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吃鸭子
今天是七月十四,在广西的不少地方,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从十三开始,连过三天,主要活动就是吃鸭子。
一说到吃鸭,脑海里立马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奶奶在农历七月十四前一个月,已经买来一两只鸭子,只要不是旱鸭就行,装在笼子里,每天用炒熟的玉米粒喂,说是喂,实际上是填,所谓填鸭。到了七月十四这一天,鸭子很肥了,中元节的内容已经模糊,大概是祭祖、烧纸什么的。清晰记得吃鸭子,一个月的时间都看到奶奶填鸭子,印象特别深刻,我敢保证,任何地方吃鸭子都没有这么隆重。吃法犹如白切鸡,广西人啥都爱白切,追求至纯原始。不过鸡鸭略有点不同,鸭子要熟透,“鸭毛当韭菜”,细细的毛也不用拔的那么干净。特别之处在于蘸料,鸭血加盐加醋加姜丝煮熟,因为加了醋,鸭血不凝固,就是鸭酱。吃之前先祭祖,就是把鸭子放在祖先牌位前,点上香就可以了。传说鸭子可以传递对祖先的祝福,所以七月十四也叫鸭子节。填鸭很肥,皮下那层油有筷子那么厚了,从前这层油连皮吃起来很脆很香很有满足感。肥鸭的好处在于滋润了瘦肉,有经验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古人特别讲究调料,广西保存了传统,尤其是白切的东西一定要蘸调料,醋与血的结合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发明,长久流传,看不到消失的迹象,这完全基于传统与口碑,达到了吃鸭子的最高境界。不过只有好的鸭子才能这么做。
烧鸭几乎遍布整个广西,好像任何人都会这门技艺。它的特点是方便,随时都可以买得到,只要你想吃,跑到街边巷角就行,每个人都有心中的烧鸭店,只要眼角瞄到烧鸭,都有亲切的感觉。奇妙的是,至少在南宁,在餐馆里大多点不到烧鸭,人们往往也不点烧鸭,爱吃烧鹅的多一些。不能说烧鸭的地位不高,南宁人把菠萝放在菜市里卖,有他的道理。实际上,烧鸭和北京的烤鸭是一码事,北京烤鸭过去就叫做烧鸭子,有人研究认为北京烤鸭是粤菜的烧鸭传过去的,很有根据,不仅烧鸭,乃至烧鹅,都是广西恒久弥新的滋味传承。从技术来看,两者是一样的,都是在炉子里面烤,结果看上去也差不多,都是明晃晃、油滋滋、香喷喷的,一看就想吃。不同之处在于北京烤鸭用的是白白的北京鸭,广西烧鸭过去用的是本地鸭,好像除了旱鸭都可以烤,你去餐馆吃白切鸭柠檬鸭之类,本地鸭也贵一些。最大的差别是烧鸭像白切鸡那样砍成一块块的蘸酸甜酱或卤水吃。一北京朋友来,我在家里用烧鸭招待,他连皮带肉又啃骨头,非常满意。可以出现在任何场合,烧鸭就是这么有担当。
