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之“资本”新论

尽管市值位居A股之首,但是就社会贡献而言,贵州茅台还有很大的差距。投资者,尤其是机构,对于一家公司的评价,还应该看到股东回报之外的更多元化的内涵。
#
州茅台到底创造了多少社会价值?
作为当之无愧的市场明星,凭借约500亿元净利润,撬动2.7万亿总市值,贵州茅台是A股市值最高的公司。当前市场给予茅台的评价,是完全基于经营和业绩的——无可挑剔的市场地位,稳定的盈利能力,让茅台享受着投资者给予的确定性溢价,这似乎无可厚非。
然而,这是否太过“资本主义”了,不够多样性?
就评价一家公司的整体价值而言,还需要一些利润、股东回报之外更为全面的视角,至少还应该考虑一家公司创造的社会价值。比如观察一家公司对于社会就业、社会进步等方面贡献的多寡。进一步说,用更包容、更多元的方式评价公司,比方引入ESG(环境、社会及治理)指标体系。
但遗憾的是,当我们把目光转向这些方面的时候,茅台的地位就会下降许多,尤其是与那些同样构成市场明星且盈利能力惊人的公司进行比较时,如苹果公司。

盈利能力呈现巨大差距
谁更能驱动社会进步
尽管茅台和苹果两家公司属于不同行业,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与市场背景,但是这并不妨碍对两家公司盈利能力展开比较。
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来看,过去十年,贵州茅台的ROE平均值为34%,在国内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受益于90%多的毛利率,贵州茅台享受着“自然垄断”地位给其产品价格带来的丰厚回报,也造就了其较高的ROE。
不过,当把这一指标与苹果公司比较的时候,贵州茅台还是凸显其竞争力差距。依靠不足40%的产品毛利率,过去十年,苹果公司依然收获了高达41%的ROE,2020财年更是达到惊人的74%,远超茅台。
两家公司毛利率上的差别,实际是市场地位导致的。依靠“自然垄断”,贵州茅台享有对其产品无可辩驳的定价能力,其定价就是市场必须的接受价,这意味着贵州茅台,可以在不考虑经营效率以及杠杆率等多个因素的背景下,依靠不断提价维持其ROE的稳定。
苹果公司就不一样了。苹果公司的手机、Pad、AirPods等诸多产品,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对手,安卓系列的三星、华为、小米等等都对其市场地位构成挑战,因此苹果公司的产品是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形成的,这意味着苹果公司的产品要达成市场销售以及维持产品毛利率的稳定两个特定目标,并通过提供运营效率等以最终推升其ROE。否则,苹果公司的股票将被投资者抛弃。显然,这是一种更高阶段的竞争,呈现了能力的差异。
还是应该承认,导致两家公司ROE巨大差距的原因之一在于杠杆率。以权益乘数来表示的杠杆率,贵州茅台过去十年长期维持在1.2倍的水平。反观苹果公司,其杠杆率从2010年前后的不足2倍,上升至2019财年的4.96倍,其财务杠杆水平是贵州茅台的4倍。当然,苹果公司较高的杠杆率也有美国极低的市场利率因素。
经营效率方面,数据来看,贵州茅台的经营效率远低于苹果公司。这在财务上是有典型意义的——意味着其通过资产获取收入的能力低于苹果公司。2019年,贵州茅台的总资产周转率仅为0.52次,苹果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可以高达0.83次,后者是前者的1.5倍。换句话说,同样的资产,苹果公司创造收入的能力是茅台的1.5倍。
导致二者运营效率差距的原因在于产品自身特性。茅台酒,从粮食采购,到蒸馏发酵,直到最终装瓶销售,其整个存货的变现时间长达3年以上。茅台酒的产能以及产品特性是其经营效率较低的主要瓶颈,且无法根本上克服。
苹果公司就不一样了,由于采取了无工厂的设计模式,苹果公司实际上通过将其“库存”巧妙地放到了代工商处的方式实现了极低的库存管理,其存货在苹果公司账面的停留时间最长不会超过10天(过去十年)。
苹果公司能够做到现在的市场地位,离不开其出色的产品设计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以电脑起家的苹果公司,最终利用自己的创新优势地位将其产品广泛延伸到了手机、Pad,以及音响、订阅收入等诸多方面,形成庞大的苹果产业帝国,并以自身的力量成为驱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典型的案例就是触摸屏手机的出现,开启智能手机时代。
但是茅台,千百年来,总归只是酒。当然,这也正是茅台确定性之所在,很多投资人投资茅台,就是因为其业务模式赚钱更轻松。作为基本面优质的股票,资本追逐茅台并没有错。
不过,回到本文初始的主题,就社会贡献而言,贵州茅台还有很大的差距。
产业链背后的思考
社会就业的巨大差异
苹果与茅台之间更大的差距,在于最终创造社会价值的多寡,这样的评价角度涵盖了就业、税收等诸多因素。事实上,正是在这些方面,茅台与包括苹果在内的很多卓越公司之间呈现出巨大的价值鸿沟,尤其是在推动社会就业以及科技与生产力进步等方面。这些都与贵州茅台的市值体量无法匹配。
就业方面,苹果公司直接员工数量14.7万人,贵州茅台仅为2.47万人,前者是后者的5倍。尽管员工规模数量有双方公司业务体量大小的差异原因,但是更大的规模代表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对此外界无法否认。而当我们把视角进一步延伸向双方员工创收能力的时候,差距明显。数据显示,贵州茅台员工年创造业务收入329万元,苹果公司高达1143万元。
如果将社会就业推广到更具价值量的产业链角度,结论会更为惊人。坦率来说,贵州茅台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当然也有上游的粮食生产、下游的销售等)。一个成熟的产业链,需要具备上下游分工以及相互价值交换的典型特征,层次分明,比方苹果、华为、小米、特斯拉等等。以苹果为例,全球围绕苹果公司形成了极其庞大的产业链,图1是iPhoneX的产业链图(Wind)。

