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磨灭的家国记忆——访脱贫地标品新春年味】(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农历新年已至,回望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在这一年取得决定性胜利。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中,一村、一域的深刻变化,一人、一户的奋斗印记,都已成为难以磨灭的家国记忆。
2021年新春之际,记者来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寻访脱贫后的新春新景。这些曾经的贫困地标,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灶台上香气四溢,笑脸迎人的村民诉说着脱贫的幸福和今后的希望。脱贫村里一条条路、一架架梯、一张张图,连通着过去和现在,既见证历史,也正在擘画未来。
一条路 贯通梦想
农历腊月二十五,曾玉成的妻子陈金娥将红糖、蜂蜜、鸡蛋调和成的三色面团切成半厘米厚的三角,小心地放进冒着气泡的油锅里。一头猪、三只鸡,帮扶干部送来红灯笼,女儿从网上买了新春联,炸好这锅油馃,再到集镇采购点时令水果,今年46岁的脱贫户曾玉成家的年货就置办齐了。
而最丰厚的“年货”当数去年的收成。记者在曾玉成家看到,捆扎好的当归、黄芪和党参堆了半院。老曾惜售,想等到价高时再卖。万一没人收呢?老曾摆手,“现在硬化路都到家门口了,客商开着车就上门啦!”
要在前些年,老曾不敢这么自信。2007年,老曾家里来了商贩,提出8000元买走院里成堆的药材。老曾那时不服气:论品相、质量怎么都过万元了,哪能8000元出手?然而那年频繁的雨雪把进村土路变成烂泥路,家里的药材再无人问津。一家人费时费力切分加工,一点点运出去,才勉强卖出不足8000元。
老曾家所在的元古堆村,属素有“苦甲地”之称的甘肃省定西市。2013年以前,元古堆村是远近闻名的“烂泥沟”,村里人的致富梦一次次被烂泥路缠绊。外地客商曾看中元古堆村高寒阴湿的山地,想试种百合。示范时收成极好,2亩地挖了7000多斤。百合挖出当天必须拉走,偏逢阴雨,道路都成了泥窝子,只能靠农用车加木板,一点点挪出村,折腾了一天还剩不少。老板怕了,收成再高也不敢再种。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1.14亿元资金投向了元古堆村的基础设施。村委会主任郭连兵说,2013年以前,全村只有2.4公里硬化路。如今,通社路、巷道、入户路全部硬化。
路好了,发展产业有了底气。元古堆村将百合、中药材和马铃薯种薯确定为种植重点品种,在小额信贷、农业保险等政策支持下,种植面积扩大到4500亩,超全村耕地面积七成。老曾投身产业的胆子也越来越“肥”,他流转土地种了40亩百合、5亩党参、8亩当归、6亩黄芪,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种植大户。
如今村里的家用轿车也多了,郭连兵说,去年一年就新增40多辆。去年6月,老曾家也从兰州迎回一辆近10万元的私家车。老曾说,村里的光景越来越好,大伙要开着小车奔小康,走乡村振兴路了。
一架梯 搭载希望
清晨,早起的某色拉博深吸了一口林间清冽的空气,拿起手机拍了几张风景照发了条朋友圈,马上引来天南海北的朋友点赞。今年春节,某色拉博要在古里拉达峡谷的“天空之谷”营地里值班度过。营地下方是著名的“悬崖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也是某色拉博长大的地方。
过去,17段架在悬崖上的藤梯是人们进出村唯一的通道。某色拉博还记得,当年嫂子难产大出血,漆黑的悬崖和摇摇欲坠的藤梯挡住了送医的路。第二天天亮赶紧往山下背,没等走到山脚,人就咽了气。
16岁那年,某色拉博就去了外地打工。2013年,哥哥分了家,按照风俗,排行最小的他得回家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也在这一年,精准扶贫工作在凉山州全面推开。村里来了州、县两级派来的扶贫干部,某色拉博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8月,村里开始修建钢梯。8个月后,总共耗费6000根钢管的2556级钢梯全部竣工。村里架起了通信基站,铺设了电网、光缆。村民沿着钢梯把冰箱、洗衣机背回家里。某色拉博用手机做起了直播,钢梯上的他身轻如燕,最快一次仅用15分钟就从山顶下到山脚。惊险的动作、奇绝的风景很快让他收获了十多万粉丝,他也有了新名字——“悬崖飞人”。
“悬崖村”火了,政府成立了旅游公司,建起了“天空之谷”营地,身手敏捷的某色拉博被吸收进公司当起了导游和营地管理员,一个月工资近4000元。
告别了羊群和山上的薄田,某色拉博的世界变得广阔——到大理参加酒店管理培训,到西昌跑马拉松,到深圳参加室内皮划艇赛……他的微信加了上千个好友,曾经不善言辞的他变得大方、健谈。
2020年5月,他带着家人搬进了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新居。但某色拉博说,自己的事业还在“悬崖村”。自从建成了钢铁“天梯”,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春节期间,也有不少人要专门来体验“天梯”。村里还有乡亲们开办的民宿,不少“留守青年”期待未来能靠旅游挣钱。
“今年6月,从山下通到营地的公路就修好了,我想带更多人去‘悬崖村’看看。”某色拉博说。
一张图 描画愿景
时值春节,地处深山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里,家家户户门口挂上了红灯笼,苗寨村民们的火塘上方熏满了腊肉。
步行在十八洞村中,一张旅游导览图映入眼帘。村里这些年发展乡村旅游,村民都富了起来。去年,十八洞村到村游客41万人次。2013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到2020年已增长到18369元。
最近,43岁的村民杨正邦和妻子忙个不停。他们新熏了1000余斤腊肉,除了自家吃、给游客做菜,还能通过网络销售。“去年自家的农家乐光是腊肉就用掉了800斤,一年下来纯收入超过了8万元。”杨正邦说。
2013年之前,杨正邦和妻子一直辗转辽宁、浙江等地打工。2013年,“精准扶贫”在十八洞村首次被提出。精准扶贫蓝图下,杨正邦和妻子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时年35岁的他决定返乡。
近几年,到村游客越来越多,杨正邦办的农家乐生意更加红火,他又扩建了民宿,“新的一年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奋斗下,相信十八洞村会越来越好。”
另一张图也正在十八洞村徐徐铺展。2018年7月,湖南省率先在十八洞村建立驻村规划师制度,从湖南大学引入规划设计团队,用精准理念编制并实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确立了“精准扶贫首倡地、传统村落保护地、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示范地”的目标定位。十八洞村的乡村振兴也逐渐浮现出清晰图景。
这些天,驻村工作队队长麻辉煌也忙着跟村民们筹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线图”。他说:“十八洞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走得更好,眼下还得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甘肃身边事#【难以磨灭的家国记忆——访脱贫地标品新春年味】农历新年已至,回望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在这一年取得决定性胜利。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中,一村、一域的深刻变化,一人、一户的奋斗印记,都已成为难以磨灭的家国记忆。

