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为自己最聪明,常常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诋毁、咒骂,最后被恶意的诽谤所吞没。

2、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讨好每一个人,等于得罪每一个人。刻意去讨好别人,只会使别人产生厌恶。亲近别人要自然,“投机”心态要改变。有时间讨好,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讨好别人总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实实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5、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 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7、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 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 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天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9、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每每乐观中肯地赞赏自己。若连自己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喜欢自己吧!

10、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莫被一时之得失冲昏头脑,一味陶醉于暂时的胜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胜利,意味着驻足停顿,陶醉胜利,意味着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胜利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路标。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莫为一时之得所迷惑,谁笑得最晚,谁笑得最开心。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实

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

12、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击,常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把握好自己。

13、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其代价却巨大无比。许多哲人都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先哲们说:得之愈艰、爱之愈深,拥有幸福,常思艰难。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永不会幸福,知足者常乐!

14、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15、凡事要留有余地

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理解、欣赏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种是曲解、中伤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种人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人。第一种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应当尊为师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二种人对自己造成深深的伤害,需要智慧地远离,而不是烦恼和计较。对于第三种人要以礼相待、和平共处。了解不同的人,区别对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于己于人均是件痛苦的事情。以自己的威严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只是口服而心不服,而且日久必生反抗之心。以自己的固执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与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同。人与人是不可能一致的,不要以我为中心。

1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身处顺境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身处逆境必须格外忍耐,否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18、人生应当欢乐有度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使欢乐常伴。

19、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20、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人生感悟##心情日记# https://t.cn/RBSR99B


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为自己最聪明,常常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诋毁、咒骂,最后被恶意的诽谤所吞没。

2、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讨好每一个人,等于得罪每一个人。刻意去讨好别人,只会使别人产生厌恶。亲近别人要自然,“投机”心态要改变。有时间讨好,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讨好别人总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实实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5、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 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7、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 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 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天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9、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每每乐观中肯地赞赏自己。若连自己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喜欢自己吧!

10、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莫被一时之得失冲昏头脑,一味陶醉于暂时的胜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胜利,意味着驻足停顿,陶醉胜利,意味着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胜利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路标。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莫为一时之得所迷惑,谁笑得最晚,谁笑得最开心。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实

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

12、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击,常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把握好自己。

13、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其代价却巨大无比。许多哲人都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先哲们说:得之愈艰、爱之愈深,拥有幸福,常思艰难。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永不会幸福,知足者常乐!

14、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15、凡事要留有余地

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理解、欣赏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种是曲解、中伤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种人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人。第一种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应当尊为师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二种人对自己造成深深的伤害,需要智慧地远离,而不是烦恼和计较。对于第三种人要以礼相待、和平共处。了解不同的人,区别对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于己于人均是件痛苦的事情。以自己的威严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只是口服而心不服,而且日久必生反抗之心。以自己的固执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与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同。人与人是不可能一致的,不要以我为中心。

1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身处顺境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身处逆境必须格外忍耐,否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18、人生应当欢乐有度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使欢乐常伴。

19、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20、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人生感悟##心情日记# https://t.cn/RIhsazV

能见即能懂:秒学《十二门论:观性门第八》龙树菩萨造

赵峥/讲解

观性门第八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诸法无性故。
注解:
第八门,观自性。
再者说,龙树还是先亮明自己的观点,一切法空。为什么呢?一切法都没有自性。

如说:
见有变异相  诸法无有性
无性法亦无  诸法皆空故
注解:
我们看到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所以一切法就没有“自己”、没有本身、没有自性。
“自性”就是自相、自己、自身、自己的存在。梵文自性:就是“自己的存在”。如果一个法连自己都找不到,这个法就没曾有过。一切法都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故一切法空。

