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要能达到用真心念

梦参老和尚 佛七开示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一个字,“照”。

大家要“觉照”,觉是什么?当你念佛的时候,你觉照“南无阿弥陀佛”。觉照的意思就是你的智慧。讲念佛,没讲般若智慧,但是,念佛的时候,能念的就是般若智慧。

应起觉照,不要糊里糊涂念。念佛的时候“南无阿弥陀佛”要作观想念。就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不是妄念的念,要你用智慧去照。

念阿弥陀佛,不要求快,不要求数字。我们好多人,一天拿个念珠记数,念的数字多了,好像就成功了,根本不是这样子。一句弥陀就好了,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一句弥陀作大舟。”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条大船,但是主要是你的觉照和觉照的功夫。

所以,在念佛的时候,应当自己先认识自己的念头。恐怕很多的道友们,对这个不大注意,“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注意你的念头!要怎么样呢?“念念从心起”,每念一句从我自己生起来的,“念念不离心”,完了你要知道,知道什么呢?谁在念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究竟是谁啊?

人死了,口还能念吗?口不能念了,可是心还没死,心在念。为什么说念佛到临命终的时候最关重要?外形已死了,他的心还在念佛。念到这样的程度,口不念了,心在念。

《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那请问大德啊,你用哪个心念佛啊?过去心念吗,现在心念吗,未来心念吗?

我这个讲得比较深入,心对境有,看见阿弥陀佛像,到了佛堂了,或者现在我们打七了,有心,但这是境界相的,心要对境有的。那境界相呢?是由心生的,这种《华严经》的念经、念佛方法。

我的老师,慈舟老法师,他是讲《华严经》的。这种念佛不但能生,而且生的时候,到那儿就成了,这是上上的念佛。

心对境,有了,那境是心生的,但是,我们这个心是虚妄心,它不是常住的,它一歇一念、一歇一念……它常跑,这叫生灭心。那你自己要有观照的,要自性念佛,念的是自性弥陀。

假使外缘境界没有了,心还生不生?念阿弥陀佛的人,照样的生,心照样生。不是虚妄心念,从这一步的功夫啊,真要做起来,很难的。

念佛,用真心念,这是咱们讲《华严经》这是真心。我们现在所有的修行,就是要打消这个虚妄心,要明白了自己的真心。

现在我们这个心,是因为有境才有的。比如说,咱们现在打念佛七,大家打念佛七了,你才精进,要是不打念佛七呢?我们净土部,虽然不打念佛七,我们也如是念,别的部不是这样,像戒律部,他学戒律去了。

这是叫你自己念佛要懂得,懂得什么呢?要心念,不是口念。口是境,口不是心。心对境来说,那是要明了自性的心,用心念的佛,那你就念念都是念自己的,阿弥陀佛就是自己。

能用这个心,念佛念到这个,心能转境了,用阿弥陀佛转一切了,那你临命终的时候,还不了生死吗?还不生极乐世界吗?不但能生,而且生的时候,还是上品上生。到那儿就见佛,见佛就闻法,闻法就开悟。

像我们现在一般念佛的,生到极乐世界,还是凡夫,你还得修。不过他没有生死变迁,直至成佛,不再流转了,苦难都没有了。也就是说,生到极乐世界,就是了生死了。

慈舟老法师讲这个,是按《华严经》讲的,在这里我们有些道友们是初学的,听不懂的就没法进入。

现在你念阿弥陀佛,只能是止妄。念佛要能达到用真心念,不要用妄心念。这个现在我们的道友做不到,特别是我们在家道友做不到。那你就用妄心念,妄心念得妄心歇了,那真就现了。妄心歇了,真心就现了。

我们一定要懂得,懂得什么呢把我们的妄,我们要认得它,这是妄。

这一点你入了佛门,受了三皈,你才能知道真和妄。不然,连这个你也不知道啊。你一天所有的生活当中,全在虚妄当中,没有一件是真实的。唯有到庙里念念佛,这个还是真实的,因为它能够导致你归真啊!

