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光影视界)】
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
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
面对新业态、新挑战,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生机,坚定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

[话筒]扩大中国电影的“朋友圈”

“拼手速”抢票,已是影迷参与北影节的一种特殊仪式。第十一届北影节开票首日票房超过千万人民币,4K修复版电影《穆赫兰道》仅9秒便一售而空,创造了本届展映最快售罄纪录。数据背后是观众对电影艺术的热爱。

这首先源自“北京展映”单元的高品质。近300部、1200余场次的中外佳片与观众面对面,新片比例达到40%,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入围影片也全部面向观众。本届展映首次覆盖京津冀,在天津和张家口设立展映影院,放映优秀电影作品。无论规模还是品质,惠及面还是参与度,北影节都堪称一场“文化嘉年华”。

“用一个词来概括北影节展映的特点,就是平衡。”连续6年参与北影节策展的沙丹说:“要做到国内与国外、新片与经典、娱乐性与学术性乃至竞赛与展映、线上与线下的平衡。”这种平衡性追求,折射一个国际电影节的包容与成熟。

如果说展映是让好电影找到观众,也让观众找到好电影,那么,主竞赛单元则从更高的维度,扩大了中国电影的“朋友圈”。

业界认为,衡量一个电影节是否具有国际公信力,关键看它的文化格调和整体风貌是否形成特色,能否为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对话发挥作用。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

本届“天坛奖”,由演员巩俐领衔的国际评委会对15部高水准的入围影片进行了认真评选,其中,国外影片有12部。“入围影片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选题广泛,主题温暖,体现了开放多元的国际视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北影节的国际影响力。”评委陈坤评价说。

[话筒]产业勃兴的“北京方案”

产业勃兴离不开人才的拔节生长。当前国内的创作者扶持计划众多,几乎所有的国内主流电影节都开设创投项目和青年导演扶植计划,比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海南国际电影节等。特点不一,效果也不一。自2012年开始,北影节搭建项目创投平台,从最初的投剧本到后来的投项目,如今,创投已经成为最闪光的板块之一。

今年,北影节首次设立“青年华语电影创投训练营”,扶植4位青年导演创作短片,由“天坛奖”评委、导演陈正道担任监制,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4部短片在影院举办了首映礼,并在爱奇艺平台“云展映”。在陈正道看来:“一个真正的大型国际电影节,除了颁布荣誉以及扩大电影的社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埋下电影新生命的种子。”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

今年的“北京市场”单元,39家企业签约发布44个重点项目,总金额达352.23亿元,同比增长约6%,再度创造新纪录。而11年来,北影节共促进346个重点项目洽商签约,交易总额累计达2002.51亿元。

北影节为什么能?因为聚焦产业需求,升级服务能力,坚定不移为产业勃兴做加法。这是一份有力度的“北京方案”:尽可能打开投融资渠道,推出多款特色金融产品为电影行业“输血”;尽可能促进项目流通,多家大型影企发布重量级合作项目;尽可能搭建交流的平台,近百位影人和相关人士在主题论坛、电影大师班、专题发布中贡献智慧。

“我们应该永远站在擂台上,我们能讲故事、能感染人,有这个能力就不该放弃,这是电影人的责任。”导演陈可辛在电影大师班中的这段发言表达的信心和决心,在电影节上通过不同的方式,一次次传递出来。

[话筒]电影节与城市相映生辉

193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诞生。如今,电影节已成为推动电影艺术发展与交流,促进电影人之间交往合作,以及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有人形象地将电影节比作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作为城市软实力的象征,电影节以自身影响力塑造和提升着城市的品牌形象。当城市文化、风土人情与电影交流融合在一起,一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熠熠生辉。

而北京,始终与中国电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116年前,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推开中国电影的大门,其诞生地就在前门外的丰泰照相馆。当下,北京为中国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2020年,全国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中,北京占据6席,全年北京出品电影达185部,位列全国榜首。北京理应成为电影人干事创业的热土,更应孕育具有引导力的电影节。

