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古尔纳是谁#
这个作家算是超级冷门了吧,在今天以前找不到任何信息,赔率榜上没有,甚至百度也搜不到这之前的信息,百度百科的词条都是刚刚才建立的(搜了一下,外网也很少)。。
他的长篇小说目前还没有中文翻译,看看哪个出版社能抢先加班加点翻译出来。只有译林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里收录了两篇短篇小说,《博西》和《囚笼》。

简单来说,他作为一个出生在非洲桑给巴尔,移民到英国,并用英文写作的作家,作品主要写的是他的家乡在被欧洲殖民前后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非洲人民的遭际。以及非洲移民(包括难民)在欧洲社会的难以融入,从而产生的身份认同问题,即后殖民时代“夹心人”的生存现状。诺贝尔奖官方的说法是:“表彰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和难民在文化和大陆之间鸿沟中的命运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历史上,桑给巴尔是非洲与阿拉伯及印度的一个重要交易中转地和奴隶贸易中心,先后被葡萄牙、阿曼、英国占领过,后来独立,又并入坦桑尼亚。因此受到欧洲、阿拉伯、非洲多种文化影响。一般来说,这种文化融合的区域都有较为繁盛的文学艺术。2001年获奖的奈保尔,2017年的石黑一雄也是英国移民作家。

他的个人身世是这样的:
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Abdulrazak Gurnah,1948-)是一名非洲裔英国移民作家。1948年,格尔纳出生于非洲东海岸的桑给巴尔岛,母语是斯瓦西里语,20岁前往英国求学,现任教于英国的肯特大 学,并担任英国著名文学期刊《旅行者》(Wasafiri)的副主编。格尔纳结合自身经历,创作了一系列以殖民前后的东非和英国为背景的作品,聚焦于身份认同、社会破碎、种族冲突、性别压迫及历史书写等主 题。格尔纳作品中的人物大多会创造一种新身份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却仍旧深陷于现实生活和过去经历的纠葛之中,力求寻找一种平衡感。胡恩苏认为格尔纳为21世纪非洲文学做出了两个重要的贡献:“第一个贡献是他向读者展示非洲移民问题的方式,他认为移民问题应被作为定义非洲人的重要参考因素。第二个贡献是建构和理解家族社区历史是有意义的。”格尔纳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共出版了八部小说,包括《离别的记忆》、《朝圣者之路》、《多蒂》、《天堂》、《令人羡慕的宁静》、《海边》、《抛弃》和《最后的礼物》。此外,格尔纳还主编了两卷《非洲文学论文集》,出版了《剑桥萨尔曼拉什迪研究指南》。其中,格尔纳将六部小说的背景设置在印度洋西部 沿海地区,读者可以此为起点探寻格尔纳笔下的东非故事。斯坦纳认为,“格尔纳将小说设置在殖民主 义和民族主义的背景之下,结合关系空间,尝试重新定义“非洲”,这种关系空间不再受排除异己的错位 政治和因民族主义及种族主义产生的暴力束缚”。
关于他的国外研究:

国外对格尔纳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迄今为止,根据 Ebsco和Jstor外文数据库、国家图书馆、知网、超星发现系统及互联网等,检索出相关著作共有5部、期刊文章50多篇、书评60余篇、博士学 位论文1篇及访谈多篇。
这个数目,看来在国外应该也不太有名。至于国内:

国内对于格尔纳研究的滞后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内对“Abdulrazak Gurnah”其名译法各不相同,如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或阿布拉 扎克·格尔纳。第二,格尔纳共写了八部长篇小说,一本专著,若干短篇小说及评论性文章,至今只有两篇短篇小说译成中文。第三,相关研究目前只有期刊文章一篇,目前国内尚未出现专门研究格尔纳其人其作的专著,也没有研究格尔纳的硕士和博士论文。 在译介方面,查明建等在2013年翻译出版了格尔纳的两篇短篇小说《博西》和《囚笼》,收录在由尼 日利亚的钦努阿·阿契贝和澳大利亚的C.L.尼斯在1987年编著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中。 国内仅有的有关格尔纳的期刊文章是2012年张峰在《外国文学动态》上发表的《游走在中心和边缘 之间———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流散写作概观》。该文章详细介绍格尔纳的生平和格尔纳八部小说的内容,并作了简短的评价,指出“在格尔纳的小说中,时空中穿梭往来的碎片般的故事取代了传统的线性叙事,而这种断裂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那些处于错位、流散状态中的人物的生活状态”。

