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道”的本源 •#读书# 并不是以偏见为基础的成全#国学实录#

一、
道的真谛,并不是以偏见为基础的成全,而是具有能够包容一切的宽怀。
人生所谓的真理,并不是由个人以主观意识评判事物所得出的结论,而是能将万事囊括于胸的宽怀。
就如同善良一样,善良的本来面目一定不是一个人站在自己的主观角度,以自身利益衡量事物得出的结果,而是能跳出自己的主观立场,抛开自身的得失偏见之后,对于这世间众生有一种大爱的胸怀,这是善良的最高状态,也是善良的正确本质。
但是非常遗憾的一点就是,世间的大多数人评判事物和衡量是非的同时,并非是跳出自己立场,抛开偏见得出的结论,而是带着自己的主观情绪看待事物,并且以世俗的标准评价事物之后得出的结果。
从道的状态来看,这个世界混同一体,没有所谓好坏之分,但是从世俗之人的角度而言,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以主观偏见形成了定准和界限,这个定准和界限显然是不客观的,也不是清醒的,而是带着情绪掺杂以世俗标准为依据的衡量结果。
这是有道之人从来不会做的愚蠢之事,因为世间有太多的是非和痛苦,都是以这一个认知偏见为基础带来的悲剧。

有了偏见才有了是非,没有超出世俗的认知,就不可能正确解决世俗的问题,不管你作为一个身处其中的人,还是一个旁观者,带着偏见去看待问题,都会成为这个悲剧的本质“帮凶”。
所以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句话:道的真谛绝对不是带着偏见的成全。
当一个人站在世俗的角度去评判事物之后,即便你自己能以强势的态度让事物按照自己所设想的方向去发展,或者能以自己偏见的言辞压倒对方的理论,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你本身的正确,反而体现了你强势的愚蠢。
而真正有智慧的“道”,是一种以包容为基础的宽怀与觉悟。
正如《庄子》之中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之外的事情,圣人总是存而不论;宇宙之内的事情,圣人总是细加研究,但是却不随意评说;至于古代历史上善于治理社会的前代君王的记载,圣人虽然有所评说,却从不争辩。

二、
所以世间真正的圣人,不是可以去争论所谓是非黑白,而是能够包容是非对错,他们没有对这世俗的现象强加辨说,而是能够包容世俗,所以最好的辩说,好像是不太会辩说一样。
这个智慧并不仅仅包含了对于辩说的态度,而是包括人生的认知,人生的包容,人生的善良,处世等等,所有事情皆是如此。
人生最好的认知,一定是凌驾于以包容为基础的层面之上,能够包容这世间的千姿百态,无论是善良还是卑劣,而人生的处事态度也是如此,不以好的为好,不以坏的为坏。
我们拿一个人处事的态度来举一个例子,很多人总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评价身边人的是是非非,好坏善恶等等,但是如庄子所说:“一个人但凡有争辩的地方,一定有自己看不见的一面。”
当他总盯着一个人坏的一面时,必然会忽略其优点,这是用人的大忌,就像项羽一样,总是太过于自以为是,以至于错失手下谋士的真正才能,导致离心离德,但是相反,刘邦却没有太多矫情和计较的事情,而是包容一个人的是非,所以刘邦相比项羽,更能收获人心,自然也更有成就。
不以自己的主观偏见为主要论点,更不强求让自己的主观偏见得到圆满,而是能够以包容为基础,一切顺其自然。

在《道德经》之中有一句话,叫: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看上去好像不善言辞的行为,恰恰是人生最有智慧的存在,他们并非无知,也并非没有自己的思想,而是他们的思想并不是站在世俗的立场去计较世俗。
当一个人以此为定准之后,便会明白,真正的智慧不是能分清黑白,真正的勇敢也不是能无往不胜,真正的真理并不是完全表露于外,真正的仁爱之心也不是可以宣扬标榜,当一个人的认知能够停留在明白“何事可为,何事不必为”的时候,便是道的境界了。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实录