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电影节在北京举办所拥有的优势资源非常可观。首都拥有无可比拟的条件,立足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背靠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北影节不仅是北京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一个指数,更向世界展示北京形象,讲述中国故事。

“我们致力于将北影节打造为首都的文化金名片,使之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的高品质生活。”第十一届北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秘书长余俊生说:“立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和‘影视高地’的建设大局,北影节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加快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电影节。”

今年北影节主题是“新机·新局”,这样一届富有开阔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电影节,给我们带来更多信心和底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征程中,北影节会留下铿锵足音。我们也有信心期待,经由电影这一特殊媒介,国与国、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汇聚沟通,有望促成一个更加包容、开放和多元的美好世界。

图①:北影节活动现场。图②:北影节在电影院进行电影展映活动。图③:北影节开幕式上,电影艺术家田华(左二)、王晓棠(左三)、谢芳(左四)寄语青年电影人。图④:北影节首场电影放映,观众排队买票。(人民日报,制图:赵偲汝)

【坚定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光影视界)】
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
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
面对新业态、新挑战,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生机,坚定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

[话筒]扩大中国电影的“朋友圈”

“拼手速”抢票,已是影迷参与北影节的一种特殊仪式。第十一届北影节开票首日票房超过千万人民币,4K修复版电影《穆赫兰道》仅9秒便一售而空,创造了本届展映最快售罄纪录。数据背后是观众对电影艺术的热爱。

这首先源自“北京展映”单元的高品质。近300部、1200余场次的中外佳片与观众面对面,新片比例达到40%,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入围影片也全部面向观众。本届展映首次覆盖京津冀,在天津和张家口设立展映影院,放映优秀电影作品。无论规模还是品质,惠及面还是参与度,北影节都堪称一场“文化嘉年华”。

“用一个词来概括北影节展映的特点,就是平衡。”连续6年参与北影节策展的沙丹说:“要做到国内与国外、新片与经典、娱乐性与学术性乃至竞赛与展映、线上与线下的平衡。”这种平衡性追求,折射一个国际电影节的包容与成熟。

如果说展映是让好电影找到观众,也让观众找到好电影,那么,主竞赛单元则从更高的维度,扩大了中国电影的“朋友圈”。

业界认为,衡量一个电影节是否具有国际公信力,关键看它的文化格调和整体风貌是否形成特色,能否为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对话发挥作用。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

本届“天坛奖”,由演员巩俐领衔的国际评委会对15部高水准的入围影片进行了认真评选,其中,国外影片有12部。“入围影片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选题广泛,主题温暖,体现了开放多元的国际视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北影节的国际影响力。”评委陈坤评价说。

[话筒]产业勃兴的“北京方案”

产业勃兴离不开人才的拔节生长。当前国内的创作者扶持计划众多,几乎所有的国内主流电影节都开设创投项目和青年导演扶植计划,比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海南国际电影节等。特点不一,效果也不一。自2012年开始,北影节搭建项目创投平台,从最初的投剧本到后来的投项目,如今,创投已经成为最闪光的板块之一。

今年,北影节首次设立“青年华语电影创投训练营”,扶植4位青年导演创作短片,由“天坛奖”评委、导演陈正道担任监制,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4部短片在影院举办了首映礼,并在爱奇艺平台“云展映”。在陈正道看来:“一个真正的大型国际电影节,除了颁布荣誉以及扩大电影的社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埋下电影新生命的种子。”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

今年的“北京市场”单元,39家企业签约发布44个重点项目,总金额达352.23亿元,同比增长约6%,再度创造新纪录。而11年来,北影节共促进346个重点项目洽商签约,交易总额累计达2002.51亿元。

