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cn/A6bK9lGN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
#电影正当夏# 这种献礼片看的就是一份“情怀”,然而这种“情怀”从小我们就被耳濡目染着,恰逢党的100周年华诞,它的意义可能变得更大。

说说观感,不行。除了刘昊然那一段勉强能接受,然后演员方面黄轩和倪妮表现也不错,之外就没让我觉得惊艳的地方了。

其实很多桥段,电视剧啊电影啊都已经翻拍了太多次了,黄建新导演把这么多的元素全部杂糅在一起,来构成1921这个特殊的年份,事实上在我看来是极其“混乱”的,剪辑有很大问题,主次倒是分的很明显。

整个剧情铺排和设计让我觉得很乏。当做科教片小孩也不一定看得懂,对于我们看过很多电影的成年人来说,还是不够有吸引力。当然我也并不奢望它能拍出什么花儿来,因为那个年代就是朴素的,但那些革命者是激动昂扬的,也就只能靠演员们的情绪烘托了,所以很考验演员们,不过里面没几个演员让人省心。

片中除了呐喊和饱含热泪似乎有没什么可做的了。那个时代要革新确实很难,但依然很感谢历史上为旧中国做出贡献的先行者们和领袖。7月首先上映的献礼片,来打头阵,可是效果不佳,豆瓣评分很低。也是“实至名归”了。[并不简单]

#柔情史##我和妈妈的故事# 中国式母女的相爱相杀 文|读者:款款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我和我妈 相爱相杀。”——这是电影《柔情史》印在海报上的一句宣传语,也是整部电影的故事核心所在,即一对普通母女“相爱相杀”的琐碎日常。

北漂女孩小雾是一个自由编剧,因为意外得到一笔稿费,她租下了胡同里的一个老房子,并期待着一个人的崭新生活。然而母亲却突然搬来同住,并将她荒谬的生活规则与偏执的行为方式强行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小雾备受折磨。于是独属于母女间的奇特战争开始了。她们在一蔬一饭间你来我往,仿佛乐此不疲地相互伤害着,又试图从彼此身上寻求慰藉。

电影由“奶”“羊蝎子”“瓜”三段组成,“吃”也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因为正是饭桌连缀了母亲的世界和女儿的世界,是两人之间唯一风平浪静的闲暇时刻。母亲当了一辈子的家庭主妇,对女儿目前身处的世界鞭长莫及。只有饭桌,是她唯一能找回存在感和安全感的地方。她在饭桌前将女儿一口口喂养长大,在饭桌前传递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在饭桌前成为一个母亲。

女儿小雾虽然看似独立自由,但面对生存困境和创作焦虑,她也在艰难地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至于与母亲的争吵,尽管痛苦却也痛快,好似一场默契的游戏,让她短暂忘记外面的风雨。说到底,这其实是两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在笨拙地对抗世界、保护自己。而母女关系的微妙映照,又让女儿选择了与母亲完全相反的方式进行应对,于是矛盾、摩擦甚至战争就开始了。

美国心理学与女性研究荣誉教授菲利斯·切斯勒在《女性的负面》一书中,专门用了三个章节来讨论母女关系。在第五章中,她提到了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阿德里安城·里奇(Adrienne Rich)在其著作《女人所生:母性作为一种经验与制度》里引出的“惧母症”(matrophobia)概念。这是一种“愿望”,“彻底肃清母亲的所有束缚,成为个性鲜明的人、自由人”。对此,她还借另一位女性评论家的观点进一步阐释道:“在俄狄浦斯神话中,亲子杀父以便取而代之。相比之下,在新女性神话中,女儿‘弑’母是为了不必取而代之。”

然而大部分情况下,悲剧的宿命论都占了上风,那些女儿们一直努力想要逃离的,反而被根深蒂固地继承下来。在电影《春潮》里,金燕玲饰演的纪母和郝蕾饰演的建波,在将母女之间的角力升级的同时,也将不幸的人生延续。