广西的北部流行醋血鸭,这是一款能够独自撑起一个店的菜,列入广西非遗名录,有传承人的。醋血鸭的做法很简单,鸭子砍成块,油锅姜葱辣椒爆香,加入鸭块些许酒,然后就是醋、鸭血、苦瓜片等猛炒就成了。醋使得鸭血不凝固,如同佐料一样渗透到鸭肉里,越煮越香。以前去南丹,大排档主打的菜有醋血鸭、猪脚等,做好了放在铁锅里,架在火炉上小火热着吃,就着啤酒,边吃边喝,锅干了,加点啤酒或汤水,味道越来越好,啤酒也越喝越多。最有名的醋血鸭在桂林北边的全州,每到一处,总要吃饭,全州的特色就是醋血鸭,非遗传承人就在这里。还有禾花鱼、油茶、红油米粉,全都是热乎乎地吃,浑身暖洋洋。
有一种鸭子适合煮汤喝,这种特别的鸭子叫做旱鸭或西洋鸭,顾名思义来自外国,类似鸡里面的火鸡,比一般的鸭子大,羽毛华丽,是一只不下水的鸭子,整天在地面上像鸡一样走来走去,所以又称旱鸭。形象不同,味道也不同,白切是最好的,旱鸭的肉细密紧实,比较耐煮,比一般的鸭子浓郁香醇。煮的时候放点姜片黄酒盐就行。
我擅长做一道啤酒鸭,选一只嫩点、不肥不瘦的土鸭,最好是绿头的,广西人爱吃绿头鸭。鸭肚子里放几片姜、几根葱白,炒菜锅放进鸭子,倒上一瓶啤酒盖锅煮开后小火焖,淋点酱油调色调味,汁收的差不多了,起锅稍凉再砍块装盘淋上汁,放在桌上绝对是一盘大菜。
老点的鸭子怎么吃?清代王仕雄《随息居食谱》说鸭:“本名鹜, 一名野凫。甘凉。滋五脏之阴, 清虚劳之热, 补血行水, 养胃生津, 止嗽息惊, 消螺蛳积。雄而肥大极老者良。同火腿、海参煨食,补力尤胜。”同书记银杏:“一名白果,生, 苦平涩。消毒, 杀虫, 涤垢, 化痰……暖肺益气, 定喘嗽, 止带浊, 缩小便。”用白果来炖老鸭最好,做法是先将散养土老鸭洗净,切块过水,然后放入姜片,料酒翻炒一下,加水煮汤五到十分钟,撇去浮沫,放入白果一起炖五十分钟左右,加盐出锅。其特点是汤微苦、果香肉甜、四季皆宜,鸭子由于与白果为伍,具有非常清爽的口感,这是桂林人的吃法。
最有名的是柠檬鸭,说它最有名是南宁有很多柠檬鸭店,专门以鸭子为主题的餐馆也就只有柠檬鸭店,足见柠檬鸭深受欢迎。在柠檬鸭店请客也不低档。柠檬鸭原创于广西旧邕武公路高峰界牌酒家,选1.5—2公斤的正宗谷糠喂大的土鸭或北京鸭,肥一点的最好。宰杀好,放入沸水中用柴火煮个半熟,然后涝起沥干水切块待用。其次选好配料。高峰柠檬鸭味道好坏重在配料与火候掌握。配料主要是陈年腌制的柠檬,柠檬要去核切成条状,还需放酸荞头、酸辣椒、酸梅、腐乳、白糖、黄酒、鲜姜等。最后将鸭块及配料一起用花生油爆炒几下后,文火细焖到鸭肉熟透,接着改用强火翻炒至汁水成糊状便可装碟上桌,吃之酸甜麻辣香,别具风味。关键还不贵。
柠檬鸭带有特别的柠檬香气。柠檬鸭的酸香辣气并不仅仅是柠檬的功劳,实际上在爆炒的时候要放入酸辣椒、酸芥头、酸姜、蒜泥等。临出锅前加入腌制的柠檬和紫苏,腌制的柠檬要去籽,最后才放进去,不然煮久了会苦,也把那种清香挥发掉了。每一座城市都有一种专属于自己的味道,在南宁,就是柠檬鸭了。
#七月十四##广西##文化##节日##中元节##鸭##美食##不可辜负的美食##自制美食# https://t.cn/RyhXtdu

