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净土宗念佛是否必须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

弥陀经说:“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请问,此段话说一心不乱能往生,但能否把此段理解为“只有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能否把一心不乱唯一化,作为往生的唯一标准?

答:
1、如果必须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请问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里,哪一辈中提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了?

再请问,观无量寿经九品往生文中,又有哪一品提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了?

所以《无量寿经》中也是“一向专念”,一惯的念就是专念。也就是说,不管你自己能否达到“一心不乱”,你都可以往生。
所以,对于往生有很多人误解了,以为念不到一心不乱就不能往生。这是理解不深。
你就是念佛念得很好,但是你信愿不具足,那就是不行,所以全凭信愿之有无。所以信愿重要,这是往生的关键。念佛念得多念得少,念得【有妄想没妄想,那不是往生的关键】。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深信切愿,所以蕅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真正要念到一心不乱,一心就事一心、理一心,这就是地球上的人,能够现生念到事一心和理一心,谈何容易?可以说没有吧!到事一心,见思惑就没有了;到了理一心,就破无明了。【世间的人,哪里能到这个地步?所以如果不到一心不乱便不能往生,那麼净土法门就成了难行道了,不是易行道了】。
就是这个玄奘翻译的,【【最后不乱是佛的力量,佛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因为佛有接引之愿,凡是你念著我,我来接引你。接引,不是把你接一接,而是加持你,以佛的力量加被你,使你的心不乱,不是你要念到不乱的程度。
2、印光祖师说:“念佛至一心不乱”是观经上品上生的境界。【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边之差别。其往生品位,亦有无量无边之不同。言九品者,不过略指大纲耳。【若至一心不乱,则与观经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与恶业重而将堕者,固亦当与观经中下品同也。【非此经专接引一心不乱者】,余皆非此经所摄之机也。如是,则三经固是一经。否则,便是【执文悖意,其过非小】。”
只有得一心不乱或念佛三昧,才能往生吗?
印光祖师答:净土法门,犹如大海。长江大河亦入,杯水滴水亦入。证齐诸佛者,尚求往生。五逆十恶者,亦预末品。何得以得一心及三昧,而拒其未得者。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自己决志求生,唯当企及于此。【若谓非此决不得生,是又自立科条,不依佛说矣】。(增广文钞卷一三七之五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3、莲池祖师
净土宗祖师莲池大师虽将一心分为事一心理一心,但说:“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有愿者,无一不生”、“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此即意显:往生不凭功夫深浅,唯凭佛愿救度。为显往生非凭事理一心之修证,大师又说:
古云愚人求净业者,非唯不指理之一心,【亦复不指事一心】。事一,已非愚人,何况理一?故念佛者,守志不二,【勿因三昧难成而改修余行】,此之谓也。又此一心不乱,亦分五教,今不叙者,以正指顿圆故。佛说此经,本为下凡众生,【但念佛名,径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属顿圆。

观此,知所谓【「一心」者,即「守志不二,但念佛名」】也,此意与善导大师说的“毕命为期,一向专念”完全相同。能如是专念,自然「径登不退,直至成佛。」故知其事理一心之倡,只是为巧摄圣道归于净土所开之方便。
4、藕益祖师:
宋明以来,多以通途自力修证,诠释「一心不乱」义。蕅益大师亦多顺他意而处处显事理一心,【然论往生正因时,则毅然舍他义而独显自意,判「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揭示「【一心」者即信愿一心,非禅定一心】,意显往生全凭他力,不在自力修证之深浅。故大师论持名之行时,言:「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不俟断惑,横超三界」,意显「不断烦恼得涅槃」之心要,显彰净土正义。至此,「信愿一心」从「事理一心」中脱颖而出,他力易行之道再度得以大畅。

大师视信愿为净宗眼目,处处释之。对信虽广开为六信,其根本亦在「信他」,即信「弥陀世尊,绝无虚愿」。以誓愿无虚,又心佛不二,故于「信自」中言:「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其言:「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即明示净土信仰之归宿。所谓「六信」,理虽圆融,终归于「深信佛力、深信名号功德」中。此乃不可思议境界,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不涉施为,唯信乃入。其余事理因果,无非助成此一深深信仰。

