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帮扶中的西青担当】
天津日报

  西青区投入帮扶资金为天水市麦积区利桥镇贫困户购置蜂箱、蜂群发展中蜂养殖,助力脱贫增收。

  一场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脱贫攻坚战在深度贫困的中西部打响。在这场攻坚中,西青区尽锐出战,旌旗所指、兵锋所向,不破楼兰终不还,不获全胜不收兵。西青儿女跨越千山万水,情洒西部,披坚执锐,摧城拔隘,在广袤的西部大地镌刻下西青印记。

  坚持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一户不能落,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历时四年,西青区对口支援的河北省平泉、甘肃景泰及麦积、新疆于田先后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数万西部家庭摆脱贫困,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在扶贫攻坚实践中,展现出西青力量,书写了西青豪迈、西青魄力、西青担当、西青情怀。

  一间手工坊连接20个贫困家庭,带出一个家居直营模式;一家企业撬动中西部四县,串成一条产业链,穿起一串串珍珠。

  产业扶贫传奇这样炼成

  在东西帮扶中,西青区立足受援地资源禀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合作,增强带贫效果。坚持“发展产业是根本抓手”的理念,积极引导企业到受援地发展产业。去年新增落户企业11家,实际投资达1.36亿元。截至去年10月,落实了4个产业合作企业、2个消费扶贫企业、94名来津劳务人员财政奖补资金669.649万元,激发了企业到西部投资发展的热情和受援地贫困人员来津就业的积极性。推出万企帮万村活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51.9 万元,组织区内461家企业与受援地224个贫困村开展帮扶。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才选派、加大资金支持、推进产业合作、促进消费扶贫、深化劳务协作、实施结对帮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挂牌督战,西青区从九个方面入手,逐一推进、一项不落。四年来,区党政主要领导同志13次带队赴受援地调研考察。全区累计向四个受援地选派党政干部270余名,选派专业技术人才218名。累计向四个受援地提供财政帮扶资金共计6.0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共292个,累计带动2955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受益。累计为受援地新引进、注册企业25个,实际投资额21715万元,相关产业项目累计带动1.8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受益。全区共完成消费扶贫任务4.61亿元,带动2784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新疆于田,有一个库尔班手工坊,主要从事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不久前,64岁的莫提热姆汗·斯玛拿到了在村里手工坊上班的第一笔工资。她是于田县托万也台巴什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直靠低保生活,现在是村里库尔班手工坊的员工,和她一起的还有四位同样60岁以上的老人。干着并不复杂的手艺,一个月能领到1500多元,她们的日子过得简单踏实。

  与此相隔5公里的夏玛勒巴格村,19岁的维吾尔族姑娘若克艳·图迪,也在忙着为家乡的手工艺品直播带货。她是村里手工艺品代言人,当地的手工木摇扇很抢手。这种带有民族风格、异域风情的手工艺品,得到中年人青睐,更被年轻人追捧。

  在手工坊上班,不用出村、甚至不用出家门口,就能凭着一门技艺获得稳定的收入,快速脱贫。

  如今,在于田县的26个重点贫困村,都建有库尔班手工坊。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村民,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不用出村就能上岗就业,每周能获得至少400元收入。

  这26个村的库尔班手工坊,一村一品,注重特色,形成手工皂、薰衣草枕等8大系列30余种特色产品。库尔班手工艺品很别致,民族特色浓郁,深受欢迎。截至去年10月底,累计销售产品480万元,带动500多名贫困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居家生产、居家销售、网络直播,库尔班手工坊这种居家销售方式,被形象地概括为“三居三直”模式,这就是“居家直产、居家直播、居家直售”,实现就业零距离、生产零成本、入门零基础、销售零风险“四零就业”。

  传统手工艺搭上电商快车后,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蝶变。充分利用和田地区校企合作平台资源,开办三居三直直播训练营,培训百余名主播,开展直播、试播。“三居三直”模式与直播电商结合,带动了当地农产品和其他特色商品销售,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来自西青区的本土企业,更是在东西帮扶中当仁不让。