诸法若有性,则不应变异,而见一切法皆变异,是故当知诸法无性。复次,若诸法有定性,则不应从众缘生,若性从众缘生者,性即是作法,不作法、不因待他名为性,是故一切法空。注解:
一切法要是有他的“自性”本身,就应该是固定不变的,没有变化才叫有自己有本身存在。有变化就说明还是由组成部分,各部分的运动状态产生了变化和变异。有变化就还能分,还能分,就不是本身。所以有变化的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就没有本身。
这在第一门“因缘门”就讲得很明白了,解释清了众因皆所生的法,无自性;后众因缘也是众因缘所生法,当然也无自性。自性空了,众因缘也空了,故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
再者说,若一切法有固定的状态,他的性质是不变的,就不应该是因为其它缘生的它。如果它是从从缘生的话,它就是造作出来的。不造作,不因为其它而有自己才叫有“自性”。事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找不到一个本来就有,不由因缘组成的东西。所以,一切法空。

  问曰:若一切法空,则无生无灭,若无生灭则无苦谛,若无苦谛则无集谛,若无苦集谛则无灭谛,若无苦灭,则无至苦灭道。若诸法空无性,则无四圣谛,无四圣谛故,亦无四沙门果,无四沙门果故,则无贤圣,是事无故,佛法僧亦无,世间法皆亦无,是事不然。是故诸法不应尽空。
注解:
外道又问:如果一切法是空,就没有万物的生灭了,没生灭哪来的小乘的四谛法,也就没有苦,集,灭,道佛讲的佛法了。如果一切法是空,也就没佛说的四圣谛,四沙门果,也就没加行位的四贤位果了(证空性最后的暖、顶、忍、世第一四位叫贤),也就没证初地的菩萨了,如果都没有的话,佛法僧也就没了。但世间法这些修行的果位都是有的,所以,一切法不应该都是空。

这里就有小乘和外道人的错误认知。世间的佛,佛相,佛法,所谓的修行的果位,都是用色声香味触描述出来的,如《金刚经》上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所以,世间一切佛,佛法,都是般若船,都是假相。梦里的佛是化身,是假的。梦里的法是般若船,是成佛的工具;梦里的僧也是假的,是影象。而真的佛,佛法,果位,是梦醒了后,空掉五蕴后见到的真实的每个人的做梦的心,那个是真实境界,里面的佛与菩萨才是真正的自性身,法身,十地的修行才是真正的果位。

《法华经》化城喻里也说过,小乘得的果是假果,不是真的涅磐果。是为不能发大心的小乘人,说的一个化城,安立的一个梦中的假果。先根据他们的根性先修一段,不是真正的佛果。所以,此中外道中的那一切都是空,就没有生灭,是对的,梦中什么也没生灭出来,佛果,四谛法,沙门果,佛法僧,都是假安立的。不是真实的佛法僧自性本身。

  答曰:有二谛,一世谛,二第一义谛。因世谛,得说第一义谛,若不因世谛,则不得说第一义谛。若不得第一义谛,则不得涅槃。
注解:
龙树说:世间有两套真理,一是世间人共认的真理,一是真实的真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先有世间的一切,才能清楚表达“真实的真理”。也就是说,真实的真理,就是针对世谛的道理来的。如果世间的一切,也说不出来“最真实的道理”。如果没有“最真实的道理”,也就无法修涅磐果了。

若人不知二谛,则不知自利、他利、共利。如是若知世谛,则知第一义谛,知第一义谛,则知世谛。
注解:
如果人们清楚二者的关系,就不能自利,利他,共同进步了。所以这样看来,只有懂得世间的共识真理,才能听懂佛说的最“真实的真理”。知道佛说的“最真实的真理”,也就能看清楚世间人的共识是怎么回事了。

