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唐中天竺 三藏法师 地婆诃罗 奉敕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
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
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
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
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
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
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
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
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
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
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
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
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
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
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
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
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
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
“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
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
“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佛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慢。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
“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
“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
“何以故?
“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
“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
“何以故?
“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
“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
“‘非己所安,不加于物’。
“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
“何以故?
“如来觉者无所觉故。
“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
“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
“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
“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
“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
“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
“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
“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
“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
“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
“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
“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
“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
“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
“云何一相?
“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
“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
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
无量菩萨得入初地。
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
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
“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
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
“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
“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
“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
“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
“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
“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
“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
“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
“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
“当知是人得宿命智,
“当知是人不堕恶道。
“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
“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
“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回向:一者回向,普光明藏,现量实证;二者回向,佛果菩提,速疾圆满;三者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

『炉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奉敕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葉,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养,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
  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嗔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慢。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
  “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词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
  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https://t.cn/R2Winy2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圆瑛大师 著

第十二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

悟着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此根,既不可说是一是六,又不可说非一非六,其故何也?当知是根未结以前,本无数量,故曰非一非六。正由非一非六,所以不许说一说六,由无始来,从真起妄,依惑造业,是谓颠倒;依业受报,是谓沦替;沦溺苦海,生死交替,生而死,死而生,交替不已。既有受生,则有六根,故于圆满湛然,常无一六性中,而有一六义生,元依一精明,分为六和合。又不能说非一非六。汝须陀洹:谓阿难已证初果之人,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故曰虽得六销。观虽得二字,但是六用不行,六尘脱离,非根结之体全销,故曰犹未亡一。依孤山法师释,执有涅槃是也。

  

辰三 举喻法显明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

  

此以喻明。上四句喻从一成六,下二句喻除六说一。虚空喻圆湛之性,群器喻六根之相。太虚空本来无相,不可说同说异,以参合群器之中,由器之形,有长、短、方、圆、大、小,六种之异相,空亦随器而立名,立出方空、圆空等异名。虚空虽随缘现相,体本不变,除异器之形以观空,说空为一,一者同也。不仅说异是妄,即说同亦何尝是真?乃对异立同,犹下偈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也。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

  

此喻同异与真体无干。彼太虚空,除器时观同是一,参器时观不同是异是非一,安器除器,与虚空无干,故曰:云何为汝成同不同?如是则见同见异不同也,已属妄见,何况更为安立名言,是一非一,岂不妄上加妄耶?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此则法合。则汝了了常知,六受用根,亦复如上所立之喻。根中圆湛不生灭性。合太虚空喻;根性本无一六,合虚空本无同异。由结滞为根,因根异故,则说性为六,合参合群器,乃名异空喻。解除根结,说性为一,合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喻。当知滞根说性为六固妄,解根说性为一,亦复非真,岂圆湛之性,为汝成一成六耶?合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喻。根性一六既不可说,岂可更说非一非六,合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喻。

  

辰四 申根结由尘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此明揽尘结根,即明成六之由。前四句初成见精。于一根中,有三差别:一见精,二胜义根,三浮尘根;余五根同此。惟以见精见字,换:闻、嗅、尝、觉、知也。此推眼根之由,乃由明、暗等,二种色尘,互相形显,于妙觉圆湛性中;此性即真性,圆满湛然,由此明、暗二尘相引。当知明暗之相,因无明妄动,将妙明真空,变成晦昧空,如日被云遮。虽暗不是全暗,明暗参杂,是为晦昧,即真妄和合,由黏起湛然之体,发为见精,属八识见分。见精映色,结色成根者:此四句成胜义眼根,由此见精,对映色尘,遂揽取色尘,结外色而成内四大之胜义眼根也。根元目名也为清净四大者:此根为浮尘根之本元,名为清净四大所成,以其相虽属四大,但极微细,圣眼、天眼,方能见之,常眼所不能见也。

  

