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

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这个语业的第四种是杂秽语,也就是“绮语”。

绮语是指无义利的语言,这里是指杂秽语——“秽”就是“不净”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的散心杂话。

有几个人坐着闲谈,就是这样,什么都可以谈,那就是杂秽。

说杂秽的人得不到众生的恭敬,众生不愿恭敬,因为他没有义利,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乏味、面目可憎

想说点什么,翻找了好久也没有符合现在心情的文案,积压了几天的情绪突然在回程这一刻爆发,心里五味杂陈,又觉得自己很矫情。看着身边的好友一个个离去,而我们留在这里是因为这个地方还是这里的人又或者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或前途。人是不是一定要经历离别才会成长,也正因为在漫长的成长中,经受过太多离别,每一次离别,都牵扯着心底那根神经。所以这时我们经常会做的事。是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特别喜欢偶然间看到的一句话“不论经历多少岁月,不论走过多远的路途,我都深深怀念那条路,那曾引导我与你们相遇。” https://t.cn/RC5pZkB

#如实的解脱道# (45)
(续 第八章)
杂阿含第305经(佛说世间空)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

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去问佛: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谓世间,世间不是指外在的山河大地、城市、世界,而是指我们当下的身心。参见经文:

「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杂301经)

那么什么是世间空呢?我们看经文:

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苦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

佛直截了当地说: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眼是色法,四大及四大所造故眼是缘起;因四大本性空故决定眼本性空,即是此性自尔;眼基于四大新陈代谢相续不断地维系而显现存在;四大因无常、缘也无常,故眼无常、苦、是变易法,是故眼非我非我所。常恒不变易法空(是指我空),我空故我所空。

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因为有眼故,所以若眼见色、生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于这些悉知皆是缘起,是故如实知这些也是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指我空),我空故我所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其本性空所决定的。

不是佛决定让它空的,是佛发见缘起的世间本性空。如果把前面那一经与这一经联系起来思维,前面经文是在讲六根触对六尘因缘,有这样的功能启用,不是不要用,只是你不要执著它为实有。这一经就更直截了当、从究竟意义上告诉我们,眼空,眼的功能也空,眼功能作用所生的心理反应(受、想、行)也是空,为什么?一切法因缘生故,如果于这些理解了、明白了算不算见法呢?还不算见法吗?那要怎么样才算见法?透过现象了知它本性是空,是不是见法?是啊!

佛说此经已,三弥离提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我觉得佛在这一经讲的很爽,感觉太爽了!一点都不保留,直接告诉你真相就是这样子的。

杂阿含第456经(佛说第一义空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如我听到这样,有一次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那时,世尊对比丘们讲:我今天当为你们说法。开始是善法,中间是善法,后面也是善法。善义:意义正确;善味:词句正确;纯一满净:没有一点瑕疵;梵行清白:梵行清净无染;所谓第一义空经:即是第一义空经。仔细听,好好思维,现在即为你们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什么是第一义空经呢?这里是以眼为例,其实就是眼等六根。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

眼是色法,四大及四大所造故眼是缘起;因四大本性空故决定眼本性空,即是此性自尔;眼基于四大新陈代谢相续不断地维系而显现存在;四大因无常、缘也无常,故眼无常、苦、是变易法。所以,因缘和合则眼生,因缘消散则眼灭,因缘集灭决定了眼的生灭,没有一个实有的眼在生灭,是故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没有去处。我们所见到的眼、包括耳、鼻、舌、身等表象,其实是刹那生灭不住的相续相。

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

如是:真相如是;眼不实而生:眼是因缘生,故非真实生。

生已尽灭:因缘生因缘灭、刹那不住啊!(每秒死亡细胞80万)。

我们所见的眼,只是因缘刹那集灭不住的相续相尔。

有业报:眼集起的因是业报(缘有生)。

无作者:无有造作者(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和合作)。

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阴即蕴的异译,蕴即积聚义,眼由细胞积聚而成,除眼角膜外,细胞就如一堆积聚的泡沫,刹那生灭相续。

除俗数法:所谓眼,除了缘起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因果事相外,没有什么别的了。

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佛在此,已经诠释了俗数法,其实就是缘起法。缘起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纯大苦聚集起,所以它只是因缘的环环相扣,里面没有我。

除俗数法就是,思维分析眼等六根生灭相续,观察六根触对六境缘生六识、缘生六受、缘生六想、缘生六思,在此故彼的因果关系,不实而生,生已尽灭,因缘相续,刹那不住。只是业因所感得的果报,无有造作者,除了这此有故彼有因果的缘起外,无我我所。

