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原文 顿渐品 第八卷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勿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坐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

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jìn)。

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lì)。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qiān),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huì)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máo)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宏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

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六祖坛经原文 顿渐品 第八卷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勿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坐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

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jìn)。

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lì)。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qiān),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huì)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máo)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宏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

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长阿含经新译》大本经(十六)

  「尸弃佛」时代,人类的寿命有「七万岁」之长。「毘舍婆佛」时代,人们之寿命有「六万岁」。「拘楼孙佛」时代,人寿是「四万岁」。「拘那含佛」时代,人的岁寿是「三万岁」。「迦叶佛」时代,人的寿数是「二万岁」。以上自过去七佛中第二位佛起至第六位佛,五位佛陀降生在世时代,人类的岁寿都是以万的单位计,可见得当时的人们之寿命是如何的长。这种长生不老的论说,已如上述是超乎人类的常识之外。

  惟经文很明显的记载为人类的寿数,这愈使人堕入五里雾内,真是丈二金刚摸不看头盖!如果是佛陀成道后的寿命,那就没有话说。如以人类肉体的组成来论,实在有点牵强,莫怪有人会起疑问,而一再的须要加以研讨!

  假如说佛经巧妙的安排数字,那也有点讲不通,因为里面是七、六、四、三、二,而缺少了五。大凡佛经所用的字数,如六、五、四等均为圆满的表示,七即超越(六道)的字数,三是三类人物的字数,二为其次之提示或大乘所谓二乘的字数。不过这时还没有大乘的佛教之独立,故可当做相对的数字看。《大本经》说古时的人寿为何不把八、七、六、五、四、三、二等数排下去,而独漏五的字数?所以说里面所指的人寿数字不一定都是在表示什么,很可能是有其事。

  如吾人还未接触佛经,深研佛理时,世上虽然存有很多吾人不注意到的道理,但却不会知道。吾人由于佛经而得知或证实的世间的真象实在太多太多!世上有些长命的动物,如龟蛇或水族有的都以千以上的数字计,这些动物同为生存在世上,悬殊得难以思议。故肉体如受不同的环境,极可能有长短不同之差距,古佛既离吾人的时代久远,就会产生吾人的猜疑,那是自然的道理!

  「我今出世,人寿百岁」。释尊说他降世时的人类之寿命,只不过是百岁而已。虽然也有超过百岁之人,但是微乎其微,所以说「少出」也就是很少有人超过百岁的大关。都是「多减」才是实情,也就是比百岁减少的人为多。

  释尊所谓的「少出多减」这句话,即无论何人大概都会相信,因为是大家的肉眼可以窥见之事。佛经里曾经说到末法一万年,如果这个世界再经过万年的话,情形一定有很大的变动。届时如果人类的寿数超乎现代人的话,是时如谈说吾人的寿数只不过是数十年,那就不一定有人会相信,所谓「鬼才相信」!以百寿的人谈论万寿是莫明其妙,反之而以万寿的人看百寿,当然也会有莫大的疑问。故寿数的问题也和真理一样,唯有直接承当的人,才会觉得有理,不然的话,即任尔怎样的解释,有时不一定听得进去。不通像佛陀那样的人所讲的话,定会有相信之人,因为佛陀确实有他证验过的实事。尽管听闻的人不一定都是证验过。然而既有人证验,自会有据而致深信不疑。可惜吾人是凡夫,并没有甚么大的力量说服他人,唯有将佛陀说过的道理和盘托出,任人挑选耳!

  佛时颂曰:

  毘婆尸时人,寿八万四千。尸弃佛时人。寿命七万岁。

  毘舍婆时人,寿命六万岁。拘楼孙时人,寿命四万岁。

  拘那含时人,寿命三万岁。迦叶佛时人,寿命二万岁。

  如我今时人,寿命不过百。

  佛陀这时又以偈颂说:毘婆尸佛降世时的人们,他们的寿命为八万四千岁。尸弃佛降世时的人类的寿命为七万岁。毘舍婆佛降世时的人类的寿数为六万岁。拘楼孙佛降世时的人们,其寿命为四万岁。拘那含牟尼佛降世时的人类的寿命为三万岁。迦叶佛降世时的人们,其寿命为二万岁。像我现在降世时的人类的寿数,大多不超过百岁。

  偈颂和散文的文与义都一样,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异,只在八万岁里加个四千耳。也许八万岁是略数,八万四千岁才是正确的数字,看下文就会了解八万四千才是整数之所以。

  所谓八万四千本为显示物数之多而来。虽然还有无量、无数,或者是劫波,或者是恒河沙,或者是尘点劫等不胜枚举之数字或譬喻,可以当做是非常多的数字,但那些都是用于算不尽的数目,也就是想正确的统计其数目确实很困难。如用八万四千即干脆利落,也是有正确的数目可指,不会令人有着混淆不清之感。

  在佛教里说烦恼之多时,就以八万西千之尘劳来形容;说教门之多也以八万四千法门充之;说须弥山之高时,就说八万四千由旬;说非想天与劫初之人的寿命时也说八万四千岁。也许毘婆尸佛降生在世时,正值劫初,故说其时人类的寿数是八万四千岁。依佛经记载,即每部经典如关于劫初时,都一致的说劫初之人的寿命为八万四千!

