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生病了,照顾她给了我延长假期的理由,明天正月十五,南方人称上元灯节,因南地春来得早,彻夜不寒,可尽观花灯,尽猜灯谜。今年难得陪母亲在北方过元宵节,一个团圆的日子,也是一个相思的日子,希望明夜也有机会观灯猜谜。

长相思(一)

夜寒透
街如昼
痴心常画水映秋
一字可知否

灯花瘦
月痕收
弄遍红绡不肯说
唯恐泪先流

--雨画烟青

《人约黄昏后》https://t.cn/EVO6bI3

ༀ⁻ 佛祖道影白话解 西天历代祖师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尊者,东印土人。因国王与不如密多祖(注1),同车而出,尊者稽首于前,祖曰:“汝忆往事否?”答曰:“我念远劫中,与师同居,师演摩诃般若,我转甚深修多罗。今日之事,盖契昔因。”祖乃谓王曰:“此子非他,即大势至菩萨是也。”后南印土国王,一日请尊者,斋次,王问:“诸人尽转经,唯师为甚不转。”尊者曰:“贫道出息不随众缘,入息不居阴界。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非但一卷两卷。”后转付菩提达摩,两手各放光明,化火自焚。

赞曰

远劫同居 当面作窃 是势至来 彼此饶舌
肘后悬符 通明廓彻 转如是经 阳春白雪

或说偈曰 ◎宣公上人作

有何因缘今相遇 远劫同住又重逢
师演摩诃深般若 余转妙法莲华经
王请应供斋次毕 僧为回向祝康平
呼吸不居阴处界 解脱自在满太虚

白话解

尊者东印土人,因国王与不如密多祖,同车而出,尊者稽首于前:般若多罗尊者是西天第二十七祖。这位尊者是东印度的人,有一天东印度的国王和不如密多祖──也就是二十六祖,同坐着一辆车到外边。这位般若多罗尊者,当时是个街里行乞的童子,就来到车前,向不如密多祖师打个问讯。

祖曰:汝忆往事否?不如密多祖师就问般若多罗尊者说:“你记不记得以前的事情啊?”

答曰:我念远劫,与师同居,师演摩诃般若,我转甚深修多罗。今日之事,盖契昔因。般若多罗尊者就答覆不如密多祖师说:“我记得在很久远很久远的时候,我和法师您在一起住过。您在那时候,是研究演说《大般若经》;而我所念、所研究、所讲解的,就是无上甚深的修多罗,我所研究的是大乘的经典。所以现在我们又碰到一起了,这大概和以前的因缘有关系。”

祖乃谓王曰:此子非他,即大势至菩萨是也。不如密多祖师就对国王说:“这童子不是旁人,是西方三圣中的大势至菩萨,所化成的童子(注2)。”

后南印土国王,一日请尊者。斋次,王问:诸人尽转经,唯师为甚不转?有一天,南印度的国王请般若多罗尊者到他那儿去吃斋。吃完斋之后,国王就问尊者:“现在所有的人都在这儿转法、念经,何独尊者不念经呢?”

尊者曰:般若多罗尊者就说了:“贫道出息不随众缘:我的呼吸向外出息的时候,不随众缘,不同流合污,不和光同尘。入息不居阴界:我吸回来的时候,不在色受想行识这五阴,也不在十八界。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我常常念这种的经,念百千万亿卷那么多;非但一卷两卷:我不是那么着相地,拿起经典来念一卷、两卷啦!我是时时刻刻都在念经。”

十八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根、六尘,再加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起来叫“十八界”。

后转付菩提达摩,两手各放光明,化火自焚:般若多罗尊者以后把心印的妙法,转传给菩提达摩尊者了。然后两只手都放大光明,化出三昧真火,把自己烧了。

赞曰

远劫同居,当面作窃:远劫在一起住过,“当面作窃”,当着人的面,说出这种泄露天机的话,就如同当着人的面,来偷东西。

是势至来,彼此饶舌:说他是势至菩萨来的。这不如密多尊者在饶舌,般若多罗尊者也在饶舌,互相说多余的话;不应该说的话,他们都说了!

肘后悬符,通明廓彻:在胳臂后边,悬挂着一个符印,悬挂着这个命令、这个权力,这是早就说好,要来演这出传佛心印的戏。这位尊者“通明廓彻”,通明是玲珑透体;廓彻,是非常的有智慧。

转如是经,阳春白雪:念这种的无字真经,就好像阳春那时候的白雪。到了春天,白雪虽然那么白,也会消融了。那么这位祖师,他不随境入界,也不随众缘,所以他一定与众不同,能以超出数外,不在五行中了!能以卓然独立,与众不同了!

或说偈曰

这八句偈颂,也是略略把前面的文和赞的意思再重复一遍。所谓偈颂,就是重述前边的意思;“长行”说完了,再说一个“重颂”。这重颂的意思,和前面长行的意思,是一样的,不过简略一点。

有何因缘今相遇:不如密多祖师问般若多罗尊者:“现在我们遇到一起了,我们过去有什么因缘,你还记得吗?”