由于他宗渗入,使不明净土真实义者,多以事理一心为高妙,并以此为净业指南。虽重持名,却欲以称名为方便,以求一心之功夫境界等。《要解》亦随顺他意诠释事理一心,但大师言持名一法「无藉劬劳修证」,即简别【净土之行非事理一心,非定善散善,唯任口称而已】。他力之旨得以澄清,净土不共宗旨,再度明了。如其《灵峰宗论》言:

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今人亦然;至心既尔,【【散心亦然】】。

观此,知称名一法,绝于机情,任谁称名,功德齐等。《要解》言:信愿持名一行,圆转五浊,不涉施为,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

此即揭示持名一法「不凭修证,但称名号」之肝要。所谓「如乘船度海,不劳功力」也。此是大师力脱融混的又一剖心沥血处,故其《灵峰宗论》彰净土修学原则言:【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生不替】,便决定横超。
又言:或昼夜十万、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

又言:修此念佛三昧,每日从十万起,以至一百,【或唯数声,下至日念一声】,不拘数之多寡,但以【终身不间断】为则。

此即大师对修学净业的指南,是对「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开显,简洁明了,已【完全】舍去了玄妙之理,唯彰相续念佛义。与善导和尚所言“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乘佛愿力,莫不皆往”、“一向专念,毕命为期”、“一发心以后,誓毕此身,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如出一辙】。
5、善导祖师
《观经疏》:《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其证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是故,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诚其事也。

观以上众释,知随缘杂善为少善根,称名一行为多善根。【不杂余行,唯专念佛,即是一心不乱】。专念佛者,临命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自得临终正念】。如经云:「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故知:因佛现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现前也。光明无碍力,以此得以大彰。
6、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我现在也主张必须相信佛经佛语,若依《阿弥陀经》持佛名号,一至七日,一心不乱,临终见佛来迎,当然好,此可用打佛七等【克期修证】的方式。若依《无量寿经》除了五逆之人,欲生彼国众生,至心信乐,乃至十念念佛,也都决定得生。这就【不必担心不得一心不乱便无往生佛国净土的希望了。】
7、问:什么人能证得一心不乱呢?
修行人证得三果阿罗汉,并圆成三果阿罗汉道果后,诸业已了,诸漏已尽,身心清净,自然证得一心不乱(净慧法师) https://t.cn/RyhTm9c

简单学八字 | 命理知识之羊刃格的用神喜忌断法

一,什么是羊刃?

首先你要知道格局这个概念,格局就是指八字命局组成的一种特殊的五行局势和生克结构。一般情况下,日柱天干(代表命主自己,称为日干或日主)和月令的关系是划分格局的依据,也就是说月令是定格局的标准。八字格局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事业、婚姻、学业、人生等。下面随奇门遁甲术郭子谊老师一起来详细了解羊刃格用神喜忌。

羊刃者,乃是四柱神煞之一。羊刃本为司刑之星,此星之特征为刚烈、暴戾、激发、急躁。但此暴戾的性情,往往亦出豪杰,在现代亦往往出个性之人,有魄力而受人钦佩。所以,如果羊刃得用,往往有怪杰、烈士、孝妇、怪才等。但如果制化不得当或逢岁运冲击引动,也可能会时而爆发“离家出走”——暴走现象。但这在古代是非常不能容忍的。所以,古人认为这是颗凶星,而且是颗绝对的大凶星。这是因为古人只喜欢“中庸”、平顺,不太喜爱风浪之故。

二,什么是羊刃格?
羊刃者是指五阳日干见月令旺支,如甲见卯,丙戊见午,庚见酉,壬见子等。羊刃又称为阳刃。羊刃即阳干十二地支转宫中禄顺时针转过来的后面一位,逆时针转过来的前面一位。如丙以巳为禄,十二地支顺序巳后面是午,顺时针巳后面一位是午,故丙以午为羊刃。故各干羊刃具体的分布情况为:甲羊刃在卯,乙羊刃在寅,丙戊羊刃在午,丁己羊刃在巳,庚羊刃在酉,辛羊刃在申,壬羊刃在子,癸羊刃在亥。其中甲庚壬三干见旺用,因地支所藏纯,没有疑义,名为月刃格,丙生午月因火神当旺,虽有己土泄气而火势强大,亦有取为羊刃格,戊生午月,火神当令,天干透出丙丁或地支会合火局则以印论,不以羊刃视之,若己透而丁不透,土神势大,亦可视为羊刃格,至五阴干见旺支,除论劫财外,通常不视为阴刃。

