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修行方法,不仅能祛除忧愁,还能使心与道合#道教知识#

“坐忘”是精神修炼的最高境界之一,其源于《庄子·大宗师》:其说颜回经过一个阶段的修炼,感觉自己有所进益,便去见自己的老师仲尼谈自己的心得。仲尼问他,他说忘掉仁义,仲尼说可以,但还不够。过了数日,又有所收获,又见仲尼,其说忘掉礼乐,仲尼给了他同样的回答。又过了些日子,他又见仲尼,说“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随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浅注》)坐忘就是把肢体看作不存在,也就是不要忙于非为;把聪明才智抛弃,也就是不想非想之想,从而最终脱离形体的累赘,除掉心智的羁绊,和大道融为一体。这种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思想,应是一种自然的,而不是用心的。正如《庄子·天地》中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浅注》)

但能够做到忘掉自我而与天道相行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如在《庄子·天运》篇中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庄子浅注》)敬孝与爱孝不同,一是流于形式,一是出自本心,有心表之别;亲人与外人不同,一是至亲至近,一是非亲非故,有远近之疏;自己与父母不同,一是涉世不深,一是阅历丰富,有念与非念之间;个我与天下不同,一是部分,一是整体,有大小之异。这可以说都是矛盾对立的,也可以说因为有了区别,也就难以达到忘的境界,这要求人们回归到第一念中,而不应产生第二念,否则就难以进驻入坐忘的状态或境界中去。道书中认为,设若要使身坐,心被物遣,如此打坐,是谓坐驰,何能了朝彻。内不见外,外不见内,内外双忘,虚灵自现。忘物忘情,至道可明。意动乎外,情牵乎中,意散神乱。若能定能止,自清自静。情无所住,物岂能动?情忘意静,意静心灰,心灰灰物,物灰似痴,似痴神活,神活道居。

关于坐忘的这种思想,自东汉以来,道教修炼者对“坐忘”不断地进行阐释与发挥,对此阐述比较全面而详尽的当属唐朝司马承祯所著的《坐忘论》。司马承祯把坐忘视为养生的重要途径,并按修炼功夫的次第分为七个步骤,其依次为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敬信就是修道者要有虔诚的信仰,对修炼之事不生怀疑,只有坚定忠诚而不疑惑;断缘是断绝尘俗之缘,抛弃尘事之累;收心就是安心,不为外面的世界所诱惑而躁动不安,拴住心猿意马,以脱离尘俗之境;简事就是要求修道之人处事安闲,简单理事,不要被名缰利锁束缚自己,否则只知斗智斗勇,贪求名利,以至于无心修道;真观就是如智士的先见之明,同圣贤一般能够洞察祸福吉凶;泰定就是具有像泰山一样的安定,在修炼时,使心能够静定,即便泰山崩于后而心不惊,猛虎啸于前而心不慌;得道就是神与道合为一体,与道一样长久。这七个步骤是要求修炼者不为外念所扰,内心保持自然与安静。否则,人要是为尘世之事所劳累,为七情之欲所牵缠,想要获得宁静,除去烦邪乱想,达到坐忘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其实,达到坐忘的境界起决定作用的是心。“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若能“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在坐忘方面,道教养生家特别强调发挥精神的作用,并运用自己的意识行为去控制、调节情绪、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自己适应各种不同的外部环境,保持清净安宁的心境,不受一切事或人的干扰,这不但能达到修炼的目的,还使人的整个机体功能的正常或超常发挥,使心境宁静,淡泊少欲。坐忘实质上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行为、思想意识、精神活动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的调节和锻炼的方法。

坐忘需忘却当忘之忘才对健康有益。晋时郭象说:“若乃失乎忘生之主,而营生于至当之外,事不任力,动不称情,则虽垂天之翼不能无穷,决起之飞不能无困矣!”(《南华真经注疏》)坐忘需要收心。收心在于“一出便收来,既归须放下”。坐忘在于先存后忘,至于真忘。天尊言:“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为用。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能知止则泰安定。泰安定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吕洞宾全集》)人能止,而后能去妄存诚;知谨而后能渊默自守,知微而后能妙用不忒。

在《坐忘铭》中说:一个人能“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自长。触则形弊、神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厚土;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昌。转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造化不知规准,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

在《列子·周穆王》中说:“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而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谒史而ト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瘳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曰。’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子贡闻而怪之,以告孔子。孔子曰:‘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本来人们很容易忘掉该忘记的,然而人们“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庄子德充符》)。

