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佛教:消除这四种业障[赞啊][蜡烛][太阳][月亮][喜]

财富和地位 将与你结缘

2020-12-22 07:59 妙音闻声[赞啊][太阳][喜]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人生的福报不能现前,[蜡烛]
就是有业障阻挡的缘故,[蜡烛]
一个人的财富和地位是自己的福报,[心]
如果自己本身福报不够,[心]
想要得到财富,想要身居高位,[心]
是承当不起的。[心]

([心]业障阻挡福报不能现前

福报包括:财富和地位
业障阻挡财富 身居高位地位的福报
有业障福报不够:财富及地位承当不起)

在佛教中,
目犍连尊者见母亲在地狱受苦,[喜]
通过神通变化饭菜给母亲吃,
结果母亲饭菜入口就变为火球,[喜]
这就是恶业力所感,因为没有福报。[蜡烛]
([心]恶业障的恶业力:

感召恶果 没有福报)

得人身不易,要广修无量福,[赞啊]
同时要消除身语意三障业,
身语意的业障不能消除,
有福报也有障碍,福报就不能现前。
([心]一个人的财富和地位是自己的福报

身语意的业障:
导致财富和地位的福报受阻)

看看以下这4种业障,你有吗?
消除这4种业障,[心]
财富和地位,将与你结缘。[心]

第一、内心有遮障。[蜡烛]

财富是财布施得来的,是付出得来的。
([心]付出和财布施:修得财富)[太阳][月亮][喜]

当看到别人享受生活的时候,
心中嫉妒不平,
不希望别人比自己过得好,

有这种 [蜡烛]
当看到别人享受生活的时候,
心中嫉妒不平,
不希望别人比自己过得好,
的思想观念,
自己的财富地位就会出现遮障,
这个遮障就是自己的心造成的,
不希望别人过得好,
凭什么自己能过好呢。
自私自利的心过于严重,就要忏悔了
这就是缺乏福报的表现。

第二、见彼有情,若乏财位 [蜡烛]

厌离现前故。

菩萨见到众生,
都爱财、爱名、爱利、虚荣心很强,
当这些所谓虚妄名利得不到的时候,
就每天愁眉苦恼,[小红花]
有缘人遇到佛法了,[蜡烛]
明白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再回头想想那些名闻利养,
就会有出离心,能放下一切,[微风]
当下放下,当下就获得快乐,[蜡烛]
就不会被眼前的物欲所迷。

第三、见彼有情,若施财位,[蜡烛]

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

有些东西,只要是自己的,[蜡烛]
通过自己的努力,就是不贪,也能得到。世人往往进入一个被欲望笼罩的圈子,
不能自拔,
想要实现梦想,得到财富、地位,[蜡烛]
就产生了骄奢,骄慢之心,
甚至广造杀、盗、淫、妄等罪业,
积累的众多不善因,
本来是想求财,反而离财富越来越远。

([心]积累的众多
想要实现梦想,得到财富、地位,
而产生骄奢,骄慢之心,
甚至广造杀、盗、淫、妄等罪业,
的积累的众多如上所述不善因,
本来是想求财,反而离财富越来越远
所以想求财富
要远离
骄奢 骄慢之心 杀 盗 淫 妄等不善因)

第四、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心]
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

如果一个人没有断恶修善,[心]
有了很高的地位,有了很高的权力,
有了巨大的财富,就不知收敛,
从而对众生做出很多“损恼”的因缘,
所以当“菩萨”看到众生,
还没有进入“断恶修善”的因缘,
就不会赐予财位。
很多人烧香拜佛求发财,没有感应,
是自己没有断恶修善的缘故。

([心]有了很高的地位,有了很高的权力,

有了巨大的财富,

就不知收敛,

从而对众生做出很多“损恼”的因缘,

所以当“菩萨”看到众生,[蜡烛]

还没有进入“断恶修善”的因缘,[蜡烛]

就不会赐予财位。[蜡烛]

很多人烧香拜佛求发财,没有感应,

是自己没有断恶修善的缘故)[蜡烛]

每个人的福报大小不同,业障轻重不一,所以不要以肉眼观察因果报应。[蜡烛]

