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两会话题】#小亳跑两会#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长三角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来看看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1.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产业高地
“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亳州中医药发展迎来新机遇。市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和参会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建言献策,积极作为,助力亳州发挥中医药资源整合集聚的“乘数效应”,全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

抢抓机遇,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2020年,我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成效明显,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450亿元,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增长14.2%,992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入省医保目录,22个药品品种成功转入我市生产,113个品种签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合作协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到2025年,现代中医药产业迈向中高端。
如何抓抢机遇,推动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九三学社亳州市委建议,要全面落实“世界中医药之都”规划,尽快启动纳入“十四五”规划的中医药项目,梯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做精做优中药饮片、做大做强中成药、做专中药延伸产品、加快发展提取物和配方颗粒等方面有新突破。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与沪苏浙包括全国先进地区的创新合作,吸引更多高端要素集聚亳州,谋划建设长三角中药企业产业园。着力从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领域、提高产业层次三个维度,构建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医药贸易、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旅游、中医药延伸产业等六位一体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把握关键,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开工建设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提高各类中职学校办学水平。
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是关键。在加强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近3年来我市引进涉药类高层次人才180余人,开展项目合作近90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引进博士1人、硕士121人、急需专业的副高级以上人才22人。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在职研究生班,培养在职研究生60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支持亳州学院设立了中医药学院单独校区。但中医药人才短缺依然是我市药企存在的普遍现象。
为此,市政协委员姚亮建议,要常态化开展中医药产业“招才引智”工作,加大创业扶持资金保障和兑现力度,探索推进“揭榜挂帅”制度,厚植成长沃土,创造“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空间。加强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和中药师带徒授业。开展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招考工作,努力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选择更为优秀合适的人才。
针对中医人才晋升、加薪渠道有限的现实,市政协委员侯怀奇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诊治的投入,拓宽中医人才晋升渠道,提高医疗机构发展中医的主动性,提升中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大中医行业的吸引力。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康养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成立市中医药健康旅游联盟,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康养产业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都给中医药康养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世界中医药之都”的亳州,更要扬“亳”所长,立足中医药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加速产业集聚,加快推进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奋力打造长三角中医药康养产业高地。
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调研发现,我市中医药产业稳步发展、运动康养氛围浓厚、药膳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区位交通便捷、文旅资源丰富,拥有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的独特优势,并成功被列入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为此建议,明确发展定位,早日完成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强化力量,创新手段,加快中医药康养园区建设;打破界限,形成合力,推进“医养结合”;统筹规划,准确定位,做好品牌宣传,加强对产业园区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建设项目用地,积极支持融资信贷需求。同时,以市场为主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形成多层次协同推进、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

2.实施乡村振兴
补短板 强弱项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新时代幸福新农村……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市人大代表谭现祥一直关注“三农”问题,并积极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感受到更多的是肩上的责任,我将认真贯彻大会确定的目标,一如既往地把目光聚焦在‘三农’上,继续创新生态瓜菜的种植技术,扩大生态瓜菜规模,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谭现祥说。
报告指出,培育“绿色亳农”品牌,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个……
“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农业振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近年奔走在扶贫一线的市政协委员蒋家彬认为,要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和申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不断开发农业生态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农村绿色生态产业。

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报告指出,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84个……
市政协委员芮绍勇认为,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建设美好新家园。
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
“要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和交通安全水平,实施‘农村公路+旅游、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模式,带动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客货运输、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市政协委员方林飞说。
市人大代表杨华说:“现在城乡道路越来越畅通,城乡公交通村达乡,方便了村民出行。但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短板,比如在林拥城城乡公交首末站等人数较多的站点应设置乘客等待休息区,方便乘客阴雨天气时等车出行。”

