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
四念处。

小乘圣人在修四念处之前,先要修五停心观,这是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能停止行人的乱心,叫做“三摩地”,即止、定的意思。此乃声闻乘人入道之初,小乘三贤之第一。观有五种:
(一)不净观:观察一切根身器界都不清净。看一切境界、一切事物皆属不净之相,看男女都是白骨、骷髅,所以停止贪欲之心。贪心重者可修之。
(二)慈悲观: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嗔恚多者可修之。
(三)因缘观: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十二因缘三世相续,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愚痴深者可修之。

(四)界分别观:把诸法分别为六界或十八界,是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者可修之。

(五)数息观:观察呼吸出入之相,计呼吸数,把心摄到呼吸上,心息相依,以此而停止散乱之心,散心多者可修之。还有的是把因缘观和界分别观合而为一,因两者相似。另外加之佛观,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能除一切烦恼。业障重者可修之。“四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境即是念处,是修智慧的,以发修行人的慧观,叫做“奢摩他”。
念处有四种:
第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与前面的不净观相同。人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有净处,故观身不净。
第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为苦乐之感,是心对境之感受,就是心和境结合到一块了,那么,苦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因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第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因为心念是刹那瞬间变化不停、生灭不已的,而无常住之时,故观心无常。
第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因一切法均无自主、自在之性,所以不要着在法上,故观法无我。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慧为体的。因人之苦谛有身、受、心、法四义,就以身、受、心、法而观其“不净、苦、无常、无我”,以慧观的力量,使念住於身、受、心、法所观之处,即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四正勤”就是一心精进修行此四法的意思。又名“四正断”,即能断懈怠之意。或“四正胜”,即於策励身语意中,此为最胜。以能意中决定,而断然行之,则名“四意断”。这四法的内容是:
第一、对已生之恶要把它断除,而勤加精进。
第二、对未生之恶要使之不生,而勤加精进。
第三、对未生之善要使之生起,而勤加精进。
第四、对已生之善要使之增长,而勤加精进。
四正勤就是精进不懈、勤奋修持,从上述四个方面策励修行人,从身口意三方面断恶行善。我们修道就是要从身、口、意下手,一切法都离不开这个身口意,而四正勤为最好,故为四正胜。“
四如意足”。四念处是修智慧的,修“实智慧”。
四正勤修“正精进”。智慧、精进增长了,但由于定力弱,使修行人还不能如意遂愿,故须修此“四如意足”四种正定。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之“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所谓如意,是指六种神通中的如意通,由定而生起。足者,乃依靠之义。
比如:我们的身体是依足而立的。那么,六通中的如意通是依靠此四种定而生起的。又因修定能生起神通妙用,凡事都能随心所欲,你想到什么地方,就能到什么地方,所以又称之为“神足”。
在我们修道的次第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谓之资粮位,然后就是加行位,而这四定正是依加行而命名的。
第一、欲神足:欲於加行而生起定,就是你想得到这个神足的定,依欲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二、勤神足:於加行位上勤修此定,精进勤奋,不懈地努力,依勤奋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三、心神足:於加行位上,一心专注,依正念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四、观神足:於加行位上观察理,即观照,心不驰散,依观之力,则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然有许多法,但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为四如意足。“
