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的条件——福、慧二资粮

问:请问什么是福报资粮和智慧资粮?

答:佛教修行很重视这两个资粮。一个修行人能修到什么程度,能得到多少利益,取决于这两个资粮的多少。资粮越多,修行越快,资粮越少,修行越慢。我们经常说开悟见道,就是修到见道位,也是禅堂里说的开悟,达到这个开悟的程度需要多大的福报和智慧资粮呢?从福报讲,要有“七世天子命”的福报,从智慧讲,要有“九朝状元才”的智慧,具有这样的福报和智慧的人才有开悟的可能性。可见福报和智慧资粮对于修行人是多么的重要!

既然这么重要,那么佛教的福报和智慧拿什么标准来衡量呢?你们仔细听!我们说福报有洪福和清福,所谓“洪福好求,清福难修”。物质方面非常丰富,吃喝不愁,这叫洪福。清福指知足安乐,无欲无求,逍遥自在。而我们佛教里重点是修这个清福,这需要智慧。有洪福无清福,那是富而不贵。有清福无洪福,那是贵而不富。既有洪福也有清福,那是大富大贵。

怎么得到洪福呢?有几个途径,一个是惜福,一个是修福。惜福就是指不要浪费,要珍惜福报,自己的不能浪费,别人的也不能浪费。修福又分为好几种方式,你可以布施,可以修禅定,还可以修苦行。当然,最根本的还是五戒,持戒是修福报最好的方法。

那么福报资粮修好的时候会有什么特点呢?主要看这个人对一切环境的适应程度如何?如果说这个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很快适应,心地清净,不被外界环境所转,这就是大福报的特点。你把他放到艰苦的环境中,他能知足安乐,心地清净。放到富裕的生活中,他也能心地清净,不为富贵所动,这就说明他的福报资粮已经修好了。就像过去的老和尚一样,虽然住山住茅棚,吃野菜野果,但身体依然健康,过得悠闲自在,那是上层的福报。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那时候的比丘是上层福报。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年四季就是三衣,人家就能适应,身体健康也不得病。像法时代到唐宋期间,人的福报就不行了,那是中层福报。日中一食和树下一宿不行了,所以早上还要喝点粥,还得盖个房子,要住在里面,这样才能安心办道。到了我们末法时代,那是下层福报。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医药不缺,供养很多,还不能安心办道。

所以福报有多大,就看这个人的适应能力有多强。无论多么艰苦,多么奢华,他都不为所动,能随遇而安,不挑剔。同时身体也能适应,不得病,这是上层福报的人。修的时候从苦行、布施开始,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勇气。如果一个人福报不够的时候,他在一个环境里会非常不适应,觉得这也不清净,那里也不舒适,看什么都不顺眼,会非常挑剔,这是没福报或者说福报不够,需要从修苦行开始,比如干活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一个人到任何地方都能很快适应,心也安稳也不挑剔,知足安乐,这种人不需要修苦行,因为他的福报是够的。也就是说,这样的人才有七世皇帝的福报。

问:除了干活和生活简朴以外,还有哪些是苦行?

答:只要能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和勇气,提高自己很快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不被物转,这都叫修苦行。还有那些行脚的、朝拜的,这都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忍耐力,这都是在修苦行。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人修了很多苦行,干活也很卖力,但心地不柔和,心中的烦恼反倒增加,表面上虽然在干活,但心里已经忍耐不住了,那不叫修福报。还有的人胆子非常小,一走夜路见到个什么东西,就怕的不得了,那也叫没福报,勇气不够。福报大的人走到哪里都不害怕,心里坦荡荡的,非常勇敢和坚强。

所以今天我们要把这个福报资粮搞清楚,很多人常说,你看那个人走到哪里都吃好的,喝好的,住好的,福报多大啊!告诉你们,那个不算福报,不信的话你把他放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中,你再看看他的反应是什么?绝对会极度不适应,拿我们佛教中的标准来说,那是没福报。