其实我个人觉得有点可惜,很多公认的大作家一辈子都没有得到过诺贝尔文学奖,近些年的比如2018年去世的菲利普·罗斯,活了85岁还是熬不到文学奖。相比之下,科学奖基本都是实至名归,伟大的科学家差不多都得过诺贝尔奖(不知道有没有反例)。当然,没有贬低这位作家的意思。

从难民、殖民地、种族这些标签来看,结合隔壁物理学奖颁给了气候方面的学者,评委们估计还是挺关心政治的。
非洲(包括非洲裔)的诺贝尔文学奖和科技奖得主并不太多,反而和平奖得主多多了。最近20年里就有:01年的科菲·安南、04年的旺加里·马塔伊、05年的穆罕默德·巴拉迪、09年的奥巴马,11年的埃伦·约翰逊·瑟利夫、莱伊曼·古博韦,15年的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集团,18年的德尼·穆奎格,19年的阿比·艾哈迈德·阿里。更早的曼德拉大家都知道。

之前只有这么几位文学奖得主:
1986年,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尼日利亚小说家、诗人和戏剧家,因“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富有诗情画意的遐想影响了当代戏剧”而成为获诺贝尔文学奖首位非洲黑人。
1988年,纳吉布·马哈富兹(Naguib Mahfouz),埃及小说家,是第一位获此奖的阿拉伯语作家,被称为最重要的埃及作家和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获奖理由是“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其代表作有小说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以及《尼罗河上的船家》等。

1991年,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南非现代女作家,因小说《贵宾》、《七月一家人》和《自然资源保护论者》获此奖。她的许多作品鞭挞了种族歧视制度,“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
2003年,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J. M. Coetzee),南非作家,其作品主要描写种族隔离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精准地刻画了拉开面具下的人性本质”。其主要代表作有《昏暗的国度》、《来自国家的心脏》、《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平》和《耻辱》等。

此外,1957年得主阿尔贝·加缪是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出生并长大的,当时是法国殖民地。他的代表作《鼠疫》就是以北非的小城为背景。克洛德·西蒙、多丽丝·莱辛这两位文学奖得主也是在非洲出生的。

山西省石楼县裴沟乡是谁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移民款的奶酪?
“我自己什么也不知道竟莫名其妙成为2008年的移民户,还领取了17000元的国家补助。2016年国家开始三年精准扶贫期,我这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真正移民时,竟因2008年的移民已系统有名,把我就拒之门外,究竟谁是我2008年移民的始作俑者?”

三年来,这件烦心亊一直索绕着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裴沟乡马家山村委刘家山自然村组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高守科的心头。高守科从2016年确定为建档立卡贫穷户后,国家各种精准扶贫政策与自己失之交臂。特别是马家山村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异地搬迁扶贫时,面对突如其来的已移民,自己全然不知。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的高守科惆怅困惑,自从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从未享受过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原因就是每项扶贫政策落实时,至今高守科全家六口人仍在贫困线上挣扎。于是高守科三年间由贫困户变为上访户向有关部门反映发生在他身上的莫名其妙移民。石楼县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后,亊实已查清,证据确凿,纯属有以高守科之名,伪造假移民手续套取17000元的国家补助。更让高守科惘然若失的是石楼县jw对已查清套钱亊实,水落石出后就是推诿扯皮不处理。高守科受胯下之辱后对脱贫心灰意冷残月如钩,每日焦躁不安如泣如诉。

