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这座新城,不搞工业“做慢功”,这番“蛰伏”为了啥?】

7月17日,烟台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心城区“12335”建设思路和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一核突破,两带提升,三环支撑,三港协同,五城驱动”的“12335”建设思路。作为烟台“1+233”工作体系和中心城区“12335”建设思路的重要组成板块,也是“五城驱动”中最有条件率先突破、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新板块,开发区八角湾新城的建设正是烟台打造属于自己的科技引擎的深度筹谋。

“八角湾新城的建设,将跳出传统的产业梯度转移发展思维定势,不再是简单地承接产业溢出,而是更多地承接创新要素溢出。”推进服务中心副主任江荣说,新城将通过为区域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要素支撑,以更好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高质量发展。可以说,八角湾新城将成为烟台谋求创新动能变革的“大脑”,进而支撑起烟台进入新时代后的一系列变革。

眼下,在这块1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个科研院所加速集聚,一批批高端人才加速引进,一个个配套项目全力推进,一个个产业项目酝酿孵化……“创新之区、人才之城、会展之滨、活力之湾”的蓝图日益清晰,一个集人才培育、科技研发、技术转化、学术交流、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创新高地正加速崛起,溢出效应正加速释放。

日前,记者走进八角湾新城,走进这片孕育着活力与潜力的发展新蓝海,探访八角湾的新未来,感受这里蓬勃的发展脉动。

拉开建设大框架

科教协同创新格局业已成型

10月27日上午,记者驱车走进位于八角湾新城内的烟大科教园区项目现场,入耳的是50多台机械设备此起彼伏的轰鸣声,眼前是400多名工人忙碌的身影,扑面而来的是澎湃发展的热浪。

作为八角湾新城重点引进的载体平台,烟大科教园区以烟台大学本部为依托,围绕烟台开发区产业格局,布局化学化工、生物食品、海洋科学、机械工程等学科群,是烟台开发区加强学科与城市发展需求契合度,共谋产教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不只有烟大科教园区。承载着“创新驱动”的使命,八角湾新城已经成为“创新要素”的集合地:

10月29日,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开工建设。基地规划分批开办近海工程、城市规划、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专业学科,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学科共建,积极培育和申报建设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首个落户的项目烟台哈工程研究院于2018年10月率先开工,已于2020年9月11日正式启用。院区以“大海工”为主要专业方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围绕烟台市建设海洋强市、中国东方航天港及“百箱工程”重大项目需求,着力开展高水平专业型人才培养,努力打造成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创新平台。

正在建设中的山东省农科院胶东创新中心是八角湾新城内引进的第一所以特色农业为主题的科研院所,主要布局特色果蔬、葡萄与葡萄酒技术研发中心、蔬菜检测中心等板块,组建“三个100”人才创新团队,全面提升胶东半岛农业科技含金量。

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的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以中科院兰化所优势学科为基础,通过搭建公共研发平台、研究中心,与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等,重点开展高端装备润滑防护材料与技术、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全力支撑烟台市先进材料与资源化学领域科技创新。

……

“目前,新城内已有1个项目投用,13个项目在建,6个项目正在筹备中。”江荣说,眼下,八角湾新城已经形成了建成投用一个,开工建设一批,筹备落地一批的“三个一”良好发展态势,总建筑面积超26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200亿元的大开发大建设框架全面拉开。

记者了解到,新城内已先后签约落户哈工程、中科院兰化所、烟台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华为、慧科教育等一批多元化、高水平的优质科教资源;建设全国首个核电核岛领域计量测试中心、全省首批省实验室、全省首家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产学研一体化科教协同创新格局快速成型,形成了带动全区、辐射全市的科技创新新引擎和高端人才集聚区。

瞄准未来布局现在

创新溢出效应正在显现

与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同频共振的,是正在加速释放的科技创新溢出效应。

走进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智慧化生产车间,生产线上一袋封口不严密的产品被“挑选”出来,整个过程全部由生产线自动完成。

支撑这种自动分拣实现的,是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基于华为云企业人工智能服务为新时代打造的智能质量检测系统。

