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八道題

《金剛經》大英博物館藏(圖)

這篇文章,意在通過《金剛經》贊鳩摩羅什譯筆。這是很枯燥的話題。為了增添一點可讀性,設計成八道選擇題,純依什譯《金剛經》原文。如果你會背,就算不理解,八道也都能答對。如果不會背,哪怕覺得自己對《金剛經》非常熟,恐怕也要答錯一半以上。

開卷都能答對。但羅什為什麼這樣翻譯?是不易回答的。如果詳細解釋,恐怕每一題都要寫成又長又晦澀的文章。所以,答案部分只簡短說明。肯定有很多讀者覺得牽強,那也是正常的,畢竟討論的是很細的問題,隨便看看就行。

題目:

1、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什麼人於《金剛經》章句能生信心?

A. 持戒修定者
B. 持戒修慧者
C. 持戒修福者
D. 勤修定慧者

2、若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所得福德多否?為什麼?

A. 多,因為是福德即非福德
B. 多,因為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C. 不多,因為是福德即非福德
D. 不多,因為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3、須陀洹不作是念_____; 阿羅漢不作是念_____。

A. 我得須陀洹果;我得阿羅漢果
B. 我得須陀洹道;我得阿羅漢道
C. 我得須陀洹果;我得阿羅漢道
D. 我得須陀洹道;我得阿羅漢果

4、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 _____。

A. 其福勝彼
B. 其福甚多
C. 此福德勝前福德
D. 此福德甚多

5、慧命須菩提白佛言: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_______。何以故?須菩提,_______,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A. 非眾生;眾生者
B. 非眾生非不眾生;眾生眾生者
C. 非眾生非不眾生;眾生非眾生者
D. 非眾生,眾生眾生者

6、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______, 是名_____。

A. 無有少法可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B. 乃至無有少法可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C. 乃至無有少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D. 無有少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7、以下哪種念頭,不應該有:

A. 如來不應以具足相見
B. 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C. 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D.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8、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_____。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_____故。

A. 功德,功德
B. 功德,福德
C. 福德,功德
D. 福德,福德

答案:

1、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什麼人於《金剛經》章句能生信心?

A. 持戒修定者
B. 持戒修慧者
C. 持戒修福者
D. 勤修定慧者

答:持戒修福者。

鳩摩羅什譯本,沒有提智慧;後來五個譯本,在持戒修福之外,都增加了「智慧」。其他五種譯本都是瑜伽派所傳,最早的流支譯本,也比羅什譯本晚了一百多年。這應該是《金剛經》流傳中的演變。最早談及生起信心,持戒修福就夠了,後人可能覺得不夠,就補充了智慧。若參考《大智度論》「福德是菩薩摩訶薩根本」等見地,在龍樹學看來,要生起信心,重點還是福德,智慧並沒有那麼重要。福德的內容,主要是布施、持戒、修定、隨喜等。

2、若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所得福德多否?為什麼?

A. 多,因為是福德即非福德
B. 多,因為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C. 不多,因為是福德即非福德
D. 不多,因為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答:多,因為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說福德沒有自性,福德是自性空的。流支、真諦譯本一模一樣,都是「此福德聚即非福德聚,是故如來說福德聚」。都沒有把羅什的區別翻譯出來。

3、須陀洹不作是念_____; 阿羅漢不作是念_____。

A. 我得須陀洹果;我得阿羅漢果
B. 我得須陀洹道;我得阿羅漢道
C. 我得須陀洹果;我得阿羅漢道
D. 我得須陀洹道;我得阿羅漢果

答:我得須陀洹果;我得阿羅漢道。

這一處,什譯水平極高。前面三種,都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提到阿羅漢卻是阿羅漢道。流支、真諦、義凈譯本,都是「阿羅漢果」。笈多和玄奘是直譯,笈多翻成「應」,玄奘翻成「阿羅漢」,都沒有作「道」和「果」的區分。只有羅什,不用「阿羅漢果」,而用「阿羅漢道」。這個「道」字絕不是隨便寫上去的,而是因為,依聲聞三藏,阿羅漢有認為「我得阿羅漢果」的時候。

