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祖师的修道故事!#道教知识#

孙思邈是古雍州华原人。七岁上学,每天能诵读一千多字。二十岁左右时,他喜欢谈论庄、老及百家学说。洛阳的总管独孤信,在见了他之后感叹地说:“这是一个圣童,只怕他器大识小,很难被任用。”后周宣帝的时候,孙思邈以王室多变故的原因,隐居到太白山里去了。隋文帝辅政的时候,让他做国子博士。他称病不起,没有接受此职。他常常对周围亲近的人说:“再过五十年,应当有一个圣人出世,那时候我将助他济世救人。”

五十年后,唐太宗即位,把他召到京城,感叹他的容貌之年轻,对他说:“看见你,我因此懂得有道的人实在应当受到尊重,羡门、广成等神仙确实不是虚传。”太宗要授给他爵位,他坚辞不受。唐显庆四年,唐高宗召见他,请他做谏议大夫,他又坚辞不受。上元元年时,他托病请求还乡,高宗特赐良马给他,并把鄱阳公主的城邑赐给他居住。当时的名士,如宋之问、孟诜、卢照邻等,都以师弟的礼节待他。

卢照邻病了,住在孙思邈的住宅里,当时庭院前有一棵大梨树,卢照邻就为那梨树作了一篇辞赋。他在赋的序言中写道:“癸酉这年,我因病住在长安光德坊的官舍里,这里的老人说,这是鄱阳公主的城邑。从前鄱阳公主未嫁前就死了,所以她的城邑一直荒废着。当时的一位处士叫孙思邈,他通晓古今,学尽各种数术。他深谙道家的理论,他的学问深入不二,就像当今的维摩诘;至于推算天文历法,度量乾坤,则可以与洛下闳、安期先生相提并论。

他自称生于开皇辛酉年,已经九十三岁了。到乡间去打听他,人们都说他已经几百岁了。另外,他和人们一起谈论起周、齐的事来,清清楚楚,就像亲眼见过一样。以此为参照,就知他不止是一百岁的人了。然而他耳不聋,眼不花,神采奕奕。可以说是古代聪明博达长生不老之人。”

当时卢照邻负有盛名,不幸得了重病,他嗟叹每个人遭遇的不同,人的寿命竟如此的悬殊。于是他问孙思邈:“名医治病,其道理何在呢?”孙思邈回答说:“我听说善于论天的人,必定由这个人的本质而定;善于谈论人的人,一定要以天的道理为依据。天有四时的变化,五行的运转,寒暑交替。它运转时,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霓。

这是天地的规律。人有四肢和五脏,一醒一睡,呼吸吐纳,循环往复。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这是人体的规律。阳用其精,阴用其形,这是天和人相同的地方。等到失去这种正常现象,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疣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病情呈现在表面,病变却在形体内。这种道理同样可推及到天地,也是这样的。所以五纬盈缩,星辰失度,日月错行,彗孛流飞,这是天地的危病。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此天地之疣赘也。

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痈疽也。奔风暴雨,此天地之喘乏也。雨泽不时,川源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良医治病,用药石疏导,救人时才用针剂;圣人用道德来调和,用政事来辅助。所以,故身体有可治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又说:“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诗经》上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的是小心;‘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说的是大胆;‘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说的是行为的方正;‘见机而作,不俟终日’,这是心智的圆融。”他的文学造诣,如此超拔出群;他的道术也不可胜纪。

当初魏征等人受诏编修齐、梁、周、隋等五代史,恐怕有遗漏,就曾多次向孙思邈请教。他用口传授,像曾亲眼目睹一样。东台侍郎孙处约,曾经带着五个儿子孙侹、孙儆、孙俊、孙侑、孙佺去拜见孙思邈。孙思邈说:“孙俊应当首先显贵;孙侑应当显达得较晚;孙佺的地位最高,灾祸出在执掌兵权上。”后来都像他说的一样应验了。太子詹事卢齐卿,小时候向孙思邈请教人伦的事情,孙思邈说:“五十年后,你的官职可达一方诸侯之长,我的孙子会成为你的部下,你应当自己保重才是。”