  八万四千之数以「八万细行」来说明比较容易了解。行、住、坐、卧之四威仪各有二百五十戒,计为一千。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聚净戒各有一千,计为三千。配合杀、盗、淫(身三)、恶口、妄言、绮语、两舌(口四)之身口七支,计为二万一千。又配于贪、瞋、痴以及贪瞋痴「三毒之等分」等四烦恼合计而为八万四千,也就是八万四千律仪(戒、细分)。

  其它如在佛陀三百五十功德门里,各乘布施筝六度就成为二千一百度门;再乘四大、六衰(六尘)等十能治而成为二万一千;再乘对治各心的四病(多贪、多瞋、多痴、三毒之等分)之用,就成为八万四千的诸度门。其它还有几种算法,其举出的名目虽有不同,但都是说明八万四千之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本如大师勤于讲说的同时,还非常注重修忏,尝集百僧修法华忏,长达一年,瑞验屡见,北宋庆历二年(1042)七月,驸马李遵勗(xù)奏请朝廷,宋仁宗感念其德,赐“神照
  • #上海大学##青志协##Yovo进化论# 『梗王模拟器』当你看着群聊“滴滴滴”得火热,你却难以理解他们的“暗语”时;当你看到微博热搜上的“爆爆爆”你却满头的“黑
  • 2014年,该校理科660分以上36人,文科600分以上16人;一本上线1272人,较上年净增125人,上线率33%;二本上线2641人,净增208人,上线率6
  • 该方法指一个工程项目总报价确定后,通 过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报价,以期既不提高总报价、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获取较高的利润。采用不平衡报价须建立在对工程量仔细核
  • 历时4个多月,共收到作品1830张 “城市有我更美好”摄影大赛获奖名单出炉 温都讯 近日,经过几位专家评委紧张、细致、专业的评选,由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温州日
  • 【韦森:#短期内房地产税不会推出# 】#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表示,新冠疫情还在蔓延,世界经济今年将会大幅度下滑,未来几年不确定。据张
  • #新车速递#【提前告知用户 岚图FREE将于3月31日调价】岚图汽车表示,受近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因素影响,岚图将于3月31日公布价格调整方案,在此之前下定的用
  • NO look pass、牛尾巴、吊射希曼、让伯纳乌起立鼓掌...小罗的绿茵生涯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回忆↓今日3月21日是巴西传奇球星罗纳尔迪尼奥的42岁生日罗纳尔
  • 22日18时,我所在另一个小区的业主群中,有志愿者呼吁:“核酸采集人员到现在已经很冷了,手都冻僵了。22日,一位九台区的朋友告诉我,九台区的很多老师都已身处抗疫
  • 重庆酸辣粉:这个不用多介绍大家应该都知道,酸辣开胃,就是一般现在的速食酸辣粉都在5元左右,低的能做到三元左右一桶,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配料了,大家可以自己加点料进去
  • 要提醒你的是,你在感情上可能不够罗曼蒂克,容易被另一半嫌弃无趣,在经营私人感情上,宜多付出温情,将可拥有更圆满的人际生活。有断掌的你,多具贯彻始终的毅力,加上喜
  •   三个月后,林范又去见吕永,把自己送礼碰壁的事讲了出来,最后说道:“我都说了是家乡人,还带了礼,他怎么就不见呢?”   吕永一听,又笑了,说道:“实话告
  • 如今李亚鹏展开了自己的新生活,李嫣又长期生活在国外,只有15岁年纪的她几乎要自力更生。李亚鹏和王菲在13年宣布离婚,当时李嫣被判和李亚鹏一起生活,虽然变成单亲家
  • 因为太闲 闲到最讨厌的洗碗都变成乐趣 每天都在假装出门 奇迹暖暖 照镜子发呆的时候 想到之前我某次发照片之后 收到的一个匿名 没回 但都有截下来收藏 发发一起笑
  • 本次无偿献血活动的人员中有初次上阵的“新兵”也有连续多年坚持献血的“老将” 鲜红的血液在拳头一握一松间随着针管流出,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温暖从容的微笑。当时,我被
  • 财库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有漏财,或是财库过小,你又身弱担不动财,你就无法容纳更多的财,进多少花多少,进的越多,流走的也越多,最终什么也没剩下。 财库也是同样的
  • #影视慢慢谈#一天,滕华涛打给海清:“你别指望天天买彩票在北京买房了,不现实,你来我这吧,我先送你一个客厅。一年三百六十天,全年无休,还没有工资,全职主妇,冯晓
  • 一个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一朵小花,也能展现风景,一棵小草,也能装扮大地,不要总去羡慕别人的风采,谁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你输在了起跑线上,不要泄气,只要你不半
  • [星星]➎ 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熬夜后被打乱的生物钟,会让你身体里最大的免疫系统——肠道,也遭受影响,不少人熬夜后便便就不正常了。 [星星]➎ 多吃
  • ↓↓↓ [作揖]※ 凌云赛区:战区一:群龙之首、挑灯看剑、一蓑烟雨战区二:玲珑相思、九州风雷、天下无双、黄鹤振羽战区三:江山如画、刀剑如梦、沧海月明战区四:紫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