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界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修炼门派”,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道教知识#

修行从理论上分析是一种技术方法,它是指如何接近、沟通、突破太极图中的太极弦的各种技术方法。按照近代理论言之,就是各种间接或直接地把三维空间同多维空间联系起来的技术方法。俗话说:"阴阳相隔,天高地远。"几千年来人们千万百计地探索未知世界,寻求一条直观的快捷方式,然而时至科学昌明的今天,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未能造出一具能直接窥视三维以上空间的万花筒,供人们直观地探索另一时空的奥秘。

外求法迄至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对太极弦另一侧的探索,对三维以上空间的研究,迄至目前仍然只能依靠万物之灵的人,依靠祖先流传给我们的内求法。道家、佛家以及世界各国均有通灵者,通灵的方法可以说是形形色色,方法各异,各有千秋。仅就道家的方法而言,三千六百门,各门各派都有其独特之处,难以备述。但是归纳起来,就技术方法而论,不外乎几大类。万法千术虽然令人目不暇接,难以穷通,但是其总目标都是千方百计地接近和突破太极弦,以获得洞察阴阳的效应。研究者牢记此诀,就能自握智珠,在万法干门的迷海中头脑清醒,自由翱翔,不迷方向。

通灵法既是技术方法就有层次高低之分,由低至高大约分有五种,这就是祈祭法、诵经法、奇门遁甲法、符咒法、内炼法等五个大的法门。法分五类技有三乘,在这五大类之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祈祭法和诵经法,这两种初乘方法也是五法中最简单易学的方法,而且力量最小最弱,属于诸法之末流。在理论上讲只是接近太极弦,间接突破空间障碍来表达术者意愿的方法。这两类方法简单易学,但条件设备要求较多,纯为有为之法。

这两种方法属于科仪派的范畴,常见于民间、道家观宇、佛家寺庙之中。奇门遁甲法,是一种难学而确有效验的法门,古有研究奇门遁甲"十个九个疯"的评语,它是运用有为通达无为,从而突破太极弦的技术方法,法有三乘,进入中上乘境界者极少,有研究多年而才只具有入门水准者。

世间所传奇门之书籍颇多,都是前辈们将可记之内容记载流传,如无师父释疑破惑很难穷通,因为关键之处大都隐而不述之故。它也包含了符咒类的一些内容在其中,符咒是使研究者进入奇门遁甲真髓领域的重要技术方法。研究奇门遁甲术如果仅从有形入手,纯用"识修"万难成功。符咒法类,这一法虽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入门容易进步难。符咒术有八步成就法、九步成就法、十步成就法等等系列技术方法,如果全盘掌握某一成就法,人间有师父释疑解惑,空间有恩师呵护接引修真了道,也是至简之事矣。

真正的完整的一套符箓学其实也是一部修真学,只是当今之人罕见全盘掌握者,世间流传之符咒法门都只是此法的初乘之品,一纸之隔如隔千山,如无良好的德性、德心和福缘则很难登堂入室。吾的学生之中有一位在内炼有一定基础后,并且顺利通过了几次德性的考验,一日夜间,他睡觉前焚香默祝,求师梦中传法。

入睡后恍惚之中空间恩师降临传功授法,给他一道入门之符水吞服,并授以十步成就法全套法诀,授功完毕顿然惊醒,当时记得清清楚楚,对"十步成就法"一回忆,甚为兴奋。惜乎青年人懒性末除,未及时笔录全套法诀,又鼾然睡去,天明醒后再回忆只记得前半部分,具体方法步骤忘得一乾二净,后悔不已。从而失去了识神元神同步修的机缘,单只是元神修法,较之识神元神同步而炼又差一大层次,岂不可惜。

余还遇到外地一青年人,其空间恩师在其功态下授以太极八卦门符箓大法,他收功后虽然将符号均描记下来,但仍不知各式符号名称及用法,他自己由于不能出神去拜师就教于恩师座前,人间也无明师释疑解惑,只能静等下次机缘。其实其恩师隐居于某一云雾大山之中,有一圆形接送台,登上此台即可直趋洞府,惜乎此年青人未得神修内炼之诀,只能坐等。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可见掌握一门大法的全貌是颇为不易的。尤其对德、志、行的要求颇高,也要把握好机缘。世间传流之符咒法虽可通灵,但大都只是皮毛之学,是符咒学中的下乘,一般流传稍高层次一点的也只是外源性之术,必须假手于收伏的信息体来间接突破太极弦障碍,未脱此术下品的范畴。