从上述产业链不难看出,一部苹果手机的生产,涵盖了芯片、存储器、电池、盖板、天线,直到代工在内的众多供应商。他们联合苹果一起构建了庞大的苹果链,并因此创造巨大的就业和社会价值。
另据Wind苹果链分布,涉及A股上市公司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41家,这些公司吸纳的就业累计达到了119万人,一年创造的社会收入达到了1.2万亿。由此可见,一条苹果链,不仅“创造”了精密产业工人,他们还构成社会财富发展的动力。当然,这些苹果产业链上的公司并不是全部的产能都完全围绕苹果开展,但是苹果链的吸引作用无法否认。下表为A股上市公司员工人数排名前十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表中营收数据为2019年)。

茅台对于上下游的供应链有多大的贡献呢?据茅台公司2019年财报,茅台2019年前五供应商提供的采购额17亿元,占当年全部采购额的38%。更为本质的问题在于,茅台由于国内白酒的特有属性,向上游的采购并不会产生价值链与创新链的辐射作用,与苹果公司的全球采购截然不同。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内很多市值不及苹果的一些新经济公司,如京东、阿里巴巴,乃至中国石油这样的公司的时候,结论同样成立。依然以就业为例,京东(含物流),32万员工;阿里巴巴,10.4万员工。同时,这些公司也创造出远大于贵州茅台的税收和社会财富额。
然而,转向市值的时候,还是尴尬的。贵州茅台总市值2.7万亿,京东总市值不足1万亿;阿里巴巴稍高,4.2万亿,但是围绕阿里巴巴的平台形成了从商品生产,到平台销售,乃至快递物流的庞大产业链。外界曾有评价,是阿里巴巴孵化了三通一达四大民营快递公司。
是市场失衡,还是资金过度“资本主义”?
性别严重失衡的董事会
贵州茅台ESG表现亟须提升
贵州茅台的第一大股东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茅台酒厂),实际控制人是贵州国资委。贵州国资委通过茅台酒厂以及贵州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等合计持有贵州茅台64.21%的股权;另外加上贵州省财政局间接持股,以及中央汇金等持股,实际上国资持有贵州茅台的股权达到了65.99%。贵州国资委对贵州茅台的经营有着重大影响。
以董事会的改选为例,贵州茅台的董事长高卫东先生经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高卫东曾在贵州省担任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副厅长等职位,且长期从政,缺乏企业经营的实际经验。
进一步来看贵州茅台的董事会结构,以董事会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现任董事会成员6人,均为男性;监事会3人,高管6人,各专门委员会6人,全部为男性。也就是说,男性主导贵州茅台的战略和经营。
作为一家市场明星公司,其具备足够的能力在现代化的公司治理、推动女性地位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走的更远,做的更好,实际不然。另外的一个统计还发现,贵州茅台自从2001年上市至今,曾担任过董监高等高管成员的,仅有5名女士。(见表1)