“我们生产的产品有近百种,工厂自动化程度高,但质检方面仍然依赖人工,特别是在粉剂类产品的封盒袋数检测和封口夹粉检测两个场景上,一直没有找到解决方案。”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CIO焦玉玺说。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新时代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可能。“依托华为云技术,我们为新时代打造了智能质检检测系统。”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系统投用后,解决了现有人工抽检率低、实时性低、可靠性低的问题,抽检准确率和效率显著提升,每条产线100%无遗漏检测,检测时间达到毫秒级,实现全自动无人质检。”焦玉玺介绍说。

像新时代健康这样受益的企业还有很多。入驻八角湾新城一年多来,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已经与烟台开发区的重点企业开展联合创新26项,带动企业自发投入资金5800余万元,涉及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十大行业,实现了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融合,项目被华为总部评为2020年度“标杆案例”奖。

在烟台开发区、在烟台,每天都有大量的创新实践在发生,这种创新的溢出效应还在持续显现。

以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为例,这是新城引进的第一所“211”高校合作项目,以“大海工”为主要方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

目前,该研究院已经引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2个,达成校企合作项目49项,落地校企联合实验室8个;探索建立的“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入选首批自贸创新案例在全省推广。

正在建设的国际科创中心定位于国家级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和加速载体,已经布局了八角湾实验室装备与材料研究中心、小分子药中试基地、省产研院烟台分院、北京绿圃孵化项目加速器等4个项目。

“新阶段的发展不能再依靠工业项目拉动税收、创造GDP来实现,而必须要搞科研,这就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目前,新城建设产生的实际效益可能并不明显,但是我们更看重未来。”谈及新城“蛰伏”的背后,江荣如是说。

这一发展路径,正是烟台开发区对标苏州工业园,经过通盘考量后划定的。“瞄准创新的苏州工业园在十多年前就布局了大量的创新型、初创型的小萝卜头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井喷,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在这里集聚,上市企业已有48家。”江荣介绍说。

锚定先进地区,八角湾新城的未来也值得期待。眼下,这里还是马不停蹄的建设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载体平台以及其辐射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定当带来无穷无尽的放大效应。

举全区之力推进

释放湾区无限能量

八角湾新城是烟台破题创新要素集聚、提高区域创新浓度的关键布局。这样的初衷也奠定了新城建设的重心:不落户产业项目,而要为高端人才提供高品质宜业宜居的环境,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行走在八角湾新城,从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到产业文化中心·城市之窗,从威斯汀酒店群到八角河公园,所到之处都是繁忙的建设场景,勾勒起的正是新城日益清晰的未来。

这未来,藏在建设者的日夜劳动中,更藏在烟台开发区举全区之力的推进中。

烟台开发区成立了八角湾新城工作领导小组,副市长、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牟树青任组长,分管人才、建设和教育工作的工委管委领导任副组长。为确保重点工作的落地落实,开发区完善实施了“三重”工作“10+1”调度推进机制。八角湾新城作为开发区的“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推进过程中实行“10+1”调度推进机制,成立八角湾新城工作专班,以专班推进工作,坚持“一个周一调度、一个月一督导、两个月一集中汇报、三个月一现场观摩”。在建设过程中实行挂图作战机制,积极对上反映遇到的难题。中科院兰化所在建设过程中遭遇资金瓶颈,就是依托挂图作战平台在一个月内解决了1.36亿元的建设资金。

从机构设置到机制保障,烟台开发区举全区之力护航八角湾新城的建设。也正是这样的保驾护航,让这一湾区的建设始终走在前列。

在科研机构、项目的落地转化上,八角湾新城也很有一套。瞄准央企、知名上市公司、五百强企业,加大招引力度,采取产业与地块联动开发、PPP项目融资等模式建设科教园区、双创基地、人才社区,打造精品湾区。采取“园区+公司”的模式,组建双招双引平台公司,用于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展PPP项目建设和提供优质的人才服务。

如何提升新城对人才的吸引力,八角湾新城也有着充分考量。接下来,八角湾新城将按照“国际一流、国内最好”标准,筹划启动八角湾国际医院、八角湾体育公园、东岛咀海岸公园“三大民生引领工程”建设,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发达的交通路网,真正打造成为面向未来的城市精品。

未来已来。随着中央商务区、科技创新区、会展文旅区三大板块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不久的将来,这片湾区定能释放令人震惊的巨大能量。