阿羅漢剛出觀時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我見苦已,不復更見;斷集已,不復更斷;盡證已,不復更證;修道已,不復更修。」 這就是阿羅漢作「我得阿羅漢」之念的經證。阿羅漢在觀中,只觀十四行相,沒有觀「空」、「非我」行相。因此,出觀時作「我得阿羅漢果」之念,但不作「我得阿羅漢道」之念,因為得果時道已經舍掉了。前面須陀洹等,都觀「空」「非我」的行相,不會起「我得須陀洹果」等念頭。這是阿羅漢果和有學果的不同。玄奘譯成,「諸阿羅漢不作是念:我能證得阿羅漢性。」 也是準確的。「阿羅漢」後面加了個「性」字,因為阿羅漢無性,「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此外,流支、真諦、笈多、義凈諸譯本,須陀洹都說自己不作是念:「我是阿羅漢」;唯羅什譯為,「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為什麼多了「離欲」兩字?阿羅漢哪有不離欲的呢?

「離欲」二字絕非多餘。羅什之所以說「離欲阿羅漢」,就是要避免譯成「我不作是念,我是阿羅漢」。阿羅漢未必不作「我是阿羅漢」之念,但不作「我是離欲阿羅漢」之念。因為阿羅漢果是無所離的——「修道已,不復更修」,既沒有「欲」,也沒有「離欲」。這一點,玄奘也譯出了:「我雖是阿羅漢永離貪慾,而我未曾作如是念:我得阿羅漢永離貪慾。」 阿羅漢不作「離欲」之念,並非不作「得果」之念。其他四譯都沒有留意這一點。奘公雖然譯出了,卻不如什公所譯簡練明快。

4、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 _____。

A. 其福勝彼
B. 其福甚多
C. 此福德勝前福德
D. 此福德甚多

答:其福甚多。

這一題有迷惑性。這一題的解說,也許略顯牽強。《金剛經》前面說過,如果有人能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福德勝過以滿恆河沙的七寶布施。但這裡說的是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不是七寶。《金剛經》後面還說,如果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過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要勝過以身布施,需要「信心不逆」,而這裡並沒有說「信心不逆」。流支、真諦譯本,都認為僅僅受持為他人說,就勝過以身布施,羅什並沒有這樣說。

「福」和「福德」相比,含義要寬一些,「福」不僅包括「福德」,也包括「福報」。福德,是善業的勝利功能;福報,是善業的殊勝果報。這裡,不僅福德多,福報也多。

5、慧命須菩提白佛言: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_______。何以故?須菩提,_______,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A. 非眾生;眾生者
B. 非眾生非不眾生;眾生眾生者
C. 非眾生非不眾生;眾生非眾生者
D. 非眾生,眾生眾生者

答:非眾生非不眾生;眾生眾生者。

眾生,就是凡夫。須菩提問佛,未來世有沒有凡夫對此生起信心。佛說,他們不是凡夫,因為能於此法生起信心,就不能說是凡夫;但也不能說不是凡夫。這個意思,流支、真諦譯本說得非常清楚:「彼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非非眾生,故說眾生。」 那為什麼羅什連用了兩個「眾生」——「眾生眾生者」,是什麼意思?

眾生,除了凡夫的意思,還有「眾多法和合而生」的意思。《大法鼓經》:「佛告迦葉:如是和合施設,名為眾生。」 羅什意思是,由眾多因緣和合而生的凡夫(眾生眾生者),並非實有的凡夫,只是名字叫凡夫。兩個「眾生」,所用漢字一樣,含義是不同的。

什譯《小品般若》也說:「釋提桓因言:大德須菩提!眾生有何義?須菩提言:眾生義即是法義。於意云何?所言眾生眾生有何義?釋提桓因言:眾生非法義,亦非非法義,但有假名。是名字無本無因,強為立名,名為眾生。」

6、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______, 是名_____。

A. 無有少法可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B. 乃至無有少法可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C. 乃至無有少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D. 無有少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乃至無有少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什麼有「乃至」二字?佛的意思,我不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所得,我於任何法都無所得,這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需要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的。「得」,是有為法,是可以修,而且必須修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為法,裡面沒有「得」。要「得」無上菩提,非修一切善法不可,而且必須以無我等相修。因為無上菩提中,無有一法可得。

7、以下哪種念頭,不應該有:

A. 如來不應以具足相見
B. 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C. 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D.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答案: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其他三個選項很容易。重點是這一句。這一句,羅什譯本和其他五譯很不同。什譯說:「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其他版本大意都是:「汝今不應作如是見:如來以具足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到底不應作哪種見?不以具足相得無上菩提?以具足相得無上菩提?還是兩種見都不應作?這應該是《金剛經》流傳中的變化。這種變化,雖然各自都能解說,但意思相去極大。

羅什譯本,含義是:雖然佛說不能以色見如來,但如果忽略了色,也不行。菩薩要成佛,除了三大無量劫的六度萬行,還要百劫修相好。具足相的修行,令菩薩福德圓滿;得無上菩提,必須福德圓滿。前面「若以色見我」的偈子,是強調智慧;這裡說「莫作是念」,是強調福德,與下面的「於法不說斷滅相」是一貫的。

8、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_____。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_____故。

A. 功德,功德
B. 功德,福德
C. 福德,功德
D. 福德,福德

答:功德,福德。

什譯《金剛經》有「功德」8處;「福德」18處。談到功德,主要是說受持、讀誦佛經,供養諸佛。佛是具足功德的,談到眾生,如果和佛、佛經、佛法相關,也說「功德」。「得成於忍」,是對佛法的體悟,故說「功德」。功德,是和智慧、解脫相關的。而福德,則以布施為主,包含持戒、修定等。為別人誦經,是「法布施」,也說「福德」。大體上,「福德」偏從利他說,「功德」偏從解脫說。

「知法無我,得成於忍」,主要是智慧邊的事,因此說「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不說「勝前菩薩所得福德」。如能「不受福德」,即有無我智慧,即有「功德」。所以後面的空是「福德」。在羅什的譯本中,沒有「不受功德」的說法,只有「不受福德」的說法。

「作福德」和「受福德」不同,福德不應受,卻不應不作,這是理解福德的關鍵。不受,即是不貪著其勝利。福德通有漏、無漏。如能作而不受,福德即不可限量。這不可限量的福德,正是菩薩摩訶薩根本,無上菩提即從此來。

流支和真諦,兩處都用「福德」。羅什前用「功德」,後用「福德」,相當考究。

新译文分享:白玉-前译高等学院显密明源洲 མདོ་འོག་མ་ལོ་རིམ་དང་པོ། 下部显宗一年级 ཡན་ལག་སློབ་ཚན། 支分课程:,གཞན་ཕན་སྣང་བ། 贤遍囊瓦 - ༄༅། །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སྤྱོད་པ་ལ་འཇུག་པ་ཞེས་བྱ་བའི་མཆན་འགྲེལ་བཞུགས་སོ།། 入菩萨行论释 -2

( 导言:佛陀对于侮辱者常宾默以对,并言如人吐口水于天,终将自堕。对于指鬘大盗、提婆达多也是慈心以对。堪钦贤嘎在入行论释中言:若人欺辱具菩提心之菩萨,也能令作害者与获得究竟安乐相联结。)

............(前略)............

