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用人单位 从博士到技校生全覆盖,这项人才补贴快快申报!】《关于鼓励来哈就业创业落户若干政策》自2020年7月实施以来,哈尔滨市为一批批人才兑现了待遇。由于是按季度兑现补贴,截至2021年9月末,政策兑现刚好一年。一年来,哈市人社局提升服务效能,简化办理手续,采取线上设立专项申报网页,线下设立人才岛绿色通道,共办理了来自各类企业的申报达1012家,使3613名各类人才享受了补贴资金,暖心政策获得人才和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

好政策强化了人才留哈创业的集聚效应

该政策出台一年多以来,一批又一批的留哈人才享受到了补贴待遇,激发出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

作为政策落地后的首批受益者之一,哈尔滨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开发人员郝宏堡告诉记者,自己是哈工程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好政策让我决定留在哈尔滨发展。我拿到了3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还有每月2000元的生活补贴,能补三年。我在哈尔滨买了房子,每月需还5000元贷款,这笔补贴缓解了我很大的经济压力。”郝宏堡说。

来自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的张春燕是一名博士毕业生。按照政策申领标准,她享受到了每月3000元的生活补贴,还有一次性安家费和一次性购房补贴各10万元。“我是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读的硕士和博士。2019年博士毕业,2020年8月入职该公司。在学校的时候就了解这项政策,单位在招聘时对政策也进行了宣传。硕士毕业后我曾在沈阳工作过一段时间。读完博士后,最终还是决定留在哈尔滨发展,我觉得这个政策非常好,激发了我留在这工作的热情,而且我家人也在这边,回来工作也让我非常有归属感,我愿意为家乡建设出份力。”张春燕说。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一年里,哈市人社局累计受理各类企业1012家次,共有3613人享受了补贴资金,包括生活补贴、安家费、购房补贴共计8728万元。



好政策增添了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动力

在人才享受到政策带来的补贴待遇的同时,政策也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动力,为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提供了更加有竞争力的条件。

“我们公司有8名员工在享受补贴待遇。对于他们来说,补贴能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对公司来说,更利于公司留住人才。同时,有了这项政策,公司在招聘人才方面相对来说也容易一些。”哈尔滨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人力主管李冰说。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杨松也有同感:“公司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很迫切,哈市出台的这个补贴政策,有利于企业招聘和留住人才,让这些人才在哈市安心工作。”

人社部门鼓励用人单位积极申报

哈市人社局局长郑喆介绍,这个政策有几个特点:一个是在资金支持力度上有突破。博士支持达到30.8万元,硕士10.2万元,本科5.4万元,中专技校生2.52万元,使哈市的普惠性支持政策进入全国“第一梯队”。补贴以后,高校毕业生薪酬与同类型城市基本相当,扣除生活成本因素,与一线城市的薪酬差距进一步缩小,使在哈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平均薪酬水平具有了一定吸引力。第二个是在户籍约束上有突破。不仅引进外地户籍毕业生可享受上述政策,哈尔滨户籍毕业生回哈或留哈就业的享受相同待遇,以吸引留住哈籍毕业生在家乡就业创业。第三个是在学历层次上有突破。从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到专科生和技校毕业生,都按照不同层次给予生活补贴支持,达到了政策的全覆盖。

但在实际操作中,人社部门也发现一些企业在申报补贴时存在不及时的问题。为此,人社部门提醒用人单位,《关于鼓励来哈就业创业落户若干政策》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在人才获得实惠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希望用人单位积极享受该项政策。下一步,哈市人社局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广大企业和毕业生知晓政策,用好政策,吸引更多的毕业生留在哈尔滨就业创业。

链接:

补贴对象和标准:

9城区内企业和市属事业单位(不含参公、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和市属高校)在专业技术领域新引进并落户的毕业5年内全日制博士毕业生,需具备博士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在用人单位从事或兼任专业技术工作。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3000元,连续发放3年。每人发放一次性安家费10万元,在哈购房时发放一次性购房补贴10万元。

9城区内企业新引进并落户的毕业5年内全日制硕士毕业生,需具备硕士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000元,连续发放三年。每人发放一次性安家费3万元。

