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书法课加训开始,我衣服感觉就没干净过……每次结束都跟泥瓦匠下班一样[笑cry][笑cry]

明日三刷教资[衰]准备突破260…

经过模拟测试,突然领悟到……比赛那十分钟无非就是把平时准备好的课,拿到现场备好讲出来,现场备课还是比较困难的。不打无准备之仗,最后14天把两本纲要的每节课都做好教学设计……不知道今年无锡校招还收不收应届本科[二哈]

二三事
今日份收获
只有自己有足够底蕴才能去更好的引导学生,好的老师是能让学生相信你敢于表达的。课堂上语言要丰富,但也要精炼,课堂之前要做好最坏的预设,但是课堂之上要认真将能把握的细节都引导到。不打无准备之战,备教材,备学生。
珍惜每一个锻炼机会。前路很长,也很累,但跑起来也会有风。

2022年,应该继续“疫情清零”还是开始学会“与狼共舞”?让数据和现实说话。

应凤凰新闻的邀请,我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

自2020 年3月11日WHO 宣布COVID-19 全球大流行(Pandemic )以来,人们一直希望这个Pandemic 能在一年内结束。然而,事与愿违,2021年的今天,超过2亿人被感染,近五百万病逝;2021年的疫情,已经远超过2020年。无奈,人们只有把目光投向2022年,以及以后的岁月。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多种有效疫苗的在殴美,亚洲的研发和扩大接种,从战略上扭转了这一战局。然而,围绕着严格社交隔离的“疫情清零”和社会开放的“与狼共舞”战术,学术界,尤其是民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站在学术和数据的基础上,我们首先不要过急地将这些战术简单地归结为“成功”与“失败”,或者“好”与“坏”。因为我们首先要界定的是,什么是我们各个国家和地区分别能够达到的最好结果。这一方面,除了有效的疫苗,药物和社交隔离以外,必须结合各个地区的医疗条件,经济水平,文化和政治气候。

理论上,彻底消灭新冠,让它再也不能侵害人类,这是最理想的结局。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很大差距。在成百上千种感染人类的病毒中,我们只成功地消灭了天花病毒。目前,只有国际上少有的几个特许实验室保存了天花病毒,以备不时之需。人类“消灭”了天花病毒是基于这一病毒的三大特征:1. 强大的终身免疫能力;2. 病毒没有中间宿主;3. 病毒感染症状明显而且特异,容易辨别。而新冠病毒,并不具备以上的任何一点。而我们熟知的麻疹病毒,乙肝病毒,HIV 病毒,流感病毒等,都没有被完全消灭,我们一直处于“与狼共舞“的博弈之中。

以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与COVID-19非常相似的流感病毒为例。自1918年全球大流行,在两年之内,造成1/3世界人口的感染,五千万到一亿人病逝,至今已经103年了。1945年,灭活流感疫苗在美国发明并开始广泛接种,人类开始在疫苗接种的情况下,“与狼共舞”了76年。但它已经不再是Pandemic 而是endemic (地区性流行病),已经不再会严重影响全人类的基本生活和工作。

现在的问题是,2022 年,或者2022年之后,COVID-19 会不会从全球流行病pandemic 变成地区性流行病endemic? 通俗一点说,就是COVID-19 会不会变成大号流感?如果会,什么时候?什么条件?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过去十年中的“大号流感”。美国CDC是统计数据做得较好的大国。它的相关数据对世界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参考。2017-2018, 美国发生了近十年最严重的流感,一年内6万1千人病逝。以流感季节为六个月计算,平均每日病死人数为334人。值得提醒的是,无论病人是其他疾病的终末期(比如癌症,心肺脑疾病),只要死亡前感染了病毒,那怕只是加快了其他疾病的恶化,都统计为流感死亡病例,这是美国CDC的惯例。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平均毎日COVID-19 病死人数在335名左右或者以下,COVID-19 在美国就变成流感类级别的传染病。而对于流感,西方国家都毎年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而对于医务人员,许多医院毎年都强制接种。在我服务的MD Anderson 癌症中心,没有按期接种的一线医务人员会被暂停行医。美国民众毎年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在50%左右。同时,勤洗手,生病在家隔离,高危人群戴口罩等,也是流感月份建议做的。

目前,美国7天的平均病死人数在1千8百以左右,COVID-19疫情依然严峻,但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目前,美国总人口的疫苗接种率大约在65%左右。绝大多数重症和死亡患者,都是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或者高年龄患者。

以中国的人口计数,假设按照美国流感的病死人数来推论,中国流感病死人数在过去十年最严重的一年可能会病死27万(6.1X4.5), 流行期平均毎天病死1500人。这就是中国流感病死人数的上限阈值。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加坡以及部分欧美国家和地区在疫苗接种率超过70%后放开严格管制后,疫情反复,感染和死亡上升,但是当地民众仍然能够接受,只要能控制在大号流感的级别上。当然,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适时调整。