ཡང་གང་ཞིག་དེ་ལ་སེམས་དང་བ་བསྐྱེད་པ་དེའི་བསོད་ནམས་ཀྱི་འབྲས་བུ་ཇི་ཙམ་ཞིག་སྐྱེ་བར་འགྱུར་ཞེ་ན། འོན་ཏེ་གང་ལ་ལ་ཞིག་རྒྱལ་སྲས་དེ་ལ་ཡིད་རབ་དང་བར་བྱེད་ན། དེ་ཡི་འབྲས་བུ་སྡིག་པའི་འབྲས་བུ་དེ་བས་ལྷག་པར་འཕེལ་ཏེ། ངེས་པ་དང་མ་ངེས་པ་ལ་འཇུག་པ་ཕྱག་རྒྱའི་མདོ་ལས། འཇམ་དཔལ་ཡོངས་སུ་བརྟག་པ་ཉེ་བར་བཟུང་སྟེ། ཕྱོགས་བཅུའི་འཇིག་རྟེན་གྱི་ཁམས་ཀྱི་སེམས་ཅན་ཐམས་ཅད་ཀྱི་མིག་བཏོན་པར་གྱུར་ལ། ཡང་ཡོངས་སུ་བརྟག་པ་ཉེ་བར་བཟུང་སྟེ། གལ་ཏེ་རིགས་ཀྱི་བུའམ་རིགས་ཀྱི་བུ་མོ་བྱམས་པའི་སེམས་ལ་གནས་པ་འགའ་ཞིག་གིས་དེ་དག་ཐམས་ཅད་ཀྱི་མིག་སྐྱེད་པར་བྱེད་པ་བས། འཇམ་དཔལ་རིགས་ཀྱི་བུའམ་རིགས་ཀྱི་བུ་མོ་གང་གཞན་ཞིག་གིས་ཐེག་པ་ཆེན་པོ་ལ་མོས་པའི་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ལ་སེམས་དང་བས་ལྟ་ན། འདི་ནི་དེ་བས་བསོད་ནམས་ཆེས་ལྷག་པར་སྐྱེའོ་ཞེས་གསུངས་སོ། །དེ་ལྟ་བས་ན་བསོད་ནམས་ཀྱི་ཞིང་ཆེན་པོ་ལ་མཁས་པ་རྣམས་ཀྱིས་དགེ་བའི་སེམས་ཉིད་དུ་བྱའོ། །རྒྱལ་སྲས་རྣམས་ལ་དོ་གལ་ཏེ་དཀའ་ཚེགས་ཆེན་པོས་ཀྱང༌། སྡིག་པ་མི་འབྱུང་ཞིང་བསྡུ་དངོས་བཞིས་སེམས་ཅན་ལ་ཕན་འདོགས་པའི་དགེ་བ་ངང་གིས་འཕེལ་བར་འགྱུར་རོ། །

若人于彼生净信,则得几许福德妙果?若有众生对彼菩萨生起净信,其果报超胜罪业之果,倍复增多。《趋入定不定手印经》中云:“文殊师利!若人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挖却其眼,文殊师利,复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彼有情,唯起慈心,令眼平复。文殊师利!若复有人,于信解大乘之菩萨,以净信心而往观之,此之福德,胜前福德无量倍。”是故智者,于大福德田应持善心。于诸菩萨纵遇大危害、大苦难亦不生罪心且以四摄事利乐一切有情,善根自然增长。

ད་ནི་བྱང་ཆུབ་ཏུ་སེམས་བསྐྱེད་པ་རྣམས་ལ་བསྟན་བཅོས་བྱེད་པ་པོ་ཤིན་ཏུ་ཡང་ཡིད་རབ་ཏུ་དང་བ་གསལ་བར་བྱེད་པ་ནི། སེམས་ཅན་གང་ལ་སེམས་ཀྱི་དམ་པ་རིན་ཆེན་བྱང་ཆུབ་ཀྱི་སེམས་དེ་ཉིད། སྐྱེས་པ་དེ་ཡི་སྐུ་ལ་ཕྱག་འཚལ་ཞིང༌། 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མཆོག་ཏུ་དགེ་བའི་ཐུགས་མངའ་བ་གང་ལ་བརྙས་ཏེ་གནོད་པ་བྱས་ཀྱང་གནོད་བྱེད་དེ་འཕྲལ་དང་ཡུན་དུ་བདེ་བ་དང་འབྲེལ་བར་བྱེད་པས། བདེ་བའི་འབྱུང་གནས་དེ་ལ་སྐྱབས་སུ་མཆིའོ། །

今造论者我,于彼等发菩提心者,以最极净信;有情众生谁具胜义妙宝心,作者对彼身体恭敬顶礼,若人欺辱损害具殊胜妙心之菩萨,也能令作害者暂时及长时与安乐相联,故“安乐之源我皈依”。

གཉིས་པ་ལེའུའི་མཚན་ནི། 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སྤྱོད་པ་ལ་འཇུག་པ་ལས། བྱང་ཆུབ་སེམས་ཀྱི་ཕན་ཡོན་བཤད་པ་ཞེས་བྱ་བ་སྟེ་ལེའུ་དང་པོའོ།། །།

