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中的合格“答卷人”

——记哈尔滨市公安局航运分局副局长井立军】

一副普通的N95口罩最长能用几天?面对这个问题,有人说是1天,有人说;是2天,但哈尔滨市公安局航运分局副局长井立军给出了不同答案:16天!由于巴彦农村N95口罩紧缺,在这16天里,井立军同志就带着这副口罩在巴彦农村疫情灾区走乡镇进村屯、查卡点看秋收,带领着41名来自航运分局、地铁分局、禁毒支队的战友们,用顽强的意志、过硬的胆识,漂亮地打赢了一场巴彦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通过井立军同志的得当指挥,截至目前,市局驻巴彦农村防疫工作组共协助维护核酸检测点秩序3028处、检查村屯卡点2015处、整改存在管理问题村屯卡点103处、整改存在安全隐患居家隔离点437户,劝阻私自出门秋收等人员862人、监督处置有害垃圾、病死牲畜等事件33起,为全面阻断巴彦农村疫情蔓延奠定坚实基础。
疫情就是命令!蓝衣为甲、逆行出征,答好“忠诚题”。“井立军同志,巴彦农村疫情期间社会面急需封控,请迅速带队支援!”9月27日17时,井立军同志接到一通紧急电话。疫情就是命令!接到指令后,井立军同志毫不退却,深知即使支援巴彦再危险,也是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应尽的忠诚担当!来不及准备防护用品、来不及整理换洗衣物、来不及通知亲人家属,井立军同志只是带上一支笔、一个本、一副口罩,就开始迅速召集队伍。18时,航运分局支援巴彦农村21人队伍集结完毕,看着同志们个个眼神坚定整装待发,井立军同志高喊一声“出发!”,便率先驾驶头车,带着市局党委、分局党委的信任、带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带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坚定信念,逆行而上,驰援巴彦!

防疫就是责任!率先垂范、指挥若定,答好“业务题”。“井局长,看到你们,我们就放心了!”。巴彦县农村18个乡镇,107个行政村,1276个自然屯,3056户居家隔离人员,50余万的农村常住人口,面对地形如此之大、人员如此之多,管理难度如此之高的巴彦农村社会面封控任务,井立军同志临危不乱、思路清晰,将航运分局、地铁分局、禁毒支队的41名同志分成20组巡逻组,通过成立市局驻巴彦农村防疫工作组、申请成立市局驻巴彦农村防疫工作组临时党支部、制定《市局驻巴彦农村防疫工作组工作规范》、制定《市局驻巴彦农村防疫工作组巡逻工作机制》、制定摸排基础情况计划、建立各乡镇微信工作群计划以及制定“三地两点一环节”工作主线,不断提升队伍的向心力、战斗力、执行力、凝聚力。与此同时,井立军同志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根据防疫形势的改变不断调整工作模式,指导录制的巡逻警示音频通过巡逻警车、村屯广播站宣传面广泛,得到极好的宣传效果。工作期间,全天带队对巴彦县农村人员聚集地、农村秋收地、牲畜圈养地、居家隔离点、村屯卡点、无公害处理环节进行检查。巴彦县农村各乡镇村屯间、各农户人家间、各田间地头间,都留下了井立军同志忙碌的身影。

村民就是亲人!心系群众、约己爱民,答好“为民题”。“警察同志,你们都是来救我们的命来的,我也帮不上什么忙,我家里还有两只鸡已经做好了,你们趁热吃!”,“感谢老乡一片心意,但我们有纪律,决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井立军同志带队到达巴彦支援以来,强调工作组民警要按照刘亚洲副市长指示精神和市局党委工作要求,牢固树立服务人民宗旨意识,走好防疫工作中的群众路线,“今天我们来到农村和农民兄弟一起秋收抗疫!虽然我们刚刚来到这片正在受病毒侵蚀土地!但是我们作为一名党员警察必须守好抗疫的前沿阵地!用我们火热的胸膛去温暖被病毒污染的这块土地那一片寒凉!我们把每个陌生的农民兄弟看做亲人的模样!既要保护他们不受病毒侵扰,又要为他们秋收保驾护航!”。在全面开展巴彦农村疫情防控工作过程中,井立军同志不断提升公安服务品质,组织民警为低保户送去口罩、食品等物资;为受疫情影响无法买到救命药物的村民,代买救命药物;为身患重病的村民开辟“绿色通道”,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为不慎将农用三轮车开进沟里的村民拽车,解救被困村民。在井立军同志的带领下,通过工作组细心周到的服务,为市公安局树立了良好的群众口碑。

