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发声:农村没有李子柒,却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注:以下皆来自教授刘守英文章。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01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02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03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04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人大教授刘守英:农村没有李子柒,有的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转自公众号思想潮 |作者:刘守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注: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县以下的很多问题,乡村本身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https://t.cn/A6Msk4TT

[加强针对新冠变异有用吗?还有第4针第5针吗?专家释疑]

我国多地接连启动针对高风险人群的新冠疫苗加强剂免疫计划,近期因“旅行团传播链”引发的疫情让人们更加关注此事。今天,我们请北京地坛医院退休主任医师、《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副总编辑蔡晧东来说说,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有什么不同,以及加强免疫对于疫情防控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区别

在流行病学上,疫苗的免疫预防接种分为“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两类。

基础免疫,顾名思义就是“初次”接受某种疫苗的“全程足量”预防接种。比如,1岁以内儿童的各种疫苗接种都属于基础免疫,新冠疫苗的前2针灭活疫苗接种也属于基础免疫。但各种疫苗基础免疫的针次和剂量是不同的,如卡介苗、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只需要接种1针,百白破三联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则需接种3针。

不同新冠疫苗基础免疫的针次也不同。我国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基础免疫仅需接种1针;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需在半年内接种3针;我国的灭活疫苗和美国的mRNA疫苗则需接种2针。

加强免疫是指在基础免疫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接种同类疫苗。我国大多数人接种的新冠疫苗是灭活疫苗,这种情况接种第3针疫苗就属于加强免疫了。

“第3针”如何提高免疫力

为什么要进行加强免疫?

随着时间推移,人接受基础免疫后产生的体内抗体会逐渐减少,免疫力逐渐减弱,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研究数据显示,百日咳疫苗在基础免疫后第4年,免疫的有效性从接种后的100%下降到84%,第5年下降到52%,第7年只有46%的人还有免疫力。因此,百白破三联疫苗在1岁以内完成基础免疫后,1岁6个月-2岁时要加强免疫1针,7岁时还要加强接种百白破二联疫苗1次。

同理,新冠疫苗也是如此。比利时一项关于医务人员接种mRNA疫苗后6个月抗体的观察结果显示,接种第1针疫苗后抗体的平均水平为100单位,接种第2针后抗体升高到400单位,3个月后抗体水平仍保持在400单位左右,但到第6个月抗体则下降到221单位。当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就会减弱,加强免疫后不仅可以明显提高体内的抗体水平,还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更加持久的免疫能力和更加牢固的免疫记忆力。

因此,完成基础免疫者在一定时间后进行加强免疫非常重要。另外,少数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在接种2针疫苗后未产生保护性抗体或抗体产生不足,也能在第3针加强免疫后起到补漏和加强的作用。

那么,大家关心的加强免疫实际效果如何呢?我们来看看已有的数据。

以色列是首个向国民大规模进行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国家。2021年9月1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关于以色列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文章,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新冠疫苗加强免疫人群的新冠病毒确诊感染率和严重病例发生率,均比未加强免疫人群降低了9成以上。

我国科兴公司和国药集团也先后发表了我国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后的效果。科兴公司的灭活疫苗在第2针完成6个月后接种第3针,接种者1周内抗体呈10倍以上迅速升高,2周内上升到20倍。国药集团的数据显示,18岁-59岁人群第2针疫苗接种后新冠病毒抗体平均滴度为209.3,第3针疫苗接种后的平均抗体滴度升高至308.4;60岁以上人群接种第3针疫苗后,抗体平均滴度从第2针接种后的118.2升高到206.2。

这些数据均说明,加强免疫可明显提高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面对变异病毒还有用吗?

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目前流行的德尔塔新冠病毒传播力是未发生变异病毒的2倍以上,其传染性与水痘病毒相当,甚至超过SARS、天花、季节性流感等病毒。因此,有些人担心打了加强针也无用。

对于变异病毒,新冠疫苗的免疫效果可能降低,但并非无效。

2021年5月至6月,我国广东省发生德尔塔新冠病毒疫情,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完成2针疫苗接种者的保护效力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我国灭活疫苗对德尔塔新冠病毒的保护效力为70%,对重症新冠病毒感染的保护率为100%,而未接种疫苗者对新冠病毒几乎无免疫力。

由此可知,进行加强免疫后,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还将升高。

不良反应会不会更重?

那么,加强免疫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我们还是来看3组调查数据。

美国在2021年9月21日批准了新冠疫苗的加强免疫计划。根据2021年10月1日美国监测到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安全性数据,在12591例完成第3针新冠疫苗接种的人群中,第2针接种后报告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发生率为77.6%和76.5%,而第3针接种后为79.4%和74.1%;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或中度,因此认为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是安全的。

以色列对免疫力低下老年人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安全性观察显示,第3针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与第2针相似,常见的全身反应为疲劳、肌痛和发热,发生率甚至低于第2针接种后。

我国第3针灭活疫苗的安全性研究也显示,18岁以上人群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第2针接种后无显著性差异,最常见的局部不良反应为疼痛,其次为红斑、肿胀、瘙痒;全身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疲乏和腹泻,发生率较低;3岁-17岁人群接种3针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接种部位疼痛,不良反应多为1级,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加强针”不是越早越好

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新冠疫苗的加强免疫。现阶段,我国优先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人群和患有慢性疾病等免疫缺陷人群接种。

但加强免疫的时间有讲究。科兴公司的研究显示,在第2针疫苗接种后28天接种第3针,平均中和抗体水平只能达到45.8-49.7;而在6个月以后接种,平均中和抗体水平能达到137.9-143.1。因此,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适宜时间应该在完成第2针接种6个月后,而不是越早越好。

