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这是真正告诉你佛法的奥秘。他说一个真正得道的人,佛经上讲,一得了道,他就现出来大丈夫相,就有特别的相,这个叫做具足色身。色就是肉体的四大,地水火风,平常我是这样告诉你的,但是真正的道理,“即非具足色身”,不可以着相,有形有象都不是啊,因此叫做“具足色身”。

什么道理呢?得道的人,自然有一股道相,那个道相不是在这个形象上见的。譬如我经常告诉年轻的朋友们,当年在大陆的时候,看见过几位有成就的老师,有成就的和尚。有个师父,人家都晓得他是肉身菩萨,有人叫他肉身罗汉;那个样子难看到极点,两个眼睛比铜铃还要大,露光的,他还戴起近视眼镜,怪里怪气;鼻子有大蒜那么大,两个大眼睛,配了个大蒜鼻,嘴巴快弯到耳朵边了,牙齿细得像玉米,小小的。反正啊,五官分析起来一无是处,可是长在他脸上,愈看愈可爱,愈看愈庄严。走路摇摇摆摆的,但是觉得很庄严。他的衣服几十年也不换洗,一身都是虱子,痒起来就那么抓,有徒弟看到虱子爬出来了,他还说不可以杀生,就是这么一个怪人。

还有一个和尚,几十年不洗澡不洗脸,不洗脚的,他睡觉的地方有一个帐子,大概也几十年没有洗了,连眼洞都没有了,只有灰尘。他睡觉也在里头,打坐也在里头。有一天我要离开了,向他告辞,他正在帐子里打坐。他说:我也懒得出来送你,你过来我有话给你说。这下要我的命!非要把头伸进他帐子里去不可,我也是个有洁癖爱乾净的人,可是师父之命,只好硬着头皮把头伸进去。结果发现这个帐子里清香,是什么花香,也讲不出来,一股清香,头伸进去就不想出来了,心里有个感受,有道的人确实不同。

另外我当年在西藏看到一个活佛喇嘛,他喜欢喝我们中国茶,汉人卖到边疆的茶,都是最粗的茶,加上牛油、酥油叫做酥油茶,一半油一半茶,喝惯了的很好喝,你们没有喝惯的,一定第一口就吐掉了。他只有一个钵盂,吃饭喝茶都是这一个,招待客人也是这一个,几十年也不洗,奇脏无比。有时候我们去看他,因为他有神通,他觉得与你有缘,看得起你,他就把自己喝的那个茶盂,给你喝一口。有些人是怕脏,有些人是恭敬,不敢喝。你怕脏也好,恭敬也好,他都知道。你恭敬的,叫你勉强喝一口,据说喝了这一口,消了好多的罪业。有些人怕脏,他就骂了,你的嘴也是肉做的,我的嘴也是肉做的,你为什么不用我这个碗啊?这一类的人,仔细一看他,非常庄严,那个庄严不在鼻子上,不在眼睛上,五官上看不出来,他有一股道气,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真正成佛的人,不应该以具足色身见;在他的身体上找他的道,那是找不到的。当然,一个得了道的人,气质一定起了变化,肉身一定也起了变化,自有道气,色相庄严。但是“即非具足色身”,你不要着相,这个肉体的身还是有生灭的,“是名具足色身”,所以叫做具足色身。这个具足色身,要注意,就是肉体之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第一个具足色身是实质的,肉体的这个身体叫做具足色身,所谓的报身。但是第二个问题来了,可不可以着相来看?譬如说,眼睛里忽然看见佛站在你前面,这是相,现象。他问须菩提,可不可以着相呢?须菩提当然说不可以,这个问题,《金刚经》前面已经说过了,不应该落在宗教偶像的观念,不应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什么理由?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真正的佛,是见到法身,才是见到真正的佛。什么是法身?了不可得,一切无相,法身无相,也没有境界。如果你在一个境界上,就已经有所住,有所著,就不能明心见性。一切相皆空,才能明心见性,才能见到佛。