图片

图片

石楼县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该县属黄土高坡,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的无工矿企业纯农业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裴沟乡马家山村委共有四个自然村组分布在七沟八梁的黄坡山坳涧分散居住。高守科所住的刘家山自然村组共有七十多户,三百多口人。2016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马家山村刘家山自然村组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属于极度贫困村。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国实实施移民搬迁摆脱贫困是较好的出路。刘家山自然村组高守科全家六口人,2016年经本人申请、村民评选、乡镇和县扶贫办审核,高守科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该村组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移民搬迁,高守科满腹欢喜可以告别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山梁薄地和土窑洞,走出深山搬到条件好的地域脱贫了。殊不知,如沐春风的高守科在办理移民相关手续时上网查询:“已于2008年已实施了移民搬迁,不得在次重复享受移民待遇”,高守科听后如五雷轰顶头脑一片空白,自己现在还住在村里土窑洞,更没有办理过任何移民手续,怎么会突然已经移民呢?于是高守科走上了查询之路。三年间,高守科顾不上脱贫,走访了石楼县有关部门,究竟怎么回亊就莫名其妙于2008年就移民?多次来到裴沟乡政府了解,乡政府避而不谈这件事。

2019年石楼县jw介入调查终于对高守科2008年莫名其妙的移民信息查出了个水落石出:移民户主高守科全家六口人已经实现移民搬迁,还领取了17000元的移民补助,但在移民户签字处竟莫名其妙有个李学志的人签字。与此同时高守科找到了当年移民村和迁入村领导,他们均否认当年确实没有为高守科办理过相关移民手续,政府扶贫等部门关于他们的签名盖章是有人假冒,同时两人分别为高守科写下证明材料。更令高守科啼笑皆非的是自己斗大字不识几个,但相关移民手续竟有自己的签名盖章,且字迹流畅略有功底。更滑稽的是有一份手续上移民户主为高守科,而移民户签字栏有个“李学志”的签名,究竟李学志何许人也?经高守科多方打听,李学志踪迹难觅……

高守科又找到2008年时原马家山村支书、主任一肩挑的曹兴元,原村干部均没有盖过“马家山村民委员会”公章。那么,2008年马家山村刘家山自然村组移民时,移民村、迁入村法人的签字谁代替?更严重的涉及法律问题的是移民村的公章怎么盖的?种种蛛丝马迹暴露出问题的严重性(涉嫌私刻或电脑扫描公章)。

关于2008年发生在石楼县裴沟乡马家山村假移民真套钱亊实清楚,证据确凿。高守科的一整套移民手续旁征博引下纯属无可厚非的假手续。

对马家山村的移民了解一波三折,裴沟乡领导躲躲闪闪避而不谈,后来见到吕梁某单位派驻马家山村第一书记任某道出了裴沟乡领导躲闪的实情:原乡领导吃了钱,与现任乡领导无关所以是现任乡长就拒绝了解的原因吧!后来又来到了石楼县信访局,李明山局长直言不讳也承认有此亊。与此同时李局长一语道破吕梁此类虚假移民冒领、套领移民资金问题属共性,如某某县、某某县也是这样的……信访局长顺便又转移话题谈起别的亊。后来到了原马家山村干部曹兴元家,老曹清清楚楚如数家珍讲了高守科的移民情况:他是2008年在马家山村zs、主任一肩挑,高守科的移民手续没有经他手办理,至于移民手续签字纯属别人代他签,特别是村委会公章一直在他手里,至于怎么盖着有待公安鉴定。