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此四句成浮尘根。因者依也,依胜义根,而成浮尘根,名为肉眼之体。形如蒲萄朵,即眼珠子。此浮根乃四尘所成,实则浮、胜二根,皆地、水、火、风四大,及色、香、味、触四尘,八法所成。今胜义但言四大,浮尘但言四尘者,彼此互影也。 流逸奔色者:以浮根既成,众生聚见于眼,见精托根而出,日与色尘相对,根随尘转,循色流转,纵逸无度,日奔驰于色尘之境,根为尘局,不能超越色尘,自此与耳等诸根,永成相背耳。前云由器形异,名之异空,即喻此也。流逸奔色:《宝镜》立三喻:流如怒涛之赴壑;逸若纵火之烧山;奔犹骏马之驰坡。其顺而莫遏之势如此,若欲销尘解结,非有截流之机,其何以制之者哉?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此推耳根之由,乃由动、静等,二种声尘,互相攻击,以动击静则静亡,以静击动则动灭。在妙觉圆湛性中,引起湛然之体,发为闻精,此四句初成闻精也。 闻精对映声尘,卷收摄也声成根,此根为浮尘根之根元,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此四句卷外声,而成内四大,胜义耳根也。 因名耳体四句,成浮尘根。因者依也,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耳之体,如亲卷荷叶之形,此浮根乃四尘所成,与四大互影同前说。此根循尘流转,终日流逸,奔逐于声尘之境。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此推鼻根之由,乃由通、塞等,二种香尘,互相显发,因通显其非塞,因塞显其非通,于妙觉圆湛性中,黏起湛然之体,发为嗅精;此四句初成嗅精也。嗅精对映香尘,纳吸取也香成根,根元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此四句纳外香,而成内四大,胜义鼻根也。

  

因名鼻体四句,成浮尘根。因者依也,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鼻之体,如双爪下垂之形,此浮根乃四尘所成,与上四大互影耳。终日流逸,奔逐于香尘之境。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此推舌根之由,乃由恬变等,恬指恬安也然无味,变指变迁苦去甜来有味,二种妄尘,互相参对,对恬知变,对变知恬,于妙觉圆湛性中,黏引湛然之体,发为尝精,此四句初成尝精也。 尝精映对味尘,绞旋取也味成根,根元名为,清净四大。此四句绞外味,而成内四大,胜义舌根也。 因名舌体四句,成浮尘根。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舌之体。如初偃月之形,舌相圆形,同月初之月,半个圆形,此浮根亦四大四尘,八法合成,单言四尘者,与上胜义根,四大相互影耳。终日流逸,奔逐于味尘之境。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此推身根之由,乃由离合等。身根有离知合知,二种妄尘,相摩交际也。于妙觉圆湛性中,黏起湛然之体,发为觉精,此四句初成觉精也。 觉精映触,抟取触尘,以成胜义身根。根元二字,以能为浮尘根之元,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因名身体四句,成浮尘根,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身之体。如腰鼓颡之形,腰鼓俗名杖鼓,腰细以皮革瞒其两头。状如人身,颡鼓腔也。浮根亦四大四尘,八法所成。终日流逸,奔逐于触尘之境。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此推意根之由,乃由生灭等,二种妄尘,生而继以灭,灭复继以生,生灭相续,于妙觉圆湛性中,黏起湛然之体,发为知精,此四句初成知精也。 知精映对法尘,揽取法尘,以成胜义意根。根元者。为浮尘之本源,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因名意思四句,成浮尘根,不云意体,而言意思,以意之浮尘根,即肉团心。孤山法师,引《正法念经》,状如莲华,昼开夜合。在人身中不可见,故用思字。以明有思量处,即意根所在也。如幽室见者:意根在内,如人在幽室中见物,意根内照法尘,亦复如是。浮根四尘同上解,终日流逸,奔逐于法尘之境。上乃别明,下则总结。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

  