来源:烟台日报

【希望天津茱莉亚成为天津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催化剂”──访美国茱莉亚学院荣誉院长、首席中国事务官约瑟夫 W.波利希】  每个周末,天津茱莉亚学院(以下简称天津茱莉亚)的校园里总是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预科学生会聚于此,接受高水准的学院式系统音乐教育。10月30日,专程来津参加天津茱莉亚校园落成典礼的美国茱莉亚学院荣誉院长、首席中国事务官约瑟夫 W.波利希,也走到了预科学生之中,举办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会。交流会后,本报记者对波利希进行了专访,倾听他对天津茱莉亚的评价与期待,感受他对天津的深情与厚谊。

  问:天津茱莉亚的设立开创了中美合作办学的新篇章,学院建设从无到有经历了10年时间,请问当初学院选址为何落户天津?您能分享这其中的过程吗?

  答:成立于1905年的美国茱莉亚学院(以下简称美国茱莉亚)是世界知名表演艺术教育机构,天津茱莉亚合作办学项目是我们建校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在海外开展合作办学,也是美国茱莉亚第一次在海外颁发学位。当初,考虑开设分校时,我还在美国茱莉亚担任院长,当时就提出了“一所学校,两座校园”的愿景。在学校筹建的过程中,我们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选址等方面的考量,考虑过其他的国家或城市,也考虑过是不是建立一个高端的音乐培训基地而不是完整的学院。

  当我们来到中国、来到天津时,很惊喜地发现天津的城市发展理念与我们的初衷十分契合,天津市委、市政府远见卓识,相关部门及合作伙伴的构想也与我们的计划高度统一,于是大家一拍即合,合作设立一座世界一流的音乐教育院校的梦想,就从那时开始一步步走向现实。随后的十多年里,从最初起草规划到实际启动建设再到如今落成投用,我和同事们无数次到这里,与中美两国的合作伙伴们共同推进天津茱莉亚的建设与发展。2015年,我们在纽约宣布了筹建天津茱莉亚的消息。2017年,天津茱莉亚顺利启动项目建设。

  问:时隔几年再次走进天津茱莉亚,您的感受如何?对天津茱莉亚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水准如何评价?

  答:上一次,我来到天津还是两年前,那时天津茱莉亚还在建设之中,首届预科学生也才刚开学。如今,我亲眼见证了新校园的落成,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激动与难忘的。我也欣喜地看到,在过去两年间,天津茱莉亚稳步发展,先后迎来了世界一流水准的教师团队,来自世界各地的两届研究生,大学预科也开始了向国内外著名音乐学府输送人才,这所中美合作办学的学校正努力撰写着世界音乐教育的全新篇章。

  上周六我一整天都在旁听天津茱莉亚预科课程,我可以肯定地说,天津茱莉亚的预科教学和音乐表演水平与美国茱莉亚相差无几,这也证明了天津茱莉亚的实力。这些天,我还看到,天津茱莉亚在全球范围内选拔而来的研究生都具有非常高的水准,这让我十分欣慰与骄傲,我感受到持续100多年茱莉亚的信念在这里得到了实现。

  问:天津茱莉亚学院的建设与天津的城市功能定位高度契合,您对学院的未来发展有何期待?今后学院对推动天津城市国际化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学院的落成,也是为了制定学院的五年计划。以此为背景,我们正在探索开设更多专业的可能性。虽然现在讨论会开设哪些专业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将改善学院乃至整个天津的艺术教育环境。所以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为大家带来好消息。之前也曾有人有疑问,为什么天津茱莉亚没有设立本科部。其实,学院筹建之初,我们就计划先以研究生部的高水准奠定好发展基础,再进一步开展更多层级的教学活动,或是设立更多专业。如今看来,我们的计划在短期内取得了成功,这让大家对未来在天津的发展充满信心。

  天津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中西合璧的城市。从天津茱莉亚筹建开始,我和我的同事、朋友们在天津工作了至少10年,现在我还成为了天津市的荣誉市民,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希望天津茱莉亚能作为天津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催化剂”,也希望将“天津”和“茱莉亚”两个名字连在一起,在世界上共同成为“卓越”的代表。

  我一直认为,天津茱莉亚不只是一个为学生授予学位的机构,也不是其他音乐学院的竞争对手,它更像是一个能在中国、东南亚乃至全球各地催化产生新项目、新想法的“催化剂”,其他音乐学院、艺术机构、演出团体等创意上的合作伙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合作交流性质的。因为我们在天津茱莉亚做的事情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事实上,我们研究生的所有专业都是合作项目。我们还创建了天津茱莉亚室内乐团,这样他们在中国或世界各地巡演时,天津的名字就会随之出现在世界各地,让天津更好地走向国际。

