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涉及到一个“病态”的问题。

而这个“病态”问题,所有人出奇相似的地方在于,都围绕一个问题:朋友极少,感觉孤单。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新鲜。因为这个话题,无论是跨越时间还是空间,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热度的话题。

话题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但是,话题背后的问题,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焦点——大家都认为自己“有病”。

从小学到大学,感觉所有的朋友都是阶段性的,过了也就忘了,忘了也就丢了,感觉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所谓的朋友过去就过去了,以前上学的时候好得不得了,毕业不久就几乎不联系了。脱离了特定环境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人交流,我还以为只有我这样。

我真的一直怀疑自己有病,而且现在回家了,小城市,可以联系的人越来越少,基本上没事就是在家待着没有朋友可约,跟别人联系也觉得麻烦,之前关系不错的朋友久而久之关系都淡了,说实话有时候真的挺孤独的,长大了很多内心话却不知道向谁开口说,社交恐惧症越来越严重。

闺蜜还有了别的更好的朋友,我一直以为我只有她就够了,没想到当去找她的时候她却有了更好的朋友,瞬间感觉我好多余,其实我还是一个人的,根本没有好朋友,唉,本来除了她就没有好朋友了,现在什么都没了,和别的同学根本不联系的我,其实挺废柴的。

我跟你一样 其实我也想像别的女孩子一样 拥有几个真正的好伙伴闺蜜团 再后来就感觉自己和社会脱节了一样 只有我一个人还停在原地。

每到一个新环境都有新朋友,可是一旦离开那个环境我就不知道要怎么把关系继续维持下去。别人不找我,我就不会主动找别人,维持关系总是很被动,久而久之关系就淡了,不在一个环境以后就不知道该聊些什么了,我很羡慕别人有闺蜜有发小,可是我都没有

我以为只有我自己是这样!我看着身边好多人她们至少都有一个好朋友的~而我只有自己。我以为只有我这么孤独

今天看了这篇回答才知道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2019年末看到这个回答真好,有种并肩奋战的感觉。啊!突然释怀好多。

更为确切地说,一个命题的引发,可能揪出很多的“病人”。

然后这些“病人”开始谈论各自的“病情”。接下来,每当一个“病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他的“病人”蜂拥而至,同样抱着同情心和自怜自悯的态度认真倾听着。

这个“病人”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他们压根就不是病人,只是活在了自己的虚妄中,然后自以为自己“生病”。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因为这些内容就仿若一个“精神囚牢”,孤独,不容于世,或者其他,在这些负面词汇的轰炸下,你越看,就觉得自己真的生病了。最后形成了一个“精神思潮”的包裹。

但是,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来想的话,可能又会是另一个认知。然后自然而然地从“精神囚牢”中走出来。

即如果你发现大家都很少有朋友,可能这就不是“心理疾病”了,而是一种极其正常的社会现状。

就好像女性说一个男性好色,然后开始嘲笑。当他发现,原来所有的男性都好色,那就正常了。反而不好色的男人,才是不正常的。

也就是说,对于朋友少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将“共性问题”扭曲为“个体问题”。

换句话说,很多人在“想象认为”和“现实认知”中分不清。所以才造成了“我是不是不够好”的心理问题。

所以,你会不断地自我反省,为什么我留不住曾经一起同舟共济的朋友,也留不住身边朝夕相处的人。这个过程很痛苦,你曾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优秀,后来发现即使努力变得优秀也无济于事。

什么是心理问题,这就是心理问题。

这是一种对这个世界的“主观构想”,同样是偏离人文社会正常态势下的一种“认知差”。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阅世知识的逐渐积累和思考的深入,你渐渐才会明白,并不是他们选择离开了你,而是你们选择了互相分开。

环顾四周,只有在互相需要时,人和人才会成为朋友,需要陪伴,需要是很短暂的,正如古人需要灯油和灯芯,现在我们需要电力一样,友谊也是一样。难以抑制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会围绕着我们,但不代表我们真的需要原本失去的物件,我们只是在怀旧而已。

或者说,从本质上而言,友谊只是一个生活空间的附加品。

“附加”本身就是这样的。随时都有可能相互抛弃。所以造成了每个阶段的朋友都不一样,有些人总会被自己淘汰或别人淘汰自己。

所以,我们一旦脱离了原本的环境,我们就会不再和之前的人联系。在新的环境再认识新的人,有了新的附加。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相隔一方的朋友,非常容易“失联”,因为附加的“效益”在慢慢变弱。

即使现在网络很及时,交通也方便,但是“附加价值”并不及时,异地恋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朋友。