有些人福报很大,一直做恶业,
还是没事,老天爷为什么不管,
有个成语就叫“恶贯满盈”,
因为恶人做的坏事还不够多,
等他恶因积攒多了,因果报应就现前了。

同样的道理,善心积德也是如此,
行善不一定马上就有善果 (善行善果)
日积月累,福报越积越厚,
善果自会现前。

([心]日积月累,
善心积福行善的福报 越积越厚
善心积福行善的善福果自会现前
包括善心积福行善 利财富地位善福果)

种下善因,[心]
佛菩萨就会加持“善果”快速出现。[赞啊][喜]

([心]种善因
佛菩萨就会佛力加持
包括财富和地位的善福果快速出现)

愿大众,广种善因,增修无量福慧,[赞啊]
消除身语意三障诸烦恼,
得到智慧真明了,南无阿弥陀佛。[赞啊][太阳]

《六祖法宝坛经》里说: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

吾向汝说。

世人生死事大。

汝等终日只求福田。

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人活在世,这个最大的事就是生死的问题,不管你曾经再怎么追求荣华富贵,最后都不免一死。

应该知道生如何生的法,也应该知道如何死的法,

如果对生死都不了解,那这一生就是糊涂而来、糊涂而去..

所以,如果每天光知道求取人天的福报,而不知修见般若智慧,也不想如何了生脱死,那就会一直在生死苦海里打转转..

倘若迷昧的自性一直找不回来,只是想着求福报,那怎么解决这个生死问题啊?

这是五祖告诫弟子学佛修行不要只是为了求取福报,要解决更重要的事..

可是,如果修行人真这样不为福报,会不会饿死啊?把这个问题暂时放在这儿...

先看小乘的《杂譬喻经》里有个“罗汉托空钵,大象挂璎珞”的故事:

讲有两个兄弟,哥哥一心坐禅求道,却从不布施修福。

而弟弟虽一心布施修福,却常破戒,不好好修道。

后来,哥哥跟佛出家证了罗汉果,弟弟虽然羡慕,却吃不了哥哥的苦,结果死后却投生到象群中,成了一头大象。

由于这头象前世布施修福,所以此生颇有善缘,被国王相中,成了国王的宠物,并用金银、珠宝、璎珞等把它装饰起来。

这个大象身上虽然挂满璎珞珠宝,但毕竟是迷失真性比人更深的畜生,所以只是修福是解脱不了的..

可那个修成罗汉的哥哥,也是个衣衫褴褛、饮食乏少、饥寒交迫..虽没饿死却也很困扰..因此只修小乘道业不修布施赚福报,这个也会出来问题...

所以佛门至今都常说: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

意思就是告诫学佛人,福慧双修比较好..

再看《百业经》里还真讲过了一位被饿死阿罗汉的故事:

“小驼背”因为家太穷上街乞讨,但因过去生业力现前的原因,常常要不到饭,每次都快饿死了,才勉强得到一点吃的..

后来,他对佛法生起信心,跟一位比丘出家、受戒。

出家后,刚开始跟师父吃住,所以生活还行,可过了一阵子,师父就让他自己去化缘。

于是小驼背有时与僧众一起去受供,有时独自去化缘。

可是,就算是跟人家别的僧众一起受供,他还是经常没饭,而其它比丘都能吃饱喝足..

可轮到他时饭就没了,就是施主突然有急事走了,或者把他漏了..

很多比丘知道这种情况,就把小驼背比丘经常空钵而返的事告诉了佛..

于是佛就让他打扫内殿,这才吃得好点了,身体状态恢复了,

于是他就把握时机勇猛精进,顿断顿证到阿罗汉的果位...

可是后来总有别比丘比他更先跑去打扫内殿,他只得又去化缘,可依旧空钵而回..

一连七天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化不到缘,阿难目犍连舍利子帮他化的饭,最后也总因为各种原因吃不上...

小驼背罗汉知道这是自己前世的业报现前了,最后就喝了一口灰汤,入涅槃了...

佛陀告诉比丘们:这是他过去世业力的显现..原来他过去世从来不行供养布施,而且还恶毒阻碍他人行布施..

迦叶佛时,他虽然出家修行了,可是还是很吝啬,不但不供养布施还恶口骂人家来化缘的修道人...

