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聚焦合肥:营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
 
秋日的夜晚,安徽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质子治疗设备治疗室内,灯火通明。设备调试、逐一验证,收集参数、实时记录,中心首席医学物理专家卢晓明和他的团队正在紧张忙碌着。自2019年回国以来,尽管已是满头银发,卢晓明的科研热情依然高涨。

近年来,合肥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搭建平台、提供政策、优化服务,吸引汇聚了许多高层次人才。

搭建平台,人才引得来

山东长大、江苏求学、海外深造,63岁那年,卢晓明选择回国。“国内质子放射治疗事业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卢晓明说,看到患者远渡重洋求医,自己想要利用毕生所学为祖国的质子放射治疗事业出一份力的决心就愈发强烈。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转化平台之一,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建设之初,面临人才紧缺的难题,各方面工作都急需经验丰富的质子专家。今年5月,卢晓明组织申报的“合肥质子放射治疗临床研究中心”成功列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入库项目。“有平台才有舞台。”在卢晓明看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个平台,将会吸引更多人才聚集。

科研平台既是科技创新的强力引擎,也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强大磁场。2017年,一场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合肥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墨子论坛”汇集了上百位海内外青年人才,谈鹏就是其中之一。“进企业、逛公园,加上学术交流,短短几天时间,我感受到合肥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一年后,90后谈鹏选择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为工程科学学院特任研究员。

作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墨子论坛”已举办5届。通过平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引进人才475人,其中,54人入选国家创新人才计划、63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如今,合肥市正紧锣密鼓搭建各类科研平台。“为科研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支持他们深度参与国家计划项目、开展科研攻关,能够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也有助于迸发更多创新活力。”合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葛建荣说。

创新政策,人才留得住

前一阵子,得知自己被认定为B类高层次人才时,中专学历的李光凤不禁喜出望外。创新检验方法、改进质检标准、获得专利授权……作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中化室主任,李光凤在质检一线工作了近30年。“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过去常听人说。这些年,我获得了安徽省技能大奖、安徽省技术能手等荣誉,虽然学历低,可也想申请试试看。”李光凤坦言。

身怀技能,却学历不高,人才认定该咋办?今年1月,合肥市出台《高层次人才分类偏才专才认定实施细则》,规定对产业发展急需、社会贡献较大,但未纳入现行人才目录、在认定系统中无法选择的人才,其认定申请可以提交联席会议。

何谓“联席会议”?原来,合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成立了特殊人才分类认定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为承担认定条件审核职能的市直主管部门,同时合肥市人力资源测评中心组建了“合肥市特殊人才分类认定评审专家库”。联席会议参加人员即为成员单位的相关领导和从专家库中随机选定的相关行业、领域专家。

9月4日,第六次联席会议上,李光凤凭借“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高技能水平,被认定为B类高层次人才。会上,像她一样通过认定的偏才专才共有108位。

根据政策,拿到B类高层次人才认定的李光凤可以享受重点产业企业人才岗位补贴。“人才认定是一种荣誉,还能获得政策支持,我更愿意在这长期干下去了!”李光凤笑着说。

优化人才认定,创新人才政策。2020年以来,合肥市印发多份政策文件,从人才稳岗安居、企业引才奖补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举措。其中,针对高校和公立医院建设中编制岗位瓶颈问题,合肥市还建立了动态调整、周转使用、人编捆绑、人走编收的“编制周转池”制度。

“工作近10年,一直没有编,心里总有些不安。”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章洪院说,去年医院编制公告一发,自己又符合条件,于是赶紧报了名。先笔试,后测评,再体检,不到2个月,章洪院就入了编。拿到编制的章洪院直言自己更安心、更有归属感了。

2016年以来,通过“编制周转池”,合肥市高职院校、公立医院等重点领域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仅合肥学院就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161名、特需人才31名,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优化服务,人才更舒心

这阵子,卢晓明更忙了。“治疗室里活儿不少,人才公寓又在装修,好在有人才服务专员帮忙。说起来,还是他们提醒我可以享受人才公寓政策的。”卢晓明笑着说。

他提到的人才服务专员,是合肥市近年组建的人才服务队伍,分为市、县、用人单位三级,合力打造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

