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要努力变成自己喜欢的那个自己,与其祈求生活平淡点,还不如自己强大点。学会好好照顾自己,等天亮的时候,再金光闪闪,全力以赴。这一路会很辛苦,但你不能放弃,更不能倒下。总有起风的清晨,总暖和的午后,总有绚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给人生一条路,给路一个方向; 跌倒了要学会自己爬起来,受伤了要学会自己疗伤; 生命只有走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2022年,应该继续“疫情清零”还是开始学会“与狼共舞”?让数据和现实说话。

应凤凰新闻的邀请,我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

自2020 年3月11日WHO 宣布COVID-19 全球大流行(Pandemic )以来,人们一直希望这个Pandemic 能在一年内结束。然而,事与愿违,2021年的今天,超过2亿人被感染,近五百万病逝;2021年的疫情,已经远超过2020年。无奈,人们只有把目光投向2022年,以及以后的岁月。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多种有效疫苗的在殴美,亚洲的研发和扩大接种,从战略上扭转了这一战局。然而,围绕着严格社交隔离的“疫情清零”和社会开放的“与狼共舞”战术,学术界,尤其是民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站在学术和数据的基础上,我们首先不要过急地将这些战术简单地归结为“成功”与“失败”,或者“好”与“坏”。因为我们首先要界定的是,什么是我们各个国家和地区分别能够达到的最好结果。这一方面,除了有效的疫苗,药物和社交隔离以外,必须结合各个地区的医疗条件,经济水平,文化和政治气候。

理论上,彻底消灭新冠,让它再也不能侵害人类,这是最理想的结局。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很大差距。在成百上千种感染人类的病毒中,我们只成功地消灭了天花病毒。目前,只有国际上少有的几个特许实验室保存了天花病毒,以备不时之需。人类“消灭”了天花病毒是基于这一病毒的三大特征:1. 强大的终身免疫能力;2. 病毒没有中间宿主;3. 病毒感染症状明显而且特异,容易辨别。而新冠病毒,并不具备以上的任何一点。而我们熟知的麻疹病毒,乙肝病毒,HIV 病毒,流感病毒等,都没有被完全消灭,我们一直处于“与狼共舞“的博弈之中。

以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与COVID-19非常相似的流感病毒为例。自1918年全球大流行,在两年之内,造成1/3世界人口的感染,五千万到一亿人病逝,至今已经103年了。1945年,灭活流感疫苗在美国发明并开始广泛接种,人类开始在疫苗接种的情况下,“与狼共舞”了76年。但它已经不再是Pandemic 而是endemic (地区性流行病),已经不再会严重影响全人类的基本生活和工作。

现在的问题是,2022 年,或者2022年之后,COVID-19 会不会从全球流行病pandemic 变成地区性流行病endemic? 通俗一点说,就是COVID-19 会不会变成大号流感?如果会,什么时候?什么条件?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过去十年中的“大号流感”。美国CDC是统计数据做得较好的大国。它的相关数据对世界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参考。2017-2018, 美国发生了近十年最严重的流感,一年内6万1千人病逝。以流感季节为六个月计算,平均每日病死人数为334人。值得提醒的是,无论病人是其他疾病的终末期(比如癌症,心肺脑疾病),只要死亡前感染了病毒,那怕只是加快了其他疾病的恶化,都统计为流感死亡病例,这是美国CDC的惯例。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平均毎日COVID-19 病死人数在335名左右或者以下,COVID-19 在美国就变成流感类级别的传染病。而对于流感,西方国家都毎年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而对于医务人员,许多医院毎年都强制接种。在我服务的MD Anderson 癌症中心,没有按期接种的一线医务人员会被暂停行医。美国民众毎年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在50%左右。同时,勤洗手,生病在家隔离,高危人群戴口罩等,也是流感月份建议做的。

目前,美国7天的平均病死人数在1千8百以左右,COVID-19疫情依然严峻,但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目前,美国总人口的疫苗接种率大约在65%左右。绝大多数重症和死亡患者,都是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或者高年龄患者。

以中国的人口计数,假设按照美国流感的病死人数来推论,中国流感病死人数在过去十年最严重的一年可能会病死27万(6.1X4.5), 流行期平均毎天病死1500人。这就是中国流感病死人数的上限阈值。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加坡以及部分欧美国家和地区在疫苗接种率超过70%后放开严格管制后,疫情反复,感染和死亡上升,但是当地民众仍然能够接受,只要能控制在大号流感的级别上。当然,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适时调整。

可以想像,大部份国人依然无法接受一天1千五百的COVID-19病死人数。诚然,任何生命都是无价的。但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中国每年有1千多万人病逝,平均毎天有3万人因各种原因病逝。这假设的1千五百名因流感病毒病逝的患者中,及使是不感染病毒,一些人也可能不久会因其它疾病而病逝,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老弱病残的人群。而社会的正常运转,可以明显降低因其它病因(比如癌症,心脑肺疾病等)。