五根”。根者,能生之义、增长之义。比如:草木以根而生长。五根,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一切法皆以信为首。“信根”,即信三宝、信四谛法,信根坚固,则可精进修持;“精进根”,又名勤根,精进勇猛修法;“念根”,念念不忘正法;“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慧根”,开发智慧,能认识真理。此五根是生一切善法之本。五根坚固,则可引发五力。 “
五力”。力者,用也。五根增长,则可不为烦恼所坏,有治五障之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如我们时时刻刻地念佛,就是为断除贪嗔痴三毒邪念;“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有了定力,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慧力”,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三界内之见思烦恼均破了。
“七觉支”,觉乃觉了、觉察之义,此法能使定慧均等。其觉非一,觉法有七种,故为支或分,即七觉支、七觉分。又因七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此法修后能成菩提正道,故又名“七菩提分”。有: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第一、择法觉支:即以智慧选择所修之法。任何修行人开始下手修道时,首先要选择相应的法,其含义有二:一是以智慧选择法门之真伪,选正离邪;二是选修与自己根基相契的法门,这样容易成就。如同一个生病的人,若对症下药,病就会治好,如不对症下药,病则治不好。第二、精进觉支:选择了相应的法门后,则要以勇猛之心,精进不懈地力行正法。若间断、时修时停、一曝十寒,都是不行的。第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法喜充满,乐于修法。第四、轻安觉支:修法得当,则可断除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第五、念觉支:时时刻刻观念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第六、定觉支: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第七、行舍觉支:舍离一切虚妄之法,一切都不住。我们的自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俱足无量无边的妙用,那还要什么东西呢?一样都不需要。古禅师说:“无有一物可当情。”一切都舍了,一切都放下了。上述七觉支中,若修者心浮动,可用轻安、行舍、定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可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修之。定、慧各三支,随用一支,得益便止。念觉支常念定、慧,通於两处,定慧均等。其余六支,依上述随修者之需要而选用之。“八正道”。此法是通向涅槃之路,故谓之道。其道离于偏邪,故谓之正道。是圣人所修之道,可证得阿罗汉果,故又谓之圣道。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第一、正见: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后,有了正确的知见,以无漏之慧为体。第二、正思惟:见四谛之理后,能正确思维,使真智增长,以无漏之心为体。第三、正语:以真正的智慧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儒家曰:“非礼勿语。”以无漏之戒为体。第四、正业:以真正的智慧断除身之一切邪业、一切不正当的行为,而做清净的身业、正当的行为,以无漏之戒为体。第五、正命:清净身口意三业,顺於正法而活命,谋正当的职业,离弃邪业。以无漏之戒为体。若为了名闻利养,以供生活挥霍,就称为邪业,又叫邪命,有五种:(一)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二)宣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三)占卜吉凶、看相算命,以求利养。(四)大言壮语,而现威势,说大话,欺骗人,威吓人,以求利养。(五)说所得利,惑动人心,以求利养。第六、正精进:发用真智而勤修涅槃之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无漏之勤为体。第七、正念: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以无漏之念为体。第八、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定是无出入之大定,即无论何时何处,对境都不动心,不糊涂。八正道中以正道为主体,总为无漏,是见道位之行法,而七觉支是修道位之行法。所以,七觉支、八正道属于修行次第。上述就是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基本修法是戒、定、慧三学。戒以破贪,定以破嗔,慧以破痴。见思烦恼断尽,破除惑业,则无生死苦果可感,即出三界,得灭谛涅槃之乐,故“道可修”也。#三宗智慧#