《金刚经说什么》(东方出版社)
------------

四川遂宁当年有一个有名的法师叫疯师爷,同济癫和尚一样疯疯癫癫,是有神通得道的。我们当年要去访疯师爷,不要说拜他为师困难,你连找都找不到他。不过他经常坐在厕所,他的禅堂在厕所,不是现在的厕所,是当年那个茅坑,臭得不得了!疯师爷就在这茅坑边上打坐,你要拜他当徒弟要准备在厕所跪上三天三夜,不怕臭不怕脏。可是当时我就做到了,我晓得他有道,我把他蹲的厕所当成极乐世界,跪不了两个钟头,他跑过来找我了:“起来,起来!”他那时又不疯了。可他没有收我做徒弟,我也没拜他为师,不过很敬仰他。

《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
------------

贡噶活佛是我的师父,他是密教的大师,很多人都来灌顶,后面灌顶灌不到的怎么办呢?贡噶活佛拿个竹杆子吊过去头上一洒,表示都灌了顶了,好像顶上都好清凉哦。我站在旁边看了无限的感慨,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宗教,也是科学、哲学,最后搞宗教形式搞成这样。贡噶活佛你们没有见过,他是西藏红教、白教、花教、黄教的大师,那真是啊!他是大个子,比我还高三分之二,身体非常魁梧,一天到晚盘腿坐在上面,难得下来走一下;他下来走,我在他旁边,他的手正好放在我的头上,我说:“师父啊!我好像变成你的手棍了。”他就笑。

有一位跟随他的师兄,我们都叫他“包包喇嘛”,脑门这里有个肉包包,不是天生的哦,因为他天天拜佛,拿这个地方“咚啊咚啊”碰地下,这样磕头磕出来了一个包包,他有天眼通的呦。后来我问他:“你跟师父多久了。”“四十年。”我说:“我们师父有个什么长处啊?”他说,你这个问题我答不出来。我说,你想想看嘛,你跟在他旁边四十年了。他说,我告诉你,我跟他四十年,没有看他发过一次脾气。哎呦!我说这还得了啊!这就不得了,因为贡噶师父不发脾气,对人的态度,永远是笑脸。有时候我问他特别刁难、古怪的问题,他都还是笑着,不像我动不动就骂人的,这两个方式不同。我说,好了,这一句话就够了,不用再问了。

《南禅七日》
------------

我碰到一个大喇嘛活佛,西藏人,他只会讲一句汉语,他也不当人家上师,其实这大喇嘛,我们看到他就跪下来拜,他也立刻跪下来,然后他把供桌摇起来,只说一句汉语:嗨!菩萨被你拜动!菩萨被你拜动了!他自己在摇着那个菩萨,我们都晓得他是真成就的,真有见地,就凭他这一句话,对我们笑,喂!菩萨被你拜动了!菩萨被你拜动了!他就点你,菩萨就在你那里,高明得很。
****

有一个喇嘛有神通的,只有一个钵喝茶,那个茶是我们汉人卖给他的,还有冻顶乌龙、青茶的茶梗,他把所有茶混合熬起喝;我们送一包好茶叶供养他,高兴死了。他会弹琵琶,叮叮咚咚疯来疯去的,有些家里的小姐太太神经了的,都送到他庙子里。所以他一天到晚被这些疯女人围着,有些骑在他的脖子上,或者坐在他头顶上、肩膀上,他不管,只弹他的琵琶,结果一个一个被他的琵琶弹好回家了。

可是他只有一个钵,吃饭喝茶都是这个钵,而且是千年万年都没有洗的。我们去了,因为晓得他喜欢汉人的这些东西,就供养他,晓得他有神通,非常恭敬他哦。他看到茶叶,高兴,自己熬好茶,倒在钵里自己先喝两口,有时候拿给我们喝。我们虽恭敬他,但实在不敢喝。他老人家清楚得很,他说,喂!你的嘴是肉做的,我的嘴也是肉做的,都是一样的,我可以喝,你也可以喝。我们只好呼噜呼噜喝下去,实际上,这是得到灌顶。

《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东方出版社)
------------

有本书叫做《金山活佛录》,写的是真人真事。当年在杭州有位师父,他不修边幅,从不洗脸,有次要传法给我,他坐在床上脏兮兮的帐子里,叫我进去,我硬着头皮掀开帐子把头凑进去,哪晓得帐子里却是一股清香味,兰花都没这么香。这事说给你们年轻人听都不相信。我当年找师父,凡是大名鼎鼎的就不碰,专找一些苦行有道的师父。
*****