要想忘其所不忘之事也并非容易的,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容易忘记的。在《坐忘论》中说:“以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故经云:至道之中,寂无所有,神用无方,心体亦然。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今若能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名曰修道。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名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复而又续自得知常。知则无所不明,常则永无变灭。出离生死,实由于此。是故法道安心,贵无所着。”然而,人心多着于外物而不自住。不能自住就如同一个身体为外物所牵引,而非由自己所主宰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或精神都不由自主,反而为外物所引。若任心所起,一无收制,则与凡人不别。若唯断善恶,心无指归,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误耳。若遍行诸、言心无染者,于言甚美,于行甚非,真学之流。

有时,一个人本来无需坐忘而事当已忘,这是因为事讫则止,实莫多思,多思则以知害恬。若烦邪乱想,随觉则除。若闻毁誉之名、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若心受之即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日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故经云:人能虚心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内心既无所著,外行亦无所为。非静非秽、故毁誉无从生;非智非愚,故利害无由至。实则顺中为常,权可与时消息,苟免诸累,是其智也。若非时非事,役思强为者,自云不著终非真觉。何邪?心法如眼也。纤毫入眼,眼则不安;小事开心,心必动乱。既有动病,难入定门。

所以坐忘的根本,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不得定。又如良田,荆棘未诛,虽下种子,嘉苗不成。爱见思虑,是心荆棘。若不除翦,定慧不生。或身居富贵,或学备经史,言则慈俭,行乃贪残。辩足以饰非,势足以威物,得则名己,过必尤人。此病最深,虽学无益。所以然者,为自是故。然此心由来依境,未惯独立,乍无所托,难以自安。纵得暂安,还复散乱。随起随制,务令不动,久久调熟,自得安闲。无问昼夜,行立坐卧,及应事之时,常须作意安之。若心得定,但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定分,则堪自乐。

《王重阳内修真诀》中说:“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垄上,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缘境,即超色界。心不著空,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清虚之境矣。 https://t.cn/Evk4evd

【收敛自己】
《警世通言》里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经历越多,越觉得,人活一世似乎谁都逃不过这个定律:一旦走到极端就会生出祸端。
气球太大会爆,杯子太满会溢,做人太狂会倒,不加以控制的人生,终究会是一场灾难。
走过半生才明白: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不是放纵,而是学会控制。
人生真正的醒悟,从“收敛自己”开始。

收敛脾气,收获福气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脾气并不好,经常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跟人对骂。
因为这臭脾气,人缘不好,人家都躲着他。
官场失利后,被解除兵权三年。回家后继续怼天怼地,家里的兄弟、仆人每天更是被骂得狗血淋头。
后经一位好友劝说,他才开始反省,意识到许多事不能一味的责怪别人,自己各方面都不顺利,可能也与自己爱骂人有关。
重回官场后,曾国藩脾气改了很多,变得无比和气,遇事谦恭,也开始慢慢体谅他人。
他的事业也逐渐有了起色,后终被封为一等勇毅侯,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华严经》有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嗔怒之心,犹如毒火,损人不利己。
好福气都藏在好脾气里,一个能驾驭自己脾气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还厉害。
遇事太过情绪化的人,往往过不好这一生。
真正厉害的人,都能够稳定情绪,不仅让他人感到相处舒服,自己的人生也掌控的足够舒心。
无论何时何地,留三分冷静于心底,用七分理智去做事,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收敛脾气,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也是处世必不可少的修行。

收敛怨气,收获运气
古语云: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人在遇到事情时,如果只懂得责备他人,不想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能让事情更加的恶化。
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却将一切归咎为高考发挥失常,全然忘了自己高中三年虚度的时光。 
工作多年没有升职加薪,却将一切归咎为领导太苛刻,全然忘了自己上班时摸鱼偷懒的日常。 
生活越过越糟糕,却将一切归咎于命运的不公,全然忘了自己遇事常常得过且过的将就。 
活在抱怨声中的人,是用负能量将自己包裹了起来,隔绝了生命中所有的好运。 
怨气不断,日子只会是阴雨连绵,不见晴天。
一位有名的画家有段话说的很深刻: 
“总是挂在嘴上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人总是很容易被自己说出的话所催眠,我多怕你总是挂在嘴上的许多抱怨,将会成为你所有的人生。”
其实很多时候,绊倒我们的并不是生活,而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古语云:命由己造,福自己求。
人生的路走向何方,都是自己一次次的选择。
唯有将怨气收起来,把心态调整好,让内心住进阳光,才是提升幸福感的最佳途径。