不过最后还是在善知识引导下悔过了,临死时还发了个愿:希望将来能跟释迦牟尼佛修行,令佛欢喜,证阿罗汉果位。

这就是小驼背比丘的过去世的情况简介..后面先是五百世生为饿鬼;然后无论转生哪一道最后都是饿死...

不过,由于他在临终时发的愿,所以在佛陀在世时,证得阿罗汉果,可还是饿死了..

这个故事就是着重讲的“因果不虚”的道理,就算成罗汉,也要承受业报:

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以上两则公案,虽然都是出自小乘经典,体现出这种情况多会出现在小乘修行者的身上,不过对我们现在汉地的学佛修行人也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因为如今的很多学佛人虽然学修的都是大乘的法,要求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六度四摄、要布施行善、福慧双修..

可还是有很多人内心实际上比小乘还小乘、比一般世间人还悭吝、比在佛门外时还又多了层分别计较..所以需要特别注意...

那么有个问题说:真正修学大乘佛法的人,有没有这种被饿死的情况出现呢?佛真有"余福"留给后世的修行人吗?

在一些大乘经中有记载说,释迦牟尼佛是提前二十年入涅槃的,其中一个缘由就是佛将二十年的福报留给后来真正学佛修行的人,供佛的后世追随者受用..

一些修学大乘佛法的人,虽然没有那么大的福报,可是佛通过愿力把这些余福,加持给这些与佛相应、真正修行的人,不至于饿死、冻死..

也就是说只要用心修行,真正修行佛道之人不需要专门为粮发愁..

佛也曾说,就算发生一升珍珠兑换一升面粉的饥荒,佛后世的追随者也不会缺衣乏食。

如果内心深处真正生起一种:

死不死都无所谓,我就是决心要学佛修行大乘了...

就是《楞严经》说的: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有这种决心,那行者就不会缺衣少食,因为确实自佛涅槃以来,就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大乘修行者被饿死的情况,找不到确实的记载;

的确,古往今来的真修行人,都没有出现过缺衣少食的现象,以至于很多一开始就发心修大乘菩萨道的行者都不知道还有被饿死罗汉的事..

就是如今到终南山深处的茅棚闭关修行的人,每年都有跋山涉水排队去供养米面油的情况出现,那么艰苦,还自己种菜..根本没听说过谁饿死过啊...

又比如,如今汉藏两地的一些大道场,修行人也没有为了生活天天去忙挣钱,但就是依靠三宝的加持,不知不觉,生活资具都会样样齐全...

就算表面看来生活过得很清苦,但都乐在其中..这都是佛"余福"的证明啊!

当然,部分修行人也会显现出一些苦行,但实际上也绝对不会遇到特别大的痛苦,或者饿死..

也就是说,只要真正的发心修行大乘,就会造下福德,就不会落到特别糟糕的境地。

这也是禅宗五祖告诫弟子,不要刻意为世间福报操心的原因...

真正有智慧的人会乐于行持善法,而不会为了生活享受去造恶业。经云:

宁可贫贱修诸善法,

不处富贵而行恶业。

哪怕短暂的今生过得差一点,也千万不能造恶业,这是修行人的基本的原则,且对生生世世都有利益。

总的说来,大乘的修行人积资净障,闻思修行..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属于大乘,那这个福德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即使修行也可能会出现前面讲的那种罗汉托空钵的情况。

因此,大乘佛弟子,一定要发利益众生而学佛修行的心,这其实就是一种准备要去行大布施的心,也是能不能得到三宝福德加持的根本...

反观如今一部分学佛、念佛人,内心自私自利,只是想着自己要去往生享福,根本不把度化众生当回事,所以根本就没有想去行三种布施的心,福报资粮就越来越少,最后也难往生成功...

所以修行佛法发心利益众生,这就是大乘佛教的根本,如果把这个根本舍弃了,大乘本质丧失了,也不懂财法无畏布施..不仅仅现世就显现出吝啬穷困相..而且就算某世修成罗汉,也就可能出现托空钵的情况.......