  问:作为促进中美人文交流的新平台,在您看来,天津茱莉亚未来将在这方面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

  答:音乐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形式,是跨越国界、沟通民心的桥梁。天津茱莉亚可以说是中美之间在艺术院校建设领域开展合作的开端,也是中美双方加强教育合作、开展人文交流的新平台。我一直有一个观点,音乐家不能只成为一位单纯的表演者,他应该将自己的能量辐射到整个社区、整个社会之中,成为“社会公民”,实现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家更应走下舞台,走入社区与人群,对促进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这些影响很可能要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我希望天津茱莉亚能让交流合作成为常态,不仅仅停留在教育机构之间,也能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合作与交流,或许一些相关的国际会议未来能在天津茱莉亚举办。其实,我们已经在进行一些人文交流的尝试。5月中旬,天津茱莉亚就与中国国家大剧院展开了一系列演出交流互访活动,这里面包括演出策划、艺术教育普及、艺术家培养、人员交流等多方面,希望能一起推动表演艺术和音乐教育事业在全球的发展。我们还举办了4场音乐会,其中一场便是以“中西对话:音乐联结文化”为主题的。非常感谢天津各部门以及合作伙伴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没有你们就不会有天津茱莉亚。未来我也相信天津茱莉亚将在这里实现蓬勃发展,真正成为促进中美人文交流的新平台。(记者 万红)

https://t.cn/A6xPBhpA

【“创新链”是这样炼成的:湖南株洲迸发突破技术瓶颈的“韧劲”】

从薄如蝉翼、却又体型庞大的气球,到状如蜂窝、却又高温绝缘的芳纶材料,再到拉货万吨、堪称“动力之王”的牵引机车……不论是关乎日常生活的天气预测,还是保障安全舒适的日常出行,抑或是提升运输生产的速度效率,在湖南株洲这座老牌工业城市,一个个技术瓶颈正在被突破,一股股“创新之力”正在有着60余年工业历史的大地上迸发。

在5万米高空飞翔

晨光熹微,乳白色的气象气球准时起飞。它穿越-60℃至-80℃的低温区,将温度、大气压力、湿度、风速、风向等大量气象数据反馈给地面,为科研人员送来关键信息。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气象台站里。

作为“无动力浮空器”,气象气球被广泛运用于天气预报、航天、航空及其他科学试验中。它在地面的厚度为0.12mm,飞至5万米左右高空后,更是只有0.001mm,体积则膨胀到6000立方米。这就对气球的材质提出了极高要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气象气球全部依靠进口。株洲于1970年建成自主设计的浸渍法气象气球生产线,在不断探索下,国产气象气球生产逐渐取得成果,来自中国化工株洲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橡胶院”)的探空气球正被广泛运用在高空气象站。

2010年,株洲橡胶院研制生产的“华一”气象气球“出战”世界气象组织(WMO)第八届国际探空仪系统比对,与国际对手“过招”。株洲橡胶院副总工程师曾学良说,经历了强热带风暴考验后,“华一”气象气球平均升空高度为31643.5米,3万米升空有效率比国外知名企业提供的气球高出近20%。

技术上已不输国际同行,国产气象气球能否再进一步?2010年,株洲橡胶院提出制定气象气球国际标准的目标。

从2010至2017年,株洲橡胶院标准检测中心主任邓一志带队参与了多次国际标准化会议。“为了争取专家支持,有时翻译不在身边,我就背下工艺要点,写在本子上给他们看。”邓一志说。

2017年8月,历经多番坎坷,株洲橡胶院代表中国乳胶行业首次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气象气球规范》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气象气球终于闯开壁垒,掌握一定国际话语权。株洲橡胶院的产品覆盖从10克到5000克的各个品类,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12月,由株洲橡胶院生产的探空气球还参与为“嫦娥五号”平安回家保驾护航。

