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应该继续“疫情清零”还是开始学会“与狼共舞”?让数据和现实说话。

应凤凰新闻的邀请,我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

自2020 年3月11日WHO 宣布COVID-19 全球大流行(Pandemic )以来,人们一直希望这个Pandemic 能在一年内结束。然而,事与愿违,2021年的今天,超过2亿人被感染,近五百万病逝;2021年的疫情,已经远超过2020年。无奈,人们只有把目光投向2022年,以及以后的岁月。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多种有效疫苗的在殴美,亚洲的研发和扩大接种,从战略上扭转了这一战局。然而,围绕着严格社交隔离的“疫情清零”和社会开放的“与狼共舞”战术,学术界,尤其是民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站在学术和数据的基础上,我们首先不要过急地将这些战术简单地归结为“成功”与“失败”,或者“好”与“坏”。因为我们首先要界定的是,什么是我们各个国家和地区分别能够达到的最好结果。这一方面,除了有效的疫苗,药物和社交隔离以外,必须结合各个地区的医疗条件,经济水平,文化和政治气候。

理论上,彻底消灭新冠,让它再也不能侵害人类,这是最理想的结局。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很大差距。在成百上千种感染人类的病毒中,我们只成功地消灭了天花病毒。目前,只有国际上少有的几个特许实验室保存了天花病毒,以备不时之需。人类“消灭”了天花病毒是基于这一病毒的三大特征:1. 强大的终身免疫能力;2. 病毒没有中间宿主;3. 病毒感染症状明显而且特异,容易辨别。而新冠病毒,并不具备以上的任何一点。而我们熟知的麻疹病毒,乙肝病毒,HIV 病毒,流感病毒等,都没有被完全消灭,我们一直处于“与狼共舞“的博弈之中。

以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与COVID-19非常相似的流感病毒为例。自1918年全球大流行,在两年之内,造成1/3世界人口的感染,五千万到一亿人病逝,至今已经103年了。1945年,灭活流感疫苗在美国发明并开始广泛接种,人类开始在疫苗接种的情况下,“与狼共舞”了76年。但它已经不再是Pandemic 而是endemic (地区性流行病),已经不再会严重影响全人类的基本生活和工作。

现在的问题是,2022 年,或者2022年之后,COVID-19 会不会从全球流行病pandemic 变成地区性流行病endemic? 通俗一点说,就是COVID-19 会不会变成大号流感?如果会,什么时候?什么条件?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过去十年中的“大号流感”。美国CDC是统计数据做得较好的大国。它的相关数据对世界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参考。2017-2018, 美国发生了近十年最严重的流感,一年内6万1千人病逝。以流感季节为六个月计算,平均每日病死人数为334人。值得提醒的是,无论病人是其他疾病的终末期(比如癌症,心肺脑疾病),只要死亡前感染了病毒,那怕只是加快了其他疾病的恶化,都统计为流感死亡病例,这是美国CDC的惯例。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平均毎日COVID-19 病死人数在335名左右或者以下,COVID-19 在美国就变成流感类级别的传染病。而对于流感,西方国家都毎年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而对于医务人员,许多医院毎年都强制接种。在我服务的MD Anderson 癌症中心,没有按期接种的一线医务人员会被暂停行医。美国民众毎年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在50%左右。同时,勤洗手,生病在家隔离,高危人群戴口罩等,也是流感月份建议做的。

目前,美国7天的平均病死人数在1千8百以左右,COVID-19疫情依然严峻,但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目前,美国总人口的疫苗接种率大约在65%左右。绝大多数重症和死亡患者,都是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或者高年龄患者。

以中国的人口计数,假设按照美国流感的病死人数来推论,中国流感病死人数在过去十年最严重的一年可能会病死27万(6.1X4.5), 流行期平均毎天病死1500人。这就是中国流感病死人数的上限阈值。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加坡以及部分欧美国家和地区在疫苗接种率超过70%后放开严格管制后,疫情反复,感染和死亡上升,但是当地民众仍然能够接受,只要能控制在大号流感的级别上。当然,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适时调整。