9城区内企业新就业并落户的毕业5年内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需具备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500元,连续发放3年。

9城区内企业新就业并落户的毕业5年内全日制普通大专、中专、全日制技工院校毕业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700元,连续发放3年。

对9城区内企业和市属事业单位(不含参公、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和市属高校)新引进并落户的正高级职称人员(45岁以下),每人发放一次性安家费10万元;对9城区内企业新引进并落户的副高级职称人员(40岁以下)每人发放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

政策措施按照“就高、从优”原则,不重复享受。

上述条款中“新引进”、“新就业”是指2020年7月2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鼓励来哈就业创业落户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哈政规[2020]11号)印发以后,到哈市首次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并落户的人员;“9城区内企业”是指9城区内注册的国有、民办等各类企业;“毕业5年内”毕业生是指申报年度前5年内在哈市未签订过劳动合同及缴纳社会保险的人员;哈尔滨户籍毕业生回哈就业享受同等待遇。区属事业单位由各区根据自身实际参照执行。

申报材料:

申领生活补贴。用人单位提供书面申请、填写《哈尔滨市就业创业落户资金申请表》一式二份、申请人的本人户口页复印件,全日制中专、技工院校毕业生需提供毕业证。申请单位注册信息、申请人的学历信息、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完税情况由经办部门通过相关数据平台网上比对确认。

申领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高级职称人员安家费。用人单位提供书面申请、填写《哈尔滨市就业创业落户资金申请表》一式二份、申请人的本人户口页复印件。申请单位注册信息、申请人的学历(职称)信息、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完税情况由经办部门通过相关数据平台网上比对确认。

申领博士毕业生购房补贴。用人单位提供书面申请、填写《哈尔滨市就业创业落户资金申请表》一式二份;申请人的本人户口页复印件;2020年7月2日以后,申请人名下在本市购房的房产证或《商品房销售合同》及购房发票复印件(申请人应为所购房屋的产权拥有人)等材料。申请单位注册信息、申请人的学历(职称)信息、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完税情况由经办部门通过相关数据平台网上比对确认。

申报方式:

哈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负责企业和市属事业单位的申请、审核。

线上申报。申请单位可登陆哈尔滨人社综合服务平台(https://t.cn/A6Me9prH)或通过“哈尔滨人才服务”微信公众号申请办理。

窗口申报。申请单位可到哈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地址为香坊区和兴路38号1号楼5楼C区窗口)。联系电话:0451-84656008。

申领流程:

用人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信息登记和初审;初审合格后,下载并填写附件;向哈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提交书面申请及相关材料(或线上提交)。(龙头新闻)

【黑龙江省这些考生可获高考加分!快申报!】#黑龙江身边事#25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获悉,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教联〔2020〕10号)、《应急管理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37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号)等文件精神,为做好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对象申报和审查工作,我省发布《关于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对象申报和审查有关事宜的通知》。

一、申报时间

2021年11月3日开始,至11月19日截止。

二、认定范围及标准

2022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政策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考生同时具备几项照顾条件的,只能选择一项申报。各类照顾录取政策的条件按以下范围、标准认定。

(一)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需审查的有效证件:由总参谋部统一颁发并编号的《入伍批准书》原件、《退出部队现役证》原件和当地民政部门核发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证书”。三者一致的予以认定。

(二)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及消防救援人员,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需审查的有效证件:退役军人考生须提交《退出部队现役证》原件,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奖(勋)章、《立功受奖证书》原件。核实所提交的材料是否与考生本人一致,不一致不予认定。消防救援人员考生需审查的有效证件由黑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以下简称省消防总队)审核认定。

(三)烈士子女考生,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需审查考生家庭户口和《烈士证明书》或《见义勇为烈士证书》原件。二者一致,可确认考生为烈士子女。

1.有效革命烈士证明书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统一印制、统一编号,并加盖有市(地)级民政部门公章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2.因见义勇为牺牲被评定为烈士人员的子女:需出具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见义勇为烈士证书》原件。