附子汤

歌诀
附子汤中人参苓,白术芍药加方中;祛除寒湿温脾肾,主治肢冷身体痛。

组成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18g)、茯苓三两(9g)、人参二两(6g)、白术四两(12g)、芍药三两(9g)。

用法用量
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服药前先灸之。

功用
温经散寒。

主治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方义
在附子汤中,炮附子辛甘大热,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人参补益元气,复脉固脱;茯苓、白术健脾化湿,且白术可增强附子去寒湿之邪的功效;芍药和营止痛,以监附子之悍。总之,全方诸药合用,共奏温经助阳、祛寒除湿之功。

配伍特点
方之证,为素体阳气不足,复感寒湿之邪,四肢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正虚为本,感邪为标。以温阳补气治本为主,除湿止痛治标次之,寓有补虚达邪之意。

运用
1、在中医看来,本方是治疗阳虚寒湿内侵证的常用方,主要以背恶寒、手足冷、身体痛、骨节痛为辨证要点。

2、现代临床常用本方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之关节痛等属阳虚寒盛类疾病;亦可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炎、肝炎、慢性肠炎、盆腔炎、带下病、月经后期及某些功能减退引起的脏器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属脾肾阳虚、寒湿内阻类疾病。

加减化裁
本方加桂被、秦艽、羌活、独活等,可用治风湿性关节炎属寒湿者。

使用注意
方中附子有毒,应用本方时要注意炮制、剂量和煎煮时间,谨防中毒。

附方
名称:附子汤

组成:龙骨、甘草、芍药、干姜、黄连、石榴皮、阿胶、附子、黄芩、粳米

用法:上锉。以水八升,取三升,分三服

主治:暴下积日不住及久痢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名称:附子汤

组成:大附子、甘草、蜀椒

用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次服

主治:霍乱呕吐

出处:《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

名称:附子汤

组成:附子、当归、人参、黄连、甘草、干姜、桂心、芍药、蜀椒

用法: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出处:《鬼遗》卷四

功用:断下,补胃

名称:附子汤

组成:附子、甘草、宿姜、半夏、大枣、白术、仓米

用法:上切。以水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为三服

主治:肺虚劳损,腹中寒鸣切痛,胸胁逆满气喘

名称:附子汤

组成:附子、芍药、桂心、甘草、茯苓、人参、白术

用法:上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主治:湿痹缓风,身体疼痛如欲折,肉如锥刺

出处:《千金》卷七

名称:附子汤

组成:附子、生姜、干姜、桂心、石膏、生犀角、地骨白皮、白术、独活、川芎

用法: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温三服,服后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再服。服汤后如觉欲汗,少覆之令汗出,须臾歇汗后,以药末粉身。其汤须服五六剂,间三四日服一剂。其方服一剂后,量病情进退

主治:风病有因饮酒过节,不能盲语,手足不随,精神昏恍,得病经一两。经服生葛根等三味汤七日以后者

出处:《外台》卷十四引《许仁则方》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1、附子汤与真武汤:附子汤与真武汤相比,药物只差一味。附子汤以附子为君,但以白术为臣,两者配伍,附子温经助阳,白术燥湿健脾,组成祛寒湿之剂,主治寒湿所致的痹证;而真武汤则以附子与茯苓配伍,附子温阳,茯苓利水,组成温阳利水之剂,主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诸症。实际上附子汤和真武汤,又是对偶统一的一对方子。它们都治疗阳虚,都治疗肾阳虚,一个是阳虚里有寒水,一个是阳虚外有寒湿。临床中,脉象不足者,用附子汤。小便不利者,用真武汤。

2、附子汤与桂枝新加汤:都可以治疗身痛,脉沉迟。桂枝新加汤证为汗后表邪未解而气阴两虚,筋骨失养,必有发热、汗出等营卫不和症状。

3、附子汤与白虎加人参汤:都可以治疗背恶寒。附子汤证是整个背从始至终特别怕冷发冷;而白虎加人参汤证之背恶寒程度较微,出现于热盛大汗之后。

重要文献摘要
1、《注解伤寒论》: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甘以缓之,茯苓、人参、白术之甘以补阳;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扶阴。所以然者,偏阴偏阳则为病,火欲实,水当平之,不欲偏胜也。

2、《金镜内台方议》:以附子为君,温经散寒,茯苓为臣,而泄水寒之气;以白术、芍药为佐,而益燥其中,以人参为使,而补其阳,以益其元气而散其阴邪也。

3、《医方考》:伤寒以阳为主,上皆阴盛,几无阳矣。辛甘皆阳也,故用附、术、参、苓以养阳,辛温之药过多,则恐有偏阳之弊,故又用芍药以扶阴。经曰;火欲实,水当平之。此用芍药之意也。

4、《医方集解》:肾主骨,寒淫则痛,此一身骨节尽痛,乃阳虚阴盛而生内寒所致,非外寒也。若以外感之痛治之,则杀人矣。故用参、附助阳而胜肾寒,加芍药敛阴以为阳之附也。