所谓羊刃者乃指日干得月令之旺气,是以羊刃格除四柱官杀食伤财克泄交加之力大于日干者以外,通常均可作旺论。

日主强,刃旺则能劫财,护印,并断绝官杀的生机,如无有力的官杀制伏或有力的食伤泄化,日主势必旺极无依,所以羊刃格有凶多吉少之患,但羊刃格遇官杀食伤克泄太多,或财星天透地藏而其力强于日干则日干又嫌弱则喜印星生身或比劫禄刃帮身。

三,羊刃格之太过不及与成败
羊刃之太过
羊刃格,日干得月令旺气如于年日时支中再见。
日干得月令旺气而复见有力之印星生之。
日干得月令旺气而比劫竞透而有根。
月令旺支三合或三会刃方。

羊刃之不及
羊刃格,日干虽强,但四柱官杀天透地藏,会合有力,羊刃不胜克伐,则日干转弱。
日干虽强,但四柱食伤财天透地藏,会合有力,羊刃不胜盗泄,则日干转弱。
日干虽强,但四柱官杀食伤财得地得势竞相克泄日干转弱。

羊刃格之成败
羊刃之成格
羊刃格,日干强,透官杀见财星而不见伤官。
官杀强于日干而见印星而无财破。
日干强,食伤多,见财星而天干不露劫财。
食伤过多,日干转弱而有印制食伤生身。
日干强,印星多,见财星制印。
日干强,财多,有官杀制比劫或食伤通关,日干不转弱。

羊刃之破败
羊刃格,日干强透官杀而见伤官。
日干转弱而官杀旺,见微印或不见印星而见强财。
日干强,食伤多见财星而天干透比劫竞出。
日干强而印多不见财星食伤而从化又不成。
日干强,财多亦强,二相对峙而无官杀制比以护财亦无食伤通关。月令地支逢刑冲。

四,羊刃格歌诀
羊刃存时莫看凶,身轻反助却为凶; 单嫌岁月重相见,莫把生时作怒宫;
丙戊逢马壬逢鼠,喜见官星七杀临; 若逢刑害冲败杀,行到财地祸非轻;
壬子休来见午宫,午宫又怕子来冲; 丙日坐午休重见,会合身旺事有凶;
日刃还如羊刃同,官星七杀喜相逢; 岁君若也无伤克,支上刑冲立奇功;
时上羊刃喜偏官,若见财官祸百端; 岁运相冲又相合,勃然灾祸又临门;
羊刃重逢或有伤,主人心性气高强; 刑冲太重多凶厄,有制方为保吉昌;
羊刃之辰怕见官,刑冲破害祸千端; 大嫌财旺居三合,断指伤残体不完。

释义:羊刃者既阳刃也,禄前一位,它的对宫就是飞刀。如卯见酉,寅见申,午见子,巳见亥等。如命局中身偏旺的话,运年中再遇见十有八九主凶灾破禄。羊刃为刚健,为刑罚,为旺极而过。所以说,羊刃复羊刃,必有极凶之灾。羊刃怀禄带枭见食神,九死一生。日刃或时刃在月中不得令,局中不见飞刀者,吉神贵星又高照,定是先贫后富带官贵之命。

刃有:年刃,建刃,日刃,时刃。刃喜静喜贵人吉神加临,不喜落空亡和刑冲破害,不喜会合成局透劫煞。刃头坐杀,刃头带剑,凶狠好杀秉斗之性,刀兵祸乱之情。不是武贵疆场,就是伤残刑狱。入此格的人,性格刚毅,做事果断,眼大须长,缺少慈悲怜悯之心,反有刻薄不恤之义。如果四柱配合无情者,命主凶灾不断或伤寿。如果四柱配合得当者,辰午酉亥自刑全者,或者是魁罡日贵者,必在疆场上立功受奖而发迹。惟有时柱上曰阳刃,又名曰真刃。四柱中要忌见财神,行运也不宜见财乡,最怕财来冲刃。比如戊日生真刃午在时,遇子财神冲起真刃;壬日真刃在子时,忌大运午财神破刃;甲日阳刃卯在时,遇飞刀酉来冲破。大凡羊刃要身旺,喜杀星来制伏。经书上说:人有鬼人,物有鬼物,逢之为灾,去之为福。羊刃年犯祖上寒,羊刃月犯父母伤,羊刃日犯刑夫妻,羊刃时犯主克子,羊刃运冲必有祸,恶神并临必凶死。羊刃冲合岁君,勃然祸至。

