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慌张
财是过手财
名是虚浪名

何事侥幸
败由自己败
成由自己成

何事落泪
爱情虽可贵
终似一阵风

何事赴死
不必泰山重
岂可鸿毛轻 [作揖][作揖][作揖][鲜花][抱抱][抱抱][抱抱]

( 亲爱的

就笨拙地活着

用心地体验吧

待我们的心

致远致阔致轻盈

也是甚妙的人生

恍惚间

我们可就老了哦…… [作揖][鲜花][微风][抱抱][抱抱])

( 图片来源网络)

论诗的形象

罗伯特·弗洛斯特

对哲学家而言,“抽象”早已是老生常谈了。然而,在我们今天的艺术家手里,它倒还像是个新鲜玩意。诗歌的特质,难道我们(诗人)就不能自己定义一个吗?我们头脑里也许有,可是,如果不拿出来实践的话,想法就会在脑子里僵死。所以说,实际的创作才应该是我们毕生的志业。

假设只有人文主义者才重视:一首诗的关键只在于它传达的声音。声音是矿石碓里的金子。现在,我们要把声音单独提炼出来,扬弃那些剩下的渣滓。经过这样不断的提炼,我们最终会发现:原来,写诗的目的是要让所有的诗都呈现出它们各自独特的声音;而光有元音、辅音、句读、句式、词句、格律这些资源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借助语境-意义-主题。这才是丰富诗歌声音的利器。在辞章上能做的工夫也就这些了。格律也一样——特别是我们的英语,其实就两种格律,谨严的抑扬格和宽松的抑扬格。古人虽有多种可供遣用,但倘若谐调音韵全都靠格律,那还是于事无补。我们的某些格律家,有时为了让一句诗听起来不单调,竟然会把好好的一个短母音从整个音步中拿掉。如此死拽硬拗,看了实在叫人痛心。其实,要让声音和谐,活泼泼、有意义的语调倒是能打破一般的僵硬格律,因为前者的运用范围可以说广阔无限,而后者可变化的余地却并不太多。话又说回来了,诗歌不过是另一种表达的艺术,可以有声,也可以无声。但有声的或许比较好,因为更为深刻,经验的基础也更为宽广。

接下来,就有一个声音表达的自由度问题。让我们再假设:表达的自由度跟声音旗鼓相当,同样有资格构成诗的主要部分。如果音调是自由的,那就算诗了。接下来,我们现代抽象主义者面对的问题就是,要让这种自由变得纯粹,要自由自在,但不要杂乱无章。(在这个问题上,)平常不守成规的我们反而会变得很乖,会任由散乱的各种丝绪牵着我们走,又会像炎热午后的蚱蜢一样,东窜西跳,漫无目标。这时候,只有诗的主题才能让我们安定下来。格律这么机械的东西怎么会产生丰富的音调,这是一个谜。同样,既要保持诗的自由度,又要完成主题的表达,这也是一个谜。

诗本身应该很乐意为我们来揭开谜底。诗歌创造形象。这形象始于愉悦,终于智慧。就像爱情一样,没人会真的以为那欣喜的感觉会是静止不动的。开始,它是一种愉悦的情愫,偏向于冲动。写下第一行以后,诗就有了方向。然后,便是水到渠成的一行接着一行。最后,在对生命的一点澄清中结束——倒未必是什么大不了的觉悟,像教派赖以建立的那种,而只是对混沌一点暂时的遏制。它有收场,有一个结局,虽然无法预见,但从最初的情绪和用来表现它的意象那里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没错,诗就是源自那最初的情绪。倘若意在笔先,把诗里面最精彩的部分留到最后,那它就只不过是一首炫技的诗,完全丧失了诗味。诗一路走,一路找寻它自己的名字。最终,它会发现有绝妙的东西在等待着它,在某个伤感却又包含智慧的语句里——就像饮酒歌那种悲欢交集的感觉。

作者不含着泪写,读者就不会含着泪读。写的人既然没有惊喜,读的人也绝不会觉得有趣。对我而言,那最初的愉悦就是突然间回忆起似曾相识的东西而感到的惊喜。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好像我是从云端落下来,从地里冒出来的。先是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接着便是往事的逐一浮现。一步一步,那惊喜不断地增大。而其中最能为我所用的印象,好像总是那些我以前不曾意识到,也因此未加注目的。结果,我们总是像巨人一样,把过往的经历奋力扔到自己的面前,作为迈向未来的铺垫。有一天,我们去别的地方,也许正好会途经此处。路线要不是笔直笔直的,才更有意思。我们都喜欢手杖曲中有直、直中带曲。现在,用精密仪器把直的东西弄弯,在过去则是靠手和眼睛。