“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外表看起来比一般人还烦恼痛苦,而内心常清净。我想起当年陪同我的老师去四川遂宁,当地有所好大的寺庙名叫东山 寺。那香火之盛,每年香会时,四川一省有一百多个县,恐怕有一半的县都有人来朝圣。那里有位得道的和尚叫疯师爷,名气很大,很不容易见到。他一年到头住在厕所里,那可不是现代的厕所,过去山间的厕所就两条板,秽臭得不得了,苍蝇一大堆。他就在那里打坐,我们要爬到厕所给他磕头。我跟着我的老师去见疯师爷, 想看看他是怎么有道法的。

那个庙子在山上,坐轿子也要一个钟头才上得去,路两边都跪满叫花子要钱。我老师先告诉我要多带些钱,上山时就一路分。老师告诉我,你看这一路上有多少大菩萨在里面。我问他,是哪一个啊?他就骂我,蠢东西,这还要问我?统统都是!我还以为菩萨大概是会放光的,身上挂有宝饰的,这下挨骂了。照我老师讲,这些菩萨都在烦恼痛苦中,他就是给你作警惕的榜样,把不好的下场给你看。我老师还叫我钱不可以丢给人家,要一个个好好地放。我只好要轿夫放低一些, 好够得到放钱。老师要我干脆不坐轿子了,可是我装迷糊,懒得下轿,这就是憍慢。我心里可是怕走不上去,看不到疯师爷了!可是,就这么一个动作,自己都要反省,才是修行。

大菩萨的心地法门清净,本是没有烦恼的,可是为了表示与世间众生一样,故意做出来的,这就是“示法”,表示佛的法相法行。这个与众生一样的做 法,也就是菩萨道“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中的同事。可是大菩萨虽然外示一切烦恼相,而内心深处是没有烦恼的,永远是清净的。
*****

每一个佛的色身不同,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他们的色身都不同,但是成了佛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用四个字归纳就是相好庄严。对修行人来讲,就是考验,不要说成佛,就是到了小乘罗汉的果位,相貌都会转变的。罗汉的相貌也用四个字归纳,就是清奇古怪。清就是不俗气;奇是奇怪,不是说脸像马,眼睛像猴子那种奇怪,而是奇怪又可爱;古是古老;怪是怪相。所以有阿罗汉的成就也是脱胎换骨的,这都是实际工夫,不是空谈理论就可以的。

像我们学佛的人,修持多年下来,生理和心理没有一点改变,那个脸还是拉得很长,让人都不敢望他,更不敢亲近。这就是不对了,修持的人即使有一点点成就,也会无形地影响旁人,让人觉得他可爱可亲,自然会起亲切感,或是庄严感。这个就是功德,是工夫成就而累积起来的。儒家弟子形容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看他的样子很庄严,有点令人害怕,可是一和他接近,就觉得他很温暖慈祥。所以说有道的人,色身一定转变了的。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

一个人要从凡夫成佛,必须要有智慧的庄严,福德的庄严。有真正的福德,才能得真正的智慧。有时候,我们自己觉得很不聪明,读书没有记忆力,领悟力也不行;这是因为福德不够!大家都是妈妈生的,为什么我的脑筋不行?难道投胎的时候把仓库里发霉的脑筋带来了吗?其实功能都是一样,只因为自己福德不够,真正的福德,心理的健康,头脑的健康,是要自己修持来的。

真正得一个大福报,得到什么?大福报是你证到了空性,悟道而成佛,这才是大福报,大成就。但是要想悟道成佛的话,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一切福德,来培养这个智慧。智慧不是光靠读书,或靠两个腿子在那里咬紧牙根熬得出来的!那个持戒修定,咬紧牙关熬腿子,不过是修福德,修有为福德的一种而已。无为福德,处处都是,而你自己智慧不能到达,修不成。所以学佛果然是真智慧,这个培养智慧的福德,又是一切善行的功德所完成的。这一点千万要注意!不要听到佛法是智慧之学,然后嘛,好事不做一件,那就不是真的智慧;换句话说,如果有真的智慧,自然要做好事了,智慧与善法是不二而一的。

