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有品质的新闻
图为一名患者(左二)出院前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徐 旭摄
3月26日,随着最后4名患者结束医学观察,顺利出院,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正式清舱。
“再见,希望在别处见。”在医院门前,目送曾经重症卧床而今健康平安的患者,医生杨威的内心很不平静。从救治中心成立的第一天开始,他和500多名医护人员携手作战,成功救治了61名重症患者。这座因疫情而建立的生命方舟,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光荣谢幕。
重症患者,集中救治
时针拨回到一个多月之前。彼时,随着确诊数字不断增长,黑龙江疫情不容乐观。事实摆在那里:地处高寒地区,冬季寒冷漫长;老年病人多,不少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省内医疗水平差距较大……如何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答案是集中救治。
2月1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到命令,将医院群力院区作为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集中收治全省危重症患者。当晚,医院立即启动改造工程,调配精锐医务力量。硬件软件全配齐,一切只用了20小时。2月12日晚,改造完成一小时后,中心便收治了6名省内其他地市的重症患者。
“刚得知重症要到我们医院集中救治的消息,我和同事并没有什么恐惧,而是感到很振奋,因为我们医院科室能力很强,全国也是排在前列的,疫情面前,大家都觉得有责任,也有能力进行救治。”杨威是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2003年高考选专业时,正值“非典”肆虐,他毅然选择了临床医学,此后8年,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一路读到重症医学博士。一位叫伍连德的人对他影响至深。
110年前,医学博士伍连德扑灭了在东北肆虐的肺部病变鼠疫,并创办了哈尔滨医科大学。自此,“赤诚爱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代代相传。“全省90%的重症患者,平均年龄60岁以上,压力当然大。可没人退缩,自然做出迎难而上的选择,不得不说,这是精神的力量。和同事们一样,我的精神力量也来自这种传承。”杨威说。
“疫情面前,用伍连德精神培养出来的哈医大人决不掉链子。我们遵循中央确定的‘四个集中’救治原则,与4个地市协同承担了省内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任务。如今,重症患者已清零,任务圆满完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介绍,疫情期间,哈医大重症、感染和呼吸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成立了专家组,指导省内多家医院开展救治工作,同时积极调动哈医大的王牌专业之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家,参与省卫健委组织的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分层治疗,科学施策
“特殊时期,平时的常规操作,很可能成为危险性极高的困难操作。疫情期间的工作强度、难度都是平时的至少5倍。”面对疫情中的复杂情况,不少医生倍感压力。
办法总比困难多。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病情,哈医大一院院长于凯江提出实行分层治疗、科学施策的救治方案,设立重症1区、2区,过渡病房和留观病房,为患者进行科学精准的治疗和检查。“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我们可以通过密切监测,为患者提供支持性的治疗,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精准施策,提高自身免疫力,帮助患者撑过最艰难的时期。”于凯江说。
集中救治过程中,于凯江每天都会和各学科专家进行MDT多学科会诊,研讨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历,根据不同病情因人施策。在这里的每一秒,都是与生死竞速;每位患者从病危到康复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一位患者突发大面积脑梗死,半小时内,神经外科专家进行了三级防护下开颅手术,患者重获新生。
一位86岁患者突发快速房颤,心室率每分钟200多次,血压直降,医生立刻进行多学科MDT会诊,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渡过难关。
一位患者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等生命体征不稳定现象,救治中心启动ECMO(体外膜肺氧合,又称“人工肺”)进行治疗,终于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治愈攻坚专家组组长杨宝峰介绍,根据省内重症患者基础性疾病多等地域特点,治疗团队不断探索、创新,采取“多兵种集团军”作战方式,把最强的医疗力量集聚起来,综合采用氢氧气雾化机、重症血浆置换、中西医结合、合理使用黏痰溶解剂、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等手段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在生命的悬崖边,医护人员们用精湛医术、敬业精神将患者一个个“拽”了回来。值得庆幸的是,这里的“白衣战士”实现了零感染。
给心灵穿上“防护服”
“请看着我的双眼,保持眼光对视,和我描述一下您感觉最舒适的画面……”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于蕴淼正在线上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屏幕这一头,是在救治中心接受治疗的一名大四学生。毕业在即却只能在病房隔离,这名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情绪。经过一小时的专业治疗,他的焦虑得到明显缓解,卸下心理上的“包袱”安心接受治疗,不久后便康复出院了。
“能够主动向我们寻求帮助的是少数,大部分患者不会认识到自己有心理上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前线医护人员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潜在问题。比如患者失眠、厌食、情绪化,这些都需要特别关注。”于蕴淼是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在进行对患者的心理救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很多人会担忧、惶恐,甚至焦虑、有抑郁倾向。为此,我们在哈医大心理专家团队的基础上,与全省100多名精神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学志愿工作者共同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杨艳杰介绍,“心理问题存在长期潜在的风险,越到后期越不能掉以轻心,对于一些情况严重的患者,我们会进行持续性跟踪关注,这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社会和谐稳定负责。”
疫情期间,杨艳杰带领团队开展了重症患者及过渡病房患者的心理干预工作,同时为一线ICU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并培训部分医护人员掌握患者基本心理关怀方法。
“患者有时出现心动过速现象,检查后发现一方面是病毒造成心功能受损,另一方面是过于焦虑紧张、恐惧造成的躯体症状表现。有一次患者因为害怕开始哭,我就站在他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了些鼓励和安慰的话,他很快就放松下来。”杨威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记者 方 圆)