还有人问:“加强免疫的疫苗必须与基础免疫的疫苗一致吗?”我国不同厂家的灭活新冠疫苗技术路线是相同的,先后用不同厂家的疫苗并不会影响免疫效果,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另外,接种灭活疫苗后采用mRNA或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免疫从理论上讲也是可以的,由于其免疫的抗原性差异,很可能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此前,就有一些留学生在我国接种灭活疫苗后到国外又接种了mRNA疫苗,并没有出现不良事件。但严谨地说,此结论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

未来还要打“第4针”“第5针”吗

未来,是否还需要打“第4针”“第5针”,甚至让加强免疫成为常态,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是,研究者会根据病毒变异和人体抗体水平变化的情况,来适时调整加强免疫的方式,也不排除有新的更有效的疫苗被研发,并用于人群免疫。

在目前这种防疫形势下,个人防护仍不能放松,请大家牢记这些防护知识。

1.科学戴口罩

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注意:不要上下或者内外反戴口罩,更不要在戴口罩时随意露出口鼻。

2.勤洗手

洗手时尽量用流动水,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手上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20-30秒。外出时,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

3.遵守1米线

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4.咳嗽时捂口鼻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用过的纸巾不要乱丢,扔进垃圾桶。

5.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身体锻炼,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健康饮食,戒烟限酒;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只是想说,如果你是一个对王琳凯感兴趣的路人,请搜索王琳凯资源博看看他的舞台和综艺拥有快乐。立案侦查挺好的,这不能只从民事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人的清白和人格,不是随
  • ?#博君一肖[超话]#2020.12.31[月亮]依旧要把2020年最后一天的生活博敲下呀大月的最后一天 真的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创造奇迹 虽然下午六点我这边就
  • (此前报道可戳链接→本土确诊病例+1,为餐馆厨师兼经营者)大连进入战时状态,5个街道公共场所全部停业12月20日中午,大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1日早上,大
  • 祝你开心,也祝你以自己的期待与爱实现属于你的幸福。曾在这一天出生又站在舞台上的你宛若被神亲吻的天使,歌声成为你,或者说你就是歌。
  • #午睡留声机[超话]#从头到尾没有断过签第91天也是最后一天了真的很喜欢涛涛喜欢炀姐的喜欢木吉的飒但因为……唉是我太自以为是了对大家都带着盟的滤镜,但其实有些人
  • 手捧着《人生海海》湿润了自己的双眼,也湿润了所有的过往,放下的,放不下的,没有比生活下去更有意义。所有的难以适从,都是缘于内心深处挣扎的执念;所有的漫不经心,都
  • #吃盼不定期更新的日常[超话]##吃盼不定期更新的日常# 真的是好久没有发超话了 今天是一个美食博主的美妆分享资生堂最好用的身体乳~如此干净的空瓶药妆店打折买的
  • 怎么挽回婚姻家庭出轨老公老婆怎么挽回前任前女友女朋友父母反对冷战冷暴拉黑删除怎么复联修复挽留怎么分离小三新欢 出国 留学如何挽回前女友女朋友# #挽回爱情 挽回
  • 12.12[耶]去了邕高打比赛,险胜险胜哈哈哈哈,可能太紧张还是什么吧,上场就来了个空篮不中,真的是想笑死我自己,不过没事,最后还是赢了,还是很享受在球场上跟队
  • 四月开学后前一部分实验的失败像是命运狠狠的扇了我一巴掌,让我不得不思考接下来自己要走的路,但好在,半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能完成毕业的要求也还算幸运。这年发生
  • ”☺️室友:“为什么不能是轩文?”我:“因为我俩儿子叫L/Y/W S/Y/X!
  •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哪怕是个宅男,我们也远远超出了前人逼仄的生活天空,每一个人共享着的苦难和快乐(如果真的有快乐的话)今天纵然是像我这样微不足道的草民,也要比
  • 新年伊始,早早睡去早早醒来的的一天没有了往年跨年的兴奋感,不如放假来的开心回首去年一整年,因疫情困住脚步却也做了几件一直想做却未做或半途而废的事情减肥、箍牙、买
  • 在C罗的身边,本泽马虽然在数据上无法与葡萄牙巨星相比,但在皇马的战术体系中,作为中锋的本泽马具有极为重要的战术价值——他是衔接皇马中前场的战术支点,也是皇马前场
  • 无为但无所谓,一起浪费,呆坐,相对,放松,然后慢慢起飞”——远游年度总结:各影音app真完美记录了2020每一个重要记忆点春天是I love u 3000+我想
  • 12月25日,在公司上班,9时30分接到区疾控中心12月22日、23日、24日,白天在公司上班,22时至凌晨2时在大件中转场兼职。
  •   问:公司不及时给员工缴纳社保医保,从九月份到现在都没有缴纳,而且还在12月份给中断了社保,这样拖欠缴纳社保医保的情况是否有后台可以自己监管,及时督促公司缴纳
  • 还入了同作者的另一本诗集[心][微风][微风][微风]how you love yourself ishow you teach others to love
  • 这四句是看人的行运好坏的,有时不用看命局五行的喜忌,直接对应看大运,前三句用的较多,应验的也非常准,主要是日主对应大运推算的,很多时候日主对应八字里有那几个字也
  • 同时又关注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水的密切联系,赋予水善利万物的人格特征,进而升华为顺应天时不自是、不自伐的处世原则。水的外在表现中顺势而为、因势而动的特点符合道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