卢齐卿后来做了徐州刺史,孙思邈的孙子孙溥,果然是徐州萧县的县令。孙思邈当初对卢齐卿说这话的时候,孙溥尚未出生,而他已预先知道了孙溥的事情。在孙思邈身上发生了许多这样奇异的事情。永淳元年,孙思邈逝去,死前留下话要薄葬,不准在墓中放任何殉葬品,不准用活着的牛羊祭奠。一个多月过去了,他的颜貌不改。举起他的尸体往棺材里装的时候,只剩下空空的衣服而已,他已尸解而去,当时的人都惊叹不已。

他撰写了《千金方》三十卷、《福禄论》三十卷、《摄生真箓》、《枕中素书》、《会三教论》各一卷。开元年间,又有人发现他隐居在终南山。曾经有一个神仙从天而降,对孙思邈说:“你所著的《千金方》,济人的功德也很广了。而用动物做药,残害的生命也太多了。你会成为一个尸解的神仙,但不能白日升天成仙了。”此后孙思邈以草木代替虻虫、水蛭做药,他作《千金方翼》三十篇,每篇有龙宫仙方一首。

从此,孙思邈时隐时现。咸通末年,山下一家村民,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不食荤血,父母认为他喜欢善行,让他到白水僧院做了童子。忽然有一位自称孙处士的游客,在院中游了一周之后,从袖中取出一包汤药末交给童子说:“为我像烹茶那样煎这药。”药煎好之后,处士饮了一些,把余下的汤汁给了童子。童子觉得汤汁味道极美,希望再给他一碗。处士说:“这汤就是为你而煎的!”就把方寸这样大的一匙药沫再给他煎着吃。他向同伴们说了此事后,出门一看,发现处士已离去了。童子也腾空飞了起来。众人正在惊异之间,一看那煎汤的锅子,已变成金了。这以后也时常有人见到孙思邈。

资料来源:《太平广记·神仙二十一》 https://t.cn/Evk4evd

揭秘终南山的“修行者”,我寻访过600多位隐士,他们在这里确实“都挺好”!#修行必读#

一、寻隐者不遇

2008年之前,张剑峰的身份是青春文学图书编辑。自从走上寻访终南隐士的道路之后,他的身份变成杂志《问道》的主编,他对隐士的采访就刊登在这本杂志上。

“前几年接触文学圈、做期刊,庸俗的东西太多,感官享受的东西太多,大家在想怎么赚钱,怎么花钱,这些东西固然不错,但是人的生活视野太小、太局限了,我想看看另一种生活,修行者的生活就像我忽然发现了清澈的水源,以前的浑浊的水质就不可再饮用了。”张剑峰这样形容这一变化。

2008年,看过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后,张剑峰决定去终南山寻找书中所写的隐士。“我从南五台开始走,第一次是跟一群驴友一起,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这对他来说是个教训,后来他才知道,远远看到一群驴友结队进山,隐士们就关了门,或者躲到其他地方,以免被打扰。

“寻隐者不遇”是很多人的经历,有不少读过《空谷幽兰》的读者有过去终南山寻访隐士一无所获的经历,西北大学的郭老师2009年夏天曾到终南山大峪寻访,但既没有看到隐士,也没有看到隐士居住的茅棚。

张剑峰介绍,并不是所有的隐士都不欢迎到访者,有的修行者准备出山,他或许希望和到访者结缘,有的修行者正在用功的时候,是不想被外人打扰,而且要看到访者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是去山里旅游旅游,往往这样的到访者最多。

“四五十人拿着大喇叭,边走边唱,带着酒肉,留下一地垃圾,然后转身就走,对山里这些修行者,他们只是好奇。”每遇到这样的到访者,隐士们只能关门谢客。

二、敲门需要喊暗号

有人说,人人都想在终南山寻到一个白胡子老头,但是最后只寻到一棵歪脖子树。

“我也想遇到一位鹤发童颜的神仙,一位无所不能的仙人或者圣人,就太完美了。”最开始,张剑峰抱着寻访圣贤的目的走进了终南山。

第一次寻访失败后,张剑峰决定独自行动:“想到哪里就去哪里,稀里糊涂走,没有交通工具。”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但为了采访修行者,他会带录音笔和纸笔。隐士居住的茅棚一些是茅草搭建,有些是山洞,有些是普通的住宅,他们分散在各个山谷里。

“一般到访者去敲门,修行者都会开门,但有些并不接待生客。”张剑峰说,“寻访了几百位隐士后我才知道,敲门需要念一些暗号。”