“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

“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以上,是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日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2021创投峰会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李振国介绍了光伏产业过去这些年的发展,聪投的整理纪要显示,他认为,即便是现在的技术水平,光伏的经济性也已经够了,问题在于它是不连续的能源。

他把能源碳中和分成力四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并且给出了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概念存在的三类投资机会。

聪投整理了李振国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

今天这个题目本身是讲创新的,创新真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

去年咱们讲的“无科创、无未来”,这句话也十分对,而且隆基过去这些年发展历程,起因也是因为我们创新做得比较好,才会在全球有竞争力。

但是创新还是要建立在势和方向上。

所以我今天就想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在下一步能源变革过程当中,碳中和的背景下,能源的发展趋势。

想让碳中和终极目标更容易

碳达峰一定要提前

自去年9月20号提出两碳论这个目标之后,紧接着是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全球几十个国家在过去这些年也相继宣布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的政治共识。

碳中和的逻辑是什么?

这个图是咱们国家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在这40年的变化,

咱们现在有1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碳汇不到10亿吨。

到2060年,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只能排几亿吨,就是你跟碳汇平衡的这一部分。

右边这个图就是我们一次能源的结构变化。

今天85%是化石能源,15%来自于清洁能源,到2060年要实现调个头,这对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来讲,挑战十分巨大。

达峰好讲,但是达峰越晚,对碳中和的挑战越大,如果真正想给碳中和终极目标做出一些更容易的路径,达峰一定要提前。

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10年前,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过去这些年,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然,取得突破的很大原因就是技术创新。

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的时候是1块四五,也是因为市场成长得比较快,但是产业链没做好充足的准备。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光伏已经成为当地最便宜的电力能源。

过去10年里,光伏发电,它降本达到了接近80%的水平。同期的像海上风电、陆上风电也有20~30%的降低幅度,跟光伏比起来还是要慢一些。

即使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

光伏经济性也够了

它的问题是不连续

同时,咱们也可以看到,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右边这个图,今年年初的时候,沙特阿拉伯一个光伏电站,上网电价1.04美分一度电,已经印证了。

为啥那个地方便宜?

它的土地就在沙漠上建,确实是不要钱的。

第二,它用的是欧盟和日本不到1%利息的资金成本。

最后,外面那两个圈特别小。当然,它的日照可能比我们好一点,这个不是主因。

咱们国内,如果看后面的非技术成本、资金成本、土地税费这些接入成本,

说句通俗的话,虽然导致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贵了,但是这些成本的实际受益人要么是地方政府,要么是金融机构,要么是电网。说句俗话是,肉烂在锅里了。

站在国民经济内循环的角度,它参与国民经济内循环,只是由于利益分配、只是导致一些左口袋右口袋的事情,并不是大家发展光伏需要支付出的社会成本。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它的成本已经很低了。

我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即使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光伏支撑起我们今后几十年的能源变革和碳中和道路,它经济性够了。

当然我们企业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还需要继续提高光合的转换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让人们利用这种清洁能源的时候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更低一些,这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这种间歇式能源,需要把它的缺陷克服掉,才会在未来庞大的社会能源供给体系里面,发挥主流主导的作用。

碳中和路径分为四个阶段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下面我稍微详细介绍一下。

第一阶段:非物理性的脱碳

引入调节机制

德国电力系统里面

“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第一阶段就是非物理性的脱碳。

就是通过引入机制,比如说像现在水电在电源里的占比还是蛮高的,每年的发电小时数是三四千个小时,那就意味着除了汛期没有调节能力之外,其他时期都是很灵活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给水电很强的机制,让他深度参与调节。

很多时候,我们十分大型的水电站,每天是在平均发电,即使在不是来水量很足的情况也是这样,它完全可以分时段发发电,但是我们没给机制。

火电的灵活性调节机制也没有给,最近国家应该是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市场机制,形成需求侧响应。

这几项措施在国外已经形成很强的好的效应了。

比如说,咱们国家“风电+光伏”在整个电力供应里面只占10%,

大家可能觉得在消纳的时候已经面临困难了,但在德国电力系统里面,“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而且德国并没有大规模应用储能,

它还是靠一些我刚才讲到的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体制,包括需求所响应的一些手段进行的调节。

当然它有一个比我们好的条件,它的天然气发电占比比较高,天然气发电的灵活性也要更强一些。

第二阶段: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升级改造常规水电站

第二个就是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升级改造常规的水电站。

就是在以火电为主导的能源体系里,抽水蓄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没被显示出来,因为火电可以通过自己的出力调整来平衡电网。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里,抽水蓄能的作用会比较大。