前述茅台董事会乃至高管团队的性别失衡,茅台促进社会就业贡献不足等,这些实际都指向了对于贵州茅台的另外一项公开评价指标,也就是ESG评价指标。
ESG指标,分别是指环境、社会,以及治理三项指标,用以衡量一家公司在股东回报之外对于促进就业,环境保护,提升人类福祉方面做出的贡献。很遗憾,贵州茅台这一分值表现并不理想。
据Wind数据收录的富时罗素、嘉实、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华证指数、商道融绿以及OWL6家第三方ESG评价数据显示,贵州茅台的分值排名总体居中下水平。(见表2)

回到文章开始提到的贵州茅台市场地位的形成,是由于其所在地环境、气候形成的“自然垄断”,且在上市后的20年里,随着公司市场化的改革,茅台营收一步步超过五粮液,2017年4月,茅台市值超过国际名酒帝亚吉欧,成为全球市值第一酒类制造商。在这个过程中茅台在消费者中的品牌认知也越来越高,甚至有人把茅台定位为奢侈品。甚至在“限酒令”和取消“国酒”茅台对外宣传的利空下,依然掩盖不了旺盛民间需求的利好。
但茅台公司的ESG表现却远不能公众期待,与其高高在上的市场估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贵州茅台依然获得了与苹果公司一样的市值地位,是市场对于这家公司的评价过度“资本主义”,还是贵州茅台做的不够呢?抑或二者兼而有之。这个问题是值得投资人去思考的,更是需要茅台管理层去思考的。
最后,是一句题外话。有人说全球最大“酒庄”之一的张坤等人是不负责任的机构投资者。这话的出发点或就是缘于ESG投资的基本原则,从对出资人负责的角度来说,会让基金经理的投资方向完全基于ROE的“资本主义”规则。但资本作为社会最稀缺的资源,有足够的理由向更加符合社会进步趋势,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领域流动,作为优秀的基金经理,他们有责任做出更好的市场表率。

$闻泰科技 sh600745$ 调研纪要20210120

业务介绍
安世半导体:全球前十位的功率半导体厂商,汽车半导体领域,车规功率器件排名更高。公司供给和客户有一些在欧洲,所以二季度疫情有一些影响,但是从三季度开始,大量的汽车厂订单开始进来,现在看,订单和出货始终往上走。20Q4从出货来说是新高,bb值来看4季度末超过1.4,Q1是1.2多,从未来展望,出货会环比持续往上。

价格:公司价格变化有两个阶段:1)变相的变化,去年Q4国内厂商很多有涨价函的通知,安世作为全球领先的厂商,价格规则跟全球大厂一致,大部分价格是一对一的协商,所以不太可能发通知,去年Q3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同客户的价差比较大,保证高价格、高毛利的客户交期拉短,增加配额;2)近期,公司很多客户是年度协议价,从协议定价的角度来说,也有上涨,Q1陆续开展,会陆续兑现。
价格趋势看的比较清晰,利好未来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水平。

产能:每年技改,提升10%左右,同时去年Q3做了内部产能结构的优化,把低毛利的产品压缩一下,扩张高毛利。外部的代工厂,像华虹也在更多的外协,满足需求。
从21到22年,整个的总产能包括代工,每年有10%以上的增速。到明年年底,控股股东控股的临港晶圆厂良率投产,满产是每年4万片。公司也不断做产品线拓展。

安世的收入50%在车上,全球所有品牌的车都会用到安世的半导体。从产品类别看,有进一步扩充的地方,在研发中高功率的mos产品和igbt产品,碳化硅的产品,二极管也在流片,公司整个集团布局碳化硅全产业链,氮化镓也是全球领先,650v的fet从2019年的5月就已经产出了。希望公司能真正成为中国的英飞凌,全球功率器件的龙头厂商。

需求展望: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非常快,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的功率器件是传统汽油车的5-10倍,未来5-10年,提升会非常大,安世相关的产品基本上从70多到380美金,需求的前景非常乐观。