  华喜汇通(天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率先在扶贫攻坚的战场,找准新的定位,在西部开发中捷足先登。他们开发的美玉香馕,把温润无暇的和田羊脂美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烤馕融为一体。金风玉露一相逢,古老工艺的美食便与羊脂玉、民族文化碰撞出幻彩的火花,赋予这种别有风味的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打造推出了援疆故事、民族团结、和田美景、传统手工艺等48款产品,建立集生产和体验为一体的美玉香馕旗舰店。美玉香馕生产集聚了种植养殖、加工等10多个产业,年产量200余万个,实现销售1100多万元,带动68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

  甘肃麦积,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女娲,道家始祖老子都曾经在此悟道,留下了数不清的美丽传说。养殖在当地有悠久的传统,养蜂更被诗意地称作“甜蜜的事业”。麦积的养蜂业,却在“恼人的秋风”里遭遇卖难,变得有点冷,甜蜜中掺杂几许苦涩。

  华喜汇通公司了解到这一情况,深挖原因,发现症结主要在于蜂蜜的产品包装过于简单粗放。

  迎合消费者,贴紧流行时尚,才能有市场。他们为此开发出了精致的小包装系列“休闲礼品蜂蜜”,迅速引起市场回应,引发关切,蜂蜜销售不断回暖、升温,收获市民钟情。紧随而来,他们瞄准已经在当地逐渐形成气候的养殖业,投资300多万元,开拓麦积畜禽养殖市场,建立三个规模养殖场,带动成百上千贫困户脱贫,走上致富路。

  几年间,这家企业在扶贫之路上,道路越走越宽广,形成了以互联网农村创业孵化、产品直供、农业产业升级运营为主体的综合服务运营集团,在西青区对口扶贫地区,为当地优质农产品开通绿色通道。甘肃的“和尚头”面粉、花牛苹果,新疆的大枣、核桃,这些当地的优质农产品,通过绿色通道,直达天津,摆上市民的餐桌。“和尚头”面粉一度脱销,花牛苹果在天津市场声誉鹊起。

  如今,这家企业已经成为联结西青区与对口支援地区的纽带,撬动于田、麦积、景泰、平泉等中西部地区脱贫、鼓荡未来发展、乡村振兴的崭新支点。

  扶贫先扶志,治贫必治愚。贫穷不可怕,远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心气萎了、志气堕了。他们不怕穷,就怕没了志气,没了对好日子的念想和追求。

  只要肯干梦想触手可及

  回想那段不堪的过往,王振眼底的黯然里仍藏着酸辛与苦痛。

  王振的人生转折,就从西青区帮扶干部驻村开始了。西青区为贫困户投资建棚,在扶贫干部的启发帮助下,王振学起葡萄养殖。现在,他可是平泉当地十里八村有名的葡萄种植户,叫得响的土专家,带动了周围十来户一起迷上了葡萄,脱贫致富的事迹登上了承德各大媒体版面。

  扶贫更要扶志与扶智。西青区深化劳务协作,出台就业人员奖励政策,组织现场招聘会,为受援地区累计组织现场招聘会 13 场、线上招聘会 4 场,入场企业544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入场9180人次。帮助受援地贫困人口来津就业654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11833人、转移至其他地区就业5942人。为各受援地组织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1872 人;为各受援地组织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培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7511 人次。

  进行点对点培训,开通麦积就业直通车。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的学生,被统称之为“两后生”。西青区招收来自麦积和平泉的279名“两后生”,来此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向贫困学子教育保障倾斜,投入资金931万元,开展劳务技能、致富带头人等培训。为受援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提供资助,向医疗保障倾斜投入267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残疾人事业、购置医疗设施。投入1472万元,建设平泉市、景泰县12个乡镇卫生院和22个村级卫生所,进行健康扶贫巩固提升工程。