远劫同住又重逢:我们在很早以前,就在一起做过同参,一起研究过佛法,现在又遇到一起了。

师演摩诃深般若:在远劫那个时候,不如密多祖师您演说《大般若经》;为大家讲演、研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余转《妙法莲华经》:我在那时候,转甚深修多罗。甚深修多罗,也就是大乘经典;大乘经典里边,以《妙法莲华经》为大乘经的经中之王。所以那时候,我是演《妙法莲华经》,念《妙法莲华经》,拜《妙法莲华经》,礼拜、供养、演说《妙法莲华经》。

王请应供斋次毕:那时候,有一天南印度国王请般若多罗尊者去吃斋。

僧为回向祝康平:吃完了斋,大约就是念“供养咒”之类的。大家都念“回向咒、供养咒”,就是“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已办,具诸佛法。”祈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这就是“祝康平”。

呼吸不居阴处界:唯独这位般若多罗尊者没有念、没有开口,这国王就问他:“大家都在念经,您不念经,您在做什么呢?”这国王也是很老实不客气,大约和美国人差不多,直心是道场。那么国王问他,尊者就说,他呼吸都不属于一般人那样子了。他可以不呼不吸,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能有呼吸也可以,没有呼吸也可以。所以他呼出去,也不随众缘;吸进来,也不居阴处界。阴,就是“五阴”。处,是“十二处”,就是“六根”加“六尘”。界,是“十八界”,十二处再加上六识,就是十八界。

解脱自在满太虚:他不在这个“处”里头了,所以说又解脱、又自在,又自在、又解脱。他的法性,遍满太虚空了!无来无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所以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不着相了!

 ──宣公上人.一九八一年八月八日讲解

注1:旧版为“婆斯祖”,误也;依文意及查阅《景德传灯录》.《指月录》.《传法正宗记》,均为“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注2:关于二十六祖与二十七祖面会、付法的公案,详见《景德传灯录》─ ……不如密多尊者又谓王曰:“此国当有圣人,而继于我。”是时有婆罗门子,年二十许,幼失父母,不知名氏,或自言璎珞,故人谓之“璎珞童子”。游行闾里,丐求度日,若常不轻之类。人问:“汝何行急?”即答云:“汝何行慢?”或问:“何姓?”乃曰:“与汝同姓。”莫知其故。
后王与尊者同车而出,见璎珞童子稽首于前。尊者曰:“汝忆往事否?”曰:“我念远劫中与师同居,师演摩诃般若,我转甚深修多罗。今日之事,盖契昔因。”尊者又谓王曰:“此童子非他,即大势至菩萨是也。此圣之后,复出二人,一人化南印度,一人缘在震旦。”四五年内,却返此方。遂以昔因,故名“般若多罗”,付法眼藏。偈曰:

真性心地藏 无头亦无尾
应缘而化物 方便呼为智

来自:法界佛教总会 www.drbachinese.org

掌中解脱(十二)

后来,大悲观自在的化身从多方面安排了能使阿底峡去藏地的缘起。有一天,趁其他印度班智达和国王不注意,嘉·准僧找了个闲静的时辰,叫来那错译师,并带他到阿底峡的寝室。他们在一肘宽的曼荼罗中央放上整块黄金,周围放上一堆堆散金,献给尊者。译师、嘉·准僧向尊者详细讲述了藏王如何如何地是位菩萨,法王三代是如何弘法的,朗达玛又是如何灭法的,僧团又是如何因为喇钦波(贡巴饶色)的恩德而得到扩大的情况,以及拉喇嘛叔侄为迎请尊者所经历的痛苦,并转达了耶协沃的口信,又谈了目前藏地邪法是如何盛行的情况,最后才请求说:“现在藏王菩萨派遣这位大德来迎请怙主您前去,请勿再像去年那样推辞了,请您以大悲心顾视一下藏地吧! ”

尊者答道:“藏王真是一位菩萨!三代法王是菩萨的化身。那位喇钦波也是位菩萨,否则的话,藏地的佛教就不会再度兴起。那位拉喇嘛也是位菩萨,违背菩萨的命令是不可以的。我感到有愧于那位国王,他浪费了那么多的人力和财物。虽然我对你们藏人心怀慈悯,但我已衰老,又掌管许多寺中钥匙,另有许多未竟之事,恐怕难以赴藏。但我会做一下观察,你们先将黄金收回吧。”

说完尊者仍将供养退还给他们。

然后,尊者出于对藏地化机(应度弟子)的悲悯,便对赴藏是否能利益佛教,以及对自己寿命是否会发生障难做了观察。大悲观自在和至尊度母等都说,此行必对圣教和有情极有利益,尤其是由一位居士来做这件事,更能产生很大的利益,但寿命却会因为赴藏而减少。当问及寿命会减少多少时,本尊们说,如果不赴藏能住世九十二岁,如果赴藏则不超过七十二岁。实际上是授记尊者的寿量将减少二十年。当时,尊者内心生起了不顾自己生命的大勇气,心想:“如果能够利益藏地,寿命缩短就让它缩短吧!”