当然,不是对方无情,同样,也不是自己无情。而是所有的“附属价值”都必须附着在“生存核心”本质之上。

就好像我们功利心。金钱只是表象,欲望才是本相。我们只是用金钱诠释欲望本质而已。

说到这里,你或者就应该明白了,孤独才是本质,社交只是一片片飘过的云而已。

如果你的认知追溯到本源相,对于“朋友少”这个心理疙瘩,就会认识到,这并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一种“常态”。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如何做一个既温柔又冷漠的人#
薛宝钗
宝钗的温柔的方面很多,比如做人大方,会在他人有需要的时刻伸出援手,物质上毫不吝啬,比如主动提供螃蟹让史湘云诗社做东,暗地里送邢岫烟衣物,赠与黛玉滋补的燕窝……大观园里的姑娘们,正值青春妙龄,各有一腔心事,心疼自己还疼不过来,哪有余力去疼爱别人呢。宝钗主动释放出“我懂你”“我为你好”的善意信号,帮助别人时的姿态诚恳而巧妙。世界上有很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而友谊的发生常是从一次热心的援手开始。她提议设螃蟹宴时,对史湘云说得诚恳,“我是一片真心为你的话,你千万别多心,想着我小看了你,咱们两个就白好了。”史湘云十分感服。

林黛玉行酒令时说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按下不表,日后在无人处提点。她的剖白同样坦诚:“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林黛玉将心比心,觉得宝钗待人宽厚又光明磊落,也就打开心结,从此“孟光接了梁鸿案”。

薛蟠出远门带回了特产,宝钗给贾府众人送礼物,连没时运的赵姨娘也有一份。似乎宝钗总能考虑到一些“不重要”的边缘人,在大观园改革时也是她提出由承包园子的婆子拿出一点钱,分给其他婆子,使所有园中做事的人都得到些好处。同是王夫人那边的亲戚,王熙凤对赵姨娘动辄责骂,像是为姑妈出气,而薛宝钗却对赵姨娘和贾环客客气气。这是摆正了自己的客人身份,或许也有一份对世人的博爱。

从某种意义上说,宝钗是博爱的,但她的博爱与宝玉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情不情”有所不同,她更为理性与实际,待世人都是一种淡淡的好,这种好有着距离感,不在情感上过分卷入,倒也足够抚慰人心。“任是无情也动人”来形容她最合适不过,多少号称“有情”的不过是自我感动了一下,于局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如果说宝玉是用对美好女儿的爱来隔离现实,宝钗则是用日常琐事和对他人的关爱来隔离现实。顾城曾评价宝钗说:“她知道生活毫无意义,所以不会执留,也不会为失败而伤心;但是她又知道这就是全部的意义,所以做一点女红,或安慰母亲,照顾别人。她永远不会出家,死,或称为神秘主义者,那都是自怜自艾之人的道路。她会生活下去,成为生活本身。”

宝钗对生活有一种疏离感,她能跳出眼前的局面来打量和审视,有开阔的心胸。当哥哥薛蟠被柳湘莲痛打之后,薛宝钗劝解母亲说:“不过他们一处吃酒,酒后反脸常情……况且咱们家的无法无天,人所共知”,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对于亲戚关系这个账户,宝钗是在用一点一点的善意存入,薛蟠则是用一桩桩祸事不断支取,任性妄为。对于哥哥出门做生意,宝钗极力赞同,哪怕生意赔了也是历练,总不可能一辈子守在母亲身边当“妈宝男”。这种认识和格局,非同凡响。

当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与柳湘莲相厚的薛蟠情绪不好,宝钗提醒他注意犒赏伙计们——做东家的,要对底下人体恤,一趟生意结束,人人等着领赏分红请客,不能因为老板有情绪就都省了。虽然这反应看似过于冷酷,可倒有一种“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的理智。无论发生了什么不幸,生活总要继续,倘若沉溺在悲哀中自怜,就会失去人心。事实证明,薛蟠请客时心不在焉,伙计们觉得无趣,宴席不欢而散。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不可能要求别人对自己的痛苦感同身受。宝钗有管理者的格局,可惜身为女子,不能代替哥哥去管理家业,提点一两句已是极限。

脂砚斋曾经这要形容过薛宝钗:

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
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薛宝钗的花签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文中以雪为喻,展示出她心底冷的一面。金钏儿自尽,她安抚眼前的姨妈,不避忌讳赠衣装裹,却没有过多地垂怜逝者,只淡淡说她糊涂;柳湘莲妻亡出家,她也并不在意,只嘱咐哥哥记得酬谢一同行商的伙计。她的冷不止对旁人,也对自己,文中她直接的情感表露甚少,贾宝玉挨打后,她虽红了眼眶,却终未落泪;林黛玉语出讥讽,她“借扇机带双敲”之后也只是一笑收住。

薛宝钗处事守“中和”之道,若将此与无情的评价相观照,则她的行事作风全然因循于礼法世故。但对应道家的“形莫若就,心莫若和”之说,外在的无情顺势,未必指向内心对适世准则的认同。“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亲疏一观,抱守温和”和薛宝钗“不亲不疏”的行事相类,外在处世上,庄子提倡顺世应物。而薛宝钗的内心指向,书中也常透出端倪。