什么是智慧资粮呢?我们佛教里的智慧是说能不能看破,如果把一切东西都能看破放下,我们说这个人智慧资粮修好了。这种人的特点是对任何知见都不嗔恨,也不和人争论辩论,因为他把一切都看破了。你说了没几句话,他就把你看破了,你说你的见解,他也不和你争论。这个不辩论可不是因为他害怕,也不是不知道,是因为你没说几句话,他就已经知道你是什么层次了,心里清清楚楚的,所以懒得跟你说。

因为他看破一切了,就懒了,所以罗汉最懒。因为罗汉已经把三界里的一切都看破了,所以他就懒的很,不发这个菩提心,这就是所谓的“二乘精进无道心”。为什么精进呢?因为他把三界六道的烦恼全部都断掉了,但他懒得发菩提心度众生,所以说他没道心。

所以说没嗔恨心、不辩论、不争斗是智慧资粮修好的最明显的一个特点。这个智慧从哪里来学呢?要从深入三藏入手。《金刚经》中说须菩提无诤第一,为什么呢?因为他最有智慧,所以他无诤。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要有“九朝状元才”的人才有解空的智慧。

如果依三十七道品对应来讲的话:资粮道刚开始修四念处,然后修四正勤,最后修四神足。其间必须以严持戒律为修福,以闻思修为修慧,最后到了六根清净,得诸禅定并可以得天眼通等神通。这是资粮道(福报资粮和智慧资粮都包括)所修的法和最后的标准。

问:师父,不是说舍利弗智慧第一吗?

答:舍利弗的智慧第一指的是差别智。这里的智慧资粮指的是解空的智慧,而解空第一是须菩提。智慧资粮修好的人是这个特点。那么没智慧的人是什么特点呢?他走到哪里嘴巴都不停,都要跟人争个高低,非要把你辩倒。一旦知见或者信仰与他的不一致,他马上起嗔恨心,这种人最没智慧。

所以,一个人如果福报资粮和智慧资粮都修好了的话,走到哪里都能适应。话也不多,也没脾气,不跟人争论,心地非常柔和,这种人修行才容易见道。

两种资粮修好之后,就进入加行了,就是说再加把劲,精进一点修行,往紧里再催一下,让这个人尽快开悟。禅堂里打禅七就是加行,都是福报和智慧资粮修得差不多了之后,再通过禅七的加行,也许一下子就开悟了。开悟就是见道位的人,这是所谓资粮道、加行道和见道,之后才是修道和证道。

加行道主修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五力,其间也必须以严持戒律和空观的智慧来制伏和断除欲界见惑,通过暖、顶、忍、世第一谛,最后得总持、神通等功德。

问:师父,那成天念佛是不是也是加行?

答:这个五道大多是对于出家修行的人来谈的,开悟见道后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修行。你们在家人就是五戒里面讲的“三皈纳体,五戒培基”,就是亲近三宝修你们的善根和福报。你们干的是这件事情,仅此而已。其实只能修资粮道,开始修下品资粮(四念处),然后修中品资粮(四正勤),最后修四如意足是上品资粮道,所有佛法修行都必须从四念处开始。资粮道圆满已经很不容易了,能达到六根清净,得诸禅定并可以得天眼通。当然,这是凡夫天眼,只能看见四大部洲,欲界诸天的宫殿、天人以及地狱等,是最低的一种天眼。

也就是说,要想真正的修道了生死,那不是你们在家人的事情,那是出家人的事。否则为什么把你们叫做近事男,近事女呢?就是亲近三宝,靠近三宝的意思,但还没走上正规的修行之路。如果打个比喻的话,你们就是“游击队、民兵连”,不是“正规军”,差的还很远呢!