可以想像,大部份国人依然无法接受一天1千五百的COVID-19病死人数。诚然,任何生命都是无价的。但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中国每年有1千多万人病逝,平均毎天有3万人因各种原因病逝。这假设的1千五百名因流感病毒病逝的患者中,及使是不感染病毒,一些人也可能不久会因其它疾病而病逝,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老弱病残的人群。而社会的正常运转,可以明显降低因其它病因(比如癌症,心脑肺疾病等)。

既然COVID-19很大可能会长久地与人共存,我们首先要问的问题是,它会不会产生新的变异而导致致病性越来越严重。目前, Delta 变异的最严峻的挑战是传染性增加,被感染的基数增加了,所以死亡人数增加,并非病毒的致病的严重程度增加了。这也符合病毒生存的需求。它只想扩大自己,并不想杀死它赖以生存的宿主。事实上,感染人类的所有病毒,还没有一个病毒在人类不断传播的过程中,致死率越来越高,包括原来让人闻风丧胆的爱滋HIV病毒。

而一个社会什么时候可以放弃严格的社交隔离和开放边境,则由以下因素决定:1. 疫苗的有效率和接种率;2. 治疗的药物和医疗可及性;3. 社会心理,经济发展和政治影响的承受能力。

全球新冠肺炎的粗病死率为2%左右,相对比SARS的病死率为9.6%;而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为0.1-0.3%左右。不同国家,新冠肺炎的病死率也不一样。但随着疫情进展和疫苗接种,病死率均逐渐降低。目前,COVID-19 感染后病死的主要因素是老龄,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和未接种疫苗。而完全疫苗接种者COVID-19病死率则降低为0.2%左右(美国洛杉矶初步形成结果),这已经在流感病死率的级别。

疫苗在今年早期的接种,有效地减缓了疫情。然而,因Delta 变异病毒的流行,许多地区出现了疫惜的恶化。近期,许多国家开始了疫苗加强针的接种。但是,许多民众仍有不少问题。

1. 既然疫苗有效,为何这么多的突破性感染?

Delta 病毒的主要挑战是它增殖率很快,并非是真正的“免疫无效”。 当一个人接种了疫苗后,人体会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和T杀伤性细胞。同时,机体还会产生抗病毒的记忆细胞。在注射疫苗的六个月内,人体有强大的抗病毒抗体,因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感染。但是当超过一定时间之后,抗体的浓度就逐渐下降。这个时候如果被感染,人体需要三到五天,刺激免疫记忆细胞以产生相应的抗体和激活T 杀伤细胞。然而,Delta病毒在三天以内已经能快速增殖,并传播给其他人。等免疫记忆细胞激活产生抗体之后,才能有效地阻止病毒的进一步增殖。这就是为什么,疫苗接种半年之后,能够有效地预防重症和死亡,但是减少传染的能力却下降了。这就产生了所谓突破性感染。

2. 既然mRNA疫苗已经制成专门针对变异株,为何疫苗加强针不用新的变异株疫苗?

对于变异病毒,机体的免疫反应依然能够识别,并发动攻击,因此,目前并不需要变异特异的疫苗进行加强针。只要打同样的第三针疫苗,就能产生类似的抗病毒效应。

3. 为什么美国CDC只建议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接种加强针,而不支持所有人接种加强针?

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的免疫功能,尤其是免疫记忆功能衰退,因此,他们必须在六个月之后接种加强针。而对于年轻的健康人群,他们依然拥有优秀的免疫记忆,能抗拒病毒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不会造成重症,或者导致病死。因此,他们接种加强针的指征就没有那么强了。

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高危,以及他们可能面对的免疫缺陷患者,目前在美国也建议接种加強针。

可以看出,“有效”疫苗的功能和定义有三层:1. 减少感染;2. 减少重症;3. 减少死亡。而目前为止,COVID-19 疫苗都俱备以上三种功能,只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防止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世界上没有一种疫苗或者药物是百分百有效,百分百无付作用。如果别人这么说,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真的不懂;另外一个就是要推销。

令人欣慰的是,2021年10月1日,默沙东与Ridgeback宣布Molnupiravir治疗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患者的三期临床中期数据,Molnupiravir治疗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7.3%(28/385),对照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14.1%(53/377),Molnupiravir降低住院或死亡率50%,p值为0.0012。死亡率方面,治疗组没有死亡,对照组有8例死亡。