中国从西到东海拔落差很大,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

再加上我们原来的河流流域里,本身是基于流量建设的水电站,可以以比较小的代价升级为抽水蓄能的功能,将来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

第三阶段: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

最后,大概要10-15年的时间,化学储能的经济性会起来,

到那个时间更大规模的使用新能源,再加上化学储能,将支持我们整个的电力调节,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第四阶段:绿氢的引入不可或缺

最后就是在深度脱碳这个环节,绿氢的引入是不可或缺的。

今天,全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有42%是来自电力系统,

主要是以燃煤发电为主,但是大部分并不是在电力系统中产生的能源形式。

随着电力能源电气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按照目前的能源结构比例,来自电力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会上升。

但仍然有大部分的,比如说类似能源化工领域里的冶炼,钢铁冶炼里现在是一年十几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它是靠焦炭作为还原剂把铁里面的氧脱出来,这个二氧化碳排放用电是没办法取代的。

包括远距离运输,像远洋运输,航空运输不可能背个蓄电池跑,因为能量密度太低了。

包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问题,

取暖这个事情可以用电,但是在北方的冬季晚上,把电都调节到那个时候供应,代价太高了,而这个时间绿氢的引入就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像钢铁冶炼可以用氢取代焦炭,通过氢还原把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能源化工里面现在的灰氢变绿氢。

当然大家不要简单的认为用电解水就是绿氢,要看你用的电是什么电,按现在电网的能源结构比例来算。

现在电解水制氢追踪下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煤制氢还要高,要拿真正拿绿电制氢得到的氢才是绿氢。

但绿电又是间歇式的,很有可能将来大规模的绿氢的获得,就是用绿电间歇式制出的绿氢,就是它的未来获得的形式。

碳中和背景下

能源概念有三类机会

在碳中和这个背景下,站在能源的概念上来说,将来有哪些机会?

就是三类机会。

第一,三年以前我说光伏到2030年,每年全球新装机容量会到1000GW,

很多人觉得我还是蛮激进,但是现在站在碳中和的角度倒推,到2030年那个时间1000GW是不够的。

所以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第二块是围绕着平衡能源的。

因为它是一个间歇式的能源,要把它达到平衡,涉及到储能类的这一部分,也是将来需要大量去做的。

当然为电力进行调节的储能的需求量,可能比动力汽车略小一点。

第三块就是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隆基过去取得的成绩

依赖于自己的创新

这就是方向,如果我们要去创新,想要去做一些科研,这些将来都是有大场景的情况。

隆基在过去这些年,我们取得的成绩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创新。

就像我们在刚才看到的,为什么能把硅片从100块钱能降到几块钱,中间是大量的(研究实验)。

比如说,像我们10年以前拉单晶,除了多晶硅料的成本,那时候要300多块钱,现在我们做到不到20块钱,这中间就是多次拉晶的技术(研究)。

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我们过去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十分巨大的,每年都是几十个创新项目。

在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确确实实是有重大的创新,让光伏的成本降得更低。

隆基要做好三件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下一步,隆基有三件事情需要做好。

第一个还是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让光伏的转换效率变得更高,成本更低,这也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第二个就是在产能规模上,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保持住一个百分之三四十的市场份额,这样才能现实为能源转型服务,同时也能摊薄我们的成本。

第三个就是在碳中和的道路上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

比如我们在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上,在三四个月前入股森特股份,包括我们在3月31号也成立了一个氢能公司,在这些方面我们都会去做好。

原创 慧羊羊 鹤九 来束光

“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

“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以上,是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日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2021创投峰会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李振国介绍了光伏产业过去这些年的发展,聪投的整理纪要显示,他认为,即便是现在的技术水平,光伏的经济性也已经够了,问题在于它是不连续的能源。

他把能源碳中和分成力四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并且给出了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概念存在的三类投资机会。

聪投整理了李振国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

今天这个题目本身是讲创新的,创新真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

去年咱们讲的“无科创、无未来”,这句话也十分对,而且隆基过去这些年发展历程,起因也是因为我们创新做得比较好,才会在全球有竞争力。

但是创新还是要建立在势和方向上。

所以我今天就想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在下一步能源变革过程当中,碳中和的背景下,能源的发展趋势。

想让碳中和终极目标更容易

碳达峰一定要提前

自去年9月20号提出两碳论这个目标之后,紧接着是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全球几十个国家在过去这些年也相继宣布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的政治共识。

碳中和的逻辑是什么?

