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齐盐鲁豉共壶

焦新帅

此器灰陶质、传出古都洛阳。器物长19.2公分,宽10.5公分,高15公分,空腹长方体,器腹内间有隔壁,分为不可通连的两部分,器身上并排开有两圆孔,孔高出器身2公分,口径6.4公分,呈略翻卷状。器身正面四边及中间有边栏与界格,左右均分刻划隶书铭文“齐盐”、“鲁豉”,底部为素面,背与左右分刻划边栏和菱形花纹。图案铭文皆湿刻,即器物为未干陶坯在烧制之前刻划,器身六面棱角皆作抹角处理,甚为精致。

此器乃汉代盛放盐、豉两种调味品的饮食用具,其未有任何使用痕迹,一如新制,故应为充当殉葬品的冥器是也。何谓“共壶”?通过四字铭文其意显见,即同时储存盐和豉的连体壶,齐盐鲁豉即指齐国生产的盐与鲁国生产的豆豉。《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臣请处蜀郡严道邛邮,遣其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廪食给薪菜盐豉炊食器席蓐。”清吴伟业《哭志衍》诗:“盐豉下鱼羹,椒兰糝鳧臛。”潘飞声《袁仲濂判官招集第一楼》诗:“沙鸟风帆归画幌,刀鱼盐豉上晶盘。”此中可见盐和豉是古人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品。

