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静说养育|几岁是最合适的死亡教育时间?
恰逢清明节前夕,我们抽空回老家扫墓,此时我孩子问我说:妈妈,是不是人死了就会埋在土里?人为什么会死?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了需要对孩子进行一次死亡教育。

为什么要做死亡教育呢?
死亡教育是要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

美国作家早崎绘里香在《生死功课》里说:“死亡教育和性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死亡教育比性教育更加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性。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死亡。”

在国外,死亡教育已相当成熟。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都逐步开设了这门学科;在英国和德国的小学课堂上,殡葬业人员或护士会教授人死时发生的事,并让学生模拟遇到父母车祸身亡等情形时如何应对。
乔布斯说:死亡是最伟大的发明。
17岁时,乔布斯接受了死亡教育,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而后的33年,他每天早上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会做我准备要做的事情吗?”。每当连续太多天都得到“不”的答案时,他就知道自己必须有所改变了。
乔布斯每天都“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去完成自己最想做的事。所以,他才能一次又一次创造科技的奇迹!
而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死”却是一件避而不谈的事情。对于缺失死亡教育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孩子对于死亡的无知懵懂,使得他们在遭受到长辈、朋友的死亡,甚至是宠物猫、兔子的死亡都难以承受痛苦。相反国内每年都会爆发出学生自杀事件,一个个悲痛的事例让人心酸,缺失死亡教育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自残、甚至是自杀,他们对生命完全没有敬畏感。

家长的初衷是好的,他们怕直言死亡会打击到孩子,可是这个善意的谎言被拆穿之后暴露的是对孩子缺少“死亡教育”的问题。

孩子几岁时进行死亡教育合适呢?
早在1948年,匈牙利心理学家玛丽亚·耐基(Nagy)在《发生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学术文章,“儿童关于死亡的理论”。她调查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3-5岁:此时期的孩子认为“死亡”就好像睡觉或去很遥远的地方玩一样,只是不在身边,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上说的“分离焦虑”,孩子不能区别“死亡”与“分离”的差别。在这个阶段孩子不会刻意去问什么叫做“死亡”,而家长需要做的是为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如果孩子遭遇到死亡事件时,家长可以委婉地告诉孩子:“小兔子睡着了,要睡很久很久才会起来”、“爷爷奶奶去天堂了,他们离开了。”

5-9岁:这阶段的孩子已经初步了解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意味着不会再回来。但此时孩子会更加关心别人的死亡之后,他到哪里去了?他还能变成什么?他为什么要死?当孩子询问家长这个问题时,家长不应该回避,或者含糊回答孩子,家长的“避而不谈”会在孩子心生恐惧和不安,尤其是在亲人死亡之后。

9岁以上:这个阶段的孩子随着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逐渐对死亡有了成熟的认识,更加清楚认识到死亡的普遍性,是真实不可以避免的,而且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时家长需要以更加清晰的语言告诉孩子,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时候,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对于恐惧死亡,我们更应该做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将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引申到对“意义”“价值感”的追求之上。

不难发现,每个人对于“死亡”都有不同的觉察时期,而死亡教育不在于早晚,在于教育的方式,家长以怎样的方式引导孩子面对并且接受死亡,才是关键。

1、利用绘本跟影片,生动形象地解释“死亡”
家长有选择的陪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或者影片,利用生动的绘图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诠释死亡,而家长的陪同与引导会给予孩子安全感与力量,无形之中鼓励着孩子去体验、感悟死亡。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涉及“死亡教育”内容的少儿绘本,譬如《爷爷变成了幽灵》、《奶奶的护身符》、《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獾的礼物》、《我永远爱你》、《一片叶子落下来》、《Cry, Heart, But Never Break》(好好哭泣)等,都是很不错的教育范本。

也非常推荐大家去观看《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电影灵感来源于墨西哥传统节日“亡灵节”,亡在墨西哥人的眼中,死亡才是生命的最高意义,生与死互为补充才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又比如《海洋之歌》和《寻找隐世快乐》利用影片来表达失去至爱亲人后心灵的苦难如何被救赎。

2、正向引导
在观看绘本之后,孩子可以初步了解到死亡的含义以及体验生死分离的痛苦,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此时家长可以把握住机会,利用生活中的细节引导孩子正视生命。如花朵凋零、地上的落叶、动物的离去,让孩子明白生命始终有结束的一天,人的生命也是一样,不必过分看重生死,也不过分轻视生命价值。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社工活动,由老师和医生会带领学生参加对老人和病人的照料,或是请他们讲述自己在祖父母去世前后,他们本身的经历。让孩子们体验每一人都应该而且有可能有尊严地走到生命的终点。