收敛锋芒,收获格局
网上有个话题:真正见过世面的人是什么样的?
有个回答写道:见过更大的世界后,活得更谦卑;得到的东西越多,越没有身份感;在人之下把自己当人,在人之上亦能把别人当人。 
真正厉害的人,大多都将锋芒藏了起来,并且戒掉了优越感。
东汉初年“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冯异,协助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
虽然身居要职,名声显赫,但他在路上遇到其他将领时,不管对方职位高低,战功如何,都会吩咐手下把自己的马车驶开避让,待他人走远时再上路。
刘秀带领众将领打仗,每结束一场战斗,将士们都喜欢聚在一起,炫耀近来杀敌是怎样的威猛。
每当这时候,冯异就会独自躲到大树下,静静思考着这场战斗中的得失。
正因如此,刘秀对冯异非常信任。
即使有人上书,称冯异权势过重,刘秀也毫不在意。
甚至还安慰他:“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我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古往今来,很多身居高位的人,都免不了在如日中天之时惨遭祸患。
冯异能够稳步上升,长保富贵,是因为他懂得收敛锋芒,放低自己。
汪国真曾说:“格局越大的人,往往把自己的姿态放得越低。”
锋芒毕露之时,也是由盛转衰之日。
人活一世,境到逆处要放平心态,处于盛时应保持谨慎,懂得韬光养晦,才能走得长远。

收敛精明,收获人心
中国有句老话: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是啊,真正能成事的人,靠的从来不是小精明,而是不怕吃亏的厚道。
有一家早餐铺,开了近十年,生意依旧很好。
有人禁不住好奇,就问老板是怎么做到的?
老板笑着说:
“我店里一直都是客户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只推荐适合客户的,不推荐贵的。” 
对方听后更疑惑了:“这不是在帮客户省钱吗,你还怎么挣钱?”
老板回答:
“来店里的人,吃得开心,就会更信任我,不仅成了回头客,还会推荐亲朋好友来光顾,这不是更赚吗?” 
可见,有时候,“舍”是一种投入,放弃精明的算计,是一种换取人心的智慧。 
《白鹿原》中,白嘉轩说过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
“人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
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里,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家心里,都抹不掉;
其实天知道地也知道,记在天上刻在地上,也是抹不掉的。”
行走于世间,最高明的处世方式不是“心计过人”,而是“德行深厚”。
漫漫人生路,最高级的处世境界不是“机关算尽”,而是“问心无愧”。

一位作家说过一段话: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担心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于是我渐渐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任愤懑与悔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懦的自尊心。
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
收敛自己,就是管理好内心的野兽,改变生活,从改变自己开始。
当你拥有了平和的心境,你就不会被情绪操控; 
当你打理好积极的心态,你就不会被黑暗所困;
当你明白了无常,你就不会张扬;
当你懂得了厚道,脚下之路才能走得踏实,一辈子才能活得安心。
愿你在前行路上,守好一份清醒,拥有一份克制,在低调中活出真正的高贵。

#这种修行方法,不仅能祛除忧愁,还能使心与道合#
“坐忘”是精神修炼的最高境界之一,其源于《庄子·大宗师》:其说颜回经过一个阶段的修炼,感觉自己有所进益,便去见自己的老师仲尼谈自己的心得。仲尼问他,他说忘掉仁义,仲尼说可以,但还不够。过了数日,又有所收获,又见仲尼,其说忘掉礼乐,仲尼给了他同样的回答。又过了些日子,他又见仲尼,说“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随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浅注》)坐忘就是把肢体看作不存在,也就是不要忙于非为;把聪明才智抛弃,也就是不想非想之想,从而最终脱离形体的累赘,除掉心智的羁绊,和大道融为一体。这种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思想,应是一种自然的,而不是用心的。正如《庄子·天地》中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浅注》)

但能够做到忘掉自我而与天道相行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如在《庄子·天运》篇中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庄子浅注》)敬孝与爱孝不同,一是流于形式,一是出自本心,有心表之别;亲人与外人不同,一是至亲至近,一是非亲非故,有远近之疏;自己与父母不同,一是涉世不深,一是阅历丰富,有念与非念之间;个我与天下不同,一是部分,一是整体,有大小之异。这可以说都是矛盾对立的,也可以说因为有了区别,也就难以达到忘的境界,这要求人们回归到第一念中,而不应产生第二念,否则就难以进驻入坐忘的状态或境界中去。道书中认为,设若要使身坐,心被物遣,如此打坐,是谓坐驰,何能了朝彻。内不见外,外不见内,内外双忘,虚灵自现。忘物忘情,至道可明。意动乎外,情牵乎中,意散神乱。若能定能止,自清自静。情无所住,物岂能动?情忘意静,意静心灰,心灰灰物,物灰似痴,似痴神活,神活道居。