如因烈士牺牲注销户口后,重新换发了户口,现户口中无烈士姓名的,可由当地公安部门和烈士原所在单位同时出具证明。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或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

有效证件:军人子女考生需出具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颁发的《立功受奖证书》及与证书相符的军功章和立功受奖登记表(复印件)。核实所提交的材料是否与考生的父或母一致,不一致不予认定。消防救援人员子女考生相关证明材料由省消防总队审核认定。

2.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或消防救援人员子女。

有效证件:军人子女考生需出具军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2005年7月1日以后颁发的新式《残疾军人证》原件和《评残审批表》复印件。消防救援人员子女考生相关证明材料由省消防总队审核认定。

因公牺牲军人根据军人职级情况,批准单位由团级至大军区级不等。

有效证件:军人子女考生需出具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颁发的《因公牺牲证书》原件。因公牺牲消防救援人员子女考生相关证明材料由省消防总队审核认定。

3.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或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或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

有效证件:军人子女考生需出具考生父或母所在部队团级(含)以上政治机关的证明材料。消防救援人员子女考生相关证明材料由省消防总队审核认定。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退出部队现役或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退出的考生。

需审查的有效证件: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需出具由总参谋部统一颁发并编号的《入伍批准书》原件和由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退伍安置证明,二者一致的予以认定。消防救援人员考生相关证明材料由省消防总队审核认定。

2.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

残疾人民警察需审查的有效证件:由省民政部门统一颁发的《伤残人民警察证》(新版)或县(含)级以上民政部门颁发的《人民警察伤残抚恤证》(旧版),旧版《伤残人民警察证》等级套改新版办法为:特等套改一级、一等套改三级。

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认定,以公安机关颁发的《公安英模证明书》和《人民警察因公牺牲证明书》为准。

3.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

(六)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其子女称为归侨子女。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其在国内的子女称为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指祖籍台湾省的我省户籍考生。

(七)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达斡尔、蒙古、锡伯、俄罗斯族考生,报考黑龙江省属院校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八)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全国院校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需审查使用朝鲜、蒙古民族文字答卷的考生是否是本民族,否则不予认定。

(九)户籍在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民族区、民族乡(镇)且学籍在户籍所在县的高级中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报考全国院校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三、申报程序

(一)第一项至第五项照顾录取政策申报程序

申请享受照顾录取政策的考生,由考生自行申报,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以下简称招考机构)受理申报和初审(消防救援人员子女除外)。应届高中毕业生将申报照顾录取相关的证书、证明信(原件)及本人签名的《诚信承诺书》(承诺本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客观、真实、准确)提交所在学校。由学校集中报县(市、区)招考机构初审;往届高中毕业生和社会考生携带相关的证书、证明信(原件)直接到县(市、区)招考机构申报并签订《诚信承诺书》。初审合格后,县(市、区)招考机构认真填写《2022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对象审查表》(附件1)及汇总填写《2022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对象汇总名单》(附件2),将审查表、汇总表和照顾录取信息数据库上报市(地)招考机构。市(地)招考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对考生的照顾录取资格进行复审,对复审合格的考生在《2022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对象审查表》上签名盖章。

消防救援人员及其子女申请享受照顾录取政策的考生,由省消防总队负责审核,最终合格名单由省消防总队于2022年4月20日前报送省招考院。

(二)第六项照顾录取政策申报程序

1.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申请享受照顾录取政策的考生。由考生本人向户籍所在地县(市、区)侨务办公室提出申请,县(市、区)侨务办公室负责初审,初审合格名单逐级上报到省侨办负责复审,最终合格名单由省侨办于2022年4月20日前报送省招考院。

2.台湾省籍考生申请享受照顾录取政策。由考生持由省台办出具的并加盖有“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公章的“台湾省籍青年证明信”原件到报名确认所在地招考机构进行申报。