战友就是家人!吾宁自损、不伤战友,答好“表率题”。“井局长,您在巴彦农村每天到的地方多、接触的村民多,这些口罩您就留着吧!”,“口罩我还有,同志们才是最辛苦的,听我的,你收下!”,井立军同志宁愿自身危险,也不想战友们受伤。在巴彦农村支援期间,不仅工作条件艰苦、居住条件简陋,无形的危险更是无处不在,看着巴彦农村每天来往的一辆辆急救车、看着巴彦农村工作人员身上的一件件防护服,看着巴彦农村无人的街道和农田,每当有保障物资送到指挥部时,井立军同志都深知身处巴彦这些物资的来之不易,都是将口罩、食物、药品、衣物全部分给同志们,自己则仅仅留下一份方便面、榨菜、火腿肠。当得知有的同志每日餐食得不到保障时,井立军同志会驱车近百公里,将保障物资第一个送到他们手中;当得知有的同志在岗位上意外受伤时,井立军同志会积极协调医院,帮助同志及时就医。井立军同志对市局驻巴彦工作组所有同志都做到了保障到位,但没人知道他由于繁重的工作,扁导体严重发炎,安排工作只能靠微信打字,连续3天都几近说不出话来。

家庭就是牵挂!常报平安、常通电话,答好“选择题”。“老婆,我在巴彦一切都好,放心!”,“女儿,这道题爸爸以前不是教过你吗,你再想想?”,井立军同志在完成了一天的繁重工作后,第一件事一定是给妻子、女儿打一通视频电话,为妻子报报平安、为女儿辅导作业。井立军同志常说:家庭的支持是我工作最好的保障,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工作和家庭早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处理好工作和家庭关系,工作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家庭才能美满幸福。在支援巴彦过程中,妻子的一句“老公注意防护”、女儿的一句“爸爸加油”,成为了井立军同志最坚实的后盾。在工作中,井立军同志是名好党员、好警察,在家庭中,井立军同志也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

16天, 一副口罩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但疫情尚未退去,战斗还在继续,井立军同志的职责使命没有结束,依然战斗在巴彦农村防疫工作的最前线。井立军同志通过行动,感染了身边人,也带动了身边人,但井立军同志在市局驻巴彦农村防疫工作组中、在市局千名支援巴彦民警中只是一个缩影,每一名公安民警在这次疫情大考中,都是一名合格“答卷人”!

望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巴彦农村,井立军同志不禁感叹:黑暗总会过去,黎明终会到来!

(转)辽上京临潢府故城内瓷窑址(林东窑)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末。依据日本学者田村实造的记述,1939年8月7日至11日,庆陵调查团对辽上京进行实测勘察。在调查的最后一天,小林行雄、山本守等人注意到皇城西山坡南麓附近“不似土壤的不规则地形”。试掘所见掺有烧土的陶瓷片地层、出土的匣钵等遗物使他们确认此地是一处窑址(图一)。然而,当时已值傍晚,工作紧迫,因此,调查团只能草草收集遗物,乃至窑炉的结构都未及探明。事后,田村将窑址的调查工作委托给了斋藤菊太郎和大内健等人。

1940年,斋藤菊太郎等对该窑进行复查。小山富士夫很可能从斋藤那里听闻到了窑址的相关信息。李文信记述称1943年也对该窑进行了勘察,这次勘察活动确定了林东窑的性质及规模,亦为来年小山的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1944年5月9日,小山抵达林东并展开了对辽上京周边区域的调查及发掘工作。有关该窑发掘的具体时间,过往叙述多采用1958年报告“正式发掘是在1944年5月进行的,前后历时16天”的记述。小山的日记则更为明确地记录了该窑发掘的准确时间:5月16日。需要说明的是,事后小山在英国东洋陶瓷学会发表演讲时,提及林东窑的发掘仅进行了10天。由此,我们怀疑1958年报告所述“前后历时16天”的载录,可能还包含了5月9日至15日期间小山对辽上京周边区域的前期调查。从小山现存的工作日记及日本学者杉村勇造的记述来看,我们倾向认为1944年林东窑的现场发掘工作可能还不足10天。14年后,此次发掘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李文信将他手头的资料加以整理并刊布在《考古学报》上。小山携带回日本的部分林东窑陶瓷片(仅24片)则转藏在东京出光美术馆。