“一方面,人才在创新创业中有政策、项目、融资等需求,可以通过人才服务专员直接联系相关部门获得支持;另一方面,有些高层次人才面临配偶就业难题,我们人才服务专员也会帮忙推荐意向单位,牵线搭桥,解决后顾之忧。” 合肥市委组织部人才服务处处长周燕介绍,目前,全市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已有300多人。

让数据多跑腿、人才少跑路,是合肥市优化人才服务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2020年,合肥市重点产业企业人才安居平台上线,重点产业企业和各类人才仅需10分钟在线填写资料,即可完成免费租房、租房补贴、购房补贴等申请。

根据人才申报各类政策服务时反映的材料多、程序长等问题,合肥还建立了“一网通”人才服务体系,租购房补贴、人才团队申报、科研项目补助等50多个人才关心关注的事项,实现一网通知、一网查询、一网办理的无纸化、不见面办公。

点开网址,填写简历,在线申请……李光凤说起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报过程,直夸“很方便”:“我只需上传电子版,至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原件,公司会统一送去认证。自己不用跑,省了不少心。”

在谈鹏看来,这几年来,从科研经费到实验用房,从团队建设到生活补助,合肥市有关部门和学校提供了周到的服务。

“一入职,学校就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资助。我们要想申报国家人才引进计划等相关人才项目,学校还会组织校内预答辩,请有关领域专家和领导评审把关。”谈鹏说,这么多优质的服务,让他做起科学研究来非常舒心、安心。(人民日报)https://t.cn/A6MenDDp

(深度关注·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③)

【安徽省合肥市为高层次人才搭平台、供政策、优服务——营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

秋日的夜晚,安徽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质子治疗设备治疗室内,灯火通明。设备调试、逐一验证,收集参数、实时记录,中心首席医学物理专家卢晓明和他的团队正在紧张忙碌着。自2019年回国以来,尽管已是满头银发,卢晓明的科研热情依然高涨。

近年来,合肥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搭建平台、提供政策、优化服务,吸引汇聚了许多高层次人才。

搭建平台,人才引得来

山东长大、江苏求学、海外深造,63岁那年,卢晓明选择回国。“国内质子放射治疗事业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卢晓明说,看到患者远渡重洋求医,自己想要利用毕生所学为祖国的质子放射治疗事业出一份力的决心就愈发强烈。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转化平台之一,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建设之初,面临人才紧缺的难题,各方面工作都急需经验丰富的质子专家。今年5月,卢晓明组织申报的“合肥质子放射治疗临床研究中心”成功列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入库项目。“有平台才有舞台。”在卢晓明看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个平台,将会吸引更多人才聚集。

科研平台既是科技创新的强力引擎,也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强大磁场。2017年,一场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合肥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墨子论坛”汇集了上百位海内外青年人才,谈鹏就是其中之一。“进企业、逛公园,加上学术交流,短短几天时间,我感受到合肥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一年后,90后谈鹏选择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为工程科学学院特任研究员。

作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墨子论坛”已举办5届。通过平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引进人才475人,其中,54人入选国家创新人才计划、63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如今,合肥市正紧锣密鼓搭建各类科研平台。“为科研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支持他们深度参与国家计划项目、开展科研攻关,能够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也有助于迸发更多创新活力。”合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葛建荣说。

创新政策,人才留得住

前一阵子,得知自己被认定为B类高层次人才时,中专学历的李光凤不禁喜出望外。创新检验方法、改进质检标准、获得专利授权……作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中化室主任,李光凤在质检一线工作了近30年。“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过去常听人说。这些年,我获得了安徽省技能大奖、安徽省技术能手等荣誉,虽然学历低,可也想申请试试看。”李光凤坦言。

身怀技能,却学历不高,人才认定该咋办?今年1月,合肥市出台《高层次人才分类偏才专才认定实施细则》,规定对产业发展急需、社会贡献较大,但未纳入现行人才目录、在认定系统中无法选择的人才,其认定申请可以提交联席会议。

何谓“联席会议”?原来,合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成立了特殊人才分类认定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为承担认定条件审核职能的市直主管部门,同时合肥市人力资源测评中心组建了“合肥市特殊人才分类认定评审专家库”。联席会议参加人员即为成员单位的相关领导和从专家库中随机选定的相关行业、领域专家。