手机和终端:
2021-2022年,1)5G手机的量快速切换,今年是5G千元机出来的第一年,也是放量的第一年,对手机的ODM非常有利,21年手机的量逐季度都会环比上升;2)非手机品类,现在布局非常积极,去年内部做了组织架构的创新改组,IOT和笔电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笔电从今年到明年,从200-300,到700-800万的出货量,手表和tws也会迅速上量;3)现有体系外的新品牌,新客户,在目前安卓系手机的基础上,打造增长第二曲线。
公司也在打造从服务型向产品型转型升级,大量手机的项目,由需求定义,转移到笔电领域产品方案型,客户选择预研好的产品,有效提高自采率。

SiP:
包括5G手机射频,手表,耳机主板,三个方案都在推进,二季度开始有design方案出来。未来手机出货2亿部,iot 1亿部,希望超过一半能超过自己的sip方案。
去年Q4到今年Q1上游配件涨价趋势,现在来看,一方面积极解决这个问题,部分配件厂商还是可以协同;另一方面5G新项目上量,boom的基准就是现在的,基本不受影响。从2021年看,ODM业务盈利也会逐季度环比往上走。

总结来看:
半导体业务,受益于电动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有快速增长态势,安世50%的收入来自车规器件,在电动车渗透率提升的过程中,未来增长空间非常乐观;终端产品业务,21-22年,逐步有新的增长点,在5G手机、非手机和SiP方案的导入,都会成为新的增长主线。未来3年,会给闻泰成长带来空间。

Q:安世是欧洲公司,被闻泰收购,怎么整合?
公司的融合方面,
现在董事长张总亲自担任了安世的ceo;过去一年,外部环境非常复杂,董事长也面临一定挑战,像2季度,要决定是否降产能,当时决策推动产能继续满产,当时有压力,会有库存,但公司判断后续需求会起来。现在看起来,非常明智,带动了效率提升和市占率提升,同时,张总兼任ceo后,带来了团队凝聚力,现在安世管理的协同和一致性非常好。
从公司的实际控制和管理效果看,在疫情的影响下,最终结果都非常好。

从业务拓展来看,
1/4号启动了临港12寸晶圆厂,40万的产能,完全扩产后,产出能力翻倍;公司也在中国建设研发中心,中国研发中心可能会侧重工程公关的产品,中高压mos和igbt;对欧洲体系,创新导向,进一步扩充,发挥整体优势。
临港晶圆厂,目前是请了intel的核心团队,欧洲晶圆厂核心的人员预计下半年到上海。

去年很多投资者担心收购风险,从目前来看,很可能会是中国企业收购外资企业的典范。

Q:未来产能和价格变化
产能:
目前大家了解的数据是2018年的收购报告,那时候曼彻斯特和汉堡加起来是6万片/月的8‘’,每年10%左右的提升,目前自有总产能在95-100万片/年的8‘’;今年会自有提升,接近110的投片;
公司1/3的投片在代工厂,代工产能50万片/年,现在还在继续协同,略有提升,公司的需求有长期的稳定性。
临港投片后,满产是1年40万片的12‘’,明年底良率投产,2023年要看需求,决定是否全面投片。但临港后续还有可能扩充,实际最大的产能是60万片/年。
产能规划的阶梯非常好,如果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希望产能能匹配节奏。

价格:
两个阶段:1)是根据价差差别供货;2)协议性的,每个协议都不一样。总的来看可以参考行业的水平,比如stm,总体涨价了5-10%,这个也是安世大概的水准。
未来2年,从需求角度,车规半导体有5-10倍的空间,紧缺情况还会持续,价格会保持平稳略有提升。

Q:ODM,元器件有些价格压力,对利润率有影响,大概的量化影响
具体的影响存在,量化的影响要看后续的公告。
上游器件涨价,后续的影响:1)主要的配件涨价,会跟下游通过库存、协同的方式去消化;2)新的5G项目,boom的成本基准是按照目前的物料价格,这部分项目不受影响,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出货,会逐步恢复。
Q4开始到21年,每个季度都是环比向上的。

Q:安世:上半年受疫情比较厉害,毛利率会有下滑,Q4来看,毛利率的修复情况
Q4的出货量已经是历史新高,考虑到价格因素,出货值应该也是历史新高。
20Q3盈利就开始回复,到Q4进一步修复,到21Q1预计能修复到正常水平。能否修复到历史最高水平,要看价格和成本费用。