有诗云:男坐羊刃必克妻,女坐羊刃必伤夫;年月羊刃出身寒,时逢羊刃子凶顽。此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也是八九不离十。无论是身强身弱,羊刃总是残暴之物,性怒之神,霸道之气。男以财为妻,羊刃者劫财也,劫去财神妻何在?劫去妻星财安存?女以官为夫,羊刃者姊妹也,争去财神夫何在,合去夫星财谁护。所以,羊刃须要制服或泄化,消除戾气为祥和,能为命主所用,方是福神。

五,羊刃格用神选取
羊刃格,日主强,除论从化外其用神的选取如下:
羊刃格,印多,宜用财星,但注意财星是否被劫。
比劫多,宜用官杀,但注意官杀是否被伤或被合。
官杀多,日干强,宜用财。日干弱,宜用印。
羊刃格,食伤多,日干强,宜用财生发。日干弱,宜用印制食伤生身。
财多,宜用官杀制比劫以护财星。无官杀则宜用食伤泄刃通关生财。若身弱仍取比劫禄刃为用。
刃重,用官杀恐激怒旺神,则宜取食伤泄刃生财为用。
满盘官杀食伤财克泄交加,日干转弱则应取印星泄官杀制食伤生日主为用,但须注意是否财印交差。

六,羊刃格的喜忌
羊刃格,日干强,因羊刃能劫财冲官,破坏日主的贵气,可能克妻害子,故凡日干强者均忌见之,如得有力或兼有财星支援的官星制伏或得七杀合去之仍可因祸得福。
但羊刃格用官杀又见食伤制合官杀则用神受伤,克泄无当,日干转弱,若无印星化官杀制食伤以生身,则格局杂乱无章,理不出一个头绪亦所深忌。
羊刃格,日干虽强,然见官杀党多,其力强于日干,或见食伤多其力亦强于日干,均喜印星生扶及比劫禄刃帮身,忌见财星坏印。
羊刃格,日干强,如见财星党多,其力大于日干则喜比劫禄刃加强日干的气力,忌见官杀克制。
羊刃格,而刃重,日干强不可党,见官杀克制反激怒旺神,见财星也不堪争夺,在这情况下只能取食伤泄其旺气,顺其气势。
若羊刃格,多见劫财,见官杀而又无力,见食伤又被强印所制,这是旺极无依,不是孤贫亦为僧道。
羊刃格,身杀二停而带财星,应以印星化杀生身为用,如再见财星则须比劫帮身。
羊刃格,日干强,以官星为用,若天干透财有官管束,故不为灾,反可取贵,若天干劫杀并露,则七杀被劫财合去,贪合忘克,七杀不能发挥制月刃的作用,所以云:「阳刃用官透刃不虑,羊刃用杀,透刃无成」。
羊刃格,日干强,用杀或官,如果官或杀天透地藏而有力则贵气必大,官或杀深藏地支而未露出天干,或露出天干而地支根基浅薄而无力,则贵气必少。
羊刃格,日干强,四柱官杀食伤克泄并见,日干转弱见有力的印星制食伤泄官杀之气以生身也可发贵,但极忌再见财星坏印。
羊刃格,日干强,原局无官杀或官杀不可为用,而财星天透地藏,深厚有力,羊刃得月令旺气其力甚强,足以劫夺财星,这种情况不便以财星为用,唯有取食伤泄刃生财通关为用,财气通也可发富,最忌再见印及比劫。但食伤财力量大于日干则反喜见印及比劫而忌食伤财。
羊刃格,如刃强财重二相对峙没有通关或制伏之神,则自相克敌,即没有福贵可言了。
羊刃格,如月令刃星与其他地支会合比劫局且干透比劫,这是从旺格。

