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阶下臣[超话]#
长相思
——《阶下臣》第一期剧评
主役:赵驰/风允之 何安/林予曦
20211010

46′07″


[兔子][兔子][兔子]
八年相思谁解意?终盼君归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日夜念君君可知?
江月幼时身世凄,如今强势等君及。悲极泣,喜极泣,阶下权臣重相识。

携着寒冷的呼啸北风,伴着远处沉重的钟声,我们迈进了一个冷寂的宫中,也走近了一个彼时甚是凄惨正在冷风大雪中被罚顶水盆儿的小太监身旁。宫门大开,伴着颤颤巍巍的说话声和水声,转而水盆掉落,急切的脚步声里是对五殿下离去的不舍,我想再看你一眼,我想……什么都不想,因为什么都不能想,也不敢想。林老师一句带着哭腔的“儿子不敢”,让我心疼到无法言语,隐忍,决绝,“殿下,我这条狗定把您寻回来”,而后成就了一个恣意任性,杀伐果断的何督公,也成就了一个深情等待,肆意宠溺的小迷弟。
林老师演绎的何安初听时还带着柔弱的稚嫩,可当听到五殿下离开,也涌起了心中的倔强,最后激发了内心想要变强的愿望。所以八年后的何安虽贵为督公,听到心中的五殿下,仍是慌了心神,乱了分寸。林老师把这十分的期待,万分的思念揉进了声音里,让那个心心念念殿下整整八年的何安走进我们的耳朵里。你听他声音里的满足到醋意,你听他声音里的心疼到眷恋,你听他声音里的高傲到狠厉,你听他声音里的痛苦到宠溺,对五殿下,对三个徒弟,对佃农,分别刻画了迷弟,师父,督公三种不同的形象,而三者融合在一起又丝毫不违和,丰富且立体。
大风老师演绎的赵驰灵动且丰满,和小师叔白邱论事时是正正经经的,开起玩笑来也丝毫没有阻碍,有面对太子哥哥的严肃,也有教训老十三时的严厉,也有一起出游前的飞扬恣意,也有他本身带着的悠然自得,无惧无畏,非常值得人期待的一位男主角。
这部剧的阵容过于强大,每位老师声音里的角色都非常有特点,比如何安的三个徒弟:小红老师演绎的喜平冲动暴躁,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几句台词就把这个形象立起来了;Cifer老师演绎的喜悦真真是喜悦,贪吃可爱,给何安换衣服时的懒散样子特别形象;孙鹏老师的喜乐最为稳重,不仅可以斡旋于刁蛮任性的十三殿下和沉稳冷静的五殿下之间,还可以无时无刻都能关注到何安及他身边的人,察言观色这一手非常了得,却只让人觉得熨帖,并不反感。
后期非常喜欢,报幕bgm好燃,氛围感极强,特带感,由宫门落锁的沉重转而激昂的报幕背景音乐,再到平静又带着一丝诡谲的议事,这种转折让人听得欲罢不能。每一个不同的场面都用了当时当刻想要表达的听众听得出来甚至听众听不出来的感觉,比如五殿下面见太子的场面,表面兄友弟恭,而bgm里我们其实可以听得出一些阴谋的意味,后期里都能连续着剧情,就很绝。没有bgm时就用各种小音效堆叠起来营造环境,五殿下拜访何安这一段尤为突出,喜欢!
最后恭祝《阶下臣》开播大吉,收听长虹!