……

对比小山日记与1958年的报告,明显可以看到二者探沟测量数据上的不同(表一)。从小山日记5月17日涉及三条探沟的草图及5月18日所述测量活动看,日记所述5月16日的数据许是小山基于现场发掘规划而设定的记录;5月17日探沟的长度则可能与乙、丙两沟的总长有关。至于李文信1958年报告中的记述,或可能与发掘后所得的实测值相关。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能明确的是当时的发掘工作进度较快且略显仓促。从这一点讲,林东窑的发掘一定程度上或许只是小山富士夫考察辽上京地区辽代陶瓷遗存的一个方面。换句话说,尽管这个窑址是吸引他前往林东的重要原因,但他奔赴上京的目的可能并不仅仅是为了发掘它,即小山对林东窑或只是带着一种考察、试掘的心态。

在辽代瓷窑的研究中,林东窑素以资料匮乏而著称。自1939年发现以来,此窑的调查试掘情况即公布寥寥,早年出土的遗物又不知所踪。如此窘迫的状况使得1958年刊布的报告当仁不让地成为当下研究林东窑的核心资料。然而,单一的资料来源也带来了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这份早年的报告几乎以百分百的形式铸成了当下有关该窑的主体认识框架。因此,使用这份资料的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窑场在城内的实际位置是我们所要审视的第一个问题。报告记述林东窑位于辽上京皇城西山坡寺院址山门前“适当漫岗东趋平地的缓缓斜坡上”。为显直观,文内插图还以明确的标识标注出窑址地处寺址的东南(图三)。然而,与1939年庆陵调查团绘制的辽上京实测图进行拟合后,我们发现1958年报告中所见窑场周遭的实地测图显然与寺址东北部的小地形最为相近。近年地表调查也显示了此处集中分布有与窑业废品相关的耐火土泥条等遗物。

由此,我们推测最契合窑址所在的位置应是西山坡寺院址的东北,而不是东南(图四)。

林东窑的窑炉构造是我们所要审视的第二个问题。报告记述1944年共发掘有三处窑体均呈圆形的窑炉。文内还公布了两张发掘时拍摄的照片(图五),并标注为“一号窑”。但是,从照片中探沟的方位及与窑坑的相对位置看,它们反映的很可能不是一号窑,而是位于丙沟南部的二号窑。

二号窑周壁直立,底略平坦,是这三座窑中保存相对较好的一座。其“直径大于3、深26米”。窑室“耐火砖虽被取走,但仍存有零星碎块”,并且它的“西边上部延伸出一方形小坑”。报告倾向认为,这个小方坑是窑门所在。然而,依据常识,窑场为便于装烧、搬运器物及清理废弃堆积,一般会将窑门设置在面向低处的位置。综观林东窑窑场周遭西高东低的地形态势,窑门面高西开似乎是一个很不合理的设置。
再据报告的记述,一号窑位于甲、乙两沟“十”字相交处,是一个“直径5.8、深3.4米”的大圆坑。其“越深越小,下为平底”。坑内出土瓷片、陶片、窑具、黑釉琉璃瓦等,“上部较多,下部较少,及至坑底几乎全是灰层,绝少遗物”。依据这些现象,报告认为,这个圆坑是一个把耐火砖取走后再填满灰土和窑渣的废窑坑。

https://t.cn/A6MWLfRc

【汉长城:国家文化的血脉——金塔汉长城守护笔记】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胡无人》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一首豪迈慷慨的《胡无人》,勾画出了边关征战的血色图景。为护佑华夏的安宁和强盛,在河西走廊上,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场景:“凿空”西域的使者张骞,北伐匈奴的霍去病,万里取经的唐玄奘……而在他们身后,一条蜿蜒穿行的万里汉长城,随着“列四郡据两关”,像一条巨龙,在瀚海与雪域上崛起。自此,书写在酒泉大地上的中华文明符号,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筑起了国家文化的血脉和根基。

酒泉市金塔县位于我国古代内地与西北沟通的主要通道,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历代王朝为固守边防,修障筑城,留下很多长城、城障及烽燧,至今我国境内分布有战国秦、汉、明三代长城。汉长城作为华夏文明的标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文化的血脉,守护汉长城,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汉长城守护人

2021年10月1日,国庆节。

由历史文化学者、汉长城保护专家和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组成的汉长城巡查队,从酒泉出发,风驰电掣,驱车直奔金塔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踏上了第16次巡查之路。