3、做好告别
对于一个告别者,最好的状态是拥有一个清醒的告别过程。
丹麦的作家写过这样一个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讲的是一位爷爷突发心脏病猝死,死后,他舍不得自己的小孙子奥斯本,就变成了幽灵,在夜晚来到了小奥斯本的房间,小奥斯本见到爷爷后非常惊喜,每天晚上都和爷爷玩耍,他看着爷爷从墙壁上穿来穿去,听爷爷发出幽灵的叫声,但是爷爷很不开心,他说他死前忘记了一件事。
小奥斯本努力地帮爷爷回忆他忘了什么事,他们想起去游乐场坐过山车,想起在花园里种过一棵大树,想起一起去看电影看到最后呼呼大睡,最后,爷爷突然想起来,他对小奥斯本说:“我忘记和你说再见了!”
“再见!”爷爷和小奥斯本都哭了。
即使是大人,看到这样的绘本内容还是很感动。我们经历过亲人、朋友的死亡,可以感受到离开的痛苦,我们害怕孩子承受不住这样的痛苦。但是请大家相信我们的孩子,他们有权利知道自己爱的人的事情,哪怕是离开了。所以,请让他们好好地做一场告别。

当身边人发生意外时,家长可以用较为委婉的语句告诉孩子:“谁谁生病了,TA很痛苦,现在TA即将离开我们,去一个没有痛苦的地方。我们一起跟TA做一场告别好吗?”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面跟对方告别,或者是用书信的方式写下对对方的爱与留恋,让孩子明白对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在自己身边,应该学会放下,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希望每一位家长跟老师都能正视死亡教育,也许就能帮助孩子对生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敬畏,也多一份珍视。别逃避,我们谈论死,是为了珍视生!

今天谈下网络众生的思维惯性。

之前老师发了条微博,有妹妹求助我,因为她母亲的乳腺癌转移了,问我抄什么经文治疗好,有效果。我就秉承着帮助所有癌症病人的初衷,发了条微博给出建议,包括《僧伽吒经》以及《佛说疗痔病经》等经文,然后就被喷了,喷的原因是一些人说生病了应该找医生去医院,抄经书干什么,纯粹是邪教思想,害人不浅。有一家健康咨询公司转发了我的微博,并且还艾特了中国反邪教,指责我是邪教,宗教防艾?搞笑。当然我也不清楚那家咨询公司出于什么动机。

大家可以看看这几年咨询(15年开始)的涉及到医生医院(搜索词)的所有咨询截图证明自己,大家可以看一下,老师在咨询里的答复,都是问【医生怎么说】【先去医院看医生】【尊重医生的判断】【这事得问医生】,我从来没越俎代庖过,觉得自己的能力比医生还强了,医生是专业人员,生病了肯定第一时间求助医院和医生。而且我对医生这个群体非常尊重,我觉得他们是有大福报的群体。

大家可以看那个妹妹咨询我的话,原话说的是【老师您好,我妈妈乳腺癌转移了,看您微博可以抄经书治疗,请问抄哪部呢】我相信,她的母亲在没有医院,医疗措施的诊断下,是不会得出乳腺癌转移这么个结论的,她妈妈也不是神,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体乳腺癌转移了,都不用医生不借助医院的判断,肯定是医院看完了,医生说的,乳腺癌转移了。于是这个妹妹没有办法了,所以来问我,而我好心好意地解答,导致有黑子说,生病了应该去看医生去医院啊,抄经文是邪教思想啊。大家注意这个前提,在不借助医疗措施和医生诊断的前提下,你如何判断你得的是什么病?就会觉得疼。在不借助医疗措施的情况下,你如何判断你身上的癌细胞转移了,降低了,或者是痊愈了?那肯定都得医院来做啊。抄佛经抄的身体舒服不疼了,但最终佛经的效果的检验,还是得医院证明啊,证明你癌细胞降低了或者转移了。

所以一些网络喷子就是很缺乏逻辑性,打个比方吧,有人凌晨3,4点摔了一跤,找邻居求纱布和创口贴(自己没准备)止血,然后邻居说,你为什么不找药房呢?那这话说的就很愚昧,凌晨3,4点钟,药房门都关着,都没开门呢。所以生活里的一些常识,不会出现在日常对话里的,如果邻居对这个人说找药房,那就是变相拒绝对方的请求,因为凌晨3,4点药房不开门是生活常识啊!有人看了那个微博喷,或者说是为什么不去找医院医生,那这就是缺乏常识的脑回路,那个妹子说母亲乳腺癌转移了,这就代表是医院的结论,凭她母亲自己,如何判断乳腺癌的转移?