可以想像,大部份国人依然无法接受一天1千五百的COVID-19病死人数。诚然,任何生命都是无价的。但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中国每年有1千多万人病逝,平均毎天有3万人因各种原因病逝。这假设的1千五百名因流感病毒病逝的患者中,及使是不感染病毒,一些人也可能不久会因其它疾病而病逝,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老弱病残的人群。而社会的正常运转,可以明显降低因其它病因(比如癌症,心脑肺疾病等)。

既然COVID-19很大可能会长久地与人共存,我们首先要问的问题是,它会不会产生新的变异而导致致病性越来越严重。目前, Delta 变异的最严峻的挑战是传染性增加,被感染的基数增加了,所以死亡人数增加,并非病毒的致病的严重程度增加了。这也符合病毒生存的需求。它只想扩大自己,并不想杀死它赖以生存的宿主。事实上,感染人类的所有病毒,还没有一个病毒在人类不断传播的过程中,致死率越来越高,包括原来让人闻风丧胆的爱滋HIV病毒。

而一个社会什么时候可以放弃严格的社交隔离和开放边境,则由以下因素决定:1. 疫苗的有效率和接种率;2. 治疗的药物和医疗可及性;3. 社会心理,经济发展和政治影响的承受能力。

全球新冠肺炎的粗病死率为2%左右,相对比SARS的病死率为9.6%;而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为0.1-0.3%左右。不同国家,新冠肺炎的病死率也不一样。但随着疫情进展和疫苗接种,病死率均逐渐降低。目前,COVID-19 感染后病死的主要因素是老龄,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和未接种疫苗。而完全疫苗接种者COVID-19病死率则降低为0.2%左右(美国洛杉矶初步形成结果),这已经在流感病死率的级别。

疫苗在今年早期的接种,有效地减缓了疫情。然而,因Delta 变异病毒的流行,许多地区出现了疫惜的恶化。近期,许多国家开始了疫苗加强针的接种。但是,许多民众仍有不少问题。

1. 既然疫苗有效,为何这么多的突破性感染?

Delta 病毒的主要挑战是它增殖率很快,并非是真正的“免疫无效”。 当一个人接种了疫苗后,人体会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和T杀伤性细胞。同时,机体还会产生抗病毒的记忆细胞。在注射疫苗的六个月内,人体有强大的抗病毒抗体,因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感染。但是当超过一定时间之后,抗体的浓度就逐渐下降。这个时候如果被感染,人体需要三到五天,刺激免疫记忆细胞以产生相应的抗体和激活T 杀伤细胞。然而,Delta病毒在三天以内已经能快速增殖,并传播给其他人。等免疫记忆细胞激活产生抗体之后,才能有效地阻止病毒的进一步增殖。这就是为什么,疫苗接种半年之后,能够有效地预防重症和死亡,但是减少传染的能力却下降了。这就产生了所谓突破性感染。

2. 既然mRNA疫苗已经制成专门针对变异株,为何疫苗加强针不用新的变异株疫苗?

对于变异病毒,机体的免疫反应依然能够识别,并发动攻击,因此,目前并不需要变异特异的疫苗进行加强针。只要打同样的第三针疫苗,就能产生类似的抗病毒效应。

3. 为什么美国CDC只建议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接种加强针,而不支持所有人接种加强针?

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的免疫功能,尤其是免疫记忆功能衰退,因此,他们必须在六个月之后接种加强针。而对于年轻的健康人群,他们依然拥有优秀的免疫记忆,能抗拒病毒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不会造成重症,或者导致病死。因此,他们接种加强针的指征就没有那么强了。

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高危,以及他们可能面对的免疫缺陷患者,目前在美国也建议接种加強针。

可以看出,“有效”疫苗的功能和定义有三层:1. 减少感染;2. 减少重症;3. 减少死亡。而目前为止,COVID-19 疫苗都俱备以上三种功能,只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防止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世界上没有一种疫苗或者药物是百分百有效,百分百无付作用。如果别人这么说,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真的不懂;另外一个就是要推销。

令人欣慰的是,2021年10月1日,默沙东与Ridgeback宣布Molnupiravir治疗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患者的三期临床中期数据,Molnupiravir治疗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7.3%(28/385),对照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14.1%(53/377),Molnupiravir降低住院或死亡率50%,p值为0.0012。死亡率方面,治疗组没有死亡,对照组有8例死亡。