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佛前面说的是缘起的流转,缘起的流转也就是生、老、死、没,受生之法。想解脱的人,一定要如实知缘起的流转,知法住。知道这个流转过程的因果必然性,唯有先知法住,才能得涅槃智。知道解脱从哪里下手。

第一义空法经:佛以眼为例,阐述:因为六根是因缘和合生,故生时,无有来处,因缘消散灭,故灭时,无有去处,就像天上的浮云,积聚时没有来处,消散时没有去处。所以六根是不实而生,生已尽灭。六入处是业报所感得,无有造作者。因六根刹那生灭不住故,所以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因缘集、因缘散、因缘相续外,没有实有的六根,所以空六根,是名第一义空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世尊时代,为什么有那么多弟子见法证果,原因只有一个,诸比丘闻佛说已,欢喜奉行。我们现在为什么稀有难见?原因你懂的!

附录:(这些是从导师论著中摘录的)

《杂含》卷一三的《第一义空经》说: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佛从缘起世俗谛的生灭非实中,说明第一义空,极为明白。在第一义空中,即遣离有无、断常等二边。

缘起就是中道,缘起不否定这个现象的存在,如实知现象因缘生,因缘灭,不会是实有的生,实有的灭。执有、无,常、断二见。

如迦旃延说真实禅(体悟第一义的禅观)说:「观彼悉皆虚伪,(彼指五蕴六处这个身心)都不见真实……(为什么不见真实?因为这个身心一直在无常变易)但以假号因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如说眼、耳、鼻、知、身、意,这个就是假号)观斯空寂,(斯:即眼、耳、鼻、舌、身、意本性空寂)不见有法(有见)及与非法(无见)」。就是不落实有、实无二边见。

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的假名法——世俗的,圣弟子就在这因缘中,名相世俗法中,体观空寂,离「有法」「非法」二边见,(就是实有,实无)就证得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性空)所以说:「诸佛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诸见:有见、无见、常见、断见,都是邪见。

佛陀又说:「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如实正观世间集,世间的定义,在前面已有解释。现在举烦恼为例,烦恼是受,烦恼生起,即是世间集起,如果我们如实正观,就是对烦恼的集起作正确的分析、观察烦恼集起的因,烦恼是怎么生起的?不离根尘触对因缘所生的,所以烦恼是缘起有。这样就不生世间无见,不否定烦恼生起。

如实正观世间灭,烦恼因缘和合生,因缘消散灭。不是实有它一定会灭,所以它灭去的时候,如果我们如实知烦恼是因缘灭而灭,就不会生起烦恼是实有见,因为实有的它不会灭。如来离于实有实无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是中道观,也是正见。

世俗的人,看见生,就以为有实在的法生起,看见灭,就以为有实在的法毁灭了。有是实实在在的有,无是实实在在的取消,这是落于二边见的。圣弟子不然,看见法生起,遣离了无见,但并不执着以为是实有;看见法消灭了,遣除了有见,但并不执着以为是断灭实无。

因为依着缘起法的因生果生,因灭果灭,一切法是活泼泼的可有可无,可生可灭。

就是我们生命的功能可以用啊,但是你不要认为它是实有的生、实有的灭,它是因缘生,因缘灭,本性是空。假若是实在性的,实有,就不该灭而无;实无,就不该生而有。所以对什么叫实有、实无,我们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概念。

所以在法法的可生可灭、可有可无中,深入事物的根本核心,体见到一切是关系的,没有实性的有、无、生、灭,一切是不实的假名,都是假名安立的,本性是毕竟空寂的。所以毕竟空寂,不是抹煞了一切生、灭、有、无的现象而破坏诸法;

所以就有说「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佛法就在我们五蕴、六处,佛法是在讲空性,空性不离五蕴、六处去体悟,但也不会破坏五蕴、六处,五蕴、六处是因缘生因缘灭,你破坏它干什么。

反之,空寂(本性空寂)正是掘发了诸法生、灭、有、无的真实相。因为本性空,才显发出因缘生,因缘灭,非实如幻的真实相。

这是如来教授的真实意趣,否则单见到流转还灭、一正一反的两面,很容易误解而割截为二体的。这从流转、还灭二门,两门的有无生灭关涉的现象中,直接体现到法法本性的空寂,可以叫他做中道的空寂律。(中道的空寂律也是假名安立)这是第一义的中道教说,也为佛法特质——缘起性空的真义所在。大乘学者常说的「当体即空」,就是如此。——摘自印顺导师《佛法是救世之光》

