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的解脱道# (45)
(续 第八章)
杂阿含第305经(佛说世间空)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

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去问佛: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谓世间,世间不是指外在的山河大地、城市、世界,而是指我们当下的身心。参见经文:

「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杂301经)

那么什么是世间空呢?我们看经文:

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苦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

佛直截了当地说: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眼是色法,四大及四大所造故眼是缘起;因四大本性空故决定眼本性空,即是此性自尔;眼基于四大新陈代谢相续不断地维系而显现存在;四大因无常、缘也无常,故眼无常、苦、是变易法,是故眼非我非我所。常恒不变易法空(是指我空),我空故我所空。

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因为有眼故,所以若眼见色、生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于这些悉知皆是缘起,是故如实知这些也是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指我空),我空故我所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其本性空所决定的。

不是佛决定让它空的,是佛发见缘起的世间本性空。如果把前面那一经与这一经联系起来思维,前面经文是在讲六根触对六尘因缘,有这样的功能启用,不是不要用,只是你不要执著它为实有。这一经就更直截了当、从究竟意义上告诉我们,眼空,眼的功能也空,眼功能作用所生的心理反应(受、想、行)也是空,为什么?一切法因缘生故,如果于这些理解了、明白了算不算见法呢?还不算见法吗?那要怎么样才算见法?透过现象了知它本性是空,是不是见法?是啊!

佛说此经已,三弥离提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我觉得佛在这一经讲的很爽,感觉太爽了!一点都不保留,直接告诉你真相就是这样子的。

杂阿含第456经(佛说第一义空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如我听到这样,有一次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那时,世尊对比丘们讲:我今天当为你们说法。开始是善法,中间是善法,后面也是善法。善义:意义正确;善味:词句正确;纯一满净:没有一点瑕疵;梵行清白:梵行清净无染;所谓第一义空经:即是第一义空经。仔细听,好好思维,现在即为你们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什么是第一义空经呢?这里是以眼为例,其实就是眼等六根。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

眼是色法,四大及四大所造故眼是缘起;因四大本性空故决定眼本性空,即是此性自尔;眼基于四大新陈代谢相续不断地维系而显现存在;四大因无常、缘也无常,故眼无常、苦、是变易法。所以,因缘和合则眼生,因缘消散则眼灭,因缘集灭决定了眼的生灭,没有一个实有的眼在生灭,是故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没有去处。我们所见到的眼、包括耳、鼻、舌、身等表象,其实是刹那生灭不住的相续相。

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

如是:真相如是;眼不实而生:眼是因缘生,故非真实生。

生已尽灭:因缘生因缘灭、刹那不住啊!(每秒死亡细胞80万)。

我们所见的眼,只是因缘刹那集灭不住的相续相尔。

有业报:眼集起的因是业报(缘有生)。

无作者:无有造作者(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和合作)。

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阴即蕴的异译,蕴即积聚义,眼由细胞积聚而成,除眼角膜外,细胞就如一堆积聚的泡沫,刹那生灭相续。

除俗数法:所谓眼,除了缘起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因果事相外,没有什么别的了。

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佛在此,已经诠释了俗数法,其实就是缘起法。缘起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纯大苦聚集起,所以它只是因缘的环环相扣,里面没有我。

除俗数法就是,思维分析眼等六根生灭相续,观察六根触对六境缘生六识、缘生六受、缘生六想、缘生六思,在此故彼的因果关系,不实而生,生已尽灭,因缘相续,刹那不住。只是业因所感得的果报,无有造作者,除了这此有故彼有因果的缘起外,无我我所。

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佛前面说的是缘起的流转,缘起的流转也就是生、老、死、没,受生之法。想解脱的人,一定要如实知缘起的流转,知法住。知道这个流转过程的因果必然性,唯有先知法住,才能得涅槃智。知道解脱从哪里下手。

第一义空法经:佛以眼为例,阐述:因为六根是因缘和合生,故生时,无有来处,因缘消散灭,故灭时,无有去处,就像天上的浮云,积聚时没有来处,消散时没有去处。所以六根是不实而生,生已尽灭。六入处是业报所感得,无有造作者。因六根刹那生灭不住故,所以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因缘集、因缘散、因缘相续外,没有实有的六根,所以空六根,是名第一义空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世尊时代,为什么有那么多弟子见法证果,原因只有一个,诸比丘闻佛说已,欢喜奉行。我们现在为什么稀有难见?原因你懂的!