******

我们晓得做生意要有三种资本,一种是开设的资金,二是货卖出去货款未收回时,还要占一笔资金,第三笔是周转金。学佛只要两笔资本就够了,比做生意划得来。哪两笔资本呢?就是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资粮就是资本,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给朋友写匾额,写一个──福慧双修。慧就是智慧,所以福慧双修就是佛境界。有些人有福报,又有钱又有富贵功名,但却没有智慧;有些人智慧很高,穷得要死,世间福报不好,也没得办法。佛境界就是福德与智慧都圆满,这叫做福慧双修,智慧资粮圆满了,福德资粮圆满了,就成佛。所以大家念经的时候,念到皈依佛两足尊,就是这个两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金刚经》告诉你,真正的福德要怎样修呢?就是不住相布施。要点告诉我们,真修到无所住,就是福德成就。
*****

要怎么样才能成道呢?要依循行为上的善行成就,福德成就,自然可以成道。所以学佛只有两种要事,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譬如我们现在研究《金刚经》,以及所有的佛经,都是找智慧,就是储备智慧的资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找福德的资粮,智慧不够不能成道,虽有智慧,福报不够也不能成道。

但是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圆满的,假使圆满他就早死掉了,因为佛称的娑婆世界,是一个缺陷的世界;所以要保留一点缺陷才好。曾国藩到晚年,也很了解这个道理,他自己的书房叫做求缺斋,一切太满足了是很可怕的,希望求到一点缺陷。因此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有福报的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没有福报。书读得好的,多半是福报差一点;命运好一点的人,多半在知识上少一点,有了这一面就少掉那一面。要想什么都归了你,那只有成佛才行。可是成佛求的不是这个福报,而是无为之福,无为之福是很难的。

要想证到这个道果,就要超越人世间的福德,要有真正大福报的人,才能了解《金刚经》的经义,有智慧成就的人,才能成佛。真正的福德,是智慧的福德,大智慧就是大福德,这个智慧的福德不是钱可以买的。

《金刚经说什么》(东方出版社)

-----------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这八个字看起来容易,想想看可真难了。这里要注意了!《维摩诘经》讲学佛修菩萨道的重心,由这八个字点出来了。修行就是修功德修智慧,也就是修心。功德是一点一点累积而来的,所以说积功累德,要身口意随时都在行一切善。功德包括一切,要有功才有德。再说,即使做了功,若因而心生一丝骄慢,这个功也没有了。这积功累德太难了,更不见有人能一贯到底做下去。

我们学佛讲功德和福德成就,没有功德哪有福报?智慧更难修了,智慧不够,头脑就不清。要怎样修呢?靠定慧止观,不是靠打坐,愈打坐愈胡涂的人很多。止是止一切妄念杂想,止于至善,一念在净念上,然后要起观,参究一切的佛,这才是打坐静修的道理,不是在那里玩弄气感!要多研究《瑜伽师地论》的止观,智慧是要学来的、修来的。我们学佛就两条大路,一条修福德,行一切善,去一切恶;另一边修智慧。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才能成功。

*****

“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这里都是打雷的声音,有如雷震,但众生听不见。学佛想证道千万要抓住这两句话!没有修福德资粮就不要妄想成就,怎么样开始修福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没有功德成就的话处处是障碍,身心都会是魔障,内外环境都是障碍。无量功德成就是修福报,无量佛土皆严净是修智慧的成就。怎么会无量佛土皆严净呢?心净国土净,要念念清净。一呼一吸是一念,众生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个烦恼,所以念念清净才能够证到无量佛土皆严净。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

-----------

佛家讲要“福德资粮”,看你有没有这个福分,有没有这个善根。福德功德圆满的话,障碍就少,不然处处障碍。所以真正修道,佛家道家都一样,到了这一步工夫,你才看出来功德、善根、福报之重要。有善根、福报的话,是一路顺利成就。譬如释迦牟尼佛,六年雪山苦行,连五个基本弟子都离开了。他雪山下来,一个人孤零零地谁招呼他啊!七天菩提树下成道,是有福报而成就了,不需要人招呼,否则的话就是困难重重。