Q:临港晶圆厂的产能投放节奏
临港晶圆厂是控股股东在临港投资的,晶圆厂刚开始是亏损的,所以采取了这个模式,运营平稳后上市公司回购。
投产是22年年底,1/4打桩,3个月基础工程,再6个月建筑封顶,之后6个月洁净车间,到明年6,7月完成自动化设备,再投片,需要一些时间,所以要到明年四季度了。
明年底良率投产后,普及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Q:手机芯片缺货导致Q1部分手机无法出货,对公司ODM业务的影响
20Q4的时候,订单非常好,总订单需求量比历史新高都要高很多;但实际交付量,同比有增长,但跟订单的差值就是有些交付受到的芯片缺货的影响。
到21Q1,会比20Q4好,特别是在交付上面,内部也推动了很多措施,去改善交付的提升,今年应该会逐步的改善。

Q:安世的产能代工情况
大概1/3是代工,现在的代工产能还在逐步提升,虽然8‘’紧张,但是不同厂商有差异,规模大的厂商与代工厂的关系好,还是能做到协同,小厂商可能会比较难。
外协的量每个月都在提升,中小功率厂商很难拿到增量,要么就是很高的价格。大厂对晶圆厂来说,可以保持长期的稳定性,所以大厂相对能协调。

Q:安世汽车和其他领域的产能利用率,以及未来的需求展望。
公司产能利用率超过100%;
安世的收入一半是用在汽车,包括了汽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实际上车规的功率器件,同样的汽油车用71美金的安世半导体,纯电动车用380美金,这还没包括中高功率的料号。新能源车的电动系统和智能系统,电动系统弹性很高,以前是机械动力系统,现在无论obc、电驱、动力模块,都需要模块化、电动化模式,这里面用的pcb提升了很多。
收入来看,Mos占公司1/3,esd是10-15%,标准逻辑10-15%,晶体管40%,在电路板都会应用,在电动车弹性非常直接。
电动车智能化布局就比汽油车好,现在看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对车规功率器件有很大拉动作用。
车规功率器件领域,未来5-10年,行业是5-10倍的成长。车规和其他功率器件无法混用,生产线都是特许的,认证周期非常长。车规领域的增速会非常高。
其他领域:消费电子、工业增速也还可以,但是车规这块增速最明确,跟着电动车上升。

Q:新能源车相关的器件占安世的比重
不太好区分,新能源汽车上面的igbt、中高功率mos,也要电路板和驱动系统,都会用到二极管、三极管、标准逻辑、mos等,不是独立器件。
安世都是封装置后成品的方式出货。

Q:安世的交期
可以参考第三方数据,以前正常是14周,现在会拉长不少。

Q:收购完安世之后,协同效率,量化的改善
公司20Q4,出货量已经创历史新高,出货值肯定也是。
毛利率和净利率:Q2受最大的影响,后面就逐季度改善了,21Q1净利率水平能回复的比较正常。
成本:安世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硅片,也希望从国内的硅片厂去拿货。上游供应链逐步转向国内,会有比较好的成本优势。
无论是经营结果,还是管控效果,趋势都比较好。

Q:公司的封装产能
总的还好,包括上次定增和可转债,东莞去年已经在投扩产了,在菲律宾主要是功率mos,扩产速度会比较快,相对晶圆产能好很多。
封测外协:外协比较少,跟晶圆厂不一样,车规功率器件,晶圆代工有些前道工艺20-30%的会外包。整个下游封测占比一般比较重,所以主要还是自己做。#今日看盘#

【芯片】闻泰科技调研纪要20210120

参会领导:
闻泰科技副总裁 吴总
闻泰科技董秘 周总
投资者关系总监 邓总

业务介绍
安世半导体:全球前十位的功率半导体厂商,汽车半导体领域,车规功率器件排名更高。公司供给和客户有一些在欧洲,所以二季度疫情有一些影响,但是从三季度开始,大量的汽车厂订单开始进来,现在看,订单和出货始终往上走。20Q4从出货来说是新高,bb值来看4季度末超过1.4,Q1是1.2多,从未来展望,出货会环比持续往上。

价格:公司价格变化有两个阶段:1)变相的变化,去年Q4国内厂商很多有涨价函的通知,安世作为全球领先的厂商,价格规则跟全球大厂一致,大部分价格是一对一的协商,所以不太可能发通知,去年Q3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同客户的价差比较大,保证高价格、高毛利的客户交期拉短,增加配额;2)近期,公司很多客户是年度协议价,从协议定价的角度来说,也有上涨,Q1陆续开展,会陆续兑现。
价格趋势看的比较清晰,利好未来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水平。