  投入帮扶资金3400多万元,实施结对帮扶。组织全区各街镇和西青开发区与受援地28个乡镇结对。组织村级结对45对,组织全区各级学校与受援地学校结对133 对,向四个受援地选派教师 88 名,组织开展组团式互访与集体送教活动 3 次,西青中专与平泉职教中心合作联合招生,陇原远程会诊平台为景泰县57 名医技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承接受援地人员来西青区进修141人。

  企业的扶贫意愿让人信服,企业的帮扶行动令人赞叹。去年,天津市华楠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一个月内两次到甘肃麦积区和景泰县向贫困学生、贫困家庭、残疾人企业等捐款捐物达46.05万元,彰显了西青爱心企业大爱无疆的扶贫情怀。

  救助小石榴母亲、三小时筹资打井、阿姨抱抱我吧、有我帮你们、迟来的拥抱、紧急采购滞销西瓜等精彩故事,还在西部大地续写。

  脱贫奔小康不是终点,只是美好新生活的开始。贫困的日子总是短暂,好日子已经翩然走来。

  在一片银装素裹的凛冽中,西青区王稳庄镇绿色生态廊道里生长着几十亩扶贫协作纪念林,这些来自受援地的于田玫瑰,景泰沙枣、枸杞,麦积高杆月季、平泉海棠等特色苗木,顽强地等待着春风的唤醒,期待着在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中,讲述一个动人的春天的故事。    

  领导带头直播带货,燃爆网络;三天持续接力,农产品由地头田间直抵百姓餐桌;机关干部“走西口”、陇上行,带火农家游。

  消费扶贫故事格外暖

  再美的风景,没人欣赏,听不到掌声;再好的东西,叫好不叫座,优质得不到优待。受援地缺的不是好产品,缺少的是畅通的销路,是市场的关注。

  在扶贫攻坚中,西青区以贫困地区需求为导向,解决扶贫产品滞销难题。

  2020年,西青区发动经济强村、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线上订购、线下配送采购于田县扶贫产品2933万元。27个西青区的经济强村党支部书记与于田县挂牌督战村27个贫困家庭结亲确立帮扶关系。在全市率先搭建了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区财政投资 450 余万元改造建设了面积 1000 平方米的对口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绿色通道体验店,建设了扶贫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和受援地优质农产品前置仓,设立了四个受援地农产品销售专区,推动受援地优质农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部队。

  2019年以来,西青区先后出台《西青区用人单位招用对口援助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补贴实施办法》《西青区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产业帮扶支持办法(试行)》《西青区消费扶贫奖励办法(试行)》三个专项政策,吸纳劳务人员来西青就业,引导企业到西部发展,为东西帮扶站台。

  认购扶贫产品、签约订购扶贫产品,这样的消费扶贫场景,不断在西青各地上演。

  去年1月19日,在辛口镇举办的西青区对口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首届年货节,展售四个受援地优质农产品200多种,吸引周边2000多位群众选购扶贫产品。4月28日,西青区消费扶贫“云签约”活动现场,6家单位分别与受援地的企业签订1.1亿元采购协议。10月29日,在中北镇举办的“平泉八珍”特色农产品产销推介会上,平泉消费扶贫产品购销签约。

  2019年夏季,景泰旱沙地西瓜,眼瞅着就要熟透。时间不等人,怎一个急字了得!

  为西部贫困户纾困解难,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西青区紧急出台启动应急消费机制,展开与时间的赛跑。景泰西瓜走出乡野,千里接力,接续传递。在短短的三天里,行程数千公里、经历六十几个小时的一路奔波,滞销的83万斤西瓜全部顺利运入西青区的机关、社区、企业、部队。