你们在家人首先守好三皈戒,修好三皈法,就不堕三恶道,也能保住三宝的种性了。之后守好学好五戒,就可以保住圆满的人身,做一个标准的好人。然后再观世间的空、苦、无常等,放弃一切世间享受,发起出家了生死、度众生的这个出离心,因出离心而出家修行,就成了“正规军”了,不再是近事男、近事女了,那时候就差不多了。

五台山果戒法师

……谒龙洞,相传文殊菩萨收伏五百孽龙于此。下有茅蓬,住关东喇嘛僧,专修密宗,苦行第一,惟采野菜连根而食。古云:“野菜连根煮,山柴带叶烧。”如此境界,亦不多见。回寺与住持谈及,伊云:“欲学三乘法,须参一指禅。”余答:“三乘法可以说,一指禅参不来。”伊云:“放下身心,真真实实用功,二六时中念兹在兹,不着一些闲杂。十年五载,以悟为期,勿生懈怠。如是行去,忽得心开。一闻千悟,历代祖师无容身之地。”

一一一《名山游访记• 五台山游访记》
注:《名山游访记》乃民国时期高鹤年居士行脚参学中的随记,存有当时修道人、善士言行举止的原始记录,对真实了解传统道业修持具有直观作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虚云老和尚、印光大师、谛闲法师、来果禅师、兴慈法师等曾为本书作序。

