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北京文物商店,一位老太太拿出一个脏兮兮的碗,店员看不出所以然,最终以80元成交。老太太离开后,店员清洗干净,只见碗底赫然刻着6个大字。店员大惊,满大街寻找老太太。

这6个字是“大明宣德年制”,也就是说,若不是仿制,这个碗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一件价值不菲的文物。

碗的主人是一个农村来的老太太,看她的样子似乎是特意来到北京卖碗的。据老太太说,这个碗原本是用来装盐的,后来觉得不好用,又用来喂鸡了。她觉得这个碗看似有些年头,来城里碰碰运气,反正放在她那里只能盛放鸡食。

文物店的工作人员看着这个脏兮兮的碗,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它比普通吃饭的碗要大,但是比盆要小。

从外观上看,这是一个蓝色的碗,胎体厚重,釉色浓淡均匀,唯一的缺点就是蓝色的外壁上面有很多的白点,在老太太看来,十分影响美观。

对于80元这个价钱,老太太十分满意,拿着钱高高兴兴地就离开了,在那个年代,80元的确不是一个小数目。

自从工作人员发现那6个字后,这个碗瞬间就不一样了。文字是青花年款,笔画纤细规整,不像是仿制品。可令人疑惑的是,一般的瓷器,落款都是在底部,这个碗的落款却在里面,这种情况十分少见。

工作人员意识到,这个碗恐怕没那么简单,于是上报到文物部门,请专家鉴定。

当天下午,中国著名瓷器专家付大卣、耿宝昌等人来到北京文物商店,经过多名专家的鉴赏认定,这件蓝色瓷碗应该是明朝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瓷器,而且它的工艺十分特别,叫作洒蓝釉。

它比碗大,比盆小,因此专家命名为“景德镇窑洒蓝釉钵”,后来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80元收购的碗,来头竟然这么大,就连文物商店的工作人员也愣住了,他们多方打听,希望找到那位老太太,给她一些经济补偿,但是人海茫茫,这位老太太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件洒蓝釉钵看似平平无奇,它究竟为何会如此珍贵呢?这一切还得从明宣宗朱瞻基说起。

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自小深得爷爷朱棣的喜爱,是朱棣的“好圣孙”,他的父亲仁宗皇帝朱高炽就是因为他才能够顺利登上皇位。朱瞻基和朱高炽都是明朝有为的明君,父子两人的时代统称“仁宣之治”。

明朝有不少奇葩皇帝,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奇葩爱好,有喜欢做木工的,有喜欢开店当老板的,还有喜欢数钱的。朱瞻基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也有特殊的爱好,如斗蛐蛐,为此还得了个“蛐蛐皇帝”的称号。

有一段时间,朱瞻基迷上了掷骰子的游戏,掷骰子需要碗,皇帝当然不能用一般的碗,于是朱瞻基下令,让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一种专门用来玩骰子的瓷器,且要求瓷器的釉色必须独特,与其他瓷器区分开来。

接到圣旨的景德镇御窑厂负责人不敢怠慢,他们找来了最优质的的瓷土和技术最好的师傅,精心研制,终于烧制出了洒蓝釉瓷器,这个洒蓝釉钵便是在那个年代烧制而成的。

洒蓝釉钵高11.5厘米,口径25.3厘米,内部为白釉,色泽纯净。外部为蓝釉,浓重处釉色较厚,薄处则露出白地,仿佛在瓷器的外部蒙上了一层雪花,色彩鲜艳中透出典雅之风。

洒蓝釉瓷器的制作过程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自然就形成了雪花状,工艺相当之精妙。

由此可见,这个景德镇窑洒蓝釉钵最珍贵的地方,便是老太太嫌弃的那些白点。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明代的洒蓝釉工艺从出现到消亡,一共只存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目前流传下来的明代洒蓝釉瓷器只有几件而已。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朱瞻基。公元1435年正月,朱瞻基因病不治,崩于乾清宫,享年36岁。

他是一位好皇帝,却是个短命的好皇帝,在位仅有十年的时间。朱瞻基驾崩后,那些斗蛐蛐、掷骰子的游戏也随他而去,宫里没有人再玩骰子,自然也就不需要洒蓝釉瓷器了。

因此这种外形精美、工艺精湛的景德镇洒蓝釉瓷器就此停产了。后来的明朝皇帝也曾想过复产洒蓝釉瓷器,但是由于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成功率较低,便因此作罢,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正式恢复生产。

由于以上种种,明代洒蓝釉瓷器能流传下来的非常少,属于珍稀品种,这也是它之所以珍贵的另一个原因。

如今,这件珍贵的景德镇窑洒蓝釉钵,正静静地陈列于首都博物馆,除了赞叹它的美,我们更庆幸它历经五百多年还能完整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它看似平平无奇,甚至被用来喂鸡。可当我们凝视着它的时候,仿佛穿越五百多年的时光,见证着宣德皇帝在日理万机后,偶尔清闲之时的乐趣,同时也见证着古代工匠无穷的智慧和其精湛的工艺。
#艺术公开课##遇见艺术##这就是中国风#

