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太强了!中国最高端直升机,比直8宽体机更先进,号称中国版EH101。

中国最高端直升机,经过多种改进,一款号称我们中国自己的EH101直升机即将面世。近日,中国航空工业昌飞公司宣布,在经过3个月的努力后,AC313A直升机首架铁鸟试验机在昌飞铆装厂成功下架,引发了广泛关注。

此次下线的所谓“铁鸟试验机”又称铁鸟试验台,全称是“飞控液压系统综合试验台架”。一般来说,“铁鸟试验机”上的飞控、液压、起落架等系统的安装位置、接口、管路布置、走向及安装方式都是和将来的实机一致。

在原型机制造出来前,它将承担起新飞机系统级研发和验证、飞机多系统综合验证,以及飞控系统、液压系统和起落架系统的适航验证等试验任务,为后续的原型机研发扫除障碍,也可以为将来的试飞安全、试飞故障排查、后续型号改进等工作提供重要保障,是如今新飞机研制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AC313A直升机首架铁鸟试验机的下架,也标志着AC313A直升机科研项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AC313A民用直升机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早日首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AC313A民用直升机经过了大量改进,性能已经达到或者接近欧洲直升机公司的EH101/AW101直升机,AC313A的整体战术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外三代直升机的水平,增强了中国的国产民用直升机市场竞争能力。

听到AC313A,可能很多人乍一听并不陌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它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AC313直升机的改进型号。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AC313作为第三代直-8平台的开山之作,距离其首飞已经过去了11年。而在这短短11年间,昌飞公司在其基础上相继发展出直-18、直-8G以及直-8L这几个改进型号。到了直-8L宽体运输直升机这一代,总体技术水平已经和11年前的AC313有着极大区别,两者综合性能也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所以在今天要研发AC313A时,就自然而然不会以老旧的AC313为改进基础,而是直接在更先进的直-8L宽体直升机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进。至于为什么直-8L的改进型号不叫直-8M这系列的名字,而是叫回AC313A,主要是因为这款改进型目前还主要面向民用市场,暂时没有军用化计划。

很多人都知道,直-8L也是今年7月才在庆祝仪式上首次正式亮相的,是中国目前最新锐的国产大型军用运输直升机,这边才刚刚大方官宣,那边就已经迫不及地下架改进型号的AC313A铁鸟试验机,昌飞公司的紧迫感便可见一斑。至于为什么昌飞公司如此急于推出直-8L的改进型号,一方面说明相关市场需求很大而且自身实力强劲,另一方面则说明直-8L肯定存在改进空间的。

直-8L宽体直升机最大亮点是较直-8G/直-18,其机舱内运输能力有显著提升,通过加宽机身,将地板油箱转移到两侧浮筒短翼等改进,最直接的提升是能够运载突击车辆。直-8L具备了机内搭载空中突击旅的“山猫”系列突击车辆的能力。

直-8L宽体直升机直接沿用了直-8G运输直升机的大量成熟技术成品,以降低研制的技术风险、缩短研发时间。直-8L宽体直升机最核心的改进内容,就是增加了机身宽度,具有大后开尾门。不过,由于需求急迫,研发时间很紧,为了降低技术风险、缩短研发时间,直-8L在研发时选择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改进主要是围绕宽度做文章,其余方面改进难以同时兼顾,就暂时搁置了。

实际上,直-8L宽体直升机总体来说是一个短平快的研制项目,从直-8L宽体直升机在直-8G/直-18刚刚大规模铺开装备以后就马上开始亮相,就能够知道,直-8L宽体直升机的研发时间非常短,主要改进要求是可以极大弥补直-8G/直-18的短板,但较短的研制周期也往往意味着升级的程度有限,步伐不能迈得太大。

正是因为直-8L没有面面俱到,才快速催生出了AC313A直升机项目。后者在保留直-8L新锐设计的同时,对当时直-8L“有所不为”的地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AC313A的改进工作将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上。