在有效疫苗和有效药物的支持下,新冠变成一个流感级的病毒指日可待。病毒会变异,人类前进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老弱病残进行疫苗打强针的接种,以及今年11月即将开启的对五岁以上儿童的接种,达到总人口70%以上接种率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地方必将在2022年中上旬全面开放,世界格局由此改变。

COVID-19还会继续存在,但是我们已经不再惧怕。生活从来不完美,人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与狼共舞。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战术,并适时调整,是传染病专业人士和政府决策者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美国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博士,资深执业医师张玉蛟教授

https://t.cn/A6MX0yi4

紫金功臣!保罗-加索尔正式退役 国际篮坛传奇归隐江湖
2008年2月至2014年4月,湖人时期的保罗-加索尔有哪些镜头令人印象深刻?

洛城德比,家嫂能从后场运球一条龙欧洲步上篮;湖人VS马刺,大加背打科特-托马斯吸引马刺三人夹击,背身不看人,脑后传球助攻奥多姆空切上空篮。

保罗-加索尔VS肯特里克-帕金斯,低位面筐三威胁,沿底线突破右手反身上篮;保罗-加索尔VS“鸟人”克里斯-安德森,右肘区接球面筐三威胁,走左路突破左手抓球隔人劈扣。

科比+家嫂经典高位挡拆,家嫂既能掩护后外弹到18英尺中投,又能顺下吃饼一言不合就隔着三人强起暴扣。

大加身高7英尺(约为2米13),能运球、策应、低位单打、面筐突破、左右手均衡、终结手段丰富,手感柔和、技术全面、打法强硬,球风无私,不占球权,他具备了顶级内线的一切优点,堪称相对完美的内线基石。

忆往昔峥嵘岁月,让这样优秀的大个子搭档巅峰科比,担任2008-2011年湖人的二当家,湖人的成功自是在情理之中。科比和家嫂未能铸就一个三连冠王朝,或许也是他们这对组合能力之内的最大遗憾。

在大加参加选秀前,他的名字常常与公牛名宿托尼-库科奇进行比较。

库科奇身高2米11,却能在场上打五个位置;保罗-加索尔1998-2001年在巴塞罗那效力三载,他成长为西班牙联赛最顶尖的全能型球员——2001年以探花郎身份进入NBA,最直接体现了大加的潜力和天赋。

2001年3月,灰熊老板迈克尔-海斯利正式确定将球队从温哥华迁到孟菲斯,2001年探花郎保罗-加索尔和2001年6号秀肖恩-巴蒂尔阴差阳错成为了新灰熊的元老级开荒搭档。

大加菜鸟赛季场均以17.6分8.9板2.7助2.1帽当选年度最佳新秀,此后连续六个赛季蝉联队内得分王。菜鸟赛季数据接近他18载NBA生涯场均17分9.2板3.2助1.6帽,20岁出道即巅峰,早熟、稳定又常青。

加索尔在灰熊效力了六个半赛季,23岁三年级之际带队斩获50胜,2003-06赛季连续三年杀入季后赛。灰熊时期的巅峰加索尔代表赛季为2005-06赛季,他场均贡献20.4分8.9板4.6助1.9帽,生涯首次入选全明星,放眼西部,他是能与狼王、姚明比肩的内线轴心。

灰熊空有内线轴心加索尔,外围始终缺少持球单挑点。灰熊时期的保罗-加索尔合作过的最佳外围得分手竟然是2005年季后赛场均17分的贾森-威廉姆斯,没有强力持球外线和贫弱的整体实力也导致了灰熊2003-06赛季连续三年季后赛始终难求一胜。

大加在2006年世锦赛遭遇了左脚第五拓骨骨折,缺席了2006-07赛季的前22场比赛,灰熊最终以22胜60负惨淡收场;2007-08赛季,灰熊开季5胜10负一路磕磕绊绊,管理层得知大伤初愈的大加还要继续征战北京奥运会,双方出现了分歧,只能寻找改变。