2008年石楼县裴沟乡移民,建档立卡贫困户高守科一整套假移民手续真相已大白。刘家山自然村组2008年的移民搬迁造假不止高守科一家。履行移民手续中乡村干部沆瀣一气有恃无恐弄虚作假兹生腐败套取移民资金。石楼县有关部门工作怠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监管履职不力有不可推缷的责任。拔出萝卜带出泥据当地人说,假移民在石楼县比比皆是。真国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真扶贫扶真贫,石楼县弄虚作假显而易见是对国家精准扶贫的猥亵。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决战决胜扶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对山西省进一步加大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支持力度,并在以工代赈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与此同时,为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各地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专项整治,对群众反响強烈的截留扣压、弄虚作假、失职失责的扶贫贪腐“零容忍”。石楼县山高皇帝远,但不等于是某些干部沽名钓誉以扶贫移民为晃子社鼠城狐敲骨吸髓的寻租空间。高守科2008年自己不知情之下的假移民手续被别人套取17000元后,给自己带来苦不堪言的损失,石楼县DZ部门明明包青天,可做了臭不可闻的包勉,财胆包天。明知乡村违法,依然纵容、袒护、包庇捧臭脚。马家山村刘家山自然村高守科等村民当年移民补助款被套取问题不言而喻露馅,某些部门形象和形为天壤之别。执政为民维护公正的公职人员却成了围着裂缝蛋嗡嗡作响的苍蝇,明知光着腚,非说他穿着漂亮衣服,从心里想不到普通老百姓痛彻心扉的难受?

本文地址:https://t.cn/A6V9RUTy,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公信网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和网友爆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不实,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创所有,本公众号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渐冻症兄弟背后的网红妈妈# 【渐冻症兄弟背后的斜杠妈妈:被家暴后出逃,从卖唱到主播】59岁的吕爱梅是一名美食短视频博主。9年前,为躲避丈夫的家暴,她带着三个孩子远走他乡。两个儿子身患渐冻症离不开人照顾,迫于生计,她开始做美食,并拍摄视频,以这种方式谋生。
“儿子,我要出门了,我给你烙个饼挂脖子上。这是水管,就这样喝……”话还没说完,吕爱梅就呜呜地哭了起来。她越哭越大声,最后索性转身离开——这是她第一次在镜头前失态。

“哭啥啊,别哭了,以后没事放心吧妈。”朱小猛努力摆动着身体,摇头晃脑。他想安慰母亲,但却无能为力,只能用尚未彻底失灵的头部表达着激动的情绪。

这是美食短视频博主“有娘就是福”发布的一则视频,本意是想按着《懒人吃饼》寓言拍个搞笑视频,也许是想到了出门后孩子无人照顾的窘境,吕爱梅哭到不能自已。

这是吕爱梅照顾生病儿子的第30年。30年前,大儿子朱小强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就是俗称的“渐冻症”;12年后,二儿子朱小猛得了同样的病。他们的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致瘫痪,如同被逐渐冻住。进而呼吸衰竭,吞咽、讲话困难,最后通常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在中国,这样的患者有20万。

为照顾儿子做网红

“大家好,我是吕妈妈,今天给孩子们做××。”这是吕爱梅视频一贯的开场白。她的头发已然花白,操着一口河南乡音,伴随着爽朗的笑声,开始了一期的视频。

狭小简陋的厨房里,油和水碰撞迸裂出滋滋声,烟雾与面粉一同腾起。揉面、打蛋、煎炒烹炸,用手机拍下这一切,是吕爱梅的生活日常。她喜欢大笑,喜欢对着手机屏幕说“孩子们”。屏幕那边,是她的9.3万粉丝;而在厨房这头,她真正的孩子们,在轮椅上安静地等待着。

吕爱梅今年59岁,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其中,大儿子和二儿子罹患渐冻症,最小的儿子年仅13岁。更多的人认识她,是通过一个叫做“有娘就是福”的视频号,和900多个画面朴素,但花样百出的美食视频。

吕爱梅的视频团队都是家人,她常说“自己的两个儿子是导演与剪辑师,她是摄影师兼出镜。”她穿上围裙,把手机放在支架上,看了好久,确认镜头方向无误后,点击拍摄。吕爱梅不识字,59岁的她使用电子产品也不如年轻人那般老道,最开始总是因为不熟悉手机操作闹笑话。有时候是没注意手机内存,视频录制被迫中断;有时候直接忘记按拍摄键;有时候,是一盘子食物都端出来了,才发现自己没有开机,白忙一场。