很显然,AC313A直升机将会成为直8家族迄今为止改进幅度最大的一个型号,因为它连万年不变的发动机布局结构都改动了。与老式直-8不同,AC313A的三台发动机的布局结构将改为在主减速器左右各安置一台发动机,后方再一台发动机,后方那台发动机的排气口也将朝后排放,较以往直8系列将第三台发动机“倒装”的布置方案有明显不同。

AC313A采用这种新型发动机布局以后,能够使发动机功率损失较老式直8直升机降低3%以上,再配上更先进的国产新一代涡轴发动机,功率比进口发动机更大,新一代涡轴发动机高达1600KW,比进口的PT6B-67A提高接近30%。AC313A将拥有比直-8L更胜一筹的飞行性能。

此外,AC313A直升机还将加装新型直升机使用与健康检测系统、防/除冰等系统,以提升飞行安全性能,实现全疆域运行的目标。还将继续改善使用维护性、提升运营效率、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这款强化版直-8L宽体直升机的出现,对于不少客户来说都非常具有诱惑力。

新的AC313A直升机的市场竞争力,将明显超过俄罗斯最新型的改的米里妈妈都不认识的米-171A3。在今年的莫斯科航展上,俄技集团(Rostec)旗下的俄直公司推出了新型米-171A3直升机,这是一款非常耀眼的型号,是米-171直升机的最新改进型,采用了海豚式机头,两片式整体前风挡,机身修型并采用了方型机舱。米-171A3广泛使用复合材料减重,拥有更大的载荷。该机主要是民用型,可以使用在海上钻井平台,广域运输和搜救任务。

而未来等到AC313A研制成功后,中国航空工业显然极大概率会推出其军用型号,届时的直8宽改/直8M将会继续优化,实现一种军民技术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这对于中国直升机航空工业来说是再好不过的趋势了。

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并重 确保平安开学开学平安

河南教育人口2873万,占全省人口的四分之一还多,各级各类学校5.34万所,点多、面广、摊子大,疫情防控形势很紧、任务很重、压力很大。再加上这次暴雨洪灾导致全省7010所学校不同程度受损,校园灾后重建任务也不轻。
怎样确保平安开学、开学平安?8月19日,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暨开学准备工作视频会议在郑州召开。家长和学生关心的,这个会上都说了。

扛稳责任:一盘棋 全方位 齐推进

疫情防控是个全社会高度关联的工作,要想做好,就要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学校、个人的“四方责任”,建立全方位共同防控的责任体系。

会议要求要把责任扛得更牢。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环环相扣、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起属地责任,发挥组织优势,统筹好属地工作。各市、县要严格落实对辖区内学校的属地管理责任,把校园防控作为重中之重,物资保障上,要保证学校消毒、防护、救护、隔离、观察等基本防疫物资的供应;人员配备上,要帮助学校解决医务人员和专业人员短缺问题;病人收治上,对学校发现的疑似病例要统一安排,指定医院进行收治。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履行好管理责任,对学校防控组织建设、力量配备、工作落实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学校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学生家庭也要负起监护责任,引导学生加强自我防护。

学校要扛稳校园防控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特别是高校,摊子大、学生多、情况复杂,要健全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完善学校、部门、院系、班级四级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要求“要健全监督机制,对不担当、不作为的,严肃追责问责”。

开学准备:知形势 把原则 细方案
     开学工作牵动万千家长和学子的心。“做足准备,确保平安开学、开学平安”,这既是总体目标,也是艰巨任务。

做好开学工作,要把握安全原则。会议提出“六个不得开学”,即:学校仍属中高风险区的不得开学,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得开学,不能满足防控技术方案要求的不得开学,没有完善应急预案且没有开展应急演练的不得开学,防疫物资储备不到位的不得开学,灾后校舍安全没有保证的不得开学。

会议要求,开学前至少要做到“五个到位”:一是方案预案到位。各地各校要制定好开学返校、校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理“三个方案”,开展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措施的演练;二是校园环境整治到位。加强防疫物资储备,开学前对校园环境开展一次全面整治,对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开展清洁消杀;三是队伍建设到位。各地各校要落实“一校一院”要求,中小学要聘任卫生健康副校长,加强学校校医、卫生专业人员、志愿者、健康宣传员等在内的校园防护队伍建设和培训;四是返校指导到位,各地各校要对师生进行返校途中的防控教育,推动防护措施精细化、专业化、具体化;五是入学教育到位,要围绕疫情防控专题上好“开学第一课”,为学生讲述疫情防控、心理健康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