在有效疫苗和有效药物的支持下,新冠变成一个流感级的病毒指日可待。病毒会变异,人类前进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老弱病残进行疫苗打强针的接种,以及今年11月即将开启的对五岁以上儿童的接种,达到总人口70%以上接种率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地方必将在2022年中上旬全面开放,世界格局由此改变。

COVID-19还会继续存在,但是我们已经不再惧怕。生活从来不完美,人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与狼共舞。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战术,并适时调整,是传染病专业人士和政府决策者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美国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博士,资深执业医师张玉蛟教授

https://t.cn/A6MX0yi4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原来放弃一个人,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心理建设,也完全没有旷日持久的准备很有可能只是在一间,突然就觉得人生一路都是风景,何必只为一个人翻山越岭让人感到痛苦的,从来不
  • #刘雨昕[超话]##刘雨昕正能量偶像# 【从身边的“金融圈”来分析“娱乐圈”关于近期频繁出现一些yxh试图拉踩事件有感——专注自家不给眼神的重要性!】伞圈年龄构
  • 昨晚刷到哈尔滨美食今晚不小心刷到快乐星球听到了再见了妈妈,今晚我就要远航,别为我担心,我有快乐和智慧的桨哈哈,我就想我今儿个晚上也想去远航[哈哈]就为这,刚定好
  • 永恒、无限的天理,不必在宇宙星辰中找,而应当在人心中找,它就是人心中的良知。哪怕洪水滔天,我心安然,哪里都是桃花源;哪怕暗夜无边,我心光明,哪里都是水云间。
  • “你知道我今天回来的这一趟其实大可不必的,但好像这六年来,我们都没有好好的说过再见”使用这个微博的初衷是为了告别他,批量删掉关于他的一切取关与他相关的好友,却还
  • 日本通过发动甲午战争,参加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发动以争夺我国东北为目标的日俄战争,先后从中国攫取了台湾、澎湖和旅顺、大连等,并勒索了巨额战争赔款,从而增强了其经济
  • [LOVE]真正爱一个偶像,不仅仅是追行程追动态,而是我有我的事情我把它做的很好,他也把他的事情做得很好,就这样,我知道他在哪里,我爱着他,即使他不知道我,我也
  • 19只概念股9月以来逆势上涨 梳理发现,A股市场90只苹果概念股最新市值合计近2.6万亿,细分行业龙头均在列,包括市值超千亿的立讯精密、工业富联、京东方A等。
  • 两侧四面的酒柜很多不知名的酒都会想让我有冒险家的精神想去探索。95%的人看到障碍,而4%和1%的少数人看到目标。
  • 可是,婚姻,谁都说不准好坏,如果有一天,我的人生让你失望了,希望你离开我的时候,不必内疚,我已经签名了,这辈子我先爱你,愿赌服输。你难过的时候不妨先把你的心事告
  • #每日一善[超话]#[打call]#阳光信用# 人生于世,立足于天地之间,做人,要心胸豁达,能屈能伸,即经得起风吹雨打,也扛得住困苦挫折,要有容人之雅量,要有谦
  • 所以不需工作的我很喜欢素颜,因为最自然的美才凸显出自己的本质,就好似天然的香水一样,没任何花巧,散发着天然的香味本质,感觉才会历久常新。关于友谊:女生之间的友谊
  • 刘/彤从赛时到赛后一直都很爱她啊 赛时说她是最好看的女生睡着了也好看 柜子上贴了她的名牌()带她滑板 胶片集她占了好多篇幅而且好会拍 赛后手滑给她打榜 还有那个
  • 【7月24日收评:今日大阴线与7月16日大阴线已组合成空方炮 短线不容乐观 下周初关注3181点前低及7月6日上跳空缺口的支撑 关键看大金融的动作】两市单边暴跌
  • 求你指教我们遵行祢的旨意,因祢是我们的神。耶和华我们的救赎主啊,我们的上帝我们的神,祢是我们慈爱的主!
  • 让那些观天象的,看星宿的,在月朔说预言的,都站起来,救你脱离所要临到你的事。你所劳神的事都要这样与你无益;从幼年与你贸易的也都各奔各乡,无人救你。
  • 所以你真是我们可以全然相信和依靠的,盼望我们都能来你这里得着永恒的生命和福气。这是我们的信心也是我们的盼望和喜乐的原因。
  • 「超英雄祭 KAMEN RIDER × SUPER SENTAI LIVE & SHOW 2021年」 2/9(火)、2/10(水)に日本武道館にて開催
  • 再见了,我的迷彩,我的连[微风](文/覃玲敏 制图/覃玲敏)#每日一善#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
  • 这一切也同样都是时间带给我们的,也是20岁的我们不曾拥有的。但日渐的衰老是不可逆的自然规律,我们只能去接受它,并且努力的延缓它,但时间不只是给我们留下了岁月的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