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奇遇记
现在依然很激动,沉浸在失而复得的喜悦里。
冷静会儿,吃点饭,复盘一下笔袋失而复得的经过。
其实笔袋本身并不值什么钱,主要是意义重大,这也导致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它。
10月13日下午,女朋友跟我说笔袋放在图书馆沙发旁的柜子,结果被管理员收了。找了当时阅览区的老师,老师让找图书馆中间的负责老师,因为他们会把收到的东西,统一放到一间教室。我先解释一下,图书馆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占座现象。总有人会把书放在座位上占座,等第二天来的时候继续坐在原处。所以,图书馆这么做完全没毛病,只是当时不知道柜子也不让放,这就是后话了,以后绝对不放了,吃一堑长一智嘛。毕竟这次经历是险中求胜,运气占了一部分。女朋友去找了,结果只找到书,笔袋却不翼而飞,令人倍感疑惑。
当天晚上,我还信誓旦旦地跟她说:“肯定是你没仔细找,笔袋本来就小,肯定被一些书挡住了。”结果,很快就被打脸了。第二天上午九点半,我和女朋友准时去找管理员,让他把门打开,我们在再仔细找一遍。在去的路上,心里还挺自信的,心想:笔袋还能有人拿吗?肯定就在里面等着我呢。结果,门一开,我傻眼了,书不少,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像被炮弹袭击过的阵地。太乱了,但是还是静下心来,像工兵扫雷一样,一块一块区域,一本一本书地慢慢找。越找心里越没底儿,怎么回事?连个影子都没看见。很快,我就将这间屋子仔仔细细地搜了两遍,就是有只耗子在这,我也该找到它了,可事情就是这么邪门,愣是没找到。
为什么说感到邪门呢?因为在去之前,我先去图书馆沙发旁的柜子找了一遍,并找到了该区域的负责老师。老师年龄挺大,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当时正眯缝着眼在看书。我轻轻走过去。
“您好,老师,打扰您了。我昨天有书放在沙发旁柜子里,现在没了,是被收了吗?”
大爷翻开眼皮,将眯缝着的眼睁大,“昨天晚上是有人收。”
我瞧这事儿有门儿,继续询问:“是这样大爷,我前天笔袋和书放在一起,就放柜子那了,去收书那间教室找了,只找到书,结果笔袋没了,那笔袋对我很重要,所以我想过来问问,值班同学收书时候有没有印象。”
大爷也挺热心,立马起来,去旁边桌子给我翻值日表。他把值日表找出来,说:“你记一下这个电话,他是负责人,你打电话问问他。”
我赶忙掏出手机,记下了这个对“破案”关键的号码。接着谢过大爷,拨打电话,寻找线索。经过这位负责人的热心帮助,及当天值班人员的回忆,证实了收书的时候见过这个笔袋。当时就确定,这笔袋肯定就在收书教室。所以,当我仔仔细细,里里外外找了两遍,还没找到,这事就不正常。据值班人员回忆,笔袋就在这,可里外里折腾两遍还没找到,地方也不大,这只能证明一件事——被人拿走了。
图书馆老师告诉我,桌子上有一本《图书馆占座物品领取登记表》,是领取过物品的同学在上面登记内容。我赶紧拿出手机,拍下了13日和14日领取名单。准备逐个摸排。别说,还真有那么点儿破案的感觉,有那么点儿当警察的感觉。
突然,名单里有一行字,映入眼帘,显得那么刺眼。领取内容赫然写着“书、水杯、笔袋”。嚯,这么巧,那就从这开始摸排吧。
名单里有姓名、学号、学院等信息。不巧,这个学院没熟人,我赶紧去老乡群里找这个学院的学生。一阵寒暄客气,直接表明来意。兄弟也很给力,虽说不认识,还是打听到这人不是他们专业,据学号开头看,应该是另一个专业。谢过老乡之后,继续在群里找这个专业的同学。第一位这个专业的同学,不认识。第二位可来着了,认识这个名字的人,但是不认识这个学号的人。这就有点绕了,其实就是名字和学号不符。嘿,这怎么闹得,到底哪个是去过图书馆的人呢?得,兵分两路,都查查。我先让老乡去问叫这名字的人,接着找到导员,请他帮忙,联系那个学院的导员,找到这个学号的学生信息。让导员联系,用词得慎重,如实汇报——看到领取名单上有他,想问问他看没看见过。
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老乡找的这个人,回消息速度非常慢。导员这边呢,也并不是很顺利,找到信息之后,对方导员要我的信息,让他们的学生联系我,行,反正谁联系谁也一样,结果,到现在,也没加我,微信电话,都发给他了,还特意嘱咐尽快联系我,因为丢了东西比较着急,可还是石沉大海。
还是老乡这边先突破,对方让老乡问我笔袋里都有什么,听到这话,我一机灵,这事儿有门儿啊!您想啊,他问我这笔袋里有什么肯定是他捡到过笔袋,翻开过笔袋,不然为嘛问里面有什么。这就好比捡钱包,问来领的人,钱包里有什么一样,好确定身份。然后几经辗转,那人加了我的联系方式,结果又是漫长的等待。
三个小时之后,那人回了我的消息,问了句“你笔袋里面是有什么什么吗?”,我赶紧回“是啊”。又是两个小时的寂静。咱也不知道人家在忙啥,等着吧。终于,两个小时后,对方回了消息“哦哦,那是。不好意思,我的笔袋也是黑色。”我心想,你当时拿错我认了,你翻开之后,发现不是你的,还放在你手里是什么意思?这都几天了?你完全可以交给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或者让学校大V发布找寻找信息,你自己放手里这么些天是怎么个意思?尽管忿忿不平,心想要是个男的,非得给你掰扯掰扯,最终还是冷静下来,打个哈哈,商定拿回时间。
在外漂泊5天之久的笔袋,终于回来了。
虽然拿错的人连一句道歉也没有。