梦参老和尚:大家要是“觉照”,觉是什么?当你念佛的时候,你觉照:“南无阿弥陀佛!”觉照的意思就是:你的智慧,讲念佛,没讲般若智慧。但是,念佛的时候,能念的就是般若智慧。应起觉照呢?不要糊里胡涂念。念佛的时候,“南无阿弥陀佛!”要作观想念。就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不是妄念的“念”,要你用智慧去“照”。#佛学常识# 全文阅读https://t.cn/ExetrvH

​若是证到这种境界,在刹那之间就能将所有地狱重罪统统消灭(宣化上人)

若能把五蕴破了,才能度一切苦厄,也就是没有一切的灾难。

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

宣化上人开示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演变成五宗,就是禅、教、律、净、密。禅是禅定,教是教理,律是戒律,净是净土,密是持咒。现在是打禅七期间,只讲禅的道理,其他四宗,暂且不谈。

禅那,译为“思惟修”,常想这件事。什么事?就是话头。研究“念佛是谁?”这句话,这叫参禅。

其实参话头也是妄想。不过是以妄制妄,以毒攻毒的办法,用一个妄想来消灭多个妄想。参话头的功夫,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有所成就。所谓“久参有禅”。

“参”好像用锥子来锥木头一样,不透不停止。不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参禅,第一要忍耐,忍耐到最高峰,就能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能开悟。

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百尺竿头上,再向前迈进一步,这时,十方世界现全身。可是,这个法门,要念玆在玆才有效,不能放松,不能放逸。

在《证道歌》上说: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顿,就是立刻觉悟一个理,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在“事”上要一步一步的修,在“理”上要立刻就明白。

顿悟的时候,知道井在哪里,可以去取水;没有顿悟的时候,常听辘轳(汲水的工具)响,但不知井在何处。

这个譬喻,是说明佛性从什么地方来的?怎能证得佛性?证佛性别无二法,唯一的方法,就是参禅打坐。

六度,是菩萨修行的法门。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这六度修行圆满,才能开悟。

我们都在作梦,所谓:

人生一场梦,人死梦一场;

梦里身荣贵,梦醒在穷乡。

朝朝是作梦,不觉梦黄粱;

梦中若不觉,枉作梦一场。

在梦中明明有六趣(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觉悟之后,三千大千世界也化为乌有。

为什么?因为没有执着。没有执着,把万事万物都返本还原,又怎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统统都没有了。

有人听到这四相没有了,就不敢修行。误认修到极点,人也没有了,众生也没有了,寿者也没有了,怎么办呢?那么,什么工作也没有了,成为失业的人。

一定要有工作吗?那就继续颠倒吧!修行到了无四相的境界时,就能扫一切法,离一切相,证得诸法实相的道理。所谓“一法不立,万法皆空。”

不是说我明白这个道理,而是要真正证得这种一法不立,万法皆空的境界,那时候,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我们在世界上,不是执著名,就是执着利,或者执着财,或者执着色。所以看不破,放不下。想看破,想放下,又舍不得。

为什么舍不得?因为有精细鬼和伶俐虫在作怪,所以把很多事情当面错过,失之交臂,对面不识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的对面,我们还要到处去找,这就是受颠倒妄想所支配。

参禅的“参”,就是观。观什么?观照般若。教你念玆在玆观自在,不是观他在。观观自己在不在?自己在,就能参禅打坐,用功修行。

若是不在,在那儿打妄想,想入非非。那就身在禅堂,心跑到纽约去观光,或是到意大利去旅行。到处去攀缘,所以就不自在了。

观自在,就是菩萨;观不自在,就是凡夫。观自在,是天堂;观不自在,是地狱。如果观自在,心未跑出,才能行深般若波罗蜜。

此身在参禅的时候,继续不断地参,绵绵密密地参。这才是行深般若,找到智慧。得到大智慧,才能到达彼岸。

参禅的秘诀,就是“朝也思,夕也思。”思什么?思“念佛是谁?”今天也参,明天也参,天天在禅堂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是在短期能尝到禅的味道。

要经过长时间才可以。有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功夫,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又叫五阴。蕴是集聚的意思,阴是遮盖的意思。我们为什么得不到自在?得不到解脱?就因为被五蕴所覆的缘故。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有障碍为色,有形相为色。色蕴不空,见到色被色尘所迷惑,闻到声被声尘所迷惑,嗅到香被香尘所迷惑,尝到味被味尘所迷惑,触到觉被觉尘所迷惑。如果把色蕴空了,就是内无其心,外无其形,远无其物的境界。