这是一个蓝天白云、阳光晴暖的日子。但是在穿过金塔沙枣园自然保护区、玉门干海子自然保护区之外的无人区后,随风移动的数米高的沙丘,依旧成了越野车“冲浪”的拦路虎。

翻越沙丘,和穿越一片片明沙窝,安全是首要。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主席李柱作为队长,每穿越一次,都要逐车提醒,每个细节都不敢松懈。这里没有信号,没有安全的饮水地,方圆百十公里,都是亘古荒原。

“今年7月1日,我们组织巡查,车队刚过沙枣园子保护区,忽然狂风大作,黄色的风沙呼啸而至,能见度不到5米,加上沙丘的倾斜角度接近70度,车队每前进1米都很困难。”李柱说。

那一次,他们在风沙中鏖战了一天,才将风沙掩埋的界碑清理出来,将破损的铁丝网修补好。等巡查修复工作结束后,已是第二天上午。

“沙漠中起了沙尘暴,车容易迷失方向,人也站不稳脚跟,就怕车陷进明沙窝,人被风刮倒。这是很危险的。”多次参与巡查的郭占斌说。

尽管巡查环境恶劣,但是每次参与巡查的专家学者和车协成员,不仅要仔细查看界碑、防护网,还要进行艰难的修复工作。尤其是在芦草井段汉长城地段,这里的文物标志碑、警示标志碑,经过3个多月的风沙打磨和日晒雨淋,花岗岩上的阴刻文字,已完全褪色,需要队员们重新描出来。

“每次风沙打磨后,我们都要重新描摹。字迹清楚了,感觉心里也亮堂了!”今年83岁的李辉成是李柱的父亲。自2018年参加首次巡查汉长城工作以来,每次他都要一笔一画描界碑上的字。

芦草井段汉长城是用沙砾、梭梭、红柳等夹杂建筑,2000年的风沙侵蚀和雨雪摧残,大部分长城已经被掩埋,而相对完好的部分,采取了设立钢丝网、草席、麦草网等保护措施。

2018年,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与金塔县文物局签订了《长城文物保护协议》,成立了酒泉车协长城文物保护与利用支队,对汉长城进行季度巡查,至今已持续4年。

“在酒泉境内,长城绵延800多公里。其中芦草井段汉长城地处沙漠腹地,没有道路通达。酒泉车协作为‘长城保护员’尽职负责,积极履行了巡查和报告责任,是社会组织中保护汉长城最前沿的一部分力量。”市文物局的干部说。

守护汉长城,响应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也成为酒泉文博部门的重要任务。今年4月,为让广大观众一览酒泉长城雄风,市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丝路要塞·西陲雄风——酒泉长城专题展”。展览分“汉塞关隘亘千里——金塔、烽燧雄峻倚祁连——肃州、饮马长城连乾齐——玉门、大河西流锁胡沙——瓜州、大漠孤烟萦边关——敦煌、壅城关垒铸天堑——肃北、雄踞南塞戍金山——阿克塞”7个章节,共展出图片101幅,沿线出土的汉简、兵器等相关文物134套275件,引起了“保护长城,人人有责”的良好反响。

金塔县文物局在继续加强行政保护和科学保护的基础上,突出文化保护,结合“十三五”时期文物事业发展规划的启动实施,以实施长城文化保护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长城文化研究、宣传、体验活动。金塔县文物局在落实文物保护管理职责,加强长城保护基础工作上,还成立了长城执法专项巡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全县长城资源分布情况制定了巡查计划,抽调相关人员组成了专项巡查小组,对杨家井段长城至红口子壕堑、兔儿墩至沙枣墩汉明长城一线、花庄墩至营盘大墩堡及沿线长城、营盘墩至肩水金关西长城、芦草井长城等重点段进行实地巡查。

汉长城的发现与保护

2010年,从金塔县博物馆传出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在第3次文物普查中,金塔县北山一带发现了15段总长26公里、保存较为完好的汉长城遗址和3处烽火台及城障遗址。这一发现使得金塔县成为酒泉境内现存汉长城遗址最多的县,而且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的汉长城遗址之一。

金塔县地处丝绸之路中段北侧沙漠边缘,是汉长城走向的必经之路。多年来,由于风沙掩埋,整段整段的汉长城踪迹全无。这次文物考察结果表明,金塔县境内遗存的长城有3道,总长度296公里,沿线尚存城障7座、烽燧73座。解开了不少考古专家和爱好者心中的谜团。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酒泉汉长城最大的发现。