  一批新疆和田鸭,也陷入与景泰西瓜几乎相同的境地,销售困难。

  西青区应急消费机制再次启动,为于田送上“及时雨”。41吨和田鸭子运进西青,走向市场,换来了于田百姓开心的笑脸。

  感受西部,走近西部农家生活,亲身体验东西帮扶中的酸甜苦乐,这样的扶贫旅游火了旅游市场。西青区机关干部带着感情走西部,来一次说走就走的陇上行。在消费扶贫中,西青区在全市率先开创了“津陇一家亲”旅游消费扶贫模式,区领导带动机关干部远赴麦积、景泰开展扶贫旅游。从2019年5月25日开通至 9 月 29 日活动结束,累计共发44个津陇扶贫旅游团赴甘肃麦积区、景泰县开展旅游扶贫活动,组织全区党政机关干部、社会各界群众 1886 人参与,人均消费 6000 多元。去年8月1日又启动“津承一家亲”平泉旅游消费扶贫,区领导率团开启了平泉旅游消费扶贫序幕。截至10月中旬,已累计发团31个,全区机关干部、社会各界群众 2324人游览契丹祖源圣地平泉,旅游消费达458.52万元。

【战疫斗贫卖“花黄”,木兰之乡绽放“花木兰”】“我妈妈是‘花木兰志愿者’,我从小就跟着妈妈做好事!”黄子轩说。听到这个荣获“商丘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的12岁小姑娘这么说,高峰丽有点小激动。她是河南商丘虞城县花木兰志愿者协会会长。“我们协会,清一色的女将。”高峰丽说。“虞城是花木兰的故乡,盛产‘花木兰’。”

  今年2月,疫情防控吃紧,“花木兰”们主动请缨,“包”下马牧集老街值守。48个姐妹排好班,顶风冒雪测体温、查车辆、发宣传单。

  “花木兰”们不只是出力。志愿者卢君兰捐出5000多双一次性手套,侯美英捐给学校60桶消毒液,生产电动车的女老板丁艳玲,把制造电动车的架子拿来,加上帘子,送到防控点给社区人员遮风挡雨。

  2013年成立以来,花木兰志愿者大大小小做过约700件志愿服务事项。她们曾帮扶过一位双目失明、无儿无女的老婆婆,送吃送穿,像亲闺女一般。村里人说,婆婆一辈子享的福,都没有遇见“花木兰”这一年多。

  志愿者许亚却老说,我们志愿者得到的帮助更多。

  许亚曾花近千元,给一个贫困户老爹买助听器。听说是给贫困户买助听器,店主又退给许亚300元:“这单我不赚你钱,再减你一百,算我一份心意。”

  就像一条大河,花木兰志愿者协会吸引和接纳着涓涓小溪,流向久旱之地。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驻虞城利民镇西关村的扶贫女干部潘虹,曾把叹息声留在了离家乡千里之外的义乌。

  西关村有不少上了年纪或身无长技的贫困户,增收渠道少。潘虹想到了小商品加工。“像饰品、儿童玩具这类,从工厂拿零件,挣个组装钱,没成本,门槛又低,多适合村里人!”

  潘虹心里一亮,人就坐上火车到了义乌。她挨家店铺问,却碰了一鼻子灰。“人家信不过我们能干好!”

  那就用事实说话。潘虹自费买了一批饰品零件,回到村里,组织留守老人、家庭妇女一起学组装。“大头连上小头,红色对着红色……”潘虹一遍遍“慢动作回放”。

  闲坐堂屋的老两口,抱着娃的年轻媳妇,身有残疾的贫困户……先后有100多人参与进来,大家互相帮助,聊着家常加工小商品,在家门口领上了计件工资,平均下来,一天能拿60元。

  平时走村入户,离开时,潘虹经常在车座上看见一瓶酱豆、几个榆钱馍,或是几根新摘的嫩黄瓜。

  “为扶贫工作哭过,也笑过。”潘虹说。为啥哭?为了贫困户蒸了馍,还惦记给自己一个。为啥笑?为了贫困户不仅有馍吃,还加了肉、加了鱼咧!

  是扶贫干部,也是女儿、警嫂、妈妈,潘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说起家庭,潘虹觉得愧对上小学的儿子,也让父母操劳太多。记者问,如果你的一天有30个小时,多出的6小时你想干什么?潘虹脱口而出:去贫困户家!