按照分批错峰开学原则,全省所有高校和中高风险地区的中小学,暂定以9月15日为返校起始时间,9月15日前暂不开学。各学校要做好线上教学准备,确保“停课不停教不停学”。
 
校园防控:看好门 盯好人 管好事

各地各学校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形成工作闭环。
看好门,做到严防死守。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坚决做到“五个一律”,即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快递、货物等进入校园一律进行消杀,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尤其是要主动防范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妥善处置来自风险地区的快递、货物。
盯好人,强化精细管理。要持续排查监测,结合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调整情况,认真筛查师生旅居史和健康信息,全面掌握学生动态,“一人一档”制定健康台账。一旦出现散发病例或聚集疫情,要依法依规报告,视情采取班级停课、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及时与医疗卫生机构对接并配合做好隔离、转诊等相关工作,严防疫情在校园扩散。

管好事,严防疫情扩散。要加强大型活动管控,原则上不举办开学典礼、汇演会操、联欢会等聚集性活动;要严格考试防疫措施,采取设立备用考场、设置防疫副主考等方式,确保考试安全;要坚持“多病共防”,充分考虑季节、气温等因素,主动防范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与其他常见传染病叠加风险。

灾后重建:验收制 提效率 保安全

这次暴雨洪灾,导致全省7010所学校不同程度受损,荥阳市等7个县(市)的21所中小学校受损极其严重,秋季学期不具备正常开学条件。省委、省政府将学校灾后恢复重建优先纳入全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各地要把校舍恢复当作最大的民生工程重点推进。

要加紧排查核查。校舍安全与否,必须由专业机构鉴定评估,出具报告,绝对不能在有隐患的校舍开学上课。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对受灾学校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开展专业化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评估,并实行验收制度,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8月20日前完成这项工作。

要加快恢复重建。对一般受损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进行校舍清理、修缮和功能恢复,确保9月1日前投入使用。对受损特别严重、不具备在原校舍开学条件的,要通过合并、分流、临时周转等方式,确保所有学生同步开学。

要把疫情防控与灾后重建衔接起来。坚持轻重缓急原则,以安全为底线,切实做好受灾学校灾后重建工作,解决好学校危房危墙危厕和水毁建筑的修缮、加固、重建、新建问题,抓好校园环境消杀、淤泥积水清理、安全饮水和食品安全等工作。

疫苗接种:明目标 重引导 强动员
     疫苗接种是保护师生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省委疫情防控工作第五次专题会议强调,要加快学生疫苗接种,把12岁以上学生作为当前疫苗接种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争在月底前完成第一剂接种任务、9月15日前完成第二剂接种任务。
     为将这一目标任务落实到位,省卫健委和省教育厅及时完善了实施办法,并下发了紧急通知。目前,全省12-17岁学生接种率已超过80%,但与8月25日完成第一剂接种任务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时间短、任务重。此次会议提出,各地、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疫苗接种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要作用,积极做好沟通告知、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家长接种意愿,实现“应接尽接”;各地卫健部门要全力协同配合,把好接种安全关,选派最有经验的防疫人员对这个群体进行预防接种,不因接种出现健康问题;要足额配置医疗资源,确保有驻点急救急诊人员、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救护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要精心组织,防止交叉感染。(河南信息广播 记者郭珂) #疫情最新播报#

“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

“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以上,是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日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2021创投峰会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李振国介绍了光伏产业过去这些年的发展,聪投的整理纪要显示,他认为,即便是现在的技术水平,光伏的经济性也已经够了,问题在于它是不连续的能源。

他把能源碳中和分成力四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并且给出了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概念存在的三类投资机会。

聪投整理了李振国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

今天这个题目本身是讲创新的,创新真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

去年咱们讲的“无科创、无未来”,这句话也十分对,而且隆基过去这些年发展历程,起因也是因为我们创新做得比较好,才会在全球有竞争力。

但是创新还是要建立在势和方向上。

所以我今天就想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在下一步能源变革过程当中,碳中和的背景下,能源的发展趋势。

想让碳中和终极目标更容易

碳达峰一定要提前

自去年9月20号提出两碳论这个目标之后,紧接着是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全球几十个国家在过去这些年也相继宣布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的政治共识。

碳中和的逻辑是什么?

