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以为质,《论语》中的名利观】《论语》在重道、崇德、尚仁的主旨中,鲜明阐述了君子的名利观。作为一种主张积极入世的理论,儒家通常并不回避常人对名利富贵的追求,但强调这种追求应该遵从仁义道德。并且,儒家认为,名利富贵虽好,但世上还有比名利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仁义。不回避名利,但将仁义置于名利之上,构成了君子的名利观。#每天读国学#

《论语》倡导安贫乐道、取之有道、富而好礼且具有高度内在同一性的利益观,强调用行舍藏、重在内求的名位观。两者互为交融、映射形成,反映出君子追求仁义、反求诸己、淡泊名利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构成君子人格的基本属性。

君子之于“利”:义以为质

关于儒家的财富观,一言以蔽之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认为,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对于义利的态度,可以将君子和小人区分开来。小人追求个人利益,也只追求个人利益,因此将利置于义之上;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义以为质”,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细读《论语》各章文本,按照从贫到富不同程度,似可将君子之于“利”分为三重维度,即安贫乐道、取之有道、富而好礼。三者虽贫富程度不同,在名利观上却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以三者分析不同人的不同境遇与作为,没有特别的高下之分。

“安贫乐道”是最早由先秦儒家倡导的一种处世态度和人生境界,核心是超越物质的欲望,在理想的追求中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安贫乐道的理念在《论语》各章节随处可见,如开篇《学而》中孔子倡导“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述而》中又进一步表明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看来,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食不必追求饱足,住不必追求安逸。君子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即使贫苦也是乐在其中的。

在孔门诸弟子中,最能安贫乐道者非颜回莫属。《雍也》篇中专门记有孔子对颜回由衷的赞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于是,箪食瓢饮成为后世君子安贫乐道的象征。颜回何以能做到“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呢?知徒莫如师,孔子一语中的:“其心三月不违仁。”颜回能够长时间不违背仁德的原则。所谓安贫乐道,即胸怀仁德之正道,如此心中便会不断地有充实之感,就不会因身外之物的多寡而烦扰。

“在陈绝粮”一节更具师徒论道的典型性。孔门师徒一行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人都饿得爬不起来,于是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师父说:“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面对子路的抱怨与困惑,孔子点明了困顿之际君子与小人的分野,“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固守正道,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顺境往往不易检验人的心性,置身困境,就能分辨出人能否有所坚守。在困顿时、不得志时还能贫贱不移、不失节操者,才是合格的真君子。钱穆先生说“仁者之心得自天赋,处常境而疏忽,遭变故而摇移。人之不仁非由于难得之,乃由于轻去之。惟君子能安处一切境遇而不去仁,是故谓之君子”,就是这个道理。

正是恪守正道,君子才能够做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小人却“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君子哪怕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离开仁,即便是在最容易与仁背道而驰的两种情形——忙乱、颠沛流离中,也是这样。而小人既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因为没有仁德的人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都会更加堕落。

以上,正如《中庸》所言,“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守着正道,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遵循天命,去做应该做的事。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应该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安于贫苦;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该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该做的事。君子没有什么情况是不能安然自得的。而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安贫乐道的境界之外,儒家并不否定人对名利富贵的追求,但强调这种追求应服从仁义道德。

在《里仁》篇中,孔子阐述了富贵当“取之有道”的鲜明态度。“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名利富贵,是人正常的欲求,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不享受。君子当持守“仁”,因追名逐利而背离“仁”的准则的,便不能称之为君子。

随后《述而》篇对“取之有道”有进一步的论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说财富如果可以合理求得的话,即使是做手拿鞭子的差役,我也愿意。如果不能合理求得,我还是做自己所爱好的事。这里“从吾所好”,就是说要遵循本心,坚守正道,正与安贫乐道相通。

“富而好礼”出自《学而》篇,源于孔门弟子子贡的提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贡擅长经商获利,并在孔氏四门中以“言语”著称。是时,子贡从自身为人治学经历出发,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虽贫穷而不巴结奉承别人,富有而不盛气凌人,已经很是难能可贵,可以称为“君子”了,于是就此向老师请教。孔子却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固然难得,然而更高的境界当是“贫而乐,富而好礼”。子贡恍然大悟,回应说这就需要进一步修炼,像是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一遍遍不断打磨精进,先开料,再糙锉,然后磨光。

朱熹后来注释说,“常人溺于贫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表现为贫多求、故易谄,富有恃、故易骄。在此基础上,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乃皆知所自守也,然尚未超脱贫富的窒碍。最高的境界当是乐道则忘其贫,好礼则安于处善。因此,安贫乐道与富而好礼具有同一性,相辅相成。