“阿弥陀佛”、“慈悲”、“无量寿福”是最常用的敲门暗语,如果是佛教修行者,敲门者敲门时念“阿弥陀佛”,道教修行者则需念“无量寿福”,佛教修行者和道教修行者的茅棚上一般都有标志来区分。

张剑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听说两位比丘尼师徒居住在一座山洞内9年,谁知找到她们居住的山洞时,明明听到门内有动静,但敲门却没有人应声。当时他不懂念暗号,只是坚持敲门,敲门几次后,师徒两人终于开门了。在她们居住的山洞,只有经书和简单的生活用品。

见到张剑峰,师父说:“你真是幸运,一般来敲门的人,敲一次没人开门就走了,我们平时不给人开门。”通过谈话,他得知,师徒两人在山洞居住9年,连附近的茅棚都没去过,也不接待外面的到访者。在山洞外,师徒两人在悬崖边开辟了一块三四平米大的菜地,张剑峰到访时,她们正在包白菜饺子。

“我第一次吃到那么好吃的饺子,她们也很少吃那么丰盛。她们问我从哪里来,拜访过哪些人,讲她们的师父如何修行,谈得比较多的是她们尊崇的修行者,讲智者的生活和道德,她们跟我说了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你走了这么多地方,看到很多东西,但你要保持你内心纯净的种子不被污染。’后来我也看到一些修行人不是真正在修行,我看到玉的同时看到了泥土。”张剑峰回忆道。但他至今不知道那对师徒的法号,不久之后,那对师徒就离开了山洞,他再也没有见过她们。

张剑峰介绍说,这些修行人都很热爱生活,一般会把自己小茅棚打扫得很干净,做一点小景致,比如在门口种点花,但他们不用手机,离村庄近的修行者还会和村里人打交道,很少下山。

三、揭秘修行者

终南山是修行者最为集中的地方,但在华山后山、宝鸡龙门洞等地方都有修行者居住,他们随意居住在秦岭中,在做过一些采访之后,张剑峰逐渐掌握了一些知名修行者的信息,三年里,他的行程东西跨度大约400公里,至今已经寻访到600多位隐士,很多人成为他的朋友,对这些修行者的采访,让他诞生了创办一本丹道修证实录类杂志的想法,后来这些采访文章被发表在随后创办的杂志《问道》里。

2月12日,本报记者跟随张剑峰前往终南山大峪谷,寻访山中的修行者,他说:“有时候在山里走一天,一个人也找不到,有些隐士住得比较高,看见有人来他们就走了,但十有八九不会落空。”

台湾作家张德芬、主持人梁冬等名人也曾跟随他到终南山寻访隐士,现在在张剑峰周围,也有一些跟他一样去山中寻访修行者的朋友,但能坚持的并不多。

四、山中的隐士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二十多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传说中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因为《空谷幽兰》的问世,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还保留着隐居传统,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

“俗话说,有形的都有肉,其实很难找到闪光的人,真正的修行者都是劝人向善,告诉人们怎么样减少烦恼。修为很高的人外界很少接触到,只有圈子里才知道。”他说。

2月中旬,终南山中积雪较厚,在踏雪行走4个小时后,记者跟随张剑峰抵达了隐藏在大峪山谷深处的一处隐士茅棚聚集区终南草堂。

尽管是冬天,沿路仍遇见了一些隐士,黄道长常年在终南草堂居住,几乎不下山,他老家在东北,他说:“下山去做什么呢?我们下山后就像傻子似的,左右不是,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

在距离终南草堂30分钟山路外,有一位去年11月从衡山来终南山修行的隐士,他并不觉得山中冷,只说:“在这,就是玩呗!收弟子,就看缘分呗!”面对陌生人,他们并不多谈其他。

“我们从小都知道世上有和尚有道士,但没法接触他们,一般觉得,出家人就是穷得没办法才到山里,但后来我发现山里的修行者大部分蛮有学养的。”张剑峰说。他上周刚见到一个山中的修行者,这位修行者藏书很多,留着长头发,特立独行,对电器等样样精通,在茅棚里给自己做了很多精美的家具,他主要研究天文,将天文研究成果和佛经、道经做了对比研究,而且他自己觉得别人并不懂他的东西,只能把研究成果刻在石头上。