这里举第二个例子,老师以前写过女权的评论文,认为社会对女博士的评价不友好,社会舆论对女博士这个精英群体施加一定的压力,潜在目的是防止女博士取得一定的话语权,我是指责歧视女博士这个社会现象。然后评论里出现一个蠢货,就说,女生高学历是为了取悦自己,为了成为更优秀的人,在变好啊,看不下去了。这个人就很愚昧,我评点的是对女博士不友好的一些社会现象,舆论氛围。她评点的是女生读博士是为了成为更优秀的人取悦自己。那她的发言和我的博文有一毛线的关系吗?完全没有。而且我还去看过这个妹子的微博,扫了一眼,她自称北大是自己的母校,我觉得很可笑。北大出来的人会是这样的阅读理解能力?连最基本的段落分析能力都没有。

再举一个例子,老师之前发微博提示说要写关于纹身的文章,有妹妹咨询我纹身开运,评论里就出现一个蠢货,蠢货说,【纹身开运,我看骗钱是真的,纹佛菩萨经文,破坏佛法,罪过无量,还想开运,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这么轻易就相信别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大家注意了,老师只是发微博提示要写纹身方面相关的文章,而纹身开运是咨询的妹妹说的,而这个评论的人在没有看到我文章的情况下,自顾自就臆测佛菩萨经文纹身上,大不敬开不了运,并且指责我的粉丝没有自己的主见。但问题是,他没有看到我的博文,他就自顾自判断我会给别人错误的建议,并且建立在这个假设前提下,对我的粉丝及我展开批判。后来我文章出来后,一些妹妹对那篇纹身文章评价是很高的,就是破迷开悟,知道了一些关于纹身的知识与现象,了解实际内涵后也很感激老师,写的清楚。

大家从这些案例里,可以看出来,人类是有某种思维惯性的。第一个例子里,那些黑子的想法就是,抄写佛经防止疾病或者治疗疾病,是邪教思想,是无知,是害人不浅,并且站在自己臆想的道德制高点上充满优越感地指责我和我的粉丝。他们忽略了本质前提,就是别人是去过医院找过医生没办法了,而且在风靡全球的《生命的重建》这本书里强调了,心理疗法的重要性,露易丝·海就是从爱和哲学治疗里摆脱癌症的。当然啦,判断我是邪教的那家健康咨询公司,我调查了一下,是创业公司,面对人群是艾滋病集体,盈利模式就是给艾滋病患者提供各种药物,说好听点是咨询,说难听点就是卖药的。CEO不是医学专业的,是公共分析专业的,说白了就一商人,可能觉得老师宣传佛法,微博提了那么多艾滋病相关的内容,会降低别人得艾滋病的概率,利益所致,就针对我了。毕竟越多人得艾滋病,他的药就尽可能卖得出去,他的盈利额度就越高。

第二个例子呢,就是对方没有看我的文章,或者无法理解那个段落,阅读能力差,按照自己的思维臆测我的文章,阅读障碍,得出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回复。也是自己的思维惯性导致的,她觉得我一定会写,障碍女博士的内容。

第三个例子呢,对方也是思维惯性,觉得我一定会写纹佛菩萨经文之类的,于是好站在道德制高点之上指责我和我的粉丝,沾沾自喜,没看就下意识觉得我一定会那样写,那是以他自己的角度来臆测我的文章,这是标准的愚昧人啊。

有弟弟念了很多遍《佛说疗痔病经》回向给大姨,大姨的胃癌做完手术后就一切顺利了,佛法是真实不虚的。建议一些健康咨询的公司具备更多的人文情怀,不然你们的创业项目是走不下去的,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一、这世界有美国这个搅屎棍在,就很难想消停得了...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要时刻提高警惕---至今仍然铿锵有力! 你不与他们走相同的路,比他们弱,他们就攻打你,你与他们走同样的路,追上他们,他们还不会甘心,他们就眼红,然后挖空心思进行捣乱,穷尽各种伎俩进行破坏。 ​​​ ​​​

