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量名人代言出圈、和NFL NBA MLB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迈阿密热火队球馆命名为FTX球馆、承包TSM独家命名权、与英雄联盟重磅手游达成合作、拿下超级碗广告位……

SBF在该花的钱上永远都不会手软,因为他知道未来这些钱会成10倍100倍地回报他。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格局,SBF会让你见到,什么叫TMD的格局!

Crypto is conquering the world, and FTX is conquering Crypto. You in?

#比特币##比特币[超话]##王源抽烟#

【拉尼娜来了,今年是冷冬?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最近不少人讨论今年是冷冬的问题,原因是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出现了拉尼娜(La Niña)现象,并且因为去年冬天也是拉尼娜,今年连续出现,所以我国温度偏低,还会冷得更严重。事实真的如此吗?

△ 拉尼娜连续两个冬天出现,这事儿其实很常见

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的现象,连续两年冬天出现拉尼娜现象,这种情况并不少。拉尼娜经常会在连续两个冬天出现,而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几乎相反)则很少连续两年出现。

例如,1973/74、1974/75和1975/76连续三个冬天都是拉尼娜,1983/84和1984/85连续两个冬天也是拉尼娜,1998/99和1999/2000、2007/08和2008/09、2010/11和2011/12都是前后两个冬天是拉尼娜现象的例子。这种连续出现拉尼娜现象和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气候态及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机理有关。

图1:尽管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太平洋两种位相相反的现象,但其形态并不完全相反,拉尼娜经常在连续两个冬季出现,而厄尔尼诺现象连续出现个例较少。图片来源:NOAA Climate.gov

△ “出现拉尼娜我国冬季气温就偏低”,气候预测真的这么简单粗暴吗?

持“出现拉尼娜现象时我国冬季温度就偏低”这种观点的人不少,甚至一些气象部门和官方媒体也这么认为,主要依据就是出现了拉尼娜现象。但这样理解我国的气候变动,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没有认识到我国气候的复杂性,以及短期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

首先,我国国土面积大,横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并且西部有广袤的戈壁沙漠和青藏高原地区。影响这一区域冬季气候异常的因子非常多,不光包括热带中东太平洋的海温,还包括印度洋、大西洋海温,以及我国近海的海温状况。除此之外,还受中高纬北极海冰、欧亚雪盖和陆面状况等的影响。

各个区域不同影响因子的作用有所不同,各区域的权重并不相同,因此仅用拉尼娜一点来讨论中国的气候,容易以偏概全。

仅就我国东部地区而言,南北地区的影响因子权重也不同,其中东南沿海容易受热带海洋过程影响,这包括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形态(拉尼娜或者厄尔尼诺现象)和印度洋海洋偶极子(IOD)形态。尽管在拉尼娜年份在赤道西太平洋和南海上空容易形成气旋性环流,气旋性环流的西侧产生偏北风异常,有助于东南沿海地区冷空气活动,但是基本没有完全一致的拉尼娜——每一次都有所不同,在赤道西太平洋和南海上空产生的气旋性环流的强度和形态也各有不同,不适合套用统计规律。

对于我国东部偏北地区而言,更多受中高纬度环流异常的影响,其中北极涛动(AO)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对于中高纬度地区而言,其可预报性要低于热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受中纬度天气过程的影响,天气过程的时间周期一般为7~10天,这些过程对于整个冬季(11月~3月,也有研究仅分析12月~2月)而言,可以看作是“噪音”部分。在一个冬季,这样的过程至少有8~10次,每次温度上下波动至少10℃,要在这种波动里识别平均气温的季节信号(~1℃),是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我国东部地区除了在冬季会频繁遭遇一次次的冷空气活动以外,冬季气候还表现有一定的独特性质。例如,东北—西北与南部地区温度反相变化,当东北和西北温度偏高的时候,南部地区往往温度偏低,反之当东北和西北温度偏低的时候,南部地区往往温度偏高;前冬与后冬的不一致,当前冬(11~12月)温度偏高时,后冬(2~3月)容易出现温度偏低,反之亦然。所以,不能用整体“暖冬”或者“冷冬”来讨论。

图2:北极涛动(AO)是影响全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重要环流系统。图片来源:CPC

△ “冻死人”的去年冬天其实是暖冬,还是拉尼娜年

以备受关注的去年(2020/21)冬季为例,很多人对其记忆还是“冷得哭”“21世纪最低气温”“20年来最低温度记录”。

然而,这个冬季温度的变化像是过山车。2020年12月全国温度普遍偏高,1月初寒潮来临温度骤降,但是从1月下旬全国温度回升,2月温度骤升,迅速回暖,从华北到华南日最高温度迅速超过20℃,在河南和河北部分地区甚至最高温达到29~30℃。将整个12月~2月的冬季平均温度算下来,全国整体竟然是妥妥的暖冬(2021年3月3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官宣确定)。