内炼法,内炼法门是五术中的上品之法,通灵五法中的上乘之法。概括起来此法之中又分为神道门、丹道门、气道门三种,这三门之中在古代井无明显分界,只是由于因材施教,得诀多寡而参差不齐,后来逐步形成的差别,加上各自丰富充实内容而形成数个大的门类和种种派别。这三门之中,气道门并不能直接突破太极弦的障碍,它必须与其它技术方法相结合才能完成这一突破。但是,气道门的内炼法与其它技术结合后就可以大大提高其效验,能更顺利地突破空间层次障碍。例如气道与奇门遁甲法相合,或与符咒法相结合等等,较之单纯有为法中的科仪性修炼之法,其效应就不同同日而语。

丹道门重视内修,其中又分层次,有的门派偏重于有为性内炼,费时日久而成功不易。这一种门派大都是兼修其它方法来通灵,并不是直接突破太极弦。因为其内炼方法以修命为主,没有跳出自身这一小宇宙,所以不算上乘之法。神道门实际是丹道门的上乘法门,它的方法是性命双修、道德双修

它是一种提纲挚领性的上乘法门,它囊括了形修、精修、气修、丹修诸门之法,自炼元神而神,炼内丹与培炼元神相结合,由性入命而兼修,由有为入无为至无不为。在道家千门百法之中,此法最得自然之妙谛,是万法之冠。神修之法,由于性命双修,修持者屹立于太极弦之上,元神自由驰骋于三维空间和多维空间之间。

修命则能获取两界间的大量精华物质回补于身,以利金丹早成。修性则直超仙师座前聆听教诲获取真知。修德则积玄德于无形,以利超升。修法则能获取诸法之精髓,直入佳境。在通灵诸法之中,唯有此法是精华中的上品,就山人所知,诸多方法中无出其右者。此法乃道家法门中的天人大秘密。通灵的法门虽然众多,归纳起来这五类基本可以概括。

这种分类法只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而如此归纳,在实际情况中,各法又是互相渗透交融的,并不能断然割裂开进行实践,研究者要时时把握道家学说"最重整体性"的基本特性。例如神修法在有为阶段的过程中就包容了祈祭法、诵经法、符咒法等等方法中的一些内容和技术特性。理通法随,进行分类扼要阐述,山人认为还是有此必要的。掌握了各类通灵方法技术的理论,才能有的放矢地择法而修,不至于盲修瞎炼,故简敷此章,供诸君参详。

道门类别可以把道门中与炼神有关的方法分为三个类别,存神变化、存思丹法、丹道性功。(以上文中,我把玄门和道门混谈,读者留意。)炼神一法,在流俗中称作神修,近代略有公开。流行的神修可分为六个时期。以下是个人所见,仅供参考。

第一个时期,在气功大潮时就开始有流传,当时名气较大的是带玄字的某功,随后巫门的某些东西也流传出来了,被融在某些功法里。

第二个时期,某些丹功道功也部分公开了,其中名气较大的是本命元辰祭炼,某些法术也开始广传了,再后来港台某些信仰也进来了。

第三个时期,港台的符咒、拜神、大师都传了进来,巫门也渐渐的上了台面。气功师淡出了大仙出来了,气功热也慢慢转为宗教热了。

第四个时期,气功热的反弹,大量功法新创,良莠不齐。其中名气较大的是昆仑某功,吸纳巫门佛教内容后自成体系。密宗开始普传。

第五个时期,大量神修相关功法出现,不少是受昆仑某功影响后自编自创。丹功和法术开始乱传,瑜珈取代了气功。理论开始满天飞。

第六个时期,很多人自动的激发了精神层面。西方灵修开始流行,小孩多着迷于魔法和女巫。书店大量宗教书籍,修真小说开始热了。

第七个时期即将到来 https://t.cn/RLueDN9


一、森林纪:以天为天之长生术

健康和长寿,想必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真正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唯有道家修炼。因为其他的文化和思想流派,要么用彼岸世界来狡猾的回避它。要么想解决但是找不到方法。真正直面这个问题,并真正解答了它的,古今中外也只有道家修炼。所以,如果关心自己的健康和长寿,请认真的看完这篇文章。