比起小雾和母亲的“相爱相杀”,建波和母亲更像是仇敌,剩下的只有“相杀”。小雾和母亲会争吵翻脸,也会相携逛街,而在面对母亲如魔咒般喋喋不休的抱怨、控诉乃至谩骂时,建波早就放弃了言语的回击,始终保持冰冷的沉默。因为对于亲手砌起围墙,将自己围困在不幸过往里的母亲,言语是无效的。真正有力的回击或者说报复,是竖起浑身的刺,凡事叛逆而行。

战争止于母亲的病倒。背对母亲的病榻,看着窗外夜色里的霓虹,建波终于开口了。她诉说了从小被母亲漠然以对的委屈,以及母女矛盾的症结所在——父亲。尽管于母亲而言,父亲是罪恶和羞辱般的存在,但于她而言,父亲却是唯一给过她点滴温暖的人。可母亲却硬要摧毁这一点温暖,只为证明自己有多么地不幸。

“你想让我找一个好男人,有一个家,过体面的生活。我不,我就要你看见我现在的样子。”
是的,建波用承袭不幸的方式去反抗母亲的不幸,通过摧毁自己的人生来摧毁母亲的人生。这无疑是双输的惨烈结果。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惨烈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纵使没有如此激烈的冲突,相信每对母女也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类似的“紧迫”时刻。

爱恨交织,情仇难分。因为同性的境遇投射,尤其在父权和男权之下,处于弱势地位且面临纷繁压力的女性又普遍缺乏安全感,母女关系在所有家庭关系里也最为复杂和幽深。

香港大学婚姻与家族治疗硕士、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李惠珠在《母女关系交织着复杂的爱恨情仇》一文中曾写道:“在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女儿与妈妈的关系紧密,边界模糊的关系使得彼此情绪相互影响着,女儿一方面要安抚妈妈的情绪,另一方面又吸收妈妈的情绪,融合分不出来。身为女儿,随着年龄增长,渐渐会觉得这个情绪似乎不是自己的,很想摆脱可又摆脱不了,觉得陷入母亲情绪的洞里,但是离开这个洞,似乎又背叛母亲。这样的矛盾挣扎,以及脱离不了的愤怒与无力感,让她纠缠而且进退两难。”

在传统的儒家文化和孝顺美德影响下,中国式母女关系更容易深陷这种“逃离-内疚-挣扎/争吵-逃离”的负性情绪循环,难以找到出口。而面对成年女儿的反抗,母亲的口头禅除了“都是为你好”,就是“再也不管你”。比起前者,后者杀伤力更大。因为它唤起的是孩童期的生存恐惧。

在《春潮》里,母亲会骂“白眼狼”,“你从小吃我的,喝我的,合着我养你就是让你来跟我顶嘴”;在《柔情史》里,母亲会大喊“你以为你的自由是什么换来的,你早该挣钱养活我了” 。

因为养育之恩,所以有了“管”的权力。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很多人都经历过被父母支配的恐惧。而作为母亲一生的投射和焦点,独生女所经历的被控制感只会更加强烈。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居家的人,称得上典型的贤妻良母。小的时候,尽管经济条件不好,母亲却总能把家里料理得妥帖温馨,而且常常用一双巧手制造着小小的惊喜。母亲尤擅织毛衣和扎辫子,我也因此经常被同学羡慕。母亲用浓浓的爱意将我包裹,但与此同时,也将我重重围困。

除了上学,只要我一不在她的视线范围内,她就会恐慌。用我四婶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恨不得把你拴在裤腰带上”。整个成长期,我都在这张爱的罗网里左突右撞。直到进入大学,除了遵守至少每两天打一个电话的约定,作为反抗,我开始一两个月不回家。有一次,因为跟同学在外吃晚饭,我没有接母亲的电话。等再拿起手机,有18个未接来电。那一瞬间,往事历历,汹涌而来,我终于忍不住情绪崩溃。