这个图是咱们国家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在这40年的变化,

咱们现在有1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碳汇不到10亿吨。

到2060年,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只能排几亿吨,就是你跟碳汇平衡的这一部分。

右边这个图就是我们一次能源的结构变化。

今天85%是化石能源,15%来自于清洁能源,到2060年要实现调个头,这对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来讲,挑战十分巨大。

达峰好讲,但是达峰越晚,对碳中和的挑战越大,如果真正想给碳中和终极目标做出一些更容易的路径,达峰一定要提前。

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10年前,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过去这些年,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然,取得突破的很大原因就是技术创新。

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的时候是1块四五,也是因为市场成长得比较快,但是产业链没做好充足的准备。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光伏已经成为当地最便宜的电力能源。

过去10年里,光伏发电,它降本达到了接近80%的水平。同期的像海上风电、陆上风电也有20~30%的降低幅度,跟光伏比起来还是要慢一些。

即使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

光伏经济性也够了

它的问题是不连续

同时,咱们也可以看到,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右边这个图,今年年初的时候,沙特阿拉伯一个光伏电站,上网电价1.04美分一度电,已经印证了。

为啥那个地方便宜?

它的土地就在沙漠上建,确实是不要钱的。

第二,它用的是欧盟和日本不到1%利息的资金成本。

最后,外面那两个圈特别小。当然,它的日照可能比我们好一点,这个不是主因。

咱们国内,如果看后面的非技术成本、资金成本、土地税费这些接入成本,

说句通俗的话,虽然导致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贵了,但是这些成本的实际受益人要么是地方政府,要么是金融机构,要么是电网。说句俗话是,肉烂在锅里了。

站在国民经济内循环的角度,它参与国民经济内循环,只是由于利益分配、只是导致一些左口袋右口袋的事情,并不是大家发展光伏需要支付出的社会成本。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它的成本已经很低了。

我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即使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光伏支撑起我们今后几十年的能源变革和碳中和道路,它经济性够了。

当然我们企业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还需要继续提高光合的转换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让人们利用这种清洁能源的时候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更低一些,这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这种间歇式能源,需要把它的缺陷克服掉,才会在未来庞大的社会能源供给体系里面,发挥主流主导的作用。

碳中和路径分为四个阶段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下面我稍微详细介绍一下。

第一阶段:非物理性的脱碳

引入调节机制

德国电力系统里面

“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第一阶段就是非物理性的脱碳。

就是通过引入机制,比如说像现在水电在电源里的占比还是蛮高的,每年的发电小时数是三四千个小时,那就意味着除了汛期没有调节能力之外,其他时期都是很灵活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给水电很强的机制,让他深度参与调节。

很多时候,我们十分大型的水电站,每天是在平均发电,即使在不是来水量很足的情况也是这样,它完全可以分时段发发电,但是我们没给机制。

火电的灵活性调节机制也没有给,最近国家应该是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市场机制,形成需求侧响应。

这几项措施在国外已经形成很强的好的效应了。

比如说,咱们国家“风电+光伏”在整个电力供应里面只占10%,

大家可能觉得在消纳的时候已经面临困难了,但在德国电力系统里面,“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而且德国并没有大规模应用储能,

它还是靠一些我刚才讲到的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体制,包括需求所响应的一些手段进行的调节。

当然它有一个比我们好的条件,它的天然气发电占比比较高,天然气发电的灵活性也要更强一些。

第二阶段: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升级改造常规水电站

第二个就是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升级改造常规的水电站。

就是在以火电为主导的能源体系里,抽水蓄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没被显示出来,因为火电可以通过自己的出力调整来平衡电网。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里,抽水蓄能的作用会比较大。