两汉乐府《古艳歌》有云:“白盐海东来,美豉出鲁门。”可见齐国生产的盐与鲁国所产的豉为当时的美品,备受时人推崇,流行一时。西晋孙楚《出歌》亦有诗云:“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南朝梁何逊《七召》罗列天下美食,所撰臻美调味品即有“海椒鲁豉,河盐蜀姜。”
古人先民将盐豉共置一器之中极为常见,此中更可显见先民的生活智慧,《太平御览·饮食部》卷十三载:“豉,《史记》曰:蘖面盐豉千答。徐广曰:或作‘合’,器名。”谢承《后汉书》载:“羊续为南阳太守,盐豉共一角。”《太平御览》引“一角”作“壶”字,此处记载了生活极为简谱的羊续饮食简单,常常是在一个调味壶中盛放盐豉,他使用的壶应与斯壶相近。此器在两汉时期并无固定名称,有曰“壶”、“筩”,又有谓之“椭”者,《急就篇》云:“椭,小桶也,所以盛盐豉;按凡狭长之器皆得曰椭。”《广韵》载:“椭,器之狭长。”这些不同的称呼皆是各地依其形态而形成的。
豉,食品名,即豆豉,用黄豆煮熟霉制而成,常用以调味。许慎《说文解字》曰:“豉,配盐幽尗也。”“配盐”指的是用盐来盐渍、发酵;《急就篇》颜注:“豉者,幽豆而为之也。”释意完全相近,皆强调一个“幽”字,“幽”指的是放置在室内昏暗避光之地,而且发酵用的坛子本身需要密封,密封后的坛子,。这些都是制作豆豉的最基本方法。《广雅》说饮食曰:“寝、䤁、郁、廦、幽也。”幽与鬱同义。以豆鬱之,其味苦。《楚辞·招魂》曰:“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王逸注云:“大苦,豉也。辛谓椒姜也。甘谓饴密也。言取豉汁调和以椒姜咸酢,和以饴蜜,则辛甘之味皆发而行也。”《释名》载“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故齐人谓豉声同嗜也。”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载作豉法:“先作暖荫屋,坎地深三二尺。屋必以草盖,瓦则不佳。密泥塞屋牖,无令风及虫鼠入也。开小户,仅得容人出入。厚作篱以闭户。四月、五月为上时,七月二十日后八月为中时;余月亦皆得作,然冬夏大寒大热,极难调适。”齐鲁大地有生产豆豉的历史传承,且技术领先,此中无不透露着鲁国的豆豉生产水平与时人对豆豉的钟爱之情,齐人谓“豉”声同“嗜”更显现先民之嗜豉之风。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古代国之命脉,我国历史上主张盐铁制,官府经营盐铁,寓税于价,《管子·海王》载:“唯官山海为可耳”。《盐铁论·贫富》曰:“食湖池,管山海”。盐为古代调味品之代表,在我国史籍中屡见不鲜,《尚书·说命》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齐国产盐历史久矣,《尚书·禹贡》有载:“海岱惟青州······厥贡盐、、海物惟错。”青州即齐国古地,春秋之时,齐国盛产海盐。《管子·地数》载:“齐有渠展之盐······君伐菹薪煮秭水为盐。”可知齐国之盐盛名。《礼记·曲礼》载:“醯醢之美,而煎盐尚之,贵天产也。”此处之煎盐即海水煮盐,可想见古人以海盐为尚。《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皇帝内经·素问》载:“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莱州曾出土我国存世最大的东汉青铜玺印“右盐主官”即可一证也,齐盐不仅满足了时人的生活需求,也成就了齐国的霸业。
此器制模后,胚体表面水分尚未挥发,陶体还处于易于塑形的阶段,因此,湿胎刻划铭文书写性更强,能保留书写的流畅性,因后者可叠加至前者线条之上,所以细微处也可见到书写的步骤与“笔路”,四字铭文应用较细竹、木类削制工具划刻而成,一如用笔代刀,单刀而就。四字开合有度,洒脱自然,有张有弛,动静鲜明,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此中可见节奏之明快,前二字静若处子,“鲁”字渐开张,直至末字大开大合,右半部“支”部分更是左右跋扈,如一件草书作品般达到高点,好不精彩,激荡人心。
铭文“齐”字下多出四点,很接近“齋”字,则是因为汉时“齐”“齋”为通假字,东汉《肥致碑》中的:“君师魏郡张吴,齐晏子。”的齐即作“齋”字,又如1954年在山东沂南北寨村出土的画像石墓榜题铭文“齐桓公”亦如此。“鲁”字的四点也增多了一笔,再看“豉”字的左半部又少了两笔,这些在两汉陪葬品铭文中较为常见,这些制作工匠匆匆而就多有荒率不顾。此铭绝精之地是“豉”字的“支”部捺笔,可谓是画龙点睛之举,唯此笔作双钩如白描状,其不仅起到力能扛鼎的画面感,也使得整体隶书气息愈加浓烈,这样的双钩刻法在山东和四川江苏一带画像石题记中有数例,如徐州画像石博物馆所藏《东汉永元十六年刻石》、山东肥城栾镇村所出《张文思画像石题记》皆如斯,而于陶器铭文中甚少,此器之珍可作管窥矣。
齐盐鲁豉可见在两汉时期已然成为好盐豉的代表,也成了好调味品的象征,备受时人青睐,故在事死如事生的汉代,人们会将寓意最好的器物作为陪葬品,即表达孝心和最美好的祈愿。从此器之中也可窥得古代齐鲁两国盐豉的生产水平,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之中的深远影响,不仅带给我们浓厚的文化钩沉,也带给我们极高的艺术滋养。 https://t.cn/RxBHUwf

【月球火山“死亡”时间可能在10亿年内】45亿年前,太阳系。一颗与火星大小的行星撞上了地球,碎片四溅,弥漫在地球的周围,聚集出一个新的星球——月球。

这是科学家对月球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他们认为,最初,月球是一个处于熔融状态的火红球体。随后,轻的物质浮上表面,迅速冷却成外壳;重的物质则下沉到月球内部,滚烫炙热。内部的岩浆不时冲破外壳喷薄而出,之后又被冷却形成新的外壳。日复一日,月球的外层冷却部分越来越厚,内部的岩浆再也喷不出来,火山“死”了。

可是,月球火山是什么时候“死”的,还没人能说得清。美国阿波罗计划带回的月球样品显示,月球火山作用主要发生于38亿年前至31亿年前;已发现的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最年轻月球陨石形成于25亿年前左右;一些地球物理模型则显示月球火山作用止于20亿年之前。而最近,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项目研究员张锋及合作团队发现了直接证据,证明月球火山的“死亡”时间在10亿年之内。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t.cn/A6IWFxoC
https://t.cn/A6Il7pkq