2020/21冬季同样是拉尼娜事件,极端寒潮事件与整个冬季偏暖并行不悖,让说冷和暖的人都找到了理由,也让说冷和暖的人也都无法完全自圆其说。

图3:2020/2021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及距平逐日变化,整个冬季气温有如坐上过山车,在冬季1月初出现极端寒冷天气过程,但是2月底全国温度异常偏高。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 国内外多个预测系统预测我国冬季可能偏暖

提前一两个月做未来1个季度的气候预测,这属于短期气候预测,或者称作季节预测。目前季节预报还是有很大挑战性的,国内外多个机构都在持续进行大量分析和预报工作,其中最重要的预报工具是S2S预报(Subseasonal-to-Seasonal Prediction)系统,即预报次季节(Subseason)到季节(season)时间内的平均状态。

根据目前国内外各个研究机构的预报,今年冬季发生拉尼娜现象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对于东亚区域的温度而言,更多研究倾向于预报整体温度偏高。温度偏高的幅度在我国北部地区更大一些,可以达到1℃以上,而在我国南部增幅有限,基本接近正常,所以传说中的“冷冬”出现的可能性比较低。

图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FGOALS-s2系统的S2S预测结果,我国冬季温度整体偏暖,其中北部地区异常偏暖。图片来源:https://t.cn/A6MDYl0P

△ 冬季生存法则:关注天气波动比冷冬暖冬更有意义

“冷冬”或者“暖冬”是对整个冬季的考量。例如,按照现在中国气象局的标准,需要考察整个冬季(12月~2月)的平均气温,确定各站相对于历史数据的偏差、冷暖的站点总数以及冷暖面积的大小。这其实是个非常学术化的概念,对公众的意义有限。

正如前文所讨论的,在冬季每次天气过程中,温度的上下幅度往往大于10℃,而冷冬和暖冬的温度异常值一般仅为0.5~1.0℃。即使最终证实冬季是冷冬,只要温度整体平稳,低温的影响就非常有限;而暖冬期间,如果出现短期几天极端寒冷的冷空气活动,像过去的2020/21暖冬里的极寒天气,其影响也会非常严重。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与其把关注点放在今年冬天平均是“冷冬”或者“暖冬”上,不如放在应对天气波动上,随时注意天气预报和预警,避免冬季的灾害天气更为重要。而在提前一两个月准确预报会出现一次极端冷或者暖事件,这基本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的预报能力。如果某个机构和个人宣称具有这种能力,那大可打一个问号。https://t.cn/A6MDYl0h

筹码峰不会骗人:“上峰不移,下跌不止,下峰锁定,行情未尽”

作为大众投资理财方式之一的股票投资,已经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投资股票市场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投资者都想在股市中挣大钱,但作为一种投资,有赚就必然有赔,而且赔钱的比例往往比较大。也许有的投资者认为,股市里赚钱无非是低买高卖,然后重复操作,就可以不断获利。这话似乎很有道理,也很正确。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很多时候往往买的不是低点却卖在了低点;该卖的时候没卖,该买的时候没买。

造成投资失误的原因就是投资者不知道如何把握买点和卖点。也就是说,投资者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要在什么时候买,在什么时候卖,更没有一个合理的止损和止盈计划,这在股市中是非常危险的。我们除了要关注账面上那些时刻变化的数字,更重要的是要关注随时到来的风险与机遇,也就是关注买点和卖点的提示信号,只有这样,才能在股市中做到游刃有余,张弛有度,实现稳定的获利。

在股市里,随着股票价格的涨跌,筹码分布指标的筹码密集峰会不断移动。这种筹码的移动反应投资者在不同的价位上交易筹码,是推动股价涨跌的内在市场力量的体现。因此,通过筹码分布指标的峰谷转移,投资者可以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到当前市场的状态,为自己的操作提供参考。

一、上峰不移,下跌不止

当股价在高位横盘整理一段时间后,筹码会在高位聚集起来,筹码分布指标中的高位就会形成密集成交区域。未来一旦股价开始下跌,这个密集成交区内的筹码就会变成套牢盘。未来如果股价上涨至这个位置,往往会遇到非常强烈的执售压力,导致股价下跌。因此,只要这个密集成交区存在,股价将会持续下跌。这就是“上峰不移,下跌不止”的形态。

通过对“上峰不移,下跌不止”形态的解读,投资者可以获得三种操作方法。

1,对于中线投资者来说,下跌过程中,只要上方的成交密集区还存在,投资者就尽量不要中线买入建仓。

上方的密集成交区虽然不会持续下去,但是因为未来股价走势的不确定性,其能够持续多上时间很难判断。如果投资者贸然买入股票,中线持有,很难保证这个密集成交区会在短期内被完全消化。

如图3-1所示,凤凰光学(600071)股价持续在高位横盘整理。整理过程中,筹码在高位产生了充分换手,形成密集成交区。在随后的下跌行情中,这个密集成交峰一直存在,因此股价很难开始真正的上涨行情。在这段时间里,投资者不应该买入股票。