北影节为什么能?因为聚焦产业需求,升级服务能力,坚定不移为产业勃兴做加法。这是一份有力度的“北京方案”:尽可能打开投融资渠道,推出多款特色金融产品为电影行业“输血”;尽可能促进项目流通,多家大型影企发布重量级合作项目;尽可能搭建交流的平台,近百位影人和相关人士在主题论坛、电影大师班、专题发布中贡献智慧。

“我们应该永远站在擂台上,我们能讲故事、能感染人,有这个能力就不该放弃,这是电影人的责任。”导演陈可辛在电影大师班中的这段发言表达的信心和决心,在电影节上通过不同的方式,一次次传递出来。

[话筒]电影节与城市相映生辉

193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诞生。如今,电影节已成为推动电影艺术发展与交流,促进电影人之间交往合作,以及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有人形象地将电影节比作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作为城市软实力的象征,电影节以自身影响力塑造和提升着城市的品牌形象。当城市文化、风土人情与电影交流融合在一起,一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熠熠生辉。

而北京,始终与中国电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116年前,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推开中国电影的大门,其诞生地就在前门外的丰泰照相馆。当下,北京为中国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2020年,全国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中,北京占据6席,全年北京出品电影达185部,位列全国榜首。北京理应成为电影人干事创业的热土,更应孕育具有引导力的电影节。

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电影节在北京举办所拥有的优势资源非常可观。首都拥有无可比拟的条件,立足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背靠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北影节不仅是北京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一个指数,更向世界展示北京形象,讲述中国故事。

“我们致力于将北影节打造为首都的文化金名片,使之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的高品质生活。”第十一届北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秘书长余俊生说:“立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和‘影视高地’的建设大局,北影节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加快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电影节。”

今年北影节主题是“新机·新局”,这样一届富有开阔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电影节,给我们带来更多信心和底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征程中,北影节会留下铿锵足音。我们也有信心期待,经由电影这一特殊媒介,国与国、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汇聚沟通,有望促成一个更加包容、开放和多元的美好世界。

图①:北影节活动现场。图②:北影节在电影院进行电影展映活动。图③:北影节开幕式上,电影艺术家田华(左二)、王晓棠(左三)、谢芳(左四)寄语青年电影人。图④:北影节首场电影放映,观众排队买票。(人民日报,制图:赵偲汝)

【坚定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光影视界)】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
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
面对新业态、新挑战,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生机,坚定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

扩大中国电影的“朋友圈”

“拼手速”抢票,已是影迷参与北影节的一种特殊仪式。第十一届北影节开票首日票房超过千万人民币,4K修复版电影《穆赫兰道》仅9秒便一售而空,创造了本届展映最快售罄纪录。数据背后是观众对电影艺术的热爱。

这首先源自“北京展映”单元的高品质。近300部、1200余场次的中外佳片与观众面对面,新片比例达到40%,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入围影片也全部面向观众。本届展映首次覆盖京津冀,在天津和张家口设立展映影院,放映优秀电影作品。无论规模还是品质,惠及面还是参与度,北影节都堪称一场“文化嘉年华”。

“用一个词来概括北影节展映的特点,就是平衡。”连续6年参与北影节策展的沙丹说:“要做到国内与国外、新片与经典、娱乐性与学术性乃至竞赛与展映、线上与线下的平衡。”这种平衡性追求,折射一个国际电影节的包容与成熟。

如果说展映是让好电影找到观众,也让观众找到好电影,那么,主竞赛单元则从更高的维度,扩大了中国电影的“朋友圈”。

业界认为,衡量一个电影节是否具有国际公信力,关键看它的文化格调和整体风貌是否形成特色,能否为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对话发挥作用。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

本届“天坛奖”,由演员巩俐领衔的国际评委会对15部高水准的入围影片进行了认真评选,其中,国外影片有12部。“入围影片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选题广泛,主题温暖,体现了开放多元的国际视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北影节的国际影响力。”评委陈坤评价说。

产业勃兴的“北京方案”