很多长城专家们此前只知道金塔县境内南线汉长城遗址的位置和部分长城遗迹,由于资金、时间等限制,多次考察未能确定北线汉长城的具体走向。

酒泉文物部门和专家也曾多次试图揭开这一谜底。自2009年5月金塔县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金塔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奔波在戈壁深处,对每寸可能发现长城遗址的戈壁进行梳理,以期找到北线汉长城遗址。普查人员先后5次进山,数十次奔赴戈壁,先后发现并确认了15处北线长城遗址和12处长城烽燧、1座长城城障。此次发现的长城大体上呈东西走向,东起花庄墩烽火台,西至北海子烽火台,在总长约45公里的区域内,发现有墙体遗迹的长城遗址26公里。

金塔县文物局在发现长城遗址的同时,还挖掘出十几件文物,属明显的汉代灰陶,据此,博物馆确认这些长城都是汉代长城。据考证,这些长城应为天仓至花海段汉长城的一部分,建于汉武帝元封二至三年。过去专家们一直认为金塔境内的北线汉长城是在长城线南侧的臭水墩、火烧墩一线穿过,所以一直没被发现。此次发现的长城,东北与营盘墩相接,并与“二普”时发现的沙墩长城遗址、二截长城遗址、沙门长城遗址和马庄西长城遗址绵延相连,一直延伸到西大湾城;西与石营子坞障相接,并与坞障西面的生地湾段长城、沙枣园子段长城浑然一体,向西一直延伸到玉门花海。这些长城遗址和烽火台及城障的发现,填补了文物界的一项空白,对于研究汉代边塞防御体系极具价值。

据史料记载,汉长城金塔段全长306.1千米,分为东线和北线。东线,当地称为“东部塞”,分布于县境东部和东北地区,呈南北走向。北线分为两段,营盘堡以北称“西部塞”,以南称“北部塞”,分布于县境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呈东北—西南—西走向;还有一条起自肩水金关的烽燧线,位于县境北部,呈南北走向。汉长城由墙体、壕堑、关堡、单体建筑及其他与长城相关遗存组成。人工墙体构筑方式主要有石块垒筑、砂石土堆筑、砂石土夹红柳芦苇堆筑、红柳和梭梭叠筑等,以砂石土堆筑为主,亦有少量石块垒筑墙体,材质主要有黄土、沙壤土、砾石及红柳、芦苇、梭梭等。

“长城文化研究是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历史时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感召和呼唤下,长城研究成为学术热点,开展长城文化研究必将丝绸之路研究推向新的高度。”2020年11月,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甘肃论坛暨嘉峪关长城峰会”学术研讨会上,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何玉红说。

汉长城是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人文景观,具有自然状况的天然性和原始性,也具有景观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这种典型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有效载体,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金塔芦草井汉长城,是2012年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的长城维修保护项目,2013年批准,2014年实施保护工程。主要是对汉长城实体采取丝网状式拉固和固化覆盖,防止风沙剥蚀;实施围栏工程,分隔断实行中心段加固防护;实施防沙围栏工程,采取草方格来防止沙丘移动;设立文物保护界碑、文物保护标志碑及警示碑,以防人为破坏。该项目总投资700万元,保护距离6930米。这是金塔,甚至是酒泉历史上保护汉长城的一项前所未有的大工程。

“目前还没有针对戈壁沙漠地貌的有效措施。探索出的最好的保护措施,只有对汉长城现存相对完整的段落进行保护,延缓消失的过程,主要防止对历史文物遗产的人为破坏,对自然风沙雨雪的侵蚀进行阻挡。这是最根本的。”多年研究长城文化、《酒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集》作者杨永生说。

在汉长城内外,印证了我国历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和融合,见证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商贸往来、文化互鉴、民族交融、中外交流的历史。而这种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质就是文化融合。汉长城彰显了国家文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响应,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黄金段建设的推进,汉长城遗产保护,挖掘汉长城文化内涵,向世界讲好长城故事和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已迫在眉睫。

“巡查保护协议签订后,每次巡查,我们都把长城保护作为自己的事来做,有人说这是亏本买卖,我说不是,这是能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是中华文明的遗产。”李柱说。

据了解,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在李柱的带领下,4年里巡查16次,每次往返400公里左右,耗时费力,但对他们来说,这已成了一种责任。