中国从西到东海拔落差很大,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

再加上我们原来的河流流域里,本身是基于流量建设的水电站,可以以比较小的代价升级为抽水蓄能的功能,将来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

第三阶段: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

最后,大概要10-15年的时间,化学储能的经济性会起来,

到那个时间更大规模的使用新能源,再加上化学储能,将支持我们整个的电力调节,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第四阶段:绿氢的引入不可或缺

最后就是在深度脱碳这个环节,绿氢的引入是不可或缺的。

今天,全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有42%是来自电力系统,

主要是以燃煤发电为主,但是大部分并不是在电力系统中产生的能源形式。

随着电力能源电气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按照目前的能源结构比例,来自电力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会上升。

但仍然有大部分的,比如说类似能源化工领域里的冶炼,钢铁冶炼里现在是一年十几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它是靠焦炭作为还原剂把铁里面的氧脱出来,这个二氧化碳排放用电是没办法取代的。

包括远距离运输,像远洋运输,航空运输不可能背个蓄电池跑,因为能量密度太低了。

包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问题,

取暖这个事情可以用电,但是在北方的冬季晚上,把电都调节到那个时候供应,代价太高了,而这个时间绿氢的引入就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像钢铁冶炼可以用氢取代焦炭,通过氢还原把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能源化工里面现在的灰氢变绿氢。

当然大家不要简单的认为用电解水就是绿氢,要看你用的电是什么电,按现在电网的能源结构比例来算。

现在电解水制氢追踪下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煤制氢还要高,要拿真正拿绿电制氢得到的氢才是绿氢。

但绿电又是间歇式的,很有可能将来大规模的绿氢的获得,就是用绿电间歇式制出的绿氢,就是它的未来获得的形式。

碳中和背景下

能源概念有三类机会

在碳中和这个背景下,站在能源的概念上来说,将来有哪些机会?

就是三类机会。

第一,三年以前我说光伏到2030年,每年全球新装机容量会到1000GW,

很多人觉得我还是蛮激进,但是现在站在碳中和的角度倒推,到2030年那个时间1000GW是不够的。

所以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第二块是围绕着平衡能源的。

因为它是一个间歇式的能源,要把它达到平衡,涉及到储能类的这一部分,也是将来需要大量去做的。

当然为电力进行调节的储能的需求量,可能比动力汽车略小一点。

第三块就是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隆基过去取得的成绩

依赖于自己的创新

这就是方向,如果我们要去创新,想要去做一些科研,这些将来都是有大场景的情况。

隆基在过去这些年,我们取得的成绩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创新。

就像我们在刚才看到的,为什么能把硅片从100块钱能降到几块钱,中间是大量的(研究实验)。

比如说,像我们10年以前拉单晶,除了多晶硅料的成本,那时候要300多块钱,现在我们做到不到20块钱,这中间就是多次拉晶的技术(研究)。

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我们过去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十分巨大的,每年都是几十个创新项目。

在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确确实实是有重大的创新,让光伏的成本降得更低。

隆基要做好三件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下一步,隆基有三件事情需要做好。

第一个还是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让光伏的转换效率变得更高,成本更低,这也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第二个就是在产能规模上,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保持住一个百分之三四十的市场份额,这样才能现实为能源转型服务,同时也能摊薄我们的成本。

第三个就是在碳中和的道路上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

比如我们在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上,在三四个月前入股森特股份,包括我们在3月31号也成立了一个氢能公司,在这些方面我们都会去做好。