产业勃兴离不开人才的拔节生长。当前国内的创作者扶持计划众多,几乎所有的国内主流电影节都开设创投项目和青年导演扶植计划,比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海南国际电影节等。特点不一,效果也不一。自2012年开始,北影节搭建项目创投平台,从最初的投剧本到后来的投项目,如今,创投已经成为最闪光的板块之一。

今年,北影节首次设立“青年华语电影创投训练营”,扶植4位青年导演创作短片,由“天坛奖”评委、导演陈正道担任监制,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4部短片在影院举办了首映礼,并在爱奇艺平台“云展映”。在陈正道看来:“一个真正的大型国际电影节,除了颁布荣誉以及扩大电影的社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埋下电影新生命的种子。”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

今年的“北京市场”单元,39家企业签约发布44个重点项目,总金额达352.23亿元,同比增长约6%,再度创造新纪录。而11年来,北影节共促进346个重点项目洽商签约,交易总额累计达2002.51亿元。

北影节为什么能?因为聚焦产业需求,升级服务能力,坚定不移为产业勃兴做加法。这是一份有力度的“北京方案”:尽可能打开投融资渠道,推出多款特色金融产品为电影行业“输血”;尽可能促进项目流通,多家大型影企发布重量级合作项目;尽可能搭建交流的平台,近百位影人和相关人士在主题论坛、电影大师班、专题发布中贡献智慧。

“我们应该永远站在擂台上,我们能讲故事、能感染人,有这个能力就不该放弃,这是电影人的责任。”导演陈可辛在电影大师班中的这段发言表达的信心和决心,在电影节上通过不同的方式,一次次传递出来。

电影节与城市相映生辉

193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诞生。如今,电影节已成为推动电影艺术发展与交流,促进电影人之间交往合作,以及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有人形象地将电影节比作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作为城市软实力的象征,电影节以自身影响力塑造和提升着城市的品牌形象。当城市文化、风土人情与电影交流融合在一起,一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熠熠生辉。

而北京,始终与中国电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116年前,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推开中国电影的大门,其诞生地就在前门外的丰泰照相馆。当下,北京为中国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2020年,全国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中,北京占据6席,全年北京出品电影达185部,位列全国榜首。北京理应成为电影人干事创业的热土,更应孕育具有引导力的电影节。

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电影节在北京举办所拥有的优势资源非常可观。首都拥有无可比拟的条件,立足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背靠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北影节不仅是北京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一个指数,更向世界展示北京形象,讲述中国故事。

“我们致力于将北影节打造为首都的文化金名片,使之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的高品质生活。”第十一届北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秘书长余俊生说:“立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和‘影视高地’的建设大局,北影节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加快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电影节。”

今年北影节主题是“新机·新局”,这样一届富有开阔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电影节,给我们带来更多信心和底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征程中,北影节会留下铿锵足音。我们也有信心期待,经由电影这一特殊媒介,国与国、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汇聚沟通,有望促成一个更加包容、开放和多元的美好世界。