如何成就智慧?《金刚经》告诉我们,必定要福德够了,智慧才得以开发,也是自求多福,自我解脱的道理。学佛是靠自己,不是靠别人帮忙,也不是靠佛菩萨保佑。世界上最大的福报就是智慧,纵然当上皇帝,或是财福多足以买下整个地球,仍然买不到智慧;智慧不是权力金钱所能换取得来的。成佛是福德够了,智慧到了,不是工夫问题。

《我说参同契》《圆觉经略说》(东方出版社)
-----------

修定做工夫是要资本的,佛法叫资粮。学佛要具备两种资粮:智慧资粮、福德资粮。尤其学密宗,资粮特别重要。菩萨五十五位、十信十住十回向等,都属资粮。资本粮食不具备,你拿什么去修啊!

没有智慧,教理没有搞通,智慧资粮就不够。福德资粮就是福报,福报不够,等你刚刚要打坐,电话来了,家里什么人病了,你连打坐休息的福报都没有。刚刚想上轨道,空下时间来用功,东边冒火,西边冒烟,屡试屡验。不做工夫,什么事都没有;一做工夫,什么事都来,修行是要大福报的。

世间功名富贵是很难得的,可是另有个福报更难求,就是清福,非多生累劫好好修行是不能得来的。我一天能享有一秒钟的清福,心里就觉得无限的恭敬,也有无限的恐惧,因为这是诸佛菩萨的保佑。修定先要求得资粮,在座中就有几个人,学佛修道也很多年,讲理论都是第一等;讲工夫,有一点点;讲福德资粮嘛!一点都没有,没有时间打坐,自己想想看,是不是福德资粮不够?

弥勒菩萨说定的资粮——福德与智慧,学佛第一步先求圆满这个,这个不具备,你别想修道成功,连打坐都没资格。为什么说没有资格呢?第一个,想修清净于乱不乱,自己很清楚,可是福报不够,你不扰乱人,人家可来扰乱你修行。
*****

修证的三部曲是见、修、行。要见道须有般若大智慧。见道是大智慧,大福报。真正的大福德,也是大智慧,有大智慧的人是大福德。智慧没有开发是因为福德不够。大智慧福德如何来?是“行”来的。所以见、修、行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禅宗里头的行愿、见地、修证功夫,三者不可缺一。拿教理来讲:行愿是功德,功德不圆满,智慧不会成就。换句话说:智慧不成功,就是功德不圆满。

《如何修证佛法》(东方出版社)
------------

第一步是要累积修行资本,多做好事,六度万行戒定慧,积累福德资粮,如果福德不够,就不要谈了。另外是智慧资粮,要求得智慧,不是在那里等,更不是在那里打妄想,而是要修智慧才能得,所以福德与智慧两种资粮都要聚积。

第二步除障,身体不健康则靠医药或做工夫,把身体障碍除掉,外缘的障碍也要除。有了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没有障碍了,所谓法、财、侣、地都具备了,再开始修生起次第。比如念咒子,准提咒十万遍或五十万遍、一百万遍,如果根本都没有念满的话,这个最初步的集资都没有做到,怎么可能得到生起次第的成就!何况还想悟道成佛,那是开玩笑!要知道,佛法是多劫勤修,劳苦功高来的啊。

所以说到福德资粮,去恶为善最为重要。你们大家学佛,为什么智慧不开呢?因为福报不够。福报是做什么得来的?是要舍己为人,利他而来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起心动念随时注意身口意三业,不造恶业,这还是消极的,积极的就是利他之行。所以大家没有成就,不能开悟,就是因为功德不够。如果自己福德不修,光想求开悟,刚有一点善行,做一点点好事,人我是非就来了,福德怎么会成就呢?不可能!如果福德资粮够了,你所想的没有不成的,你的智慧也就成就了。

《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东方出版社)

修行界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修炼门派”,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道教知识#