产能:每年技改,提升10%左右,同时去年Q3做了内部产能结构的优化,把低毛利的产品压缩一下,扩张高毛利。外部的代工厂,像华虹也在更多的外协,满足需求。
从21到22年,整个的总产能包括代工,每年有10%以上的增速。到明年年底,控股股东控股的临港晶圆厂良率投产,满产是每年4万片。公司也不断做产品线拓展。

安世的收入50%在车上,全球所有品牌的车都会用到安世的半导体。从产品类别看,有进一步扩充的地方,在研发中高功率的mos产品和igbt产品,碳化硅的产品,二极管也在流片,公司整个集团布局碳化硅全产业链,氮化镓也是全球领先,650v的fet从2019年的5月就已经产出了。希望公司能真正成为中国的英飞凌,全球功率器件的龙头厂商。

需求展望: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非常快,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的功率器件是传统汽油车的5-10倍,未来5-10年,提升会非常大,安世相关的产品基本上从70多到380美金,需求的前景非常乐观。

手机和终端:
2021-2022年,1)5G手机的量快速切换,今年是5G千元机出来的第一年,也是放量的第一年,对手机的ODM非常有利,21年手机的量逐季度都会环比上升;2)非手机品类,现在布局非常积极,去年内部做了组织架构的创新改组,IOT和笔电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笔电从今年到明年,从200-300,到700-800万的出货量,手表和tws也会迅速上量;3)现有体系外的新品牌,新客户,在目前安卓系手机的基础上,打造增长第二曲线。
公司也在打造从服务型向产品型转型升级,大量手机的项目,由需求定义,转移到笔电领域产品方案型,客户选择预研好的产品,有效提高自采率。

SiP:
包括5G手机射频,手表,耳机主板,三个方案都在推进,二季度开始有design方案出来。未来手机出货2亿部,iot 1亿部,希望超过一半能超过自己的sip方案。
去年Q4到今年Q1上游配件涨价趋势,现在来看,一方面积极解决这个问题,部分配件厂商还是可以协同;另一方面5G新项目上量,boom的基准就是现在的,基本不受影响。从2021年看,ODM业务盈利也会逐季度环比往上走。

总结来看:
半导体业务,受益于电动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有快速增长态势,安世50%的收入来自车规器件,在电动车渗透率提升的过程中,未来增长空间非常乐观;终端产品业务,21-22年,逐步有新的增长点,在5G手机、非手机和SiP方案的导入,都会成为新的增长主线。未来3年,会给闻泰成长带来空间。

Q:安世是欧洲公司,被闻泰收购,怎么整合?
公司的融合方面,
现在董事长张总亲自担任了安世的ceo;过去一年,外部环境非常复杂,董事长也面临一定挑战,像2季度,要决定是否降产能,当时决策推动产能继续满产,当时有压力,会有库存,但公司判断后续需求会起来。现在看起来,非常明智,带动了效率提升和市占率提升,同时,张总兼任ceo后,带来了团队凝聚力,现在安世管理的协同和一致性非常好。
从公司的实际控制和管理效果看,在疫情的影响下,最终结果都非常好。

从业务拓展来看,
1/4号启动了临港12寸晶圆厂,40万的产能,完全扩产后,产出能力翻倍;公司也在中国建设研发中心,中国研发中心可能会侧重工程公关的产品,中高压mos和igbt;对欧洲体系,创新导向,进一步扩充,发挥整体优势。
临港晶圆厂,目前是请了intel的核心团队,欧洲晶圆厂核心的人员预计下半年到上海。

去年很多投资者担心收购风险,从目前来看,很可能会是中国企业收购外资企业的典范。

Q:未来产能和价格变化
产能:
目前大家了解的数据是2018年的收购报告,那时候曼彻斯特和汉堡加起来是6万片/月的8‘’,每年10%左右的提升,目前自有总产能在95-100万片/年的8‘’;今年会自有提升,接近110的投片;
公司1/3的投片在代工厂,代工产能50万片/年,现在还在继续协同,略有提升,公司的需求有长期的稳定性。
临港投片后,满产是1年40万片的12‘’,明年底良率投产,2023年要看需求,决定是否全面投片。但临港后续还有可能扩充,实际最大的产能是60万片/年。
产能规划的阶梯非常好,如果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希望产能能匹配节奏。