9月4日,第六次联席会议上,李光凤凭借“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高技能水平,被认定为B类高层次人才。会上,像她一样通过认定的偏才专才共有108位。

根据政策,拿到B类高层次人才认定的李光凤可以享受重点产业企业人才岗位补贴。“人才认定是一种荣誉,还能获得政策支持,我更愿意在这长期干下去了!”李光凤笑着说。

优化人才认定,创新人才政策。2020年以来,合肥市印发多份政策文件,从人才稳岗安居、企业引才奖补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举措。其中,针对高校和公立医院建设中编制岗位瓶颈问题,合肥市还建立了动态调整、周转使用、人编捆绑、人走编收的“编制周转池”制度。

“工作近10年,一直没有编,心里总有些不安。”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章洪院说,去年医院编制公告一发,自己又符合条件,于是赶紧报了名。先笔试,后测评,再体检,不到2个月,章洪院就入了编。拿到编制的章洪院直言自己更安心、更有归属感了。

2016年以来,通过“编制周转池”,合肥市高职院校、公立医院等重点领域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仅合肥学院就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161名、特需人才31名,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优化服务,人才更舒心

这阵子,卢晓明更忙了。“治疗室里活儿不少,人才公寓又在装修,好在有人才服务专员帮忙。说起来,还是他们提醒我可以享受人才公寓政策的。”卢晓明笑着说。

他提到的人才服务专员,是合肥市近年组建的人才服务队伍,分为市、县、用人单位三级,合力打造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

“一方面,人才在创新创业中有政策、项目、融资等需求,可以通过人才服务专员直接联系相关部门获得支持;另一方面,有些高层次人才面临配偶就业难题,我们人才服务专员也会帮忙推荐意向单位,牵线搭桥,解决后顾之忧。” 合肥市委组织部人才服务处处长周燕介绍,目前,全市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已有300多人。

让数据多跑腿、人才少跑路,是合肥市优化人才服务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2020年,合肥市重点产业企业人才安居平台上线,重点产业企业和各类人才仅需10分钟在线填写资料,即可完成免费租房、租房补贴、购房补贴等申请。

根据人才申报各类政策服务时反映的材料多、程序长等问题,合肥还建立了“一网通”人才服务体系,租购房补贴、人才团队申报、科研项目补助等50多个人才关心关注的事项,实现一网通知、一网查询、一网办理的无纸化、不见面办公。

点开网址,填写简历,在线申请……李光凤说起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报过程,直夸“很方便”:“我只需上传电子版,至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原件,公司会统一送去认证。自己不用跑,省了不少心。”

在谈鹏看来,这几年来,从科研经费到实验用房,从团队建设到生活补助,合肥市有关部门和学校提供了周到的服务。

“一入职,学校就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资助。我们要想申报国家人才引进计划等相关人才项目,学校还会组织校内预答辩,请有关领域专家和领导评审把关。”谈鹏说,这么多优质的服务,让他做起科学研究来非常舒心、安心。

【“双创”永远在路上——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引发中原区再思考】10月19日至25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郑州举行。芝麻街1958双创园作为此次“双创”活动周“一馆、一厦、一街、一坪、一园”中的“一园”,围绕“高质量创新创造,高水平创业就业”这一主题,成功举办了“金融科技融合 助力企业发展”银企对接会、“企业家进中原 助推创新创业”、“科创中国”技术路演、“健康中原”高峰论坛、“汇聚英才 筑梦中原”优秀人才招聘会、“百城千企郑州行”走进芝麻街等10项主题活动,引爆了芝麻街1958双创园,园区已经成为郑州市“一廊、两翼、四区、多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市“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和“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级,实现多点开花的新兴产业发展急先锋。

活动周期间,芝麻街1958双创园共接待国家发改委、人社部、中科协、团中央以及省市各级领导、中部双创示范基地代表、各行业企业代表等万余人次,参会企业累计500余家,全方位、多渠道展示了我区创新创业工作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嘉宾和知名企业代表、以及广大群众的认可。中原科技传播中心揭牌、河南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创新中心入驻,与世界500强上海电气以及凯联资本等50余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华为、浪潮集团、亚信中国、郑煤机、中国移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签约入驻,引入以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向阳教授为代表的多个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为企业招聘优秀人才12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全区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创新人才集聚能力、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向全国展示了中原区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发展的蓬勃态势。