喜马拉雅搜索国学实录

收听免费音频

劝善书:倡导人们从善抑恶#人生是一场修行#

劝善,顾名思义是要教人行善,首先要明辨究竟什么是善。以《关圣帝君觉世宝训》为例,文中共提到了38善、46恶事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参考对照。经中曰:“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心是善之源、恶之根,人们为善为恶都源于一个心字。不论有没有行善恶之事,但凡起心动念便已经有了善根和恶苗。

道教早期的劝善书《赤松子中诫经》的序言中曾记录了一则故事,说的是当初宋国大夫薛瑷曾有十子,其中六人瘸跛,一人狱死,三人盲聋生疮毒。有一人名曰子皋与薛瑷相熟,见其家境如此,便问薛瑷,究竟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才招致了今日的罪状。薛瑷痛心疾首,如实回答说,自己贵为一国宰相,在位之时不曾为国家举荐贤才,这是不尽责;路上见人遗失财物自己却心中暗喜,这是不为德。人生天地之间,唯德是立身之本,唯善是处事之道,薛瑷在这两点上都没有尽到为人的根本,所以才招致如此人祸。

子皋闻言不禁大惊,对薛瑷说,按照天道之法,他这样的作为必定是要背诛灭全族的,甚至还要殃及子孙。但“天虽高而察其下”,只要懂得“改往修来,转败为成,不患晚矣”。于是子皋把自己当初所得一卷劝人行善之书传给薛瑷,叮嘱其日日行之。薛瑷跪捧而受。

数年后,子皋又见薛瑷,发现他的几个儿子的病全好了。子皋惊问缘由,薛瑷回答说,并未曾请过医生看病,只因日日按照善书上的训诫行事,见人危难便与之方便,奉行如同己处,没想竟得此大果报。子皋叹曰:“天之报善也,过于响应声、影应形。”并大呼两遍“速哉”。

经文所记载的事例恰恰说明了“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圣言。为善,必有善果;为恶,必有恶报。倘若能放下昔日之恶而从今行善,更是无上功德。

《无上玉皇心印妙经》中又言:“诵持万遍,妙理自明。”劝善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人要明辨善恶,更要让每一个人能亲身去行善事,要把经文上的文字变成生活中具体的事,把涤恶扬善之心用行动表达出来,最终才能达到圣人对世人的期许。#道家#

日常生活中怎么做?

那么,凡是有心悔过向善之人,以及愿意恭敬诵持之徒,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诵经礼忏

首要一点,欲有修持,先要诵经礼忏,以明圣人之意。以圣人的言行教训为指路明灯,才可以使人生之舟稳渡迷津

诵经必当虔诚,不可起怀疑诽谤之心。以清净身心读诵经文,不但是在求得神灵护佑,更是通过此方式来涤除自己心中的恶念。时时以经文之中的善意做导引,才更可以明辨自我之迷津。凡是向善之人,必定先要对自己的恶进行忏悔。对外,需要静室明堂;对内,则要内观清净。这是道教自古以来便有的传统。陆修静先师便曾要求道民家中设立靖室、清静别居,不与杂物混淆,只用作礼拜神明或因病因事做忏悔。

道教修行本讲求清净,早晚功课经的第一篇经文便是《清静经》。内心清静,是却恶为善的第一法则。要达到内心清静的途径有很多,除了以静坐内参等修行方式外,最便易行持的方式是诵经礼忏。欲求善果之人,平时可多读诵如《觉世宝训》、《赤松子中诫经》、《太上感应篇》等具有导引作用的善书真经,亦可《清静经》、《救苦经》、《三官经》等太上经典作为修持法门。凡是经文密语,悟一字便可得一字之功,尚需日日持诵,寒暑不殆,时缘即到必证其妙果。