南华大学药学院成功举办“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院赛

学生记者 文/张骞 摄/赖心仪

为弘扬时代精神,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把握时代脉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12月8日晚,药学院于南华大学红湘校区一教703举办了“创青春”大赛院赛。唐国涛博士、贺冬秀博士、刘映老师作为评委嘉宾参加了本次比赛。本次比赛由陈思和邱崇臻主持。

比赛伊始,主持人致开场词,介绍到场的评委并对其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本次答辩分为PPT讲解,评委提问两个环节。各组选手通过PPT展示,对项目优势、市场前景、发展策略、财务分析和团队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参赛选手抽签决定上场顺序。

比赛中,各组学生代表将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现场展示,生动丰富,各有千秋。在每组选手讲解完毕后,评委老师针对各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定位、盈利模式等内容提出问题,并提供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选手们热情饱满,思路清晰,在短时间内,用简洁的语言讲解出项目的优势与市场前景。最终,项目《青春合伙人》获一等奖,项目《新型环保纳米银促愈止血料贴》和《芙拉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获二等奖,项目《垃圾分类小程序》、《先导化合物研发有限公司》和《一种多功能护手霜的研发》获三等奖。评委对选手的表现以及各项目的创意给予高度肯定,并希望各位将项目进行深一步的研究。至此,本次院赛完美结束。
本次比赛充分展现了药学院学子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助于激发药学院学子的创新创业潜能,同时促进了药学院青年创新人才的成长。

青春携礼,一路有你

——记2019年药学院公关礼仪大赛

学生记者 文/杨乾 摄/张茹馨

为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营造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校园气氛,11月9日晚,药学院于红湘校区一教212举行了公关礼仪大赛。药学院副主席张斌、副主席钟嘉丽、辅导员助理易好丽、礼仪队队长张林怡、副队长孙茂林作为评委嘉宾参与了本次比赛。本次比赛由管萍萍和曹迪主持。

经过前期的面试选拔,共有13名选手入围决赛。本次比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两种形式。


大赛由选手们带来的一场动感T台秀拉开帷幕。接着,每位选手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选手在情景剧表演环节中各自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接下来,比赛进入临场应变能力考查环节。选手们集中精力,用高超的应变能力巧妙解决了场景中的突发状况。在礼仪解说环节中,选手依次为观众普及了关于商务交往礼仪、奉茶礼仪、面试礼仪等知识,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后,观众积极参与问答环节,将现场气氛带至高潮。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评委的打分,第二组选手张婧迪、李锦怡、欧阳潇玥获得团体奖,6号选手张婧迪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7号选手伍艺获得二等奖,13号选手陈嘉宇获得三等奖。