雨潺潺,雪无声,茶语心上听。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冬日的北风一直冷冷地吹,雨和雪终于姗姗来迟。
雪自天际飘忽而来,却往往在落地时化身成雨。雪落无声,雨却一点一滴地敲打着不眠人的窗。冬天里,人人都偏爱雪的晶莹纯净,然而雨的声音,在思绪放空的时刻,却显得格外清晰。
听雨是一件需要安静却不能平静的事。
在屋檐下听雨,终究要承受那寒意和清冷。在等雪落的时候盼来了雨,竟然说不出是何种心情。不妨,煮上一壶茶,静静地听,慢慢地想。同样都是水做的骨肉,冬日的雨多了些凄寒,掌心的茶却始终散发着暖意。雪虽无声,茶应有语。
只因茶的絮语,向来都伴随着人生的序曲。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闻道行道# #修行# #修行[超话]# #崂山# #道家#

《帽子国》——怪怪先生。他的帽子上有一只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所以可以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帽子。身边总有一只长尾鸟相伴,据说是一位公主变成,经常飞往各处寻找奇特的制帽材料,帮助怪怪先生更好地完成工作。有一只小蜘蛛特别喜欢怪怪先生做的帽子,总是偷偷地藏在他的衣服里,静静地看着他做帽子。*原创作品禁止抄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绘画有声LetPainterTalk# 是展览“绘画无声Let Painting Talk”的平行项目,泰康空间邀请到十余位艺术家以文代画,用写作打破“无声
  • #朱一龙[超话]# 龙文[心]朱一龙和董文华老师合作的龙文,一个殿堂级的大师唱功,一个温侯优雅的嗓音,把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娓娓道来,听着这首歌,心中对生在这
  • 《通知》指出,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达标合格农产品(以下简称农产品“三品一标”)是供给适配需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品质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
  • 和你有关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真善暖,每个店员,无论庄里还是北京的,都太暖了,截取几个小片段,真的感动到泪奔:❤昨天,一个熟悉的管理人员,老员工,亲切de问
  • 只要静下心来,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自己所有的要求、欲望,每一刹那的起心动念,就像海浪一样不断扑过来,不让我们过一分钟安静的时光。但是,只要我们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
  • [心]25岁“妈,你当时是对的”。 [女孩儿]70岁“只要我妈还能在这,我愿意為了我妈放弃一切”。
  • 今年,碑林区将推动“立起来的开发区”能级跃升,着力构建以“文旅+”“科教+”为先导的“241”现代产业体系,今年重点实施建设项目70个,年度计划投资107.03
  • 今生红尘,与君相遇,不知是劫还是缘。匆匆悠悠岁月 您还留我身旁无怨无悔奉献 永远站在背后曲曲折折中跌倒 为我扶上一把我明白如何做好 来回馈您的爱寻寻觅觅的每一个
  • 通过长年推进了字都宫美术馆CI的胜井三雄的活动,从视觉传达的观点也有本馆作为主要的「20世纪的艺术和设计」的线索吧。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
  • #丸聚市场[超话]#【盘出】出日记圆日记樱日记椰日记珉四张一起出 富贵北 mk秋 郁金香栗 sw圆 粉圆 粉球 船特圆 d社party樱 黑手套定 夜舞脸 捧脸
  • #动漫##国漫推荐##武庚纪##武庚纪[超话]#武庚纪之“让神哭泣的男人”纣王子受[好喜欢]自幼个性自成一格,我行我素,拒绝服从规则,有万夫莫敌之勇,继承王位之
  • GU票转发『D线螺丝哥』『双牛兄弟』『杰哥学霸圈』 ·#警世名言##名言警句#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诀窍。 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
  • 和女儿在一起待了不足半年,被我妈领回老家,感性落泪,理性又在克制,生活没有绝对,比如说,孩子一定要在父母身边,有条件最好,没条件也罢。当我们执著于生活中难以避免
  • 跟庾澄庆的19年婚姻失败,伊能静以为再也不会遇到真爱,没想到,命运安排给她小9岁的秦昊。跟庾澄庆的19年婚姻失败,伊能静以为再也不会遇到真爱,没想到,命运安排给
  • 如果你听闻云朵艾杨,如果你未闻云朵艾杨,那咱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吧…下面是简介[可爱]关于#云朵艾杨#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方本原护肤品,全线产品60余种,终坚守
  • 这样一丝一毫水都不放过的细节,让人一下就沉浸式感受到在沙漠的艰苦了,连一滴水都是珍贵的。这样一丝一毫水都不放过的细节,让人一下就沉浸式感受到在沙漠的艰苦了,连一
  • 真诚待人,即使秋叶飘落、鲜花凋零,也不会感到孤独;真诚待人,就算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也总有一颗爱心依旧守侯;真诚待人,让草木重生,让春天永驻;真诚待人,让时光倒
  • 这是一个慢节奏的城市 两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 随处可见的人们喝着功夫茶 每个月的祭拜所以寺庙很多俗称拜老爷我只听得董卖菜老奶奶说的几块钱 那个爷爷总是问我还要不要
  • #王博文瞳孔是海你是鱼# [嘘]#王总的睡前故事# 여러분 안녕히 주무세요.바다와 하늘은 넘 사랑해서, 파랗게 닮은거래.나도 점점 널 닮아가나봐, 내
  • 租金一个月650/750,水电费大家平摊就好了昨天晚上太晚睡,早晨六点又被冷醒,我来之前肯定没想到我也有手脚冰凉睡不着的一天,白天的状态就如图二小公主,恍恍惚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