(三)第七项至第九项照顾录取政策申报程序

由考生自行申报。应届高中毕业生由所在中学组织申报,由考生本人填写《2022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少数民族考生民族成份审核表》(见附件3),并提交本人居民户口簿原件和居民身份证原件,考生所在中学收齐相关材料,交县(市、区)招考机构;往届生和社会考生由县(市、区)招考机构负责受理,申请享受照顾录取政策的考生携带本人居民户口簿原件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2022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少数民族考生民族成份审核表》交县(市、区)招考机构;县(市、区)招考机构会同当地高中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享受第九项中考生相关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将考生学籍合格名单以及第七项、第八项考生名单和相关材料汇总后报当地民宗委;县(市、区)民宗委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初审,初审合格名单逐级上报到省民宗委负责复审,最终合格名单由省民宗委于2022年4月20日前报送省招考院。

四、公示

市(地)招考机构将申报第一项至第六项照顾录取政策复审合格的考生名单下发县(市、区)招考机构。合格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由所在学校在校内公告栏和考生所在班级公示;往届高中毕业生和社会考生由所在县(市、区)招考机构在办公地点公告栏或其他媒体向社会公示;市(地)招考机构利用当地网站公示全市所有合格考生名单,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有关信息保留至当年高考录取结束。公示的考生资格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录取政策类别。

申报第六项照顾录取政策中的三侨考生和第七项至第九项照顾录取政策考生名单由各级侨办和各级民宗委部门进行公示。

申报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合格考生名单按消防总队相关要求进行公示。

省招考院将在“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www.lzk.hl.cn)网站上集中公示全省享受照顾录取政策类别及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五、数据上报及建立档案

县(市、区)招考机构将符合照顾录取政策考生信息通过黑龙江省招生考试管理信息系统(https://t.cn/A6MeXOSR)“高考报名管理”中的“照顾录取政策申请”功能进行上报,各市(地)招考机构审核无误后于2022年4月20日前上报省招考院。

县(市、区)招考机构将符合照顾录取政策考生的相关证书复印件、证明信原件和《2022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对象审查表》原件装入考生档案袋。县(市、区)民宗委将复审合格考生的《2022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少数民族考生民族成份审核表》交报名确认地招考机构建档。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申报照顾录取政策合格考生的相关证明材料由考生交报名确认地招考机构建档。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岗位责任。各级招考机构和相关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考生资格审核工作责任制,明确主体责任、工作流程。要严格实行两人以上审核制度,具体落实各环节责任人,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确保照顾录取政策的审查与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安全、有序实施。

(二)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公平、公正。各级招考机构要与当地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严格审查考生的申报资格。加大打假力度,坚决取缔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对制作或涂改的假伪证书、证明、户口等人员交有关部门核实查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社会其他人员在照顾录取资格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规行为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三)加大宣传力度,防止漏报、错报。各级招考机构和相关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考生所在中学和当地媒体等进行宣传,及时将照顾录取政策的申报时间以及申报条件、范围和标准向社会和考生所在学校进行宣传,防止考生漏报、错报。 (龙头新闻)

对全球汇率制度的再思考

1、本周NBER WP中,国际金融领域的三位巨佬Ilzetzki、Reinhart和Rogoff发了一篇关于汇率安排的综述性文章“RETHINKING EXCHANGE RATE REGIMES”,该文是为《国际经济学手册》第五版准备的(这段时间NBER上发了不少HIE vol 5准备的文章),回顾了汇率安排的历史和近年研究结论,内容比较庞杂,笔者选了一些内容总结在下面。

2、回顾1990年第二版《国际经济学手册》出版时,研究者们还在讨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在当时,学者认为新的秩序是一个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的“无锚体系”。事后来看,那一阶段仅仅是两种不同的全球汇率体系之间的过度阶段——G3货币(美元、马克、日元)大幅波动,而不少国家仍实施固定汇率制。一些所谓的“浮动汇率制”国家在拼命干预外汇市场;而一些所谓的“固定汇率制”国家实际上仅仅是对国内汇率市场进行管制。那一阶段,各国通胀高企波动,汇率攻击时有发生,一国汇率前一天还是固定,后一天就被打成了大幅贬值。

3、到21世纪,大多数评论家都认为,新的汇率制度正在浮现。欧元向美元的地位形成挑战,而亚洲各国再度锚定美元。Dooley et al(2003)将其称作“布雷顿森林体系2.0”。