Day370[思考]
#林予曦的剧#
图片来源于剧

今天是你离开的第63天,我这里今天阴转小雨,每天都和雨见面,和五颜六色的伞见面,这个秋天过得可真煎熬,我现在都丧失了开口说话的能力,热情更是缺乏,每次看到别人接孩子时彼此间都可以有说有笑的,聊得很热闹,我总是觉得我真是变得格格不入,我跟外面的人都不想开口说话交流,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生病了,仿佛自己和别人隔了一个世界一般,我的世界开启了静音模式。今天可能是又下雨的原因,心里真的特别难过,听了一首歌,循环听了无数遍,自虐般把自己听到泪流满面,有些歌不是因为歌曲多动听,只是听的人听出了自己的心里那些翻涌的情感,有些画面也会浮现于脑海中,我想到了我一个人坐地铁去医院的路上,想到了挂号、让医生给你开药品单、等着叫号取药,那时我在医院里时总是忍不住会流眼泪,那个医院曾经是我们三个孩子出生的医院,曾经每次产检都满怀着希望与期待去的医院,孕育生命的那份喜悦曾经让我对那个医院很亲切,我们的孩子也均出生在那个医院,那是喜悦与感动。可是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再去的时候心情却是截然不同,我坐在候诊室外面等候时,除了无限的感慨就是忍不住的眼泪,往昔今昔一切都变了,再也回不去了。那时候家里距医院有些距离,我为了早一点取到药,取药时早晨都很早就出发去坐地铁赶往医院,结果好几次都差点在地铁车厢里睡着,那时候也很累加上早早去医院,能有位置坐的时候我总是闭上眼睛休息,不小心就会睡着,有一次醒来发现整个车厢除了我再没有其他人,变得空荡荡的,我就像穿越去了无人区,在那一刻突然感觉特别茫然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小时候午睡后都会很茫然,不知道为什么当时那么小的年龄会有那种很孤独的感觉,心里也特别不舒服,天地间似乎只留了自己一般,情绪特别的低落,当时还只是一个孩子啊,是如何会在心里莫名的生出这种感觉呢,成人以后我还能想起小时候的那种低落的情绪,那不应该是一个孩子应该感受到的感觉,如今人生遭遇了很多事情以后,我真的觉得人生是有命运的,在鸡汤文里都会很励志的说,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可事实上很多时候命运它从未把握在我自己手里,命运应该是有一个既定的剧本,而且早就设定好了角色、剧情,结局,只是活着的时候常常身是局中人,恍惚中也无法确定自己是剧中人还是剧外人,只是每走一步,我们都未曾发觉其实是按设定好的剧情在走下去,那些命运也从来不会和我们商量,也不会给与我们讨价还价的余地,即便我们伤痕累累,我们还是要按着既定的剧情演绎下去,我们常常活的身不由已,不是鸡汤文可以拯救的角色,不是几句热血的口号可以挽留的角色,太多的无可奈何只能看着去发生发展,那种无力就是一个命运中角色的无力,在既定的剧本中演绎着一个角色,最终直至演绎到生命退场的那一刻,这个角色的使命才结束退场,但是这个大剧场里的其他角色还在演绎着各自的角色,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退场时刻,只是我们活着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得视自己为命运的主角,仿佛自己可掌控自己的命运,在这个剧场里我们因为命运写就的剧本原因总会有重逢相识的情节,会有很多设定好的角色,事,物,或者说NPC用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波澜,角色也会有一些因缘际会,但却不知道命运什么时候会毫不犹豫的给这些交集中的因缘情份打上一个END,我们在这个剧场里都是被动的角色,那些糟糕的,悲惨的结局并不是我们自己写出来的,只是无力扭转而已,就算是再烂的剧本角色也还是用仅有的一次生命演绎完成了,何其残酷。

自从你离开以后,真的是对我产生了一些很大的影响,比如我曾经想想如果人的生命逝去,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曾经想想的时候会有些莫名的紧张,可如今却变得那么坦然,坦然到不再畏惧死亡,有一种感觉来形容就是,那时候我对彼岸的世界是有心理上的抗拒的,可如今因为彼岸的世界有了你,我觉得不再害怕,觉得你终会在彼岸的世界等着我,有你等待的地方就不会再害怕,我要在这个世界上好好活着,活出你未曾活出的时间,看你未曾看过的风景,吃你未曾吃过的食物,那样再相见的时候我才可以把这个世界你所未能经历的讲给你,到那时,你也给我好好讲讲彼岸的世界,那时候你就又可以当我的向导了。