激发农业农村活力
报告指出,建成县乡联网运行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
对此,市政协委员王海运认为,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规范交易,培育壮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报告还指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22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470万亩,培训职业农民3200人次……
2012年11月,市人大代表唐晓梅成立了晓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村留守妇女开展草莓种植技术、管理、营销等知识培训,带动了周边1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劳动力转移,帮助她们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心情激动,以后,我会继续扎根基层,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更多农民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不辜负人大代表的职责。我也呼吁更多的人才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唐晓梅说。
市政协委员魏绍军也认为,要培育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把农业交给更多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才能使得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农民收益最大化。


3.融入长三角
按下融入“快车键” 实现发展“加速度”
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长三角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发展提速增效;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互联互通, 让群众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红利;构建绿色农产品产业链,建立完善可追溯体系,扩大对长三角蔬菜供应……在今年两会上,加快融入长三角,仍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加大招商引资 吸引“凤凰”来栖
2019年10月15日,亳州正式成为长三角大家庭的一员,并被赋予“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新定位。“入长”一年多来,我市借梯登高、借力发力,收获了一体化发展的累累硕果。
“去年我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取得的成就让人振奋。今年我市将聚焦主导产业,继续开展融入长三角招商引资活动,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每个载体至少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相信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落地开花,亳州的发展将会实现再提速。”市人大代表王在光说。
市政协委员李宣衡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亳州跨越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面对新格局,亳州招商引资工作要创新思路,加快招商引资理念、方式与手段的全面创新。要认清亳州的优势,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变资源“嫁”亲为产业“相”亲,实施精准招商,推进强强联合。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在招商中提升产业层次。要营造“亲商”“聚才”新环境,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亳州加快融入长三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加强顶层设计 打破行政壁垒
“报告提出,去年我市实现与长三角所有城市公安类电子证照互认互通、医保‘一卡通用’、236个事项‘一网通办’,异地就医的住院和门诊医保费用实现直接结算。今年将继续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扩大与沪苏浙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居民服务‘一卡通’覆盖面,这将给市民带来更多福利。”市人大代表孙萍萍说,建议进一步加强上层设计,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加快实现长三角区域城市的互联互通,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的红利。
“要做好旅游策划,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吸引长三角游客到亳州观光旅游。”市政协委员马峰建议,要在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高铁沿线城市召开专题旅游推介会,大力宣传亳州特色资源,打好世界中医药之都、花戏楼、地下运兵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王牌,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推出鼓励优惠政策,刺激和吸引更多高铁沿线及周边城市居民来亳旅游观光。

加快融合步伐 提升发展质效
“去年我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建设,全市供应长三角地区农产品241万吨、销售额202亿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据令人鼓舞。”市人大代表高丽说,建议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绿色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让更多的绿色农产品走进长三角的千家万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去年我市与沪苏浙的3个市(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沪苏浙的13个园区开展对接合作。今年,将推动亳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省级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试验区。支持谯城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打造现代新兴产业园、建设长三角省际合作示范区。
“去年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推进大会在亳州召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园区发展作了新规划,建议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功能,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对接合作,让园区成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市人大代表葛振说。

【市两会话题】#小亳跑两会#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长三角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来看看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1.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产业高地
“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亳州中医药发展迎来新机遇。市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和参会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建言献策,积极作为,助力亳州发挥中医药资源整合集聚的“乘数效应”,全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