“他不是一般学者,也不敢立论,他问我认识比尔波特吗,他要把他的研究成果发给他,看能否翻译成英文。在修行人中,像他这样的民间学术研究者很多。”张剑峰说。

冬天的终南山里,随时飞雪,黄道长给远道而来的寻访者包了一锅热乎乎的包子,包包子用的萝卜是自己在旁边的菜地种的,冬天他挖了菜窖存储这些蔬菜,米面油等物品都是朋友从山下送来的,他们称之为“供养”,记者上山当天,遇到一对给修行者送供养的60岁夫妇,他们提了一壶最好的花生油,背了一些日常用品走了好几个小时山路。

“如果没有供养也可以,松子、野菜等都是修行人的食物。修行人的行为,一般人看来不可理解,别人觉得住在山里很可怜。修行者对物质不抱太大希望,给一些修行人送供养,送东西给他,是为了满足我的心愿,对他们来说,送不送没什么区别。”张剑峰介绍。

五、从寻访者变成修行者

在寻访了数百位隐士后,张剑峰慢慢从一个寻访者变成了修行者:“光看看书,做口头东西不行,我开始只是旁观者,后来发现不行,开始对这些修行的行为并不相信,但又不断亲眼见到效果,不断否定自己的怀疑,慢慢地自己也开始打坐、练功。”2010年,张剑峰和张德芬等十多人一起凑钱在这里修建了十几间茅棚,取名“终南草堂”,可以供修行者居住。

对修行的好处,张剑峰说:“就是保持自己时时刻刻不迷失,做自己的观察者,喜怒哀乐你都时刻观察着自己。好像我之前的工作都是为我后来修行做铺垫,现在做的才是我喜欢的真正要做的事情,现在是个多元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做真正的自己。”

张剑峰有两个孩子,妻子做平面设计工作,父母也受他的影响开始修行。“父亲以前很不喜欢烧香拜佛的人,觉得是迷信,但现在父母也打坐,吃素食,现在他理解了,从心性上认识了修心才是核心,现在他知道修行人很有学识。”

张剑峰的妻子一直支持他,夏天的时候,还带着女儿到茅棚居住,吃饭前先感恩做饭的人,吃饭不能说话,以前女儿挑食,而在山里她会吃得干干净净。

“修行对我生活本质的改变是我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如果以前,有一个东西我想得到,我肯定会努力争取,但现在,患得患失的东西就少了,人会更豁达一点。对物质不刻意追求,更注重精神生活,我之前的生活,也和大部分人追求的一样,但现在,我所追求的东西,不因大部分人追求其他东西而受到影响,不管社会变化再快,我所接触的东西永远简单。在茅棚里,吃饭睡觉晒太阳喝茶,那样就挺幸福的,很多人得到的东西很多,并不觉得幸福。”张剑峰说,“这座山不是一般意义的山,看到《空谷幽兰》时,我觉得好像在门缝里的一线光,我想看到光源在哪里,山是一个符号,是活着的文化。” https://t.cn/Rcdt451

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某晚,19岁的剧社女兵刘燕瑾和丁冬跟随队伍一夜走了一百多里,估计已经跳出敌人的合击圈了,就进村找饭吃。突然一片喧哗,听说鬼子已围了村子。


她们只能跟着老百姓往村外跑,日本骑兵正在绕村子兜圈子,圈子越兜越小,直到兜出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圈子,将跑出去的几百人全围在里头了。

这时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的鬼子步兵也围过来了,一边走一边喊:“八路的,八路的?”老百姓都挤成一团了,最后只好都蹲下。不敢抬头,也不敢睁眼看。听着不远处有个人惨叫一声,知道是敌人拿刺刀挑了一个。

身材壮实的刘燕瑾赶紧就着点露水,拍点地上的浮土涂抹在脸上脖子上。可手里空空的,不像个逃难的老百姓。突然一个软绵绵的东西扔过来,吓了她一跳,睁眼一看,是个旧包袱。是边上一个很瘦小的大娘扔给她的。大娘小声说:“闺女,快拿着,”刘燕瑾赶快两手抱着。回头一瞧,觉得苗条瘦弱的丁冬比她更不像老百姓,就又扔给丁冬了。