附录:(这些是从导师论著中摘录的)

《杂含》卷一三的《第一义空经》说: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佛从缘起世俗谛的生灭非实中,说明第一义空,极为明白。在第一义空中,即遣离有无、断常等二边。

缘起就是中道,缘起不否定这个现象的存在,如实知现象因缘生,因缘灭,不会是实有的生,实有的灭。执有、无,常、断二见。

如迦旃延说真实禅(体悟第一义的禅观)说:「观彼悉皆虚伪,(彼指五蕴六处这个身心)都不见真实……(为什么不见真实?因为这个身心一直在无常变易)但以假号因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如说眼、耳、鼻、知、身、意,这个就是假号)观斯空寂,(斯:即眼、耳、鼻、舌、身、意本性空寂)不见有法(有见)及与非法(无见)」。就是不落实有、实无二边见。

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的假名法——世俗的,圣弟子就在这因缘中,名相世俗法中,体观空寂,离「有法」「非法」二边见,(就是实有,实无)就证得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性空)所以说:「诸佛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诸见:有见、无见、常见、断见,都是邪见。

佛陀又说:「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如实正观世间集,世间的定义,在前面已有解释。现在举烦恼为例,烦恼是受,烦恼生起,即是世间集起,如果我们如实正观,就是对烦恼的集起作正确的分析、观察烦恼集起的因,烦恼是怎么生起的?不离根尘触对因缘所生的,所以烦恼是缘起有。这样就不生世间无见,不否定烦恼生起。

如实正观世间灭,烦恼因缘和合生,因缘消散灭。不是实有它一定会灭,所以它灭去的时候,如果我们如实知烦恼是因缘灭而灭,就不会生起烦恼是实有见,因为实有的它不会灭。如来离于实有实无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是中道观,也是正见。

世俗的人,看见生,就以为有实在的法生起,看见灭,就以为有实在的法毁灭了。有是实实在在的有,无是实实在在的取消,这是落于二边见的。圣弟子不然,看见法生起,遣离了无见,但并不执着以为是实有;看见法消灭了,遣除了有见,但并不执着以为是断灭实无。

因为依着缘起法的因生果生,因灭果灭,一切法是活泼泼的可有可无,可生可灭。

就是我们生命的功能可以用啊,但是你不要认为它是实有的生、实有的灭,它是因缘生,因缘灭,本性是空。假若是实在性的,实有,就不该灭而无;实无,就不该生而有。所以对什么叫实有、实无,我们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概念。

所以在法法的可生可灭、可有可无中,深入事物的根本核心,体见到一切是关系的,没有实性的有、无、生、灭,一切是不实的假名,都是假名安立的,本性是毕竟空寂的。所以毕竟空寂,不是抹煞了一切生、灭、有、无的现象而破坏诸法;

所以就有说「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佛法就在我们五蕴、六处,佛法是在讲空性,空性不离五蕴、六处去体悟,但也不会破坏五蕴、六处,五蕴、六处是因缘生因缘灭,你破坏它干什么。

反之,空寂(本性空寂)正是掘发了诸法生、灭、有、无的真实相。因为本性空,才显发出因缘生,因缘灭,非实如幻的真实相。

这是如来教授的真实意趣,否则单见到流转还灭、一正一反的两面,很容易误解而割截为二体的。这从流转、还灭二门,两门的有无生灭关涉的现象中,直接体现到法法本性的空寂,可以叫他做中道的空寂律。(中道的空寂律也是假名安立)这是第一义的中道教说,也为佛法特质——缘起性空的真义所在。大乘学者常说的「当体即空」,就是如此。——摘自印顺导师《佛法是救世之光》