#原神[超话]#精神愚人众人可太喜欢冬极这个文案了,之前的剧情文案几番给反派降智烘托正派,好在这次专武总算有水平了。我对愚人众的喜欢就来源于这种众叛亲离却无畏前行的背世感,为了心中的信念甘心做推翻旧世界的恶人,甘心成为暗夜里孤独燃烧的苍白之火。贯彻女皇的意志,为了执行官大人,我们新世界再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哈哈哈哈哈哈哈坠近计划完成+1答辩完要累鼠了啥也干不进去刷了会抖立即决定出去逛街牛女的时间就是金子出门扫个车子一口气就到市中心了[老师爱你]执行力拉满本来想试试
  • 很短很惊艳的文案~ 1.“不止玫瑰有爱意” 2.“云雾消散之际 我爱你人众皆知” 3.“你记得花 花就不怕枯萎 你记得我 我就在” 4.“云天收夏色 木叶
  • きっとどんな物語にも自分たちが身に覚えのある感情や、生きていく中で抱く違和感みたいなものが含まれている。僕は松居監督の作品を観ると、理屈ではなく湧き上がってくる
  • 沉迷五欲人天福报,造了三恶道罪业,也不知道警醒害怕的愚痴人,还在悠哉悠哉度日,还在言道人要如何幸福安乐追求五欲满足,人如何自在在三界中,南无阿弥陀佛。终于过完了
  • )期待我们下次再见[打call][打call]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的 希望小黄也可以天天开心[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黄俊捷H#新书抢先看# #阅见世界# 二
  • 狗本来想扯着妹让她别往摊子上扑了,然后就被因为今天要来烟火大会还给自己涂了亮晶晶的唇膏的妹的大眼睛看着,睫毛扑闪扑闪的,笑的很开心,只能摸摸鼻子拽着妹的浴衣袖子
  • 今晚的老大…让我感到陌生,浑身散发着独属于他的危险的气息,我不禁后退,却被他抵在床头。还是……”他突然咬住我的耳尖,含糊不清的说道“你想离开我……去找其他人做你
  • ——《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21.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21.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 在萨嘎月,弟子们以各自的方式,行善,吃素等,共同表达对佛陀的怀念感恩之心。导师释迦牟尼佛为弟子们传授了三殊胜法。
  • 实际上,背靠上汽,飞凡肯定安然无恙,但就是时间不等人,期待飞凡能靠下一款车RC7雄起,毕竟这也是一台审美在线、空间主流的产品。唯一有点可惜的是,阿维塔动态驾驶感
  • 杉本カレンダーさんで撮影して頂きました✨10代から20代へ️私の感覚として、‘’自由‘’が増えたような感じだな〜お仕事もプライベートも、自分を信じて、もっと自由
  • 配上茶水,来个闺蜜追剧下午茶也是极好的~既然都是工厂半成品进行加工的,在餐馆里吃不如自己买回家用炸锅几分钟搞定!别再傻排队啦❗️我花1/3,就吃到黑珍珠餐厅同款
  • 出门就感到雨后山城的空气格外清新,我先是步行经过马鞍山小学,然后经过一段路程走到了北秀公园,每次路过公园,我都进去玩一会健身器材,感觉非常好。我希望通过我的行动
  • #12306回应车厢吃东西被嫌味道大#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称,自己在高铁泡了速食粉,被旁边人大声说“公共场合为什么要吃有味的”有网友认为公众场合气味太大确实影响别人
  • 我全是发的cp言论,再告诉你一次他俩没有谁背刺谁,他俩关系好得很,不用你来乱造谣,真相都不知道,就在那里乱造谣,瞎脑补,nj有你这样的粉丝真的很无语,还是那句话
  • 我在livehouse里向来不理解那些一直喊着让乐手脱衣服的,但这次我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我从第一首喊到最后一首,可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脱,结束后我有一种深深被诈骗
  •   却见他终于抬头看着她说了一句  :“昨晚我不该在车上熬通宵等着,照片的样子有点疲倦,不够帅。  此时的沈池宴低头看着结婚证上的照片,看了很久,久到宋柒年以为
  • @任嘉伦Allen ��� #嘉伦如故潮起大生#���#任嘉伦#���#任嘉伦暮色心约#���#任嘉伦无忧渡#���#任嘉伦烈焰之武庚纪##任嘉伦[超话]#  
  • 不远处,有一支庞大的狼群也在为她保驾护航,头狼离她最近,属于野兽的竖瞳眨也不眨地盯着她,竟透露出几分柔情。不远处,有一支庞大的狼群也在为她保驾护航,头狼离她最近
  • 防晒不用说了,每年都有各种品牌防晒剂添加不足的新闻,我不敢拿脸蛋去打赌。品牌是皮肤科医生背景,如果它不能拯救你的肌肤,那没有其他任何面膜可以,而且现在她还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