七,羊刃格行运得失
羊刃格,日干强,除从化以外,不论以何者为用神,如见岁运地支与原局地支三合刃局或三会刃方,则日干强不可当,原来取以为用之神均无以使羊刃顺伏故为极凶,即遇半会或六合亦论祸。所之日干因遭克泄而弱,以原局刃星帮身为用,行运岁运地支合去或冲去原局刃星,用神被损,亦以祸论,即羊刃冲合岁君,勃然祸致。
刃重,原局有得力的官星制刃或食伤泄气生财,运行财乡前者可以助官,后者可以生发,均以富贵论之。
羊刃格,日干强,岁运再遇劫刃之乡,必主刑妻克子,但原局如有得力的官杀也可以制合反以吉论,即甲以乙妹庚妻,凶为吉兆。
日干强,原局有杀刃,乃取羊刃合杀使二者俱去,岁运又逢杀刃,则不是杀强于刃,就是刃强于杀,二者杆格无情,必发大祸。
日干强,原局有刃无杀,岁运逢杀旺之乡,如原局没有印星转化,则犯旺也有祸,原局有印反可成福。
羊刃格,如原局没有七杀而以官财为用神,岁运七杀则为官杀混杂,岁运遇羊刃则财星受损,均主一岁蹇滞或因财争竞,兄弟分居,妻妾难去,甚至克妻害子,官非讼累。
满盘羊刃,而从旺不成,行运再见羊刃或逢冲克,必主财物秏散,甚者为无头之鬼或遭分尸惨死,即书云:「满盘羊刃定遭分尸,岁运并临,灾殃立至」。
羊刃格,日干强,以官星为用者,行运喜见财官帮助用神,则可以发贵发富,若原局官星天透地藏会合有力,而日主转弱则行运见印星转化扶身也可发福,但二者均不喜见食伤制合官星。以七杀为用,如杀不甚旺,行运喜见财官杀生扶,如杀过重日干转弱,行运喜见印比生扶,如见食伤运,用以制合七杀防其攻身则不为忌。
羊刃格,日干强,原局官杀财食伤克泄交加,日干转弱以印泄官杀制食伤生身为用,行运喜印比帮助日干。
日干不甚强,原局官杀并见,不论去官留杀或去杀留官,行运仍喜食伤制伏,如日干转弱比肩帮身亦可,财官杀运不利。
羊刃格,日干强,原局羊刃与强财对峙,行运见食伤泄刃生财通关使其气势流通五行中和可以说是好运,可取食伤吐秀为用,行运则喜见财星生发,见食伤亦可。

#小子说老子##道德经#
《小子说老子》第五章•尧舜禅让的真正原因

“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

从前舜帝作小人之时,亲自在历丘那个地方耕种、劳作。

(“小人”,一般人乃至于许多专家学者都当作是“无耻小人”之小人解,或是当作“品德低下者”解,这是莫大的错误。对我而言,古人说的“小人”,即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普通人、一般人”。

“小人”是相对“大人”而说,“君子”与“小人”相对,“大人”、“君子”、“小人”可以说思想格局与思想境界的深度与广度全责,也是为了方便探讨而立。真正意义上的“大人”、“君子”、“小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没有办法完全分开的统一体,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大人”、“君子”、“小人”之分。

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大人”呢?中国古代文化的“大人”可不同我们今天的“大人”表示什么“成年人”或“官员张大人、李大人”,中国文化中的“大人”是一种圣人境界,可以说“大人即圣人”。

好比《易经》中就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圣人才有的境界。

又好比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又说“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可以说,与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与《中庸》中所说的“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与《大学》中所说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是一贯、一体的内涵。

故后世许多人很难读懂孔子与《论语》的道理,也在于此。再来看看,这里对舜帝所描述的“小人”二字,完全就没有“无耻小人”或传统意义上的“品德低下者”的意思。因我们都知道,历史记载,舜从小都一直很有品德,不可能他“从前”是个“品德低下”的“小人”。像《二十四孝》中第一则便是舜帝的《孝感动天》的故事。)

“恐求中,自稽厥志。”

舜帝他当时恐求中,自稽厥志,

(据所查资料,“恐”,廖名春先生认为当读为“工”,意思为擅长、善于;李锐先生疑读为“恭”。可见古文不甚明确。但大意可翻译成“认真地、恭敬地、一心地希望寻求中道”。“自稽厥志”,自己认真查考(反省)自己、尽量降低固有的志向标准来适应大众。

如《史记》有载:“舜在假典,顾省厥遗。”这里的“厥”有短,缺之意,有降低标准之意。而“顾省”与前者的“自稽”都有自我稽查、自我反省之意。这都是我的个人理解,不作硬性标准决断。不强求别人也接受我的个人观点。)

“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

不违背于普通百姓以及百姓的诸多欲望心。

(“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此话很不易令人理解。金代的进士王特起有词句说“但愿此心如旧,天也不违人愿”,圣人行天道不违人愿,不强求别人必须做什么。若那样就成了逼迫,不是行天道。