导师的这一段论述对我们修学缘起法,体悟性空,启发意义很大!没事的时候可以多阅读、多思维。
(全部完结,感恩阅读)

《脱口秀大会》总决赛收割了多条热搜,其中有一条是“呼兰意难平”。
数月前的白玉兰颁奖之夜,也有一条相似的热搜是在心疼热依扎。
相似的情景,相似的心态,兴许还是相似的一拨人。
心疼热依扎的时候,他们骂童瑶。心疼呼兰的时候,他们骂谢娜。
他们觉得谢娜一边说自己喜欢呼兰,一边又不给呼兰拍灯,是两面派。
可是他们也不想一想,就算谢娜是两面派,她怎么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自己的两面派。作为一个靠临场反应吃饭的成熟艺人,谢娜怎么可能公然干出这么招黑的事。
后来我看到有自称是现场观众的网友说,因为呼兰表演的时候谢娜刚好有事出去了,没赶上为呼兰拍灯。回来之后谢娜想补灯,但来不及了,呼兰也说不用了。
无论真假吧,这至少是一个能说得通的解释。
当你要质疑一个人的离谱行为时,你得先想想,这个人平时的一贯表现是怎样的,他的离谱行为是出于什么动机,背后有没有难言之隐。
呼兰在总决赛里也说过,“看的时候稍微想想,到底合不合理,但凡有点蹊跷,麻烦你慢点转发。”
而有些人是一边喊着心疼呼兰,一边却成了呼兰段子里讽刺的人。他们说谢娜听不懂呼兰的高级段子,其实真正听不懂呼兰在说什么的,正是他们自己。
我们退一步讲,就算谢娜给呼兰拍了灯,呼兰距离前三名的门槛也仍有四票之遥,他还是进不了前三。
而有一条高赞评论说,呼兰没进前三就离谱。
我很怀疑说这种话的人,以及为他点赞的人,到底看没看节目,是不是一看见热搜就急忙跑进来留言了。
如果他们看了总决赛,就会知道无论是谁没进前三,其实都很正常。因为当晚所有人都没在自己的最佳状态上,每个选手都给人一种强弩之末的感觉,包括冠军周奇墨、包括庞博、徐志胜,也包括呼兰。
用呼兰的话来说,“比到这个时候,大家都没东西了。”
而那些替呼兰鸣冤叫屈的人,真正想要的不只是前三,而是呼兰夺冠。
这就更没必要,因为《脱口秀大会》的冠军本来就不重要。
《脱口秀大会》存在的意义是逗人笑。这个冠军既不是业内至高荣誉,也没有任何实惠可言。就只是颁奖时热闹那一下,然后就一切清零。
正因如此,冠军才会通过现场一百位观众全凭主观好恶投票选出。
李诞说得很明白,选手之间不是对手,“都是哄你们玩的,打来打去只为让你们高兴。”
可是有些观众入戏太深了。演员自己都没啥,观众反而意难平了。
其实这些观众真正意难平的不是呼兰,而是他们自己。
因为呼兰没夺冠、甚至都没进前三,让他们觉得自己没面子了,觉得自己高级的品位输给了庸俗的大多数,不甘心了。
心疼呼兰只是他们此刻打出的旗号,心疼热依扎也曾经是这样的旗号。
事实上,这种以心疼呼兰为名而产生的刷屏和吐槽,反而将呼兰推向大多数观众的对立面。
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反感流量明星,到底是反感明星本人,还是反感他们的粉丝?
其实是粉丝。
如果没有粉丝捧臭脚,流量明星是没什么戏可演的,更没有天价片酬可赚。
可是有了粉丝之后,流量明星们不仅有戏演、有钱赚,甚至演得不好还不让说。
有些流量明星,演技并非一无是处,自身也还算努力,但是经过粉丝的一通吹捧之后,他们就变成了所谓“国民演员”“这部戏没他谁会看”等等。
巨大的反差,加上敢怒不敢言的网络舆论环境,才使得流量明星被普通观众所反感。
而现在,裹挟着辱骂与排他的刷屏,也正在将呼兰推向被普通观众反感的境地。那些原本对呼兰评价不错的观众,会因为这些“心疼呼兰”的人,而对呼兰产生逆反。
在这样的趋势下,“呼兰”会慢慢变少,“hl”会慢慢变多。呼兰的名字,将慢慢变成“不可说”。
以上是站在大局观的角度看呼兰,接下来还是站在大局观的角度,再说说《脱口秀大会》。
李诞做《脱口秀大会》,除了养活公司这一帮兄弟之外,更大的野心是整合脱口秀行业,就像马东通过《奇葩说》来整合华语辩论行业一样。
怎么整合?
两兄弟共同选择了融合,而不是排他。
通过融合,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节目的精彩程度最大化,才能让蛋糕变大,这样大家才能都有好饭吃。
本季《脱口秀大会》的宣传语“每个人都能说五分钟脱口秀”,包括漫才组合的加入,都是这种融合思维的直接体现。
明白了这个用意之后,你就会明白李诞为什么会从上一季开始,就不厌其烦地将周奇墨称之为“脱口秀界的天花板”,又为什么会在本季总决赛表演结束后很兴奋地说,周奇墨终于承认他和我们是一伙的了。
说白了,如果冠军一直是“笑果文化的人”在拿,脱口秀行业就很可能成为诸侯割据,而像周奇墨这样的“外部高手”就会因为不服气,而对这个节目产生抵触心理。
如果《脱口秀大会》无法包揽业内所有高手,那就不是李诞想要的。
所以,让周奇墨在“实至”的情况下“名归”,才是《脱口秀大会》的大局观。
所以,当周奇墨表演结束后,作为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庞博主动起身高呼冠军,这才是大局观。
这才是一个“想陪《脱口秀大会》走过四季”的人,真正拥有的高度和心胸。
而那些以心疼呼兰为名,行泄愤之实的一部分网民,却在做着割裂的事。他们不仅割裂着呼兰与观众的联系,也在割裂着《脱口秀大会》与整个行业的联系。
他们正在将呼兰变成又一个“哥哥”,也正在将《脱口秀大会》变成粉丝才看的偶像剧。
这些人,粉谁谁倒霉。