我知道为什么合乎逻辑的自由会比紊乱的自由来得好。然而,逻辑是向后看的,它出现在事情发生之后。但诗却要像预言一样,必须是预先感知的,而不是事先就看到的。必须是一个照见,或一系列的发现,这在读者如此,在写诗的人那里也应该如此。如果诗的材料能够在诗里面活动起来,并且能够超越时空、先前的联系,超越除内在联系以外的一切因素,建立起新的关系,那么这些材料就是极大自由的。我们总喜欢空谈什么自由。不到十六岁就不许离开学校,我们管这叫自由(免费)教育。以前的那些民主观念我现在已经不坚持了,我同意给下层阶级自由,把他们完全交给上层阶级来照应。对我来说,政治自由什么也不是。反正我左右消受不起。我想要给自己保留的只是我个人运用材料的自由——即当我生活中历经的一切大混乱发出召唤的时候,希望我的身心都能随时地响应。

学者和艺术家在一块儿,常常因为搞不清分歧究竟何在而懊恼。两者都运用知识进行工作。可是我怀疑,他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获取知识的方式。学者沿着一连串的逻辑推理,得到严谨而全面的知识。诗人的方式则要 “潇洒”得多。书里书外都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他们并不执著在哪一点上, 而是会像穿过草丛时那样,任由四周的刺果子往自己身上粘。其实这第二类的知识,在自由不拘的机智与艺术里面更派得上用场。学童可以把他从学堂里学到的东西,跟你一五一十、按部就班地说出来。艺术家则是抓取时空里某一已有的因素,然后干净利落地把它放到一个全新的序列里去。

我的这些想法,一般新青年会误以为有多大的创意。其实,倘若果真如此,恐怕我早就跟着死心塌地地鼓吹什么激进主义了。不过,我倒真盼望咱们这个国家能再多些创意和闯劲。对我个人而言,一首诗,像我说的,能够“始于愉悦,终于智慧”,这种清新的气质就算是创意了。诗的形质是跟恋爱一样的。好比火炉上放块冰,它自会逐渐消融。诗一旦写成可以修修改改,但写不出来却不能滥捶、强扭。一首诗最可贵的特质就在于:它有自己的运行轨迹,而且会带着诗人一起跑。把下面这句话读个一百遍:金属永远保有它的气味,诗也永保它的清新。惊喜中发现的意义,一旦展开就决不会消失。

Tommyleea 译

《罗伯特•弗洛斯特:论诗的形质》

对哲学家而言,“抽象”早已是老生常谈了。然而,在我们今天的艺术家手里,它倒还像是个新鲜玩意。诗歌的特质,难道我们(诗人)就不能自己定义一个吗?我们头脑里也许有,可是,如果不拿出来实践的话,想法就会在脑子里僵死。所以说,实际的创作才应该是我们毕生的志业。

假设只有人文主义者才重视:一首诗的关键只在于它传达的声音。声音是矿石碓里的金子。现在,我们要把声音单独提炼出来,扬弃那些剩下的渣滓。经过这样不断的提炼,我们最终会发现:原来,写诗的目的是要让所有的诗都呈现出它们各自独特的声音;而光有元音、辅音、句读、句式、词句、格律这些资源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借助语境-意义-主题。这才是丰富诗歌声音的利器。在辞章上能做的工夫也就这些了。格律也一样 – 特别是我们的英语,其实就两种格律,谨严的抑扬格和宽松的抑扬格。古人虽有多种可供遣用,但倘若谐调音韵全都靠格律,那还是于事无补。我们的某些格律家,有时为了让一句诗听起来不单调,竟然会把好好的一个短母音从整个音步中拿掉。如此死拽硬拗, 看了实在叫人痛心。其实,要让声音和谐,活泼泼、有意义的语调倒是能打破一般的僵硬格律,因为前者的运用范围可以说广阔无限,而后者可变化的余地却并不太多。话又说回来了,诗歌不过是另一种表达的艺术,可以有声,也可以无声。但有声的或许比较好,因为更为深刻,经验的基础也更为宽广。

接下来,就有一个声音表达的自由度问题。让我们再假设:表达的自由度跟声音旗鼓相当,同样有资格构成诗的主要部分。如果音调是自由的,那就算诗了。接下来,我们现代抽象主义者面对的问题就是,要让这种自由变得纯粹,要自由自在,但不要杂乱无章。[在这个问题上,] 平常不守成规的我们反而会变得很乖,会任由散乱的各种丝绪牵着我们走,又会像炎热午后的蚱蜢一样,东窜西跳,漫无目标。这时候,只有诗的主题才能让我们安定下来。格律这么机械的东西怎么会产生丰富的音调,这是一个谜。同样,既要保持诗的自由度,又要完成主题的表达,这也是一个谜。

