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发声:农村没有李子柒,却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注:以下皆来自教授刘守英文章。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01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02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03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04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易会满重磅讲话,云南白药“认怂”不炒股了

股市刀锋

一句话,股市里挥金如土,生活里缝缝补补,这才是韭菜的日常。双十一快到了,大A打折比谁都狠,这才是最良心的商家啊!

……

今年炒股有多难,不但散户亏,上市公司也亏。昨晚“牙膏茅”云南白药公布业绩,炒股亏损15个亿,导致净利润严重下滑!刀锋看了下,买的都是小米集团,恒瑞医药,伊利股份等,虽然都是好公司,但被去年抱团行情欺骗了,典型的抄作业,导致今年被吊打。

云南白药品牌很好,但不坚守主业,好好研发新品引领行业,反而投入巨额资金炒股,这波操作真的太招骂了。作为曾经的“中药一哥”,云南白药市值仅仅1100亿,片仔癀近2500亿,还不到人家的一半,确实该好好反思了!

公司也出来回应了,说不炒股了,我要退出证券投资市场;之前豪悦护理也说,我要退出期货市场!股民也想说,我不玩了,能不能让我退出股市。

【红木家具为什么能:旺宅、旺人、旺财、旺业】上古时,人们在洞穴中居住而生活于野外,后世的圣人改用房屋,房屋上有栋梁,下有檐宇,以防御风雪,这大概取象于《大壮》卦的象征吧。(大壮卦:上卦震为雷,下卦乾为天,为宇,三四五三爻互兑为泽水,兑反巽为风)。《易经》,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其天地万物无所不容,无所不能阐释,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凡事皆融于《易》,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文学、历史、科技、天文、地理、医学、建筑等等,都必然绕不开易经。在屋宅方面,大到宫殿庙宇,小到百姓民居,无一不在《易》中。

当然,作为“懂科学”的现代人,你可以不同意这个观点,也完全可以对它进行批判,但它的存在、它的影响,却是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在中国,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代,从城市选址到建筑取向,哪一样少了风水学的参与?关于风水,剔除迷信成分,其中必然还有很多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经验性总结。在2004年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发布的《2004年健康住宅技术要点》中,都曾明确指出住宅风水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含有科学的成分,要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宅旺人旺运势旺是人们普遍的追求,能够风生水起的旺宅除了要注意位置、格局与气势等“大有可观”的因素之外,宅内“中流砥柱”的家具同样是重中之重。木,是五行(木火土金水)中唯一具有生命的物质,属东方,主生发,具有生发、发达之特质。作为木中的王者,与普通的木质相比,红木 成材一般少则百年,多则上千年,在漫长的生长周期中,从大自然积蓄、贮存了大量的灵气和能量,具有极强的阳性能量场。

通常,在自然界中,密度越大的物质,所承载的信息量也就越大,也就越珍贵。而红木作为硬木,密度大恰是其典型的特质之一。同时,红木为阳刚之木,又均为深色,具有很强的生发、催动作用,能够提升、振奋宅内之阳气,驱赶阴气,驱除外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细数之下,红木家具具有健康环保、增值保值等等多种独特的优点。而在风水学中,其更有聚阳气、聚财气、聚人气的聚气作用,经过在室内合理的布设与摆放,可达旺宅旺人、旺财旺运之风水功效。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从昔日的宫廷贵胄,到今日的普罗大众都对红木家具如此情有独钟了。

红木家具最适合摆在哪里?

东方五行属木,主生发,是摆放红木家具的最佳位置。如果主人家中存在不安定因素,可以通过合理放置红木家具来改变这种不利格局。红木家具的摆放位置若是得当,它的能量和气场就会逐渐释放出来。若置于吉位,则吉的能量将被放大,若置于凶位,凶的能量则会加强。

什么样的红木家具对风水的影响最大?

能够最大限度改变风水的红木家具有两种:

其一,是器型高大的家具。如顶箱柜这样的大型立式家具,拥有较大的视觉面积,更容易被看到,因而能量也更大。


其二,是与人体时常接触的家具。例如书柜、书桌等,伏案工作时,身体很易与之发生接触,家具的能量便会传导到身体上。

西式床在这一点上颇受局限,由于受到床垫的阻隔使能量无法释放出来,因此这种床对人体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但中国传统的架子床却不然,其整体造型将人纳入其中,可以说是拥有最强能量的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的纹饰有哪些讲究?

红木家具的雕刻图案对居室风水也有影响。比如现在红木家具上常雕有龙纹,龙头朝向、龙爪是张开或闭合、龙尾的摆动幅度等都与风水密切相关。
以龙头朝向为例,如果家具上雕刻的龙头朝向墙壁,则会因对墙而将龙顶死,是风水大忌。如家具上雕刻的龙纹是二龙戏珠,则相对好摆放,因为两条龙都有事情做,不会生事,是典型的吉祥式样。但若是一条独龙,龙头最好朝向窗外,并且是朝向东方的窗户,有利于家庭和睦、学业和晋升。在这里,还有一种雕龙家具需要多注意,那就是满雕龙纹家具,这种家具放射的能量很强,适合放在办公环境之中,在单纯的居住空间易因人少、气场弱等原因,压制不住,而办公室里人来人往,气场足,能一起分担这份能量。

红木家具的能量并不相同?