这些年因为忙碌孩子,又照顾生病的你,我的社交变成了零,我跟原来的同学,曾经的同事,上学同吃同住的好朋友等等,我跟好多人都不再联系,那些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也因为我们彼此生活的不同也变得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也不想把自己的生活讲给别人听,所以有些时候人们的疏远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事件,仅仅只是在时间里慢慢因为生活上的彼此不同,慢慢的消失在彼此的视野里,在每个人生阶段里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当彼此生活状态出现了分歧,那些曾经的同行人就会随着时间一直渐行渐远,有些也仅仅是“活”在通讯录里,依然好好的“躺”在那里,却再也不会去拨打,像活在了平行世界,再也没有交集,不联系也不见面,人是一个越活越孤独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目送离开的过程。有时候我会自责抱歉自己在你同学面前谈到你时哭泣,我觉得我应该学会克制自己,可是但凡和你扯上关系的人,我都少了陌生感,好像凭空的生出了无距离感,这样也是挺不好的,说了些曾经的事情,都是心碎碎成河的往事,怎么不自觉间就成了这样了呢,因为太过思念彼岸的你又无法安放的一颗心吗。成年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悲伤,可是我好像真是做的不够好,对吧。我又活成了你说的不成熟的小孩子样了,以前你总说我其实内心不够成熟,像孩子,现在这样容易哭泣,真的很丢脸对不对,成年人做事该有分寸对吧,我还是做的不好。

今天我整个人都感觉很疲乏,最近身体状态还是很差劲,天气一冷这些身体的问题只增不减,每天在零零碎碎的生活中活着,可为什么就活不出一种热情来呢,总是有些压抑,最近是我的情绪低谷期吧,心情的四季里冬天也来了。我没有办法读读励志的鸡汤就可以好起来,虽然我也有在努力想好好活着,可是怎么也无法纾解开那些积郁在内心的痛苦,你走了两个多月了,可是我每一天过得都是如此煎熬,都说时间是良药,可在我这里怎么就连痛都不曾减轻呢。

如果你在就好了,在我难过的时候能够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像曾经一样摸摸我的头,告诉我,别怕,有你在呢。冬天不远了,总是在愈加寒冷的时候愈发想念你曾带给我的温暖。

2022年,应该继续“疫情清零”还是开始学会“与狼共舞”?让数据和现实说话。

应凤凰新闻的邀请,我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

自2020 年3月11日WHO 宣布COVID-19 全球大流行(Pandemic )以来,人们一直希望这个Pandemic 能在一年内结束。然而,事与愿违,2021年的今天,超过2亿人被感染,近五百万病逝;2021年的疫情,已经远超过2020年。无奈,人们只有把目光投向2022年,以及以后的岁月。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多种有效疫苗的在殴美,亚洲的研发和扩大接种,从战略上扭转了这一战局。然而,围绕着严格社交隔离的“疫情清零”和社会开放的“与狼共舞”战术,学术界,尤其是民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站在学术和数据的基础上,我们首先不要过急地将这些战术简单地归结为“成功”与“失败”,或者“好”与“坏”。因为我们首先要界定的是,什么是我们各个国家和地区分别能够达到的最好结果。这一方面,除了有效的疫苗,药物和社交隔离以外,必须结合各个地区的医疗条件,经济水平,文化和政治气候。

理论上,彻底消灭新冠,让它再也不能侵害人类,这是最理想的结局。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很大差距。在成百上千种感染人类的病毒中,我们只成功地消灭了天花病毒。目前,只有国际上少有的几个特许实验室保存了天花病毒,以备不时之需。人类“消灭”了天花病毒是基于这一病毒的三大特征:1. 强大的终身免疫能力;2. 病毒没有中间宿主;3. 病毒感染症状明显而且特异,容易辨别。而新冠病毒,并不具备以上的任何一点。而我们熟知的麻疹病毒,乙肝病毒,HIV 病毒,流感病毒等,都没有被完全消灭,我们一直处于“与狼共舞“的博弈之中。