她听见日本兵大马靴踏着地"咚咚"过来了,赶紧低下头。日本兵端着刺刀先走到丁冬那儿,丁冬把头低下来,双手紧紧抱着包袱。日本兵一刺刀把包袱挑到地上,一看都是些破衣服,破布头,只看了一眼,就朝刘燕瑾走过来,猛然吼了一句:“什么的干活?”刘燕谨赶快回答:“老百姓,老百姓。”那日本兵又问了一句:“哪个村的有?”她想回答就是附近那个村的,可又不知道村名。旁边那位大娘抢着回答:“就是这村的。”说着把刘燕瑾往她身后拉。日本兵瞧了瞧刘燕瑾哆嗦害怕的样子,就端着刺刀往前去搜索别人去了。听得见远近日本兵一个个挨着用半拉子中国话问:“什么的干活?”“八路的?”鬼子抓走一个男青年,他穿着便衣,但衣服上有那么点钢笔水,鬼子知道老百姓不用钢笔。

日本兵杀了几个男青年,又抓了些人,骑上马就走了。听见马蹄声越来越远,可她们还是一动不敢动。刘燕瑾看看丁冬,不相信闯过了这一关。这会已是过晌午了。就听见村头上有老头和小孩在喊:“维持上了,不要紧了,回家吃饭去吧!” 藏在麦垅里的老乡们一个个陆陆续续地回村了。刘燕瑾把包袱送还大娘,她邀请她俩未果也回家了。


她们俩都是外乡人,口音不对,碰着汉奸就更危险了。两个人没个主意,渴得饿得发慌。她们看见从道沟里走来一个高鼻梁,大眼睛,走起路来麻利快的大娘。她一手提着饭罐子,一手里提着饭篮子。像是平日给在地里干活的人送饭去。刘燕瑾和丁冬一见有人来,就向她打听村里的情况。一边说着话,一边盯着她手里的饭罐子、饭篮子。

那大娘一听她们是外乡人,了解到她们是八路军,就把村里的敌情详详细细地告诉她们了。原来日本人在村里还没走。问她是给谁送的饭,说大娘能不能给我们点吃,从昨夜到现在,一口水没喝一口饭没吃呢。大娘说她是给在地里藏着的儿子送饭去,说着把饭罐子递给我们,说:“闺女,你们先喝点稀的,等一会打发我儿子吃了,我回来带你们进村上我家里吃去。鬼子们在村当间打尖呢,我家在村边子上,看不见,你们又是女的,跟我回去不打紧。”

老大娘走后,她们俩三口两口喝了饭汤,又商量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跟大娘进村吧,鬼子就在村里,太冒险了,别弄个自投罗网。不跟大娘进村吧,别处也没个投奔。正在犹豫不定,大娘回来了,说:“闺女,咱们走吧。”刘燕瑾和丁冬相互看了看,也只好壮着胆子闯一闯了。她家果然是住在村边上,出道沟就可以拐进她家的大门。进了屋,大娘就招呼说:“闺女,快上炕吧,你们再喝碗饭汤,我给你们烙饼。”

吃完了大娘的烙饼和鸡蛋,刘燕瑾和丁冬互相看看,该走了,鬼子就在村里住着,别给大娘找麻烦。可又往哪走呢?大娘看出她们的难处,边收拾东西,边安慰她们说:“快躺下睡一觉歇歇,天黑了你们还要赶路呢。”这当儿,听见大街上有人喊:“乡亲们,维持上了,开会去吧, 一家去一个。”大娘说:“别管他们,你们睡你们的,我去瞧瞧。”说完就出去了,刘燕瑾和丁冬背靠背坐在炕头上,谁也没说话,两个人忍不住哭了起来。

大娘的儿子是一个十五六岁,又黑又壮、不爱说话的青年,天黑才回家。大娘问她们要投奔哪儿?她们说要朝西北走前往路西去。大娘又做了一顿饭叫她们吃了,还给她们带上明天吃的干粮,然后叫她儿子送两位姑娘出村,指明了道才回去。于是,刘燕瑾和丁宁们在茫茫的黑夜里,又走上了茫茫的道路,后来终于到达了路西晋察冀根据地。

