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死近生

远死而近生

有名而无形

上句见《移精变气论》:

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

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

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

不离其常,变化相移

以观其妙,以知其要

欲知其要,色脉是矣

色以应日,脉以应月

常求其要,则其要也

夫色之变化

应四时之脉

上帝所贵

合于神明

远死近生

生道以长

命曰圣王

细品此文

可得“远死而近生”之旨

下句见《阴阳系日月》:

夫阴阳者,

有名无形,

数之可十,

离之可百,

散之可千,

推之可万,

此之谓也

阴阳

是对事物属性的概括

而不是专指某些事物

故曰,有名而无形

若以阴阳

概括万物

数不胜数

《阴阳离合》:

阴阳者,

数之可十,

推之可百,

数之可千,

推之可万,

万之大

不可胜数,

然其要一

《五运行大》:

天地阴阳,

不以数推,

以象之谓

从《内经》看道医:

三、诊道:

望(色/神)、

闻(声音)、

问(防止五过四失)、

切(三部九候之脉)

1.道医的持诊之道:

持诊之道

先后阴阳

(察度阴阳之气机)

而持之

诊合微之事,

追阴阳之变,

章五中之情;

其中之论,

取虚实之要,

定无度之事,

知之乃足以诊

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

知高知下,知坐知起,

知行知止,用之有纪,

诊道乃具,万世不殆

起所有余,知所不足。

度事上下,脉事因格。

是以

诊有大方,坐起有常,

出入有行,以转神明

必清必净,

上观下观,

司八正邪,

别五中部,

按脉动静,

循尺滑涩

寒温之意,

视其大小,

合之病能,

逆从以得,

复知病名,

诊可十全

不失人情,

故诊之或

视息视意,



不失条理,

道甚明察,

故能长久

不知刺刀,失经绝理,

亡言妄期,此谓失道

2. 

望闻问切

要做什么?

善诊者,

察色(望)

按脉(切),

先别阴阳,

审清浊

知部分

视喘息,

听音声(闻),

而知所苦

观权衡规矩,

而知病所主

按尺寸、

观浮沉滑涩

而知病所生以治

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知六腑之气街者,能治解结契绍于门户;

能知虚实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

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

色合五行,

脉合阴阳,

色(表/阳)之变化

以应四时之脉

(里/阴),

道在于一,

以合神明,

远死近生,

生道以长,

命曰圣王

为何看面色

可用于诊病

十二经脉、

365络

其血气

皆上于面

而走空窍:

精阳气-->目;

别气-->耳;

宗气-->鼻;

浊气-->唇舌;

气之津液-->面

面色与眼神

乃气之华也

为什么诊脉

诊寸口之脉

因寸口位

为手太阴

肺气之所

肠胃吸收消化后

营养要入肺成津液

再统一输送不同的

营养至五脏(阴脉),

即五脏气于寸口



胃气无法与脏气

同时贯注于肺经,

真脏之气(脉)独现,

病邪

已完全破坏

其脏之功能,

必死

人迎与寸口相应,

若引绳小大齐等,

命曰平

知一(问其病而知其处)命曰工,

知二(按其脉而知其病)命曰神,

知三(见其色而知其病)命曰神且明矣

善调尺(之皮肤)者

审其尺之

缓急、

大小、

滑涩、

肉之坚脆,

病形定矣,

不待于寸;

善调脉者

不待于色

能参合

而行之

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

行二,为中工,中工十全七;

行一,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四、治道

1. 

食疗中的

五味之道:

日常生病时

食疗是人们

普遍采用的

一种治法

《黄帝内经》:

病在筋,无食酸(酸走筋);

病在气,无食辛(辛走气);

病在骨,无食咸(咸走骨);

病在血,无食苦(苦走血);

病在肉,无食甘(肝走肉);

口嗜欲食,

不可多矣,

必自裁也

这从

反的方面,告诉我们:

如何地吃,是不好的

病时还要,减少进食;

同时也提到:

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

以所利而行之

调其气使其平

可以如何,利用五味

进行有效的正面食疗:

风淫于内:

治以辛凉

佐以苦

以甘缓之

以辛散之;