以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与COVID-19非常相似的流感病毒为例。自1918年全球大流行,在两年之内,造成1/3世界人口的感染,五千万到一亿人病逝,至今已经103年了。1945年,灭活流感疫苗在美国发明并开始广泛接种,人类开始在疫苗接种的情况下,“与狼共舞”了76年。但它已经不再是Pandemic 而是endemic (地区性流行病),已经不再会严重影响全人类的基本生活和工作。

现在的问题是,2022 年,或者2022年之后,COVID-19 会不会从全球流行病pandemic 变成地区性流行病endemic? 通俗一点说,就是COVID-19 会不会变成大号流感?如果会,什么时候?什么条件?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过去十年中的“大号流感”。美国CDC是统计数据做得较好的大国。它的相关数据对世界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参考。2017-2018, 美国发生了近十年最严重的流感,一年内6万1千人病逝。以流感季节为六个月计算,平均每日病死人数为334人。值得提醒的是,无论病人是其他疾病的终末期(比如癌症,心肺脑疾病),只要死亡前感染了病毒,那怕只是加快了其他疾病的恶化,都统计为流感死亡病例,这是美国CDC的惯例。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平均毎日COVID-19 病死人数在335名左右或者以下,COVID-19 在美国就变成流感类级别的传染病。而对于流感,西方国家都毎年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而对于医务人员,许多医院毎年都强制接种。在我服务的MD Anderson 癌症中心,没有按期接种的一线医务人员会被暂停行医。美国民众毎年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在50%左右。同时,勤洗手,生病在家隔离,高危人群戴口罩等,也是流感月份建议做的。

目前,美国7天的平均病死人数在1千8百以左右,COVID-19疫情依然严峻,但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目前,美国总人口的疫苗接种率大约在65%左右。绝大多数重症和死亡患者,都是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或者高年龄患者。

以中国的人口计数,假设按照美国流感的病死人数来推论,中国流感病死人数在过去十年最严重的一年可能会病死27万(6.1X4.5), 流行期平均毎天病死1500人。这就是中国流感病死人数的上限阈值。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加坡以及部分欧美国家和地区在疫苗接种率超过70%后放开严格管制后,疫情反复,感染和死亡上升,但是当地民众仍然能够接受,只要能控制在大号流感的级别上。当然,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适时调整。

可以想像,大部份国人依然无法接受一天1千五百的COVID-19病死人数。诚然,任何生命都是无价的。但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中国每年有1千多万人病逝,平均毎天有3万人因各种原因病逝。这假设的1千五百名因流感病毒病逝的患者中,及使是不感染病毒,一些人也可能不久会因其它疾病而病逝,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老弱病残的人群。而社会的正常运转,可以明显降低因其它病因(比如癌症,心脑肺疾病等)。

既然COVID-19很大可能会长久地与人共存,我们首先要问的问题是,它会不会产生新的变异而导致致病性越来越严重。目前, Delta 变异的最严峻的挑战是传染性增加,被感染的基数增加了,所以死亡人数增加,并非病毒的致病的严重程度增加了。这也符合病毒生存的需求。它只想扩大自己,并不想杀死它赖以生存的宿主。事实上,感染人类的所有病毒,还没有一个病毒在人类不断传播的过程中,致死率越来越高,包括原来让人闻风丧胆的爱滋HIV病毒。

而一个社会什么时候可以放弃严格的社交隔离和开放边境,则由以下因素决定:1. 疫苗的有效率和接种率;2. 治疗的药物和医疗可及性;3. 社会心理,经济发展和政治影响的承受能力。

全球新冠肺炎的粗病死率为2%左右,相对比SARS的病死率为9.6%;而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为0.1-0.3%左右。不同国家,新冠肺炎的病死率也不一样。但随着疫情进展和疫苗接种,病死率均逐渐降低。目前,COVID-19 感染后病死的主要因素是老龄,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和未接种疫苗。而完全疫苗接种者COVID-19病死率则降低为0.2%左右(美国洛杉矶初步形成结果),这已经在流感病死率的级别。

疫苗在今年早期的接种,有效地减缓了疫情。然而,因Delta 变异病毒的流行,许多地区出现了疫惜的恶化。近期,许多国家开始了疫苗加强针的接种。但是,许多民众仍有不少问题。

1. 既然疫苗有效,为何这么多的突破性感染?

