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发声:农村没有李子柒,却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注:以下皆来自教授刘守英文章。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01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02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03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04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流水账❸

最近的生活治愈来源于聊天截图

不知不觉接触新的工作竟小半个月了,坚决不放弃通勤时的休息时间,尽管被挤到了角落也依旧紧闭双眼。srds,不想看房。。。就得自己承受长时间通勤的苦。

前些天总是会梦到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以至于白天上班时突然想起便立马泪眼朦胧。原来我真是一个恋家却又渴望独立的人。

我妈还是每天一条消息,一个视频。我爸虽然每天吐槽我妈给我视频会打扰到我,却又在我妈没有发视频时问我妈,今天怎么还没视频。巧的是,我一边说着打扰到我看剧了,一边却也在期待。

更多的出乎意外是我的宝要结婚了,虽然并不是我熟识的人里第一个结婚的人,但是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重要的朋友真的好好。

每天听同事商量着减肥大计,白天附和着我也要开始减了,晚上便疯狂摄入各种卡路里,如此往复,人家越来越瘦,我开始指着肚子上堆积起来的肉说这将成为我的心患。

相比以前,工作变得忙碌起来,但没有摸鱼的生活感觉也还不错,至少比以前多了一分成就感。

万圣节要到了,想到过去两年都在世界之窗,好在今年有糖。

有时候刷朋友圈会发现一些小妹妹在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年轻的感觉真好。

尽管坚强勇敢吧,那才是路。随便什么事都要敢做敢为,敢于勇敢,敢于被人所爱。疲惫的生活需要一个温柔的梦和一个很爱的你。每天早上醒来,阳光和你都在,就是我最想要的未来。我的每一支笔,都知道你的名字。我对你的爱已分化为日子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你要的爱和感动慢慢给你,我们来日方长奔月者不惧黑夜,寻芳者不畏荆棘,求爱者不避本心。我发现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做什么都很开心。倘若我们一起生活,我下楼倒完垃圾回来会记得带一杯你最喜欢的奶茶。朝暮与年岁共往,然后与你一同行至天光。于我而言,你便是温柔本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近年来,通过不断强化核心能力,陕鼓集团持续推进能量转换设备技术改进及升级换代、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提升工程总包能力、强化陕鼓智能服务能力,有效支撑分布式能源战略落
  • 【#济宁# 邹城应该加快推进道路外联的计划!官方回应】邹城市交通运输局1,邹城应该加快推进道路外联的计划!
  • 虽然我都道应该没事,不过站在厨的角度,这个“宿命”也包含死亡吧,接受宿命的方式就是背水一战并委托藻在不可挽回时杀了他。这几个外卷眉格子好虐啊,是从1031话和这
  • 我们以梳理江西美术史为契机,在国画展后,探讨下一个展览的议题时,发现江西版画,尤其是宜春版画在江西乃至全国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因此选择了版画这个题材。今后在作品
  • #SKZ0318ODDINARY##StrayKids0325出道四周年快乐# 【220214】 官方蓝鸟更新 Stray Kids(스트레이 키즈) PR
  • #上海舌侧牙齿矫正##上海正畸#分享自 @上海舌侧牙齿矫正杨国平医生(杨国平是上海最早开展舌侧矫正的舌侧正畸医生之一,3M、eBrace两大舌侧主流矫治器明星讲
  • #龚俊[超话]# gj#龚俊雅萌品牌代言人# gj#龚俊荣耀60系列全球代言人# 十二月的第二个周末和俊味仙去深圳中心区福华一路1号深圳大中华喜来酒店打卡俊俊的
  • 2022年,济南将围绕打造博物馆城,在量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升:研究制定博物馆发展扶持政策,支持国有、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快速发展,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督促目前
  • 以后哥会对你更好❤️❤️希望成为你最幸福的一天 我爱你 ❤️‍#Happy庭焕Day #朴炡禹#PARKJEONGWOO ‼️招新[熊猫]#郑号锡0218生日
  • 《毁人不倦》用隐晦歌词写一对青少年男女在看了A/片之后偷食禁果,导致女方怀孕最终被迫堕/胎的故事,用悲剧来告诫女生学会保护自己,引导青少年拥有正确的爱情观和健全
  • 辛苦啦我的宝儿!#量子少年[超话]# 我从楚老师锐评的切片而来,2.13开始看直播,之后就入脑了,四位中之人真的都太有特色了[憧憬] 我也皈依楚门了刚刚刷完楚老
  • 使用后皮肤明显感觉越来越滋润光滑啦 #身体乳##全民种草季##好物推荐##护肤分享#皮肤超好的女生,都懂的护肤小知识❗️❗️|||好的皮肤是每个女生的追求,但是
  • 善良是弱者最好的挡箭牌,善良是强者最好的美德。善良是弱者最好的挡箭牌,善良是强者最好的美德。
  • 爱情片《一生一世》高圆圆与谢霆锋演的,两人我都喜欢,但故事太蹩脚,不断错过的老桥段,其中有一个场景,应该是取景于北京以前的西直门服装批发市场,当男主重新回到北京
  • #我的护肤日常##小beeee种草# 作为馥绿德雅的粉丝,最近喜欢上别的洗发产品了。 其实我自己一直对洗发类的东西要求还蛮高的,就是怕脱发,而且我属于脂溢性头
  • 1.人类求知的最深切的意愿足以为我们所在天当种比打的不断的探索提供正当的可家由。 ----霍金 2. 另一方面,以寻根究底为己任的哲学家不能跟得上科学理论的进
  • 第三十七回   财神说道功德力,万宝宫中显华贵   愚学知道自己比较木讷,有时候真的也觉得自己欠缺的很多。虽然自己有幸见到诸神灵,但是修行的路还有无限长的路
  • 新搞个置顶。 二次元三次元都混,佛系混。 主要在二次元看番看小说,国内本命叶修,日漫本命沢田纲吉坂田银时等,三次元最爱乔振宇。 二次元混乱杂食人。solo吃粮为
  • 董老师以朴实又不失幽默的语言,真情讲述了自己“不止于老师,要努力成为大师”的筑梦之路,他敢于逆袭追梦的经历点燃了现场学生们的热情。此次活动正是用榜样的力量,点燃
  • #王子鑫[超话]#我不知道怎样才能离你近些思考许久或许这是个难题我便四处找寻你用的东西 或许同款也能很开心真是个傻妹妹啊暖心的男孩 你可知道你的一句关心像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