  “本想活成小鸟依人,结果活成了大鹏展翅。”李倩芝在朋友圈自白。

  她2013年从河北地质大学硕士毕业,回到家乡虞城做起女老板——开工厂,做钢卷尺外贸。

  虞城是“中国钢卷尺城”,钢卷尺出口量占全国总量60%以上,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李倩芝投身钢卷尺行业。

  起步那年销售额100万元,今年预计能达5000万元,李倩芝带领着100多位工人,一年一个新台阶。“艰难辛苦没什么好说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方法总比困难多!”这个30岁出头的姑娘说。

  起初,李倩芝采买原料,组装成品。但因无法控制零件质量和细节,会流失客户。“客户跟我打过一次交道,就再也不愿找我,这是最让我难受的事情。”于是,李倩芝拿出积蓄,建了整条钢卷尺生产线。

  从“什么都不懂”到“闭着眼就知道每个环节怎么操作”,李倩芝觉得自己选择了一条痛苦又充满成就感的路。“我的长期目标是实现钢卷尺产业的智能化生产。”李倩芝说,“我希望做行业的领军者。”

  常有人说她是“女强人”,但她并不认同“女”字当头的评价。“管理工厂、谈客户都是脑力活,又不比谁力气大,男女性的差距拉平了。”李倩芝说。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大家好,我是红苹果,来自花木兰的故乡,我的性格像花木兰一样豪爽直率,我们的产品也像花木兰一样‘铁’。”又一场电商直播开始了。

  在微信、火山小视频、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平台拥有几十万粉丝的电商主播“红苹果”,就是虞城县乔集乡侯庙村“70后”村民赵东勤。因为直播售卖苹果大受欢迎,“红苹果”反而成了赵东勤的“形象代言人”。

  尝到了直播带货的甜头,赵东勤在网上看到碧桂园在虞城举办“电商进农村”培训班的消息后,三轮车换电动车、公交车加步行,一路辗转来听课。

  “老师说,要抓住用户的痛点,找到自己产品的卖点。我记了两本笔记,笔水都用完了!”赵东勤边说边“抖”金句,“天道酬勤,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为完成“家庭作业”,赵东勤坚持每天直播一小时,“直播间”就是自家苹果地。最近因为进县城听课,赵东勤把直播时间放到早上五点多。“早上其实人气可少了,但听课更重要,耽误不得!”

  在碧桂园扶贫工作队帮扶下,现在,赵东勤不仅通过电商销售自家地里的苹果,还高价收购村民的农产品,包括红薯、粉条,还有应景的自制月饼。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了农民销售的主动性,还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赵东勤挺起胸膛笑着说:“我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

  “花木兰凯旋归乡后‘对镜贴花黄’,这花黄就是一种剪纸。”贾艳梅说。她是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

  不同于传统的窗花、鞋样,贾艳梅的剪纸借助于电脑技术和多达十余层的叠加技法,具有照片般的质感和写实感。剪景,能表现黄河故道的鹤影翩跹;剪人,能体现肌肤神情的岁月沧桑。

  “贾艳梅的剪纸作品在我们办公室挂了三年,我听人说才知道这不是照片,竟然是剪出来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贾艳梅创作出“木兰从军”“美在商丘”等系列剪纸作品,作品还曾作为国礼,赠予外国政府首脑及外交官。

  对于剪纸,贾艳梅有种使命感。剪纸本是寻常百姓家中物,但随着时代变迁,实用性日益衰微,“农村上了年纪的妇女也十几年不提剪刀了”。

  但贾艳梅想让剪纸艺术再次“飞入寻常百姓家”。她希望开发“半成品剪纸”,作为一种文创产品,唤起人们的兴趣,“尤其是让年轻人接触、了解剪纸。”

  近年来,贾艳梅长期在商丘特殊学校教聋哑孩子剪纸,既是美学教育,也是传授技能。“聋哑孩子学剪纸仿佛有天赋,特别专注。”贾艳梅说。

  若问这个温婉的女子有什么野心,她说,希望把家乡虞城李老家乡朱庙村打造成剪纸特色文化村,搭上文化旅游的快车增收致富。“到时候,剪纸不仅能帮聋哑孩子在社会立足,父老乡亲都能受益。”贾艳梅浅笑盈盈。