Delta 病毒的主要挑战是它增殖率很快,并非是真正的“免疫无效”。 当一个人接种了疫苗后,人体会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和T杀伤性细胞。同时,机体还会产生抗病毒的记忆细胞。在注射疫苗的六个月内,人体有强大的抗病毒抗体,因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感染。但是当超过一定时间之后,抗体的浓度就逐渐下降。这个时候如果被感染,人体需要三到五天,刺激免疫记忆细胞以产生相应的抗体和激活T 杀伤细胞。然而,Delta病毒在三天以内已经能快速增殖,并传播给其他人。等免疫记忆细胞激活产生抗体之后,才能有效地阻止病毒的进一步增殖。这就是为什么,疫苗接种半年之后,能够有效地预防重症和死亡,但是减少传染的能力却下降了。这就产生了所谓突破性感染。

2. 既然mRNA疫苗已经制成专门针对变异株,为何疫苗加强针不用新的变异株疫苗?

对于变异病毒,机体的免疫反应依然能够识别,并发动攻击,因此,目前并不需要变异特异的疫苗进行加强针。只要打同样的第三针疫苗,就能产生类似的抗病毒效应。

3. 为什么美国CDC只建议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接种加强针,而不支持所有人接种加强针?

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的免疫功能,尤其是免疫记忆功能衰退,因此,他们必须在六个月之后接种加强针。而对于年轻的健康人群,他们依然拥有优秀的免疫记忆,能抗拒病毒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不会造成重症,或者导致病死。因此,他们接种加强针的指征就没有那么强了。

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高危,以及他们可能面对的免疫缺陷患者,目前在美国也建议接种加強针。

可以看出,“有效”疫苗的功能和定义有三层:1. 减少感染;2. 减少重症;3. 减少死亡。而目前为止,COVID-19 疫苗都俱备以上三种功能,只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防止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世界上没有一种疫苗或者药物是百分百有效,百分百无付作用。如果别人这么说,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真的不懂;另外一个就是要推销。

令人欣慰的是,2021年10月1日,默沙东与Ridgeback宣布Molnupiravir治疗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患者的三期临床中期数据,Molnupiravir治疗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7.3%(28/385),对照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14.1%(53/377),Molnupiravir降低住院或死亡率50%,p值为0.0012。死亡率方面,治疗组没有死亡,对照组有8例死亡。

在有效疫苗和有效药物的支持下,新冠变成一个流感级的病毒指日可待。病毒会变异,人类前进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老弱病残进行疫苗打强针的接种,以及今年11月即将开启的对五岁以上儿童的接种,达到总人口70%以上接种率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地方必将在2022年中上旬全面开放,世界格局由此改变。

COVID-19还会继续存在,但是我们已经不再惧怕。生活从来不完美,人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与狼共舞。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战术,并适时调整,是传染病专业人士和政府决策者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美国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博士,资深执业医师张玉蛟教授