抢抓机遇,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2020年,我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成效明显,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450亿元,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增长14.2%,992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入省医保目录,22个药品品种成功转入我市生产,113个品种签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合作协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到2025年,现代中医药产业迈向中高端。
如何抓抢机遇,推动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九三学社亳州市委建议,要全面落实“世界中医药之都”规划,尽快启动纳入“十四五”规划的中医药项目,梯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做精做优中药饮片、做大做强中成药、做专中药延伸产品、加快发展提取物和配方颗粒等方面有新突破。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与沪苏浙包括全国先进地区的创新合作,吸引更多高端要素集聚亳州,谋划建设长三角中药企业产业园。着力从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领域、提高产业层次三个维度,构建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医药贸易、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旅游、中医药延伸产业等六位一体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把握关键,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开工建设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提高各类中职学校办学水平。
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是关键。在加强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近3年来我市引进涉药类高层次人才180余人,开展项目合作近90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引进博士1人、硕士121人、急需专业的副高级以上人才22人。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在职研究生班,培养在职研究生60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支持亳州学院设立了中医药学院单独校区。但中医药人才短缺依然是我市药企存在的普遍现象。
为此,市政协委员姚亮建议,要常态化开展中医药产业“招才引智”工作,加大创业扶持资金保障和兑现力度,探索推进“揭榜挂帅”制度,厚植成长沃土,创造“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空间。加强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和中药师带徒授业。开展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招考工作,努力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选择更为优秀合适的人才。
针对中医人才晋升、加薪渠道有限的现实,市政协委员侯怀奇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诊治的投入,拓宽中医人才晋升渠道,提高医疗机构发展中医的主动性,提升中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大中医行业的吸引力。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康养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成立市中医药健康旅游联盟,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康养产业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都给中医药康养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世界中医药之都”的亳州,更要扬“亳”所长,立足中医药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加速产业集聚,加快推进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奋力打造长三角中医药康养产业高地。
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调研发现,我市中医药产业稳步发展、运动康养氛围浓厚、药膳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区位交通便捷、文旅资源丰富,拥有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的独特优势,并成功被列入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为此建议,明确发展定位,早日完成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强化力量,创新手段,加快中医药康养园区建设;打破界限,形成合力,推进“医养结合”;统筹规划,准确定位,做好品牌宣传,加强对产业园区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建设项目用地,积极支持融资信贷需求。同时,以市场为主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形成多层次协同推进、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

2.实施乡村振兴
补短板 强弱项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新时代幸福新农村……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市人大代表谭现祥一直关注“三农”问题,并积极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感受到更多的是肩上的责任,我将认真贯彻大会确定的目标,一如既往地把目光聚焦在‘三农’上,继续创新生态瓜菜的种植技术,扩大生态瓜菜规模,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谭现祥说。
报告指出,培育“绿色亳农”品牌,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个……
“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农业振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近年奔走在扶贫一线的市政协委员蒋家彬认为,要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和申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不断开发农业生态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农村绿色生态产业。

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报告指出,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84个……
市政协委员芮绍勇认为,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建设美好新家园。
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
“要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和交通安全水平,实施‘农村公路+旅游、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模式,带动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客货运输、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市政协委员方林飞说。
市人大代表杨华说:“现在城乡道路越来越畅通,城乡公交通村达乡,方便了村民出行。但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短板,比如在林拥城城乡公交首末站等人数较多的站点应设置乘客等待休息区,方便乘客阴雨天气时等车出行。”

激发农业农村活力
报告指出,建成县乡联网运行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
对此,市政协委员王海运认为,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规范交易,培育壮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报告还指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22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470万亩,培训职业农民3200人次……
2012年11月,市人大代表唐晓梅成立了晓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村留守妇女开展草莓种植技术、管理、营销等知识培训,带动了周边1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劳动力转移,帮助她们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心情激动,以后,我会继续扎根基层,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更多农民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不辜负人大代表的职责。我也呼吁更多的人才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唐晓梅说。
市政协委员魏绍军也认为,要培育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把农业交给更多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才能使得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农民收益最大化。