  2021年新春之际,记者来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寻访脱贫后的新春新景。这些曾经的贫困地标,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灶台上香气四溢,笑脸迎人的村民诉说着脱贫的幸福和今后的希望。脱贫村里一条条路、一架架梯、一张张图,连通着过去和现在,既见证历史,也正在擘画未来。

  一条路 贯通梦想

  农历腊月二十五,曾玉成的妻子陈金娥将红糖、蜂蜜、鸡蛋调和成的三色面团切成半厘米厚的三角,小心地放进冒着气泡的油锅里。一头猪、三只鸡,帮扶干部送来红灯笼,女儿从网上买了新春联,炸好这锅油馃,再到集镇采购点时令水果,今年46岁的脱贫户曾玉成家的年货就置办齐了。

  而最丰厚的“年货”当数去年的收成。记者在曾玉成家看到,捆扎好的当归、黄芪和党参堆了半院。老曾惜售,想等到价高时再卖。万一没人收呢?老曾摆手,“现在硬化路都到家门口了,客商开着车就上门啦!”

  要在前些年,老曾不敢这么自信。2007年,老曾家里来了商贩,提出8000元买走院里成堆的药材。老曾那时不服气:论品相、质量怎么都过万元了,哪能8000元出手?然而那年频繁的雨雪把进村土路变成烂泥路,家里的药材再无人问津。一家人费时费力切分加工,一点点运出去,才勉强卖出不足8000元。

  老曾家所在的元古堆村,属素有“苦甲地”之称的甘肃省定西市。2013年以前,元古堆村是远近闻名的“烂泥沟”,村里人的致富梦一次次被烂泥路缠绊。外地客商曾看中元古堆村高寒阴湿的山地,想试种百合。示范时收成极好,2亩地挖了7000多斤。百合挖出当天必须拉走,偏逢阴雨,道路都成了泥窝子,只能靠农用车加木板,一点点挪出村,折腾了一天还剩不少。老板怕了,收成再高也不敢再种。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1.14亿元资金投向了元古堆村的基础设施。村委会主任郭连兵说,2013年以前,全村只有2.4公里硬化路。如今,通社路、巷道、入户路全部硬化。