现在一提到道家修炼,很多人想象的就是金丹大道和得道成仙,白日飞升。如果大家通读过先秦诸子经典,会发现先秦诸圣的书里,几乎从没提过仙和丹这两个字。

这时期,用来指道家修炼的是长生,摄生,养生等词语。也就是说,在黄帝和老庄一脉相承的思想里,道家修炼是指长生术。

在黄帝内经中,画龙点睛的一句话是“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这句话是说,有道之人,不会衰老也不会病。

关于长生术,老子是这么说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在具体修炼思路上,老子提出的是“致虚极,守静笃”,“虚心实腹”“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庄子是这么说的:“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

庄子就具体的修炼思路,和黄帝,老子是一脉相承的。总的来说,都是要恬淡虚无。庄子的具体修炼思路是“纯气之守”“心斋”“坐忘”“正静明虚”。

在黄帝老庄的长生术修炼中,天人相合,人就会变成圣人,真人。那种状态在老子那里,被称为玄同,在黄帝那里,被称为提挈天地,在庄子那里,被称之为齐物,同于大通,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

很多人认为,和光同尘就是韬光养晦,圆滑世故的社交艺术,这样的想法是十分粗鄙。同样,还有人认为,齐物论是指社交艺术,要包容别人,海纳百川,这也是十分粗鄙的流俗理解。提挈天地,玄同,齐物,三个说法是一个意思,都是指修炼的最高境界:合道。

在庄子之后,长生术一脉就渐渐隐没。长生术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道,它的适用对象,不只是人,而是关于万事万物生与死的普遍规律。以黄帝老庄长生术可以理身,可以理家,可以理业,可以理国,可以理天下。所谓长治久安,把身体当成天下,把天下当成身体,道理都是一样的。

黄老庄之学,最高的运用,就是平天下。很多人把庄子从黄老中抽离出来,这是既不懂黄老,也不懂庄子。甚至认为,庄子之学,是出世之术,这就更无知了。出世,入世之分别,都是后世浅人妄言。道家从无出世入世之说,道家只有得时而驾,不得时而隐的说法,关键在于一个时。

庄子不想平天下吗,他当然想,只是当时的天下太烂了,道与世两相丧,圣人不仅不能平天下,连存身都难。就像他说的那样: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当今之世,仅免刑焉。

黄帝老庄之道,遭到世俗的误读和矮化,沦为社交鸡汤,应该是从魏晋王弼郭象,这群粗鄙之人的圣人注我,系列文化运动开始的。

中国文化,从伏羲开始,一直都是帝王官学一脉相传。掌握天道之奥的人,是岐伯和广成子这样的天师。天师负责把天子教育成圣王,于是在上古和中古时期,因为天师圣王官学体系比较稳固,所以中国社会比较太平。那也是后世文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

老子是最后一任岐伯式的人物,也就是掌握着帝王之术的官学,负责把天子教育成圣王的天师。周朝皇室内乱,王子朝带着大量书籍奔楚,老子出关。这标志着,中国从上古到中古一脉相传的官学体系的崩溃。官学崩溃后,文化和知识,书籍流入民间,导致民间私学开始泛滥。百家各执一端,异端尽出,争鸣不休。

我们现在人往往把百家争鸣,理解为文化昌盛,其实是理解反了。百家争鸣恰恰是一次空前的文化危机。黄帝之前为上古,黄帝到春秋为中古,百家争鸣意味着,传承几千年以来的,内圣外王天下秩序,彻底终结了。在这场空前的文化危机中,道裂为百,天下大乱,整个社会到处都在人头翻滚。

对于今天把百家争鸣这场文化危机,当成是文化昌盛来颂扬的现代人,只能说他们都是没文化的粗鄙之人。

庄子是这么描述这场空前文化危机的: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于是,庄子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千古悲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这场文化危机的森林大火宣告着,以天为天的内圣外王时代结束,也同时宣告着,华夏文明将进入以人为天的内法外儒时代。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和大怨”,就是去化解所结下的大怨,化干戈为玉帛,使矛盾趋于和解,岂非善事。