原创 慧羊羊 鹤九 来束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没有买专的朋友买一张逗逗孩子开心吧[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小豆丁新专售卖已经开始~购买方法:专辑:中首:顶峰:也可参与不运回:或 ​[/cp]#农行微民生
  • 审车快报9月14日 星期三正直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中秋假期三天正直各检测站正常上班,车辆年审、尾气检测、车险购买都可以正常办理。审车快报9月1日星期四 九
  • 设定本,最重要的是:吃透设定周公1和周公2有相似之处,整体流程两部作品也差不多。前期三个小梦境+最后大还原,小梦境相比于1,故事性和趣味性更强一点,加入了一些童
  • 六、见人有善,乐如己得,自勉思齐之善:注七道功,增以福禄,可莅中界神祇,殁受天曹考度分级叙用。八、见人有急,随力周济,措置妥当之善:注四道功,门庭显赫,大富大贵
  • #今天,为这些不期而遇的温暖转发!# 86秒,他们狂奔100多米,救起落水男孩;10小时,他戴着颈托连坐6台手术,为了不让患者等太久;2把伞,他在大雨中,努力
  • Yes,在我催佘呜进度的时候你已经把我拉黑了捏,看你微博我还要借个号我图什么,你装你呢,好赖话都让你一个人说完了。我真受够了微店回复的态度,动不动就让我看微博?
  • #崔秀彬kcon舞台ending#我大概是没救了我那些没由来的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沉默我也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什么时候走有时候我就像神经病冷言冷语提不起兴趣你如果也喜欢
  • [译文] 脉来如同倾颓的松土,虚软而无力,重按即无,这 是肌肉的精气不足导致的,如果面部先见到五色中的黑 色,到春天发生的时候,木旺土衰,就要死亡。脉来如弹九
  • 现在,作为一个高三党不能去现场支持希希的演唱会了,但我仍会一直支持[心][心][心]希希,明年等我高考完,亲自去见你!今早有课,不能及时回复,还请见谅[许愿][
  • 鼠狗下吉,虽有不利事,但有横财立,可有方得事,需行布施道。鼠宜慎行,牛宜關心他人,虎順利,兔宜培養感情,龍利精誠團結,蛇釋然,馬宜當機立斷,羊貴人運佳,猴宜勿浮
  • #上新预告# 来啦!日本新晋爆款【六花焚火台】终于来啦!
  • 卡斯蒂利亚-莱昂大区拥有西班牙最多的世遗(8个)比如布尔戈斯这个巨大的主教座堂,算是得益于这个国家从中世纪迄今的建筑竞赛吧。 这种类型的插画结合了罗曼式、 穆萨
  • 这个春天最奢侈的8件小事! 无论生活有多少变故,我们都应调整心态,享受生命的每一个季节。在这个希望与爱共存的季节里,愿你过得充实,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01
  • [嘻嘻][嘻嘻]A股,当K线出现金针探底走势时,意味着底部信号出现,我会果断出击,近期A股跌幅较大,有朋友问,现在适合抄底了吗?5、防守位置,当我们介入之后,一
  • 正是因为这场云歌会让很多成毅的路人观众都跑了,本来对他的印象还蛮好的,但现在看来,避嫌避的有一点过分了。现在的网友们脑洞也非常大,对袁冰妍这件事情,很多人心里尽
  • 无论您是待业者,还是上班族,无论您是学生,还是白领,无论您是否有网店,无论您是否有门面、专柜,只要您有创业激情,只要您想在中式服装领域里大展身手,或者喜爱中式服
  • .行走在岁月的光影里 抛去种不下的种子 让风也开花.我和你告白,只是告诉你我的心意。你看那片天空你看那些云你看树叶黄了红了又染绿你看落叶满地小草又发芽你看花落花
  • 人见夸那些搬家也一定要带走的厨房好物~#不试不知道# 这几个厨房好物真是深得我心,亲测无坑,直接抄作业! ️多功能刀架呆丑呆丑的但是太好用了!
  • 小博是你好像逛哪个平台都能看见妈粉,是真妈粉吧,那天看到一个粉丝年龄比例,30往上居然是最多的,20岁到35岁也蛮多,娱乐圈好多明星的妈妈 也都说喜欢小博。一个
  • 】我曾说,此生最美的修行,则是焚一炉好似春风亭园的香,喝一盏远离名利交织的茶,听一首风光无际的曲,想一个静若莲花的人。才恍然明白,自然的、朴素的,淡雅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