后来,虽然孔子再次强调“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对于“富而好礼”在后文中却没有进一步的说明。然而在后世方志、碑铭中,常见士绅之家“富而好礼”之举:平素对亲邻多有帮助,周济米粮,恤养孤贫,甚至焚烧亲邻借债的契约,遇有灾荒时更是加意如此。在地方社会中,常常不吝银钱积极修桥补路、修缮城墙衙署、设立学校,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无论方志还是碑铭的撰写者多是饱受儒家伦理浸润的文人士绅,上述义举本质上体现了儒家“富而好礼”的基本价值导向。

君子之于“名”:求其在我

《学而》开篇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篇尾复行强调“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即别人不知晓、不了解我,大可不必愠恼、忧忿,君子所虑所急者当在于自己不了解别人。《里仁》篇全面阐述了对名誉地位的态度,“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里,“位”即职位,有官守者各立于其位。意思是说不发愁没有职位,而是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晓自己的本领好了。《宪问》等篇再次强调,“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对于名位,儒家强调不要去关注名位本身,而要关注自身是否有本领、德行能配得上这名位。即使别人对自己不了解,也不去计较埋怨,因为这种情绪是没必要的,重要的是修炼自身。君子求其在我,是为内求。

对于是否出仕为官,儒家秉持中和立场,既不避位,亦不汲汲以求,整体观点是用行舍藏,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论语》中有不少这样的例证。蘧伯玉被孔子赞誉为真君子,“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里的“怀”即收而藏之,并有秉守本心、固善其身之意。南宫适“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孔子以兄之子妻之”。因之进退有度,孔子以兄长之女相许。弟子原思(名宪)问耻,孔子答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这是《宪问》篇首章首句,“谷”者禄也,国家政治清明时可以做官领俸禄,政治黑暗时仍然这样做就是耻辱了。

又有弟子闵子骞拒绝出任费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闵子骞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为人孝顺、性格正直。当权的鲁国贵族季氏听闻闵子骞的贤名,想请闵子骞出任费宰,以笼络人心。然而季氏平日所为为闵子骞所不齿,闵子骞便婉言拒绝,否则就要逃到齐国去。

蘧伯玉、南宫适、闵子骞的经历,含有鲜明的用行舍藏之意。正如孔子所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用我者则行此道于世,不能有用我者则藏此道在身。用舍在外,行藏在我。诚如前言,君子之道贵在内求。

对于名位,儒家最为推崇赞誉的境界是辞让天下,为而不有、为而不恃。泰伯三以天下让,孔子赞誉不已:“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最为推崇尧、舜、禹三代圣贤对天下为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境界,“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这里的“不与”,何晏批注是“不求”的意思。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自己求的。那他们何以有天下?正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崇高,才华能力很强,是德行感召的,所以孔子极其赞叹。不仅如此,他们更以天下之罪为己罪,舜以命禹“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无独有偶,武王克商后大封于庙,亦言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表明不仅不以天下私有,更以百姓之罪为己罪,境界非常高远。

宗镜录卷第五十四(九)

  问。根尘所对。现证分明。如何圆通。得入空理。
  答。眼对色尘。无而有见。异熟业果。不可思议。唯智所知。非情所测。诸法实性。亲证方明。有见有闻。世俗心量。若约真谛。根境俱空。且如世俗门中。见无自性。如眼胜义根。如火。既能发识。又能照境。识如人。能了别。境如物。故知无根不能发识。无识不能了境。无境不能起见。三法和合。方成见性。则见性无从。和合非有。如思益经偈云。悉见十方国。一切众生类。而于眼色中。终不生二相。诸佛所说法。一切能听受。而于耳声中。亦不生二相。能于一心中。知众生诸心。自心及彼心。此二不分别。