▲ 月球脸上长“包”了

作为一名研究月球地质的科学家,张锋需要时常检查月球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2017年,张锋还是澳门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聚精会神地看着大屏幕上灰色的月球画面,当他的眼神缓缓划过代表着月球火山岩平原的暗色部分时,突然,一个从未见过的奇怪影像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怎么有这么多‘包’?”张锋心里暗自打鼓。他放大图片、睁大双眼。在他面前,月球火山岩平原上,或散落、或成簇地分布着一些与传统月球火山不同的小土丘,它们普遍缺少喷口,直径小,顶部平坦,而且周围被凹陷地形环绕。

此时,恰逢两位80多岁的老科学家——美国布朗大学火山地质学家James W. Head和俄罗斯撞击坑研究专家Alexander T. Basilevsky到澳门科技大学访问交流。张锋把图片拿给两位前辈看。“这种东西我们也没见过。”两位老科学家一边说着一边凑近图片细细地看。

他们当即决定合作开展研究,并将这种小土丘命名为“环形凹陷穹丘”。基于比较行星学研究,他们认定小土丘的形成与喷发到月球表面的熔岩成分,及其在月表的动力学行为有关。

图1:高密度聚集分布的环形凹陷穹丘群,阳光从图片右侧射入(图片来源:张锋)
图2:基于三维成像的独立环形凹陷穹丘(图片来源:张锋)

“火山喷发后期,相对富含水等挥发成分的熔岩,注入到已冷却的熔岩壳下面,在月表真空和低重力环境下,里面的压强增大,导致上覆冷凝壳破裂,从而引起内部减压。就像可乐瓶被打开了一样,泡沫岩浆在压强的驱使下沿裂隙上涌并在表面聚集。内部物质的排放和表面重力的加载,则导致周围地形下沉并形成环形凹陷。”张锋说。

2017年,他们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

▲ “包”形成于哥白尼纪

由于这些“包”是在火山喷发作用下形成的,通过研究“包”形成的时间,就能反推出火山喷发的时间。可是,怎样才能知道“包”形成的时间呢?

常用的思路是通过数“包”上的撞击坑,然后套用模型计算。月球撞击坑是科学家用来衡量时间的参照物。在阿波罗登月之后,科学家们曾根据着陆点的撞击坑数量、大小等情况和月球样品分析,建立了撞击坑大小-频率分布统计方法。有了这个模型,研究者们就可以根据每平方公里面积的撞击坑数量和大小,推算出撞击坑形成的时间。

然而,这些“包”平均直径只有200米,“包”上的撞击坑也不可能太大太多,对于如此小的面积,原先的模型方法很难适用。

但张锋很快萌生出了新的研究思路。自从2017年之后,他们陆续发现了9000多个“包”,其中,有一些“包”伸入到撞击坑内部。“环形凹陷穹丘是在熔岩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我们从后续研究中发现,一些环形凹陷穹丘部分填充到了直径小于300米的小型撞击坑内部。”张锋说。

图3:部分填充到小型撞击坑内部的环形凹陷穹丘(图片来源:张锋)

他表示,这些环形凹陷穹丘相关的火山作用,在发生时间上应该晚于这些小型撞击坑,如果得到小型撞击坑的年龄,就可以确定环形凹陷穹丘的形成年龄上限。换言之,先有“坑”,后有“包”,知道了“坑”的年龄,就能大致推出“包”的年龄。

于是,张锋与研究团队合作,采用月球表面侵蚀和发展模型等多种定年方法,研究了几十个延伸到“坑”里的“包”,发现它们的年龄范围在1.3亿年到15亿年,多数小于10亿年。