既然COVID-19很大可能会长久地与人共存,我们首先要问的问题是,它会不会产生新的变异而导致致病性越来越严重。目前, Delta 变异的最严峻的挑战是传染性增加,被感染的基数增加了,所以死亡人数增加,并非病毒的致病的严重程度增加了。这也符合病毒生存的需求。它只想扩大自己,并不想杀死它赖以生存的宿主。事实上,感染人类的所有病毒,还没有一个病毒在人类不断传播的过程中,致死率越来越高,包括原来让人闻风丧胆的爱滋HIV病毒。

而一个社会什么时候可以放弃严格的社交隔离和开放边境,则由以下因素决定:1. 疫苗的有效率和接种率;2. 治疗的药物和医疗可及性;3. 社会心理,经济发展和政治影响的承受能力。

全球新冠肺炎的粗病死率为2%左右,相对比SARS的病死率为9.6%;而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为0.1-0.3%左右。不同国家,新冠肺炎的病死率也不一样。但随着疫情进展和疫苗接种,病死率均逐渐降低。目前,COVID-19 感染后病死的主要因素是老龄,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和未接种疫苗。而完全疫苗接种者COVID-19病死率则降低为0.2%左右(美国洛杉矶初步形成结果),这已经在流感病死率的级别。

疫苗在今年早期的接种,有效地减缓了疫情。然而,因Delta 变异病毒的流行,许多地区出现了疫惜的恶化。近期,许多国家开始了疫苗加强针的接种。但是,许多民众仍有不少问题。

1. 既然疫苗有效,为何这么多的突破性感染?

Delta 病毒的主要挑战是它增殖率很快,并非是真正的“免疫无效”。 当一个人接种了疫苗后,人体会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和T杀伤性细胞。同时,机体还会产生抗病毒的记忆细胞。在注射疫苗的六个月内,人体有强大的抗病毒抗体,因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感染。但是当超过一定时间之后,抗体的浓度就逐渐下降。这个时候如果被感染,人体需要三到五天,刺激免疫记忆细胞以产生相应的抗体和激活T 杀伤细胞。然而,Delta病毒在三天以内已经能快速增殖,并传播给其他人。等免疫记忆细胞激活产生抗体之后,才能有效地阻止病毒的进一步增殖。这就是为什么,疫苗接种半年之后,能够有效地预防重症和死亡,但是减少传染的能力却下降了。这就产生了所谓突破性感染。

2. 既然mRNA疫苗已经制成专门针对变异株,为何疫苗加强针不用新的变异株疫苗?

对于变异病毒,机体的免疫反应依然能够识别,并发动攻击,因此,目前并不需要变异特异的疫苗进行加强针。只要打同样的第三针疫苗,就能产生类似的抗病毒效应。

3. 为什么美国CDC只建议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接种加强针,而不支持所有人接种加强针?

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的免疫功能,尤其是免疫记忆功能衰退,因此,他们必须在六个月之后接种加强针。而对于年轻的健康人群,他们依然拥有优秀的免疫记忆,能抗拒病毒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不会造成重症,或者导致病死。因此,他们接种加强针的指征就没有那么强了。

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高危,以及他们可能面对的免疫缺陷患者,目前在美国也建议接种加強针。

可以看出,“有效”疫苗的功能和定义有三层:1. 减少感染;2. 减少重症;3. 减少死亡。而目前为止,COVID-19 疫苗都俱备以上三种功能,只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防止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世界上没有一种疫苗或者药物是百分百有效,百分百无付作用。如果别人这么说,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真的不懂;另外一个就是要推销。

令人欣慰的是,2021年10月1日,默沙东与Ridgeback宣布Molnupiravir治疗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患者的三期临床中期数据,Molnupiravir治疗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7.3%(28/385),对照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14.1%(53/377),Molnupiravir降低住院或死亡率50%,p值为0.0012。死亡率方面,治疗组没有死亡,对照组有8例死亡。

在有效疫苗和有效药物的支持下,新冠变成一个流感级的病毒指日可待。病毒会变异,人类前进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老弱病残进行疫苗打强针的接种,以及今年11月即将开启的对五岁以上儿童的接种,达到总人口70%以上接种率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地方必将在2022年中上旬全面开放,世界格局由此改变。

COVID-19还会继续存在,但是我们已经不再惧怕。生活从来不完美,人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与狼共舞。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战术,并适时调整,是传染病专业人士和政府决策者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美国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博士,资深执业医师张玉蛟教授

https://t.cn/A6MX0yi4

今晚和儿时玩伴畅聊,聊到玩伴眼里小时候的我。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偏离原本自己的样子。敏感多思让我,在经历过种种后,不停地在心里种下,要变强大的暗示。

如果这就是成长,成长就是变成自己的陌生人。我想,我确实成长了。

但是,这份成长是正确的吗?