二儿子朱小猛也只能小范围活动食指和中指来剪辑,由于无法抬手,吕爱梅还特意给他制作了一个支架。一段视频剪下来,朱小猛的手总是磨出了血。一个不到三分钟的短视频,他们要忙活一整天。做网红这件事,一家人都是初学者。

吕爱梅说,从前年夏天开始拍视频、直播,赚了大概几千块钱。钱不多,但对她和儿子来说,是不小的收获。

丈夫耳聋、儿子瘫痪

吕爱梅一度认为自己是个幸福的人。

1981年,在别人的介绍下,吕爱梅认识了丈夫朱二毛。朱二毛是退伍军人,当过七年兵。部队返乡的青年才俊一下子就笼络了吕爱梅的芳心,随后二人结婚。“虽然他大我七岁,但好在老实本分。后来才听别人说,他其实大我十三岁。”很多很多年后,吕爱梅提及丈夫朱二毛,还是忍不住说,“他那时候确实长得年轻”。

1982年大儿子朱小强出生。丈夫朱二毛头脑灵活,趁着改革的东风,靠着经营毛笔等小生意,吕爱梅一家很快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万元户。朱二毛也被选举为村长,准备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据二儿子朱小猛回忆,雨伞刚出来的时候,只有北京才有,我妈就买了,“回头率百分之百”。

意外发生在结婚后的第六年。

1987年,朱二毛正准备带领全村人办厂,突然双耳失聪。噩耗突降让吕爱梅一家人不知所措。他们带着攒下的钱东奔西跑,寻医问药,住院四个月就花了一万多,最后得到的答案是:神经性耳聋,可能一辈子都是这样了。辛苦攒下的钱花光了,病也没能治好,朱二毛完全无法接受,脾气越发暴躁,动不动就拿吕爱梅撒气,非打即骂。

老公指望不上了,吕爱梅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可偏偏天不遂人愿。1990年,8岁的朱小强突然四肢无力,浑身酸软,再到后来行走也出现了困难,手无法正常抬起,摔倒了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自己都起不来。起初一家人不以为意,后来情况愈来愈严重,吕爱梅逐渐开始警觉。因为之前朱二毛看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朱小强只能在乡镇医院看病。在病历簿上,朱小强被宣判,成为“渐冻人”。他患的是运动神经元病,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英文简称ALS。

那些专业的医学术语,不识字的吕爱梅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治疗费用高昂,患病原因不明,半数人活不过三年……”每一个字眼都深深戳中吕爱梅脆弱而敏感的神经,天昏地暗。

被家暴后出逃

“再生一个吧,再生一个就好了。”吕爱梅这么想。在生了一个女儿后,1992年,二儿子朱小猛出生。

与此同时,朱小强的病情迅速蔓延。开始是不能自由走路,后来生活上很多细节的东西自己都做不了,身体逐渐没有了力气,四肢也越来越纤细,体重还不到80斤。

1996年,14岁的朱小强瘫痪。2002年,10岁的朱小猛患病,病情和哥哥如出一辙。2006年,朱小猛瘫痪。

吕爱梅觉得天都要塌了。她不曾想过,厄运会再度降临。她无数次在夜里偷偷哭泣,埋怨上天不公,痛恨自己命运多舛。同样心生怨怼的,还有她的丈夫朱二毛。他把自己耳聋和孩子患病的缘由指向吕爱梅,认为她是这一切不幸的罪魁祸首,家暴变本加厉。

目睹一切的兄弟俩动弹不得,只能干着急,无奈之下只好报警。“刚开始,警察还会调解警告,报警次数多了,警察都认识了。”乡村熟人社会下,警察也不好说什么,也就这么不了了之。

耳聋后,一蹶不振的朱二毛不再劳作,养家糊口和攒钱给孩子们看病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吕爱梅身上。吕爱梅有做小吃的好手艺,最开始的时候,她在老家摆摊卖凉粉、卖米酒、卖馓子,日子也还算过得去。再后来,吕爱梅养猪养鸡,卖点钱就抱着儿子去医院。为了卖鸡,她需要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用筐子背着一二十只鸡,天不亮就赶过去,只为了多卖点钱给儿子看病。