5、《古方选注》:附子汤,少阴固本御邪之剂,功在倍用生附,力肩少阴之重任,故以名方。其佐以太、厥之药者,扶少阴之阳,而不调太、厥之开阉,则少阴之枢终不得和,故用白术以培太阴之开,白芍以收厥阴之闽,茯苓以利少阴之枢纽。独是少阴之邪,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苟非生附,焉能直入少阴,注于骨间,散寒救阳?尤必人参佐生附,方能下鼓水中之元阳,上资君火之热化,全赖元阳一起,而少阴之病霍然矣。

6、《医宗金鉴》:少阴为寒水之脏,故寒伤之重者,多入少阴,所以少阴一经最多死证。方中君以附子二枚者,取其力之锐,且以重其任也,生用者,一以壮少火之阳,一以散中外之寒,则身痛自止,恶寒自除,手足自温矣。以人参为臣者,所以固生气之原,令五脏六腑有本,十二经脉有根,脉自不沉,骨节可和矣。更佐白术以培土,芍药以平木,茯苓以伐水,水伐火自旺,旺则阴翳消,木平土益安,安则水有制,制则生化,此诚万全之术也。

7、《伤寒论讲义》:本方重用附子,温经驱寒镇痛,与人参相伍,温补以壮元阳,与白术、茯苓相伍,健脾以除寒湿,佐芍药和营血而通血痹,可加强温经止痛的效果。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法义连载-30
(10)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
阿弥陀佛对我们有救度之恩。专修之人知道自己是罪业凡夫,无有出离之缘,只有完全靠倒阿弥陀佛的救度,才会心心念念专念弥陀佛名,心心念念知恩、念恩,欲报谢佛恩。
杂行之人不专念弥陀名号,他没有感悟到自己是一个没有修持力量、没有出离之缘的罪业凡夫。这样,他内心对佛的慈悲救度就没有领受,就有隔阂,就不会念念相续知恩报恩。就好像一个病人,如果知道自己病入膏肓,就要死了,医生把他救活了,自然会感恩,常欲报答。如果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小小感冒,医生把他治好了,他也不会感恩。
如果认为自己还有力量,阿弥陀佛不过是搭了一把手,主要还是靠我自己,怎么会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恩德呢?所以说“不相续念报彼佛恩”。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
努力努力,勤而行之,
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我们“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之间都知道我是一个罪业凡夫,我只有靠阿弥陀佛您老人家救命了!人心一旦放下,就会柔软;人心一旦提起、高慢,就会刚强、不柔软。
(11)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
“轻”就是轻视,小看他人;“慢”是傲慢,高看自我。
轻,有两点:一是轻于极乐净土,二是轻于念佛。
杂行之人不知道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界,是凡夫靠自力修行根本无法达到的高妙报土,以为是自己努力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境界,这显然是看轻了。同时,他对专修念佛的法门很轻视,以为太简单了,不愿意行持,这不是看轻吗?对于至极无上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他觉得很简单,轻视,小瞧,这叫“轻”。
慢,也有两点:一是自生我慢,认为“我能修行”,这是把自己看大了。二是慢于他人,认为自己比他人优越,看不起专修念佛的人,认为他们不修行,只想走捷径等等,这叫“慢”。杂行的人就有这种轻慢。
专修念佛的人没有。专修念佛的人知道我就是一个罪业凡夫,只配念这句佛号,有什么好傲慢的?只配念佛,也没什么好名、好利。
这样低调,对这句名号不仅不会轻慢,反而会无比珍重,像印光大师所言:
宝此持名一行。
将此一句佛号,当做本命元辰。