修行从理论上分析是一种技术方法,它是指如何接近、沟通、突破太极图中的太极弦的各种技术方法。按照近代理论言之,就是各种间接或直接地把三维空间同多维空间联系起来的技术方法。俗话说:"阴阳相隔,天高地远。"几千年来人们千万百计地探索未知世界,寻求一条直观的快捷方式,然而时至科学昌明的今天,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未能造出一具能直接窥视三维以上空间的万花筒,供人们直观地探索另一时空的奥秘。

外求法迄至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对太极弦另一侧的探索,对三维以上空间的研究,迄至目前仍然只能依靠万物之灵的人,依靠祖先流传给我们的内求法。道家、佛家以及世界各国均有通灵者,通灵的方法可以说是形形色色,方法各异,各有千秋。仅就道家的方法而言,三千六百门,各门各派都有其独特之处,难以备述。但是归纳起来,就技术方法而论,不外乎几大类。万法千术虽然令人目不暇接,难以穷通,但是其总目标都是千方百计地接近和突破太极弦,以获得洞察阴阳的效应。研究者牢记此诀,就能自握智珠,在万法干门的迷海中头脑清醒,自由翱翔,不迷方向。

通灵法既是技术方法就有层次高低之分,由低至高大约分有五种,这就是祈祭法、诵经法、奇门遁甲法、符咒法、内炼法等五个大的法门。法分五类技有三乘,在这五大类之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祈祭法和诵经法,这两种初乘方法也是五法中最简单易学的方法,而且力量最小最弱,属于诸法之末流。在理论上讲只是接近太极弦,间接突破空间障碍来表达术者意愿的方法。这两类方法简单易学,但条件设备要求较多,纯为有为之法。

这两种方法属于科仪派的范畴,常见于民间、道家观宇、佛家寺庙之中。奇门遁甲法,是一种难学而确有效验的法门,古有研究奇门遁甲"十个九个疯"的评语,它是运用有为通达无为,从而突破太极弦的技术方法,法有三乘,进入中上乘境界者极少,有研究多年而才只具有入门水准者。

世间所传奇门之书籍颇多,都是前辈们将可记之内容记载流传,如无师父释疑破惑很难穷通,因为关键之处大都隐而不述之故。它也包含了符咒类的一些内容在其中,符咒是使研究者进入奇门遁甲真髓领域的重要技术方法。研究奇门遁甲术如果仅从有形入手,纯用"识修"万难成功。符咒法类,这一法虽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入门容易进步难。符咒术有八步成就法、九步成就法、十步成就法等等系列技术方法,如果全盘掌握某一成就法,人间有师父释疑解惑,空间有恩师呵护接引修真了道,也是至简之事矣。

真正的完整的一套符箓学其实也是一部修真学,只是当今之人罕见全盘掌握者,世间流传之符咒法门都只是此法的初乘之品,一纸之隔如隔千山,如无良好的德性、德心和福缘则很难登堂入室。吾的学生之中有一位在内炼有一定基础后,并且顺利通过了几次德性的考验,一日夜间,他睡觉前焚香默祝,求师梦中传法。

入睡后恍惚之中空间恩师降临传功授法,给他一道入门之符水吞服,并授以十步成就法全套法诀,授功完毕顿然惊醒,当时记得清清楚楚,对"十步成就法"一回忆,甚为兴奋。惜乎青年人懒性末除,未及时笔录全套法诀,又鼾然睡去,天明醒后再回忆只记得前半部分,具体方法步骤忘得一乾二净,后悔不已。从而失去了识神元神同步修的机缘,单只是元神修法,较之识神元神同步而炼又差一大层次,岂不可惜。

余还遇到外地一青年人,其空间恩师在其功态下授以太极八卦门符箓大法,他收功后虽然将符号均描记下来,但仍不知各式符号名称及用法,他自己由于不能出神去拜师就教于恩师座前,人间也无明师释疑解惑,只能静等下次机缘。其实其恩师隐居于某一云雾大山之中,有一圆形接送台,登上此台即可直趋洞府,惜乎此年青人未得神修内炼之诀,只能坐等。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可见掌握一门大法的全貌是颇为不易的。尤其对德、志、行的要求颇高,也要把握好机缘。世间传流之符咒法虽可通灵,但大都只是皮毛之学,是符咒学中的下乘,一般流传稍高层次一点的也只是外源性之术,必须假手于收伏的信息体来间接突破太极弦障碍,未脱此术下品的范畴。