二、人心不足蛇吞象,用于小日本很形象! 小日本,自作孽,不可活。 日本,若不反思、检讨自己,真得是很堪舆。 他们学了欧美西方无赖、小人的本事,滥杀无辜,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了。真是无知透顶。
确实,只有中国的实力大于日本,日本就不会有大的胆子对中国造成伤害.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是,实在是非常可惜,也就是除了亲密关系,恋爱关系里的对方会因为作妖者能量高魅力大而昏头,无力,纵容。所以,情绪会失控的人,你所遇到的每一人,每一个不嫌弃你上窜
  • 刘姗姗:我来了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贫困户一个奶奶,因为她每次生病住院的时候,都是住到我们医院,所以我对她印象本身就挺深。赵宗芹说,她来的时间不长,处处
  • 但是《新少年包拯》中的小演员真的有种过目就忘的感觉,颜值是够了,但是记忆点全无。因为包拯这个经典的人物是80后、90后观众们的童年记忆,角色太深入人心,所以,对
  • #Freesia handmade##小橘透# blingbling的花花小戒指~一个是颜色特别、配色优雅的珍珠&薄荷绿掺浆果粉小花,一个是整体剔透又活
  • 这里的测量方法也不难理解,但是这里写不下,哪天我心血来潮再码[doge]看到这里,你会对测量光速的难度有一定了解吧~但是更牛的是。而这些都还是在好几代人以前,尚
  • 时至今日,上小学的外甥女还是无法相信,眼前的舅妈就是几年前给她上课的那个漂亮老师[跪了][二哈]即使我拿出来当年给他们拍的手势舞视频,她也看到了她自己,即使我找
  • #股票##财经#【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车,别克君威全国14.56万起】别克君威近一个月全国最低成交价为14.56万,新车最高现金优惠5.12万元,新车最大折扣达
  • 很多时候都在想,爸爸或许是解脱了,或许………但是他才55岁啊[泪]很多事情都没做完,老天爷就把他收回去了,如今算算,爸爸应该投胎了吧?你肯定是怪我了,所以都不来
  • 汉学教育127:古代私塾如何教学 承传汉学 所以求智慧到哪裡求?先求无知。中国古时候跟佛法的教学,许许多多地方真的是不谋而合,足见中国古圣先贤真的有高度的智慧。
  • 忙里偷闲的日常碎片【和相约中午的咖啡馆 在大学城逛街买衣服 寻找夜晚的甜品店 在临近打烊的面包店买面包】都是曾在大学城混迹过的朋友们 虽然中间间隔了很多年 但是
  • 念叨多长时间都可以,觉得好了就看一下 “手机上几点几分”。念叨多长时间都可以,觉得好了就看一下 “手机上几点几分”。
  • #张杰[超话]##北斗星空十八周岁# 十余载春秋,七颗星北斗. 十八岁,是十数年无畏前行,是蜕变成大人前的懵懂憧憬,是花季雨季并至的迷乱纷繁. 十八年,是岁月
  • 出生的礼物是1992年10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2岁的生日礼物是一支牙膏,他说“不能陪你从无牙到有牙,那就陪你从有牙到无牙”;3岁的生日礼物是一个滚蛋杯,他说
  • @X玖少年团肖战DAYTOY#肖战1005生日快乐# ✨ ' ✨有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真的很快耶,又陪你长大一岁啦~想说的很多很多,但到了这个时候又笨嘴拙舌[失望]
  • 后来小哥回家考试去了,最后一次见她,应该是跟金哥挽着胳膊去图文收拾东西,金哥喜欢小姐姐,小姐姐喜欢小哥,小哥佛系喜欢小姐姐,最后小哥走了,小姐姐跟金哥好了,金哥
  • 预计本月底迎更多“小勺子”迁移】10月8日是今年第二个世界候鸟日,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勺嘴鹬引发关注。据湛江市爱鸟协会会长程立称,近期当地新添了一处勺
  • #“17”说再见# 又是一年毕业季,你可还记得风靡全校的男神女神吗?赶紧点击下图进入他的小世界吧[好喜欢][好喜欢]愿你我都能从中获得感悟[心][心]点击链接可
  • #deathnote#两天补完 月最后死在了光下 他就是新世界的神啊[泪]如果没有Kira这一层身份 他跟L一定特别和得来 纯粹的目的但是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往往
  • 我就真的会谢!我就真的气死了!
  • 而他们一家人一起跳操的样子好像充满了魔力,让人不自觉地加入到了其中,刘畊宏在直播过程中还会给大家讲一些周董的糗事,或者和大家吐槽一下自己的老婆王婉霏。薯条好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