对了,导员联系的那个人与老乡联系的这个人是同一人,至于为什么与老乡说的有些冲突,咱也不知道,也不关心了,回来就好。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个笔袋吗?用这么费劲巴拉去找吗?”让我想起了那句名言“世界上本就没有感同身受,上来就说至于吗?劝你要大度,一定得离这人远点,要不打雷时候容易溅着你。”肉疼不疼我自己知道,不是你能理解的。首先我的笔袋既具有经济价值,也具有意义价值。意义价值简单,对我的意义非凡。经济价值,有些人可能就很疑惑,一个笔袋能值多少钱。那我就要问你了,我给你一万块钱你能给我找来吗?这件物品既然对我有了意义价值,那就自然而然的在我这有了不菲的经济价值。就好比我在拍卖行看见一东西,底价不高,但是我愿意出高于数十倍的价格拍下它。就是因为我觉得它值,我喜欢,这个笔袋对我来说就是如此。

再者,找回丢失东西本来就是天经地义。我不愿意让他留宿街头,也不愿意让他被拐到别处,于我而言,他就是有生命的一个朋友。

忽然想起,几年前一旧闻,一网友悬赏数十万找自己的宠物,也许那狗在当时购买时也就几千元,但是主人付出了感情,宠物对他而言亦是家人,所以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找到。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

父亲轧死2岁儿子获百万保险赔偿,合法合理吗?

“养不教,父之过。”几百年来,无数中国小孩都背过这句名言,以至于我们都把“养而不教”当作父母最大的过失之一。

如果养而不教是父母的过失,父母应担责,那么养而不慎,甚至不慎至孩子死亡,父母又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呢?#如何看待父亲轧死2岁儿子获百万保险赔偿#



最近就有媒体报道一则新闻:

2020年8月,吴先生从家驾驶小型客车外出办事,车辆起步时,没有留意刚满两岁的儿子小吴在车辆旁边玩耍,不慎压到在车旁的小吴,小吴经抢救无效死亡。警方出具的《非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该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系吴先生驾驶机动车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其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事后,吴先生夫妇将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保险公司作为肇事车辆的承保人,应按法律及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偿责任。吴先生夫妇作为小吴的父母,有权以赔偿权利人的身份提起诉讼。对超出保险赔偿部分,小吴的母亲自愿免除加害方的责任,于法无悖,法院予以准许。因此,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赔付11万元,在商业险限额内赔付100万元,共计赔付111万元。

这一场“父之过”的悲剧因一纸判决的公开而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引发舆论哗然。这父亲未因其“过”担责反受益,众多读者为此错愕和不解——难道为人父母,就可以有过而不担责?就有了事实上的“法律豁免权”?公平吗?合法吗?合理吗?