内炼法,内炼法门是五术中的上品之法,通灵五法中的上乘之法。概括起来此法之中又分为神道门、丹道门、气道门三种,这三门之中在古代井无明显分界,只是由于因材施教,得诀多寡而参差不齐,后来逐步形成的差别,加上各自丰富充实内容而形成数个大的门类和种种派别。这三门之中,气道门并不能直接突破太极弦的障碍,它必须与其它技术方法相结合才能完成这一突破。但是,气道门的内炼法与其它技术结合后就可以大大提高其效验,能更顺利地突破空间层次障碍。例如气道与奇门遁甲法相合,或与符咒法相结合等等,较之单纯有为法中的科仪性修炼之法,其效应就不同同日而语。

丹道门重视内修,其中又分层次,有的门派偏重于有为性内炼,费时日久而成功不易。这一种门派大都是兼修其它方法来通灵,并不是直接突破太极弦。因为其内炼方法以修命为主,没有跳出自身这一小宇宙,所以不算上乘之法。神道门实际是丹道门的上乘法门,它的方法是性命双修、道德双修

它是一种提纲挚领性的上乘法门,它囊括了形修、精修、气修、丹修诸门之法,自炼元神而神,炼内丹与培炼元神相结合,由性入命而兼修,由有为入无为至无不为。在道家千门百法之中,此法最得自然之妙谛,是万法之冠。神修之法,由于性命双修,修持者屹立于太极弦之上,元神自由驰骋于三维空间和多维空间之间。

修命则能获取两界间的大量精华物质回补于身,以利金丹早成。修性则直超仙师座前聆听教诲获取真知。修德则积玄德于无形,以利超升。修法则能获取诸法之精髓,直入佳境。在通灵诸法之中,唯有此法是精华中的上品,就山人所知,诸多方法中无出其右者。此法乃道家法门中的天人大秘密。通灵的法门虽然众多,归纳起来这五类基本可以概括。

这种分类法只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而如此归纳,在实际情况中,各法又是互相渗透交融的,并不能断然割裂开进行实践,研究者要时时把握道家学说"最重整体性"的基本特性。例如神修法在有为阶段的过程中就包容了祈祭法、诵经法、符咒法等等方法中的一些内容和技术特性。理通法随,进行分类扼要阐述,山人认为还是有此必要的。掌握了各类通灵方法技术的理论,才能有的放矢地择法而修,不至于盲修瞎炼,故简敷此章,供诸君参详。

道门类别可以把道门中与炼神有关的方法分为三个类别,存神变化、存思丹法、丹道性功。(以上文中,我把玄门和道门混谈,读者留意。)炼神一法,在流俗中称作神修,近代略有公开。流行的神修可分为六个时期。以下是个人所见,仅供参考。