【《太上感应篇图说》45、施恩不求报】
【原文】
经文:施恩不求报。
解网疏囚莫大恩,如何背地听妻言。
他年授首沙场上,冷雨凄风泣断魂。

【译文】

注:君子以扶危济困、救世济人为己任,帮助别人的善念一旦被触发,就会积极施与援手,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如果帮助别人而期望得到回报,就不是真心诚意。其所帮助的人也必然都是有能力报恩的人,或者以钱财作为回报,或者宣扬他的好名声作为回报,而那些陷入极端困境,渴望得到帮助的人却得不到他的帮助,这样的话就完全是自私自利之心在作怪了。所以说,帮助别人必须能够做到不求回报,不求回报才能心平气和,心平气和才能使更多的人得到利益,这样才算得上真正帮人。

案:吴自修作寿张县的县令时,审判一个大盗的案件,他见这个盗贼身材伟岸健硕,品貌不凡,不是那种鸡鸣狗盗之徒。但是考虑到这个盗贼犯的罪过于重大,想要为其开脱,也找不到办法。就在半夜里把盗贼叫到衙门里头,对他说:“我想救你不死,而按照律法,你犯的罪是必死无疑的。明天要把你押解到刑罚司,我叮嘱解差半路上把你放了,你们可以一块逃走。”第二天,取出三百两银子,暗地里嘱托解差半路上一块逃走。事情被发现后,吴自修因为派人不当被罢官,导致家中一贫如洗,家人都十分忧愁。吴自修说:“帮人而希望报答,不如不帮。我现在贫穷,这是命,有什么忧虑的?”