https://t.cn/A6MX0yi4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职业生涯2000年,王峰军签约邓建国,成为广东巨星影业公司的特型演员,先后出演过《格格要出嫁》、《母亲的快乐》等电视剧。2013年河南亚太骨病医院院长王瑞看到王
  • 味道依旧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好吃 希望小张可以吃到老#吃货在这里##我的美食日记##美食分享##不可辜负的美食##好好吃饭##早餐##家常菜##自制美食##吃吃吃#
  • 就像昨天和Amber校长,和Yoyo老师一起去Sam超市,堪称和宜家可与之相提并论的超大型超市,幸福感满满~也希望自己能够带给家人带给身边的人更多的幸福感~今天
  • 于是,我从这里得出一个教训:作者应该是从他写作的乐趣,从他思想和情感的宣泄中,寻求报偿;对于其他的一切,都不必太去在意,不要在乎人们的赞扬或诋毁,作品的成功或失
  • 备受关注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来到了第二季的首场演出![衰] 因为这个节目时长三个多小时,对于那些急于“吃瓜”又抽不出时间仔细看节目的人,我们会直接挑选一个经典镜
  • 他们内心深处很清楚,有些东西是经不起考验的,只能用真心去感受,在付出感情的同时得到对方最深的回应。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希望,永远是生命的一种希望。
  • 希望这样好的环境保持下去,老乡的生活能不断的改善。两人在飞机上相识,攻觉得受很有意思,受觉得攻是大腿,俩人对对方印象都不错,也因着之后要合作一部戏就保持了联络。
  • )店铺详情:[庆祝]豪华餐厅转让[庆祝]华光路东边餐饮店低价急转纯一层600平+自建二层、门口好停车,精致装修,覆盖商圈好,周边小区、单位、大型超市、KTV夜市
  • 姚潇鸫认为,从河西地区石窟壁画的情况可知,河西走廊地区的石窟相比印度的阿旃陀、阿富汗的巴米扬等地区的石窟使用了更多种类的颜料;相比于同时代绘画论著的记载或者绘画
  • 这个网友真的是太坏了,该打屁股打死我,我都不会相信舅舅会听他的。我相信我们的田田绝对不是这种人希望舅舅保重身体劳逸结合化悲痛为力量重新振作起来,别太快上互联网了
  • 详尽新闻:#澳大利亚##盘前##每日盘前##澳洲新闻##澳洲股票##新股上市##澳洲股市##澳大利亚股票##澳洲房产投资##61澳股##澳股##微博看市##财经
  • It's heart chasing【是追心】not chasing a star【不是追星】你的真诚、你的暖心、你的每句话每个举动,都照亮在我们的心里,给予温
  • 在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助力国企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广发证券的投行业务创下了多个行业第一。通过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产品全流程管理体系,公司汇聚
  • 每次点开STN快报最期待的可能不是游戏新闻而是在想他们这周又整了什么新片头(片头制作的良心和用心绝对是独树一帜的 又快又好 又多又新 而且笑点真的和我完美契合
  • 自己年轻时候守寡,因为妈妈年轻守寡,为妈妈操了一辈子心,我生崽子时候也牵挂我们。愿天堂之路无病无痛,一路走好,善良之人,一辈子有福的人。
  • #好听好看好精彩# 【礼赞时代 冀望未来——#翻阅中国民歌#, 今晚 19:35 与河北卫视一起重温经典】与时光作伴,听世纪回响,邀您走进民歌世界——翻阅中国民
  • 意思是旅居的时候一定要柔弱、守中道,这是指旅卦中两根处在中位的爻——六二爻和六五爻,都是阴爻,都是柔弱的,并且他们都顺从刚强者,六二爻和六五爻上面都是阳(刚)爻
  • 但人又怎么可能无时无刻是理智的呢,爱上你们本身就是很不符合我平时作风的了,所以让我们一起在这份美好的感情里看看未来会是怎样的吧~#洁洁的博士生活#疯狂星期六[玉
  • 我全程倒是没遇到什么水上漂、黑屏之类的bug,但是20小时的流程玩下来,遇到了6次闪退。其实我也知道制作组的意思,怪物的模式不一样,是为了让玩家多切换角色。
  • 为及时全面地报道泉州两会信息,拉近两会代表委员与市民的距离,传递社情民意,东南早报“一线通两会”工作室于今日正式启用。早报“一线通两会”工作室致力于构建百姓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