导师的这一段论述对我们修学缘起法,体悟性空,启发意义很大!没事的时候可以多阅读、多思维。
(全部完结,感恩阅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明天记得大家一起喂小池塘里的小鱼, #开心一笑#有一只企鹅,他的家离北极熊家特别远,要是靠走的话,得走20年才能到。如果一直在我们的自来水里养着,肯定迟早一个个
  • 图5:梵净火绒草(菊科,火绒草属)Leontopodium fangingense,梵净山特有种,长在高山区的石缝中,分布较为有限。更为神奇的是,相较于在水潭中
  • 那人自上而下地看,从她的脸到她抓着自己的手,没问钱的事,只说,要怎么做。我宁愿饿死,宁愿不云了,就让游戏直播和实况和二创行业自求多福自生自灭吧。
  • 棉衣、豆浆、油条 暖在身上甜在心里在4月12日的第一轮核酸检测中,我们看到了退休的路永宏夫妻俩将个人“小家”融入社会“大家”的故事,同样,也有居民为一线的工作人
  • 很多姑娘认为挽回前任其实就是逼一逼就可以成功的事情,所以挽回一旦有过几次逼迫成功的经历,女人就会失去忧患意识,爱把分手挂在嘴边,觉得对方每次都会哄你,可一次次
  • 全品 手慢无哈哈,干了这碗小丰子亲手抓的面……前天,分别前随口说了一句:说不定五号还能约个早餐(潜台词:不要伤心,下次见面很快,要有点盼头,小概率可能可以一起吃
  • 去年的自己给自己加了太多枷锁,当收到好友送的一本书时,因为我觉着自己没有时间看(注意是我觉着,把自己陷入一个死循环)还在想我什么时候能够时间自由,可以干我想干的
  • 041204第十年❤️10th years❤️吴世勋生日快乐!@wu世勋-EXO #吴世勋[超话]# 1994.04.12 − ' ˙˘˙♡◡̈훈이 오빠,생
  •   有时间经常买牛奶,有条件冷藏,对牛奶风味要求较高的人:选低温奶。  牛奶中天然存在的乳钙吸收率非常高,可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在“高钙奶”中加入的钙是碳酸钙
  • 陈龙,蔬菜不多,但是给孩子做饭依然很用心搭配。李立群,老爷子小区很高档,物资供应应该很充足,还能吃到这么好的鱼。
  • 【#济宁# 咨询颜店大学城的最新进展,怎么没动静了,官方回应】颜店大学城的最新进展,为什么没动静已受理市教育局您好,关于您关注的问题,处理部门:市教育局 [20
  • 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今天想为大家推荐一本书《
  • 想你的时候,把你的名字写在手心,摊开是想念,握紧是幸福。 想你的时候,把你的名字写在手心,摊开是想念,握紧是幸福。
  • 毕竟这两位年轻门将连正儿八经的中超联赛都未曾出场过,直接去打这种亚洲最高水准的俱乐部赛事,不可能不紧张。我从来都没觉得我自己在中国,在这个份上有多了不起,因为我
  • 素心向暖,不惧岁月寒凉,从深冬的渡口出发,慢慢驶向春暖花开的彼岸,淋湿花雨沁染芬芳,缠绵在深情的山河岁月里,共赴下一趟美妙的时光之旅。许个愿,希望你能看到我,看
  • 老想着这些事啊,实在有损我们的生命,不如顺应天命,放浪于造化之间。倘若如形所说,每天喝点酒,或许可以暂时缓解不能长生的苦恼,但是长期下去伤身子,说不定不但不能长
  • #许昌好网民# (许昌晨报 牛书培 摄)#许昌[地点]#菠萝投资日记20220417,地产基建后的第二个逆境反转机会【逆境】华为余承东4月5日发文,“如果上海
  • 在西宁四区核酸采样期间,海东主线收费站实行大班制工作模式,对在岗人员就地集中管控,每隔48小时做一次核酸采样,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4月15日上午,在G6京藏高速
  • ★和zi见面~逛精品店&涂娃娃&青春伤痛文学hhh❤️ 回家嘛=见想见的人=做无聊但仍然愿意继续做的事★今天情人节和车老师吃了饭(每次和她一起吃
  • 6.农村、社区继续实行“一门进出”落实专人值守,人员出入需落实扫码(场所码)、验码(河北健康码、行程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和生活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