如今回想起来,我才发现,那时的母亲是孤独的。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作为家庭主妇,母亲也没什么朋友。加上那个年代经济拮据、娱乐匮乏,我既是母亲的女儿,又是她的朋友、她的玩伴、她的生活目的、她的情感寄托。也正是因为慢慢意识到这一点,这些年来,我开始跟母亲真的像朋友那样相处,从前的那种紧张感也逐渐变得轻盈。

当然,物理距离的拉开是先决条件。远离之后,爱才能自由呼吸,否则就会在密闭空间里发酵成复杂难言的恨意。中国式母女关系,以及所有代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其实都源自界限感的缺失。而无论是痛苦转嫁还是爱的捆绑,都不过是具体表现形式而已。关于这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界限感”是对关系双方的要求。当我们想让母亲把女儿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时,我们也应该撕掉母亲的标签,把她也当作一个人、一个女人来看待。

母亲也是人,会有脆弱、愤怒、嫉妒、自私的时候;母亲也是第一次做母亲,会有彷徨、无助、忧郁、想要放弃的时候。中国的很多父母,其实并不清楚为什么要生孩子,或者在根本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成为了父母。而流传千年的“慈母”圣像塑造和主流文化里对“母爱伟大”的讴歌,都让母亲面临更大的压力。

我跟母亲关系的真正缓解,是从第一次明显看出她的衰老开始的。当我惊讶地发现母亲的模样变得比我记忆中瘦小时,就好像褪下了“母亲”这个壳,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母亲也是个普通人。前两年过年回家,如同当初她教我背唐诗一样,我教她使用智能手机,从那笨拙又用力的模样里,我瞥见了幼时的自己。有次国庆回家,我看懂了她眼里的喜欢,于是将口红送给她,并让出梳妆台,让她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开始涂抹,就像小时候我偷偷穿她的高跟鞋一样。与此同时,借助微信的文字和表情包,母亲的爱意有了更多的外露表达,而我也开始学着对母亲进行哄劝式的赞赏,让她感受到我对她的在乎。

在前述提到的两部电影里,两对母女的“相杀”也都因为母亲的“示弱”戛然而止。《柔情史》里是母亲黄昏恋的失败,《春潮》里是母亲的病倒。在《亲情无价》《热泪伤痕》《母女情深》等多部讲述母女关系的经典美国电影里,这也是让矛盾暂歇的通用情节。因为借由危机或生病而来的,其实是一次角色互换,一次婴儿回归。

随着母亲衰老,女儿成熟。身体、经济、认知、地位,在时间的催化下,母女关系也发生了调转。女儿变成母亲,母亲变成女儿,从而获得一次和解的机会。本质上母女一直互为镜像,是某种意义上的双生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看清自己身为人、身为女人的局限,才能找到一种自洽的方式,更好地与母亲相处。抛下“母爱是最伟大的”双重束缚,才能减轻女儿反抗的愧疚,并卸下母亲圣像的枷锁,真正透过“母亲”,看见母亲。