4、近十年来,全球汇率体系又出现了五点新的变化:

(1)美元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性更强了,而欧元的重要性不及预期,而人民币似乎还远远无法威胁美元低位。

(2)事实上的灵活浮动国家并没有如期增加。各种类型的“有管理的浮动”制度盛行。这与21世纪初盛行的观点“一国或者采用完全浮动,或者完全固定,而不应用中间汇率制度”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

(3)汇率波动性不断降低,G3汇率波动性自2014年来大幅下降,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更多的国际汇率协调,比如swapline的推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全球步入低通胀、低利率的时代。

(4)资本管制在逐步移除,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资本管制作为宏观审慎工具对于防止资本流入骤停和周期大幅波动具有重要意义。

(5)对安全资产——美元和美国国债——的旺盛需求,似乎来自于各国央行积累外汇储备的迫切需要。但这构成了今天的“特里芬难题”,即美国的财政收入能否足够偿还由安全资产需求所带来的不断增长的政府债务。

5、对于全球货币和汇率体系稳定性的判断是困难的。回顾历史,锚货币的变化是罕见的,往往不仅伴随地缘政治的大变动,还有大型战争。当然,金融创新——包括金融科技和支付系统升级——对锚货币的变动也有影响。

6、历史告诉我们,当一国货币爬上了全球金融金字塔的顶端,它会停留很久,往往是一个世纪以上。自1500s以来,只有四个国家的货币到达过人类货币金字塔的顶端,它们是: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当然,这是欧洲人的视角。在更为遥远的亚洲和其他区域,主导货币是完全不同的。

(1)1500年代的西班牙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从“新世界”不断涌入的贵金属,以及西班牙王室为战争融资的庞大需求,都使得西班牙银币成为了那个时代欧洲大陆上最流行的货币。即便其无敌舰队在1588年被击败后,西班牙银币仍然盛行,直至19世纪。背后的重要原因是西班牙殖民地的白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比例高达80%。

(2)1600s后,荷兰成为头号强国。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银行券成为了欧洲大陆上的通用纸币和储值工具。甚至有历史学家认为,阿姆斯特丹银行是全世界第一家发行“法币”(fiat money)的银行。然而,1780年的第四次英荷战争引发了阿姆斯特丹银行的破产,最终令荷兰走下了全球货币的王座。

(3)英国成为全球霸主是在1815年拿破仑战争之后。彼时,英国GDP占全球GDP比例高达25%,以黄金为抵押的英镑成为了全球储备货币。1870-1913年是金本位的“黄金年代”——全球资本、商品、人员的流动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政府干扰。

(4)实际上,在一战前,美国的GDP就已经是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加总。但由于彼时的美联储刚刚成立,且美国的银行家们对国际借贷没有兴趣,因此美元并没有对英镑构成显著威胁。伴随美联储支持的银行承兑汇票的流行,美元在全球货币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1920年末,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就已经跟英镑不相上下。二战后, 英国深陷债务困境,美元成为了全球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支柱。

7、那么,人民币会成为全球主导货币吗?很有可能。只要中国能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并延续其亮眼的经济增速。尽管中国的金融体系目前还相对落后,法律系统也仍待完善,但二者都在快速演进。需要指出,回顾过去的两个世纪,任何主要锚货币的充分条件是“对法律体系的强力承诺”。当然,中国的优势在于数字化。

8、对最优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可以追溯至凯恩斯,当然他本人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导者之一。二战后,对货币体系的讨论分成了两个阵营:Friedman(1953)和Johnson(1967)认为应该抛弃“可调节盯住”的汇率制度,转而采用完全浮动的汇率体系;而Mundell(1961)则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支持完全固定的汇率制度。但这些研究或者是理论研究,或者是历史回顾研究,并非实证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全球各国开始探索各自的汇率制度。这也给了研究者们进行实证研究的机会。