“也就是说,月球在最年轻的地质年代——哥白尼纪(大约11亿年前至今),仍有火山活动。”张锋说。

▲ 更多待解之谜

张锋等人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行星》上,评审专家在匿名评审意见中写道:“判断月球火山活动的熄火时间,对于我们理解月球热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这篇文章令人振奋,很有启发性,从多个层次为未来研究和月球探测提供了判断依据。”

评审专家认为,这项研究为月球上存在10亿年内火山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也可以作为未来选择载人或无人探月任务科考点时的参考依据。

如今张锋最盼望的,就是有一天登月着陆器能够在月球上开展实地测量并带回岩石样品。“只有通过实地测量和样品分析,测出来的结果才是最可靠的。”对待科研,张锋保守而较真,“假如通过真实的样品测量,发现现在的研究结果不正确,就证明目前普遍采用的月球定年方法还有问题,有待于月球科学界的同行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从1609年伽利略将望远镜对准月球开始,人类对月球已经探索了400多年。直到20世纪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21世纪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月球相关研究开始突飞猛进。但总得来说,400多年的探索是在不断的推测与验证中推进的。

在这项研究之后,关于月球火山还有很多问题等待回答和验证。“如此年轻的火山作用是如何发生的?10亿年内的火山喷发是由什么触发的?发生晚期内部熔融事件的热源又来自哪里?”张锋说,根据目前月球热演化理论,还没有证据显示月球晚期内部曾发生过大规模熔融事件,而针对这些科学问题,他们的研究还将继续。https://t.cn/A6Il7pkG

【月球火山“死亡”时间可能在10亿年内】45亿年前,太阳系。一颗与火星大小的行星撞上了地球,碎片四溅,弥漫在地球的周围,聚集出一个新的星球——月球。

这是科学家对月球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他们认为,最初,月球是一个处于熔融状态的火红球体。随后,轻的物质浮上表面,迅速冷却成外壳;重的物质则下沉到月球内部,滚烫炙热。内部的岩浆不时冲破外壳喷薄而出,之后又被冷却形成新的外壳。日复一日,月球的外层冷却部分越来越厚,内部的岩浆再也喷不出来,火山“死”了。

可是,月球火山是什么时候“死”的,还没人能说得清。美国阿波罗计划带回的月球样品显示,月球火山作用主要发生于38亿年前至31亿年前;已发现的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最年轻月球陨石形成于25亿年前左右;一些地球物理模型则显示月球火山作用止于20亿年之前。而最近,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项目研究员张锋及合作团队发现了直接证据,证明月球火山的“死亡”时间在10亿年之内。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t.cn/A6IWFxoC
https://t.cn/A6Il7pkq

▲ 月球脸上长“包”了

作为一名研究月球地质的科学家,张锋需要时常检查月球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2017年,张锋还是澳门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聚精会神地看着大屏幕上灰色的月球画面,当他的眼神缓缓划过代表着月球火山岩平原的暗色部分时,突然,一个从未见过的奇怪影像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怎么有这么多‘包’?”张锋心里暗自打鼓。他放大图片、睁大双眼。在他面前,月球火山岩平原上,或散落、或成簇地分布着一些与传统月球火山不同的小土丘,它们普遍缺少喷口,直径小,顶部平坦,而且周围被凹陷地形环绕。

此时,恰逢两位80多岁的老科学家——美国布朗大学火山地质学家James W. Head和俄罗斯撞击坑研究专家Alexander T. Basilevsky到澳门科技大学访问交流。张锋把图片拿给两位前辈看。“这种东西我们也没见过。”两位老科学家一边说着一边凑近图片细细地看。

他们当即决定合作开展研究,并将这种小土丘命名为“环形凹陷穹丘”。基于比较行星学研究,他们认定小土丘的形成与喷发到月球表面的熔岩成分,及其在月表的动力学行为有关。

图1:高密度聚集分布的环形凹陷穹丘群,阳光从图片右侧射入(图片来源:张锋)
图2:基于三维成像的独立环形凹陷穹丘(图片来源:张锋)

“火山喷发后期,相对富含水等挥发成分的熔岩,注入到已冷却的熔岩壳下面,在月表真空和低重力环境下,里面的压强增大,导致上覆冷凝壳破裂,从而引起内部减压。就像可乐瓶被打开了一样,泡沫岩浆在压强的驱使下沿裂隙上涌并在表面聚集。内部物质的排放和表面重力的加载,则导致周围地形下沉并形成环形凹陷。”张锋说。

2017年,他们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

▲ “包”形成于哥白尼纪

由于这些“包”是在火山喷发作用下形成的,通过研究“包”形成的时间,就能反推出火山喷发的时间。可是,怎样才能知道“包”形成的时间呢?