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

佐以甘苦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

佐以酸淡

以苦燥之

以淡泄之;

火淫于内:

治以咸冷

佐以苦辛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燥淫于内:

治以苦温

佐以苦辛

以苦下之;

寒淫于内:

治以甘热

佐以苦辛

以咸泻之

以辛润之

以苦坚之

2. 九针之术,针道:

黄帝为何在

具体方法上

选用针刺为主

不用其他(例如

导引、汤药等)

除人之疾苦

这是我在阅读《黄帝内经》时

一直盘绕在脑海中的一个问题

读完之后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移精变气论》:

不同时代人的

特点已经不同

上古之人

运动阴居、

淡泊名利



导引祝由即可:

安定心情

祛除病邪

针灸汤药

都是多余;

后人

患得患失

苦形伤外

名利物欲

懒惰不动

不顺应

时令节气

贼风数至

虚邪朝夕

小病必甚

大病必死

必须

针石治其外

毒药治其内

②《玉版》:

针者

上合之于天

下合之于地

中合之于人

夫治民者

亦唯针焉

九针之术与

天地、

日月、

阴阳、

四季相合

针甚骏,

以配天地,

上数天文,

下度地纪,

内别五脏,

外次六腑,

经脉二十八会

尽有周纪

能杀生人

不能起死

《九针十二原》:

小针之要,

粗守形,上守神

神乎神,客在门

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

上守机

机之动,

不离其空

空中之机

清静而微

其来不可逢

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

不可挂以发;

不知机道

扣之不发

知其往来

要与之期

粗之暗乎

妙哉

工独有之

往来为逆,

来者为顺,

明知逆顺,

正行无问

迎而夺之,

恶得无虚

追而济之,

恶得无实

迎之随之,

以意和之,

针道毕矣

《宝命全角论》:

针有悬布天下者五,

一曰治神(养神之正),

二曰知养身(强本),

三曰知毒药为真(药性),

四曰制砭石小大,

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

凡刺之真,必先治其神

(医患都要凝神静气/精神专一)

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

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

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予人

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

至其当发,间不容瞚

手动若务,针耀而匀

静意视义,观过之变

是谓冥冥(出神入化)

莫如其形(无我状态)

见其稷稷

从见其飞

不知其谁

伏如横弩

起如发机

针之理

是要把

不正常

的气血

回归正常、

荣卫复收

善用针者,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以右治左,

以左治右,

以我知彼,

以表知里

以观过与不及之理

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③《针刺论》:

只要明了

天地常理

极尽针刺

就可除障

扶助正气

补其弱势

泻其有余

拯救百姓

脱离病苦

同时

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

亦法有,修真之道

非治疾也

故要

修养和神

道贵常存

补神固根

精气不散

神守不分

即神守

虽不去

亦全真

人神不守

非达至真

至真之要

在乎天玄

神守天息

复入本元

命曰归宗

3. 施针之术

刺道:

凡刺之道

气调而止

凡用针者

虚则实之

满则泄之

宛陈而除之

泻胜则虚之

大要曰:

徐而疾则实

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

察后与先,若存若亡;

为虚为实,若得若失

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

刺之而气至,

乃去之,

勿复针



各有所宜,

各不同形,

各任其所,

为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效之信,

若风之吹云

明乎若

见苍天,

刺之道毕矣

黄帝自己对

九针之术的刺法

整理集中在

《官能》

一篇之中

小小银针上

即能够看到

道医治病时

对于时机的把握、

对于本质的判断、

对于专注的素养

实际上

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喜欢的女歌手薛凯琪和喜欢男歌手麦浚龙合唱过一首我非常喜欢的歌《结》,我也把它设置为朋友圈背景。好友把其中一段歌词写作墨宝赠予我,非常喜欢,等待裱好。
三生欲念两世红尘但为何如一
千心千手未断轮回为偶遇固执
不增不减的天性 难道你肯说不
翻翻滚滚悠悠 六根难净才犯禁
轰轰烈烈四野无人 更需要解禁
可感觉刹那进入 难承认为结合

〇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则知念佛之法,当都摄六根。都摄六根之前,尤当先摄二三根。二三根者,何也。即耳口心是也。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里听得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处,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祗念不听、易生妄想、)念佛固要字句分明,不加思索。其他看经亦然。切莫一路看一边分别,则获益少而情想多。~印光法师