价格:
两个阶段:1)是根据价差差别供货;2)协议性的,每个协议都不一样。总的来看可以参考行业的水平,比如stm,总体涨价了5-10%,这个也是安世大概的水准。
未来2年,从需求角度,车规半导体有5-10倍的空间,紧缺情况还会持续,价格会保持平稳略有提升。

Q:ODM,元器件有些价格压力,对利润率有影响,大概的量化影响
具体的影响存在,量化的影响要看后续的公告。
上游器件涨价,后续的影响:1)主要的配件涨价,会跟下游通过库存、协同的方式去消化;2)新的5G项目,boom的成本基准是按照目前的物料价格,这部分项目不受影响,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出货,会逐步恢复。
Q4开始到21年,每个季度都是环比向上的。

Q:安世:上半年受疫情比较厉害,毛利率会有下滑,Q4来看,毛利率的修复情况
Q4的出货量已经是历史新高,考虑到价格因素,出货值应该也是历史新高。
20Q3盈利就开始回复,到Q4进一步修复,到21Q1预计能修复到正常水平。能否修复到历史最高水平,要看价格和成本费用。

Q:临港晶圆厂的产能投放节奏
临港晶圆厂是控股股东在临港投资的,晶圆厂刚开始是亏损的,所以采取了这个模式,运营平稳后上市公司回购。
投产是22年年底,1/4打桩,3个月基础工程,再6个月建筑封顶,之后6个月洁净车间,到明年6,7月完成自动化设备,再投片,需要一些时间,所以要到明年四季度了。
明年底良率投产后,普及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Q:手机芯片缺货导致Q1部分手机无法出货,对公司ODM业务的影响
20Q4的时候,订单非常好,总订单需求量比历史新高都要高很多;但实际交付量,同比有增长,但跟订单的差值就是有些交付受到的芯片缺货的影响。
到21Q1,会比20Q4好,特别是在交付上面,内部也推动了很多措施,去改善交付的提升,今年应该会逐步的改善。

Q:安世的产能代工情况
大概1/3是代工,现在的代工产能还在逐步提升,虽然8‘’紧张,但是不同厂商有差异,规模大的厂商与代工厂的关系好,还是能做到协同,小厂商可能会比较难。
外协的量每个月都在提升,中小功率厂商很难拿到增量,要么就是很高的价格。大厂对晶圆厂来说,可以保持长期的稳定性,所以大厂相对能协调。

Q:安世汽车和其他领域的产能利用率,以及未来的需求展望。
公司产能利用率超过100%;
安世的收入一半是用在汽车,包括了汽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实际上车规的功率器件,同样的汽油车用71美金的安世半导体,纯电动车用380美金,这还没包括中高功率的料号。新能源车的电动系统和智能系统,电动系统弹性很高,以前是机械动力系统,现在无论obc、电驱、动力模块,都需要模块化、电动化模式,这里面用的pcb提升了很多。
收入来看,Mos占公司1/3,esd是10-15%,标准逻辑10-15%,晶体管40%,在电路板都会应用,在电动车弹性非常直接。
电动车智能化布局就比汽油车好,现在看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对车规功率器件有很大拉动作用。
车规功率器件领域,未来5-10年,行业是5-10倍的成长。车规和其他功率器件无法混用,生产线都是特许的,认证周期非常长。车规领域的增速会非常高。
其他领域:消费电子、工业增速也还可以,但是车规这块增速最明确,跟着电动车上升。

Q:新能源车相关的器件占安世的比重
不太好区分,新能源汽车上面的igbt、中高功率mos,也要电路板和驱动系统,都会用到二极管、三极管、标准逻辑、mos等,不是独立器件。
安世都是封装置后成品的方式出货。

Q:安世的交期
可以参考第三方数据,以前正常是14周,现在会拉长不少。

Q:收购完安世之后,协同效率,量化的改善
公司20Q4,出货量已经创历史新高,出货值肯定也是。
毛利率和净利率:Q2受最大的影响,后面就逐季度改善了,21Q1净利率水平能回复的比较正常。
成本:安世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硅片,也希望从国内的硅片厂去拿货。上游供应链逐步转向国内,会有比较好的成本优势。
无论是经营结果,还是管控效果,趋势都比较好。