“再生一个吧,再生一个就好了。”吕爱梅再一次这么想。2008年,吕爱梅的三儿子出生,身体健康。

新生的喜悦是短暂的,与之一同带来的,是健全人与瘫痪者强烈到刺眼的对比,以及无处安放的怒气。健康的三儿子给朱二毛带来了莫大的欢愉,像是找到了发泄的由头一般,家暴更加肆无忌惮。起初是夫妻二人的互殴,后来朱二毛开始对不能动的兄弟俩下手。最严重的一次,朱二毛打到朱小强的后脑勺,导致十多天都不会说话,兄弟俩决定让吕爱梅带他们离开家。

当时女儿已经出嫁,吕爱梅带着三个儿子,开着农用三轮车,按着规划好的路线一路向北。朱小强说,出走前他们在网上查询了线路,最坏的打算就是返回,“但我相信,走出去,会更好的,一定会的。”

去温暖的地方过冬

吕爱梅开着农用三轮车带着三个孩子,在别人的建议下到了郑州。走投无路的他们一路乞讨,遇到不少好心人,民警、城管、环卫工、卖水果的小贩、附近上学的小朋友,甚至乞讨的人,都给过她帮助。用吕爱梅的话说,“卖汤的给我舀汤喝,卖稀饭的给我舀稀饭,卖馒头的给我馒头吃”。

冬天是渐冻症患者最难熬的时刻,他们的双手双脚会长出冻疮,红肿然后溃烂。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每到冬天,吕爱梅都会开着农用三轮车再次起航,带着三个孩子去温暖的南方过冬,冬天结束再回来,深圳、广州、东莞……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朱小猛说,从郑州开到广州,前后大约需要18天。

然而这种情况在2017年终止。2017年,大儿子朱小强病情突然严重,被推进重症监护室,与死亡擦肩而过。重症监护室门口,吕爱梅嚎啕大哭,“医生你快救救我儿子。”医生的回答冷酷且现实,“阿姨你没钱啊”。手术病床前,她对着儿子一直喊,“小强,小强,你可别把妈妈丢下。”昏迷中的儿子没有听见,也无法回应,醒来之后什么都不记得。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资金,朱小强只得出院回家静养。抽痰、换管子、上呼吸机都由吕爱梅来完成。有孩子需要照顾,吕爱梅更加抽不开身出去打工,她想到自己在老家卖过几年小吃。思来想去,她和儿子们商量——“搁家里拍美食吧,现在小视频很火,说不定能挣点钱。”

从传统小吃炸芝麻叶、河南疙瘩汤、烩面、炸馓子、豆腐脑,到创意甜点棉花糖慕斯、西瓜果冻、云朵蛋糕、彩虹蛋糕……小小的锅台炉灶之间,她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母亲。

“有娘就是福”这个名字,是二儿子朱小猛定下来的。简单的五个字,囊括了吕爱梅的整个家庭。“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妈妈。”朱小猛说。

一天抽痰十几次

白天的吕爱梅爽朗爱笑、风风火火,直播、买菜、做饭、喂饭、洗衣、照顾孩子们穿衣起居……年过半百,她像陀螺一样运转不休,生活没有给予她半分喘息的空间。

凌晨,朱小强的卧室,指针一分一秒地走,无声如同沙漏。

他的头歪着,口水从嘴边滴落,喉结蠕动了几下,气息通过鼻腔若有若无地哼哼。吕爱梅察觉有异,立马从一旁的木板床上起身,娴熟地削开一瓶氧气罐,换了根管子,帮朱小强擦干净嘴角的口水,翻了个身,接着睡下。