同样都是红木家具,它们的能量也不相同。首先从使用时间上看,时间越长能量越大,一些古代的红木家具、老家具其能量要大于新做家具。其次从生长环境上看,即使都是红木因产地、土壤、气候、自然环境等不同,导致其质地、能量属性也各不相同。产于我国独有的红木海南黄花梨质地紧密,其能量与作用就胜于非洲、南美洲出产的花梨木。而同是紫檀,老紫檀的能量也要强于新紫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小区还是有好多好心人每天晚上都会给小喂食, 晚上下楼看到一个三花张着嘴口水直流 ,不停用前抓试图想把口腔里的东西拿出来,好可怜好可怜
  • 【#大国小鲜 基层之治#上海:下“绣花”功夫 创新社区微治理】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走进位于上海江浦路街道辽源西路的辽
  • 雷点吐槽:#荣事达航空冰箱被曝虚假宣传推广三无电器# 2021年10月最新进展!jS回复:冰箱没有能效标识是很正常的事,言外之意是不知道多少老百姓又被坑了还不自
  • #微整医生李大琦# 玻尿酸的这些注射雷区,千万别踩![费解] 1.用量:玻尿酸计量如果注射过多的话会出现面部面包感,不自然,一般根据仙女们想改变的部位和要求的效
  • 昨儿中班,今儿美美的休息,奖励自己一顿好的,尝试松饼,简直太太好吃了,入口即化,你的舌尖味蕾都在兴奋、活跃,全身的多巴胺都在分泌。 PS: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减
  • #一日一食一记[超话]# 早餐:日式烤鳗鱼 西兰花 白煮蛋 奶咖 烤鳗鱼做法:1.将鳗鱼放入开水中汆烫30秒,清除鱼身上的粘液。 2. 将鱼从中间切开,去除鱼骨
  • 【前三季度厦门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七】今年1月-9月,厦门空气质量在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7位。在1月-9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方面,我市集中式生活饮用
  • 30万元左右的价位以及其硬核安全质量品质成为不少消费者的购车意向首选。汉兰达拥有超大的豪华7座空间,可调节的座位令空间更加灵活多变,应车主的需求而改变。更大的空
  • 【艺考100问】晫艺戏剧学校是靠谱的。 #艺考[超话]##戏剧[超话]##表演##教育##北京电影学院 ##戏剧表演# 敲黑板:晫艺戏剧学校是靠谱的。 晫艺
  • 10月28日北派实时,北派七供之真武大帝,荡魔天尊。 近日甘肃内蒙爆发疫情,出现些小型妖寨,尚未连营。 上午,明王跟随真武大帝,从四川金沙江远古大阵,抽调北派死
  • 早晨起床收到了爸爸妈妈的祝福和[礼物] 今年的长寿面是弟弟亲手煮的(小笨蛋还知道加个荷包蛋) 晚饭出自爸爸之手,是全世界上最好吃的爱心晚餐[馋嘴]和开着视频也
  • 9月和10月是最难熬的两个月,不仅是工作的破事还有生活上的琐碎事……各种焦虑消极情绪袭来……当我发现自己好几个星期没写周计划,我就知道自己要开始坏掉了……我时常
  • 今日动漫分享:《大理寺日志》 动漫内容:武周年间,一介贫民陈拾只身来到洛阳寻找哥哥,阴差阳错下成为大理寺少卿的随身书吏。而这位少卿大人是一只会说人话的大白猫,陈
  • #俄罗斯##苏联# 前苏联卫国战争,以不屈的意志顽强的精神打败了德国入侵者,优秀电影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icon》广为流传,讲前苏联女兵奔赴前线抵抗德国侵略者
  • #长津湖# 还是没忍住 抽出时间去把这部电影看完了 不得不说 除了剧情和台词之外这部电影的画面拍得太好看了 好会拍 好会通过镜头和画面传递信息[泪] 又是一部边
  • 几年前利用春节曾经在家中大搞过一次断舍离,很有成就感,还写了一篇文章发到朋友的公众号上了头条。不过半年之后,家里东西就又堆积起来,且不显山露水的。一直想老了东西
  • 也许你也发现了,最近几年的春晚愈发没有了往年的味道。从冯巩、赵本山、宋丹丹等“春晚钉子户”退出开始,到越来越多新鲜血液的注入,我们似乎已经不再像从前那般期待除夕
  • 之所以我们热爱生活,才经受生活的不堪和煎熬。 生活如四季的风,冷暖里有愤怒,有柔和,有轻拂。或对对于我来说,四季如何分明,都是时间留给岁月不同的回忆。 日子总是
  • #ENHYPEN[超话]# #Tamed-Dashed第三个一位# 【211031 Abib工作人员IG story】更新ENHYPEN相关幕后: 实时地来
  • 常见的人力资源部门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分为: 1、低级阶段:人事行政部设置1-2个专员,主要负责户口、档案、保险和少量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