关于坐忘的这种思想,自东汉以来,道教修炼者对“坐忘”不断地进行阐释与发挥,对此阐述比较全面而详尽的当属唐朝司马承祯所著的《坐忘论》。司马承祯把坐忘视为养生的重要途径,并按修炼功夫的次第分为七个步骤,其依次为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敬信就是修道者要有虔诚的信仰,对修炼之事不生怀疑,只有坚定忠诚而不疑惑;断缘是断绝尘俗之缘,抛弃尘事之累;收心就是安心,不为外面的世界所诱惑而躁动不安,拴住心猿意马,以脱离尘俗之境;简事就是要求修道之人处事安闲,简单理事,不要被名缰利锁束缚自己,否则只知斗智斗勇,贪求名利,以至于无心修道;真观就是如智士的先见之明,同圣贤一般能够洞察祸福吉凶;泰定就是具有像泰山一样的安定,在修炼时,使心能够静定,即便泰山崩于后而心不惊,猛虎啸于前而心不慌;得道就是神与道合为一体,与道一样长久。这七个步骤是要求修炼者不为外念所扰,内心保持自然与安静。否则,人要是为尘世之事所劳累,为七情之欲所牵缠,想要获得宁静,除去烦邪乱想,达到坐忘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其实,达到坐忘的境界起决定作用的是心。“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若能“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在坐忘方面,道教养生家特别强调发挥精神的作用,并运用自己的意识行为去控制、调节情绪、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自己适应各种不同的外部环境,保持清净安宁的心境,不受一切事或人的干扰,这不但能达到修炼的目的,还使人的整个机体功能的正常或超常发挥,使心境宁静,淡泊少欲。坐忘实质上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行为、思想意识、精神活动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的调节和锻炼的方法。

坐忘需忘却当忘之忘才对健康有益。晋时郭象说:“若乃失乎忘生之主,而营生于至当之外,事不任力,动不称情,则虽垂天之翼不能无穷,决起之飞不能无困矣!”(《南华真经注疏》)坐忘需要收心。收心在于“一出便收来,既归须放下”。坐忘在于先存后忘,至于真忘。天尊言:“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为用。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能知止则泰安定。泰安定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吕洞宾全集》)人能止,而后能去妄存诚;知谨而后能渊默自守,知微而后能妙用不忒。

在《坐忘铭》中说:一个人能“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自长。触则形弊、神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厚土;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昌。转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造化不知规准,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

在《列子·周穆王》中说:“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而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谒史而ト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瘳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曰。’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子贡闻而怪之,以告孔子。孔子曰:‘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本来人们很容易忘掉该忘记的,然而人们“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庄子德充符》)。

要想忘其所不忘之事也并非容易的,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容易忘记的。在《坐忘论》中说:“以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故经云:至道之中,寂无所有,神用无方,心体亦然。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今若能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名曰修道。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名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复而又续自得知常。知则无所不明,常则永无变灭。出离生死,实由于此。是故法道安心,贵无所着。”然而,人心多着于外物而不自住。不能自住就如同一个身体为外物所牵引,而非由自己所主宰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或精神都不由自主,反而为外物所引。若任心所起,一无收制,则与凡人不别。若唯断善恶,心无指归,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误耳。若遍行诸、言心无染者,于言甚美,于行甚非,真学之流。

有时,一个人本来无需坐忘而事当已忘,这是因为事讫则止,实莫多思,多思则以知害恬。若烦邪乱想,随觉则除。若闻毁誉之名、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若心受之即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日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故经云:人能虚心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内心既无所著,外行亦无所为。非静非秽、故毁誉无从生;非智非愚,故利害无由至。实则顺中为常,权可与时消息,苟免诸累,是其智也。若非时非事,役思强为者,自云不著终非真觉。何邪?心法如眼也。纤毫入眼,眼则不安;小事开心,心必动乱。既有动病,难入定门。

所以坐忘的根本,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不得定。又如良田,荆棘未诛,虽下种子,嘉苗不成。爱见思虑,是心荆棘。若不除翦,定慧不生。或身居富贵,或学备经史,言则慈俭,行乃贪残。辩足以饰非,势足以威物,得则名己,过必尤人。此病最深,虽学无益。所以然者,为自是故。然此心由来依境,未惯独立,乍无所托,难以自安。纵得暂安,还复散乱。随起随制,务令不动,久久调熟,自得安闲。无问昼夜,行立坐卧,及应事之时,常须作意安之。若心得定,但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定分,则堪自乐。