为什么又说“必有馀怨”呢?这是因为,人们虽有这种善心去帮助人调解怨仇,但都是一种有为的周旋撮和,往往只能就事论事,不能深知其内因、本因上的根源,不能从根本上去解析。也不能以大德深化其心,故只能使双方的仇怨气势暂时平息,其怨心未必尽除,余怨仍扎根在心。待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成熟时,因缘重新际遇,故技仍会重演,矛盾还会发作。由于因果规律的制约,这种恶性循环,世世代代,怨怨相报,无有终了。既然恶缘未了,余怨未消,这种善德也不彻底。由此可见,以有为解决怨仇之难。

人若失去天良本心,很难和怨为善。“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从本因上,通过自心的真诚忏悔,痛改历史上曾经犯下的过错,在太极弦的另一侧寻找结怨的根源,偿还账债,解开怨结,方可彻底了结大怨。常言道:“浇树要浇根,帮人要帮心。”仅靠显态有为的言语去说和,不能从心的根源上去深挖,就很难从根本上化解大怨。故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所谓“契”,犹如今之“契约”、“合同”。古时的契约分为左右两栏,主人持左契作为存根,客方执右契以为凭据,主客各执其一,合之为信。自古以左为主,为先天;以右为次,为后天。左契为本,故存于为主者一方;右契为末,故执于客方之手。结账之时,以此为凭,两契相合,以验其信。
“执左契”之意,是说我处于先天无为之位,寂静不动,不责求于人,待人来责求于我。当持右契者来合契时,以契为信,见契付物。不计较来人相貌的美丑,不分辨持契者的善恶,也不论其人的高贵与贫贱,唯以契约为凭而已。

太上以执左契为喻,在于启示人们要复归先天,以无驭有,以先天主宰后天。左契为主宰,犹如真心,常处静定之中;右契犹如后天,处世应俗,随遇而动,应过即静,又复归于左。左右相辅相承,主次有序,相合相应,处世应物,浑然为一。

人的心身虽终日处在繁纷的红尘事务中,但不为物转,以静处俗,无心待物,以物付物。执契之喻,其事虽小,其理却大。来者处有为,我则处无为。一方处动,一方处静。有为者是外来以物动求,我以无为静而应之,虽有执契之举,但也只是遵循办事程序应之而已,一切都是自然。客者持右契付物,以合我之左契,此即是“我不求合而人自合”。执左契者,应于外而合于内,是一种人合于我的先天自然状态。

圣人不动心、不动念,其德心无为而民自化,这与执左契其意相同。故曰“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由圣人推其义而知,人最贵于有德,厚德在身,犹如人之执左契,我不求于人,而人却来合我。这就是“司契”的真义。故言“有德司契”。“司”者,主也。

德的本质为“中和”、“柔弱”,有德之人能主合于无德者。有德之人,能包容一切,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心身透发着祥和的气息,故人皆喜欢主动接近,愿受其德场之益。圣人在处世待物中,皆是随缘而遇,随遇而安,行不得已之事,不动主观识心,一切感而遂通,这就是执左契之义。

“无德司辙”,凡是以有心有为去行德,受人回报,其德不广,其善不真。若是以私心去行德,那就是无德。世人不修道德,不知德之真意,不能以德感恪于人,只能以有心有为去行事,以得到外物的满足为目的。凡是有为,必带有后天痕迹,故曰“司辙”。

“彻”与“辙”同。“辙”,即车行过后所留下的车轮痕迹。造车者打车时,其车轮的间距必须合于道路之辙,这是以我之有为,求合于彼之所需。无德者,不能以无为待人应物,只能用有为去应世,犹如车轮求合于路辙一样。以此物求合于彼物,皆是有为之为。故曰“无德司辙”。前辈云:“执德者无德”。此乃至理真言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天道至公至平,无亲无疏,对万物众生皆一视同仁,没有偏私。天道规律的特性就是“常与善人”,“唯以德辅”。“与”者,即赞许、援助、给与、佑助等意。

“常与善人”,是说天道常在人们不知不覚中,默默地帮助、护佑有善德之人。天道富有同类相亲的自然属性,故有奖善罚恶、助弱抑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诸多特点。天道与一切德善类的人与事,具有极强的亲合力,唯有善德之人,才能得到天道的助佑。故古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说。