不违人愿,是好愿望不违背,坏愿望也不违背。这话说出来大家也许不理解,会反问“好愿望不违背容易理解,但为什么坏愿望也不违背呢?这就不能接受了。”这就如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所说——“自性自度”,“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大致相似。

又如可从宋代的汾阳无德禅师在《楚圆集》中所说“佛不违众生愿”、“佛不脱众生愿”之开示中可感受得到这里的一部分道理。同样,圣人寻求中道,也一样不违众生愿,不违百姓愿。都是尽量地去开化、引导世人。

从这里而说,《保训》的中道道理实在非常高明,实在让人敬佩不已。古圣先贤虽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但思想境界都趋于一致。真是“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不假。)

“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

因此施设于上下远近之诸人,就变更所处的位置(“易位”,近似于现代话“换位思考”),来接近心思考察思辨,测度(推测研究)于普天之下阴阳二道的种种事物,都是顺应而不逆道而为。

(这里用的是“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有的说法是“乃易位设仪,测阴阳之物”。若是那样,“易位设仪”可能就《易经》设立“阴阳二仪”有关,这样也可以与后面的“测阴阳之物”贯通起来。具体文字难辨,我这里不作死句判断,而硬下结论,还有待研究。)

“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

等到舜即得到中道之后(“舜既得中”言意即是,舜已经明白懂得“中道”,即得道),说“不易”之道实际上只是“变名”而已。

(“言不易实变名”,变名,可理解为:只是表面“变化一下名称而已,内涵并不改变。主要原因是利于大众接受,而行出的一个方便法。”也可理解为:以变化之名行不变之事。二者皆可,二者皆具。此道理如同禅宗临济义玄禅师的“四料简”之法:“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两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真正的“道”即是一切道与一切法,当然包括了以上的所有道理,何况只是“变名”而已呢。同样,这个道理,也符合、阐明、运用于老子的《道德经》中。)

“身兹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

舜从此身体力行,合理、公正、诚心地信奉它,小心翼翼地为人做事,永不懈怠,以用它来作为“三降”之厚德,承载万事万物。

(“身兹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身兹备惟允”,此句合于《尚书》所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唯精惟一,允执厥中”之理。也可窥见孔子的见地相当精确、独到。

“三降之德”之“三降”不知何意。《礼记·孔子闲居》有说:“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

这里可以作为对“三降”理解的一个参考。另外,此“三降”会不会类似于佛家的“降服其心”,又如降服贪、嗔、痴三毒呢?一笑!但无论如何,这“三降”不是什么坏事,应指向道之途,是崇高且难得的德行。)

“帝尧嘉之,用受厥绪。”

由此,尧帝嘉赏、称赞于舜,任用授命于他来完成前人未完成的事业,传位于他,并传承于后代人。

(“帝尧嘉之,用受厥绪”。“绪”,绪业,如继未竟之绪,是指继承前人未完成的事业。同样地如“情绪”、“思绪”也有“连绵不断的情思”之意。故,此“绪”字当指代传承未竟事业,同时“绪”也有“传位”之意。由此,也可以说,正因为舜“得中”,即得了“中道”,尧才传位于舜。

我们一般史学上说尧舜禹的“禅让制”,尧把帝位禅让给了舜,一个普通农民出身的人。这一点,如果能引起历史学家与学者们的足够重视,恐怕都要重新改写我们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当然,只怕专家、学者们可能不愿接受,也不敢接受。一笑!正如老子所说:“不笑,不足以为道!”)

“呜呼!发,祗之哉!”

啊!我儿姬发啊!你要恭敬传承这个“中道”啊!