尊者明白:印度的所有僧众和施主们都一致反对他赴藏,因为他们担心这样一来会导致佛教在印度----佛教发祥地式微。于是尊者便以善巧方便,声称将赴金刚座等各大圣地广做供养,丝毫不露出赴藏之意,然后再往返于各大圣地,将“文殊金刚”等许多有加持力的佛像,以及许多经典,交给一个商人----仲敦巴法王善巧方便的化身----悄悄请了出来。最后,尊者向上座提出请求,准许他短期去尼泊尔和藏地的众多殊胜圣地朝礼。上座知道,尊者本人乐意到藏地去,藏地众人又坚持要迎请,只得同意他短期赴藏。但是,他要那错译师发誓,一定要在三年之内将尊者送回印度。

当尊者师徒一行离开印度到达跋薄宗时,拉尊亲自率领三百名骑士前来做盛大的欢迎。

(嘉杰·帕绷喀仁波切随后详细讲述了他们见面后的情况,如众人是如何一见面便油然生出信心、相续变得调柔,以及后来阿底峡与大译师仁钦桑波会面的情况。)

过后一段时间,拉喇嘛绛曲沃郑重启请阿底峡。他流着眼泪,详细讲述了此间北方雪域中,三代法王历经千辛万苦建立佛教的情况和后来朗达玛灭佛的情况,以及他的祖先阿里法王们不顾生命危险,在藏地重建佛教的情况;也谈到现在仍有些人依密法攻击毗奈耶,或依毗奈耶攻击密法,视显密二者如冷热矛盾,各人凭自己的喜好行事的情况。特别是称作“红裙阿阇黎”和“绿裙阿阇黎”那二个人,对头上盘髻的咒师开示“和合”和“超度”之法,那样的胡言乱行导致佛教衰败到极点的情况,然后说道:

“大悲的尊者!您现在不必为我们这些粗野的藏地化机开示那些甚深和稀有之法,请您先开示业果以作培养;特别是求您大悲摄受,为我们开示一种您所亲证的,能总括所有佛的显密教典及注释,而且包含全圆无误之道、易于修持、能利益藏地全体民众之法!”

最后,他还请问了一些细节问题,例如:行律仪之身是否必须具足别解脱律仪?依靠单独的方便或智慧能否成佛?可否为未获灌顶者讲解密续?可否为梵行者实授智慧灌顶?未获金刚阿阇黎灌顶者可否做密法诸业?尊者对他所提的这些问题十分喜悦,为此造了《菩提道灯论》,将一切显密教典及注释密意浓缩在短短的三张纸中。论的开头部分说:

“敬礼三世一切佛,及彼正法与众僧,

应贤弟子菩提光,劝请善显觉道灯。”

文中称绛曲沃(菩提光)为“贤弟子”,并不是因为他献了很多供养,而是因为他求法的方式令尊者感到十分的高兴。我的大宝师长说,如果当时绛曲沃请求说:“您传个灌顶吧!您传个随许吧!”尊者是不会感到高兴的。

像这样以答疑的方式著出《菩提道灯论》后,流行于藏地的那些邪法和粗暴的行为便立即自动消失了。

当尊者在阿里上部弘法将满三年时,由于那错译师曾向上座立过誓言,译师便劝请尊者返回印度,尊者也同意了,遂往南行至布森地方。

以前至尊度母曾一再对尊者说,在藏地依靠一位大居士能极大地饶益圣教,此时又一再说居士快要来了。于是,尊者天天关注着,并说:“我的居士还没有出现,度母是不是在说妄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以后招聘方不能问妇女婚育情况,违者最高罚5万!
  • 华裔女性南非遇害 连住所也遭到焚毁
  • 俄总统普京:俄罗斯将继续提升国防能力
  • 邱泽 亚洲之星奖一部作品让大家看到他的真正实力
  • 满满一车!安徽一女子出嫁聘礼要720件!网友直呼...
  • 俞灏明在小号对杨幂连续数年表白,这口石锤瓜再怎么澄清都没用了吧…
  • 支付宝收费: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 国家出手了:招聘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
  • 日本要向我们收二维码使用费?少扯淡!
  • 华裔女性南非遇害是怎么回事?
  • 小s首谈家暴事件,网友:公众人物实在是不容易
  • 英保守党议员脱党梅姨雪上加霜!美联储阴晴不定现货黄金饱受煎熬!
  • 泳装照被发工作群,当事女生怒了,发送者却喊冤,你怎么看?
  • 美的合并小天鹅无条件通过,大笔分红或将兑现
  • 权志龙悼念老佛爷 也许是天堂需要一位优秀的设计师
  • 还愿何老师上热搜 何炅微博自侃:好惨
  • 美国胖男29岁去世 死亡原因是什么
  • 流浪地球官方辟谣来了!这部电影养活了多少营销号?
  • 英如镝 KHL首球:KHL万科龙主场胜海军上将 英如镝本土球员首球
  • 南京银行经理失联怎么回事?做了什么为何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