天之道以无为运化万物,毫无后天有为的辙迹。天道至善至公,善者得佑,恶者惩罚。天道自然,既不无故加福于人,也不会无故加罪于人。人既不能在无德的情况下去求福于天,有德之人也无须担心天会无辜降罪。无德之人与天道不亲,故不能得天道之助。有德之人,虽不求于天,却可以常常获助,庇(bì)尔不足,降尔遐福,护之佑之,历历可验。

文中曰“天道无亲”,看起来人好象与天相隔遥远,很难亲善,但实际上天道就在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常与”善人相亲相合。实际上天与人极易相合,其合是在自然无为中,我有善德,天道必悄然来亲合;我有罪过,也必遭天道责罚。毫无亲情可讲,毫无面子可留。世人常对天道采取实用主义,平日里不修善德,昧着良心做人行事。当灾祸临头时,想发大财时,才临时抱佛脚,才想起来烧香求菩萨保佑。此时求之亦枉然也。

世人以有心有为去“和大怨”,以有为之力强解其怨,虽也费心费力,但终难达到心合的目的。圣人能识透这其中的原故,所以执左。“左”者,先天无为也。惟求之于己,以先天德性去合人,何须在后天中乱动心、大费劳作呢?

以我之识心去求合人与物,就好比“司彻”之无德,损精耗神,劳而无益。执“左契”者,不求人而人自来合,这好比天道常与有德之人相亲相合一样,自然而然,不求自得。此二者验之于自然规律,即可知天道尽是无为,而毫无有为之弊端。

学道之人,千日修炼,在于一日大彻大悟。到此境界,则世间万事万物都透透彻彻,简洁明了。宇宙万物皆是道所生所化,道包容一切,得道即可掌握万物之实质,阴阳之分合,万物之变迁,皆在眼底。天之道即人之道,万事万物皆是道之体现。得道则阴阳在乎手,变化由乎心,何须去有心有为呢?众生所以不能得道,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执着于物,即生贪求,即是烦恼,忧苦身心,即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身心即处于无为先天之中,万事皆合于自然。德化其中,不德而德,无需执德,这才是真德上德,才能与天合其德。

【本章说解】

本章的主要精神,全在于末尾二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在无为,道法自然。由此可见圣人眼明手快之妙用。用人心有为去求合于人者,人之道也;我不以有为去求合于人,而人与物自来合者,天道之自然也。以我之有心去合于人,虽大费心思,大费气力,以有为强合人事物,终难得其合。故太上以“和大怨”来比喻,以明示“有为”处处难之理。
物自来合我者,我自顺其自然,无心无欲,若无其物,自修在己,不求合而无不合,这就是天道自然与德善无为的微妙。知此理者,则可知圣人“执左契”之义,以圣人为楷模,安于无为,常处于自然之妙。

本章是承上章“受垢”、“受不祥”,而重申要做到“无我”、“不争”之难。“柔弱”在平时无事时容易做到,但要临事时真能做到却不易。每当受到些微小怨还容易把握,但当遇到横逆大怨时,能做到心平如水,无惊无忧,一心不动,应对自如,不生怨心,则确实比较难了。学道者若遇大怨,虽能勉强自和之,而心中却藏怒宿怨,即使暂不发作,而纤芥之怨未除,终有暴发之时,岂可言“上善若水”之道。

所谓德善,即“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便是圣人“执左契“的真意。契约有二,我执其左,只待执右契者来应,两契相合,验证无误时,以物付物,并不责求于人。圣人对于万物,顺逆皆无心,既来即受,受而无心;既去不留,不求不怨。来者不见其有怨,给者不自以为有德,德怨两忘,物我浑化,这才是真正体现了“物我不争”之德。若修德未达至备至纯,心中仍有物的痕迹,物我之情不化,吃了亏便生怨心,这无疑是再结新怨,再造新业。