色,有种种颜色,能令你眼花撩乱,认识不清楚,迷迷茫茫,好像瞎子一样。在《道德经》上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这些境界,都是被色蕴所执着。若能破了色蕴,山河大地、房廊屋舍都空了,就没有这些麻烦了。

所以说,色蕴不空,便执着在色上,若着色上,见惑不能破。见惑,就是“对境起贪爱”。境界,就是色,对着境界生起一种贪心和爱心,就执着了。

见惑有八十八品,如果断尽,就证初果罗汉。我们修道人,先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然后再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思惑,就是“迷理起分别”,也就是对一切理认识不清楚。如果断尽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就证四果阿罗汉。

(二)受蕴:就是领纳的意思。境界来了,不加考虑,就接受了,有舒服之感觉。譬如吃一种好东西,觉得很自在,这就是受。穿一件好衣服,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受。住一间好屋子,觉得很漂亮,这就是受。坐一辆好汽车,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受。乃至一切身所接受的,觉得不错,这就是受。

(三)想蕴:就是思想的意思。因为五根领受了五尘的境界,就生出种种的妄想,种种的念头。忽起忽落,起了作用,去想色,去想受。

(四)行蕴:就是迁流的意思。随来随去,随去随来,没有停止,川流不息。作善作恶的动机,由妄心所支配,而反应于身口的行为。

(五)识蕴:就是分别的意思。境界来了,就生起分别心。例如:见到美色,生欢喜心;听到恶声,生讨厌心等等的分别。

若能把五蕴破了,才能度一切苦厄,也就是没有一切的灾难。我们为什么有灾难?就因为有我执、有法执,二执不空的缘故。

《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五蕴本来没有自性,犹如空中的浮云,自然而有,自然而无。不明白这个道理,被五蕴所覆,不得自在,不得解脱。

我们修道,就是破五蕴,好像浮云,来,随它来;去,随它去,不需要注意它,不需要执着它。

贪瞋痴好像水中的泡一样,本来没有实体,它自己生,它自己灭,不执着就没有了。

在《永嘉大师证道歌》又说: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实相,就是无相,无所不相,也就是扫一切法,离一切相。可以说返本还原,证得自性清净。

到这种境界,也无人,也无法,人法双亡。也没有人执,也没有法执,这就证得实相理体。在刹那之间,能将无量劫以来,所造的无间地狱罪,统统消灭无余。

永嘉大师说:“如果我用诳语来欺骗众生的话,我心甘情愿到拔舌地狱,去受尘沙劫那样多的苦。”

我们在禅堂里,要实实在在来修行,好像抽茧丝一样,要有忍耐性,一点一点来抽丝,才不会乱。不可自作聪明找捷径,用科学方法来开悟,那是妄想。

如果科学能开悟,那些科学家不会在牛角尖里乱钻,早就开悟了,不会有你的分。不要异想天开,还是按部就班来参“念佛是谁”吧!

腰酸要忍耐,腿疼要忍耐,忍耐到时候,自然会开悟。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各位注意!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要晓得一分努力,便有一分功夫,修行讲真功夫,不是口头禅,能说不能行,是无用处。不但对开悟无帮助,反而成为障碍。所以说:“不说话,才是禅。”

一念灵光能彻照天地,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二无别。为什么我们不能证得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

因为我们凡夫的妄想太多,所以把智慧遮住,没有光明,成为无明。整天起惑、造业,要受生死的苦报。

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应(化)身。

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五眼,就是天眼、肉眼(非人眼)、法眼、慧眼、佛眼。

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若没有一切的妄想,就能证得这些境界。这并不是玄妙的理论,而是自然现象,是从实践功夫中得来的,一点也不为奇,这是平常事。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就被无明所覆,遇不到善知识的指引,不知什么是明心见性(明悟自心,彻见本性)?什么是返本还原(恢复童子身)?