▌行持

其二,读诵之后,行持才是把善心转化为善事的最直接方式。把为善之念行持于日常生活,才是圣人教训的本意。

圣人有垂训,世人依所行。把圣人书于经书自上的训诫依条奉行于日常生活之中,先莫起求功求德之念。为善应出于每个人的本心,而不是以行善的方式为自己求得福禄果报。如果以这样的心念去行善,从源头上便已经是错了。如果水在源头已经被污染,下游的江河也必定不会清澈如许。

圣人朱熹曾作诗曰:“问君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善应该是出于自我的随手功德,是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和私利的,是属于率真而为的。经云:日行一善,三年得其果。每日按照圣人训诫去做事,不苛求,也不强求,善缘到时自然有天曹记录功德果报。

又有人说,虽然圣人教训鲜明,自己也有心为善,无奈总是被俗事缠身,或者在善恶之辨上会产生迷惘。如有此疑问,不妨用“功过格”来作为自己日行善恶的记录。每日记录自己所行善恶之事,然后再三省己身,由此才能得以日日精进,不负祖师宏愿。

据传,“功过格”乃许真君为了解除信徒苦难,托梦传万寿宫又玄子这一纪录善恶之行的方式,并由此传世。仙经《太微仙君功过格》中详细记载了功过格的作用和使用方式,其要求人们把《功过格》放置在床头,每天睡前记录自己当天积功累行的过程,并且一定要保持记录的真实有效。凡是对功德进行夸大、对罪恶进行隐瞒的行为不但不会获得上天的福报,还会因为这种行为而获得罪过。经中倡导人们要有“旦夕朝礼,为国为众焚修”、“为国为民,或尊亲先亡,或无主孤魂,诵大经”等弘扬大善的行为,一人为善,便要利益十类众生。足可见行善本身便是一件大功德事。

又有人自我约束的能力欠缺,此时更彰显出道德、风俗甚至于法律的重要性。人能为善,不仅可以证得自己功德,更可以福荫子孙后代和亲戚朋友。若是为恶,在自我遭殃的同时,还会祸及旁人。由此来讲,劝善的意义已经超脱了单纯监督万民成为一个好人、善人的概念,而是以道德来约束民众,反之又以民众的言行为他人和后人树立起更高的道德标杆。

#修行#

在人生历程中,后来者总是需要前人的榜样力量做指引的。正如生前以自己的亲身行为验证着忠孝节义的关圣帝君已成为世人效法的楷模一般,每个人在自我为善的同时,其实更能够激励亲朋子孙,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有成为善之榜样。当世人都知善、行善,于自己可得内心澄净,于社会可得政治清明。人人如此,便可证得道祖所谓无为而治的大道之景。这岂不才是民心所归?#道家# https://t.cn/RPbCCiL

#心情日记#
抓不住的东西
伸手都是多余的
但凡强求都是辛苦
有人惦记才是幸福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
至少不必丢了骄傲
人要是矫情起来
听什么歌都像自己
放弃太快
大概是因为喜欢很难坚持成爱

因心情不佳
一个人约的电影
左右都是成双成对的
并不是没有人一起看
只是想体会一下那种一个人做一件事
是能达到几级的孤独感
散场后徒步回家
实在毫无感触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所以
什么事情只有做过了才能知晓

