研项目和承担单位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内蒙古自治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试点工作方案》印发,落实11项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前不久,内蒙古十大关键技术突破和
  十大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迎来科技创新高光时刻:
  极薄取向电工钢制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世界首例低温保存骆驼胚胎移植获得成功
  “青城之光”使我国超算能力如虎添翼……
  破与立 调整产业结构强化转型弱项
  内蒙古产业结构倚能倚重
  产业层次总体偏低
  产业布局相对分散
  这些都是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顽疾
  旧产业旧路径不破,新模式新动力就立不起来。
  内蒙古果断决策:要以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破旧思维,立新理念。
  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面,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产业基地布局、区域经济布局、城市建设布局。
  破旧格局,立新结构。
  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破梗阻,立新规。
  印发《自治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改变内蒙古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
  新年伊始,乌兰察布市大动作调结构促转型:在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线上集中签约仪式上,签订包括光伏组件制造、马铃薯淀粉加工集散中心等19个重点项目,签约金额达750亿元。
乌兰察布市举行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线上集中签约仪式,以“屏对屏”的方式,实现“线上”见证
  惠与保 坚持人民至上补齐民生短板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
  5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福祉持续增进
  然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
  民生保障存在短板
  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惠民生、保民生
  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补齐民生保障短板
  清理公共服务欠账
  创新社会治理
  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幸福感更可持续
  安全感更有保障
  内蒙古主动回应民生追求,从9个方面部署增进民生福祉的重点工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一项项切中肯綮、扎实有效的措施,在加强普惠性民生扶持、特惠性民生保障上做足了文章,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志若不移山可改
  何愁青史不书功
  阔步迈入新发展阶段
  2500万草原儿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
  众志成城、砥砺奋进
  永不懈怠、一往无前
  奋力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内蒙古日报草原号两会报道团队
  记者:叶文畅 苏永生 https://t.cn/RJA49mV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些激扬的,动荡的,稳妥的,明净的,都是华年里炽热的歌,沉淀了喧嚣浮华,过滤了俗世浅薄,素心以对,生命于无尘无色中回归本我,此时你会感觉,这一路上所有的悲喜都值
  • 之二(黑白无常准备带走拜登)拜登老贼你听好,狗命限期今已到。之二没有砸成脑震荡,球员铁头硬如钢;教练扔球请继续,没有用力决不让。
  • 我是李豪义性别男生汉族,我李豪义是1997年1月7日出生今年26岁,大家问星野智坚就知道了,星野智坚老是带李豪义小时候去穿越时空到那里,有位名字叫星野智坚的男生
  • 走到斩新的秋天,活出朗然的心情,无挂无碍,心境里便会呈现出斑斓的色彩来,生之有苦,但要活得明白,人之有幸,就是福中知福! 今生,执子之手,与你同行,一路走过风
  • 最后就是渠道服务,主要涉及清关方面,清关能力越强越好我们坐落在中国箱包生产基地,狮岭镇,从事箱包厂电商供应链服务,联盟500多家男包女包箱包皮具厂,成立货源仓储
  • 飞机盒用的不知道是哪里的,破破烂烂的,我们群一百多号人一起拼车,单封一个大群,团专一个大群,加起来两三百号人都有了吧,打包费也是自愿原则交的,那我们交了还不能有
  • 这一系列刚出来就用了,到现在多少年了已经记不清了,中间也尝试过其他各种牌子,包括进口的,还有高洁丝粉色少女款的,反正用来用去,最喜欢的还是高洁丝黑色这个系列。
  • 走在各镇街的马路上,五星红旗与蓝天、白云、行道树交相辉映,非常壮观,鲜艳的五星红旗不仅渲染了欢乐的国庆氛围,也激起了市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这场文艺汇演真
  • (来源:920自驾旅游)#让世界发现童话公路之美##2022阿坝州全国自驾旅游发展大会##全域旅游看阿坝#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国前三的专科共13个,较去年新增1个
  • 实话说,丢失聊天记录的前三天真的茶不思饭不想,换做以前我可能需要一周才能走情绪低落的状态,这次三天里好像想了很多,那些珍贵回忆尚可永久保留固然再好不过,因为都是
  • 现在,我只需要静静地聆听窗外婉转的鸟鸣,再品一口细茗,享受这一刻难得的悠闲自在。——文若《在某个午后》2022-11-14 19:24:05太喜欢今天的天气了,
  • 怎么会有这么烂的组存在呢[送花花][送花花]小组作业的意义:让我们明白世上还有这么“优秀”的人,希望“优秀”的大家这次作业之后再也不相见。【遭经纪公司代表辱骂的
  • @TFBOYS-王源最近这段时间过得很……不知道怎么说 又充实 又混乱 又不太清醒的感觉 每天忙着做各种乱七八糟的事 上班 睡觉 回家 追剧 看书 看电影说一
  • 在这场修行里,我们要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更优质的爱人】常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但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苦,这也是一个婚姻不好的女人。岁月难饶,光阴不逮,我们现在过的
  • 就如途径往事的行程时,不经意间想起曾经的人,想起那些关于幸福,却又丢失的昨日,在过了多久之时,轻轻地掀开过往之门回看来时的自己,天真与懵懂犯下的过错,最后才懂得
  • 巨蟹座巨蟹座的女人在结婚之前可能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导致生活工作都很艰难,但是由于内心比较强大,巨蟹女都能勉强的支撑过来,直到结婚过后,巨蟹座女就会重新扬帆起
  • 我之前反复提了军工板块,这个板块是目前十四五规划中唯一还没做过带头大哥的重点板块,目前政策上支撑力度比较大,军费也在逐年上涨,外面环境也不好,再加持高端制造的重
  • #文咏珊[超话]#wys[心]#守护最好的文咏珊# 2021.11.01 打卡目标:300希望大家在网络上文明交流、和谐讨论、冷静发言。举b【饭圈+造谣】「⚠
  •   婚姻宫怎么看  婚姻宫逢刑害  在八字中,婚姻宫遇其他地支刑害,婚姻关系也会不稳定,家庭不和睦,甚至会给两人或其中一方带来官司是非,所以有时也会应验在配偶身
  • 你不和她搭话,她一个人可以叭叭叭叭叭半个小时以上同一件事,她可以每天跟你说一遍,仿佛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明明昨天一起经历的事,第二天她会兴致勃勃地跟你描述一遍特别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