这个图是咱们国家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在这40年的变化,

咱们现在有1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碳汇不到10亿吨。

到2060年,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只能排几亿吨,就是你跟碳汇平衡的这一部分。

右边这个图就是我们一次能源的结构变化。

今天85%是化石能源,15%来自于清洁能源,到2060年要实现调个头,这对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来讲,挑战十分巨大。

达峰好讲,但是达峰越晚,对碳中和的挑战越大,如果真正想给碳中和终极目标做出一些更容易的路径,达峰一定要提前。

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10年前,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过去这些年,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然,取得突破的很大原因就是技术创新。

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的时候是1块四五,也是因为市场成长得比较快,但是产业链没做好充足的准备。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光伏已经成为当地最便宜的电力能源。

过去10年里,光伏发电,它降本达到了接近80%的水平。同期的像海上风电、陆上风电也有20~30%的降低幅度,跟光伏比起来还是要慢一些。

即使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

光伏经济性也够了

它的问题是不连续

同时,咱们也可以看到,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右边这个图,今年年初的时候,沙特阿拉伯一个光伏电站,上网电价1.04美分一度电,已经印证了。

为啥那个地方便宜?

它的土地就在沙漠上建,确实是不要钱的。

第二,它用的是欧盟和日本不到1%利息的资金成本。

最后,外面那两个圈特别小。当然,它的日照可能比我们好一点,这个不是主因。

咱们国内,如果看后面的非技术成本、资金成本、土地税费这些接入成本,

说句通俗的话,虽然导致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贵了,但是这些成本的实际受益人要么是地方政府,要么是金融机构,要么是电网。说句俗话是,肉烂在锅里了。

站在国民经济内循环的角度,它参与国民经济内循环,只是由于利益分配、只是导致一些左口袋右口袋的事情,并不是大家发展光伏需要支付出的社会成本。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它的成本已经很低了。

我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即使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光伏支撑起我们今后几十年的能源变革和碳中和道路,它经济性够了。

当然我们企业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还需要继续提高光合的转换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让人们利用这种清洁能源的时候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更低一些,这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这种间歇式能源,需要把它的缺陷克服掉,才会在未来庞大的社会能源供给体系里面,发挥主流主导的作用。

碳中和路径分为四个阶段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下面我稍微详细介绍一下。

第一阶段:非物理性的脱碳

引入调节机制

德国电力系统里面

“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第一阶段就是非物理性的脱碳。

就是通过引入机制,比如说像现在水电在电源里的占比还是蛮高的,每年的发电小时数是三四千个小时,那就意味着除了汛期没有调节能力之外,其他时期都是很灵活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给水电很强的机制,让他深度参与调节。

很多时候,我们十分大型的水电站,每天是在平均发电,即使在不是来水量很足的情况也是这样,它完全可以分时段发发电,但是我们没给机制。

火电的灵活性调节机制也没有给,最近国家应该是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市场机制,形成需求侧响应。

这几项措施在国外已经形成很强的好的效应了。

比如说,咱们国家“风电+光伏”在整个电力供应里面只占10%,

大家可能觉得在消纳的时候已经面临困难了,但在德国电力系统里面,“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而且德国并没有大规模应用储能,

它还是靠一些我刚才讲到的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体制,包括需求所响应的一些手段进行的调节。

当然它有一个比我们好的条件,它的天然气发电占比比较高,天然气发电的灵活性也要更强一些。

第二阶段: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升级改造常规水电站

第二个就是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升级改造常规的水电站。

就是在以火电为主导的能源体系里,抽水蓄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没被显示出来,因为火电可以通过自己的出力调整来平衡电网。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里,抽水蓄能的作用会比较大。