谁也不知道。

但我知道,如果路的尽头,有一个人能记得你从前的样子。

在听着对方的回忆与描述时,一定是幸福的。

因为那一刻,我遇见了完整的自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外界注意到,在此次现场会召开之前,省委书记黄坤明已多次深入各地市开展专题调研,带头大力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6月12日在惠州市博罗县专题调研中,强调要在练好内
  • 两人小声八卦的声音渐远网友:呵呵呵 你们两个也有今天网友:在演我网友:陈炳林黄乐荣不复合不好收场了#好物分享# ​​​#双十一种草大会##隐藏的宝藏国货#有一说
  • 5、哥哥姐姐发展比较好,所以帮衬很多,一婚被打后能顺利离婚也是家里帮忙,男方当时不离。 她们通常对自己的感情都很有主见,认定了一个有缘人就不会放弃,虽然爱情运好
  • 钱没了可以再挣,工作丢了可以再找,朋友没了也可以再交,爱情没了可以再遇,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而是接受,接受分道扬镳,接受世事无常,接受孤独挫败,接受突如其来的无
  • 主演の二宮さんは全国のファンに向けて手を大きく振りながら「数ある作品の中から『アナログ』を選んでいただき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その呼び方は俺しかしないわけだから
  • 云亭讲座_《专利法(2020)》修改评析[第70期]05、法客云】 云亭讲座_律师如何在谈判中为委托人争取最大利益05、法客云】 云亭讲座_如何做好诈骗案件
  • #每日一餐分享# 最后的翻篇 (原创) 一场秋雨 浇熄的温暖 太阳一出来 就满血复活了 逝去的秋天 宛如不曾忘怀的记忆 早已没有了归途 那些一夜飘零的叶子
  • 我现在也不知道如何描述,是追星的快乐,被回馈到的温柔和爱意,还是上升一点的层面,音乐的意义,我这一路以来的坚持。我想到的是艳火里面有句歌词叫“当你穿越爱的历史向
  • #邦景律师事务所##法律知识##司法考试##法学考研##今日说法法律咨询[超话]##律师##法律##法律咨询[超话]##法条##普法##涨知识# 【坐网约车发生
  • #哪一刻觉得这个星追得值# 话说我属于那种SOLO追星的人就是比较理性我喜欢的是体育明星前F1世界冠军KIMI莱科宁小时候很喜欢在电视机前面看赛车的直播KIMI
  • ”呜呜呜,这位资生堂的柜台小姐太可爱了[泪][泪]最后我去了Mac,Mac的价格很实惠,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了。愿君如同梁上燕,岁岁年年常相见,期待我们的八十岁之约
  • 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凡事别太当真,遇事别太执着,该来的总会来,该失去的留不住,只要不执着,活在当下,才是人生的大智慧!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
  • ——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14.我一直喜欢下午的阳光,它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任何事情都会有转机,相信命运的宽厚和美好。——《云边有个小卖部》3.那些燃烧一样活过的人
  • 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具备的共同特征:1、专注自己,不操心别人的事。2、很早就看透人性和关系本质,不对别人抱幻想。
  • 爱恨情仇,求不得皆为后天的意识,因缘而已,都是梦幻泡影,一念定住心,意识泡影皆破,草根中医都可以悟道这些,佛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我真的不清楚,我个人认为,对一些凡
  • 同样在今天,我享受到了“雪天+火锅”的自由,又把火锅面作为生日面吃了下去,就像那位小胖男孩说的“每个人都要录一次视频”一样,仪式感buff叠满。#一周方送# “
  • 他过生日然后就叫了另外一个女朋友,对,拥有两个女朋友,还把那个女人带回我们住的地方趁我不在的,可是吧这些东西我又偏偏知道了,我哭得只有那么伤心了,哭得心脏痛,哎
  • #鲜橙觅食记# 小纺又来给大家推荐美食啦~今天是临潼美食分享[打call]【鱼排意面】:详情:如图1,14元地址:老食堂一楼铁板厨房特别之处:铁板厨房上新啦新增
  • 试着把每节诗句大声读两遍,感受其中的节奏和音调,倾听它们,并与木头,与作者,与他们的生活,过去、现在与未来建立联系。好喜欢某幻的这个系列,我愿称之为迷因系列一是
  • 阿维塔11、极狐阿尔法S、理想L7以及问界M5并列第一,3款是华为系,参测车型的价格上,20万以内成绩最好的是银河L7。4个并列第一的车型中最便宜的是问界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