  路好了,发展产业有了底气。元古堆村将百合、中药材和马铃薯种薯确定为种植重点品种,在小额信贷、农业保险等政策支持下,种植面积扩大到4500亩,超全村耕地面积七成。老曾投身产业的胆子也越来越“肥”,他流转土地种了40亩百合、5亩党参、8亩当归、6亩黄芪,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种植大户。

  如今村里的家用轿车也多了,郭连兵说,去年一年就新增40多辆。去年6月,老曾家也从兰州迎回一辆近10万元的私家车。老曾说,村里的光景越来越好,大伙要开着小车奔小康,走乡村振兴路了。

  一架梯 搭载希望

  清晨,早起的某色拉博深吸了一口林间清冽的空气,拿起手机拍了几张风景照发了条朋友圈,马上引来天南海北的朋友点赞。今年春节,某色拉博要在古里拉达峡谷的“天空之谷”营地里值班度过。营地下方是著名的“悬崖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也是某色拉博长大的地方。

  过去,17段架在悬崖上的藤梯是人们进出村唯一的通道。某色拉博还记得,当年嫂子难产大出血,漆黑的悬崖和摇摇欲坠的藤梯挡住了送医的路。第二天天亮赶紧往山下背,没等走到山脚,人就咽了气。

  16岁那年,某色拉博就去了外地打工。2013年,哥哥分了家,按照风俗,排行最小的他得回家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也在这一年,精准扶贫工作在凉山州全面推开。村里来了州、县两级派来的扶贫干部,某色拉博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8月,村里开始修建钢梯。8个月后,总共耗费6000根钢管的2556级钢梯全部竣工。村里架起了通信基站,铺设了电网、光缆。村民沿着钢梯把冰箱、洗衣机背回家里。某色拉博用手机做起了直播,钢梯上的他身轻如燕,最快一次仅用15分钟就从山顶下到山脚。惊险的动作、奇绝的风景很快让他收获了十多万粉丝,他也有了新名字——“悬崖飞人”。

  “悬崖村”火了,政府成立了旅游公司,建起了“天空之谷”营地,身手敏捷的某色拉博被吸收进公司当起了导游和营地管理员,一个月工资近4000元。

  告别了羊群和山上的薄田,某色拉博的世界变得广阔——到大理参加酒店管理培训,到西昌跑马拉松,到深圳参加室内皮划艇赛……他的微信加了上千个好友,曾经不善言辞的他变得大方、健谈。

  2020年5月,他带着家人搬进了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新居。但某色拉博说,自己的事业还在“悬崖村”。自从建成了钢铁“天梯”,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春节期间,也有不少人要专门来体验“天梯”。村里还有乡亲们开办的民宿,不少“留守青年”期待未来能靠旅游挣钱。

  “今年6月,从山下通到营地的公路就修好了,我想带更多人去‘悬崖村’看看。”某色拉博说。

  一张图 描画愿景

  时值春节,地处深山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里,家家户户门口挂上了红灯笼,苗寨村民们的火塘上方熏满了腊肉。

  步行在十八洞村中,一张旅游导览图映入眼帘。村里这些年发展乡村旅游,村民都富了起来。去年,十八洞村到村游客41万人次。2013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到2020年已增长到18369元。

  最近,43岁的村民杨正邦和妻子忙个不停。他们新熏了1000余斤腊肉,除了自家吃、给游客做菜,还能通过网络销售。“去年自家的农家乐光是腊肉就用掉了800斤,一年下来纯收入超过了8万元。”杨正邦说。

  2013年之前,杨正邦和妻子一直辗转辽宁、浙江等地打工。2013年,“精准扶贫”在十八洞村首次被提出。精准扶贫蓝图下,杨正邦和妻子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时年35岁的他决定返乡。

  近几年,到村游客越来越多,杨正邦办的农家乐生意更加红火,他又扩建了民宿,“新的一年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奋斗下,相信十八洞村会越来越好。”

  另一张图也正在十八洞村徐徐铺展。2018年7月,湖南省率先在十八洞村建立驻村规划师制度,从湖南大学引入规划设计团队,用精准理念编制并实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确立了“精准扶贫首倡地、传统村落保护地、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示范地”的目标定位。十八洞村的乡村振兴也逐渐浮现出清晰图景。