高铁里“看不见”的细节

当你走进高铁列车、享受舒适安静的旅程时,肯定不会注意到,在高铁顶板、地板的夹层中,有一层厚厚的“蜂窝芯”,在为你提供舒适的车厢温度、减少车厢外噪音。

把高铁车厢垂直切开后可以发现,车身顶板、地板处有一层蜂窝状的材料填充。它重量轻,比碳纤维轻20%,却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它厚度薄,却有着优越的拉伸和抗撕裂性能。这种广泛应用于高铁和飞机的材料,是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时代华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华先”)的杰作。

在高铁发展初期,部分设备和技术依赖进口。随着国内轨道交通领域快速发展,耐高温、绝缘性和阻燃性佳的材料需求量越来越大,高端材料曾一度断供,致使牵引电机、变压器等生产线停滞,严重制约我国轨道交通列车的制造与出口。

“如果关键基础材料受制于人,就会在未来增加风险和不确定性。”时代华先总工程师宋欢说。

2011年起,宋欢和10余名团队成员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研发团队共同攻关,力求突破关键技术垄断,助力关键基础材料国产化。“从原材料到设计研发,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宋欢说。

此后,为了对标国际产品,双方团队联合设计生产线,自主完成线路布局和调试,从设计到投产,前后经历了四五年的时间,突破了多项技术和材料难关。

“关键基础材料,不能到被‘卡脖子’的时候再去突破,而是要提前谋划、有备无患。”宋欢说,如今,这种材料在“看不见”的地方让高铁、飞机“减重”,让出行更加舒适安全。

“中国速度”创造“中国奇迹”

6月25日,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的拉林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有着“高原绿巨人”之称的复兴号列车,突破海拔障碍,在“天路”驰骋。

由中车株机等多个单位联合自主研制、具备“内燃+电力”双动力牵引模式的“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是第一个在西藏电气化铁路上运营的动车组。至此,复兴号动车已覆盖31个省(区市)。

中国中车技术专家、中车株机公司副总工程师樊运新介绍,为适应电气化与非电气化的不同线路,该动车组采用“内燃+电力”双动力牵引模式,可在川藏铁路全程顺畅不换车。其优异的加速性能和牵引制动冗余,实现了更高效率、更低能耗,多项新技术填补行业空白。

“不断突破技术难关后,我们实现了速度、运量双增长。”中车株机产品研发中心研发经理陈哲说,中国电力机车终于在长期“跟跑”“并跑”后,实现了“领跑”。

今年6月,由中车株机公司与国家能源集团联合研制的超大功率电力机车“神24”牵引着万吨运煤列车从神朔铁路神木北站出发,开启了12‰坡道上牵引万吨货物列车的运煤之旅。

“这台24轴车是中国电力机车的一次自我突破,投入使用之后,它的运力将会达到大部分主流货车的三倍水平,有力提升运输效率。”陈哲说。

如今,由中车株机设计生产的轨道交通产品,正在20多个国家全速奔跑。

创新,刻在城市基因内的密码

作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株洲有着悠久的工业历史。

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8英寸IGBT芯片在这里诞生……镌刻在共和国工业史上的全国第一可以列出290多个,展示着株洲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

时代的车轮越转越快,株洲也未曾停下创新的脚步——

观念创新做引领,制度创新成突破,数字赋能为手段,政府牵头为科技创新清障,带动了各领域全面创新。

株洲市工信局局长刘海宾说,政府树立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鲜明导向,将创新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生产行为,敢于打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同时,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引导要素流向科技创新。

“株洲市的广大企业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以‘厂所协同’和建平台、攻技术、促集成为重点,盘活制造前端,深耕制造中端,为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海宾说。

近期,据株洲市科技局数据,2020年株洲市科技研发投入总量达101.5亿元,占GDP比重达3.27%,在湖南省内排名第一;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5%。