反思了一下自己对着朋友们的欢笑
不知道几分真假
人越大越能掩饰自己的情绪
难道这就是我们期盼已久的长大嘛?
好像没有什么好感叹的
除了不顺心点
其他都是理智占据了上风
很庆幸这样的自己 https://t.cn/A64dDbzc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太阳][太阳][太阳][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巍山古城桂花香我爱这座小城爱它的烟火气息爱它浓浓的人情味爱它随处可见的历史印记走在长长的街道上闭上眼睛感受
  • #南京买房#【8月超六成城市房租下跌】除了房价以外,近期,租金涨跌也成了备受关注的话题。【房屋租金】3000元/月 ;物业是房东交,水电气网费我们一起均摊;民水
  • 上海也太热了吧,大早上的就开始爆汗…… 今日份的空气是36度的……(碎碎碎念)果然生活的好坏还得靠心态的转变……出门太急没带充电器!还有谁[doge]还在犹豫要
  • #泽稷教育# A. 考试时,必带的考场物品,且必须放在桌面上:准考信(邮箱或CFA Istitude官方网站打印的);有效的国际护照原件 ;《健康承诺书》;中国
  • 2019年潮男特殊髮色15選迷死眾生的韓男天團總是走在時尚尖端,大膽搶眼的特殊色髮型,要人不注意都難!2019年潮男特殊髮色15選迷死眾生的韓男天團總是走在時尚
  • ——王实甫《西厢记》古词里只闻落花时节,而我却只想与你在明清章回小说里相敬如宾,红楼梦也好,镜花缘也罢。读黄仲则的诗,总有些幽幽孤寂、郁郁寡欢的感觉。
  • 「影响力」:每条及自各zzp一次,浏览15s➕,并分享至爬爬 【️选“同时”或“同时”】1⃣️吃:2⃣️电竞:3⃣️Go:4⃣️:5⃣️我的快乐:6⃣️去旅行
  • 我们结合您的答题情况再看下我 2022/9/4 17:06:41我的这次提交中,有效行只有5行,读入n,读入每行a,不作任何判断直接输出YES,但是也RE了…
  • 感谢十三@十三楼紧急通道 让我立刻变成贴纸富人(变成贴纸富人的秘诀就是“拥有一个十三” 谢谢暗恋姐的手幅小卡➕海报和亚克力镜子@双向暗恋·0517x0824
  • 我的青春不见了“你总有一天要跟所有的记忆相安无事握手言和,那里面有她也有你,有她的青春也有你的年华。因为外界和自己的原因兜兜转转,像极了我们普通人的生活。
  • 歌曲原唱:费玉清真情像草原广阔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总有云开日出时候 万丈阳光照耀你我真情像梅花开过 冷冷冰雪不能淹没就在最冷枝头绽放 看见春天走向你我雪花飘飘
  •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 』我想这大概也是中巴友好关系的表现之一吧,是交流的渴望,是温暖的人情。」90后的女孩小渔,大学毕业后用了9年青春日夜守护200多只流浪猫狗,她的善良与坚持,毛孩
  • 对着镜子看毛孔小了不少,以前是每个毛孔连在一起(东北太干了)现在都分开了,就像是每次敷了很久面膜水合了一样。我觉得这个能量对我来说就够了,约等于测血糖的扎手指那
  • #金厉旭#[心]#金厉旭我们等你回来# 金士兵早安[鲜花]拆禮物日快樂 #첫눈이 와 (First Snow)[音乐]# 나도 모르게 어느새 너는 이
  • 《醉茶志怪》 天榜    邑先达邵君玉清,元旦梦有人牵一骑,状如骡,顶矗一角,促之骑。至一处,仿佛衙署。仰见悬榜,己名在第三,籍贯皆符。每名下均有批语,多不
  • 张艺谋气坏了,王海珍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连忙补救:“张艺谋是我的恩师,我们那天晚上只是在一起讨论演技,他教了我很多电影方面的知识,请大家不要胡乱猜想我俩的关
  • ! 这套全能ACE精华组合,沿用了sesderma家一贯的公式焕肤理念,可以根据自己的皮肤状态制定适合自己的护肤公式,搓手手期待我的完美肌肤~Con gái
  • 他说这跟技巧无关,就是这一天“心”的能量不足,所以写出来的那个字,就没有心气儿。年轻时可以爱很多人,后来你可能只能爱一个人,再后来你可能只能爱自己,到最后谁也不
  • 不过啊,代表我看起来总感觉阴森森的,今天突然发现他是《W-两个世界》里面的漫画家,怕了怕了[跪了]刻在DNA里的恐惧猪圈说:你呀,总是羡慕那些有社交牛逼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