图①:北影节活动现场。图②:北影节在电影院进行电影展映活动。图③:北影节开幕式上,电影艺术家田华(左二)、王晓棠(左三)、谢芳(左四)寄语青年电影人。图④:北影节首场电影放映,观众排队买票。(人民日报,制图:赵偲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忽然明白,为什么上次W在想30岁要和闺蜜做的事情的时候,我让她换个闺蜜,不要把我算进去的时候,她会生气了。但是我很早之前就告诉过她,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没事情不
  • 该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分别为我的祖国、游戏互动、爱国知识竞赛和童绘中国[心]在我的祖国的环节中,主持人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国家的常识,并一同观看了关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
  • 生活处处充满惊喜缘分这个东西不可言喻也没有那么多的凑巧在感情里也没有对错只有你情我愿罢了这是我可爱的妈妈妈妈说我老这样愁眉苦脸的不好确实我老愁眉苦脸眼里没有光妈
  • 丁丽长达八年的职业生涯,不是光阴的虚度,而是「铁杵磨针」默不作声却从未放弃,倾注所有心血打造神兵利器,这才是时间真正的馈赠。【专访丨招商银行郑州分行信用卡部市场
  • !对昨天呆呆哽咽还真的挺感触的,一直以来我的关注多在妞身上,但呆呆其实心里也有自己的执念和柔情吧~这个乐观善良的男孩子,从最开始背景板到现在能成为这么大的舞台的
  • 吐槽吐槽自己八十岁高龄、抓住一切机会种族歧视的老顽固外婆;花了自己20k、被偏爱到有恃无恐的谎话精出轨ex;分享分享在60km外买的地,以及准备在那上面盖的房子
  • 感谢你在外打工,自己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心系学校,慷概解囊。必将载入梁家堡村的史册!
  • ✨睡前故事四十二✨阿喵一直在等下雪因为她最近总做梦,会梦到星星有银河,有满天繁星,也有名画的夜空从第一次开始阿喵就想去看星星可是现实做起来好像总有很多不尽人意的
  • 每次睡不好的时候就一点都不喜欢宿舍集体生活了,能不能尊重点人啊,不要在别人睡觉的时候吵吵闹闹,赶紧结束这破生活吧[二哈]最应该专注的是自己要做的事情。纵使天大的
  • #达州爆料# 怎样在达州做一个潮人,首先你得掌握达州有什么好耍的、 好吃的,那么你就需要拥有一款通过手机就能掌握达州最新生活资讯、拥有最劲爆的吃喝玩乐活动的微信
  • 杰尼斯事务所旗下7人组#Kis-My-Ft2#确定将出演除夕之夜播出的第70回NHK红白歌会(晚7点15分播出)这也是他们自2011年8月唱片出道以来第9年实现
  • 我仔细想了想也没有人很爱我 ,我的心突然空了,原来我是这么的孤独 快乐法则(消除烦恼)1.0٩( ö̆ ) /★*☆跟朋友使劲吐槽使劲唠嗑最近不顺心的事儿。有时
  • 这是真正的实时选股与盘中买点精准的判断能力,看微博的人到处转,真正的实力你要学,要跟对人,不然你做10年,也是枉然和会一直处在亏损的状态。#现代爱情故事-许秋怡
  • 收拾好屋子,准备去接娃娃啦嗯,今天苒苒家的天气预报,多云转晴⛅️#琪诺优选福利款##琪琪家断码清仓##琪诺优选# 更新明细‼️‼️真羊毛爱步妈妈鞋开抢超值白菜价
  • 揭开我的面纱骄傲地看我的脸吧,哦,死神,我的死神.——泰戈尔诗集之《采果集》81下在我的门口备好你的车辇,让你的马焦躁嘶吼吧。
  • 风水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人把风水称为堪舆,也叫地理,我们不妨连起来一起读做:堪舆风水地理。 我们也不妨可以这样解释:堪(观察天)、舆(勘察地)、风(空气空间
  • 为保障比赛顺利进行及比赛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安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将在比赛期间,对高新区部分道路分时、分区、分段实
  • 『友よ』[音樂]心安らげる場所なんて 永遠じゃねぇそんな時感じるべきは 孤独じゃなく決意だ[淚][淚](´∀`) (`д´) 山田笑說原來拍攝MV的地方是ST
  • 天惹我真的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在操蛋的现实生活里看到这么美、这么喜欢面带笑容的仙女了‍♀️明明眉毛口红和脸都化着很明显的妆可是就是不会觉得不自然❗️美到我想提醒
  • ”22时30分,所有人员和器械设备在最近的作业工点就位,工人头灯和轨道两旁照明灯的光束在作业线上聚焦,全员已进入战斗状态。11月5日0时10分,工人们抬起“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