“把这句名号当作我的宝贝,当作我生命的根本,非常珍爱”。我们看人家,都是大菩萨,“你大概可以修行戒定慧,你大概可以修六度万行,你大概可以开悟;我呢,没有办法,什么都修不了,只有抓住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没有心思羡慕别人,内心对这句名号很珍重。想傲慢也傲慢不起来。怎么会傲慢呢?什么都不会,傲慢什么?持戒,不能清净;禅定,妄想纷飞;智慧,一片黑暗,心中无明。讲起来都不如人,只有这句名号,这就不会心生轻慢。
“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杂行杂修的人,善导大师就说,虽然也在那里起行修业,但是,总是和名利相关,和名利相应。一个修道的人,如果和名利相应,可以说心就腐败了,腐烂了。为什么叫“和名利相应”呢?显示我博学多能,我能修行,我超过你。有的人之所以愿意修杂业,他不是和了生死、求往生相应,而是和名利相应。因为修杂才能显出高下,显出我的能耐,人家才能知道我,才能招来名利。如果同样都是念佛,就显不出我的能耐,也就招不来名利。
专修念佛呢,自甘凡愚,老实念佛,恒与往生相应。我就知道我是一个凡夫,我是一个下愚的人,我只配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12)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
“人我”即是人我是非、“你错我对”等等;“自覆”,就是覆盖了自己本来的道心,在那里争人我是非、名利高下。常与名利相应,肯定有人我是非。大家都淡泊名利,就没有人我是非了。
“亲”是心无间隔。“近”是随处不离。“同行善知识”就是同求解脱、同愿往生、同修念佛的师友。
杂行杂修之人,常与名利相应,心埋人我是非,以致覆盖了自己的佛性道心,把了生脱死、决志往生这件大事摆在旁边。与劝他老实念佛往生的人,磁场不相应,觉得没有吸引力,心无好感,不愿靠近。这样,内心被人我是非覆障,外又远离同行善知识,往生也就谈不上了。
专修念佛的人当然也有人我之见,不是说没有,因为还是凡夫嘛。不过,不会覆障自心,不会妨碍他求往生,反而事过境迁,会作退一步想,更加激发往生心。
我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跟无量无边众生结下了无量无边的恶缘,都是我不对!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还是好好念佛吧!“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专修念佛的人,大家在一起座谈,讲到念佛了,讲到往生了,都是法喜充满,这就是同门相亲,法情胜于俗情。
(13)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杂修的人喜欢杂修处所,接近同样杂行的人,说杂行事,修杂行行,彼此互相影响,既障碍自己,又障碍他人往生正行。这样,往生就很危险。
专修念佛的人,远离这些杂缘,不去凑热闹。因为凡夫的心容易动摇,这些场合去多了,接触杂缘多了,难免见异思迁。各宗善知识都有他们本身的修持法门,往往用自宗教理回答有关净土的问题,会破坏我们的信心。所以,还是少去为好,不要“乐近杂缘”。
“无外杂缘”才能“得正念”,“乐近杂缘”就“自障障他”。
杂行十三失,以前四失为本。第一为自修因之失,二、三、四为佛力增上缘之失。后面九条是对前四失的补充说明,以彻底破除侥幸心理及种种辩解。
有杂行之人虽闻前四失,但心不信服,以为虽是杂修,但总愿往生,心系极乐,何以不得往生?答以虽系念而不相续故。
又侥幸说纵然系念不相续,但也有忆想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岂不得往生?答以虽忆想而常间断故。
又侥幸说纵然系念不相续、忆想间断,而《观经》随修杂行回愿皆得往生,岂能说杂行之人定然不得往生?答以虽回愿而不殷重真实故。
又辩解说若愚恶懈怠之辈,玩忽稀松之行,可说不殷重真实;假如贤善精进,苦励身心,急走急作,如救头燃,岂不真实?答以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不名真实之业。