如图3-2所示,凤凰光学经过底部横盘整理一段时间后,才将顶部成交密集区消化掉。筹码分布指标由高位单峰密集进入了分散分布的形态,此时该股具备了上涨的潜质。

2,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在下跌过程中抢反弹时,应该注意当前股价与上方成交密集区之间的距离。这段距离很可能就是股票反弹的空间。

当股价反弹到成交密集区时,之前的套牢筹码获得解套,会被大量抛出,对股价形成很大的压力,因此股价很可能会在上方的成交密集区位置遇到阻力,开始进入下跌行情。

因此,如果当前股价与上方成交密集区之间的距离较大,说明有获利空间,投资者可以积极抢反弹;如果当前股价与上方成交密集区之间的距离很短,抢反弹的获利空间会非常有限,此时投资者最好不要贸然操作。

如图3-3所示,银邦股份(300337)股价经过顶部横盘整理一段时间后开始下跌。在之前的横盘行情中,该股的筹码分布指标已经在高位形成了密集成交区,这个密集成交区内聚集着大量套牢筹码,会在之后的行情中对股价形成重要的阻力作用。

下跌一段时间后,银邦股份多次重复反弹走势。每次反弹时,投资者都可以通过反弹时股票价格与密集成交区之间的距离来判断反弹是否值得操作。第一次反弹时,股价距离密集成交区很近。这样的形态下反弹不会有太大涨幅就将遇阻下跌,因此这次反弹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操作机会。

随后一次反弹时,股价已经距离密集成交区较远。这说明股价上涨在短期内都不会遇到套牢盘的抛售压力,有比较大的上涨空间,投资者可以抓住这一次的短线操作机会。

3,当股价在低位重新形成密集成交区时,是操作机会。

当股价在低位持续横盘整理,将上方的密集成交区完全消化掉以后,就说明上方套牢盘的压力已经消失,未来一旦股价开始上涨,往往能够有较大的上涨幅度。此时无论对中长线投资者还是短线投资者来说,都是恰当的操作机会。

如图3-4所示,晶方科技(603005)股价经过前期横盘整理后,筹码分布指标在高位形成了一个密集成交区,随后该股股价开始见顶下跌。在下跌过程中,上方的密集成交区一直对股价保持着较强的阻力作用,股价反弹到这个区域附近时,就会遇到抛盘的阻力而继续下跌。

如图3-5所示,晶方科技股价下跌至低位后开始横盘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上方的筹码逐渐由高位移动至低位,在低位聚集起来。

从对应的筹码分布指标中可以看出,此时上方的套牢筹码数量已经相对较少,市场上的筹码多数都是股价在低位横盘整理过程中刚刚形成的新的筹码,此时,股价已经具备了上涨的潜质。未来股价上涨过程中,遭遇到的上方套牢盘的抛盘压力会大大减小。

二、下峰锁定,行情未尽

“下峰锁定,行情未尽”的行情与“上峰不移,下跌不止”的行情完全相反,这种行情出现在股价上涨的阶段。

在上涨行情开始前,股价往往会在低位横盘整理一段时间,筹码会在低位充分换手,筹码分布指标中的低位就会形成密集成交区域。未来一旦股价开始上涨,这个密集成交区内的筹码往往会被锁定。

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只要这些被锁定的筹码没有被抛售,就说明投资者仍然对后市坚定地抱有信心,股价上涨就不会遇到太多阻力,未来股价将会持续上涨,投资者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稳定地持有股票。

如图3-6所示,金龙机电(300032)股价在低位一个比较小的价格区间内长期横盘整理,发生了充分换手,形成了密集成交区。

如图3-7所示,在随后的上涨行情中,金龙机电的筹码虽然有向上移动的迹象,不过之前低位形成的成交密集区一直存在。只要这个密集成交区存在,就说明低位买入的筹码还没有被大量抛出,上涨行情还会继续。在这个过程中,每次股价回调时都是投资者逢低买入股票的机会。

如果随着股价上涨,筹码大量向上移动,之前在低位形成的密集成交区逐渐消失,就说明在上涨行情中,大量低位买入股票的投资者不再看好后市,已经开始大量抛售股票。这种情况下,未来股价的上涨行情将很难继续保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投资者就应该适当减仓,回避风险。

如图3-8所示,辉丰股份(002496)结束之前的横盘整理,进入上涨行情。在上涨行情初期,下方筹码处于锁定状态,这说明此时多数投资者仍看好后市,没有大量抛售在低位买入的股票。

如图3-9所示,经过短暂的快速上涨后,辉丰股份涨势减缓,同时筹码也开始在高位大量换手,筹码分布指标在高位形成了新的密集峰,明显超过低位密集峰的规模。这说明随着行情的推进,大量投资者已经不再看好该股的后市走向,纷纷将低位买入的股票抛出,股价上涨已经遇到了巨大阻力,未来可能会见顶下跌。看到这样的形态后,投资者不宜再持有股票,应该尽快减仓,回避风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