善人虽常受亏于人,而天不会亏他。《图书·蔡仲之命》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俗话常言:“苍天不负有心人。”自然之道从来都是扶弱抑强,全力佑助有善德之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其理易知易明,但非有定慧不能知,非有定力不能守,故曰“无以易之。” https://t.cn/z8ASXNe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线教师多难当,那些有关系调到教育局的人,什么都不干,都比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荣誉多,评个职称,荣誉全被这些关系户占了,一线教师只是搬砖工。 所有的政策也只是偏向
  • 非常感谢@比尔盖茨 资讯合作几年[握手]获益良多。【这是我们创建净零排放经济的方法 | 盖茨笔记文末“阅读原文”下载白皮书】白皮书提及的Valley of De
  • #期货[超话]# #焦炭# #商品期货焦炭[超话]# #焦炭焦煤[超话]# 焦炭1909行情分析 焦炭1909上周整体来看高开低走,周五触底1982一线后反弹
  • #爱优牙[超话]##南京隐形矫正##南京牙套#【上爱优牙,查牙齿矫正案例】分享自 @南京牙齿矫正邰怡医生(邰怡医生是武大正畸硕士,江苏省隐适美案例数最多的,隐适
  • 在生孩子方面宋徽宗也是历代帝王中最能生的一个,就算是后来被抓到黑龙江,宋徽宗也在冰天雪地里生下了14个孩子。在靖康之耻发生之前,宋徽宗就有三十多个小公主了。宋徽
  • 11.2|情侣网名 行至朝雾里//坠入暮云间 月亮//月亮管理员 一摞月光//一筐碎星 云间月//山上雪 盛意以江河//江河不及你 桃花//命定桃花
  • #我与意识流的对话# 以前我读过一句话:“你要小心自己的想法,因为它可能变成行动,你要小心自己的行动,因为它可能决定你的命运。” 我当时滑一下就过去了,现在再
  • 记得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内心会有疑问:他爱不爱你?其实就是他不够爱你。 一个人如果真的爱你,你是能感觉得到的。 当他真的爱你,视你为珍宝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
  • 很逗趣的小众脑洞文案~[心] ▫“慢慢理解世界,慢慢更新自己。” ▫“终于扔了那袋垃圾,现在可以腾出手来接礼物了。” ▫“大风把烈酒吹醒,方知当初爱过全是
  • [酷][酷]还在胖着的宝宝们,多次减肥失败的宝宝们,看过来[来][来][来] 草本成分、 快速减脂,隔日就瘦,专瘦大象腿、水桶腰、大肚腩、粗手臂、妈妈臀! 不
  • #易烊千玺电影长津湖##电影长津湖# 看完长津湖,爱国[心]+++…+++++ 当伍万里打开火车门要出去,正见祖国山河,谁会不想去护卫这份美好,过上快乐团圆的
  • 活动总结:漳州市义工协会送餐队 [太阳]2021年10月参与送餐义工人105次(其中27小孩人次),30天共送出爱心餐163份)其中善巧爱心餐150份,点心11
  • 盛香亭热卤的一米虾滑,大概是我热爱杭州的原因之一了! 本涨工资了,请王丑八怪吃饭。下周六还吃 。有一说一周五晚上去买衣服人好少呐,反正我也买不起我就看看 好
  • 【#韩国正式启动与新冠共存模式#,各项防疫措施大幅放宽】1日起,韩国开始转换分阶段恢复日常生活,启动“与新冠共存”模式,各项防疫措施大幅放宽。即日起,餐厅、咖啡
  • Adam:我想借此机会与你分享一些关于我的乌鸦玻璃的有趣事实。我的乌鸦玻璃杯有5.75英寸高。它的直径为3.3英寸。我的乌鸦杯能够容纳16盎司的清爽饮料。我的乌
  • 【停 气 通 知】 株洲新奥的各位用户: 1、由于石峰区田心片区2021年三期中压铸铁管改造,定于2021年11月2日22:00-次日7:00对石峰区:
  • #龙城青语# 【半幅建成通车!#广西境内最长的跨海大桥惊艳亮相# 】10月31日上午8时,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广西境内建成长度最长的跨海大桥铁山港跨海特大桥右幅新
  • #哥哥张国荣#三月,你好[微风][微风]#十四周年继续宠爱张国荣# 挚爱[爱你][爱你]今天我刚从外面回来有点事情所以今天我没看到那颗最亮的星星⭐⭐,你应该会在
  • 【成都金牛区封闭小区平静有序】#直击成都金牛区封闭管理现场# 今晨9时30分左右,位于成都茶店子路的顶峰·水岸汇景小区9幢1单元居民代力匀做完了核酸检测,她和家
  • #德云社周边分享圈[超话]# 欢迎光临德云妙妙屋 上新啦 2⃣期: ❤️秦霄贤语录贴纸包 5.2元/包 语录贴纸包里面包括: 16万?哼!啥也干不了; 忘喘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