常用的思路是通过数“包”上的撞击坑,然后套用模型计算。月球撞击坑是科学家用来衡量时间的参照物。在阿波罗登月之后,科学家们曾根据着陆点的撞击坑数量、大小等情况和月球样品分析,建立了撞击坑大小-频率分布统计方法。有了这个模型,研究者们就可以根据每平方公里面积的撞击坑数量和大小,推算出撞击坑形成的时间。

然而,这些“包”平均直径只有200米,“包”上的撞击坑也不可能太大太多,对于如此小的面积,原先的模型方法很难适用。

但张锋很快萌生出了新的研究思路。自从2017年之后,他们陆续发现了9000多个“包”,其中,有一些“包”伸入到撞击坑内部。“环形凹陷穹丘是在熔岩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我们从后续研究中发现,一些环形凹陷穹丘部分填充到了直径小于300米的小型撞击坑内部。”张锋说。

图3:部分填充到小型撞击坑内部的环形凹陷穹丘(图片来源:张锋)

他表示,这些环形凹陷穹丘相关的火山作用,在发生时间上应该晚于这些小型撞击坑,如果得到小型撞击坑的年龄,就可以确定环形凹陷穹丘的形成年龄上限。换言之,先有“坑”,后有“包”,知道了“坑”的年龄,就能大致推出“包”的年龄。

于是,张锋与研究团队合作,采用月球表面侵蚀和发展模型等多种定年方法,研究了几十个延伸到“坑”里的“包”,发现它们的年龄范围在1.3亿年到15亿年,多数小于10亿年。

“也就是说,月球在最年轻的地质年代——哥白尼纪(大约11亿年前至今),仍有火山活动。”张锋说。

▲ 更多待解之谜

张锋等人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行星》上,评审专家在匿名评审意见中写道:“判断月球火山活动的熄火时间,对于我们理解月球热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这篇文章令人振奋,很有启发性,从多个层次为未来研究和月球探测提供了判断依据。”

评审专家认为,这项研究为月球上存在10亿年内火山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也可以作为未来选择载人或无人探月任务科考点时的参考依据。

如今张锋最盼望的,就是有一天登月着陆器能够在月球上开展实地测量并带回岩石样品。“只有通过实地测量和样品分析,测出来的结果才是最可靠的。”对待科研,张锋保守而较真,“假如通过真实的样品测量,发现现在的研究结果不正确,就证明目前普遍采用的月球定年方法还有问题,有待于月球科学界的同行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从1609年伽利略将望远镜对准月球开始,人类对月球已经探索了400多年。直到20世纪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21世纪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月球相关研究开始突飞猛进。但总得来说,400多年的探索是在不断的推测与验证中推进的。