  这些天,驻村工作队队长麻辉煌也忙着跟村民们筹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线图”。他说:“十八洞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走得更好,眼下还得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点赞内蒙古# 【融入新格局,内蒙古的选择义无反顾】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
  从消费到生产,从工地到车间,从线上到线下,从便民惠民到动能转换,内蒙古的活力藏在万家灯火里。最新公布的经济运行成绩单显示:我区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360亿元,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逆势而进,展现出我区经济的超强韧性。迈向新征程之际,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内蒙古的机遇,又是内蒙古的责任担当,更是内蒙古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回望中激发力量,在奋进中逐梦前行。内蒙古把融入新发展格局,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提高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融入新发展格局,内蒙古发展形势已经明朗。

  融入新发展格局,是内蒙古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内蒙古必须抢抓机遇,保持定力,苦练内功,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融入和服务,是我区“育新机、开新局”并赢得国内竞争新优势的主动战略和奋进选择。

  ——把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做优做强,是强化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拥有丰富耕地、草牧场资源的内蒙古,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刻不容缓。

  ——加大推动现代能源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力度,是强化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达成共识:内蒙古总体上存在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层次较低、质量效益不高的短板,因此,加大推动现代能源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力度,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势在必行。

  ——扩大内需和构建现代大物流体系,是更好地融入国内大循环,畅通内外双循环的必然选择。

  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自治区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对于内蒙古而言,要通过稳投资实现稳增长,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扩大有效投资,积极谋划并实施一批支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的重大项目。

  同时,还要在基本具备了与国内消费中心、生产中心联通的条件下,通过畅通物流,发挥融入国内大循环的巨大潜力。

  ——深化国内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布局重塑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自治区专家学者特别指出,新时期,内蒙古在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础上,需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交流合作,加强同东北三省、沿黄省份互惠合作,在全国区域布局积极寻求自身发展定位。

  ——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然选择。

  自治区政协常委杨茂盛认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内蒙古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发挥向北开放地缘优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他坚信,大规模“引进来”,大踏步“走出去,必定会让内蒙古的“吸引力”不断增加,发展空间加速拓展,发展资源加速集聚。

  融入新发展格局,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担当

  站在现实的视角,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足点是全面保障民生、促进均衡发展。这是增进人民福祉的主动选择,体现了内蒙古的责任与担当。

  全面小康梦想,离我们从未如此之近。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投入扶贫资金112.3亿元,6751个扶贫项目全部开工,“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

  详实的数据,具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目前,我区拥有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治理效能提升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在创新能力、农牧业基础、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弱项。

  细细审视那些“成长中的烦恼”,发现融入新发展格局便是那解题的“利器”。

  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双循环”。两个引人注目的概念,内涵深刻。给内蒙古的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

  就均衡发展这个融入新格局的实质而言,我区已清楚地认识到,必须抓住国家推动消费扩容的机遇,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人。

  专家学者认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稳增长、固民生的基础性力量。“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应抓住国家扩大消费支持居民收入增长的机遇,采取扶持就业创业、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调节分配制度等切实有效措施,千万百计把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搞上去。

  而让均衡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改革深化任重而道远。

  自治区人大代表,阿拉善左旗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主任陶惠霞一直关注着我区的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快全区教育信息化的脚步,需积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推进全区智慧教育建设。”。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自治区政协委员梁瑞高度重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议将其列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加以推进。。

  顺时代之需,谋时势而动。站在新起点,我区“十四五”规划的壮阔蓝图已经徐徐展开,而是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检验内蒙古“十四五”发展成效的最终标准。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入推进健康内蒙古行动,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推进失业保险自治区级统筹。”翻开政府工作报告,事关民生的字眼频繁“出镜”,把人民的“小事情”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大责任”扛在肩上。