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作为当代大学生应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本次比赛充分展示了药学院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并有利于加强对个人素质与气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日常为人处事和社交场合中更加得心应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另一个染着红头发的男人嗤笑了一下,“喂,小妹妹,撒谎可不好,你看你穿的这一身,怎么说你家也是个小康吧,再不给钱,把你自己给来也行啊!”  小姑娘眼尖地看到
  • 每次看到翻垃圾桶的老人还有大冷天卖东西的老人都会觉得有点难过,但是看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又不会觉得要去可怜他们什么的。我下意识慌乱地说不用了谢谢,回过头来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锦鲤附体]#阳光信用# 心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种修养,真善,是一种功德,对人,要有一种诚信,对事,要有一种明白,很多情
  • 新新,女,现年48,原籍江苏,现 定居广东中山我:一个人老心不老,爱时尚爱健康,爱生活爱家人,爱朋友爱分享,拍打拉筋艾炙自愈法推广者,中医经典养生爱好者,传统文
  • 我不知道我的路过会在多少人的人生中留下痕迹,可能半年一年的都会把我忘了,但我很开心可以看到他们因为我而变得好了一点,就算只是一点,也让我看到我确实努力并且珍惜了
  • 尤其便利店从隐忍到大哭的镜头——太真实了,怎么笑得出来呢,你的陪伴早已被开启了倒计时。这种难过,从城市陪伴许红豆来到乡村,越美丽的风景,越会想起难再的佳人,“一
  • 位置:斯旺西海滨博物馆 日期:2022 年 4 月 30 日到2022 年 5 月 1 日城镇:斯旺西县:南格拉摩根国家:英国邮政编码: SA1 3RD送她一座
  • 他還稱,蔡英文已表示會在“立法院”會期結束後報告改組狀況,而他的任免是蔡的職權,“請大家尊重”。”資深媒體人李晴果以此為題撰文稱,自“九合一”敗選以來,民進黨的
  • 我喜欢上权志龙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三大公司、什么几代,喜欢上之后,才开始了解,那个时候其实就注定了自己爱屋及乌,成为yg家族粉。龙也要回归了今年,新女团的视频里看
  • 这一话里一方是卡特驾驶的神乐狐,ZW加特林狐被重涂成经典的红白神社涂装,背上的主武器是来自寿屋MSG系列的武器,看着很和谐。反派是环保组织三姐妹驾驶的三台拳击金
  • 在你见不到的地方 我也在偷偷隐藏很多 脆弱敏感 我没办法做到围绕着自己转 我容易被他人左右 我容易想很多 我容易想要独占你的所有空闲时间 我知道 是我对你已经离
  • 你早晚也得走出来,不能一直困在那里、那时…今天是12月25日两点四十左右 爷爷走掉了在一个西方的新年 明明再过六天就是2023年了 太辛苦了一点都熬不住所以勉强
  • #姜太显[超话]##甜胜万物姜太显# 【 weverse 】230104 太显回复 感性小猫 显宝初中高中的毕业典礼都没能去参加 翻译by就一口 新专汇
  • 人家都说王鹤棣是内娱营业的神 他对棣丝什么样 相信你们都清楚 他想成为我们的骄傲 我们起码得回馈他平等的爱 今天凌晨还在拍戏 你们真的一点心疼都没有嘛 他都这么
  • !!
  • 聊斋志异之阿绣 海州刘子固,十五岁时,至盖省其舅。见杂货肆中一女子,姣丽无双,心爱好之。潜至其肆,托言买扇。女子便呼父,父出,刘意沮,故折阅之而退。遥睹其父他
  • ”C罗接着表示:“在葡萄牙、美国、巴西和欧洲,都有球会想要签我,我知道我想要什么和不想要什么,所以我来到这里,去争取更多的胜利,来到这里不仅仅是足球,也会激励沙
  • 有人爱,有事可做,能爱人,这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果你今年30岁,不出意外的话,你还能吃50多次年夜饭,过1000多个周末,还能看10000多次日出,你就可以走了…
  • #长期大量高价回收工控自动化电子元件##SEVENTEEN[超话]##The8徐明浩[超话]##S.COUPS崔胜澈[超话]#‖230102 pledis_1
  • 五、永远不要让跟你接触的任何人,免费从你这里得到任何东西,这个是人性,越是免费的东西越不被珍惜。17.有些人是渣不起来的,因为他的教育和骨子里的责任感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