汝今闻说世谛,谓是第一义谛,是故堕在失处。
注解:
你现在只是听到世间的一切共识和道理,就认为是“最真实的真理”,你是停留在错的误中了。

诸佛因缘法,名为甚深第一义,是因缘法无自性故我说是空。
注解:
诸佛说的因缘法,才是“最真实的真理”,叫最深最深的了义道理,把道理说到底,说到了。这里的“因缘”法,准确来讲,是指佛亲证到的真实境界,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心识。 是离言说境界的,所以叫甚深法,最了义法。
也可以指佛法,佛讲的佛法,对比世间一切道理来说,是最了义的道理,说得最准确。
无论是亲证的“心识”即依他起也叫种子和现行,还是安立的佛法,都在讲没“自性”这个道理。也就是没有东西生出来。佛亲证的境界里,也没有凡夫认为的山河大地,男女老少,极微,基本粒子生出来,佛讲的佛法,也是告诉人们,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大家所认为的真实存在的东西生出来,
所以叫因缘法无“自性”,因为没有本身,没自体存在,所以,只能是空。

若诸法不从众缘生,则应各有定性,五阴不应有生灭相,五阴不生不灭,即无无常,若无无常,则无苦圣谛,若无苦圣谛,则无因缘生法集圣谛。诸法若有定性,则无苦灭圣谛。何以故?性无变异故,若无苦灭圣谛,则无至苦灭道。
注解:
龙树说,你们说世间一切法有自性(这里定性是外道人认为的极微,最小的基本粒子,不可分割),那么就应该不是众缘生的,本身如果就有,不用因别的而生。这样的话,一切法都应该各是各的样子固定住,不会变化。五蕴也应该不是无常,不会一会生出来一会消失了,应该是固定的才对。如果一切都是固定的,没有变化,那么,永远稳定的东西,就不会有烦恼和痛苦。有烦恼有苦是因为总变化,保持不住才产生的。如果没有苦,也就没有修行的集,即没有小乘的苦集灭道这回事。原因就是,固定的东西,不会变化无常。永远存在,就没烦恼,也不需要修行。

是故若人不受空,则无四圣谛,若无四圣谛,则无得四圣谛,若无得四圣谛,则无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是事无故,则无四沙门果,无四沙门果故,则无得向者,若无得向者则无佛。
注解:
所以,如果你们的观点不认为一切法空,一切法有定性,按这样推理下去,就没有四圣谛。。。。等等一切修行,也没修行得的相应的果位,和最后证成佛。

破因缘法故则无法,以无果故则无僧,若无佛法僧,则无三宝,若无三宝,则坏世俗法,此则不然,是故一切法空。
注解:
破了因缘生法,按你们说的本身就有自性,这样就没法了,因为与事实不符。事实是一切法都有变化,都是因缘合和生的。龙树说如果有自性,就没一切法了,没法,也就没修行的果,僧人,佛法,三宝也就没了。把世间的事破坏了,这样是不对的,所以,还是我说的一切法空,才没这些问题。

  复次,若诸法有定性,则无生无灭,无罪无福,无罪福果报,世间常是一相,是故当知诸法无性。
注解:
再说:如果诸法按你们说的一切法有自性,有本身是固定的,就应该没有生灭变化。没变化的话,世间一切都是固定的了,也就没有造作出来的罪和福,善报和恶报,世间就凝固了,成一个样子了,所以,你们说有自性不对,诸法没自性才对。

若谓诸法无自性从他性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无自性,云何从他性有?因自性有他性故。又他性即亦是自性。
注解:外道又说,如果诸法无自性,那么有他性可不可以?龙树说,这也不行。为什么呢?怎么能从他性来呢?自性和他性是相对成立的。他性对于自性来说,也是自性。