又辩解说纵然贪瞋烦恼来间断,岂不可随犯随忏,还得清净?答以无有惭愧忏悔心故,自力忏悔不成就;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佛力忏悔不成就。
又辩解说杂行杂修纵有如上缺失,但毕竟有所修行,岂皆无益?答以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于解脱道毕竟无有利益。
然则杂行杂修之人,竟然都无往生可能吗?答以欲得往生,须是放下自我,以谦卑之心亲近请益专修念佛善知识。然杂行之人又因人我自覆,不亲近念佛善知识,反而乐近杂缘,以致自障障他往生正行。可说一旦落于杂行,往生希望实在太渺茫。
此杂行十三失,次第相扣,首尾相接。谓罪业凡夫本质是同,偏由遇缘不同,升沉迥异,故先明杂缘乱动失正念。既失念佛正念,约教即与弥陀本愿不相应,违释迦佛教,不顺诸佛证诚之语;论行即系念不相续,忆想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而又回愿不殷重真实。不真实者,谓由贪瞋诸见烦恼故。不殷重者,由无惭愧忏悔心故。专修念佛之人,虽同样不免贪瞋烦恼,亦非生大惭愧,而由念佛恩力,故得无障;而杂行之人又失于不相续念报佛恩。既不念佛恩力,徒励自力,故生轻慢名利心。慢心高故,人我自覆,不亲近专修念佛善知识,反好趋附种种杂缘,亦引人趋杂离专,自障障他出离强缘。自障障他故,又成杂缘乱动失正念,乃至恶性循环,永沉苦海。
专杂虽说十三得失,究竟由最初一步是“无外杂缘”还是“杂缘乱动”而见差别。
专修由最初“无外杂缘”一步之得,则后面步步皆得。杂修由最初“杂缘乱动”一步之失,则后面步步皆失。所谓“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又说“一步错,步步错。”对于净土行人来说,这个修行的路头、关键的第一步,就在于摒弃一切外杂之缘的干扰,专门参访专修念佛场所,专门亲近专修念佛之人,专门听闻专修念佛之教,踏踏实实专修念佛。此是行人至要关口,往生成办秘术。
3.十即十生·千中无一
善导大师在讲完这十三点以后,接着又用他所见到的事实来证明,说:
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我近来亲自所见到的,亲自所听到的,四处远近,出家在家,他们对净土法门的理解不同,修行方法也不同。有的人专修,有的人就杂修了。但只要是专修念佛、一心一意念佛的,十个就十个往生,没有一个遗漏在外。只要是杂行杂修的,一千个里面没有一个往生的。
以上是善导大师亲自见闻的。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和善导大师当初所见到的一模一样。正像印光大师所讲的,善导和尚所示专杂二修,乃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这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警觉。不过这里有一点点不同,前面说到杂行之人“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虽然往生很难,但总还有一线可能,可这里说“千中无一”,成了没有一个往生的。
杂行之人到底是难往生还是不能往生呢?应该说杂行杂修很难往生,难到几乎不能往生。这里说“修杂不至心”,“不至心”就是不真心,就是前面讲的“回愿不殷重真实”。杂行杂修的人,因为安心与起行相违背,一千个里面难得三五个真心的,所以善导大师用了两种表述方式:先与之而言,杂行千人或有三五往生者,说的是发真心者;后夺而言之,千人之中无一往生者,是说杂行之人都发不起真心,所以不能往生。杂,不管怎样,这条路有风险,而且风险太大,千中无一。而专是千稳万当,万不漏一,绝对没有任何风险。
善导大师如此详细地为我们讲述专杂得失,是怜悯我们骄慢心重、愚痴心重,是要给我们抉择出决定往生的方法。专杂的得失比较,是为了让我们舍杂业,选专修。如果看到这里还不愿意舍杂修专,还是舍专修杂,那只能说确实智慧眼未开,有负弥陀化身善导大师的一番慈悲,有负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慈悲,也说明根机还是没有成熟。