  在虞城木兰祠内,盛放着一种植物,叶子绿中见红,叶片形如剑戟,雌雄同株,似花非花,当地人称之为“木兰花”。

  在这片古老又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各行各业,都有“木兰花”努力绽放。(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若辰)

【发展粮画产业助力脱贫攻坚——馆陶县寿东村打造粮画小镇综述】粮画小镇位于馆陶县城以西3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是民族英雄范筑先和一二九筑先纵队司令员张维翰的故乡,是抗日英雄张寿山英勇就义、以名纪念的地方。辖寿东、寿南、寿北、法寺共4个行政村,占地3.7平方公里,景区面积0.72平方公里,耕地约6491亩,1517户5140人,党员188名。自2014年3月建设以来,以美丽乡村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业和粮画产业等,走出了一条独具馆陶特色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之路。

小镇渐成乡村振兴“龙头”

六年来,小镇先后荣获全国美丽宜居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中国淘宝村、产业兴旺十佳村等多项称号。2015年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6年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2019年7月,荣获“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同年11月,在巴塞罗那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荣获“数字乡村与智慧小镇大奖”。同年12月,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资质,成为华北平原大地上首个以美丽乡村为载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粮画小镇总投资约1亿元,市场化发展粮画产业和餐饮、民宿、购物等旅游产业和田园综合体项目。目前,粮画小镇有30余个特色景点,近200个商家店铺。12家主题民宿120个床位,“以奖代补”鼓励村民发展高质量民宿。粮画农家餐厅、蒸蒸铁骨、美食街等餐饮文化备受游客青睐。

粮画小镇于2019年4月成立旅游公司,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景区资源。通过对接京津冀鲁豫多家旅行社和研学团,乡村旅游实现常态化。2019年依托4A景区创建契机,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263万元。同年8月,小镇被评为“研学教育示范单位”。小镇现有十余家粮画业态,成功举办两届世界粮画大赛、粮画高层论坛、粮画进北京工美博物馆、进首都社区等活动,产业规模扩大,带动致富能力增强。商业街、箱包厂、扶贫微工厂等项目建成使用,集体经济壮大,实现“消薄清零”。四个村集体收入均超过5万元,其中,寿东村集体收入过百万,人均收入2.45万元,于2016年脱贫出列。寿东党支部书记张付仁被河北省委评为全省乡村振兴“领头羊”。

四个方面打造粮画小镇脱贫产业

发展家庭手工业,联结“企业+农户”的互利纽带。“粮画小镇”的得名,缘于村里发展之初引进了一个粮食画企业——海增粮艺公司。海增粮艺公司组织广大留守人员在家制作粮食画,成品后由公司按照市场价格进行收回,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挣一份收入。海增粮艺定期免费举办技术培训班培训贫困户,招收贫困户和其他家庭妇女就业,并同意接收扶贫资金入股经营,企业每年根据效益分红给贫困户,最终实现了入股分红金、打工挣薪金的扶贫新路子。粮画小镇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村内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回家乡创业,带动周边300余名贫困群众制作粮画脱贫致富,年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

发展乡村旅游,多种举措力促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粮画小镇”在为贫困户和其他农户提供工作岗位和发展平台的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拓展致富路,发展乡村旅游。一是实行贫困户+公益岗位。二是实行贫困户+旅游商品。三是实行贫困户+农家乐。四是实行贫困户+生态农业。小镇人气有了,商气旺了,仅2019年春节,小镇旅游就吸引国内外游客80万人次。目前,粮食画及相关衍生品畅销国内外,旅游产业成为该区域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基础。随着小镇旅游发展成果的不断显现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旅游公共配套服务功能也在日渐完善。一是扩大景区体量。原来游客主要游览村内两条主街道,游览时间不到两个小时。2018年,新建了艾香谷和商业街,使游览时间增加到4个多小时。