中国从西到东海拔落差很大,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

再加上我们原来的河流流域里,本身是基于流量建设的水电站,可以以比较小的代价升级为抽水蓄能的功能,将来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

第三阶段: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

最后,大概要10-15年的时间,化学储能的经济性会起来,

到那个时间更大规模的使用新能源,再加上化学储能,将支持我们整个的电力调节,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第四阶段:绿氢的引入不可或缺

最后就是在深度脱碳这个环节,绿氢的引入是不可或缺的。

今天,全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有42%是来自电力系统,

主要是以燃煤发电为主,但是大部分并不是在电力系统中产生的能源形式。

随着电力能源电气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按照目前的能源结构比例,来自电力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会上升。

但仍然有大部分的,比如说类似能源化工领域里的冶炼,钢铁冶炼里现在是一年十几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它是靠焦炭作为还原剂把铁里面的氧脱出来,这个二氧化碳排放用电是没办法取代的。

包括远距离运输,像远洋运输,航空运输不可能背个蓄电池跑,因为能量密度太低了。

包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问题,

取暖这个事情可以用电,但是在北方的冬季晚上,把电都调节到那个时候供应,代价太高了,而这个时间绿氢的引入就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像钢铁冶炼可以用氢取代焦炭,通过氢还原把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能源化工里面现在的灰氢变绿氢。

当然大家不要简单的认为用电解水就是绿氢,要看你用的电是什么电,按现在电网的能源结构比例来算。

现在电解水制氢追踪下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煤制氢还要高,要拿真正拿绿电制氢得到的氢才是绿氢。

但绿电又是间歇式的,很有可能将来大规模的绿氢的获得,就是用绿电间歇式制出的绿氢,就是它的未来获得的形式。

碳中和背景下

能源概念有三类机会

在碳中和这个背景下,站在能源的概念上来说,将来有哪些机会?

就是三类机会。

第一,三年以前我说光伏到2030年,每年全球新装机容量会到1000GW,

很多人觉得我还是蛮激进,但是现在站在碳中和的角度倒推,到2030年那个时间1000GW是不够的。

所以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第二块是围绕着平衡能源的。

因为它是一个间歇式的能源,要把它达到平衡,涉及到储能类的这一部分,也是将来需要大量去做的。

当然为电力进行调节的储能的需求量,可能比动力汽车略小一点。

第三块就是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隆基过去取得的成绩

依赖于自己的创新

这就是方向,如果我们要去创新,想要去做一些科研,这些将来都是有大场景的情况。

隆基在过去这些年,我们取得的成绩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创新。

就像我们在刚才看到的,为什么能把硅片从100块钱能降到几块钱,中间是大量的(研究实验)。

比如说,像我们10年以前拉单晶,除了多晶硅料的成本,那时候要300多块钱,现在我们做到不到20块钱,这中间就是多次拉晶的技术(研究)。

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我们过去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十分巨大的,每年都是几十个创新项目。

在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确确实实是有重大的创新,让光伏的成本降得更低。

隆基要做好三件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下一步,隆基有三件事情需要做好。

第一个还是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让光伏的转换效率变得更高,成本更低,这也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第二个就是在产能规模上,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保持住一个百分之三四十的市场份额,这样才能现实为能源转型服务,同时也能摊薄我们的成本。

第三个就是在碳中和的道路上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

比如我们在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上,在三四个月前入股森特股份,包括我们在3月31号也成立了一个氢能公司,在这些方面我们都会去做好。