过了几年,盗贼在边疆屡立战功,做了高官,想着报答吴县令的恩德。就写了一封书信,邀请吴自修前去,吴公本来不愿意去,家人催着他去,就来到盗贼做官的地方。盗贼对待吴公像亲生父亲一样,时刻不离身边,几天后连后堂都不回去了。盗贼的妻子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什么原因,盗贼一五一十告诉了她,妻子说:“你错了,我听说大恩无以为报,你有把柄抓在他的手中,即使把咱们的钱都给他,也不会满足,如果不能满足他,他要是把你以前的事播扬出去,你还有什么面目做官?不若叫他死掉,把他的棺材运回,然后厚赠他的家人,这样你的事情不会泄露,他也得到了报答。”盗贼恍然大悟,说:“你说的对,再过几天,就这样做。”夫妇二人在那里谋划的时候,不知道已经被一个姓樊的厨子偷听到了。送上午餐的时候,樊姓厨子因为饭菜不可口被责打二十大板,怀恨在心就把夫妇俩谋划的事告诉给了吴自修,吴大惊失色,行李也不要了,和樊姓厨子半夜逃走。第二天早晨,盗贼知道后,他们已经跑远,追不上了。盗贼悔恨不已,派人送一千两银子到吴家,吴推辞掉,坚辞不受。后来,正逢皇帝加恩,吴自修原官起用,一直做到尚书。盗贼领兵征讨西域,因贻误战机被斩首,这也是忘恩负义的报应。

附:河南刘文正公,名刘理顺,乡试考中举人后,参加会试,长期不能登第。一次,他在二郎神庙读书,听到有痛哭声,就去打听,邻居说:“那家老人的儿子出远门已经七年了,母亲老迈而且贫穷,打算把儿媳妇嫁出去,以图勉强活命,昨天从一个远道而来的客商那里得到十二两银子,今天晚上就要跟那客商走了,婆婆媳妇二人不忍分别。”刘公听完这话,就对仆人说:“到家里取十二两银子来。”仆人说:“家里的钱也不够用,只有准备交纳的粮税十多两银子,明天就要交给官府了。”刘公说:“快点取来,税银再另想办法。”于是以那家儿子的名义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离开家后挣了五百多两银子,再有半个月就回家,先寄回十二两这些话。婆媳二人得到书信和银两,急忙把这个消息告诉客商,把银子退还给他。过了十多天,那家老人的儿子果然回家了,书信中的内容完全符合。老人的儿子听说这件事,大吃一惊,感叹道:“难道是神明可怜我吗?”全家拜谢天地。刘公当年参加会试,临走前一天,梦见鼓乐喧天,有人手持火炬,二郎神亲自把他送出庙门。等到发榜后,果然状元及第。老人的儿子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是刘公所做,登门拜谢,刘公并不承认。