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牙套案例』分享自@正畸界的小仙女(需要推荐的小伙伴都可以找她,毕竟多对比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医生) "庆幸自己顶着家人反对的压力去整牙了,不然要一辈子
  • 每个人的一生里 都会遇见一个没有办法在一起的人 很多时候 我们以为那是无法抵御的强烈爱情 最后经历悲痛分别 以为人生的遗憾不过如此了 时过境迁 再回头看看那些荒
  • 辣椒làjiāo:chili#每日一词##学中文[超话]##对外汉语[超话]# 我不太能吃辣,请少放一点辣椒! Wǒ bù tài néng chī là,
  • 【余光中:谈朋友、谈幽默】小伙伴们~周末愉快 余光中说自己理想的朋友类型是高级而有趣的人,因为“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欢喜,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
  • 晒我家代理佳佳‮天一‬收入1⃣万​‎ ͏  应该‮上是‬班族两三个‮的月‬工资吧 你得跑‮跟步‬上这个时‮,代‬真的不‮钱是‬不​ 好赚,是‮自你‬己都没有呆
  • #住在安纳海姆#欢迎来到最佳西方斯托沃尔优选酒店(Best Western PLUS Stovall's Inn),坐落在安纳海姆度假村的中心腹地,这家酒店距离
  • 『窮鼠はチーズの夢を見る』DVD全部抽档上传完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私戳我购买证明换档 购买证明请在实体碟/订单页面/聊天+转账页面前放手写ID拍照,并注明购买版
  • -上周末买的花苞在植树节的今天都开得很好了[掌宝卖萌][馋嘴] -剪了短短发只有在洗吹后才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睡醒变憨憨(美女不在乎[奥特曼] -昨晚龙龙说要是
  • 有道是:夫妻是缘,无缘不配;婚姻的存在、夫妻的关系首重在一个缘字;因此,古有名言如前世姻缘、天赐良缘、天赐姻缘等,不胜枚举。此中唯一强调的就是有缘有份、无缘不配
  • 感谢铁粉支持[米奇比心]。这个超级下巴宽厚有肉下巴兜兜,性情大体温和能容人有宽容之心,颧位相护鼻有小勾有领导管理能力,为人处事表面功夫相对圆滑一些,但内心是率直
  • # 腾讯新闻 # 红海只为你:#肖战#9810万的公益!!不值得骄傲吗?骄傲啊,必须骄傲!因为那是虽然身处在这恶意与诋毁的2020年,但是肖战与小飞侠们却选择向
  • 爱情这件事情是可以判断的,但没有绝对,不论是哪个方面,都有特殊性。 有一个男人—— 他会想要主动去了解我的喜好哪怕他自己不曾涉猎过我的兴趣圈也会尽力去发掘因为他
  • #CRI日语新闻# 【「中国少数民族の発展と人権保護」サイドイベントが開催】国連人権理事会第46回会議で、「中国少数民族の発展と人権保護」をテーマとするサイドイ
  • #老子经典名言#,句句道尽人生真谛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译文: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乃万物之源,
  • #装扮少女[超话]# 避雷 ID:538573870 在交换前特意查了微博发现之前还没人在微博上曝光这个小骗子(于是乎就被骗了orz 我知道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
  • 【浙江宁波:开展外卖餐饮专项整治守护餐饮安全】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市场监管局联合鄞州区消保委通过开展外卖餐饮专项整治工作,严把外卖餐饮安全关。截至目前,线上
  • 在昨晚的北伦敦德比中,S罗在比赛上半场创造了4次机会!他也是自2007年法布雷加斯单场创造4次机会后,单场创造4次机会最年轻的球员!可以说,昨晚枪手能够在德比战
  • #新!英语绘本# 第162期 #the lady with the books# 作者:#Kathy Stinson# 插画师:#Marie LaFrance#
  • 【长春市正受沙尘天气影响,可吸入颗粒物将显著升高】3月14日深夜至15日凌晨,受蒙古气旋后部和高压前部影响,中国北部地区出现6–8级阵风,在大风天气作用下,蒙古
  • 记得小学三年级期末考的不错,因此得到了和我妈谈了好久的奖励条件。。。一台VCD影碟机,店家赠送了我一年的免费租碟片权限,然后就发现了周星驰和吴孟达的电影,之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