诗本身应该很乐意为我们来揭开谜底。诗歌创造形像。这形象始于愉悦,终于智慧。就像爱情一样,没人会真的以为那欣喜的感觉会是静止不动的。开始,它是一种愉悦的情愫,偏向于冲动。写下第一行以后,诗就有了方向。然后,便是水到渠成的一行接着一行。最后,在对生命的一点澄清中结束 — 倒未必是什么大不了的觉悟,像教派赖以建立的那种,而只是对混沌一点暂时的遏制。它有收场,有一个结局,虽然无法预见,但从最初的情绪和用来表现它的意象那里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 没错,诗就是源自那最初的情绪。倘若意在笔先,把诗里面最精彩的部分留到最后,那它就只不过是一首炫技的诗,完全丧失了诗味。诗一路走,一路找寻它自己的名字。最终,它会发现有绝妙的东西在等待着它,在某个伤感却又包含智慧的语句里 -- 就像饮酒歌那种悲欢交集的感觉。

作者不含着泪写,读者就不会含着泪读。写的人既然没有惊喜,读的人也绝不会觉得有趣。对我而言,那最初的愉悦就是突然间回忆起似曾相识的东西而感到的惊喜。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好像我是从云端落下来,从地里冒出来的。先是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接着便是往事的逐一浮现。一步一步,那惊喜不断地增大。而其中最能为我所用的印象,好像总是那些我以前不曾意识到,也因此未加注目的。结果,我们总是像巨人一样,把过往的经历奋力扔到自己的面前,作为迈向未来的铺垫。有一天,我们去别的地方,也许正好会途经此处。路线要不是笔直笔直的,才更有意思。我们都喜欢手杖曲中有直、直中带曲。现在,用精密仪器把直的东西弄弯,在过去则是靠手和眼睛。

我知道为什么合乎逻辑的自由会比紊乱的自由来得好。然而,逻辑是向后看的,它出现在事情发生之后。但诗却要像预言一样,必须是预先感知的,而不是事先就看到的。必须是一个照见,或一系列的发现,这在读者如此,在写诗的人那里也应该如此。如果诗的材料能够在诗里面活动起来,并且能够超越时空、先前的联系,超越除内在联系以外的一切因素,建立起新的关系,那么这些材料就是极大自由的。我们总喜欢空谈什么自由。不到十六岁就不许离开学校,我们管这叫自由(免费)教育。以前的那些民主观念我现在已经不坚持了,我同意给下层阶级自由,把他们完全交给上层阶级来照应。对我来说,政治自由什么也不是。反正我左右消受不起。我想要给自己保留的只是我个人运用材料的自由 – 即当我生活中历经的一切大混乱发出召唤的时候,希望我的身心都能随时地响应。

学者和艺术家在一块儿,常常因为搞不清分歧究竟何在而懊恼。两者都运用知识进行工作。可是我怀疑,他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获取知识的方式。学者沿着一连串的逻辑推理,得到严谨而全面的知识。诗人的方式则要 “潇洒”得多。书里书外都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他们并不执著在哪一点上, 而是会像穿过草丛时那样,任由四周的刺果子往自己身上粘。对他们来说,求知不是别人分派的任务,甚至不是什么自我要求。其实这第二类的知识,在自由不拘的机智与艺术里面更派得上用场。学童可以把他从学堂里学到的东西,跟你一五一十、按部就班地说出来。艺术家则是抓取时空里某一已有的因素,然后干净利落地把它放到一个全新的序列里去。