随着全国“双创周”活动大幕的徐徐落下,“一园”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在大家尽尝胜利果实的时刻,中原区委、区政府陷入深深的思考。一场国家级盛会用了一周时间把建成投入运营仅一年的芝麻街引爆,如何以此次“双创”活动周为契机,延发“双创”活力,从而发挥芝麻街在中原区“六片两园”和三大核心板块建设产业发展的急先锋作用,主动融入郑州市“中优”“西美”战略定位,高标准打造中原科创绿谷,实现与中原科技城两翼齐飞,以“四个高地”和“两个确保”为引领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级贡献中原力量。

全国“双创周”郑州主会场活动的圆满成功,为中原区委、区政府谋划下步区域发展战略带来了启迪——“双创”永远在路上。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对郑州市提出的目标定位,重新站位河南省、郑州市打造“四个高地”和“两个确保”的高度,对中原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规划进行再思考、再谋划、再布局、再提升。要牢牢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城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领军型科创主体倍增、高技能人才团队引育、高质量科创成果孵化转化“四大工程”,对中原区未来新兴产业发展、企业转型升级、尖端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积极推动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建设“四个中原”,高水平打造“四个高地”,实现“两个确保”,加快建设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优化产业布局。围绕“中优、西美”功能定位,深入实施“1468”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三大核心引领、六片两园支撑、绿廊花海增色”的空间布局。围绕“4+1”主导产业方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密切跟踪量子信息、区块链、6G、新能源等科技发展前沿领域,谋划未来新兴产业布局,加强与清华大学、中科院、腾讯等科研机构、企业、产业发展联盟对接合作,谋划建设量子大厦、未来产业园等平台,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集聚全区创新要素,形成未来产业策源地,实现走“产业集聚区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区”的发展之路。

——促进转型升级。梳理分析辖区现有传统产业,实施一企一策,科技赋能,加强与国内拥有先进技术的知名企业、高校院所、高端人才深度合作,通过项目改造、技术提升赋能企业转型升级,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支撑产业链补链、延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强化招商引资。紧扣以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目标,完善我区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聚焦符合中原区主导产业以及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人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沟通对接、跟踪服务,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企业、项目走进中原、落地中原。

——加强人才引育。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项目+人才+团队”一体招引培育工程,加强与国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洽谈合作,围绕全区主导产业、未来新兴产业,重点引进领军科研型、领头创业型、领办项目型高层次人才团队,助力辖区企业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在注重引进域外人才的基础上,建立域内人才培养机制,厚植科技创新人才沃土,积极落实好“郑州人才计划”等各级人才政策,打造全链条服务人才的优良生态,让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推进平台建设。重点抓好中央文化区北区、须水河产业片区、芝麻街1958双创园、贾鲁河产业片区等产业平台建设,以科技研发为核心、以头部企业为牵引、以配套企业为集群,打造产业生态,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推进老旧厂区改造,高质量推进黄河·智谷中原总部港、中原小微产业园建设,突出园区集聚孵化功能,持续引导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整合辖区各类创新平台,深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各类科创载体,探索多元融合的创新孵化模式。

——激发创新活力。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充分发挥中机六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等科技创新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一批省市级科技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和雏鹰企业;制定“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贴身服务等强有力措施,全力打造一批能够支撑中原区未来发展的“独角兽”企业。进一步激发辖区企业和域内外科研院所内生动力,鼓励引导企业聚焦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提升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使自主创新不断成为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向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加大对拟上市或挂牌企业的储备、改制、辅导和培训力度,集中力量推动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发展,加快形成“龙头企业领跑、高校院所并跑、高端人才助跑、中小企业跟跑”的中原区产业创新发展新格局。

——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对标世界银行标准,深入实施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攻坚行动,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从与市场主体密切相关的企业开办、项目开工、资金拨付等重点领域入手,实行精准高效的“店小二”服务,做到审批时限最短、程序最少、服务最优,不断打造良好的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健全企业家诉求处理长效机制,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政策直达企业”转变。强化法治理念与法治思维,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容的法治环境。