《王重阳内修真诀》中说:“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垄上,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缘境,即超色界。心不著空,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清虚之境矣。”
文章来源:龙虎山道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五)官洲街道1.北山桥头大街24、26、28、30号,龙吟大街16、18号。(三)江海街道1.聚德环街2号。
  • ??出现严重的睡眠问题前面我们提到甲状腺与人体中的内分泌有着很大的关系,而我们也应该知道人体中的[求脱单]内分泌与自身的睡眠质量高度关联,通常内分泌失调的人会伴
  • (马哥真的全程都好帅,唱的真的好好听,吹爆马嘉祺! 你这次唱了你们自己原创的《瑜》终于看见你的rap词了,还唱了《爱人错过》真的好听啊啊,弹钢琴真的鲨我啊!
  • 又是一个惊悚的医学证据。推特上,有人做了微血块测试,结果发现她的血液,与健康人的血液差别很大。有很多微凝块。 评论很多,有几百条,我就找一些有点意义的出来截图。
  • 这堂课,元宵老师呈现了三款单丛:李仔坪产区的壮年期的芝兰香第一泡就有非常浓郁的花果香味,是连我这种完全没有建立体系茶审美的人,都能立马感受到的一种浓烈的美。垭后
  • 近来,恒大暴雷事件1年多了,并没有宣布破产,为了保交楼,各地已经延期交付了挺多楼盘,然而对延期交付的违约责任、经济赔付、物业不给力,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投诉,特别
  •  更糟糕的是,由于飞船的弹射系统也出现了故障,因此两只太空狗没有跟随弹射车弹射出来,还一直被困在太空舱里面,随着火箭一起从太空坠落到了地面。 更糟糕的是,由于飞
  • 能高效促进铁吸收,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有效防止常见腹泻和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适用于成人或宠物每粒乳铁蛋白250毫克冷冻干燥可以更好地保留乳铁蛋白的精细结构毛孩子软便
  • 不过从另外一方面说,至少我这次动起来了,而且在我动起来的时候虽然不一定说摆摊的结果有多好,但在准备,摆摊等等一系列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奇妙的人和事,也是有收获的~图
  • 咱毫不犹豫要了小串串,我蜜说她也有的血统[哆啦A梦害怕],不是纯我赌她不会长成大胖吧。疫情期间报名做了几天的志愿者,与我一起于夜幕下送鸡蛋的朋友,那天跟我说一旦
  • 我们与他们或有擦肩而过,或有点头之交,我们在同一时空中谱写着不同的故事,让我们换个视角,“带上”他们的眼睛,感受不同视角下的西大生活吧 ​​​《宇宁同行的音乐之
  • 2双鞋+2件卫衣到手240.99元 领600-45元券 特步 休闲跑步鞋 特步 旋击篮球鞋 特步 卫衣女 特步 卫衣男 各拍1件
  • AMT/YJ-600型多参数微型水质预警站一、产品概述为满足城市、农村地区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需要,同时解决常规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占地大、基建投入高、基建建设周期
  • 倪虹洁杨志刚,顶着“老演员”的头衔,其实演技问题也凸显出来|漯小河《演员请就位2》这档综艺节目,目前每一期都有很高的关注度,也会在播出之后迅速就上了热搜。杀青应
  • 覅䣈歀糣鬻喜欢你龒㼭悫厵 你看,我除了喜欢你什么都不会嘴甜是因为心甜,心甜是因为里面有你我想做你的暖阳,春季里陪你踏春,夏日里给你阳光,秋日里给你收获,冬日里给
  • 2022-11-15[连续第2506天]《孙子兵法111》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用打比方,也就是类比的方法来说服别人,这个方法确实好用,别人也能一听就懂,把复杂的
  • #JD好货#——姐妹们快冲啊!官旗正装要530大洋的啊!
  •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珍惜当下拥有的,追求可以得到的,将复杂的生活简单过,你就会开心很多。心宽的人,凡事看得开、想得开,就算日子里有不如意,也会劝自己
  • 为什么没有人找我聊天 我看起来不识字吗[疑问]今天突然发现keep有那么多跳绳挑4000就已经足够累了最高居然还有10000[苦涩]等哪天我人傻了我就去试试看[
  • 俩宝儿的欢乐花絮来了嗯……………………………就...说的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崽儿胳膊居然挺白而且还有肌肉这个白度有点出乎意料...至于肱二头肌嘛……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