在这项研究之后,关于月球火山还有很多问题等待回答和验证。“如此年轻的火山作用是如何发生的?10亿年内的火山喷发是由什么触发的?发生晚期内部熔融事件的热源又来自哪里?”张锋说,根据目前月球热演化理论,还没有证据显示月球晚期内部曾发生过大规模熔融事件,而针对这些科学问题,他们的研究还将继续。https://t.cn/A6Il7pkG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一善[超话]# [菊花]#阳光信用# 做一个简单的人,抛开世俗的烦恼,在心里给自己留一席空缺之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簡單人生,要做到也不簡單。
  • 即使是没有鲜花的舞台但紧握粉笔的手总能让每一种颜色盛开一个平凡的称谓‍‍一生不平凡的使命和@UNIQ-王一博一起㊗️所有的老师愿你们的节日里洋溢着璀璨平安@王一
  • 【info】18岁新人说唱歌手Kohjiya首张EP『Dividual Tape』今日发行,EP名字的由来是受到平野啓一郎的书『私とは何か――「個人」から「分人
  • 其实昨天体测相当于耗了一天,然后中午在学校吃饭,分别点了三份,然后吃了一份,打包了两份回来[doge],是我最爱的馋嘴鸡和片皮鸭~我苦兮兮的跟商家抱怨说在外面好
  • 【茶知识】色调与泡茶的关系假如将茶器的质地分为瓷、火石、陶三大类,瓷质茶器的感觉是细致、高频的,与不发酵的绿茶、重发酵的白毫鸟龙、全发酵红茶的感觉颇为一致。若在
  •     35岁之后进入辛巳大运,这十年要注意工作上有变动的信息,巳火为七杀,大运又是喜神运,有利事业方面,可以做些副业以求更多的财富。    甲木生了月干丁火,
  • 截至10月27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6181例(境外输入4240例)其中确诊病例3217例(境外输入1650例)无症状感染者2964例(境外输
  • 项目是【云著系】作品首入徐州,产品依循现代化建筑风格、创意共享生活、多梯次化园林景观...重庆的历史文化旧城改造项目能不能不要再找那些乱七八糟的商业地产公司来做
  • 杭州玻尿酸填充评价好的医院医生:杭州维多利亚:吴枝香,罗莉,王婷婷杭州华山连天美:李超,冯国松杭州格莱美:吴支香院长,汪超男杭州玻尿酸填充全脸多少钱,杭州玻尿酸
  • 上海必打卡|南京路步行街另物潮玩这家藏在南京路步行街世茂广场里的另物KOILAND(店员说叫“扣1难得”笑岔气),必须进我的国庆假期清单店内超多童年荧幕IP,皮
  • 气血不通则气起不到温煦和防御的作用而血也不能滋养器官,从而气血不足易出现怕冷和疾病现象 [小红花]([小红花]气血不足 易出现怕冷和疾病现象)气血不通 还会引起
  •     刘奕畅,是新生代演员,他的代表作《摆渡人》也是让人记忆深刻,说到他还有一部《长安少年行》也是演出了他的呆萌。还有《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就是两人作为男女主演
  • 立式的设计也不会很占空间,冬天用来烘烘衣服、鞋子也可以,注意别靠太近就好,其他选项会有更多功能也更贵一点,看你们需要!部分姐妹有首单到手更低!
  • #studyaccount[超话]#2021.6.15 #考研倒计时# D193考完一门了!考完试就接到了快递配送的电话,收到了妈妈的投喂~跨越了半个中国的
  • ”  佛陀不是自己要求塔寺的人,他是为众生才说建塔寺的遗言。”  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流泪不止,后来大家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没有什么用,要紧的是,如何使未来的正法常住
  • 我想要的是传统意义的好看,显高比例好?但真的会显得六四比例,显高显瘦不存在的这是我想要的穿搭效果吗?
  • 轉眼多年过去了就這樣走過了三分之一的人生,不打擾,是今生我能給的最後的溫柔。我不怕死亡只害怕遺忘,回憶是你我生存的地方。
  • 烟台山携手家园联合举办城市创生力艺术驻地计划,也将在艺术节中开花结果,五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锐艺术家展现自己的作品。烟台山将在改造焕新完成的历史建筑与风貌街区中,
  • [心][泪]#蔡徐坤[超话]##蔡徐坤咪咕汇#再看坤的咪咕舞台,出了激动惊喜之外发现了他的一些小细节[心][心]从18年的I wanna get love我们开
  • 3.这个老奶奶牵着狗也太像日本老太太了4.吃完烤肉出来遇到个馋嘴的狗子5.退役/离职/被辞退的前咖啡师们……6.看到雪山️了耶7.拥有那么多动漫手办,老板肯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