吴郡洞庭山席姓家族,他家的先祖有一位秀才也做了类似的善事,他所救的人家是木匠的母亲和妻子。木匠回家后打听,知道是席公所为,前去拜谢,公不承认。木匠说:“恩公行阴德事不求回报,小人我怎么能忘记报答呢?听说恩公将要娶亲,小人亲手造一张床,愿恩公大吉大利,多生贵子,恩公不要推辞。”席公后来果然连生数子,到现在依然是科甲连绵,是洞庭的望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重逢牡丹亭# 文 / 罗周题 /《:生死梦中》L先生向我约稿《牡丹亭》之整理改编,我说《牡丹亭》演出版纷纭,用不到我再掺和,他却说,相信我心里,定有一版我自己
  • 就算美国的军费要应付美军在全球的需求,有一半放到中国方向上来,那也是中国军费的两倍多。现在呢,都是按照军费占GDP的比例对外做公布,这也同国际上的算法实现了接轨
  • #乾县身边事# #观摩重点项目看咸阳发展#【乾县一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即将投产】7月22日10:30 ,咸阳市委八届二次全会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来到位于乾县的陕西方
  • 翻相册看到他爸烧的饭了 好好吃[泪] 难怪朱老板长胖了 之前去吃的时候就烧了猪蹄 但是太大了 我很懒 懒得啃 吃过之后我跟朱老板说下次切小点 不然我不吃(开玩笑
  • #李琦[超话]# [心] #0712李琦出道九周年# 「九」陪你久久,長長久久⋯⋯一晃眼又是0712的日子,想不到吧,我還在呢[偷笑]趕都趕不走,黏的很[哈哈]
  • 眼睛发红,眼结膜发炎,双手轮换着掐按。眼睛发红,眼结膜发炎,双手轮换着掐按。
  • #时代少年团周边中转站[超话]# 全部都出 还有一个刘耀文单封桶(除了卡其他配置都在)和一个团封桶与图里舞象之年的cp卡一起捆出 pb卡捆出pb 还有些卡需捆
  • 【辽宁:让“中国饭碗”装入更多“中国粮食”】春争日,夏争时,眼下,正是辽沈大地农忙季。此时,大田作物旺盛生长,田间管理正当其时。农人们日出而作,挥洒汗水于纵横阡
  • 再问,如果警方去调查20年多前的失踪人口,会简单的去主街的饭馆商店去问吗? 是微笑对大志的在乎,是大志的单纯认真,是小武的执着,是陈桐对友情的珍重,是丁垱妈妈对
  • #时代少年团周边中转站[超话]#退周边坑出:严浩翔台历明信片+团台历明信片里的几张宋亚轩丁程鑫刘耀文贺峻霖团台历明信片✖️2马嘉祺团台历明信片一张舞象之年专辑桶
  • 一场家宴,还原一个故事。[心]深圳婚礼##婚礼筹备##婚礼那些事 ##婚礼跟拍 ##我的婚礼##深圳婚礼摄影师##深圳婚礼摄影摄像##深圳新娘##深圳婚礼拍摄#
  • 然而,徐志摩坚持称,凌叔华只是他众多女友中的一个同志。那时林徽因还未成婚,徐志摩还在苦苦追求,甚至还让泰戈尔帮忙牵线搭桥。
  • #✎# 回家翻到高中的聊天本子 发现过了这么长时间我还是一个死板的恋爱脑 到底该怎么经营感情才对啊呜呜呜呜 一直觉得自己做的问心无愧就好 但是事实告诉我有些事
  • 这文案我真的会谢,本来只焦虑没理想对象,现在又焦虑自己真烂[微笑]可我觉得这个文案很好“等我成为我理想中的自己,再去迎接理想中的你”突然理解了一直都遇不见合适的
  •   赏戏——  数百年沉淀,戏剧的舞台越搭越大  绕过文昌里戏曲博物馆,隐约听见叫好声,便知到了旭东戏社。  “当时我就觉得,传统戏曲文化和现代文创结合,将临川
  • 6月初,因了解到穿山甲野保工作过程中有相关创造发明需求,由绿大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大学生组织了“穿山甲保护救护工作中的专利需求交流会”科学守护穿
  • 老金:相信有神秘的力量了!老金:相信有神秘的力量了!
  • 伦勃朗关于自我的重要探索始于17世纪20年代,当时年轻的他还在莱顿,这种探索贯穿了画家的一生,包括他的油画、蚀刻画和素描画。他的一生留下了500多幅油画,把荷兰
  • ”嘅一声 但可能影唔出 真的很因缺斯汀的声音为了拍最后的装杯(笑死 “杯”只是替代“盘”这个词的…没有读起来的那个意思)从截图可以看出 我真的比较努力了 虽然
  • #摩登兄弟[超话]#៚ ͜'.এ°~遇见你,就注定要让我守护你一辈子,要我每天和你说晚安,要我看着你慢慢变老。 ·@摩登兄弟刘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