第一个时期,在气功大潮时就开始有流传,当时名气较大的是带玄字的某功,随后巫门的某些东西也流传出来了,被融在某些功法里。

第二个时期,某些丹功道功也部分公开了,其中名气较大的是本命元辰祭炼,某些法术也开始广传了,再后来港台某些信仰也进来了。

第三个时期,港台的符咒、拜神、大师都传了进来,巫门也渐渐的上了台面。气功师淡出了大仙出来了,气功热也慢慢转为宗教热了。

第四个时期,气功热的反弹,大量功法新创,良莠不齐。其中名气较大的是昆仑某功,吸纳巫门佛教内容后自成体系。密宗开始普传。

第五个时期,大量神修相关功法出现,不少是受昆仑某功影响后自编自创。丹功和法术开始乱传,瑜珈取代了气功。理论开始满天飞。

第六个时期,很多人自动的激发了精神层面。西方灵修开始流行,小孩多着迷于魔法和女巫。书店大量宗教书籍,修真小说开始热了。

第七个时期即将到来 https://t.cn/RLueDN9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团团来了#在中青报客户端热点频道,以及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首屏,一眼就能看到“温暖的BaoBao”可视化栏目,有青春向上向善好活法的地方,就有中青报温暖的Ba
  • 浅记录一下。第一颗荣耀水晶夜晚冲动消费358到手。在机甲天鹅之间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换了天鹅(其实是发现目前不怎么操作得来夏侯,虽然其他的也玩得一般)。升到了v7
  • 如果,今生不曾遇见,你只是你,我只是我,我们各自过着平淡琐碎的生活。你是穿越,时空路过梦中银河,夜空最耀眼,的那颗星,你是一秒光年距离在我眼前,握不紧的触手不可
  • 可今年的你就开始有点虚了,看你发情叫的厉害,就带你去绝育,很坚强的你不怕疼没有吐舌头,而且能拖着伤口到处跑来跑去,当时觉得你太厉害了过年期间,你却尿闭了,好在你
  • 沈容与咽下一口口水,这确实是他的信件,他原以为不会查到的,他以为他可以成功做到信上承诺给他爹的事情的,都完了……或许是被吓得,沈容与这时才肯全盘脱出,“二公子,
  • 特别是“hey, girl”的时候,我感觉他在爆笑,当然返场欢呼起哄声也当仁不让,结束之前在我面前和黄老师热情拥抱,王乐天你个大E人 DAY8大剧院别克中剧场的
  • 周五16点之前的我:咨询本周学满15小时,然后去雍和宫烧个香,然后去吃点什么呢[doge]周五16点之后的我:改文档[衰]改汇报材料[衰]准备汇报。现在的我:高
  • ~力挺森喜朗说出了“日本社会的真心话”~即使遭到猛烈抨击,甚至被迫辞去主席职务,但恐怕他本人只是觉得自己说了一些“可能对女性有些失礼”的话,并不理解引发如此严重
  • #幸福张家口# 古丝绸之路上曾有一个小国,它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它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国,却在800多年后神秘消失,留下的废墟遗址引无数考古专家竞相
  •   丰县记事(七) ‘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现在无从得知当年苏轼写下这句诗的情景,毕竟这在东坡居士的大作中不值一提。单从字面来看,老家话说,不就是
  • 艰辛的劳绩,无常的生死,每一个故事,都像陈年喜在矿山深处敲下的石头一般坚硬、炫黑。艰辛的劳绩,无常的生死,每一个故事,都像陈年喜在矿山深处敲下的石头一般坚硬,炫
  • #遇见铲屎官[超话]# 6个月狸花猫咪无偿领养北京领养编号:1182名字:团子联络方式: 18811680057年龄:大概6个月性别:男生疫苗绝育驱虫:已驱虫,
  • 轉@SHIBUYA_T_MUSIC 【本日入荷】#欅坂46 から超待望のニューシングル「#黒い羊」が到着#平手友梨奈 ちゃんがセンターをつとめる今作は、自分の意
  • (通州法院)#设计滴妹纸[超话]#有不少素人开始做个人 IP 时,会觉得做一些封面海报设计很难,觉得得起码得会电脑 Ps 等软件才可以,不知如何下手。法官提示本
  • 冰川国家公园的景点较为人熟悉的是奔向太阳之路(Going-to-the-SunRoad)沿线,它包括了麦当劳湖(McDonaldLake)地区、罗根山隘地区以及
  • 有记者提问:“五一”临近,有专家称,由于疫情原因,出行将会持续低迷,请问民航部门,航空出行的整体情况预计怎样?如果出现个别地区突发疫情的话引起航班调整,如何做好
  • 其中,平时考核仍由体育与健康课考核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测试组成;现场统一测试在原有项目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体现敏捷性和协调性的必测项目
  • 两个大一点的女儿在她和妻子孙莉的教育下情商超高,小女儿六岁的时候就会告诉老师,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要跟妈妈相遇。两个大一点的女儿在她和妻子孙莉的教育下情商
  • 若见亲眷,当愿众生,舍弃情识,入佛正觉。菩萨除正见主持也携带意识心染污,如果我们邪正不分,应众生无明迷惑做事情,也正是自己认识不清的染污,那就背觉合尘退步了,受
  • 更多时候,它还会来自带有缺陷的亲密关系,身处这种境遇中的人会觉得无法与身边的人进行情感或观念上的沟通,从而带来“同床异梦”的不适体验。《孤独传》的作者费伊·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