此总结根结由妄,仍指六根中性。阿难,如是六根之性,本来是真,由彼觉明,即性觉妙明,乃真觉真明。有明明觉:上一明字,即最初一念,于性觉必欲加明,因此一念妄动,转妙明而成无明,转性觉而为妄觉。明觉二字,即妄明妄觉。此二句,即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从真起妄,妄起真隐,故云失彼真精,了明之性;成此妄明,不得称为妙精明,即第八识见分。体虽本真,用终常妄,前如来十番显见,但显其真,二妄重剖,即破其妄。黏妄发光者:前黏湛发见等,是妄尘黏湛然真性,而发见等六精,此是真性黏妄尘,而发见分之光。元是一精明,复因揽尘结根,六根既成,分一精而为见等六用,即分成六和合也。此黏妄二字为成根之本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突然收到许久没有联系的朋友信息,很感动在他百忙之中特意抽空跟我聊天,我们聊了很多生活 教育的事情,很治愈,同时也疏导了我的焦虑。其实你很幸福,不必纠结过去,未选
  • 我会被宠坏的[允悲]最喜欢回家的时候我们三个凑一起吃吃吃聊聊聊,jzp煎的蛋为什么是那么蛋白分离的我明明记得我妈煎的蛋不是这样哈哈哈哈哈,下午还回了学校一下好热
  •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 新加坡你真的赢了呜呜 与此同时呼家楼巨蟹定了份美味到公司让我下楼 现在到家一边吃一边和花少一起毕业了好久没有工作日收获到这么多快乐了 有没有什么小事发生 都祝大
  • 太岁殷元帅宝诰志心皈命礼天潢帝胄,斗极魁罡,系根甲乙之乡,调燮丙丁之政,积功于皇英十世,证道于金粒一朝,移孝作忠,备极慈祥之泽,代天育物,常孚请祷之殷,三头应运
  • 根据IDC等分析机构的预测,AIPC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预计到2027年,AIPC将占据PC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这种预期的市场增长空间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根据ID
  • 就说:昔日松江问子平:说你王太和以前在松县那个地方问子平,涵龄道我一身穷:那个有个老道在那里给人算命摇卦,批八字,又相面,这个相面给他一相喔!是因为他所做的事情
  • “专家”伊维尔·诺伊曼对俄罗斯文明的特征大谈特谈,但他最好反思一下欧洲文明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的欧洲文明似乎完全是由一些没有被伪装成真相的谎言组成的。 他们找到
  • 我的初会全靠你们押#岑先生[超话]#姐妹们,就是去年我考驾照的时候认识的一个人,说话挺没有边界感的,就是你们明白吗?这过去不到一年吧,又有一个号加我,我还以为是
  • 今年3月底,在财报投资人沟通会上,王传福表示,目前新能源行业已进入淘汰赛,2024年—2026年是规模、成本和技术的决战。比亚迪目前已经建立4000多人的智驾团
  • 我也没看见整个诸葛家有因为这个责怪过诸葛诞,诸葛诞自己好像也没有内疚过弄丢了弟弟,文字性描述应该也没有,没记错的话,太平淡了实在没印象(摇头jpg.)两兄弟都不
  • #芊赫[超话]# 我来回答你,第一,他是一个主播,他在你捅了篓子后还要帮你想办法来善后,来维持住原本的kpi,来维持gh所谓的体面;第二,从始至终,都是你在激化
  • “五一”假期完美收官每个人都收获了满满的快乐但精彩绝不止于此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聚一起“津遇和平”再次感受和平的魅力与活力终于可以在上班摸鱼时间写下这次repo
  • ZF厂耗时三年,潜心研制机芯,终究打造出这款选用功能安稳的日本MIYOTA.9110芯改积家CAL.939A/1型机芯,完成原装全部功用——包括时分秒,日期,白
  • “相信我了吧”“heng”带着鼻音的声音说不清是嗯还是哼,但是哪次之后,甜嘉瑞在上还是下,都会下意识的把身心重量全部交付与乘磊的掌心。“哥…啊我要……唔”在不停
  • 诸佛菩萨怨亲平等,都是有缘人,佛不度无缘人,亲要得度,怨也要度,决定没有偏心,这是佛菩萨的大慈大悲,令人尊敬,凡夫做不到。如果一个人不修心就是愚痴,愚痴就是没有
  • #摩登兄弟[超话]#To刘宇宁亲爱的老大,虽然这篇小作文你看不见,但是我还是想说,我喜欢你已经162天了,和现在相比162天还是太短,我对你的爱从未减少半分,虽
  • 记录一下这几天最快乐的是上个周日下午先去线下参加3djp的拼图比赛特意找了个人少的赛点 然后花了25分39秒喜提参与奖不过能免费拼两张图还有小礼物这不就是在做慈
  • 小满长乐胜万全…520也要快快乐乐…一些无处言说的碎碎念…全家最难搞的二狗子,鬼点子最多,幺蛾子最多,破坏力最强,演技最B,顶嘴风响快,挖坑帅锅眼睛都不眨,最后
  • 呼关好友别单取,可直接私信我移除,也别秒关秒取,耗子受不了[单身狗]平常会发一些剪辑和已存的演唱会饭拍(比较简陋,纯纯为爱发电乐)之前初高中住宿学校管制,大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