Q:公司的封装产能
总的还好,包括上次定增和可转债,东莞去年已经在投扩产了,在菲律宾主要是功率mos,扩产速度会比较快,相对晶圆产能好很多。
封测外协:外协比较少,跟晶圆厂不一样,车规功率器件,晶圆代工有些前道工艺20-30%的会外包。整个下游封测占比一般比较重,所以主要还是自己做。#股票##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阶段最热的话题就是双塔菜场好不容易熬到周末也过来探一探是苏州最具文化特色的网红菜场独具创新的梦想改造工程顺应时代发展,将潮流与传统相结合打造的新概念的菜场能吸
  • 【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晓乐和小燕是一对小夫妻,跟众多北漂一族一样,他们也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晓乐的星途一片光明,而自己不过是一个发廊妹!
  • 你说,希望大家能够温和的去对待不那么好的事情。你说,希望粉丝首先过好自己的生活。
  • 【改名取名案例】 一个人的运势,往往是受多方面的原因影响的,有生辰八字的影响,有居住环境风水的影响,有大运流年的影响,甚至于名字对于运势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拥有
  • 葛谟表示,第二阶段将允许更多低风险的行业复工,但目前仍未确定,因为这取决于各企业如何调整自己的工作形态,以避免聚集、降低传染率;「例如,餐饮和服务行业是否可能开
  • 于是我岛上一下子多了2只鸟[允悲]图6是我的松鼠穿了我送的小丸子衣服。我:问她在家干啥了什么睡着了吗之类乱七八糟的我弟:我不信!
  • ”有消息人士指出,特朗普至少和十几名外国领导人提到了中国,尽管有部分外国盟友表达了和美国同等的“担忧”但更多的美国传统盟友还是对特朗普的言论持谨慎态度。[胖红生
  • 已经数不清自己熬了多少个夜,也记不清在工作室有几次的通宵达旦,可是依旧不后悔踏上这段苦中作乐的日子。就似围城,羡慕没有我这份研究生生活的他人。
  • 但这种事情最好越少越好,毕竟我们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不必赞同每一个人的想法。一直我都希望我是你梦寐以求的人,你是我一见面就会怦然心动的人;而不是我们认识以后,你
  • 做人,不可奸坦坦荡荡心才安做事,不可懒踏踏实实走得远为人,不计较心胸开阔露笑颜待人,不敷衍言而有信众人赞你要记住人在做,天在看是忠是奸天会辨是恶是善天会判不管曾
  • 可见,糊精是高分子多糖,糖浆是后四者的混合物。他们的最终水解物都是葡萄糖,引起血糖上升,产生胰岛素,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 限量 2000 人,先进先得,赶紧抢占免费观看名额~ [机智]‌‌#MONKEY SO x果果妈#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我都很难相‭‮瘦信‬‬了70斤‭
  • 【和浠生活】剧透拍摄生‮用活‬品不仅仅给我们“实用”‮有还‬高标满意的细节幸​福感上次浴巾排列过于整齐,叠出了军训感…不完美所以重新拍摄,强调我们的“柔软舒服细
  • ❹⓪慵懒的夏日♡ 和喜歡的人 ♡随着心意吃點儿東西 開心✦❹❶hєℓℓσ⒎月 一书 一食 一乐 安适惬意 ​❹❷" 去见你的路上 风都是甜的 &quo
  • ”登游轮,观苍山洱海,叹鬼斧神工![笑哈哈]岛上的春天就是面朝大海发呆一天!
  • 对音乐的执着、认为音乐大于一切,不忘初心,没有任何人可以动摇他对音乐的热爱 非常有才华,唱歌超级好听笑起来软萌软萌的,很可爱,呆萌可爱,超级容易害羞(超级可爱哈
  • #七五折[超话]#day1大约2013年就知道有snh48这么个团体,但当时上学封闭军事管理没有深入了解,到2016年初三毕业放飞自我了正赶上心的旅程十分舒爽,
  • 鸡哥有关于他转行那篇文章都快把我看哭了,唉~虽然现在老师的工作内容也很繁琐(寒暑假也要交作业写论文,青年教师日常赛课考核考试…)但一想到还能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
  • ” “南渡北归”之辞由来已久,我读过用此辞句的三首名人诗作: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柳宗元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有关“南渡北归”的三首诗】
  • 随便看看吧兄弟萌记录无聊的日子最近在学PS和插画,我觉得超难难怪插画师美工啥的工资会高,都是拿头发换的吃早饭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以后要每天早起吃早饭在家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