下一步,中原区将致力于提供产学研供需对接的信息平台,打造技术服务与交易的运营平台,搭建人才与技术的赋能平台,通过打造发展新引擎,转换发展新动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鼓励更多的域内外企业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的浪潮,为高质量建设“四个中原”,高水平打造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落实省委以“四个高地”和“两个确保”为引领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级,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中原智慧、展现中原担当。(中原网 记者:李潇潇 张为涛通讯员:梅琳、张光明、王占珏、李英令、崔宁、王耀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漫漫于龄 | 2022.05.08 足不出户的38天/P1新一轮的静默时间停止一切团购没有花家里水培的青蒜/胡萝卜/娃娃菜都派上用场了/P2刚生完孩子的我生了一
  • 所以,我老说,没事别去算命,有事更不要算命,你去算命,他可能学了三年、学了三个月、甚至有学了三天刚接触点窍门就跃跃欲试想看看灵不灵的,他们和你一样,也是靠蒙,惟
  • 转账520答应你一个不过分的要求,转账888元,陪吃陪喝一天。转账520答应你一个不过分的要求,转账888元,陪吃陪喝一天。
  • 今天监考的感受:1.小学语文真难呀我都不会[笑cry][允悲][允悲]2.有一个白净帅气的小帅哥我忍不住多看两眼哈哈哈哈!连载预告影像也公开中♡ 确认下哦 ⇨
  • #ROMEO组合[超话]##李承桓[超话]#[三三蹦跳]#马在卿[超话]#220624romeo_sj_official[i]更新:昨日のライブもとても楽しかっ
  •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他会很投入,甚至自我欺骗,相信自己投入的感情是真的,须为了这样的露水情缘考虑取消婚约……不过,社交牛人大多只是利用别人来过足自己的瘾,觉得这样
  • 总之就是,普通人欲哭无泪的事,到了校长身上,都能神奇地自动生成段子。总之就是,普通人欲哭无泪的事,到了校长身上,都能神奇地自动生成段子。
  • 就冲司马南先生敢在当今时代依旧保持一个高尚的文人应有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敢于直言不讳,敢于对“黑、恶、丑”开战,坚守质疑和批判精神,在一片有利则往,无利则避,
  • [米奇比心]谢谢阿姨叔叔把你带來这世上让我們认识了你 [米奇比心]南南20岁了你即将步入了人生另一個美好的階段了 希望你还是一样能开开心心 快快乐乐 继续加油努
  • 但是出于私心,我还是想让你看到现在的我,没有你的我,过的是多好。如果你想和我辩论,我是不会去的。
  • 其实有很多作品,写的词绝又妙(不做列举)他就是怪又深刻,有些苦的情说成自甘,有些低落的情绪存档于宇宙、自然、城市的流动与变迁,就像余华,不是哀怨,而是笑着说心酸
  • 与此同时,90后、00后等新生代消费力量更加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重视产品品质和性价比,热衷体验消费、“社交圈子”属性的消费等,也给消费领域带来越来越多的新特
  •   总之,酸奶的好处是明显,但是有些人对于它的误解也是明显的,希望大家在选择酸奶的时候,也要相信它是真的对身体有益,在科学的饮用下,你的身体肯定是会有良好的
  • 好喜欢谢容与,清执和青唯还有无限广阔而自由的余生可以慢慢度过,真好[淚]你们能相遇真好啊#夕夕成长日记# 记夕夕挚友—旺财双方相识于五个月大的时候,严格地说夕夕
  • 让我给你的爱随着海枯石烂也不变。给你海一样的温柔。
  • 【直营】英国时尚balnyzer新无色限柔雾滋护持久专柜正品出售 --------英国大牌赶紧秒!精简吸粉装,少女心满满 --------【在售价】209.
  • 「目下润泽」的女子主要属于「女贵子贵」的类型,即母亲可以对子孙的运势有很好的促进及开运的效果,所以这样的女子对子孙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如能适时把握,在财运上便可年
  • #音乐剧 危险游戏#210710 叶泽 repo第三场了,更有感觉了可惜明天就最后一场了QAQ搞什么交叉卡呜呜呜首先谴责叶r持续不断的pua行为什么“无视我,羞
  • 到了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了1379.1万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而且持续至今。到了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了1379.1万辆,超过美国
  • #上海浦东租房[超话]####浦东新区房源@浦东新区房源@房东直租,无中介,押一付一浦东6号7号8号11号13号线近地铁房靠近市中心 浦东新区房源1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