我的这些想法,一般新青年会误以为有多大的创意。其实,倘若果真如此,恐怕我早就跟着死心塌地地鼓吹什么激进主义了。不过,我倒真盼望咱们这个国家能再多些创意和闯劲。对我个人而言,一首诗,像我说的,能够“始于愉悦,终于智慧”, 这种清新的气质就算是创意了。诗的形质是跟恋爱一样的。好比火炉上放块冰,它自会逐渐消融。诗一旦写成可以修修改改,但写不出来却不能滥捶、强扭。一首诗最可贵的特质就在于:它有自己的运行轨迹,而且会带着诗人一起跑。把下面这句话读个一百遍:金属永远保有它的气味,诗也永保它的清新。惊喜中发现的意义,一旦展开就决不会消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据悉,自2021年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认定工作开展以来,合肥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积极报名参与,主动承诺践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经市消保委推荐,省消保委初审、实地复查
  • 为人处世,应淡泊荣辱,随缘得失,当如,高山无语,静水无波 ,绚烂至极却归于素净质朴。为人处世,应淡泊荣辱,随缘得失,当如,高山无语,静水无波,绚烂至极却归于素净
  • 前两天跟朋友一起去登山,这是我第一次爬顶的经历——以前跟我老公去黄山登顶,连出发都没出发[黑线]因为我们还没有出发,就已经想着后面累啊还要订车才能过去等等问题,
  • 川村壱马生日快乐——! 转发抽 史莱姆扭蛋 生写+自制的钥匙扣//明信片+乱塞小零食 奶茶+画(cp图//梦图也行) 除亲友外需要上胸 工地任意两张碟即可
  •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沉默是金,正如雪莱说的,浅水是喧哗的,静水是沉默的。能够随时打扰的人,一个就够了这个世界 真情都是很可贵的年少的时候我们都喜欢热闹 喧哗 朋
  • 【王毅同坦桑尼亚外长穆拉穆拉举行视频会谈|China y Tanzania se comprometen a profundizar su cooperació
  • 当然,这也是这类小说的套路,包括我很推崇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都只写了盖茨比为了赢得黛西的回眸垂怜而做的各种疯狂的事,到最后甚至以“牺牲自己”来成全黛西夫妇(当然
  • 待遇差别那么大,进入了圈子的,十有八九都希望自己能走红,但实际上能走红的明星并不多,像她18岁靠老爸砸钱加戏演女主,让黄圣依给她作配,可即便她一登场就能“带资进
  • 近期疯狂迷恋韩剧~下面这组照片还原韩剧电影的梦幻婚纱照[并不简单]源自韩剧的纯正片场,还原韩剧电影的梦幻曲调,让你跃身成为影视大片的女主角。#爱城摄影每日样照#
  • 热爱养成系,近期持续关注杰尼斯ygxy是680,卡很久了,有冲红裤衩的打算,现在就差一万fs了。希望扩一些活跃的(每周至少有两天在线的,微博数量>100,最好是
  •  真正能影响“十项全能”帮你迈向繁盛人生的,是如下因素:自己不酗酒不吸烟;锻炼充足,保持健康体重;以及,童年被爱,共情能力高,青年时能建立亲密关系,更为重要的是
  • 1960年1月號的「銀色新聞」內容特別豐富,頭條當然是圖一阮蘭抵港準備拍〈蘇絲黄的世界〉後來不知何故陣前易角由出生於香港的關南施臨時補上,改寫了後者的人生。20
  • 一踏上阔别的故土,钱汉泽就感慨万分——青山变了,路通了,山更青了,水更绿了,连鸟叫声也更动听了。驻村第一书记向往的右腿有些瘸,就在十天前,扶贫工作队走访贫困户时
  • 情绪纪实风的婚纱照正合适追求[微风]随意自然想记录生活中的爱情[给你小心心]甜蜜的新人不刻意 不失真 不做作 只是彼此不用担心心情好坏[憧憬]风吹起的那刻
  • 走了几步,又碰见到了这个人,他跨上一辆及其破旧的二八大杠,准备骑走,我反讽说“我以为多厉害呢,原来就这?旁边来了个路人,这有啥帅的?
  • 计自在天,成其伴侣:前面那个大慢天是魔醯首罗天,他本人也大我慢,认为他能生出万法,这里是把识阴当成能生万法,跟自在天成伴了。是人则堕能非能执:他以为自己能生一切
  • 隆戈:贝斯基续约可能性很小,与拉胖分手也是因为不想降薪意大利著名记者Daniele Longo在最新一期短播客音频节目中透露,尤文中场贝尔纳代斯基与著名经纪人拉
  • 入坑塞纳河前:我要白嫖我要白嫖现在半年多起码花了得有四五千其实刚刚看到一个说得很对你享受着48体系的福利就要花钱啊你每个月有公演看,有直播看,有各种活动看,有口
  • 宇宙在燃烧 寻常的统统扔掉 荷尔蒙在燃烧拯救心跳 年轻就要造 na na na na na na na 好奇个性是我的骄傲 我们自己主导决定穿哪种外套 有专属
  • 做自己的太阳,与山川湖海为伴!热爱生活,自信勇敢,保持善良,勇往直前!把所有的委屈丢掉,那些不好情绪也一键清空,让你不舒服的关系也做个了断,也不用太紧张未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