不幸的是,世界上确实有一些事情可能是合法却不合理的。

从民事法律责任上看,这起事故中,孩子的父亲是加害人,也是受害人,如果用法律专业语言表述,就是“侵权责任的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混同”。在其他受害人比如孩子的母亲放弃追究父亲责任的情况下,孩子的父亲在客观上确实依法免除了民事责任。

从刑事法律责任上看,孩子父亲的过失驾驶行为造成孩子死亡,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公诉机关可能对其免予起诉,也可能在起诉后,法院基于孩子母亲等亲属的谅解判处孩子父亲缓刑(有期徒刑,缓期执行)。而且,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没有罚金刑,这就意味着,孩子父亲未因其过失行为受到财产刑的处罚。

如果在孩子父母取得保险金后,孩子父亲未被判实刑,也肯定不会被判处罚金,那么孩子父亲在经济上不仅未受损,还获益了。说实话,这个客观结果,合法,但不尽合理,也不尽公平,也不符合善良者的心理预期。



我们对这一合法却不合理的事情,要无可奈何地忍受下去吗?

往大了想,如果不为过错付出代价,会不会出现“反向效仿”的极端情形——别有用心者以伤害或杀害孩子并伪造事故的方式骗取保险金?

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人性阴暗与恶的程度。而制约人性之恶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法律的惩罚。

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了如何惩处失责父母,或许我们可以引以为鉴。

美国的许多州规定,禁止将一定年龄以下的的未成年子女单独留在家中或车内。如马里兰州、佐治亚州、北卡罗莱纳州规定禁止父母将8岁以下子女单独留在家中或车内。

年龄不是唯一标准,如果父母将一些心智不够成熟的子女以及身有残疾的子女单独留在家中,若发生意外事故,那么当地警察或儿童权利机构的人员就将登门“拜访”。

除了将子女单独留在家中外,父母的其他失责做法也可能触犯法律,被视为危害儿童罪。比如:车上载有儿童时酒后驾车、雇用有性侵前科的人看护儿童、孩子无人看管或者交由其他儿童看管;在子女面前制造毒品;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危险地带等。

如果父母因此被定罪,就将面临牢狱之灾或者缴纳高额的罚金。在这些法律规制之下,父母在照顾子女上的失责行为违法成本较高,会促使父母三思而后行。

英国则高度重视政府机构在儿童权利保护方面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强调教养、保护儿童不仅是父母的责任,更是国家的责任。依据1989年的《儿童法》,对儿童有害、会被判为有罪的行为包括了监护人的疏忽大意,即长期的、严重的忽视儿童或者疏于保护,使儿童受到明显伤害,比如导致儿童受冻、挨饿、营养不良等严重的疏忽。

而我国香港地区也制定了严密的法律来保护儿童的利益。香港地区《侵害人身罪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对所看管儿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的情况:

“任何超过16岁而对不足该年岁的任何儿童或少年人负有管养、看管或照顾责任的人,如故意袭击、虐待、忽略、抛弃或遗弃该儿童或少年人,或导致、促致该儿童或少年人受袭击、虐待、忽略、抛弃或遗弃,其方式相当可能导致该儿童或少年人受到不必要的苦楚或健康损害,即属犯可循公诉程序审讯的罪行。”

实践中香港也有类似的案例。一名年轻的母亲在商场搭手扶电梯时,不小心将三个月大的女婴跌落地,令其头部骨折。该名母亲因一项疏忽照顾儿童罪被判监禁一年八个月。这则案例跟本文所讨论的监护人过失行为一样,都是由于监护人的过失导致了儿童伤亡的结果。