印光大师:见性成佛或即身成佛只不过是理即佛与名字佛,不可认做真能现身成佛。禅宗每云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乃大彻大悟也。言见性成佛者,以亲见自性天真之佛。名为成佛,乃理即佛与名字佛也,非福慧圆满之究竟佛也。此人虽悟到极处,亲见佛性,仍是凡夫,不是圣人。若能广修六度,于一切境缘,对治烦恼xi气,令其清净无余,则可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之外,不在六道之中矣。佛世此种人甚多,唐宋尚有。今则大彻大悟,尚不易得,况烦恼净尽者乎。密宗现身成佛,或云即生成佛,此与禅宗见性成佛之话相同。皆称其工夫湛深之谓,不可认做真能现身成佛。须知现身成佛,唯释迦牟尼佛一人也。此外即古佛示现,亦无现身成佛之事。
——(三)复周志诚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记录5月的最后一天:本来是想去听音乐会,然后去财神爷的店逛了一圈,里面就是买各种小玩意的,也并不便宜,后来本是要去安踏试一试衣服,结果没找到店却发现街上有六一组
  • 人啊,总想着事事能完美,即能有钱,又能享受生活,还能事事如意,于是拼命追逐,把身体做典当,健康为利息,凡事较真、不停的逼迫自己不要停,但我们每个人临走的时候,都
  • “东方小瑞士”的郎木寺,整个建筑巍峨庄重,自然风光清幽秀丽,这里一年四季,法鼓之声相鸣,螺号之音相应,身披红色袈裟的僧众,或有规律的晃动着经筒,与络绎不绝前来朝
  • k.mbappe:Un sueño hecho realidad.Muy feliz y orgulloso de formar parte del club
  • 那时我还在上小学 老舅纹了个钟馗在肩上姥姥没骂他也没训他 在我看来这算是默许所以后来老舅纹身越来越多 五条经 关二爷 我其实是观察了家里态度的 他们没啥反应毕竟
  • [抱抱] [微笑]先领【5元优惠券】加购物车 【一件券后69凑单56.67两件券后119凑单94.17。 下单前充值购物金可再享95折优惠;全店男品实付满200
  • 优惠详情激活当月需快递处参加首冲50元送120元才可享受以下活动:1.原套餐39元包含5G通用流量+30G定向流量,首月免月租2.赠送亲情网(统付版)在中国移动
  • #鞠婧祎[超话]#鞠婧祎是唯一一个允许在国家级文化产业投放宣传的明星艺人中国专业一线歌手 演员只是副业 在流量小花中稳居第一[头盔] 内娱+海外双全顶流爱豆 1
  • 真的,和演唱会我对有朋的感情一样,我并不是在缅怀青春,而是在遇见当下最好的他们,真好。其实我的哥,这场我们并不安静,只要听听远超过其他场次的合唱声,就知道我们是
  • 忽然觉得岁月是那么的平等,春天也有我的一份儿 ​,心是暖的,对你的祝福是永远的,人是远的,心是近的出去走走,看看不同的风景,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忽然觉得岁月是那么
  • 这边中国电动车企马上出海了,销量被群狼争抢不可避免,利润率再下降,这股价还得崩。这边中国电动车企马上出海了,销量被群狼争抢不可避免,利润率再下降,这股价还得崩。
  • 哦对了 赚一时快钱的人也别来找我 别浪费彼此感情 因为我是个重感情的人 你拍拍屁股走人了 我自个伤心很久#妍本YOMBAY##佐目纤之魅芙瑞塔茉特mos天使橙#
  • ”  程斯念淡笑了一下,“怎么会呢,你也说了,那可是晟宇集团,京市本地最大的企业,没有之一,多少人抢破头都进不去。”  程斯念淡笑了一下,“怎么会呢,你也说了,
  • 阮夕颜沈凌枫(最新全章节无弹窗)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m7P8KUE ‼书名:《阮夕颜沈凌枫》 ‼主角:阮夕颜沈凌枫 ‼小说全文阅读到公#众#号【岁月书摘】回复主
  • Jaeger-LeCoultre积家一直以来,嘉薇 peyme y (无空格)消费者都拒绝购买具有山寨感的高仿手表,因此当消费者购买高仿手表时,会有很多比较,优
  • #乘风2024[超话]#[心]#芒果专属雨夜清道夫#[心] #忻有灵曦双人舞# ️忻有灵曦️乘风绝对【】☝争气的民选美帝️各平台讨论度 想知道她们有多甜⁉️
  • 一直以来注重品质、口碑作品的高要求来创新.为云南省对发型有着高要求的您,成立云南省泰国老挝最专业的美发沙龙,打造区域最完美的整体造型服务 #繁花#美出高级感 #
  •                  孝感城区及周边     易堵路段:1、孝汉大道与道兴社区路段;2、孝汉大道与陈天大道路段;3、孝汉大道与凤鸣路路段;4、体育路
  • #小马宝莉周边中转站[超话]# 先是买家宝宝找我收了本体12块钱的自印 我自刀了2r改成10r出给了她 然后在上周日来不及发货就延到了这周(买家宝宝也说她不急可
  • 小林自说自话的讲着刚刚拍摄的那场戏,讲着所谓美好的爱情,但是黄线没心情听,毕竟有个不安分的人非要赖在他身边换衣服。要空旷的街景,无人的寂静,要风越吹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