我们在参禅,要明心见性,要返本还原。得到解脱,就无挂无碍,远离颠倒梦想,得到究竟涅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没人能把你变的越来越好,关系和人脉只是陪衬。没人能把你变的越来越好,关系和人脉只是陪衬。
  • 骨科动力系统的使用及保养迅速发展电钻就是以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池为动力的钻孔工具,是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一种。维修案例一:彼岸1600206 动力接头轴承组件坏设备名称
  • 又是沿着海边city walk的一天,天气很好,天很蓝,水很蓝,风很温柔,树很绿,我们沿着海边又从下午两点半走到晚上八点,天亮走到天黑,在路上看到了日落,我们也
  • 有被宝宝暖到,他一直不肯也不会亲亲,之前偶尔被要求亲我,就使劲咬住我嘴唇可疼,至今不解为什么他理解的亲亲是这样……。”之前锲而不舍地跟他讲,轻轻亲,不要咬妈妈,
  • #微博[超话]# ༄༅། །ལ་མོའི་ཡོངས་འཛིན་རིན་པོ་ཆེའི་གསུང་བཏུས་ཐོར་བུ་བཞུགས་སོ།།༼དུམ་བུ་ཉི
  • #星汉灿烂月升沧海[超话]# ⭐️ #星汉灿烂# #吴露可逃# 杀我别用星子刀大家都在忙碌各自事业的同时也有默默关注彼此 像是那种有召必回的感应是曾黎阿母宣传
  • 其实,大陆军人扣扣,他虽然也判了死刑,并且极快地执行了,可是他在人们心中,是个为国捐躯的好军人,是个孝敬父母的好男儿,没有人会觉得扣扣是罪人,反而那些被扣扣杀死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每天早上从刘宇宁开始一天的幸福,非常幸福的感觉,每天都会有所期待。@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开始推理
  • 可是羊妖的灵魂却还继续作恶,会在夜晚袭击路人,只有用火才可躲开。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在这座山中,一名叫做“黑脸羊”的杀人魔,已经盯上了他们。
  • 《给过别人的东西就脏了,这感情她不要了》席卿欢 沈辞(已完结小说全集完整TzcbO2版大结局)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书名:《给过别人的东西就脏了,这感情她不要了》席
  • ”语出:《道德经》17.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是:老子18.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孟子19.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庄
  • “第一次说骑小马是试探,这次息事宁人,下次就不知道要搞出什么幺蛾子找茬欺负儿子了!”李琰淡定的陈述事实,“但是…儿子的玩具枪磕坏了,我去处理一下。
  • 佛教修行者追求的一个状态叫做涅槃,得到彻底的解脱,消灭了所有的痛苦。对涅槃的描绘玄之又玄,是一种不生不灭,超越一切的状态。
  • 通过矫正中的对比,我们不仅看到了患者牙齿排列的改善,更重要的是牙周健康的全面恢复,这正是矫正成功的基石。全科医生检查确认,原本松动的大门牙现已稳固,患者避免了
  • ࿑རྣ་བར་གཟན་པའི་ཅོང་སྒྲ་དང་། གསལ་ལ་མི་གསལ་བའི་སྔས་འགྲམ་གྱི་གློག་སྒྲོན། དྭངས་ཤིང་
  • 就算忙到飞起,还是会记着我们,在谈笑中给我们提供了稳稳的情绪价值[太开心]这世界纷纷扰扰,谁家有我们吃得这么好。“这封信晚来了半年,不只因为客观因素,更是因此幸
  • p1特别喜欢的新名字嘿嘿 虽然嘴巴说我好小学生 但是还是马上就换上了 臭屁男人p2玩完之后全身湿透 老公抱着我还把我雨衣扯破了[允悲]p3翻出一张之前打视频的截
  • 第二,满勇在4月9日那两份处理意见中以及4月17日和5月7日向衡阳市第十二巡察组反馈的处理意见中将我合理合法的上访行为定性为:“无理取闹,无视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 其舰体采用高强度钢制造,增加了抗打击能力,注重舰艇本身的生存能力,15个横隔壁形成16个水密舱段,如果被反舰导弹击中,即使任意相邻三舱进水,“现代”级驱逐舰依然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Do not pray for easy lives. Pray to be stro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