3.融入长三角
按下融入“快车键” 实现发展“加速度”
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长三角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发展提速增效;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互联互通, 让群众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红利;构建绿色农产品产业链,建立完善可追溯体系,扩大对长三角蔬菜供应……在今年两会上,加快融入长三角,仍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加大招商引资 吸引“凤凰”来栖
2019年10月15日,亳州正式成为长三角大家庭的一员,并被赋予“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新定位。“入长”一年多来,我市借梯登高、借力发力,收获了一体化发展的累累硕果。
“去年我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取得的成就让人振奋。今年我市将聚焦主导产业,继续开展融入长三角招商引资活动,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每个载体至少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相信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落地开花,亳州的发展将会实现再提速。”市人大代表王在光说。
市政协委员李宣衡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亳州跨越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面对新格局,亳州招商引资工作要创新思路,加快招商引资理念、方式与手段的全面创新。要认清亳州的优势,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变资源“嫁”亲为产业“相”亲,实施精准招商,推进强强联合。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在招商中提升产业层次。要营造“亲商”“聚才”新环境,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亳州加快融入长三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加强顶层设计 打破行政壁垒
“报告提出,去年我市实现与长三角所有城市公安类电子证照互认互通、医保‘一卡通用’、236个事项‘一网通办’,异地就医的住院和门诊医保费用实现直接结算。今年将继续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扩大与沪苏浙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居民服务‘一卡通’覆盖面,这将给市民带来更多福利。”市人大代表孙萍萍说,建议进一步加强上层设计,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加快实现长三角区域城市的互联互通,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的红利。
“要做好旅游策划,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吸引长三角游客到亳州观光旅游。”市政协委员马峰建议,要在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高铁沿线城市召开专题旅游推介会,大力宣传亳州特色资源,打好世界中医药之都、花戏楼、地下运兵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王牌,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推出鼓励优惠政策,刺激和吸引更多高铁沿线及周边城市居民来亳旅游观光。

加快融合步伐 提升发展质效
“去年我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建设,全市供应长三角地区农产品241万吨、销售额202亿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据令人鼓舞。”市人大代表高丽说,建议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绿色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让更多的绿色农产品走进长三角的千家万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去年我市与沪苏浙的3个市(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沪苏浙的13个园区开展对接合作。今年,将推动亳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省级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试验区。支持谯城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打造现代新兴产业园、建设长三角省际合作示范区。
“去年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推进大会在亳州召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园区发展作了新规划,建议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功能,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对接合作,让园区成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市人大代表葛振说。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奔向小康的“滁州号”:激活“潜力板” 挑起“金扁担”】1978年,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率先“大包干”,为滁州铭刻了“改革先行地”的鲜明标签。

先行先试的探索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源源不断地为这片热土注入强大动能,塑造着滁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的昂扬姿态。

今年上半年,滁州市经济总量位列安徽省第三,增幅全省第一。行走在皖东大地,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片片良田硕果累累……每一处都是滁州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

改革先行地,砥砺再出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前,勇立潮头敢为先的滁州,将会吸引更多长三角优质资源布局,加快构建大开放、大合作新格局,让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中新苏滁高新区,已累计引进工业项目200多个,其中来自长三角区域项目占比超七成。图片由滁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改革源头” 激活内生动力

9月的小岗,硕果飘香。如果不是看到徽式牌坊“凤阳县小岗村”,很难想象这里就是42年前以穷出名、以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而闻名的小村庄。

当年那张“生死状”藏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其蕴含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已经融入滁州城市的血脉,不断书写一个又一个华彩篇章。

2010年、2013年、2017年,滁州市工业总产值先后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

2018年,滁州市GDP突破1800亿元,人均GDP达4.4万元,财政收入达324.5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273倍、213.6倍、406.4倍;

2019年,滁州市GDP从2012年的安徽第五跃居全省第三、进入全国百强,这是滁州多年脚踏实地、奋勇拼搏交出的答卷。

如何后来居上、接连突破?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滁州的发展历程,答案显而易见。

以1978年的“大包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扬子”、2008年以后的“大滁城”建设为标志,滁州历经解决群众温饱到工业化、城镇化大发展,一座现代化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区域中心城市崛起于皖东大地。

特别是近年来,滁州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对接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建设,规划建设“大江北”协同发展区,滁州迈上了以“大江北”为标志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取得了奋力争先进位的丰硕成果。

“对接‘大江北’、融入长三角、实现大跨越”,这句在滁州随处可见的标语,已经成为滁州推进新一轮跨越发展的主旋律。

欣阳精密科技(滁州)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检查设备。图片由滁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握指成拳” 凝聚发展合力

今天的滁州,正被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到一个无法忽视的位置——安徽东向发展“桥头堡”,连通“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的“金扁担”,引导着全市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滁州答卷。