二是高标准建设旅游厕所。三是新建旅游道路。新修了振兴路、粮画大道,改建了迎宾路、寿山街、商业街等旅游专用通道,重新设计了景区游览线路。四是设立旅游标识系统。聘请专业标识牌设计公司对青兰高速、106国道、309国道等旅游交通要道、小镇游览区内标识系统统一设计安装。五是扩建旅游停车场建设。新建可停放1000辆机动车的大型生态停车场。六是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投资400余万元,建设了智慧旅游系统,实现了“一部手机游小镇”。

实施“产业+扶贫”联带建设,打造脱贫发展模式。寿东村全力打造“产业+扶贫+文化+生态”的特色粮画小镇。吸引了20多家商户入驻,继而升级为手工画一条街,并先后引进了民俗灯会、非遗展演、水幕电影、网红歌舞、篝火晚会、冰雕、滑雪、杂技、赛马等娱乐项目;创编并演出了以小镇文化为主题的情景剧;打造了一批特色民宿,可容纳100余人同时入住;举办了美丽乡村过大年、国庆小镇游、世界粮画大赛、世界手工画邀请赛、“粮画之夜嗨一夏”等主题活动;开发了便于游客携带的20余种小型粮画创意产品,旅游系列商品落户寿东;建设了冀南美食一条街。

建设成效显著保证如期脱贫

实现景区提档升级。目前,粮画小镇共有艾香谷、小镇党校、美丽乡村电视台、范筑先故居、爱党堂、3D广场、彭艾汤泉等数十个特色景点。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粮画剧院、田园综合体、竹池运动场、足球场等十余个功能性场所。建成主题民宿60间,“以奖代补”鼓励村民发展高质量民宿。规范提升安全、卫生、邮政电信、旅游购物等综合管理,实现景区提档升级。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小镇有11家粮画企业,4家粮画工作室,1家艺术工坊,全国第1所粮画学校,全国第1家粮画研究院,粮画产业规模扩大,带动致富能力增强。坚持“产业+收入,特色+标准”,以粮画产业优势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粮画小镇南北、

东西两条商业步行街,田园综合体一期、箱包厂、扶贫微工厂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四社区集体收入均超过5万元,其中,寿东社区集体收入突破百万,人均收入2.45万元,于2016年脱贫出列。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通过旅游业带动一镇四社区连片发展,辐射带动全县旅游业、餐饮住宿业发展,初步实现了以乡促城。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粮画小镇深化了“党建引领+”体系建设,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成全国第一所设在农村的情景式党校,先后被授牌“中共邯郸市委党校教育培训基地”“邯郸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锋课堂”等,成为全县和外来游客接受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建成四处“爱党堂”,邀请县、社区职业党代表宣讲,调动老百姓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以范筑先故居、英雄广场等地为载体,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景区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大管党治党力度,增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找准旅游市场发展脉络。以市场化、专业化思路运作特色旅游,提升商业业态软硬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立河北粮画小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景区资源。对接京津冀鲁豫多家旅行社,形成稳定的旅游线路,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在小镇,粮画古装秀、红色情景剧等节目演绎常态化。围绕中小幼教育教学目标,发展研学游,获得了众多研学机构和院校的好评。小镇固定商家店铺达到200余家,年游客接待量稳定在120万人次以上,景区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脱贫成效不断巩固。贫困户主要通过四个途径增加收入:一是公益岗位增收。二是微工厂带动。三是产业项目。四是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五是入股分红。

2014年以来,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168人,已脱贫69户153人,2016年寿东村脱贫出列。2019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2元,寿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00元,较全县增长22%。目前,小镇剩余5户15人稳定增收,能如期脱贫,已脱贫户没有返贫现象。