〇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中,择其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详审也)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听。大声小声,心中默念,亦如是听。默念时,心中犹有声相,非无声也。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能摄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则眼必不他视,鼻必不他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摄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于无,故名净念。净念能常相继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吾人随分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人也,故须自量。~印光祖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从来都没有想过再遇到特别真诚的人了,觉得什么事情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差不差不触碰到底线就好,今天突然发现了郑翔誉偷偷给我准备的惊喜是手工做的关于我俩的立体书,
  • 面料:意大利进口原版小牛皮 内里:意大利进口原版羊皮 垫脚:意大利进口原版羊皮 大底:意大利进口原版真皮注塑底 鞋跟:9CM(跟高和原版一致) 码数:35-3
  • 通过自然律我们会清晰地发现:我们的认知体系遮蔽了我们的认知,使我们对自己提供了基础设施的事实浑然不知,使我们被资本的制度定义为杨白劳的事实浑然不知。但我们把垄断
  •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6.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马尔克斯《百年孤独》7.你那么憎恨那些人,跟他们斗了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指出,阿桑奇目前必须等待其法律团队为其引渡案件的全面上诉做准备,一旦法官认定阿桑奇在美国法庭不会像在英国法律体系下那样受到法律保护
  • 我做菜味道还可以,最近也在认真学做菜,想要做出特别好吃的菜,目标是能够自己完成年夜饭不喜欢酒精,但是今年的一个小目标是泡拉吧,我很社恐很胆小,如果有你陪着就好了
  • 这个我还有一箱[偷乐]”“好!你啥时候买的哪来的钱呀”“早上呀!
  • 就像卡布尔也不会觉得,那些人对妈妈那么坏还是死了好(抱歉,我真的会这么觉得,我好阴暗)小小的卡布尔就算要让自己拼尽全力也不希望悲剧重演,好宝宝我有很多坏情绪,
  • 因此,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坚守真诚这一美德,用真诚去感动他人、去温暖人心、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应该保持一颗真诚的心,不虚伪、不做作,以真实
  • -- 李白 《独坐敬亭山》1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贾岛《题李凝幽居》11.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 4、注意事项:①国家规定司法鉴定机构不能受理个人委托无创胎儿以及个人亲子鉴定,因此做私下了解的亲子鉴定一般是去基因公司、第三方鉴定机构做,这种鉴定结果无法律效力
  • 如果我知道此时此刻,陆枭礼就在出口处看着我们,那我绝不会做出用仙女棒许愿,大喊“陆枭礼去死吧”这种话。#星座##水逆退散##十二星座# 一个人八字行食伤的大运
  • 我都看见了,这朋友呢,被人家诬陷呢,诽谤啊,还有造谣生事,这么多事儿呢,都是好事儿,你别怕坏人抹黑你越多越好,当然,这一切是我设计的了,明争暗斗吧,我都明白,我
  • 看到这里挺感慨的 但是这都是路最近在疯狂删照片因为太乱了 今天把手机百分之八十都清理干净了现在在清理平板这个画面是2022年4月份我在上网课期间当时是什么情况
  • 如果有所疑惑或有所见地,每天空下来可以聚集同修,讨论净宗纲要,去邪存正,了了分明。2.按揉合谷穴:合谷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虎口”具有和胃降气,宣通气血之功效。
  •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AS2t9#重庆美食[超话]# 《男神的白月光归国后,我自动滚远了》苏星蕴迟为简 《徐亦欢陆檀川》《南颜简玉衍》《夏虞烟傅言归》 《小白花与总裁决裂后,他后
  • 现货码数:M~XXXL款号17 尺寸:21.5x14.5x3cm ??虎头斜挎包小号 单面设计无疑是最适合斜挎的 别看它扁扁的,容量是大大的日常啊 无怪乎明星
  • #东莞哪里可以做亲子鉴定隐私##东莞隐私亲子鉴定哪里可以做正规##东莞哪里可以做亲子鉴定权威隐私#东莞国医基因可以做亲子鉴定隐私正规咨询,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银丰