  破解新阶段难题,实现新发展目标。融入新发展格局将着眼于让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创造现代化、高质量的物质精神财富,将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释放,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与时俱进。在激情脉动和铿锵步履中,我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贾怡媛 韩雪茹 李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更多大牌惊喜权益尽在#双11球迷狂欢季#(传送链接:)混入什么神秘组织 他们说抽六个人的二手烟不如自己抽逃了半节课买的肯德基下课变凉了才吃到[失望]给小朋友展示
  • 想想有每天随时可以打电话的鲤鱼子,还有今天因为我想点外卖即使到食堂又撤回宿舍的君君子,还有对我超好的这里再一次认识的阿佳等,还有还有好多好多朋友,这里只是今天的
  • #胃不会越撑越大越饿越小# 胃是有弹性的,无论你每顿饭吃得再多,胃扩张得再大,等到消化之后,胃还是会恢复原来的大小,但是为什么某段时问吃的比较少,就会感觉饭量变
  • [烟花][酷炫街舞给手][爱你]#GOT7[超话]#友友们,如果你投票遇到下面这个问题:如果你原本是用wifi投票,你需要切换到流量,原本是流量需要切换到wif
  • -店名:素研拾光·DMK酶疗中心位置:泉州晋江万达金街A070营业时间:10:00-22:00-首先刚一进门就给我很舒服的感觉~ 建简单大气的装修风格,还有大屏
  • 第四:弱势行情之下一定要把风险控制放首位,类似近期A股想要上涨,但是成交量不配合,场外资金不愿意入场,始终都是涨不起来;再有就是多头每次出来护盘都是为了更好地下
  • 希望一些blx的姐妹看到这些后能好好想一想,如果确实磕不下去的话,还是建议不用追他们了[笑cry]爬山第四季06集前半单刷的松尾基本上“背离”了自己做的人设w把
  • 当坐在后排的我抬头看到讲台上站着的居然是孙礼杰的时候,可以说是下巴快掉到地上眼珠子瞪掉的震惊程度,夸张一点的话可以用《眼泪流下》里的:“是现实还是梦境,我从未曾
  • 三天的学农终于结束,下午外公顶着寒风把黎宝接回家,下班迫不及待的回家,黎宝已经在看柯南了[坏笑][坏笑]回来不停的跟我说学农的趣事,很开心的样子[挤眼]学个农还
  • “我以前是平和稳定的生活吧 加上你后是平和稳定但又好笑好玩和快乐的生活”“我其实还蛮难对一些人的话感兴趣的 戳不到我的点 但是和你在一块时我的大脑是处于接连活跃
  • 可……渣男怎么违反了上一世的套路,硬是黏了上来呢……有人说,夜二爷追妻,一定会成功。可……渣男怎么违反了上一世的套路,硬是黏了上来呢……有人说,夜二爷追妻,一定
  • 可是没有机会了,留真再也打不出那通电话,礼志再也等不到留真了,听不到那句熟悉的“不要动”一切都没有了最有感触的还是留真父母最后一次来公寓最后那段吧,礼志慢慢翻着
  • 我现在就在用罗马仕充电[doge]小羊咩咩爱洗澡:罗马仕的砖头充电宝还要怎么夸 这个充电宝真的太耐用了 高三入了个 用到现在三四年了 还能用 除了重了
  • 4月-5月正是牡丹花盛开的时节,迎着春日的暖阳,约上三五好友,来湖北的这些牡丹园一起放松舒缓,感受这美好的春日吧。”当融融春意染绿风光旖旎的荆楚大地时,煦煦的春
  • 如果孩子对你很逆反,不愿意跟你交流,一说话就跟你发火,这三个改善关系的秘诀父母一定要学会:一、父母少讲大道理。如果孩子对你很逆反,不愿意跟你交流,一说话就跟你发
  • 站在游艇上的精灵王子,也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家,他是如何瘦下来的,即便是在假期,依然没有放松锻炼,而无论是正面还是背影,肌肉线条都是清晰可见的。 另一方面,
  • 在乡村,我喜欢秋雨,它清脆、灵动、随和,在果子熟了的时候,以柔丽清新的旋律,犹如潺潺的清泉融进秋天,融入每个人的心灵。你瞧,浪漫的它,步踩着金黄的稻浪,立于
  • 2,最早在车友群说的“刹车冒烟”是视觉误差,真相是当时碰撞发生了爆胎,看到的是爆胎激起的烟尘3,从监控视频可以看出,碰撞三轮车后气囊弹出,但车辆仍然没有减速,我
  • 螺蛳粉多多⭐️长条形Q弹饱满的粉条,搭配琉璃净最自豪的醇香奶茶,螺蛳粉、茶与奶在制茶师手中混合,口感弹牙带劲儿,香气甜蜜温和,超人气网红奶茶呀!#海口探店##私
  • 另外,大家别忘记戳链接 注册河谷会员,在第一时间获取河谷独家福利,了解最新品牌特卖活动,发现更多时尚惊喜!另外,De Fursac还将于9月21日至26日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