馆陶县宣传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并没有明确的远大理想,但是他的青春热血、他的潜意识里,却始终有一股超越平凡生活衣食住行的更高层面,对更广阔世界的追求。75年后的今天,年轻一代所肩负的使命有了
  • #彭叔相亲角# (3168)号 #南京身边事# 坐标:南京性别:男老家:大庆油田年龄:33学历:本科身高:173体重:68KG职业:央企在编颜值:6分(嘉宾自己
  • !!
  • (图7程阳八寨 图8窑埠古镇 图9柳州夜景)#缤纷夏日 趣玩广西#今儿是#世界冲浪日# 回顾了从五年前第一次在巴厘岛冲浪至今的每一次进阶的/酸痛的/难忘的/蓝色
  • 七、谈到之前在UFC总部尿尿的问题,小麻说那次他去找白大拿与Hunter Campbell 谈判,还是遇到第2点的问题,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白大拿与Hunter
  • 我家皮大王小宝贝(笑笑)她今天第805天咯已经~小可爱(笑笑)今天早上在家喝了一小盒QQ星草莓牛奶(倒入小奶瓶中)+一些香蕉牛奶味哒百奇小饼干~小可爱(笑笑)今
  • 反正这里也没有人会认识我,那我就自言自语倒个垃圾,有幸被你看到,不要嫌弃我的负能量。 我是个很轻易就会说放弃的人,我做事从来都嫌麻烦,经常会被骂说我懒,应该是懒
  • 鲁迅也说:“别人我不论,若是自己,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是的确的,为了教书,至今也还在看。王朔说,有人读一辈子书,时时刻刻读,年年月月读,最多是个知道分子,没有自
  • 寻找奇石的时间久了,马阿布都也发现了一些特点,青海黄河沿岸每个地方出产的石头都各具特色,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乌金石、星辰石、画面石等。一块奇石带动一条产业链经过漫
  • 马丽怀孕也能美美哒:别看马丽在台上疯疯癫癫,其实那只是她的搞笑人设,生活中的她是个豁达的女人,爱美爱自拍。难得母慈子孝的一天哈哈哈 马丽是喜剧界里少见的女演员,
  • 每一天的美好,都源于你对生活的热爱。保持一颗进取心,不负时光,不负自己,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便是对自己最负责的疼惜,生活皆是成长,成长便是人生。
  • 仔细想想,大部分人,终其一生,真的是拼尽全力,才能与生活抗衡,过着极其平凡的日子。仔细想想,大部分人,终其一生,真的是拼尽全力,才能与生活抗衡,过着极其平凡的日
  • 【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亮相上海】#看 陕西# “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7月15日在上海奉贤区博物馆开幕。7月16日至17日,在千年古刹北京报国
  • 最佳解决方法是什么?炒股被套是很平常的事情,甚至深套50%以上也是很多人曾经经历过的事情,被套牢可能是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情况,也是由股市新手迈入老手必须经过的历
  • 在郑州把一套60㎡接近毛坯的“老破小”爆改简约温馨风地址:本期的改造我们来到金水区经三路背景:业主年代比较久了,接近毛坯,水泥地面,厨房卫生间水泥墙面全是油烟,
  • [推荐] 《爸爸去哪儿》萌娃再聚首:嗯哼阳光、Jasper呆...。照片中的嗯哼阳光帅气,Jasper头戴耳机笑容呆萌,小fer134【7-18时要闻回顾】小泡
  • #德鲁纳酒店##韩翻养成笔记# 《德鲁纳酒店》韩语台词EP01 (36-48分钟)仅个人翻译,不做商业用途,有误欢迎指正。박규찬: 왜 안 찍어, 왜? 저 여
  • 好多颜值博主喜欢分析他的长相,他们都说到了一点:亚轩正面因为长了一双杏眼,眼头圆圆像小狗一样,嘴唇丰润唇线柔和,看上去毫无攻击力。而侧脸却下颌线锋利,鼻梁挺立,
  • 白白给你们整理了⚡神仙拼单合集⚡姐妹们可以爬楼看看有什么心仪的拼单哦,都是比你们单独拍合适哒,快来捡漏啦❗️ ❗️⭐——三金の医用面膜*6盒30片➕3对手膜
  • 分水旅游区块内景区自然景色多姿多彩,旅游风光得天独厚,雄居桐庐县各区块旅游之冠,分水镇就因桐庐富春江中分点的分水江而得名。【乐戈★中国特色小镇】#浙江省/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