何以故?他性即是他自性故,若自性不成,他性亦不成。若自性他性不成,离自性他性,何处更有法?若有不成,无亦不成。是故今推求无自性、无他性,无有、无无故,一切有为法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
注解:
他性就是他自己,他本身。如果前面把自性不能成立起来的话,他性也一样成立不起来。如果自性,他性都成立不起来的话,其它地方还能找到法吗?有成立不起来,无也就成立不起来,有无是一对相对概念。所以,自性,他性,有,无,一切法有为法都是空,相对成立的无为法,自然也是空,有为无为都空了,哪里有一个认识一切法的我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科教创新赋能 新经济带来跨界新赛道位于文昌湖区的淄博大亚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省瞪羚企业,得益于企业科技创新和文昌湖区良好的营商环境,这几年取得长足发展。后
  • 不拒同担,梦叶瑄所以拒同梦啦,果咩!?
  • 蜗牛看看天上的太阳,吞吞吐吐的说:“我今天不搬家了”。蜗牛听了羡慕极了,它不无向往的说:“我……我也可以去……你们那住吗?
  • 虽然二楼也预约了但是是下个月才去属于后话了,这次去的是一楼。再一道浓郁奇香的菜:虾酱蓝纹芝士烧烟台鲜鲍,虾酱+蓝纹芝士,这搭配绝对称奇,味道无比融合,可能都是蛋
  • ”虽然这颗心都破裂成碎片,但那时候的我就是倔强地认为,我不需要谁来陪,也不需要有人安慰,该过去的总会过去,生命中的一切,还不都是个过程。衷心希望每一位在爱情中失
  • ”她停下,“要不我给你拍个照片吧,这样你就不用这么累了。他在的时候不让我舞,趁他坐飞机看不见我偷偷发个微博吧(哼唧)吴毛毛发微博:有乾有坤=有赵千金和吴毛毛甜甜
  • 我妈给我打视频,说起某个表姐还没结婚,我给麻麻安利了现在年轻人的想法:遇不到合适的就算了,多挣点钱以后和姐妹去住好的养老院[doge][doge],要是万一倒霉
  • 自2012年EXO出道开始就喜欢上你至今整整五年了对于你我真的可以说是用尽所有力气去爱你挖空心思去支持你即便对你来说那么微不足道这些年来我每天最开心得事就是下班
  • 谁知道呢”毕竟,作为19岁的谷爱凌来说她已经登上了滑雪界的世界巅峰,在她的面前,并没有对手。即使在滑雪项目上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也仅仅是她成功的一方面而已。
  • 联合国主管政治与建设和平事务副秘书长罗斯玛丽·迪卡洛(Rosemary A. DiCarlo)发表讲话指出,重大冲突的风险真实存在,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加以预防!#
  • 这道题还是比较难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理解也费劲,因为孩子们经常遇到的是连续的数字或者单数,双数,或者数字相差5或者10的数列,而本题的相邻数字无论使用加减法都不
  • 国家级医技科研项目在桐城市人民医院启动实施】#桐城身边事#日前,桐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金寿、副主任医师石亮宇共同申报的项目《慢性胃炎木村-竹本分类与OLG
  • 本科及以上,好沟通,性格开朗,工作稳定,热爱生活,爱旅游爱美食,感情经历简单性别:女出生年月:1994.11籍贯:江苏江阴(上海户口)现居地: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婚
  • 继Tods,真力时,Gucci官宣,品牌推广之后第n次全球刷脸顺便科普,上一次中国艺人有这个待遇是肖战,上上次中国艺人这样,也是肖战,目前为止肖战代言三大奢侈品
  • 客户原话:你可真的太土了,早就可以设置了。所以你们都设置了vx铃音了嘛?
  • 实战专栏 | 成套方案,信心不错~
  • 加快建设省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全省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政策体系,打造科技型企业培育升级版,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
  • 终极宿舍看完了,夏兰荇德·雄,当不老骑士的叶赫那拉·思仁,夏兰荇德·流,夏兰荇德·美,一直在等待夏兰荇德·天的韩克拉玛·寒,喜欢夏兰荇德·美的任庞光,及善的叶圣
  • 表达爱意的情人节文案#情人节文案##朋友圈文案# 01.蓄谋已久,得偿所愿02.春有百花,而我有你03.你出现时,心动就有了意义04.玫瑰永远盛开,浪漫永不落俗
  • 王一博却无意给他说太多当年的往事,直接问:“你可知兄长当年在家中时的文章或随笔都存在何处?很多人说我会夸人,但看了谷奶奶后,我发现,那才是高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