戊二、出品名 入菩萨行论宣说菩提心之功德品第一竟。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卷

若信邪倒知见,起惑造业,则成三涂苦果。

  这种人叫做三涂种姓。这种人他对什么有信心呢?他「信邪倒知见」,颠倒的知见。什么叫颠倒的知见?就是他认为生命有快乐的果报,富贵、长寿这些都是让我们快乐的;生命也有一些痛苦的果报,贫穷、多病,他认为这些果报完全没有任何因缘。你为什么会这么健康、庄严?因为你运气比较好;你为什么那么丑陋、痛苦?因为你运气比较差。所以生命只是一个偶然,就像树的叶子,这个风一吹飘下来,有的树叶往东边飘,有的树叶往西边飘,这是没有任何理由的,生命只是一个偶然。换句话说,你造善业也不能招感安乐的果报,造罪业也不能招感痛苦的果报。一个人死亡以后,人死如灯灭,生命没有所谓的来生;没有来生,你断恶修善是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这样子的思考就会使令一个人及时行乐,既然生命只有一次,你就去追求你的快乐吧!不必考虑所谓的断恶修善。这种错误的知见,很容易带动错误的行为,这种人叫做「三涂」种姓。他的心识呢,蕅益大师说是产生增上的恶心,他偶尔也会生起善心,但是他的恶心强烈,私欲比较重,什么事情都先保护自己,他内心当中不观照真理,先把自己的欲望放在第一顺位。这个地方就是说,他对这个邪见产生信心,这种人「起惑造业」对他来说是非常的容易,这种所谓的「三涂」种姓,他在流转当中,他的生灭门大部分都是在三恶道,他不是做畜生、就是做饿鬼、就是在地狱;偶尔得到人天,没有多久又到三恶道去了,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三恶道。为什么是这样?这不是上帝的意思啊!因为你的思想有问题,因为你内心当中对邪见生起了信心,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怜悯的一个众生啊,所谓三涂种姓。第二个:

  若于世间因果起信,则成人天、色、无色界乐果。

  这是所谓的人天种姓,他对「世间」的「因果」生「起信」心,他相信世间的快乐跟痛苦是有因缘生起。什么因缘呢?就是你造善业、你布施、持戒,一定可以招感安乐的果报;你造杀盗淫妄,一定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样子他就对善法生起信心,对恶法产生排斥,这种人他的果报体在三界当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人天」,乃至于「色、无色界」,产生安「乐」的「果」报。因为他对世间的因果有信心,他为了追求来生的安乐,他会产生一个克制力──克己复礼。我内心当中有欲望要去造罪,但是不可以,因为这个罪业会产生来生极大的痛苦,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你吃这个刀上的蜂蜜,虽有短暂的快乐,但是这个舌头会被刀割伤了。所以我们为了追求来生的安乐,就必须要克制一下自己的欲望。他为什么愿意产生克制?因为他对世间的因果生起信心。这种人叫做人天种姓。第三:

  若于四谛、十二因缘起信,则成二乘出世法门。

  这个叫做二乘种姓。二乘种姓,他在无量生灭门的个体生命当中,所闻思的法基本上都是「四谛」跟「十二因缘」。四谛、十二因缘,简单的说就是发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我空道理。在四谛、十二因缘当中,说明我们有情众生的生命,所谓五蕴的个体,有外表的色、有内在受想行识的内心活动,这些都是无常,它不断的生灭变化,在这个生灭变化当中,我们作不了主的。我不希望变老、我不希望变丑,但是不能作主,你还是会老、会丑。那是谁作主呢?是业力作主。「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我们今天产生这个个体生命,我们是作不了主的,所谓的无我,没有主宰性。二乘人对我空生起坚定的信解,这种信解就会带动出一个出离心,就会产生一个「二乘」的果报。在《法华经》上讲到迦叶尊者,迦叶尊者是一个大阿罗汉,他有一次在法华会上其中的〈信解品〉上,他就很坦白的跟释迦牟尼佛说:我是一个阿罗汉,我的心情,有时候到外面去托钵,看到形形众生的杂染境界;有时候来到佛陀说法的地方,看到佛陀、菩萨的功德,能够演说妙法。我内心当中对众生的杂染法跟佛菩萨的功德,我怎么观察?我观察这些法都是「无生无灭,无大无小,不生喜乐」,我好乐安住在寂静的空性当中去自受用。什么叫做二乘种姓呢?就是说他内心当中欢喜空性,你说看看诸佛菩萨的功德庄严、极乐世界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他不生好乐──他对杂染法不生好乐,对清净的法也不生好乐,他只欢喜观察一切法是空、无相、无作,这种人就是所谓的二乘种姓,对空性特别的好乐。这种人如果在他入涅槃之前没有改变的话,他一定要先证得小乘果,然后再回小向大,这就是所谓的二乘种姓。