曾经的痛苦和伤害不会消失,它是会留下印记的。但是我现在似乎可以向前走了。就算可能没有爱的支持和鼓励我也有力量自己支持自己了,眼含热泪不是难过不是悲伤和痛苦,而是像一个更加有力量的自己对过去的道别。这个过程很难很难,但是我也慢慢走过来了,那就证明我能尝试,我能去突破一回自己,跟以前不一样,更有勇气的自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创新举措,顺德“禁毒e课堂”面向全区中小学推广】6月23日上午,顺德区公安局组织伦教街道永丰小学学生参观了解“禁毒e课堂”针对当前学校开展预防教育中师资力量不
  • 《杀死一只知更鸟》 姓名:刘衡 班级:高二(7)班 推荐理由:生活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批判别人的时候,但是却很少有站在当事人角度上的批判,《杀死一只知更鸟》
  • ​​​(福建省卫健委)【6月25日福建新增境外输入“6+1”】6月25日0~24时,福建省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例(福州市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厦门
  • 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做心若一动,泪已千行;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做未开口,便已泣不成声;世界上有一种爱,还没,已经咫尺天涯;世界上有一种爱,还没来得及好好爱,就已经穷
  • 但是我们讲这个明心见性的菩萨证得了人我空、法我空,没有了我,那他为什么还现相、现这个肉身来?我们经常讲:你们有哪一位不服气,你认为哪个人讲经是对的,你把它拿过来
  • 黄莹如作为易兴华的第三任太太,并不知道罗如湄和易钟灵的母女关系,出言嘲讽往日台上的表演者现今成了台下的看客,真是风水轮流转。遵守主场纪律,非小歌者表演时间不舞鑫
  • 其他武术派别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出神入化,变化莫测,随心所欲,但少林功夫是以禅入武,身心两修,追求的是悟道解脱,成就的是“不动心”。#洞达人生[超话]#禅心运武,以
  • #牵牛花成长记之六#说是重阳节要帮长辈做事儿,穿上雨鞋到园子里帮外公浇水,浇完水抱着她的牵牛开心着期待着说:这周长得真快啊,要开花了吗?我原想再让她摘一次心,
  • 新冠检测相关:1. 西陇科学 002584控股子公司艾克韦生物拥有冠状病毒分子诊断通用型的检测技术和基因测序的方法,且有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可对新型冠状病毒进
  • ……3】不视频见面——以陪父母拒绝见面这招很灵姚先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也提过与对方视频,但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更别说见面了。不视频,不见面,是“杀猪盘”诈骗的一
  • 不久后,他发现情况有点不对—— 万人迷缠着他叫哥哥,极度兄控:哥哥是我的,你们休想跟我抢! 不久后,他发现情况有点不对—— 万人迷缠着他叫哥哥,极度兄控:哥哥
  • 那年冬天雪下得很大,道长在山间发现一只身上布满血丝已经冻的昏死过去的小狼,怀着一颗慈悲的心,白衣道长将其带入自己的道观,用灵气为其疗伤。这天道长走进狼的禅舍准备
  • 9.“是雾的话迟早会散的.”10.心情不好,准备删几个微商,让她们知道创业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16.有人总说自己过得不好,一上秤却又胖了不少17.你的眼神再溫
  • 据悉,届时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陕西西凤将各自领军一支CBA专业篮球队参赛,于泸州市奥林匹克中心篮球馆展现老牌四大名白酒企业的拼搏精神。届时贵州茅台、泸
  • 围炉、拥衾、浴日等事,在夏天的人的心中只是一种空虚的知识,不过晓得将来须有这些事而已,但是不能体感它们的滋味。那时候我每逢早春时节,正月二月之交,看见杨柳枝的线
  • 好像我真的不太能忍受离别 也许只认识了几天 以后可能也不会有交集 可能是因为回忆真的很好吧 所以才有留恋 遇见了好的人就算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也是我的幸运 这
  • 桃.宝荭苞: 或手淘【开心领红包606】直达 JD荭苞,每天3次机会>>> 其他刚需商品可自助搜券戳这里 拼夕夕好物合集来啦! 终于经过我的
  • 电视上很多重病的老人被败家子气死,其实也有一定道理,因为重病期间,人体很虚,最后一丝阳气停留在肾,如果这时败家子出现了,说了很多气话,老人家大怒,那最后一丝阳气
  • 一蓑烟雨任平生.我姓任,与你雨中慢慢行,道阻且长也不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姓任,愿与你雨中慢慢行,道阻且长也不怕!
  • 而且不说的话别人根本看不出来是做的双眼皮~【今天起,杭州场所码再升级】今天一早,使用联通和电信手机的杭州市民乘坐地铁时会发现一个“小惊喜”扫一扫场所码之后,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