摘自《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生中一定会有某个时刻让过去所承受的苦都值得,一起长大的这十年,我们分享着彼此的少女心事,分享着生活里所有的情绪,我见过你崩溃大哭的样子,见过你酒醉后笑闹的样子
  • 家謙幾度在現場提及自己的聲線從來不是主流喜歡的腔調,但音樂沒有既定的標準,祇有感動与不感動,恰好他的音樂給予了無數人感動。家謙的演唱會已經去到第四場,直到今日我
  • ❤(分享自:爱奇艺泡泡圈)其实你知道的 任何一份需要你花尽心思去讨好的感情都不会撑的太久走过的路追过的风 你是我没有可能再完成的梦随便今后你跟谁暧昧 我都不会再
  • 如果在晚会的过程当中你继续把自己的那种情绪化给发挥出来那么结果还是一样的会更早,因为这个时候你们俩的一个情绪的状态已经非常脆弱了,你如果再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只
  • #严浩翔上海八月灯光秀#半夜停电,想去干嘛都磕磕绊绊的,我们这边医院都用的是发电机,除了手术室有空调有灯其他都黑完了,有几个路口红绿灯都没亮,如此缺电的四川都要
  • 因为立志做圣人,他对自己越来越严格,有一次曾国藩在朋友家见了一美人儿,这回没有招惹人家,只是多看了几眼。可见曾国藩年轻时也是一俗人,跟现在小年轻一样,他爱美女,
  • 即使观众势必会对驼背缩脖,不挺拔的外貌产生直观的不适感,会直接影响到观众对 我看了这篇报道之后才去搜的牧哥【刘涛夸赞易烊千玺有魅力:以后女婿就找这样的】网易娱乐
  • 他居然干了别剧男主不敢干的事以后我看谁拿他和夜华比啊哈哈想想我之前看过的仙侠剧,真没有哪个男主敢跳出来说这番话,也没有人为了女主敢公然违抗天规(可能有,我看的仙
  • 岁月里,无数次,我们共同欢笑,用力哭泣,放声高歌,齐躯努力,因为遇见你,我的闺蜜,有幸遇见,恰好合拍!人生的起跑处,我们都差不多,没有背景,没有世故,有的只是无
  • 但是在这个公司这里不是这么回事,稍微在网上搜索一下就能发现,这个第一大股东是来自香港的,而且存在失信记录。而且这个公司的性质也不是他想象中的国有,而是私人股份公
  • 敬请吃素,放生经典语录夜听记录生活点滴复制 复制因为我不知道下辈子还是否遇见你,所以我今生才会把最好的都给你,希望余生你都是最开心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 有网友说,每一部都是自己的童年,这才是经典中国动画。有网友说,每一部都是自己的童年,这才是经典中国动画。
  • 这时,她意外发现玄商君死后,她能继承玄商君的巨额遗产[允悲]发现这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后,夜昙数着日子等玄商君死[允悲]决定等玄商君死后,嫁一个,杀一个,然后继承他
  • 为了增强纳米凝胶的肿瘤组织渗透性,并达到肿瘤细胞内蛋白药物的可控释放及载体完成递送任务后的及时降解的目标,在纳米凝胶中引入了酸激活的透明质酸酶(aHAase)构
  •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
  • #月升王国#月升王国是现实的浪漫童话。12岁的私奔出逃,男女主很认真地规划路线记录物资,在海边跳舞亲吻相拥而眠。两个孤僻不受人欢迎的小孩,在经历过鲜血,死亡,风
  • 我飞跃3000公里 行驶5个小时的山路 只为这一片宁静 看到“你”的这一刻 我知道再多的辛苦都值得 这一路走来时晴时雨 时暖时寒 仿佛走过了人间的四季 没错
  • 作为半全职up主,他做过1000万播放量的视频,也有过流量焦虑,但是二舅的故事,是他一直想做,“哪怕掉粉”也要做的题材。“衣戈猜想”说,自己是一个北漂,“也曾有
  • #汇剧V势力##每日一善[超话]#【眉山市东坡区:高位推进脱贫攻坚见成效】7月16日下午,眉山市“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集中采访第一组来到东坡区先后采访了脱贫攻坚
  • 当自己累了、倦了、快撑不下去了,给自己一点掌声,不只是对自己寂寞灵魂的一种填充,更是对风雨人生的一种从容。当自己累了、倦了、快撑不下去了,给自己一点掌声,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