有过,就应担责。然而,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实践,监护人并未因其失责行为受到较为严厉的惩处,更多地倾向于从朴素的亲情和伦理角度从轻处罚,甚至简单地归之为“家事”,最后不了了之。

在笔者看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立法与司法的现状,借鉴国外的立法,对此进行一定的修正。

一是加强对失责父母的经济和刑事惩处。

对于犯交通肇事罪等失责犯罪的父母,在适用缓刑上应更为谨慎,而不能过于机械。我们还可以考虑增加设置交通肇事罪等犯罪的罚金。如此就可以将失责父母获取的保险金收归国有,将其用于保护儿童的相关公益事业,更好地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二是细化监护人的失责违法犯罪情形。

我们可以考虑将下列情形认定为监护人的失责行为:

(1)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放任不管,不履行教养义务,致使未成年人养成不良恶习的;

(2)父母作为监护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

(3)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进行虐待、打骂体罚或其他人身侵害,造成身体伤害或影响身心健康的;

(4)监护人剥夺被监护人受教育权利,造成辍学的;

(5)监护人遗弃被监护人,使其脱离监护的;

(6)监护人死亡或丧失监护、抚养能力,不能保证未成年人权利实现的;

(7)监护人失踪、被限制人身自由,无法履行监护责任的;

(8)监护人具有吸毒、赌博、卖淫嫖娼、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或不良嗜好,严重危害被监护人健康成长的;

(9)其他相关政府部门或人民法院认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

对于具有以上违法情形的失责父母,相关政府部门或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节作出一定惩处,比如发出“未成年人人身保护限制令”,在一定时间内禁止失责父母接触受害的未成年人。有些案例,轻则可以撤销其监护权,由其他顺位的监护人或相关政府部门履行监护职责;情节严重的,还应追究失责父母的刑事责任。

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未成年人保护,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应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使全社会共同参与到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的事业中来,如建立救助儿童基金会,并在各地建立社会志愿者队伍,实现资源共享,相互支持;如借助学校、幼儿园、儿童医院的多方力量,对监护人进行深入教育,增强责任感,提升养育技能和意识;如组建一支由医护人员、警察、司法行政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儿童救济队伍,成立专门组织管理儿童救济工作。

孩子不是父母的财产,也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其生命权应得到法律最大的尊重和最有力的保护。为人父母,不仅是道义,更是法律义务。如果我们对失责伤害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或只抱以同情,却没有实际惩罚,那么这样的悲剧恐将不时上演。

韩国电影《熔炉》的男主角有一句话解释了他对性侵幼儿的罪行不能保持沉默的原因:孩子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当时我也在场,但是却无能为力,现在要是放弃的话,我也没有自信能做好松儿(男主角的孩子)的爸爸。

当小吴在车轮下遭遇不幸时,我们不在场,但一样无能为力,如果我们现在选择放弃或者遗忘,那么我们还有自信做好自己孩子的父母吗?我没有这种自信,我更相信法律,相信惩罚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为了变得更好而惩罚。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林立、郑琼)