#2021有点东西#
#馓饭#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半星]
华亭市有一种特色吃食叫馓饭,有玉米细面馓饭、荞面馓饭等。最常见的是玉米细面馓饭,选用新鲜的玉米面粉为原料做出的馓饭口感细腻,味道香醇,久吃不腻。
不论什么馓饭,做法是一样的。除了主要原料外,另一样原料是极为普通的洋芋,也有用红薯的。先说说玉米细面馓饭的做法。要做好玉米面馓饭,必须选用新鲜的玉米面粉,一定要金黄细腻,清香扑鼻。洋芋洗净去皮、切块和玉米面粉一起备用。烧一锅开水,把切好的洋芋块提前煮在水中,待洋芋烂熟之时,左手捏一撮玉米面粉,右手持一根擀面杖。面粉随着左手的搓动纷纷扬扬,如牛毛细雨般飘落入水,右手握着擀面杖随之搅动起来。切记面粉不能撒得多、撒得快,而且要边撒边搅。搅的时候,右手握紧擀面杖,两脚立稳,腰胯部发力,身体带动手臂,手臂带动擀面杖在锅里不停“画”圈搅动。民谚曰:“馓饭要好,七十二搅。”所以“搅”才是做馓饭的关键环节,核心步骤。首先,必须同向搅动,切不可一会顺时针一会逆时针,否则面在水中会结块,出现“夹生”馓饭,影响口感。其次,要使劲不停地搅动,通过搅动让面粉在水中呈悬浮状态,这样就不会糊。金沙般飘洒的玉米面粉,旋转的擀面杖,扭动的腰肢也是一场视觉盛宴。翩翩起舞间,锅里馓饭变得浓稠起来,香气袭人,洋芋块也和浓稠的馓饭融为一体,若隐若现。
  馓饭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稠了口感不佳,稀了捞不到嘴里。所以当锅中的馓饭接近固体状时,或者感觉搅动困难时,停止搅动,要用饭勺从锅底使劲搅拌,关小火,盖上锅盖焖几分钟。随着馓饭表面“咕嘟咕嘟”的气泡爆裂声,香气已经溢满整间厨房,甚至在老远都能闻到。虽然原料和做法如此简单和平常,但其中选料、火候、技巧都各具千秋,因此一百个人做的馓饭就有一百个口味,高手做的馓饭稀稠适中,香醇可口,百吃不厌。
  盛一碗馓饭出来,你可别急着吃。任由玉米夹着洋芋的醇香钻进口鼻,看着黄澄澄、亮晶晶、热腾腾的馓饭,等到口水溢出嘴角时再动手不迟。吃馓饭的佐菜不必太讲究,不过有条件的讲究一下也未尝不可。吃馓饭的佐菜不但显示着主人家的家境情况,也可以看出女主人的烹饪水平。佐菜以凉菜为主,春夏季节主要是野菜类,凉拌苜蓿、苦苣菜等,秋冬季就以腌菜、泡菜为主。也有炒几盘热菜吃馓饭的,土豆丝、炒青椒、炒肉片都可以。最常见、最简单的就是油炝酸菜。上好的酸菜淘洗干净,切丝,撒上葱丝、蒜末,用热油一浇,老远就能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吃起来醇香清脆。
  吃馓饭的动作可大有讲究。碗不能放在饭桌上,必须端起来。一手端碗,一手持筷,操起一筷子佐菜放在碗边,碗稍微倾斜,给筷子一个恰当的发力角度。端碗的手得配合筷子的动作,双手同时用力,碗向外转,筷子向内旋,筷头上的酸菜便旋起一团馓饭。吃进嘴里先别急着咀嚼,含一会,馓饭的滚烫在口中稍纵即逝,酸菜的凉爽马上透了出来,味蕾在一烫一凉的刺激下,表现得格外兴奋。此时稍加咀嚼,吞咽下肚,一股火热顺喉而下,冬日的严寒顿时消失殆尽。吃馓饭时,筷子一定要顺着一个点往进旋,边吃边倾斜,如此吃完馓饭的碗才会干净如新。
吃馓饭还会产生一种特有的小吃——“呱呱”和“糅糅”。馓饭吃完会有一层糊在锅底的锅巴,又干又硬的叫“糅糅”,半软半干的叫“糅糅”。“呱呱”吃起来酥脆香甜,“糅糅”嚼起来弹润筋道。每次吃馓饭,小孩子都争着抢着吃“呱呱”和“糅糅”。
  馓饭是那些苦难日子里的产物。听我爸说他小时候在农业社大锅灶上经常吃馓饭。由于馓饭用料简单,并且不费料、不费时、不费事,到了冬天馓饭便是家常饭。那时冬天的主要农活就是拉粪,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农业社一年积攒的粪土都要在冬天拉去地里。数九寒天劳动了一上午的人们,老远闻到馓饭的香气,准会精神振奋。他们前呼后拥到大锅灶前,端起一碗馓饭,就上酸菜,有的蹲在墙角,有的直接蹲在粪堆上,吃出一片吸溜声音,热火朝天。这也许是他们那个年代最幸福的瞬间。
  我小时候,家里境况已经好多了。但冬天吃馓饭依旧是传统。馓饭也成了我记忆中冬天的标志。小时候吃馓饭,家里人要求吃完馓饭的碗必须干干净净。而我总是把菜夹进饭里,胡乱搅拌,搅得稀不稀、稠不稠,连喝带吃。吃完为了让碗干净,只能伸长舌头去舔,碗终于干净了,可脸总是糊得不像样子。渐渐长大后,我最终学会了吃馓饭的诀窍。我也蹲在地上,左手端碗右手持筷,双手配合,加起菜旋出饭,顺着一个点往进旋,边吃边倾斜。吃完馓饭的碗也和爸妈吃过的一样干净,脸也糊不上饭渣了。