刘燕瑾解放后继续从事演出工作,主要作品有《平原游击队》(李大娘)、《活着》(福贵娘)、《傻小子行侠记》(桂妈妈)、《葡萄熟了的时候》、《昆仑山上一棵草》,以及话剧《叶尔绍夫兄弟》、《同甘共苦》,歌剧《白毛女》等。2012年,刘燕瑾去世,享年87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三毛曾说:“当你学会了装傻,懂得了扮哑,突然间就会发现,心知肚明的事其实不必言说;言不由衷的人,也没必要去拆穿!勿在别人心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内心强求别人。——
  • 我觉得有一个细节就是石壁,石壁上的字是谁写的,能这么清楚故事发展趋势的一个就是目前文案提到的掌控命运的神还有一个就是曾经历了同样事情的我们,所以我一直怀疑石壁上
  • 咱俩得天下第一好(哥哥撅着小嘴)我当时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也心里透亮了哥哥是我这辈子没有血缘关系却和我关系是最好最好的人了比任何朋友都好。有一次我记得好清楚我给哥哥
  • 我編造了一個泡泡的故事,這個泡泡從出生開始都身不由己且脆弱,就像世界上的人們一樣。泡泡的一生其實是一個沒有目的和意義的旅程,它的生命只是一個不斷衰退過程的記錄,
  •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对于不少刚到成都的“蓉漂”来说,住在地铁的起点站或终点站,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选择。因此,这些“最后一站”成为不少“蓉漂”在城市扎根的起点,也成为他们梦想启航的地
  • 只有部分厂商的外观设计是一直向前的,有些厂商是为了改变而改变,外观越设计越丑,摄像头越来越突出,数量增多但实际上没啥用处,而且有的还把长焦砍掉了…你们觉得哪款手
  • 2017年,他们合体的机会少了,脸上的笑容也少了,他们受到私生饭伤害,个性变得沉默,发自内心的笑容几乎看不到了现在,他们都受到了伤害和诋毁,我们不应该团结起来
  • 【神农贴的优点】晨隽堂神农贴的六大优点:1·安全无副作用:因为它是58味名贵纯中草药熬制而成!3·吸收快:冷敷贴4·快速缓解疼痛:含有1000毫磁的永磁片,结合
  • 她说 你现在都不像以前那么焦虑了 她说好羡慕你 有这么多朋友可以一起约 她说 好羡慕你 总是那么容易跟人有话题 叽叽喳喳聊起来 她问 你觉得现在除了男友亲近都跟
  • #美国一主持人因散播谣言判赔9.65亿美元#【散播校园枪案谣言 美国一主持人被判赔9.65亿美元】当地时间10月12日,美国康涅狄格州陪审团裁定,知名主持人亚历
  • 不论是摄影小白还是资深大咖,随意构图都可以出片~拍摄建议:长焦镜头配合2.8-4.0左右的光圈即可~#理想汽车[超话]# 盘点现在值得入手的机子:iQOO Ne
  • 登上山丘,俯瞰碧海,波隆山和阿尔班山之旅(Tour Mont Boron et du Mont Alban)带你漫步于11公里的自然怀抱,尼斯、滨海自由城和圣
  • #douo新品剧透# 本周四[心] 厚款雅痞九分牛仔裤三色 一款牛仔裤颜色能做到三个足以见证对它的爱 九分裤设计利落不拖沓/小个子也能轻松驾驭 一键开启瘦*腿
  • 好像,很久没有真正的开心过了,爸爸走后,自由 任性 快乐好像也都随着去了,爸你走的那段日子,多少个眼泪哭干的日日夜夜,生活特别的黑暗和绝望,我的身后没有人在护着
  • 小编认为它懂得市场,你看朗逸,作为一款合资紧凑型家轿,尽管起售价在9.99万元,但是,优惠力度确实很大,有些地区甚至更高,所以,让不少朋友有一种“买到就是赚到
  • #夏日重现# [单身狗]#每日‎一善# 还好还有一集,真的好难受….前期看的迷惑;中期看的压抑;末尾还要难过一回,希望结局是好的!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
  • 而且,这哥们是光屁股出来的,等于重头再来,新的家庭建设正是最缺钱的时候,能对大儿子的承诺说到做到,我觉得就是个优秀的父亲。做脂肪胸对医生最大的要求就是耐心,陈元
  • 陳在搶快勘災交通違規與多起失言爭議下,民調卻反而“逆勢超車”跌破眾人眼鏡,大批網友對此民調結果存疑,有人更直呼是“看到鬼!我的天啊”、“難怪可以為所欲為,一下違
  • [冲刺]听说换个这把贝氪智能好腰椅,可以考编上岸?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