原创 慧羊羊 鹤九 来束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只听工作人员和他说,先不要进楼,在楼外面等着,已经隔离这么长时间,也不差这个一个小时,入户消杀一小时后才能让阳性人员进家。这时一个挂着工作牌儿的,没有穿大白也没
  • 运动打卡: 消耗380kcalJo姐30min/帕梅拉燃脂10min/Oliva有氧30min▫️#和舒舒一起减脂打卡##plog博主日记##健身##日常[超话
  • 冰陀螺是我用下来特别优秀的一款A醇眼霜,手持专利上岗,放大发挥了A的效果但完全没有普通A醇的刺激性,上眼也很温和。空气霜版的轻盈质地,上脸完全不会觉得有负累感,
  • 廖伟雄一个十分随性的人,对于他来说,成名与否只不过是该做的事情变多了而已,后来廖伟雄还转移到了喜剧领域,甚至在综艺节目的舞台上还曾经模仿张国荣和刘德华等人,也博
  • 七律.贺中政大70华诞感赋 作者:行者阿向七秩沧桑佳色赉,黉门擘画坦途开。蓦回首,别离京都校园卅载有余,往事历历,魂梦归思,随笔闲赋心绪,谢谢校友雅阅指正。
  • 【每日闻法】《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经中云:“…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汝且观此只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
  • #南经夫妇[超话]# [男孩儿][女孩儿]#i trust namkyung# ins更新쉽게 만날 수 없어 더 반갑고,만나도 빠르게 지나가버려 참 아쉽
  • 好久没去影院今天去了一次,虽说武汉电影票一直比较便宜,不知是偶发还是普遍,见识到它们现今已至危险的境地。 随便挑选了一家没去过的影院,虽然软件上售价仍然是35~
  • 促狭鬼一个看着人家犯蠢 或者其他人跟犯蠢的人走的近不会提醒(犯蠢的人说不定还很自豪 另一人觉得友谊很坚固 我可懒得说人坏话)然后和朋友吐槽 乐的不行……越缺什
  • 而井柏然、付辛博、张超、乔任梁等也都是加油好男儿选秀出道~#李易峰 无人问津加油好男儿#近日,网传一份#内娱选秀段位榜#引发热烈讨论。而井柏然、付辛博、张超、乔
  • ” 同样的问题问刘宪华,刘宪华却是很认真的回答:“我们之前三季都是在农村,所以生活很美好。但每个人由于成长环境等方面不同,孩子之间哪怕是对统一事物的概念也会有
  • 虽然有人感觉这是“凡尔赛”但发帖人的困惑也引发了诸多共鸣,从相关帖子内容看到,该发帖人“很怕30岁之后就被淘汰了”这多少说明,就年轻一代而言,相对于不错的薪酬,
  • 阳春潭水一村民在山上遭遇胡峰袭击陷入休克... ...南方阳春 2022-06-17 22:07 发表于广东图片 近日,阳春潭水有村民上山采药遭遇胡峰袭击,出现
  • 阳光玫瑰真是少有的我喜欢的提子(虽然好贵[失望],但贵是我的错不是他的)买到了想吃好久的辛拉面,还是爆辣的!拌粉真的好好吃不过就是有种在吃韩国那种炸酱面的感觉
  • 终于做上了心心念好久的tufting最近这个真的好火 小白也可以轻易上手~一些Tufting小tips去之前就先选好自己想做的图案除了地毯还可以做镜子哦-般做
  • 兰蔻这款啊主打控油持妆,更适合混油,油皮白皮选P-O1,这是粉调最白,粉调重自然偏白选PO-01,粉调一白,适合喜欢白皙妆效的宝(我个人觉得这个色号做得很漂亮,
  • 表妹乘机也拿了嫂子瀚瀚送的礼物给大家看,蓝色盒子里是一条精致的项链,她开心着冲过去搂着瀚瀚大叫:“啊啊啊啊啊,我太喜欢了,谢谢瀚瀚哥,你就是我亲哥,我哥可扣了,
  • 记录今日的烤披萨成功首秀我一开始还在跟fsh说冰雹好大 笑话马三子挨好砸了还说之前我叔叔的车满身坑然后不得已换车 嘻嘻哈哈完 物业打电话告诉我爸我家车后玻璃炸了
  • 译文我漂泊在江汉一带,思念故土却不能归,在茫茫天地之间,我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炒股像是一叶孤舟,要靠自己决择】炒股更像是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没人会告诉
  • 所以,一个人单身没有爱人时,不要急着满世界去找,你就老老实实做眼前的事,把日子过好,把自己过好,那个人是会闻风而来的~#传统文化 #国学智慧 #愿众生平安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