酒泉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思侠

责任编辑:王晓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1.22。下班去好利来给你订蛋糕,挑来挑去我觉得这款就不错,大小合适,颜色艳丽。骑电动车到你姥爷家,接你回金地,因为你在姥爷家吃过晚饭了,我和你妈就好整了,你
  • 水瓶座 水瓶座能够把控一个人的心思,他们要是心有抱怨,那他们一定会说出让你服气的话,而这样敢于表达的水瓶座碰到旧情也变得不再表达,他们害怕自己没有管住嘴,从而
  • 20211202千年一遇对称日愿世间的美好与你环环相扣都说2021年12月02号,是人类纪元难得的一次最浪漫的时间,但仔细想来,其实这世界上的每一分钟都是独一无
  • [猪头]干饭的时候就真的很快乐哇 [好喜欢]中午:麻辣香锅&正新鸡排&橙汁 [好喜欢]晚上:两份酸奶捞&面&jh的午餐肉&xx的饺子&jt的抄手 / ⚪️我真的
  • 12.3号大饼凌晨行情分析 我越来越觉得,你想要做成什么事情或者想要得到什么东西,你就按部就班做自己该做的,安静点,也用心点,渴求别那么强烈,慢慢地一段时间后
  • 为什么这么早上班打卡 因为这是我离开公司的点啊 等想起打卡下班过了零点点开企业微信自动打上班卡啊 只截了零点之后的而已 22点23点那种都懒得截了 而且我并没有
  • #海氏i7风炉烤箱团购# 高雅印象白,厨房百搭潮品,立式结构设计,节省厨房空间,提升家装品味。一个旋钮控制温度,一个旋钮控制时间和启停,操作极简,一看就懂,一用
  • - 打了两次的效果 第一次从37 36.5 到 33 32.5 第二次打现在差不多又细了1cm左右,刚打完一个月,估计过段时间还会在细一些。 - 两张都是原相机
  • 私设牌匾?邢台志音职业培训学校被责令整改 近日,河北新闻网网友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反映“河北邢台恒盛小区门牌标识被广告牌替换望解决”的问题。河北邢台市城管执法
  • #厦门旅行##厦门周末去哪儿# 周末带千宇千寻兄妹去了漳浦的六鳌半岛翡翠湾,没花钱玩景点,感受了纯粹的绝美海滩。 - 翡翠湾是4A景点,对于这个地方,网上红黑
  • 人生不过七十,除去十年懵懂,十年老弱,就只剩下五十年, 这五十年又要除去一半的黑夜,便只留二十五年, 再仔细想想,吃饭饮茶,沐浴更衣,东奔西跑,做工生病,又耗掉
  • 《拆掉思维里的墙(白金升级版)》 文:楠悦读 作者古典,三百万册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罗辑思维“得到”专栏《超级个体》主理人。中国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专
  • 流量时代,不仅出现了徐多颜值好看的明星,也衍生出了很多网红,大家都为了流量而激烈地竞争着。徐多网红也想进娱乐圈发展,但是娱乐圈并不是那么好进的,没有实力,没有演
  • 美军侦察机罕见穿越台湾海峡行动细节 11月29日,美海军1架P-8A反潜巡逻机(AE6832)从日本三泽基地起飞,自南向北穿越台湾海峡。飞越台海期间,最近距离
  • 全世界坠好滴妈妈! 上次的馄饨我说太好吃了 妈妈就买了新的材料[悲伤] 买了活虾剥皮还有处理胡萝卜马蹄玉米,弄了一整天,包了好多新的馄饨[失望] 因为我不吃猪肉
  • #关注西安今冬供暖问题#【#西安这些小区取暖费按流量改按面积# 业主质疑开倒车】今冬供暖季,西安部分分户计量按流量计费的小区,面临着改回按面积收费的情况,有的小
  • 获得名校医学硕士文凭后,他以互联网、大医疗、分享经济为幌子,用高额返利作诱饵,不断发展下线,层级72层,吸纳注册会员近2万名,非法获利达1200多万元…… “我
  • #宇宙[超话]#醒世 天罡遁有大智慧,正得人魂大作为。 可通天地大机妙,可得人生大逍遥。 可定一家百世安,可能危人大急难。 四海之内皆知己,可明天外大玄机。
  • 都快2022了该不会还有人觉得ns是一件很小众很反叛的事吧,一种无聊的追星安全有什么好得意到大肆宣扬的,还有那种喜欢瞎立牌坊说什么无性别的,用一种高深莫测的口吻
  • 总有一天,我们会化作一阵风,在时光里飘摇,所有的疼痛,不堪,隐忍,都不过只是微小的尘埃,在风里,在时光里,吹散在云端,然后那些困苦的日子,那些不见的人们,那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