  馓饭不仅美味可口,易消化,而那金黄的馓饭顺喉而下时,一股浓浓的乡愁也糊上了心头。(via:@华亭发布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吴海告白厦门#   (2)自言自语摆脱烦恼   因为某种原因而遭遇失败,变得心灰意冷,这是人之常情。人们会因为碰到一次失败,就以为到处走不通,而陷入无路可走的
  • 【99.49%!无锡人“安全感”全省第一!】平安,民心所向、幸福之基。 近日,在2021年上半年江苏省对设区市群众安全感测评中,无锡群众安全感为99.49%,
  • 那英退出《中国好声音》,知名导演公开表态,切断她的“退路”()#超级话题##正能量[超话]##互粉[超话]##情感[超话]##带着微博去旅行[超话]# 作为歌手
  • 有亿点想我的宝贝侄儿,不知道怎么回事虽然他超级讨厌想看看有没有变乖,幼儿园有没有交到好朋友[哈哈] 每天都在上课,上课,下地,做表……助管那边的工作越做越烦,这
  • 郑州购房通 13小时前 · 郑州易圆居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经理 所有的投资失败只有一个原因:能力不足!无论是小白的被骗、被坑、轻信都是因为自己不认为自己具备赚钱
  • #中观缘起[超话]#[微风]#龙树空宗#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印顺导师   2.『五分律』的二部,即第一分与第二分。比丘部分,从卷一到卷一0(大正二二‧一
  • 龚俊参加活动被围堵 哈喽各位小伙伴们好呀,相信如果是年前,相信十个人里面有是一个不知道龚俊是哪一位,有什么出名的代表作吧?但如今说起龚俊名字,大家都会纷纷瞳孔放
  • [啤酒]周报来啦!8.30~9.7 【餐饮/零售/服务连锁行业周报】 1. 粤式火锅品牌“捞王”申请赴港IPO,年收入超11亿元 2. 墨茉点心局再获数亿元投
  • #新传考研[超话]# 今天,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了2022届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计划招生数50人,较去年减少5人,其中,专硕统招29人。重要的是,22届
  • 荣昌号2017年凤凰传祺 饼茶精选勐宋头春古树茶为原料,经过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茶味道浓烈,回甘持久耐泡,滋味浓烈厚实、久泡余香,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独具绵
  • 咦,坐了一会儿,爱情故事灵感又来了!今天这个故事就叫做:“卑微地喜欢” 对于男性来说,感情是一个责任。他必须负起责任,投入工作,投入社会,让自己成长,才能有能
  • #中国女排[超话]# 憋了好久,想表达一下我的看法,作为一枚理智的新粉,可能说的有点长,请见谅,还是希望大家在没有女排比赛的日子里,也能开开心心、和和气气地看
  • 就像舍伍德·安德森在《小城畸人》里说的: “要勇敢地面对生活, 跳出社会对性别所安排好的角色, 勇敢地作为一个‘人’而活, 而不仅仅是‘男人’ 或者‘女人’”
  • 【万警助万企 | 为企业纾困解难 舞钢公安架起警企“连心桥”】自“万警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舞钢市公安局各单位严格按照局党委关于活动的部署要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
  • 1942中队第四学期四月警容风纪大检查中队讲评 会议时间:2020年4月9日14:20——14:30 主持人:宋二根(指导员) 参会地点:操场 参会人员:194
  • 有一盏灯,能照亮前方; 有一束光,能穿透胸膛; 有一些品质,能让生命闪光; 有一些信仰,能让灵魂皈依。 人,不必有倾国倾城之容貌,也不必有腰缠万贯之财富
  • #朴素妍[超话]#[心]#全世界最美好的朴素妍# [心]#solo歌手朴素妍# 素妍ins更新:‍ #점메추 !! 저는 혼자서만 알 정도로(?) #저탄
  • 呵 我说喜欢李诞黑尾酱这一对儿马上掉了三个粉[费解] 我知道他们的黑料,我根本不在乎,没有一个红人没有“黑料”。 我最早关注他俩是被他俩可愛的互动打动的。 很多
  • 吃饭时间 :妈妈,我考你哦~将进酒的将什么意思? :将要? :错!是请!进什么意思? :………不知道 :一直喝,不要停 我突然又梦回读书时代,吃饭时最不喜欢家
  • #七夕文案# 适合七夕发朋友圈的文案 适合七夕发朋友圈的文案 1.乱世繁华,只为你倾尽天下;苍水蒹葭,只为你归田卸甲。 2.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