翻开每一份滁州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的《规划》或《方案》,你都可以看到“产业协同”这个关键词。

在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内,机器开足马力,人工核验、收尾工作有条不紊。工人正细心地进行最后一道工序,一根根崭新的雨刮器不久后将出现在上海某批本田小轿车的车窗上……

在滁州,类似这样跨域生产和产业协同的场景,越来越多。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合作共建的首个项目,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者,也是受益者。”中新苏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广兰介绍,目前园区已累计引进工业项目200多个,其中来自长三角区域项目占比超七成。

长电科技滁州有限公司车间。图片由滁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患难见真情,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检验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色。

滁州市来安县与南京市江北新区,仅一河之隔。在来安,有120多家企业为江北新区的中车浦镇车辆厂提供配套。然而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年初配套供应链骤然“断链”。

但在长三角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机制下,两地共同成立复工复产协调小组,通过人员流动互认、运输车辆共保、应急物资互帮,确保配套企业全部复工复产。今年5月,中车浦镇车辆厂向泰国交付首批APM车辆,不仅没有因疫情延期,还比计划提前一个多月。

产业协同“握指成拳”,产业链合作加速。在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看来,正是在南京及浦口的辐射带动下,近年来滁州经济跑出“加速度”,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随着滁宁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滁宁同城化发展指日可待。

位于来安县汊河经济开发区的宝岛冷轧钢产品吊装车间。吴宗宝摄

“项目为王” 驱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底,2020年上半年安徽省各市GDP出炉,滁州市经济总量达到1413.73亿元,稳居全省第三;增幅3.1%,位居全省第一。

这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意味着滁州以实实在在的战果,证明了滁州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下,不但稳住了基本盘,有效应对了冲击和影响,更取得了新进步,交出了经济发展的高分答卷。

在滁州市发改委主任吴孝水看来,取得高分的关键,就在于滁州坚持“项目为王”。“谁招来大商好商,谁就是滁州功臣”,这是滁州市上下早已形成的思想共识。

截至今年6月底,滁州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63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11个,较上年同期增加4个。成功引进了恒大文旅康养城、南玻玻璃、英发电池、光智光学等一批高质量项目。

在来安县汊河经济开发区内的一家企业,工人正在焊接产品。吕华摄

如果说,招商引资是拉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开始,那么,兑现承诺、用心服务,则是确保项目落地,让企业真正留下来的关键。

“喂,您好!我们现在在宁洛高速滁州出入口,赶着回企业复工复产,因疫情管控很严没法下高速,请帮助提供有关证明,谢谢!”晚上11点,滁州市琅琊区人才办接到了安徽九华华源药业负责人管悦琴的求助电话。

收悉后,琅琊区人才办立即协调相关部门,仅用了10分钟就办结回复了企业。为加强企业服务保障,疫情期间,滁州市集中公布了人才服务24小时热线,全天候接受咨询、意见反馈、事务求助等事宜。

在滁州,类似这样的暖企服务无处不在。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于最关键、最吃劲的时期,滁州复工复产率却实现全省领先。

政企一心,同舟共济,积蓄的力量在复工复产后喷薄而出。今年上半年,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2.3%,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始终领跑全省、连续5个月居全省第1位。