(“呜呼!发,祗之哉!”“祗”,有恭敬、祗承、祗奉、传承信奉之意。。《说文》:“祗,敬也。”《周礼·春官·大司乐》有句“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也是敬之意。此“祗” 意合于前文“钦哉”,同合意于后文“敬哉”。这里也可见周文王对此“中道”传承于后世的重视。其重要性实在是不言而喻,何况“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遇到一杯好茶,请珍惜,遇见一位知己,也请珍惜遇一杯好茶,共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我们常常会在乎所喝的茶好不好,饮茶的环境好不好,却未曾发现,其实和谁一起品才最是重
  • 如果出现新的筹码峰高过低位单峰,我们千万不要急于出货,往往有可能是更强大的推手来,只要趋势还在,要让利润继续奔跑!如果出现新的筹码峰高过低位单峰,我们千万不要急
  • 这次追荧光藻是和我朋友一起去的,我俩在码头附近疯狂找石头和扔石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俩在找宝藏呢[哈哈],感谢小伙伴的神辅助。3. 带上一个盛水或者盛石头的的小瓶
  • 当我们怀念的时候才知道如果好看的照片只放在手机里,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不如把它做成随时看得见、摸得着的照片书无论是情侣纪念、闺蜜记录、个人写真、全家福合集都
  • 北京协和医院一项关于中国人群严重过敏反应的回顾性研究也显示,在由食物诱发的1501次严重过敏反应中,20%由水果/蔬菜诱发,而最常见的致敏水果就是桃。​​【桃
  • 想给你太阳月亮和星星,想看你笑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想请你喝最香甜的野蜂蜜看着你可爱的笑容,你就像天上的云朵我好想变成彩虹你的羊偷跑到了我这里,它回去时,我在他的
  • 「适合发pyq的吃火锅文案」1、我想吃点清淡的 比如:火锅2、火锅烤肉这种消磨时间和耐心的食物,只能和最爱的人一起吃3、这一分钟好想吃火锅,来个油碟、香油、大蒜
  • #我们坐在高高的虾壳上听老虾讲过去的故事[超话]#有同款也是第一眼盯上这嘴巴看的嚒,这嘴型简直迷si人,再看看这人中,是我看过最好看的人中(没有其他)。再往上看
  • 今日推荐❤️ VX:ksxxy520WR10883,女,89年,离异,新昆山人,祖籍淮安,身高165,体重48公斤,职业品质检测,年收入9W,有车,女士性格温和
  • 其中,西装套装以经典的车手赛车服为原型予以重新构思,采用柔软皮革搭配醒目色彩,以及灵感源自法拉利独特钌色底盘表面处理的金属细节,成为本季的标志性单品,尽显实用机
  • 每次熬夜的时候都在伤心然后想很多,但其实什么也解决不了,只会毁了健康而已。8.多读两本书,多看两个好电影,我不觉得阅读和看电影就能让我成为更好的人,但我相信好的
  • 我们分长痘的三个大致周期来讲一下,我个人觉得就算不去管痘痘,痘痘有自己的周期也会好(我对象每次长一两颗痘痘从来没理会过最后自己一个星期消失的无隐无踪[笑哭R])
  • #北京租房[超话]#鹤巢居小区房屋配置床衣柜沙发电视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宽带暖气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繁华但不喧嚣,治安良好,紧邻大商场购物方便房屋布局全明格局,采光好,
  • 昨晚我梦到带奶猫十一去医院小小只可以放进裤子口袋的size医生检查了一下说是猫猫胃不舒服开了一个巨大的番薯让我带回去喂猫养胃(?#猫猫头十一#9.30-10.4
  • 对小鲷鲷是真爱了,一次就够不能多,是责任是负累,那有那么多的烂骚兴,拿出来渲染的都不是真的。记得买大鲷鲷的时候,有一个人拿毛爷爷买了十条三湖,鱼商问他还买什么,
  • 同样都是夏东海的孩子,夏雨比夏雪适应得快很多,夏雨问刘梅:“妈,为什么蚊子只咬我,不咬刘星?同样都是夏东海的孩子,夏雨比夏雪适应得快很多,夏雨问刘梅:“妈,为什
  • #嘿 小家伙#她说她是妈妈的小家伙 / 已经会自己看图点菜了 / 自己选的甜品 / 超好吃 / 边吃边说:美妙 / 不知道哪里学的这词 / 自己干光了半份意面我
  • 在《遇到你,真好》一书里霸王龙本来是想吃棘龙宝宝的,但是一场地震让大地裂开了,霸王龙和棘龙宝宝站着的陆地开始漂流。杨雨辰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已经拥有小大人般的沉着
  • 新衣服 好可爱[举杠铃] 一百年没在实体店买过衣服 本来以为69买这个毛衣的话还是蛮划算的 周边也没看过谁穿 还挺有个性不会撞衫 结果给我搭的内搭59 不能讲价
  • 顺便给他在饿了么外卖上点了喜欢喝的奶茶,反正饿了么现在有新人66红包福利,到手的奶茶几块钱起,还有之前火遍全网的饿了么免单活动又开始啦!顺便给他在饿了么外卖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