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说,株洲有一批好的产业和好的企业,还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竞争力。在“十四五”期间,株洲将聚焦“锻长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以创新“蓄动能”,全面塑造产业新优势,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紧密结合,推动更多前端、尖端、高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记者 刘芳洲 长沙报道)(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首先呢你试着以另外一个身份来去看待当下的自己,当下感冒的这个是你内在饱受创伤的,缺爱的那个内在小孩子,他本来就是这种状态,只是以前的时候呢,没有遇见低频期的时候
  • “去接孩子的时候怕被叫大妈”这样的忧虑我倒没有,产后还被多次误会成孕妇,我倒是深有体会,谁让当时的我气血两虚肚子大呢。一番周折之后暂时脱困,浑身衣衫却破烂褴褛,
  • 正当他在迷宫般的城中徘徊着想要逃离的时候,恰巧被信息素的味道所吸引,打开了一个房间的门。正当他在迷宫般的城中徘徊着想要逃离的时候,恰巧被信息素的味道所吸引,打开
  • )今天室友生日[doge],所以就又吃好喝好了(有点太好了,现在都撑得慌[二哈])明天~emmm,明天又要开始忙碌了[闭嘴],咱就是说虽然我可以静下心看一页页的
  • 渐渐的不善言辞且真心实意的秋娘成了顾廷烨身边信任的人,那时候秋娘决定,日后无论这个少年是什么样子,他都是她的天,她只认准他!最近我真的脾气心情都特别不好,我
  • 没什么雷点,玩游戏就是为了开心,有写过一对北极圈cp同人文,虽然平常并不会挂嘴边cue这对,但是怕洁癖非常严重的朋友发现后心情不好所以还是先自己坦白了吧哈哈哈哈
  • 小朋友直接回答了蛇比毛毛虫长最后陈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在彩色卡纸上用粘土做长长的蛇和短短的毛毛虫大家也来试一试吧#望京幼儿园#【铁西区公办幼儿园学位已超过50%】图
  • 故乡永远是游子心头,最美的地方,也永远在梦里,占据着一席之位,有梦做可真好,说走就走,穿越了时空,瞬间就可以回去!#高中[超话]# 囤货的时候看见 突然想起高二
  • #韩语教室每日打卡[超话]# 念念不忘的韩剧经典台词7⃣️사랑은 상대를 위해 뭔가 포기하는게 아니라 뭔가 해내는 거야. 나 때문에 네 인생의 중요한
  • 在这里,没找到张起灵,我找到了憨憨,墩墩的胖子Z,#小红书精选##遇见美好##愿你遇到的人都是温暖的##脱单# 谁也没想到,一场冬日旅行,结束30年的单身#恋爱
  • 市长侯友宜昨(28日)特别在脸书分享,办公室里挂了一幅“正气”的字画,时刻提醒自己莫忘初衷,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处事的态度,只要社会上点点滴滴都是正向力量,就能汇集
  • 所以,如果再有专家说这个要谈判那个要谈判,并且以此为主题高谈阔论,都是伪专家,不懂战争,啥也不是,啥也不懂的装逼人!就像《战长沙》里经典台词所说的:“我们不知道
  • 公司统一为外卖骑手注册某APP,他们被要求对着镜头喊出「用好活,好生活,我是xxx,来自甘肃,我为‘双创’点赞」。但骑手可能只是听话执行,就像他拼命拼时速缩短送
  • ”白居易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心中无怨,热爱生活,所以人生处处是风景。”忙出意义,闲出情义,让岁月在忙碌和闲暇之间,开出拈花微笑的境界,便是人生最好的价值。
  • 诚然,读书需要缘分,不是其他人说好,是自己感觉好,有共鸣。到了高中、大学,在学校住校,晚上聊天,我坐在床上给那些同寝室人讲书中看来的故事,其他寝室的人也会围过来
  • ​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她的笑,因为此刻我也在笑,会心的,忍不住,发自内在,无可奈何的像是听有的相声,没啥可笑的梗,就是反复的说,一再的重复,直到让人发笑,笑的前仰后
  • 强者思维:对我不好没关系啊,那我对你好吧。最近看了惠英红主演的《血观音》里面有一句台词记忆犹新:先和解的人,不是因为他怕输,是因为他珍惜,惠英红演的角色棠夫人太
  • 最近的梦都好累啊梦见我是一个小朋友我那个赔钱爹是个诛妖师我是他续弦的女儿他还有个原配生的儿子我只是有看见妖怪的能力我那个便宜哥哥能杀妖怪可能是因为昨晚谈及“新鬼
  • 人生而不等,有人才貌过人,也有人普通平庸;有人四肢健全,也有人生来折翼。人生而不等,有人才貌过人,也有人普通平庸;有人四肢健全,也有人生来折翼。
  • -(他连忙点头,并把手伸过来牵我)好呀好呀--(我有点惊讶董工的提议,同时对小朋友的反应感到满意,又不好真的一个人去)是吗,那你还想邀请谁去你家做客呀?回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