大加早年效力于欧洲联赛,球风无私,比赛方式注重团队合作;科比自鲨鱼东游后的球权使用率一度在2005-06赛季跃居历史第一(此后被2016-17赛季威少、2018-19赛季哈登超越),他是一个需要大量持球的超级得分手,单场81分、三节62分、首个得分王赛季场均35.4分,堪称彼时联盟最强攻防个体。但湖人季后赛连续两年首轮不敌太阳,或许没人能在一对一中击败科比,但击败2005-07赛季的湖人却并非难事。

大加索尔加盟湖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07年季后赛,科比场均32.8分4.4助,湖人全队除科比再无人能场均送出4次助攻;2008年季后赛,科比场均30.1分5.6助、加索尔场均16.9分4.0助——湖人直接多了一个策应中轴,他与科比一内一外遥相呼应,体系升级直接帮助湖人从季后赛首轮一路突破到总决赛。

科比和家嫂挡拆更成为了日后湖人两连冠的无解杀招,两人都能自主持球单挑和策应,无惧换防和夹击,防挡拆夹击科比则家嫂顺下或外弹伺机而动,夹击家嫂则一内四外空位无限,顾此而失彼,内外双核无懈可击。

家嫂成就了科比,湖人也成就了家嫂。家嫂在湖人两夺总冠军,3次入选全明星,3次入选最佳阵容,个人荣誉和团队成就在离开灰熊后达到了无数球员难以企及的顶峰。

科比2013年跟腱断裂后,湖人一去不复返。2013年季后赛,家嫂在系列赛交出了场均14分11.5板6.5助的全面数据,一个33岁的老将内线,他将内线中轴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他是升华科比整个生涯的重要伙伴,科比如火,家嫂似水,含光无形,不争不显,两人天作之合。

家嫂离开湖人后愈老愈妖,先后在公牛和马刺继续发光发热。

34岁的家嫂在公牛焕发第二春,2014-15赛季场均贡献18.5分11.8板2.7助1.9帽,入选全明星首发和最佳二阵;顺应时代潮流开发三分球,家嫂的三分球命中率从在湖人最后一季的28.6%提升至46.2%,与时俱进,积极转型。

马刺时期间接延长了家嫂的职业生涯,波波维奇连续两年将他的场均出战时间控制在25分钟左右,家嫂转型为5号位高炮台,2016-17赛季三分球命中率高达53.8%,养生打法保证家嫂在生涯末期得以健康征战。

随着年事渐长和脚伤复发,家嫂淡出了NBA舞台。他为了保持状态备战东京奥运会,于今年2月加盟西班牙联赛巴塞罗那俱乐部,不仅时隔20年再夺西甲冠军,更第五次征战奥运会,戎马一生,为国效力,泪洒赛场。

20年前,他也是一个青涩少年,从2001年西班牙联赛总冠军+国王杯总冠军+国王杯MVP开始,2001年欧锦赛季军、2003年欧锦赛亚军、2006世锦赛冠军+MVP、2007年欧锦赛亚军、2008和2012年奥运会银牌、2009年和2011年欧锦赛冠军+MVP——一步一个脚印,历经无数的坎坷与失败,这一路苦乐交织,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世锦赛、欧锦赛、奥运会男篮史册中的一部分,他亲身参与并见证了国际篮球的兴盛和发展。

保罗-加索尔和斯科拉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代表世界篮坛的活化石,他们用出勤率和一言一行诠释了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于己于国,他们在近二十年的世界篮球史上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科比走了,世界篮坛赛场不再有吉诺比利、斯科拉、保罗-加索尔的身影,一个时代彻底离我们远去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和精神财富,这就是他们留下的全部了。
#体育# #篮球# #NBA#