  若于六度、四摄起信─则成菩萨自利利他法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盛达食品有限公司经理 李建军:今后我们将做到疫情防控和保供生产“两手抓、两促进”加强对人员的排查和健康跟踪,严格落实肉品检验检疫制度,严把肉品出厂质量,确保“
  •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移动通信在2G跟随、3G突破、4G赶超的基础上,实现了5G引领,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固定光纤网络、4G网络
  • [牛年大吉] Miraval Studio Rosé米拉沃工作室桃红葡萄酒 歌海娜、辛索、侯尔、堤布宏在 1977 年,爵士音乐家雅克·路西耶成为庄园的主人,并
  • 这位前中超球星在去年8月与圣保罗解约,如今以自由身份加盟奥兰多城,与球队签下了一份1+1的合同。这位前中超球星在去年8月与圣保罗解约,如今以自由身份加盟奥兰多城
  • 如果还对这一个得不到的人,这一段得不到的感情而伤神,其实伤害的是自己罢了。有些人,爱过就好,得不到也是命中已经注定好的,勉强不来,如果太勉强会伤到自己。
  • 【21秋最新录取】伦敦大学学院电信学硕士录取一枚BG:985大学 -S同学 信息工程专业 GPA85-89软性背景:1. Srtp项目:基于android系统的
  • 在音乐艺术中,它是有温度的,在喜爱它的人内心里,它同样也是有温度的。#每日一善# 《尖叫的经典》书中提及的远不止这些,但这些却是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也是我最为喜欢
  • 为助力青岛国际时尚城、“电影之都”的建设,彰显青岛国际影视设计周的国际视野与开放、共享的理念,东方时尚季·青岛国际影视设计周将于2021年启动主宾城市单元。【时
  • [挤眼]RV80C型大额头房车的地板部分,出于对中国路况条件考虑,选用更加耐冲击的钢骨架地板,而非像欧洲房车那样采用轻质地板。2、自行B式:自行式B型房车,目前
  • 抗疫同行 志愿同心 作为燕京理工学院的一份子 燕理学子也奔赴在疫情的一线 身穿红马甲 走进社区 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尽管他们仍未脱稚气但他们带着自己的初心使命
  • 【中国制表高光时刻】中国独立制表“BR转子”入围2020年日内瓦钟表大赏GPHG,这是20年来中国制表罕见的一次高光时刻。BR转子如今在国内腕表圈成了网红。GP
  • 昨天聊天突然聊到了吾家静贵妃小静静这个人吧 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完了呢还要让小孙同学和史ちゃん一起享受…… 小孙同学长这么大 干的蠢事 几乎都是和她俩在
  • 国企招聘|包住有饭堂,班车接送,六险一金,超多岗位等你来! 联系方式 Welcome to join us 工作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千灯湖灯湖东路6号广发金融
  • @TFBOYS-易烊千玺 你好啊 十九岁的小朋友 我有太多太多的祝福想送给你 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陪你五年见证了你的成长 看到你太多太多的努力 还记得你以前说过
  • #每日一善[超话]#[掌宝爱心]#阳光信用# 人生顿悟贵在有一颗平淡的心,人生路上,可能春风得意,也可能坎坷不平,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一直走下去。要以平和的心
  • 近况就是做了个美甲过年 还买了好看的花花 免费看别人放烟花 还看了期待已久的唐探,结果很失望!‍♀️ 今年第一顿早茶☑️ 还有帮朋友看狗,晚上一起去遛狗,估计是
  • 谁也躲不过因果!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我遇到的几起灵异事件!一定要认真看看
  • 卫国戍边纪念章,根据在边远地区服役时间长短分金银铜三种,去年拍全省退役军人有幸摸过十来块,武威的马班长有铜质和银质两块,他在新疆服役十五年。祁发宝是武威市天祝县
  •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事,遇见很多人,有些人来了,又走了;有些人来了,就住下了;有些事又来得太突然,让我们不知所措,无法处理,但人生再难,也总有苦尽甘来的时候;生活
  • 早安,年后第一个工作日周六,要一切都好哦 今日好运必修: 1,要有付出意识,可以多做一些事情,别怕吃亏,必有后福 2,今日可以适当的喝杯奶茶,抚慰自己的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