★今日推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简介:痛苦的际遇是如此难以分享,好险这个世界还有文学。思琪的初恋是李老师。因为李老师把她翻面,把他的东西塞进去。那年的教师节思琪才十三岁,这个世界和她原本认识的不一样。如果这是爱情,为什么觉得暴力?为什么觉得被折断?为什么老师要一个女学生换过一个女学生?如果这不是爱情,那满口学问的李老师怎么能做了以后,还这么自信、无疑、无愧于心?
故事必须重新讲过,与房思琪情同双胞的刘怡婷,接到警局通知,去带回神志不清,被判定疯了的房思琪。透过思琪的日记,怡婷得知思琪五年中的所见所思……
★精彩片段:我下楼拿作文给李老师改。他掏出来,我被逼到涂在墙上。老师说了九个字:“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我说了五个字:“不行,我不会。”他就塞进来。那感觉像溺水。可以说话之后,我对老师说:“对不起。”有一种功课做不好的感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微风][微风][微风]【近期超喜欢的杂系文案】我所理解的喜欢是惦记换季了 我也不喜欢你了释怀吧 人生就是爱了又爱要平安健康也要肆意潇洒记性不好 但你说的难听的
  • 7.永远会因为温柔而心动。10.理想状态是有节制的热爱。
  • ​你会在我的前边离开这个人世间​你让你的老娘​以后的日子怎么往下过呢?​自从你出嫁后​俺再次走在这条土路​竟然是为了见你最后一面​听你说出那最后一个字​任你最后
  • 薛宝钗和贾宝玉的谜语都和大昭寺的法螺有牵连! 次日雪晴。饭后,贾母又亲嘱惜春:"不管冷暖,你只画去,赶到年下,十分不能便罢了。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
  • !!
  • #睡前阅读# #小说推荐# #好书推荐# #九先生的怪奇收藏馆# 今天皮皮萱给大家推荐摘录自《#九先生的怪奇收藏馆#》现代篇里一篇甜甜的脑洞小短文。 《武林盟
  • 不取悦谁,也不为谁而卑微生活需要仪式感,就像平凡的日子需要一束光✨生活,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总之不会是你想的那样。不取悦谁,也不为谁而卑微时间会告诉我们,简单的
  • 第二部:简单洗漱收拾一下,喝一杯黑咖啡,换上爆汗服开始运动,我是下楼跑步,我会刻意让阳光填满我的全身,接受自然给到我的补钙[嘻嘻]与此同时,在跑步的时候去确认一
  • 那你就真的错了,其实双鱼女的情商很高,只是在爱情方面因为过于感性而没有好的结果,但要说事业方面双鱼女一点都不糊涂,自己的人生规划特别有理有据,或许如果你跟双鱼女
  • 不过,连续两日的零非封控区确诊被打破,不知道从哪冒出来2例新增。首先官杀是凶神,代表你爱人对你不好,甚至会有家暴;其次官杀同时存在,代表不只一个丈夫,容易离婚。
  • 汉族为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外国人质疑中国人为什么不讲血统?还有网友评论:养猫狗的时候才看血统纯不纯,越是纯越值钱!
  • “一卡”主要用于每户做完一轮核酸检测后,发放并嘱咐贴于自家门上,社区干部在通知下一轮核酸检测中,知道哪家已做、哪家没做;或在“敲门行动”中对贴“卡”户直接跳过,
  • 认识自己,认识周边的环境,认识别人的真面目,你才能找到最好的社交方式,凡事因人而异;做人有趣一点,低头抬头都很自然,即便说错了什么,主动道个歉,自我解嘲一番,也
  • 其实天很蓝,阴云总要散;其实海不宽,彼岸连此岸;其实梦很浅,万物皆自然;其实泪也甜,当你心如愿。#印能法师大悲咒[超话]#一念清浄佛门音,慈悲為懷自在心。
  • 这一天里你依旧有做不完的事情,发泄不完的情绪,内心一直渴望得到的关心和肯定,以及握得越来越紧的拳头和眼眸里越来越炙热的光。你在这里摸爬滚打着,坚持着不曾放弃的理
  • 【#长沙连通浏阳的金阳大道又有新进展# 】金阳大道三期道吾山隧道属高风险等级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洞口围岩稳定性差,在施工过程中穿越2处褶皱、8处断层,面临涌
  • 瑞幸咖啡账单里的秘密:外卖停滞 开店提速 上市后的瑞幸咖啡仍然在不断“折腾”做供应链、上小鹿茶、谋求出海……8月14日,瑞幸咖啡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公布,从数据来看
  • 在久违的釜山港炭吃顿久违的烤肉在silly dog coffee喝杯拼配豆的dirty顺便撸撸小猫 看门前风吹花落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好好看完2020年没仔细看的
  • 最近西安的天气真的捉摸不透 前几天热的开空调盖夏凉被 今天下雨天冷的我又把厚被子拿出来 这学期体育课学的太极扇 刚知道了没给我气死 上学期被太极折磨这学期太极扇
  • 去年《遇见幸福》的热播,刘孜的演技是没得挑的,每个表情都被她演绎得细致入微,22年演龄的沉淀,总是有些不一般的。还有原本在爆红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