关于东京都美术馆Walls & Bridges 的感想。喜欢増山 たづ子先生的摄影作品,从作品里似乎可以窥见到一个时代的影子,感觉照片的确很神奇,记忆也许会遗忘,但是照片所记录的事情却能在另一个时代里,在不一样的人身上产生共鸣。佩服東 勝吉先生,一个83岁在要介護2的身体情况下开始创作的老人家,这让我想起肖战先生说过的: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也许可爱的人都有相似的地方吧!ps東 勝吉先生的作品里反复出现的由布院的景色,搞得我都想去九州旅行了。ズビニェク・セカル(Zbyněk Sekal)先生的这个十字架深得我心 https://t.cn/RU1yYYv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张德志老人的文章中,得知过去曾有成百上千只野鸽子在这里栖息,因而得名“鹁鸽洞”。TA们救了这个“一级国保”根据最新版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大连海域的斑海豹晋升为国家
  • 因此,感情对于他们来说,往往不是必需品,而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有时候,水瓶座所爱的人,也会觉得对方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如此特别,才能被“独特的我”所看中。​白羊座
  • 在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 不离不弃;也有些人,浓烈如酒,疯狂似醉,却是醒来无处觅。在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 不离不弃;也有些人,
  • 妈妈!既然叫了老婆为什么不负责。
  • 笑着面对,不生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却没想到在你心里我是心胸狭隘的人,这样的话严重伤害了我[泪][泪][泪
  • 举个简单‮子例‬,比如‮是你‬木命人,‮中命‬五行:火‮金土‬旺,水木‮,弱‬五行中水木是生‮你助‬的力量,火土金‮克是‬泄你的力量,‮样这‬生助力量弱‮克,‬
  • #人生感悟#人还是要学会“取悦自己”你的所做作为所思所想都要很多人都在抱怨生活中的鸡毛琐碎转头来看的时候又觉得“都不是事儿”在不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
  • 我感觉这台车虽然在外观上做的很漂亮,新车第1年的使用质感也还可以,但是慢慢的就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给人感觉就是在你原本很爽的时候突然给你打断了,然后就是带来了各
  • #一种心情一点自信##激励自信##美图美文欣赏##爱生活爱美图# 生活中,谁都有不能说的苦衷;感情里,谁都有不能诉的心痛。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作者,也是别人人生
  • 草啊这个7挂诗人的瓜 吃到现在我其实挺不理解的我是视角里的p1s-p3s:一个白天+两个晚上 过了下一个结果他们视角里的p1s-p3s:pua 排挤 挂人 反挂
  • #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 [微风][微风] #阳光信用# 我有了羡慕的生活 它大概是这样的:我要有健康的身体 我要去栽好多花 栽樱花 栽玫瑰 好多好
  • 】给维护正当权益的储户赋红码,不知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主意,更不知这种明显有违常识、法治、公理的操作,怎么就能堂而皇之地施行!喜欢的事情多做一点,不喜欢的事情
  • 因为父母是真的爱你,也不会离开你,唯一能让你们分离或者消失的那就只有死亡了。可人算不如天算啊……以前的我会把爱情排在第一位,因为我觉得能陪伴自己到棺材里的也只有
  •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 鼻头鼻翼整形名气大的医生在哪家医院?烟台鼻头鼻翼整形排名第一的医院?
  • 这种不可抗力的飞机晚点预付房费一定是 ​​​​国庆我闭关写微博,飞到张家界一个山庄住了3晚。今天收到短信,说第一天晚上因为没有按时入住,1500的房费要照付(即
  • 南洋大师傅原味中间很细腻,竟然吃出了布丁感,下面就是鸡蛋蛋糕,没有网传的腥味,可能是因为冷了。牛乳没有感觉到奶味,抹茶和绿茶味道很足,三个跟甜品都不搭边,不甜,
  • 魔羯座:闷骚萌魔羯的人是典型的工作狂,往往都是脑子转得比嘴要快,所以魔羯是都比较闷骚的,就算内心波涛汹涌,外表还是一脸淡定,不管多大的事情,他们都能表面从容淡定
  • 虎哥日记我最亲爱的敏敏宝贝早安吉祥生活中的苦甜酸辣是场毛毛雨,让行走其中的人们不觉得衣裳湿透了,直到湿寒提醒“哦,我这是在雨中。在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的现在,各种媒
  • 每周两次精读,有兴趣的大神可以一起参与讨论哦~#孩子已大# 上了中班以后的栗子,说“我是大孩子了”的次数越来越多。好在还能跟上大部队进度,不枉我每天少睡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