这是吕爱梅镜头下的另一面。

罹患渐冻症最残酷的是,他们只要一息尚存,便有感知,有智力。运动神经元主宰着我们的肌肉动作。病变后,肌肉慢慢地萎缩、死亡。进而病毒侵犯呼吸系统。四肢逐渐麻痹,吞咽、呼吸开始困难……渐冻症患者眼见自己被吸光力量、吸走气息、吸干血液,最终沦为一具活生生的木乃伊。严重的患者气管会被切开,一天抽痰十几次,靠呼吸机“人工地活着”。

不幸的是,大多数“渐冻人”都极其聪明,心思细腻、爱思索,处处要求拔尖。比如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潜水钟与蝴蝶》的作者尚·多明尼克·鲍比。这也注定他们承受的痛苦无比深重。

吕爱梅两个儿子虽然只读完了小学,但智力绝对不比别人差,吕爱梅说,大儿子不但会记账还对养猪有研究,二儿子则自学了3Dmax等软件,还设计出了盖房用的建筑模型。2008年,猪肉价格上涨,朱小强上网查资料,分析猪肉行情,赶在猪肉降价前一下子卖了23万元,盖起了两层小楼。“二儿子设计房屋,用的是电脑软件,盖成后,连我们那儿的工人都夸结实。”

生理疾病、巨大的现实落差、未知的恐惧,就像一堆虫子爬满全身,噬咬、舔动。生不如死,还无法讲出。只有亲人是最坚实的依托。他们对亲人满怀歉疚,这份歉疚又会化为对自己深深的憎恨。因为急于努力,因为无能为力。

再次和丈夫一同生活

吕爱梅依旧笑呵呵地录美食视频,看网友评论。上到90岁老人,下到3岁小孩,都在看她的视频,吕爱梅获得了一种赚钱之外的满足感。“一家人吃好喝好,儿子永远在我身边”,不过是吕爱梅最大的愿望。

在大哥朱小强病情没那么严重的时候,三人有时间就跟着星火志愿团,在郑州到处参加公益活动,吕爱梅和兄弟俩都是红会志愿者。

女儿曾在吕爱梅阑尾炎生病的时候来照顾过一周,那是2017年,大哥朱小强进重症监护室的时候。在北京打工的她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过得也算不得轻松,她说“最害怕接到家里的电话”。

二儿子朱小猛已经成家,妻子是南阳人,在商场从事饰品销售的工作。2015年,朱小猛在街头唱歌,妻子在超市上班,一来二去两人就认识了。因为老丈人家里不同意,一直没有领结婚证,也没有举办婚礼,如今儿子已经四岁。儿媳工资不算高,但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还是缓解了不少压力。

由于吕爱梅忙于照顾两个儿子抽不开身,接送小儿子和孙子成了难题。迫不得已,丈夫朱二毛来郑州一同生活,负责小儿子和孙子的接送工作。逃离了老家的熟人社会,家暴频率大大降低,但仍时有发生。最近一次家暴发生在一个月前,吕爱梅带着朱小猛出门,再三叮嘱小儿子“记得给你哥换管子”,回家后却看到玩闹的小儿子和奄奄一息的朱小强。吕爱梅气急,大声训斥起来。同时气急的还有朱二毛,这个健全的孩子让他惊喜不已,他可不允许吕爱梅这样呵斥自己的宝贝儿子。双方扭打起来。“我都五六十了他还打我。”吕爱梅委屈,把朱二毛脸上划伤了两道。