9、第一代汇率制度分类和实证研究结论来自于IMF的《汇率安排与汇率限制年报》(AREAER),该分类来自各国活不当局的自主申报。但研究者们发现,政策和实际操作差异巨大。比如Obsfeld and Rogoff(1995)发现,实施固定汇率制的国家会连续成功多年,但随后可能遭遇货币危机和汇率大幅贬值。而Calvo and Reinhart(2002)也发现,不少发展中国家患有“浮动汇率恐惧症”——实际干预比自己声称的要高。因此 IMF的AREAER纳入了法律上的(de jure)和实际上(de facto)的两类评判标准。

10、目前学术界对汇率制度的分类演进到了第二代,例如Ilzetzki, Reinhart and Rogoff(2019)既区分了不同的汇率安排,也区分了所盯住的货币。特别的,对于有管理的浮动,该文依赖央行和IMF的表态而非汇率波动数据本身来识别。理由是,汇率波动在近年来持续下降,仅从波动率来识别浮动制度可能会低估汇率的灵活性。

11、汇率安排重要吗?

(1)Rose(2000)、Klein and Shambagh(2006)发现固定汇率制有利于国际贸易

(2) Obstfeld, Shambaugh and Taylor (2010) 发现固定汇率制的国家,货币政策自主性更低(不可能三角)。

(3)还有一些研究发现,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的发展中国家通胀更低,但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增长更快。

(4)汇率安排对外汇储备积累、资本流动、信用周期都有影响。

12、美元是全球汇率制度的锚货币。Ilzetzki, Reinhart and Rogoff(2019)识别出1950年以来全球194个国家的汇率所盯住的汇率占比(图2)。图中可见,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重要性一度下降,但90s后重新上升。而2015年的折线,是因为该文识别出的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已经从盯住美元,转变为等比例的盯住美元和欧元。

13、图3是Ilzetzki, Reinhart and Rogoff(2019)对全球各国汇率安排的分类。总体可以分三个阶段。

(1)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1970,固定汇率(各国盯美元,美元盯黄金)主导

(2)大浮动时代,1970-1990,浮动汇率主导

(3)布雷顿森林体系II,1990到现在,盯住美元主导。

14、与20世纪90年代的“浮动恐惧症”有所不同,21世纪的各国汇率干预似乎有“升值恐惧症”的倾向。Levy-Yeyati et al.(2013)将其解释为追求汇率的竞争力。

15、这种尽量避免升值的单向干预带来了21世纪各国大幅增加的外汇储备,这也是21世纪最显著的变化(图4)。全球外汇储备从2000年的不足2万亿美元,增长到今天的1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60%是美元,20%是欧元。人民币的占比近年来迅速上升,由2015年的0%,升至2020年的2%。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低工资标准出炉,每月不得低于这个数,代县人你达标了吗?
  • 熙熙推荐:欧国联重心 波兰VS葡萄牙 02:45
  • 中奖公告 | 吉鲁梅开二度 法国5-2终结冰岛黑马之旅
  • 金沙江堰塞湖威胁区域-曲雅贡乡群众疏散安置工作在线
  • [军事]又出问题了!美国停飞10架最新型F-35战斗机
  • 视频回顾俄“联盟号”载人飞船发射事故,万幸宇航员安全着陆
  • 贵州一高校自习室贴满“性暗示”广告?!
  • 深圳龙华某学校外教年薪涨至58.8万,竟然要求由学生分摊?
  • 施工队挖断三家运营商的光缆,造成某地信号中断
  • 花甲赵雅芝征战真人秀,难道是缺钱吗?︱三十立铺
  • 金鹰女神礼服
  • 胖游客越来越多:超过75公斤禁止旅行!
  • 日本16岁女生直播跳轨自杀,遭碾死
  • 田朴珺表白王石:有幸在你身边 守护你也成全自己
  • 浙大博士生跳江后失联!疑似轻生朋友圈曝光
  • 恭喜LPL四连胜!LCK四连败创S赛史上最差纪录!!!
  • 重回亚洲,20余件张大千画作上拍
  • 国足胜马尔代夫,赢四个球太少?
  • 腾讯音乐计划赴美IPO,估值或超过300亿美元
  • 快的创始人陈伟星回归网约车 用区块链解决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