上半场鸣锣收官,下半场敲鼓启程。全力以赴抓项目、推动产业量质齐升,滁州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力冲刺,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张磊 周坤)#小康来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条路未来还有很久很久,剩下的路也几乎看不到尽头,所以我今天再次向大家发出邀请,推出这个新年礼盒,尤其是新用户,你们可以来试试,感受一下我们的产品力,你就拿我
  • 看完了音乐剧《沉默的真相》好的剧本是成功的一半,虽然有些点还有点立不住,(比如一开始江阳是被爱可和李静说服去调查的,到后来不惜一切坚定调查的转折点或者信念点没有
  • 邪恶双子 德式皮尔森闻:水啤+蜂蜜味常温喝的,白面包+苦花味+蜂蜜hv 雕刻图像闻:超浓的乳酸菌糖果+香草柠檬口味的养乐多+草莓硬糖杰克艾比 启航波士顿闻:苦
  • 不管是前天的饺子,昨天的烧烤,今天的早餐,我最撑也只能吃三分之二,这算是见识到了北方的饭量。2021.9.18时隔六年多,又回到自己的屋里,望着小时候的同一片景
  • 10.美邦服饰业绩承压连续亏损三年,美邦服饰(002269.SZ)已经跌到退市的边缘,公司董事长胡佳佳在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近几年美邦一直沉迷于情怀纠结
  • |电影推荐《花束般的恋爱》在七月的最后一天看完这部电影,虽然一开始就大概知道故事会怎么发展以及结局会怎样但还是阻挡不住看完后半截狂哭的我……就是这种娓娓道来讲的
  • #原神[超话]#[送花花]想蹲一个固玩,我是刚入坑一个月差不多,还蛮萌新的,你不要介意就好[单身狗]除了原神之外我有在玩王者(很菜)和时空中的绘旅人(罗夏单推人
  • #我的观影记录2022##长津湖系列# 伍万里原型人物:周全弟,抗美援朝英雄,一级残疾军人,1934年6月出生在四川省南部县的一个小山村,1949年12月入伍,
  • 像我觉得兰波可以再媚一点,小白要再深情点,毕揽星要再宠溺一点,不过只听声展无法再做出更多判断了,毕竟最终声线调整、人物互动、后期制作等问题还是要看正剧出来的效果
  • 替他开心,回昆明有有了一个可以喝酒聊天的朋友[打call]#生活碎片#今日待领小猫咪!我们不收押金,不收领养费,所有猫咪包7天猫瘟腹水,目的就是为了猫咪能找到对
  • 都说水瓶是有趣的灵魂,那是因为水瓶座能够坚持自己的坚持,而不是像大多数的人们一样,放弃自己的理想,违背自己的本心。也正是因为这份思考让水瓶座与众不同,他们从来不
  • 古人的寿命比较短,40岁经历了身边的生老病死,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他生命中所曾经经历的,所有的突发事件都能在他此前的经历中找出相应预案,人因未知而恐惧,对于
  • 馆藏链接:【新书预售】#星际争霸[超话]# 拾荒者们尝试要做成一辈子一次的工作:拆解一艘废弃的星灵飞船。#新书到#《星际争霸:拾荒者》;著者乔迪·豪泽 盖布瑞尔
  • 南昌通报新增4例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7月15日0时至24时,南昌市新增报告4例阳性感染者,现将在昌活动轨迹通报如下:阳性感染者29:吴某(男)7月8日00:00
  • #共富浙里行##爱上浙江的100个理由#【#美丽滨江迎亚运# | “喜迎亚运 文明靓城 滨滨有礼”行动启动】为擦亮“滨滨有礼”文明品牌,提高对亚运主场的知晓度、
  • 我的敏感肌,每年換季皮膚就會泛紅,最近每晚使用,泛紅有所改善,想要抗老功效得長期使用,✨fresh塗在臉上的是比黑松露還稀有的白松露啊!明星級的貴婦面膜,愛美的
  • 本周的平行进口车行情来了!本周的平行进口车行情来了!
  • 仰韶智慧,薪火相传从用火烧陶,到制曲酿酒,再到中华文明的滥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仰韶酒曲不止是中国酒的发酵剂,也是中华文明的发酵剂。嘎子自与潘长江切磋“卖酒”
  • 太优雅了 太优雅了 太优雅了ㅠ好 现在开始公开地照片是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致命 很有魅力请召集周围的所有人一起观看-(赞)!各位我用的词典好像坏了搜索'好帅'也会
  • 看看现在的周末的、暑假的街道上,居然没有啥人没有啥车,有单位要求的两点一线的规定也的确是有必要,看看再这样继续下云,可能只有把这个世界给封了才安全,那么把整个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