天气好的时候,吕爱梅会推着兄弟两人出去卖唱,有时候在医院,有时候在商场门口——这是他们维持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街头,两兄弟唱着:“看着你们黑发变白发,我怕你们再等不了。是不是我们都不长大,你们就不会变老。是不是我们再撒撒娇,你们还能把我举高高……”(正观记者 杨泽雅)#洞见计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北疆禾木D4早餐来个简单的葱油饼+豆浆吧 在早餐店还遇到了可爱的耶耶 果然也没办法抵抗寒冷 毛都是的 路上遇到的帮 随处都可见的大第一次骑马 早上还疯狂迷路 去
  • 如果当时的鸡爪你参与了,那可以说被利用。如果这是现存的鸡爪或者嚼丝投诉的,我告诉你,所有发生过的都会有痕迹。
  • 有时候,我们害怕改变和未知,但只有敢于尝试,我们才能发现新的可能性和机会。 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方向,有主见、有毅力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就一
  • 生活,需要一点阳光,生命,需要一些勇敢,纠结过去,担心未来,都不如抓住当下,过去是梦,未来是影,现在才是真真切切的人生。把那一刻的勇气,变成此刻的坚持,你终将遇
  • 比如品质好普洱生茶初入口时的苦涩味,就像人生的起步阶段可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我们仍然可以体验和享受无味中的有味,是一种最高级回味。
  • 和唐嫣交流后,她反而像早期我认识《新扎师兄》時候张曼玉的可爱感觉,我将这种可爱加进去,融合在一起放在汪小姐身上。和唐嫣交流后,她反而像早期我认识《新扎师兄》時候
  • 我大概是真的饿了最近就没找到好看的小说,可能是刚开工心情焦躁不安又懵又乱 也可能是确实没啥新的好文值得一看了所以我,打开了一本不咋地很平平无奇的小说有一章没一章
  • 我在微信上问Y要不要一起,去年十月我们和她走过御岳山的岩石花园线,很愉快,也让我知道她的体力走轻徒步完全没问题。之前在网上看,被紫色猪牙花的特写吸引,以至于我没
  • #我的开店日记# 是的没错我要开咖啡店啦~托王师傅的福愿意为我年轻时的梦想买单,俩人每天开会到凌晨所有东西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选址签合同到动工就用了四天时间,
  • (图10)还有另一个蛮惊艳的项目是智取芭蕉扇,入口是铁扇公主的嘴巴(图11)(忘记拍了,图源小红书)进去后,往里面走几步的房间是铁扇公主的咽喉,最后经过层层的排
  • 女士腕表对于腕表这个大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正如男人和女人一样,他们天生就不同,女士腕表讲求的是女性对于装饰、柔美、体现自我个性的需要,她们多数不会在
  • 但宋嘉华选手依然让我记住了他的名字,并在相册里存了几张他的照片(有一张笑着的侧脸,原想着给毛哥把痘痘P了再发出来,但我不会P图,遂放弃[老师好])后来队内模拟世
  • 黄金布局盈亏概况,1月8日到12日策略汇总:1月8日周一:欧美盘布局,2020做多大涨到2036,同时布局2033-2035做空大跌到2026,多空策略完美利润
  • 此次携经典孔府菜到访中国大饭店夏宫,不但可以让人品尝到地道的美味,更是从那一道道的珍馐佳肴中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底蕴—美食的意义不仅仅是味道本身。故品味不同年份的
  • 在奔赴迟到之约的旅途中,Jimmy与偶遇的旅人(道枝骏佑 饰)一同看雪,细数错过的爱情点滴;与居酒屋老板(张孝全 饰)讨论旅行的意义,更加坚定追回错过爱人的决心
  • #消息# 【CaixaBank等组成“AI4CYBER”联盟,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对抗网络攻击的新方案】据WebWire 1月2日报道,CaixaBank与11个国
  • 尺码:M-3XL#物华弥新[超话]##物华弥新谷雨公测##物华弥新绘画# 刚开始准备为看板娘画一个新衣服,正好赶上520 521就准备结合一下,我当时想到520
  • 有点小长途需求,对续航敏感:飞度 polo先说这俩车缺点,保值率太高了,所以二手车不会省太多钱。关于第二条(重点来啦)不要听信车贩子说的一些所谓“特殊渠道”数
  • 【夜光】浪琴Spirit先行者系列ZuIuTime复刻腕表,夜光采用正品一致型号的瑞士C3超强夜光粉(1kg/20多w) 与正品一致强吸光15分钟,夜光效果4-
  • 所以我们把那些老是喜欢在后面给开车的人提出不必要的指导和建议的人叫做backseat driver。 在美国开车出门是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